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创作39周年,建议改为《我爱这深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10:44:50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比起正牌海军军歌《人民海军向前进》更为脍炙人口,可是这首歌创作于40年前的1971年,那时候中国海军基本上是一支黄水力量,能挡住人家的“由海向陆”,也就是守住海防线是当时海军的职责,39年过去了,中国海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军的职责也从“守卫在海防线上”变成了“守卫在祖国的利益边疆(亚丁湾、地中海等)”就算是岸防部队,除了雷达站等部分单位之外,主要战斗部队也即将告别“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 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的日子,而变成了驾驶YJ-62导弹发射车的“导弹游击队”。个人觉得,这个歌词可以尝试改改,在明年这首歌创作40周年的时候,争取修改完毕,登上春晚。

试着改了一下,权当抛砖引玉了

我爱这深蓝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我爱远海激荡的涌浪
一望无际像国土一样


海空战士红心向党
严阵以待握紧航向
我守卫在利益边疆
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创作经过:(来源:百度百科)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这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传唱了30多年,至今经久不衰,成为歌颂祖国海军的经典歌曲。说起这首歌的来由,词曲作者和首唱者胡宝善娓娓道来:“这首歌还真有点说道,因为这首歌的创作正值‘文革’期间,当时写这首歌时,说实在的,还真有点冒险精神才敢写的,这首歌是‘文革’当中第一首用圆舞曲的形式写的军歌”。
  393舰上产生灵感
  “1971年,为了欢迎金日成和西哈努克亲王,周总理指示,让三军文艺战士排一台歌舞晚会。一个月后,晚会排好了,那个年代大家表演的节目都非常火爆,都是慷慨激昂、充满战斗精神的进行曲。总理审查完节目后说:‘同志们,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总理的一番话对胡宝善的启发非常大,他决心一定要写首部队的抒情歌曲。
  1972年,胡宝善随团出海拉练,从南平到汕头,三天三夜都在船上。“我们坐的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过来的393舰,条件很差,非常颠簸,在狂风险浪中只能躺在甲板上,稍微一动就要吐,只好靠战士们照顾我们。战士们也要承受颠簸,他们也在吐,但在军舰上依然要坚持操作、军训、值勤。我想我们拉练几天就走了,可这些战士要在舰上服役好几年,我们的水兵真是太可爱了,这令我很感动”。于是在船上,胡宝善有感而发,写下了《我守卫在海防线上》,词很顺利地写好了,以此来表现海军战士在艰苦生活中的乐观主义情绪。“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风浪很大但军舰在很有规律的节奏中行驶。我马上产生了用圆舞曲写这首歌的念头,于是脑子里一下蹦出来开头的那个七连音,曲子也很快完成。于是在船上的三天里,就完成了这首歌曲”。
  电话记谱“三好歌曲”
  这首歌音域很宽,起伏很大,演唱的难度也很高,可是很容易上口。上岸后,胡宝善就为官兵们演唱了这首歌曲,当时担任手风琴伴奏的杨文涛,配了很成功的伴奏,演出效果极佳,收到海军官兵的热烈欢迎。   回到北京后,胡宝善对歌曲进行了整理,开始只有两段词,因海军还有航空兵,后来王川流又加了一段词,所以是现在的三段词了,歌名也被改成《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后来送交上级审查,文革时期,对于这类创作有很多限制,所以胡宝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当时的审查是在凌晨2、3点钟,半夜被叫起来去唱,困的不行,唱完了就等结果。后来到4、5点钟天快亮的时候结果下来了,上面给的评价是‘三好’:创作好、演唱好、形象好,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审查通过后当天晚上,解放军歌曲编辑部就给胡宝善打来电话,要马上发表这首歌,胡宝善回忆说:“当时要的特别急,于是我就在电话这边唱,那边的同志记谱,后来对了一遍没什么差错,就这样发表出来了”。很快,这首歌曲就在全国传唱开来。
  永远感到水兵的光荣
  这首歌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胡宝善每次演出,观众一定要听到这首歌才放他下台。电台、电视台和全国报刊破格刊登了这首歌和演出的剧照。胡宝善回忆说:“有一次中央乐团的指挥家秋里遇到我说:‘你这首歌太厉害了,我们中央乐团招考演员,来了60多人,不管各个声部一唱全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留学保加利亚时的老同学施鸿鄂和朱蓬博来信说:当时在上海,大街小巷唱的都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记得当时我团的赵连义拿了一份中央广播电台的材料给我看,一位外国海员来信说: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听到有一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歌很好听。是音乐把我们友好地连在一起”。
  一转眼已经30多年过去了,但这首歌仍然被广大听众所喜爱,对此胡宝善却很谦虚:“这首歌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除了八部样板戏没有什么其他的,突然出来这么一首抒情歌曲,人们都很喜欢。所以并不是这首歌的词曲创作的水平有多高,实事求是讲,词曲还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尽管我搞了多年音乐,但毕竟不是专业搞创作的,还是比不了专业的词曲作者”。   后来许多歌唱家都唱过这首歌曲,新的时代对于这首歌曲也有不同的演绎。胡宝善表示,现在唱这首歌曲的感觉抒情的成分更多一些,而以前唱这首歌时,尽管是抒情歌曲,但是会更加凸显战斗精神。   如今已经退休的胡宝善还经常会被邀请出来演唱,去年一次晚会上还和儿子胡军一起唱起这首歌。尽管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但唱起这首歌仍然有一股冲动和激情。他说,无论到什么时候,自己仍然感到作为一个水兵的光荣。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比起正牌海军军歌《人民海军向前进》更为脍炙人口,可是这首歌创作于40年前的1971年,那时候中国海军基本上是一支黄水力量,能挡住人家的“由海向陆”,也就是守住海防线是当时海军的职责,39年过去了,中国海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军的职责也从“守卫在海防线上”变成了“守卫在祖国的利益边疆(亚丁湾、地中海等)”就算是岸防部队,除了雷达站等部分单位之外,主要战斗部队也即将告别“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 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的日子,而变成了驾驶YJ-62导弹发射车的“导弹游击队”。个人觉得,这个歌词可以尝试改改,在明年这首歌创作40周年的时候,争取修改完毕,登上春晚。

试着改了一下,权当抛砖引玉了

我爱这深蓝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我爱远海激荡的涌浪
一望无际像国土一样


海空战士红心向党
严阵以待握紧航向
我守卫在利益边疆
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创作经过:(来源:百度百科)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这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传唱了30多年,至今经久不衰,成为歌颂祖国海军的经典歌曲。说起这首歌的来由,词曲作者和首唱者胡宝善娓娓道来:“这首歌还真有点说道,因为这首歌的创作正值‘文革’期间,当时写这首歌时,说实在的,还真有点冒险精神才敢写的,这首歌是‘文革’当中第一首用圆舞曲的形式写的军歌”。
  393舰上产生灵感
  “1971年,为了欢迎金日成和西哈努克亲王,周总理指示,让三军文艺战士排一台歌舞晚会。一个月后,晚会排好了,那个年代大家表演的节目都非常火爆,都是慷慨激昂、充满战斗精神的进行曲。总理审查完节目后说:‘同志们,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总理的一番话对胡宝善的启发非常大,他决心一定要写首部队的抒情歌曲。
  1972年,胡宝善随团出海拉练,从南平到汕头,三天三夜都在船上。“我们坐的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过来的393舰,条件很差,非常颠簸,在狂风险浪中只能躺在甲板上,稍微一动就要吐,只好靠战士们照顾我们。战士们也要承受颠簸,他们也在吐,但在军舰上依然要坚持操作、军训、值勤。我想我们拉练几天就走了,可这些战士要在舰上服役好几年,我们的水兵真是太可爱了,这令我很感动”。于是在船上,胡宝善有感而发,写下了《我守卫在海防线上》,词很顺利地写好了,以此来表现海军战士在艰苦生活中的乐观主义情绪。“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风浪很大但军舰在很有规律的节奏中行驶。我马上产生了用圆舞曲写这首歌的念头,于是脑子里一下蹦出来开头的那个七连音,曲子也很快完成。于是在船上的三天里,就完成了这首歌曲”。
  电话记谱“三好歌曲”
  这首歌音域很宽,起伏很大,演唱的难度也很高,可是很容易上口。上岸后,胡宝善就为官兵们演唱了这首歌曲,当时担任手风琴伴奏的杨文涛,配了很成功的伴奏,演出效果极佳,收到海军官兵的热烈欢迎。   回到北京后,胡宝善对歌曲进行了整理,开始只有两段词,因海军还有航空兵,后来王川流又加了一段词,所以是现在的三段词了,歌名也被改成《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后来送交上级审查,文革时期,对于这类创作有很多限制,所以胡宝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当时的审查是在凌晨2、3点钟,半夜被叫起来去唱,困的不行,唱完了就等结果。后来到4、5点钟天快亮的时候结果下来了,上面给的评价是‘三好’:创作好、演唱好、形象好,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审查通过后当天晚上,解放军歌曲编辑部就给胡宝善打来电话,要马上发表这首歌,胡宝善回忆说:“当时要的特别急,于是我就在电话这边唱,那边的同志记谱,后来对了一遍没什么差错,就这样发表出来了”。很快,这首歌曲就在全国传唱开来。
  永远感到水兵的光荣
  这首歌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胡宝善每次演出,观众一定要听到这首歌才放他下台。电台、电视台和全国报刊破格刊登了这首歌和演出的剧照。胡宝善回忆说:“有一次中央乐团的指挥家秋里遇到我说:‘你这首歌太厉害了,我们中央乐团招考演员,来了60多人,不管各个声部一唱全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留学保加利亚时的老同学施鸿鄂和朱蓬博来信说:当时在上海,大街小巷唱的都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记得当时我团的赵连义拿了一份中央广播电台的材料给我看,一位外国海员来信说: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听到有一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歌很好听。是音乐把我们友好地连在一起”。
  一转眼已经30多年过去了,但这首歌仍然被广大听众所喜爱,对此胡宝善却很谦虚:“这首歌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除了八部样板戏没有什么其他的,突然出来这么一首抒情歌曲,人们都很喜欢。所以并不是这首歌的词曲创作的水平有多高,实事求是讲,词曲还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尽管我搞了多年音乐,但毕竟不是专业搞创作的,还是比不了专业的词曲作者”。   后来许多歌唱家都唱过这首歌曲,新的时代对于这首歌曲也有不同的演绎。胡宝善表示,现在唱这首歌曲的感觉抒情的成分更多一些,而以前唱这首歌时,尽管是抒情歌曲,但是会更加凸显战斗精神。   如今已经退休的胡宝善还经常会被邀请出来演唱,去年一次晚会上还和儿子胡军一起唱起这首歌。尽管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但唱起这首歌仍然有一股冲动和激情。他说,无论到什么时候,自己仍然感到作为一个水兵的光荣。
LZ的想法很好,走向远洋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民族自上而下的集体意识,从各个方面来促进这个行为

不过个人认为,其实可以重新创做一首嘛......

就叫“迈向深蓝色的大洋”
我爱这深蓝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我爱远海激荡的涌浪
一望无际像国土一样



LZ词改的很赞{:soso__12462161067120756756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