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环球时报文,中国空军专家王明志大校解读航母舰载机训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58:27
航母统治海洋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它的威慑力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庞大的舰体本身,而是取决于充当航母“爪牙”的舰载机是否“锋利”。然而作为“爪牙”的操纵者,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的难度超出想像。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5日称,老牌航母大国英国为掌握舰载机的起降技术,也不得不在未来数年内派遣飞行员到美国和法国航母上学习。中国空军专家王明志大校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要求和飞行难度远超普通飞行员,他们是所有飞行员中最精英的群体。
  “战略之页”网站称,由于皇家海军所有“鹞”式战斗机和最后一艘航母将相继退役,而新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很难在十年内服役,为保持海军飞行员在这段空白期内的航母起降能力,英国海军将派遣30名舰载机飞行员到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服役,学习如何操纵“阵风”战斗机起降。此外英国与美国之间也有类似计划,在未来10年英国将一直保持有4名飞行员在美国航母上学习驾驶F/A-18战斗机。
  英国海军的举措表明,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光靠在地面模拟训练设备上训练远远无法满足要求。目前,美俄英法等国都拥有自己的岸上舰载机训练基地。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尼特卡”海军飞行员训练中心拥有滑跃台、阻拦装置、滑降航迹定位器、无线电位标器及光学助降系统等航母起降训练设施,至今俄海军飞行员仍经常去该基地训练。美国海军也拥有陆上模拟起降设施,只有通过陆上模拟起降考核的飞行员,才能用T-45教练机在航母上进行初步训练,再使用双座战斗教练机练习实际起降。
  王明志介绍说,舰载机飞行员面临的最大难关在起降阶段。他说,陆上机场跑道在2000米以上,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滑行400-500米才平缓起飞,而大型航母整个飞行甲板才300多米,因此必须依靠辅助起飞设备。以美国航母常用的弹射起飞为例,“尼米兹”级核航母的蒸汽弹射器在几秒内可将舰载机从零加速到300多公里/小时的高速,这个过程中舰载机飞行员会承受几倍于自身体重的过载,足以让普通人出现视觉障碍。此外战机被弹射出去后距离海面只有20多米,飞行员必须马上调整飞行姿态,只要有一刹那疏忽就可能失控坠海。因此舰载机飞行员在起飞过程中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这种特殊起飞方式对舰载机本身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前起落架的结构必须加强,因为弹射起飞时牵引力都施加在前起落架上,滑跃起飞时滑跃甲板对前起落架也会施加很大的瞬间载荷。
  而舰载机着陆的难度和危险度更大,统计表明大多数舰载机事故都发生在降落时。王明志说,陆地机场的跑道是固定的,而航母受自身动力和海浪的作用,不停地在前后、左右甚至上下做不规则晃动,这给飞行员降落增加了很大难度。更重要的是,舰载机降落同样需要在很短的距离内完成,目前常规舰载机着舰主要是采用拦阻索装置。拦阻索位于大型航母斜角甲板的中心线,一般设置3-4根,舰载机必须放下起落架和尾钩,压低飞机后部,让尾钩挂上其中一根拦阻索,让战机紧急制动。但与在陆地机场着陆时逐渐收油门的做法不同,舰载机飞行员需要把油门推到最大,因为一旦降落时未能钩住拦阻索,舰载机需要有足够的速度才能复飞升空,整个过程中飞行员必须时刻警惕。这还导致舰载机着陆的速度非常快,而为避开航母甲板上空的乱流,下滑曲线也更为陡峭,又意味着舰载机着陆时受的冲击也更大。降落时舰载机前后起落架几乎同时着舰,因此舰载机的着陆过程经常被形容为“拍”在甲板上,美国甚至多次发生飞行员在航母着陆时由于冲击过大而折断颈部的案例。
  一名美国舰载机飞行员曾说,每次起降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但也正因为如此,舰载机飞行员也拥有特殊的自豪感,美国还成立了以舰载机飞行员为主的“尾钩”协会。王明志说,普通战斗机飞行员要通过500-600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执行战斗任务,而舰载机飞行员不仅要完成这些基本内容,还需要克服航母起降的种种困难,训练时间远长于此。因此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要求最严格,堪称精英中的精英。http://mil.news.sohu.com/20110628/n311867330.shtml航母统治海洋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它的威慑力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庞大的舰体本身,而是取决于充当航母“爪牙”的舰载机是否“锋利”。然而作为“爪牙”的操纵者,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的难度超出想像。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5日称,老牌航母大国英国为掌握舰载机的起降技术,也不得不在未来数年内派遣飞行员到美国和法国航母上学习。中国空军专家王明志大校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要求和飞行难度远超普通飞行员,他们是所有飞行员中最精英的群体。
  “战略之页”网站称,由于皇家海军所有“鹞”式战斗机和最后一艘航母将相继退役,而新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很难在十年内服役,为保持海军飞行员在这段空白期内的航母起降能力,英国海军将派遣30名舰载机飞行员到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服役,学习如何操纵“阵风”战斗机起降。此外英国与美国之间也有类似计划,在未来10年英国将一直保持有4名飞行员在美国航母上学习驾驶F/A-18战斗机。
  英国海军的举措表明,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光靠在地面模拟训练设备上训练远远无法满足要求。目前,美俄英法等国都拥有自己的岸上舰载机训练基地。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尼特卡”海军飞行员训练中心拥有滑跃台、阻拦装置、滑降航迹定位器、无线电位标器及光学助降系统等航母起降训练设施,至今俄海军飞行员仍经常去该基地训练。美国海军也拥有陆上模拟起降设施,只有通过陆上模拟起降考核的飞行员,才能用T-45教练机在航母上进行初步训练,再使用双座战斗教练机练习实际起降。
  王明志介绍说,舰载机飞行员面临的最大难关在起降阶段。他说,陆上机场跑道在2000米以上,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滑行400-500米才平缓起飞,而大型航母整个飞行甲板才300多米,因此必须依靠辅助起飞设备。以美国航母常用的弹射起飞为例,“尼米兹”级核航母的蒸汽弹射器在几秒内可将舰载机从零加速到300多公里/小时的高速,这个过程中舰载机飞行员会承受几倍于自身体重的过载,足以让普通人出现视觉障碍。此外战机被弹射出去后距离海面只有20多米,飞行员必须马上调整飞行姿态,只要有一刹那疏忽就可能失控坠海。因此舰载机飞行员在起飞过程中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这种特殊起飞方式对舰载机本身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前起落架的结构必须加强,因为弹射起飞时牵引力都施加在前起落架上,滑跃起飞时滑跃甲板对前起落架也会施加很大的瞬间载荷。
  而舰载机着陆的难度和危险度更大,统计表明大多数舰载机事故都发生在降落时。王明志说,陆地机场的跑道是固定的,而航母受自身动力和海浪的作用,不停地在前后、左右甚至上下做不规则晃动,这给飞行员降落增加了很大难度。更重要的是,舰载机降落同样需要在很短的距离内完成,目前常规舰载机着舰主要是采用拦阻索装置。拦阻索位于大型航母斜角甲板的中心线,一般设置3-4根,舰载机必须放下起落架和尾钩,压低飞机后部,让尾钩挂上其中一根拦阻索,让战机紧急制动。但与在陆地机场着陆时逐渐收油门的做法不同,舰载机飞行员需要把油门推到最大,因为一旦降落时未能钩住拦阻索,舰载机需要有足够的速度才能复飞升空,整个过程中飞行员必须时刻警惕。这还导致舰载机着陆的速度非常快,而为避开航母甲板上空的乱流,下滑曲线也更为陡峭,又意味着舰载机着陆时受的冲击也更大。降落时舰载机前后起落架几乎同时着舰,因此舰载机的着陆过程经常被形容为“拍”在甲板上,美国甚至多次发生飞行员在航母着陆时由于冲击过大而折断颈部的案例。
  一名美国舰载机飞行员曾说,每次起降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但也正因为如此,舰载机飞行员也拥有特殊的自豪感,美国还成立了以舰载机飞行员为主的“尾钩”协会。王明志说,普通战斗机飞行员要通过500-600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执行战斗任务,而舰载机飞行员不仅要完成这些基本内容,还需要克服航母起降的种种困难,训练时间远长于此。因此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要求最严格,堪称精英中的精英。http://mil.news.sohu.com/20110628/n3118673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