郭志勇说:“站在前人肩膀上博采众长,京沪高铁有信心跑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49:26
http://www.mygaoqiao.com/bbs/201 ... 48172183661140.html

穿越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跨过广袤的黄淮海平原,京沪高铁是建国以来最为宏大的世纪工程,堪称当代高铁技术创新的世界地标。

  在京沪高铁参建单位中,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线路走向及站位确定者;技术标准及体系建立者;施工质量与实效指导者!

  从1978年编制《高速铁路》一书开始算起,铁四院着手京沪高铁相关研究与设计,已经历时33年。

  33年沧海桑田,33年风风雨雨。上千名勘察设计工作者,谁能够一一说得出他们的名字,记得住他们坚毅的容颜?惟有绵延千里的京沪高铁知道,那青灯黄卷中的坚守,那耽精竭虑中的追求……

  30年科研铺就中国高铁的基石

  呕心沥血,埋头治学。伟大的京沪高铁工程铸就了中国铁路建设新的丰碑,而这丰碑的基石,正是那些几十年来坚韧不拔守望京沪高铁的科研工作者们。

  1994年9月,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时速达160公里的铁路广州至深圳准高速的实地实验,至今让铁四院原副总工程师王慎德记忆犹新。

  “实地试验都在列车运行图的"天窗"时间内进行,每天零点左右,试验列车从常平出发,到下元折返,单程70公里左右。”时任广深准高速铁路的设计负责人的王慎德回忆说:“线路刚刚建成,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结束不久,当列车以160公里的时速经过时,飞砂走石,烟尘滚滚,车厢内灰尘弥漫,从立交桥上掉下来的石子撞破了机车驾驶室的前窗玻璃,司机饱受风尘之苦!”

  正是在这样简陋和艰苦的条件下,1994年12月,铁四院设计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

  铁道部对广深准高速十分重视,把该项目视作中国铁路客运提速的开山之作,并希望能为正在论证过程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积累建设经验。

  160公里/小时是准高速的起点,是通往200公里/小时及以上高铁的桥梁,是传统技术的延伸与新技术的发展的接续点。通过广深准高速,中国之幸,在于拿到了通过京沪高铁的钥匙;铁四院之幸,在于历史选择他们,落下京沪高铁恢弘史诗的最初一笔。

  “机遇喜欢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早研究,早储备,铁四院不会有勇气主动请战广深准高速!”全国首批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原总工程师陈应先这样认为。

  陈应先是铁四院广深准高速设计研究的“挂帅”者,也是京沪高速铁路早期参与、主持者。他说:“当时广深准高速设计人员人手一本红宝书,这本四院早期高速铁路研究的资料大全,帮了大忙!”

  被陈应先称作“红宝书”的,是1978年铁四院科研所编译的《高速铁路》一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普通铁路还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高铁为何物时,铁四院已在高铁领域悄然犁地。他们建立了高速铁路文献资料库,组织技术人员翻译外国文献,并分批撰写研究报告。《高速铁路》一书是铁四院结合北京-九江铁路时速160公里速度目标值可行性研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高铁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的。

  受益于前期的科研储备,陈应先也十分注重“薪火相传”。作为京沪高铁南京上元门过江隧道方案(现已改为大胜关过江方案)的主持研究者,他既是铁四院京沪高铁事业的开辟者,也不断为这个事业寻找火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起,陈应先出国考察后,或著书撰文,或举办讲座,帮助铁四院年轻一代掌握国外高铁动态,把握好学科前沿。

  在陈应先等老一辈专家的“星星点灯”下,王玉泽、陈耀明、何志工、郭志勇等一批极具潜质的高铁才俊渐渐成长起来,先后走上了铁四院京沪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的岗位。

  “设计研究京沪高速铁路,是铁四院的事业,是每个怀有高铁梦的铁四院人的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讲,育人比科研本身更重要,因为这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不仅在高铁事业中披挂上阵,披肝沥胆,而且用自己的肩膀托举年轻一代正是在这样生生不息的科研氛围内,几十年间,铁四院京沪高铁的科研队伍“摊子不散,目标不变,要求不降”。

  其中,在京沪高铁十多年的论证过程中,铁四院一批专家学者奋发图强,没有因争论停下脚步。他们埋头走自己的治学之路,先后4次对京沪高铁组织了大规模勘察设计,编制了《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京沪高铁夯实了前期工作。

  为了京沪高铁通过论证早日上马,一代代科研设计人员,发盼白了,人累病了,一些骨干已经故去,没能目睹今天令人骄傲的一幕。然而,翻开尘封的档案,四院铁路人的奋斗和勇气、艰辛和希冀、智慧和执着依然鲜活。

  33载奋斗,33载奉献,33载创新,建成的是高铁,耸立的是精神。

  “赶上了,就要不辱使命”

  “上山时,为什么脚夫总比游客走得快?因为他肩上有担子。”赶上了建设京沪高铁的伟大时代,使命和责任感已经融进了四院每一位京沪参建者的血液,驱使他们勇挑重担,未敢懈怠。

  1995年10月的一天,一列高速列车行驶在日本新干线上。驾驶室内,两年前出任铁四院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总负责人的王玉泽目不转睛,屏息凝神。此次东京之行,是铁道部组织的第一批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研修班。

  198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课堂上第一次听说的日本新干线,这一次,王玉泽亲身感受到了。同时感受到的,还有技不如人、奋起直追的压力。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去日本研修高铁时,王玉泽已经34岁。姗姗来迟的事业平台,让他倍感时间的宝贵。在日本82天的观摩学习中,王玉泽强闻博记。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切,恨不能将世界先进铁路的武艺尽数操练一遍。

  当时,京沪高铁的研究刚刚起步,身处勘察、设计前沿阵地的技术人员正处于最艰难的摸索时期,许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尤其是速度的提高,带来了铁路技术标准质的飞跃,如果没有科学定标就仓促上马,会给铁路建设带来混乱和损失。

  虽举步维艰,但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京沪高铁梦正逐渐清晰,这让王玉泽和他的设计团队有一种“赶上了”的幸运感。

  “赶上了”,就要不辱使命!

  带着深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王玉泽一头扎进京沪高速铁路的研究中去。数十年来,无论京沪高铁上马的呼声高涨,还是寥落,王玉泽和团队始终坚守阵地不挪窝。

  当人们还在为“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时,这位可敬的高铁专家和同仁们,已经悄然攻克了一系列难题:

  摸清了京沪高铁徐沪段沿线600余公里的 “家底”,确定了最为关键的线位与站位;编制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多本技术规范,为高端起跑的中国铁路“划好了跑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段,掌握了应对软土沉降处理种种“疑难杂症”的“杀手锏”;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速铁路高架车站研究;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实现了高速大跨深水桥梁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京沪高铁现任设计总负责人郭志勇,接手王玉泽后,在京沪高铁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经历了技术攻关的苦与累,也经历了协议谈判的磨与烦。

  京沪高铁徐沪段所经地区,城市规划要求高,交通发达,仅与高速铁路相交的等级公(道)路就有373条次。为了早日稳定桥式桥跨,每个立交的设计都要与地方政府沟通,有时候为了一个立交要谈两三个月,基本每个星期都要谈一次。

  拉锯战般的谈判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无功而返是常有的事。郭志勇为此内火直窜,寝食难安,经常一觉醒来,发现白头发又添了许多,一时悲从中来,兴味索然,真想“解甲归田”,一心一意回家画图去。但冷静一想,现场的事定不了,家里的图纸画了也是白画,于是抖擞精神重新上阵。

  不断总结协调的方式和讲话的艺术,不断的博弈、妥协,这位“谈判专家”持之以恒,再接再厉,数百座立交协议终于在“有变化的反复说明中”被一块块地啃下来。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在北京大兴全线开工,王玉泽、郭志勇有幸参加了典礼并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在这场中国铁路脱胎换骨的欢宴中,梦想终于照进现实,让他们领受了无尚的荣光。

  “世纪工程”的科技支撑

  这是一条科学求实的高铁,也是一条矢志创新的高铁。没有追求,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在京沪高铁是干不成事情的。

  京沪高铁是一项“天字号”工程,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世界之最。描绘这一巨型工程的设计蓝图,要挑战很多技术极限,没有经验可循,在国内外的规范上都找不到参照。

  是什么让京沪高铁又好又快地建设?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没有不间歇的创新脚步,就不可能有今天人们在京沪高铁可以感觉和触摸到的进步。

  京沪高铁徐沪段桥梁结构众多,其中丹阳至昆山特大桥全长164公里。如此长度的高速铁路桥梁目前为世界第一。

  这样的桥梁,必须用特殊设计建成。铁四院人再次不负众望,通过加大地质勘探力度、合理桩基布置等措施,解决了软基沉降控制难的问题;而大跨度连续梁、大跨度提篮拱等方案,则攻克了高速铁路跨越高等级公路及通航河流的难题。

  王玉泽介绍,结合京沪高铁等项目建设,铁四院除争取铁道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外,几年来还自筹研发资金上亿元,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年投入已达到年总收入的3%。在有关高难度的技术攻关领域,更是不惜代价,加大投入。

  “此外,我们还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完善高铁关键技术研究。”王玉泽说,铁四院近年来立项科研项目中,直接应用于生产的达83%。

  其中,《京沪高速铁路道岔梁结构研究》为京沪高铁道岔区桥梁结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徐沪段施工图设计中;《京沪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施工图设计中,根据不同工点的大跨度桥梁,量身定做不同的施工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周期;《京沪高速铁路钻孔桩+板梁结构地基处理》成果,解决了CFG桩加固深度不足、高大施工机具在既有线边上施工严重威胁既有线运营安全的问题,严格控制了地基总沉降和工后沉降,改善了基床条件,满足了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当近年来先后开通的武广、郑西、沪宁、宁杭等高速铁路已经赢得满园春色时,京沪高铁靠什么一枝独秀,引人注目呢?

  郭志勇说:“站在前人肩膀上博采众长,京沪高铁有信心跑得更快更舒适。”

  他介绍,为满足列车安全、高速、平稳的运行,京沪高铁正线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中国铁路Ⅱ型板式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以混凝土道板、底座结构代替传统铁路的道砟,具有显著特点。

  一是轨道弹性采用均匀化设计,钢轨受力小,列车运行振动噪声低,可明显提高行车的平稳性,乘客舒适度好;二是采用结构及外形尺寸高度统一的混凝土轨道板,轨道板精度高、外形美观、质量可靠;三是钢轨、轨道板、底座均为纵向连续结构,系统整体性强,耐久性好,后期维修工作量少;四是制造、施工机械化程度、效率高,质量易于保证。

  郭志勇说,近年来铁四院设计建成的高速铁路占全国新建运营高铁的半壁江山,这给了设计人员开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他们吸收既有成果,结合京沪高铁的具体情况再创新,在轨道系统上创造了多项世界及中国第一:

  在164公里长的丹昆特大桥、最大联长496米的淮河特大桥、最大跨度180米的京杭运河特大桥均铺设了CRTSⅡ型板式轨道,创造了在最长桥长、最大联长、最大跨度桥上铺设CRTSⅡ型板式轨道的世界新纪录;

  徐州东站北京方向咽喉区工点铺设了42号、18号道岔,板式道岔、轨枕埋入式道岔共计8组,是国内首次在连续框架桥上大规模铺设无砟轨道;

  在徐沪段南京南、镇江西、常州北、无锡东、苏州北、昆山南6座高架车站上,实现了国内首次在高架车站的正线、到发线、正线岔区、到发线岔区上全部铺设无砟轨道。

  在一系列创新技术的保障下,京沪高铁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得到了保障。铁四院工程技术人员,用坚持不懈的追求,将创新的科技成果书写在山河天地间。

  设计质量决定工程的质量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不留缺憾,多赢赞叹。建设京沪高铁,整个工程就是一个大系统。它不只是工程技术问题,亦不只是人力物力的简单相加。只有将京沪高铁最具优势的“材质”发挥到极致,才能催生出这个中国高铁的精品品牌。

  工程细节上1%的缺陷,可以带来100%的失败。而高铁工程的失败,则意味着车毁人亡的悲剧!

  “京沪高铁工程的成败首先在设计,有一流的设计才有一流的工程。”铁四院主要领导蒋再秋、何义斌反复叮嘱设计人员:“设计质量就是京沪高铁的生命,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

  高速列车跑得又快又稳,平顺的轨道是关键。为使轨道铺设达到1毫米高低误差并能在运营中保持这个标准,2003年设立的铁四院轨道专业集中集体智慧,攻克了中国高速铁路轨道“再创新”路上的一道道难题:无砟轨道计划模型建立了,再创新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找到了,一些关键设计参数相继确定,接口设计顺利完成……

  几番殚精竭虑,几番耿耿难眠。他们控制了无砟轨道1毫米的误差,却亲近不了与家人咫尺的距离。

  所长孙立一年365天,有200余天在出差,即使在武汉,一年中也没有几天是晚上11点以前回家的。一次孩子肺炎高烧40度且伴有严重哮喘,1天内下了3次病危通知,而此时的孙立还在施工现场技术交底;

  2008年,京沪高铁轨道结构形式改为Ⅱ型板式轨道。在国内引进的各种无砟轨道结构形式中,Ⅱ型板式轨道技术难度最大,而且四院从未接触过,此时施工供图时间已非常紧迫。

  在大家担忧的目光中,京沪高铁轨道专业负责人郜永杰没有哀叹自己前一段辛苦付之东流,而是一头扎入连夜收集来的资料中,开始一张张草图的绘制,一个个参数的推敲,一行行公式的演算。这期间,他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只有办公室内那盏长明灯和家里等待中入睡的妻儿最清楚。

  2008年京沪高铁全线开工后,铁四院京沪高铁全体配施人员坚守阵地,与高高的吊架、闪烁的焊光、巍峨的桥群和日渐成形的线路及车站相伴,同千千万万辛勤的铁路建设者一起,“不留缺憾,多赢赞叹”,为铁四院管段内的642公里战线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现场技术服务。

  铁四院京沪高铁常务副指挥长王长法,工作拼命,不惜身体,一般每个月有20多天颠簸在徐沪段的施工便道上。有时,腰椎肩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疼得他不能弯腰,坐在车上必须紧抓扶手,腰上绑着腰带,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涔涔而下。同事们劝他住院治疗,他却自己买来理疗机,夜晚的时候独自一人做理疗。

  副指挥长兼副工程师靖仕元,是铁四院京沪高铁的“老资格”,从1998年参与京沪高铁方案体系的论证开始,他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这条中国高铁的“世纪代表作”上。

  京沪高铁开工建设以来,工点供图、技术交底、施工协调、优化技术纷至沓来的种种问题,每一个都那么棘手。他回旋周转,处理好坚持与妥协的关系,最终每个问题都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满足了现场施工需要。

  2008年,京沪高铁无砟轨道结构类型等技术标准调整,对设计供图产生了较大影响。靖仕元组织总体组到苏州、南京、蚌埠指挥部和各标段施工单位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及时解答了施工单位提出的技术问题,确保了现场的连续施工。

  历近14000多个日日夜夜,京沪高铁跨川越野,迅走疾行,终于成为中国版图上的崭新地标,而那些在京沪高铁建设之路上描图织锦、辛苦走过的人们,也奉献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新的精神标尺!

http://www.mygaoqiao.com/bbs/201 ... 48172183661140.html

穿越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跨过广袤的黄淮海平原,京沪高铁是建国以来最为宏大的世纪工程,堪称当代高铁技术创新的世界地标。

  在京沪高铁参建单位中,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线路走向及站位确定者;技术标准及体系建立者;施工质量与实效指导者!

  从1978年编制《高速铁路》一书开始算起,铁四院着手京沪高铁相关研究与设计,已经历时33年。

  33年沧海桑田,33年风风雨雨。上千名勘察设计工作者,谁能够一一说得出他们的名字,记得住他们坚毅的容颜?惟有绵延千里的京沪高铁知道,那青灯黄卷中的坚守,那耽精竭虑中的追求……

  30年科研铺就中国高铁的基石

  呕心沥血,埋头治学。伟大的京沪高铁工程铸就了中国铁路建设新的丰碑,而这丰碑的基石,正是那些几十年来坚韧不拔守望京沪高铁的科研工作者们。

  1994年9月,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时速达160公里的铁路广州至深圳准高速的实地实验,至今让铁四院原副总工程师王慎德记忆犹新。

  “实地试验都在列车运行图的"天窗"时间内进行,每天零点左右,试验列车从常平出发,到下元折返,单程70公里左右。”时任广深准高速铁路的设计负责人的王慎德回忆说:“线路刚刚建成,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结束不久,当列车以160公里的时速经过时,飞砂走石,烟尘滚滚,车厢内灰尘弥漫,从立交桥上掉下来的石子撞破了机车驾驶室的前窗玻璃,司机饱受风尘之苦!”

  正是在这样简陋和艰苦的条件下,1994年12月,铁四院设计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

  铁道部对广深准高速十分重视,把该项目视作中国铁路客运提速的开山之作,并希望能为正在论证过程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积累建设经验。

  160公里/小时是准高速的起点,是通往200公里/小时及以上高铁的桥梁,是传统技术的延伸与新技术的发展的接续点。通过广深准高速,中国之幸,在于拿到了通过京沪高铁的钥匙;铁四院之幸,在于历史选择他们,落下京沪高铁恢弘史诗的最初一笔。

  “机遇喜欢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早研究,早储备,铁四院不会有勇气主动请战广深准高速!”全国首批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原总工程师陈应先这样认为。

  陈应先是铁四院广深准高速设计研究的“挂帅”者,也是京沪高速铁路早期参与、主持者。他说:“当时广深准高速设计人员人手一本红宝书,这本四院早期高速铁路研究的资料大全,帮了大忙!”

  被陈应先称作“红宝书”的,是1978年铁四院科研所编译的《高速铁路》一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普通铁路还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高铁为何物时,铁四院已在高铁领域悄然犁地。他们建立了高速铁路文献资料库,组织技术人员翻译外国文献,并分批撰写研究报告。《高速铁路》一书是铁四院结合北京-九江铁路时速160公里速度目标值可行性研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高铁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的。

  受益于前期的科研储备,陈应先也十分注重“薪火相传”。作为京沪高铁南京上元门过江隧道方案(现已改为大胜关过江方案)的主持研究者,他既是铁四院京沪高铁事业的开辟者,也不断为这个事业寻找火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起,陈应先出国考察后,或著书撰文,或举办讲座,帮助铁四院年轻一代掌握国外高铁动态,把握好学科前沿。

  在陈应先等老一辈专家的“星星点灯”下,王玉泽、陈耀明、何志工、郭志勇等一批极具潜质的高铁才俊渐渐成长起来,先后走上了铁四院京沪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的岗位。

  “设计研究京沪高速铁路,是铁四院的事业,是每个怀有高铁梦的铁四院人的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讲,育人比科研本身更重要,因为这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不仅在高铁事业中披挂上阵,披肝沥胆,而且用自己的肩膀托举年轻一代正是在这样生生不息的科研氛围内,几十年间,铁四院京沪高铁的科研队伍“摊子不散,目标不变,要求不降”。

  其中,在京沪高铁十多年的论证过程中,铁四院一批专家学者奋发图强,没有因争论停下脚步。他们埋头走自己的治学之路,先后4次对京沪高铁组织了大规模勘察设计,编制了《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京沪高铁夯实了前期工作。

  为了京沪高铁通过论证早日上马,一代代科研设计人员,发盼白了,人累病了,一些骨干已经故去,没能目睹今天令人骄傲的一幕。然而,翻开尘封的档案,四院铁路人的奋斗和勇气、艰辛和希冀、智慧和执着依然鲜活。

  33载奋斗,33载奉献,33载创新,建成的是高铁,耸立的是精神。

  “赶上了,就要不辱使命”

  “上山时,为什么脚夫总比游客走得快?因为他肩上有担子。”赶上了建设京沪高铁的伟大时代,使命和责任感已经融进了四院每一位京沪参建者的血液,驱使他们勇挑重担,未敢懈怠。

  1995年10月的一天,一列高速列车行驶在日本新干线上。驾驶室内,两年前出任铁四院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总负责人的王玉泽目不转睛,屏息凝神。此次东京之行,是铁道部组织的第一批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研修班。

  198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课堂上第一次听说的日本新干线,这一次,王玉泽亲身感受到了。同时感受到的,还有技不如人、奋起直追的压力。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去日本研修高铁时,王玉泽已经34岁。姗姗来迟的事业平台,让他倍感时间的宝贵。在日本82天的观摩学习中,王玉泽强闻博记。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切,恨不能将世界先进铁路的武艺尽数操练一遍。

  当时,京沪高铁的研究刚刚起步,身处勘察、设计前沿阵地的技术人员正处于最艰难的摸索时期,许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尤其是速度的提高,带来了铁路技术标准质的飞跃,如果没有科学定标就仓促上马,会给铁路建设带来混乱和损失。

  虽举步维艰,但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京沪高铁梦正逐渐清晰,这让王玉泽和他的设计团队有一种“赶上了”的幸运感。

  “赶上了”,就要不辱使命!

  带着深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王玉泽一头扎进京沪高速铁路的研究中去。数十年来,无论京沪高铁上马的呼声高涨,还是寥落,王玉泽和团队始终坚守阵地不挪窝。

  当人们还在为“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时,这位可敬的高铁专家和同仁们,已经悄然攻克了一系列难题:

  摸清了京沪高铁徐沪段沿线600余公里的 “家底”,确定了最为关键的线位与站位;编制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多本技术规范,为高端起跑的中国铁路“划好了跑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段,掌握了应对软土沉降处理种种“疑难杂症”的“杀手锏”;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速铁路高架车站研究;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实现了高速大跨深水桥梁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京沪高铁现任设计总负责人郭志勇,接手王玉泽后,在京沪高铁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经历了技术攻关的苦与累,也经历了协议谈判的磨与烦。

  京沪高铁徐沪段所经地区,城市规划要求高,交通发达,仅与高速铁路相交的等级公(道)路就有373条次。为了早日稳定桥式桥跨,每个立交的设计都要与地方政府沟通,有时候为了一个立交要谈两三个月,基本每个星期都要谈一次。

  拉锯战般的谈判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无功而返是常有的事。郭志勇为此内火直窜,寝食难安,经常一觉醒来,发现白头发又添了许多,一时悲从中来,兴味索然,真想“解甲归田”,一心一意回家画图去。但冷静一想,现场的事定不了,家里的图纸画了也是白画,于是抖擞精神重新上阵。

  不断总结协调的方式和讲话的艺术,不断的博弈、妥协,这位“谈判专家”持之以恒,再接再厉,数百座立交协议终于在“有变化的反复说明中”被一块块地啃下来。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在北京大兴全线开工,王玉泽、郭志勇有幸参加了典礼并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在这场中国铁路脱胎换骨的欢宴中,梦想终于照进现实,让他们领受了无尚的荣光。

  “世纪工程”的科技支撑

  这是一条科学求实的高铁,也是一条矢志创新的高铁。没有追求,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在京沪高铁是干不成事情的。

  京沪高铁是一项“天字号”工程,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世界之最。描绘这一巨型工程的设计蓝图,要挑战很多技术极限,没有经验可循,在国内外的规范上都找不到参照。

  是什么让京沪高铁又好又快地建设?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没有不间歇的创新脚步,就不可能有今天人们在京沪高铁可以感觉和触摸到的进步。

  京沪高铁徐沪段桥梁结构众多,其中丹阳至昆山特大桥全长164公里。如此长度的高速铁路桥梁目前为世界第一。

  这样的桥梁,必须用特殊设计建成。铁四院人再次不负众望,通过加大地质勘探力度、合理桩基布置等措施,解决了软基沉降控制难的问题;而大跨度连续梁、大跨度提篮拱等方案,则攻克了高速铁路跨越高等级公路及通航河流的难题。

  王玉泽介绍,结合京沪高铁等项目建设,铁四院除争取铁道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外,几年来还自筹研发资金上亿元,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年投入已达到年总收入的3%。在有关高难度的技术攻关领域,更是不惜代价,加大投入。

  “此外,我们还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完善高铁关键技术研究。”王玉泽说,铁四院近年来立项科研项目中,直接应用于生产的达83%。

  其中,《京沪高速铁路道岔梁结构研究》为京沪高铁道岔区桥梁结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徐沪段施工图设计中;《京沪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施工图设计中,根据不同工点的大跨度桥梁,量身定做不同的施工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周期;《京沪高速铁路钻孔桩+板梁结构地基处理》成果,解决了CFG桩加固深度不足、高大施工机具在既有线边上施工严重威胁既有线运营安全的问题,严格控制了地基总沉降和工后沉降,改善了基床条件,满足了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当近年来先后开通的武广、郑西、沪宁、宁杭等高速铁路已经赢得满园春色时,京沪高铁靠什么一枝独秀,引人注目呢?

  郭志勇说:“站在前人肩膀上博采众长,京沪高铁有信心跑得更快更舒适。”

  他介绍,为满足列车安全、高速、平稳的运行,京沪高铁正线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中国铁路Ⅱ型板式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以混凝土道板、底座结构代替传统铁路的道砟,具有显著特点。

  一是轨道弹性采用均匀化设计,钢轨受力小,列车运行振动噪声低,可明显提高行车的平稳性,乘客舒适度好;二是采用结构及外形尺寸高度统一的混凝土轨道板,轨道板精度高、外形美观、质量可靠;三是钢轨、轨道板、底座均为纵向连续结构,系统整体性强,耐久性好,后期维修工作量少;四是制造、施工机械化程度、效率高,质量易于保证。

  郭志勇说,近年来铁四院设计建成的高速铁路占全国新建运营高铁的半壁江山,这给了设计人员开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他们吸收既有成果,结合京沪高铁的具体情况再创新,在轨道系统上创造了多项世界及中国第一:

  在164公里长的丹昆特大桥、最大联长496米的淮河特大桥、最大跨度180米的京杭运河特大桥均铺设了CRTSⅡ型板式轨道,创造了在最长桥长、最大联长、最大跨度桥上铺设CRTSⅡ型板式轨道的世界新纪录;

  徐州东站北京方向咽喉区工点铺设了42号、18号道岔,板式道岔、轨枕埋入式道岔共计8组,是国内首次在连续框架桥上大规模铺设无砟轨道;

  在徐沪段南京南、镇江西、常州北、无锡东、苏州北、昆山南6座高架车站上,实现了国内首次在高架车站的正线、到发线、正线岔区、到发线岔区上全部铺设无砟轨道。

  在一系列创新技术的保障下,京沪高铁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得到了保障。铁四院工程技术人员,用坚持不懈的追求,将创新的科技成果书写在山河天地间。

  设计质量决定工程的质量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不留缺憾,多赢赞叹。建设京沪高铁,整个工程就是一个大系统。它不只是工程技术问题,亦不只是人力物力的简单相加。只有将京沪高铁最具优势的“材质”发挥到极致,才能催生出这个中国高铁的精品品牌。

  工程细节上1%的缺陷,可以带来100%的失败。而高铁工程的失败,则意味着车毁人亡的悲剧!

  “京沪高铁工程的成败首先在设计,有一流的设计才有一流的工程。”铁四院主要领导蒋再秋、何义斌反复叮嘱设计人员:“设计质量就是京沪高铁的生命,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

  高速列车跑得又快又稳,平顺的轨道是关键。为使轨道铺设达到1毫米高低误差并能在运营中保持这个标准,2003年设立的铁四院轨道专业集中集体智慧,攻克了中国高速铁路轨道“再创新”路上的一道道难题:无砟轨道计划模型建立了,再创新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找到了,一些关键设计参数相继确定,接口设计顺利完成……

  几番殚精竭虑,几番耿耿难眠。他们控制了无砟轨道1毫米的误差,却亲近不了与家人咫尺的距离。

  所长孙立一年365天,有200余天在出差,即使在武汉,一年中也没有几天是晚上11点以前回家的。一次孩子肺炎高烧40度且伴有严重哮喘,1天内下了3次病危通知,而此时的孙立还在施工现场技术交底;

  2008年,京沪高铁轨道结构形式改为Ⅱ型板式轨道。在国内引进的各种无砟轨道结构形式中,Ⅱ型板式轨道技术难度最大,而且四院从未接触过,此时施工供图时间已非常紧迫。

  在大家担忧的目光中,京沪高铁轨道专业负责人郜永杰没有哀叹自己前一段辛苦付之东流,而是一头扎入连夜收集来的资料中,开始一张张草图的绘制,一个个参数的推敲,一行行公式的演算。这期间,他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只有办公室内那盏长明灯和家里等待中入睡的妻儿最清楚。

  2008年京沪高铁全线开工后,铁四院京沪高铁全体配施人员坚守阵地,与高高的吊架、闪烁的焊光、巍峨的桥群和日渐成形的线路及车站相伴,同千千万万辛勤的铁路建设者一起,“不留缺憾,多赢赞叹”,为铁四院管段内的642公里战线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现场技术服务。

  铁四院京沪高铁常务副指挥长王长法,工作拼命,不惜身体,一般每个月有20多天颠簸在徐沪段的施工便道上。有时,腰椎肩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疼得他不能弯腰,坐在车上必须紧抓扶手,腰上绑着腰带,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涔涔而下。同事们劝他住院治疗,他却自己买来理疗机,夜晚的时候独自一人做理疗。

  副指挥长兼副工程师靖仕元,是铁四院京沪高铁的“老资格”,从1998年参与京沪高铁方案体系的论证开始,他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这条中国高铁的“世纪代表作”上。

  京沪高铁开工建设以来,工点供图、技术交底、施工协调、优化技术纷至沓来的种种问题,每一个都那么棘手。他回旋周转,处理好坚持与妥协的关系,最终每个问题都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满足了现场施工需要。

  2008年,京沪高铁无砟轨道结构类型等技术标准调整,对设计供图产生了较大影响。靖仕元组织总体组到苏州、南京、蚌埠指挥部和各标段施工单位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及时解答了施工单位提出的技术问题,确保了现场的连续施工。

  历近14000多个日日夜夜,京沪高铁跨川越野,迅走疾行,终于成为中国版图上的崭新地标,而那些在京沪高铁建设之路上描图织锦、辛苦走过的人们,也奉献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新的精神标尺!

上山时,为什么脚夫总比游客走得快?因为他肩上有担子。
顶这句话!
向辛勤的耕耘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