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导弹系列的命名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27:17
求科普:
俄罗斯的导弹命名方式,包括地空,空空,地地等 能尽量全就尽量全一些,现在看到那些名称真是有些迷惑,还望大神不吝赐教~
先行谢过~求科普:
俄罗斯的导弹命名方式,包括地空,空空,地地等 能尽量全就尽量全一些,现在看到那些名称真是有些迷惑,还望大神不吝赐教~
先行谢过~


一个空空导弹的的帖子,感谢原创者!
http://bbs.a9v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7168

  俄罗斯系列:

  

  

  ------------------------------------------------------------------------------------------------------------

  AA-1碱(Alkali)

  

  导弹 : AA-1 (Alkali)

  俄罗斯名称 : RS-2US (RS-1US)

  类别 : 空对空, 短程

  年代 : 1957

  射程 : 2 - 6 km

  重量 : 83.2 kg

  弹长 : 2.83 m

  引导头类型 : 无线电指令

  载机 : MiG-17PFU, MiG-19P, MiG-21F, Yak-25, Yak-28

  

  

  基本情况

  РС-1是苏联自行研制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空空导弹,也是苏联国土防空截击机用来拦截敌轰炸机的第一种雷达型空空导弹,由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希姆基地区的第293厂第2试验设计局——现在的“火炬”(Фак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50年代初开始设计,于1956年投入批生产,1957年首次装备米格-17ПФ歼击机,70年代初停产,随后退出现役。该导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5(K-5)和Изд.1(Izd.1),空军使用代号为РС-1У(RS-1U)。

  西方情报机关直到1959年8月,才从苏联驻东德的第24战术航空军的一架米格-19ПМ携带的АРУ-4滑轨式发射架及其К-5空空导弹的图片上获悉该导弹的存在。由于不知道该导弹的苏联编号和名称,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碱”(Alkali)。

  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并不是苏联研制的第一个空空导弹。第2试验设计局的前身——第293厂设计局在马图斯·比斯诺瓦特的领导下,从1948年开始设计并试飞过的СНАРС-250(SNARS-250),才是苏联最早研制的空空导弹,并且是第一个雷达型空空导弹,计划用于苏联第一批装备机载雷达的歼击机——“拉沃奇金”200和“米高扬”И-320。该弹重250kg,战斗部重30kg,弹长4.2m,翼展1.08m,最大射程5km,采用第393设计局研制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除雷达型外,还研制了红外导引头和电视导引头。

  但由于1954年第293厂转为生产ШБ(ShB)-32地空导弹,成立由彼得·格鲁辛领导的第2试验设计局取代前设计局,使СНАРС-250空空导弹未能完成试飞而被取消。但是,第2试验设计局在研制ШБ-32地空导弹的同时,却发展了自已的ШМ(ShM)空空导弹,这就是К-5空空导弹。ШБ-32和К-5导弹的总设计师均是德米特里·托马舍维奇。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5个舱段组成。第一舱为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近炸引信装在头部,最大作用距离13米,破片杀伤战斗部装在引信之后,装填炸药为梯恩梯和黑索近混合炸药。第二舱为制导控制舱,采用无线电驾束式制导,将装在导弹尾部的定向天线接收的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运动,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第三舱为发动机舱,位于弹体中部,内装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电源,两个排气喷管位于该舱段后部的弹体两侧。第四舱为稳定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和冷气装置,弹体外部装十字形尾翼。第五舱为无线电天线接收机和控制装置舱,位于弹体尾部,用来接收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

  作为雷达型空空导弹,该弹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是由于采用驾束式制导,必须与载机的火控雷达配合工作,使载机不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同时,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米格-17ПФ的机载雷达作用距离不超过10km,由搜索转为自动跟踪的距离为3.2km,可发射导弹的距离为2.5km,导弹的射程受发动机推力限制不超过4.5km,导弹的作战高度受地杂波影响不低于2000m,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4.5km(РС-1/2У)

  6~7km(РС-2УС)

  10km(Р-55)

  最小射程 1500m(РС-1У)

  1200mm(Р-55)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0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雷达波束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82kg(РС-1У)

  83.2kg(РС-2УС)

  91kg(Р-55)

  弹  长 1.88m(РС-1У)

  2.45m(РС-1УС)

  弹  径 200mm

  翼  展 580mm(РС-1У)

  654mm(Р-55)

  载  机  MiG-17PFU, MiG-19P, MiG-21F, Yak-25, Yak-28

  ------------------------------------------------------------------------------------------------------------

  AA-2环礁(Atoll)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在对1959年获得的美国“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1958年首次用于空战)的残骸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并大量装备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红外型空空导弹。研制单位是由伊凡·托罗波夫(1961年由安德烈·利亚平)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1966~1968年苏联军工设计局体制再次调整时改为现名。

  该弹第一个型号于1960年投入生产,1961年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该导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3(K-13)和Изд.310(Izd.310),空军使用代号为Р-3(R-3)。1961年7月9日,携带К-13空空导弹系统的米格-21战斗机首次在土希诺空军机场举行的航空节飞行表演中露面。随后,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2“环礁”(Atoll)。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与美国的AIM-9B“响尾蛇”空空导弹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5个舱段组成。第1舱为被动式红外导引头舱,内装反射式光学系统、圆形玻璃片调制盘、硫化铅目标热辐射接收器、三自由度陀螺目标位标器等,只能在昼间、晴天和偏离太阳角度大小20°的条件下工作,位标器最大偏转角±28°,制导时间21s。第2舱为舱机和能源系统舱,内装双控制通道舱机、驱动舱面偏转和涡轮发电机的燃气发生器、供给导弹单相交流电的电磁感应涡轮发电机。第3舱为战斗部舱,内装黑索近、梯恩梯和铝粉混合炸药,壳体爆炸形成的破片数量超过1000块,破片飞散角10°~16°,有效杀伤半径9~10m。第4舱为红外近炸引信舱,内装敏感目标热辐射的光电组件、热敏化学电池和保险执行机构(与触发引信共用),重量为3kg,只能在距目标距离9m以内、相对速度150~800m/s、交会角0°~30°的条件下工作。触发引信共有4个由钢制切刀和绕在切刀上的绝缘导线组成的信触发器,分别装在导弹的4片控制舵面后缘,导弹命中目标时该导线被切断,保险执行机构接通引爆电路,电雷管引爆战斗部。第5舱为火箭发动机舱,内装带八角星形内孔的单根圆柱形药柱,其端面和外表面有包覆层,重量36kg,燃烧时间超过1.7s,总冲量38kNs。4片稳定弹翼固定在第五舱后部外表面,与4片控制舵面串列配置。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4.6km(Р-3)

  7.6km(Р-3С)

  7km(Р-13Р)

  15km(Р-13М/М1

  最小射程 1200m(Р-3С)

  1000m(Р-13Р)

  300~600m(Р-13М/М1)

  最大速度 M2.5(Р-13М/М1)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过载 10~11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除Р-13Р外的其他К-13型号)

  半主动雷达(Р-13Р)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75kg(Р-3С)

  83.5kg(Р-13Р)

  90kg(Р-13М/М1)

  弹  长 2.837m(Р-3С)

  3.417m(Р-13Р)

  2.876m(Р-13М/М1)

  弹  径 127mm

  翼  展 528mm(Р-3С/Р-13Р)

  651mm(P-13М/М1)

  载  机  MiG-17PFU, MiG-19P, MiG-21F,MiG-23, Yak-25, Yak-28

  ------------------------------------------------------------------------------------------------------------

  AA-3阿纳布(Anab)

  

  导弹 : AA-3A (Anab)

  俄罗斯名称 : R-98T (R-8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1 - 5 km

  重量 : 227 kg

  弹长 : 4.0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Yak-28, Su-15

  

  导弹 : AA-3A (Anab)

  俄罗斯名称 : R-98R (R-8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2 - 20 km

  重量 : 275 kg

  弹长 : 4.27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Yak-28, Su-15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取代仍在服役的РС-1/2近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后者的主要问题是射程短、与机载雷达不匹配。由于50年代中期,在РС-1/2导弹基础上改进的К-6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最终未获准投入批生产,因此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装备新型防空截击机如雅克-28、米格-Е-152、苏-11、图-128等。当时,参加竞争研制的单位有四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从而造成研制工作大量重复。

  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两个设计局推出的导弹是两级式远距空空导弹,其系统代号为К-9或К-155,其载机为米格-Е-152截击机,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由米格-Е-152截击机翼下挂两枚模型弹参加飞行表演,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4“锥子”(Awl),1962年随着米格-Е-152截击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拉沃奇金设计局推出的远距半主动雷达型导弹,其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5(K-15)和Изд.175(Izd.275),载机为Ла-250“水蟒”(Анаконда)远程截击机,整个系统代号为Ла-250К-15。由于该设计局研制任务重点转向用于莫斯科防空系统的В-300地空导弹和用于战略攻击任务的В-350巡航导弹,К-15导弹停止研制。

  苏霍伊设计局推出的导弹代号为ПР-38,载机为该设计局的Т-37和П-37截击机,采用与К-80(Р-4)相似的气动外形,后随其载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参加竞争的两家导弹设计局:一是伊凡·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二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前者推出的是К-7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它是该设计局的第一个空空导弹系列,1955年开始设计,采用与К-5、К-6相同的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体积和射程均增大,共有К-7Л、К-7С、К-7СЗ和К-75四种型号,因试飞表明其性能欠佳而停止发展,该设计局则受命研制К-13空空导弹系统和3М9(SA-6)地空导弹。

  最终获胜的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它推出的是К-8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和К-80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从1956年12月26日开始,应用了该设计局设计的苏联第一个空空导弹СНАРС-250的先进技术的原型导弹К-8,在雅克-25К和雅克-27К截击机上试飞,总共发射了49枚,其中5枚带真实战斗部,试射全部成功,两枚导弹直接命中无人驾驶的ИЛ-28靶机。此外,该弹还在米高扬-И-75Ф截击机上进行了大量试飞。该弹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参加飞行表演,首次公开亮相,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3“阿纳布”(Anab)。该弹1961年进入现役,有多种改进型,70年代末停产,在空军服役的使用代号有Р-8(R-8)、Р-30(R-30)和Р-98(R-98)。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装在弹头后部,4片大切梢三角形弹翼装在弹体后部,4片弹翼后缘各带有1个横滚稳定片。关于该弹的性能,过去一直将其视为近距空空导弹。但是,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首先并不是为近距空战、而是为拦截空战设计的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是苏联国土防空空军的第1个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工作波段为I波段(8~10GHz),原型导弹Р-8的射程为12km,改进型导弹Р-30的射程为26km,最后改进型导弹Р-98的射程在26km以上。由于该系列导弹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通过互换导引头的办法,使得能在其基本型——半主动雷达型基础上很快发展被动红外型,但由于受当时红外器件性能限制,早期红外型只能用于尾追攻击。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2km(Р-8Р/Т)

  18km(Р-30Р/Т)

  26km(Р-98Р/Т)

  30km(Р-98МР/Т)

  最小射程 2.0km(Р-8Т、-30Т)

  1.8km(Р-98Т)

  9km(Р-8Р、-30Р)

  <9kmk(Р-98Р、-8МР)

  最大速度 M2.8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制导(Р-8Р、-30Р、-98Р、-98МР)

  被动红外制导(Р-8Т、30Т、98Т、98МТ)

  引  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40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275kg(Р-8Р、-30Р)

  227kg(Р-8Т、-30Т)

  292kg(Р-98、98М)

  弹  长 4.27m(Р-8Р、30Р、-98Р)

  4.0m(Р-8Т、-30Т、-98Т)

  弹  径 275mm

  翼  展 130mm

  载  机  Yak-28, Su-15

  ------------------------------------------------------------------------------------------------------------

  AA-4锥子(Awl)

  

  

  

  基本情况

  该弹是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两个飞机设计局为参予50年代中期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的竞争而推出的一个空空导弹研制项目,设计局代号为К-9或К-155,拟装备其正在研制的米格-Е-152新一代防空截击机。当时,参加竞争的还有另外三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К-9是两级式远距空空导弹,曾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由米格-Е-152截击机翼下各挂1枚模型弹参加飞行表演,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4“锥子”(Awl),1962年随着米格-Е-152截击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气动外形布局与К-8不同,采用全动式弹翼和固定式尾翼,分别装在弹体中部和尾部,呈X-X配置。关于该弹的性能,过去一直将其视为已经正式装备使用的、近距空空导弹。但是,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首先并不是为同战斗机近距空战、而是为拦截攻击轰炸机设计的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虽未能获准投产进入现役,但却是苏联早期研制成功的、最重的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其性能指标大大超出原先预测的数据,如弹重580kg、射程大于20km,其最初预测数值分别为360kg和9.2km。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20km

  最小射程

  最大速度 M2.6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制导(К-9Р)

  被动红外制导(К-9Т)

  引  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50kg

  动力装置 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580kg

  弹  长 5.0m

  弹  径 300mm

  翼  展 1520mm

  载  机  Yak-28, Su-15

  ------------------------------------------------------------------------------------------------------------

  AA-5灰(Ash)

  

  导弹 : AA-5 (Ash)

  俄罗斯名称 : R-4R (R-80R)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2 - 40 km

  重量 : 480 kg

  弹长 : 5.4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Tu-128

  

  导弹 : AA-5 (Ash)

  俄罗斯名称 : R-4T (R-80T)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1.5 - 15 km

  重量 : 480 kg

  弹长 : 6.3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Tu-128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一代远距空空导弹,载机为苏联的第一种远程国土防空截击机——图-128。在50年代中期,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装备新型防空截击机如雅克-28、米格-Е-152、苏-11、图-128等。当时,参加竞争研制的单位有四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最终获胜的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闪电”(Молния)机械制造设计局,它推出的К-8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和К-80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均被选中。К-80的系统编号为Изд.36(Izd.36),是专门为装备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新型远程截击机——图-128而设计的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与西方称之为“大鼻子”(Big Nose)的、“旋风”(Смерч)I波段、新型机载火控雷达配合,用来拦截攻击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和“鲨蛇”(Snark)洲际巡航导弹。

  该弹于1959年开始研制,1961年在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其原型导弹Р-80(R-80)随同载机参加飞行表演。该弹于1963年投入批生产,1965年进入现役,有多种改进型,代号改为Р-4(R-4),1991年代初才随其载机图-128退出现役。该系列空空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型两大类,其使用代号为:半主动雷达型Р-80Р(R-80R)和Р-4Р(R-4R);被动红外型Р-80(R-80T)和Р-4Т(R-4T)。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5“灰”(Ash)。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两对弹翼和舵面分别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呈X-X配置。全弹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4个舱段:第一舱为导引头,第二舱为引信战斗部,第三舱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第四舱为舱机和控制部分。模块化设计保证该弹在舱段结构上具有互换性,通过雷达导引头、红外导引头,以及雷达引信、光学引信等不同部件的互换使用,满足不同的作战使用要求。

  弹头呈锥形,雷达导引头重量为36.5kg,红外导引头重量为27kg。弹体呈圆柱形,重量为105kg。弹体前部装引信和战斗部,雷达和光学引信的重量分别为12kg和17kg。弹体中部装发动机,带/不带装药时的重量分别为202kg和79kg。弹体后部装发动机喷管和舵机与控制部分,自动驾驶仪重量为13.5kg,蓄电池和变压器的重量分别为13.2kg和14.5kg。整个弹载系统的重量分别为89.7kg(Р-4Р)、80.2kg(Р-4Т)和85.2kg(Р-4ТИ),其中包括带气源的气动系统重量32.5kg。4片大的三角形弹翼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段的外壳上,含下部弹体的弹翼面积2.8m2,迎风面积1.754m2,平均气动翼弦2473.7mm。4片小的梯形舱面,活动安装在发动机喷管和舵机所在的尾部舱段的外壳上,一对舵面的迎风面积0.2417m2,最大舵面偏转角±35°,舵展1330mm。全弹重心位置在发射时和主动段结束时分别为平均气动翼弦的48%和42%、47.5%和41.5%、48.2%和41.2%。不带曳光管时全弹长分别为5.36m(Р-4Р/Т)和5.482m(Р-4ТИ)。

  该系列导弹作为前苏联的第一代远距空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最大有效射程达到40km,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其性能水平是先进的,是当时现役空空导弹中最大的一种,能够对飞行高度8~21km、位于载机下方7~8km、飞行速度达2000km/h、侧向机动过载不超过2g的空中目标进行攻击,其大的战斗部足以使一发导弹命中并击毁目标。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25km(Р-4Р)

  40km(Р-РМ)

  20km(Р-4Т/ТИ)

  最小射程 2000m

  最大速度 M2.6

  使用高度 8~21k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制导(Р-4Р/РМ)

  被动红外制导(Р-4Т/ТИ)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Р-4Р/РМ、-4Т)

  光学引信(Р-4ТИ)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53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483kg(Р-4Р/РМ)

  489kg(Р-4Т)

  485kg(Р-4ТИ)

  弹  长 5.53m(Р-4Р/Т)

  5.652m(Р-4ТИ)

  弹  径 315mm

  翼  展 1500mm

  载  机 Tu-128

  ------------------------------------------------------------------------------------------------------------

  AA-6毒辣(Acrid)

  

  导弹 : AA-6 (Acrid)

  俄罗斯名称 : R-40R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70

  射程 : 2 - 70 km

  重量 : 500 kg

  弹长 : 6.3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Su-15, MiG-25, MiG-31

  

  导弹 : AA-6 (Acrid)

  俄罗斯名称 : R-40T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70

  射程 : 1.5 - 50 km

  重量 : 500 kg

  弹长 : 6.3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Su-15, MiG-25, MiG-31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二种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二代远距空空导弹,载机为苏联的新一代远程国土防空截击机——米格-25П,用来拦击美国的B-70新一代远程战略轰炸机和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由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闪电”(Молния)机械制造设计局,于1962年2月开始配套研制一种新型远程空空导弹,取代现役的P-4导弹,给出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40(K-40)和Изд.46(Izd.46)。

  该弹1969年投入批生产,1970年开始装备米格-25П,在空军服役的使用代号为:半主动雷达型Р-40Р(R-40R)和被动红外型Р-40Т(R-40T)。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6“毒辣”(Acrid)。该弹于1991年停产,至今仍在俄罗斯和各出口国家的空/海军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与К-5和К-8相同的鸭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装在弹头后部,4片大切梢三角形弹翼装在弹体后部,4片弹翼后缘各带有1个横滚稳定片。两对弹翼和舵面分别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呈X-X配置。该弹在结构上亦采用舱段布局,从前到后为:导引头,舵机和能源,战斗部和引信,主发动机,助推发动机和指令接受装置。这种模块化舱段布局使该弹在舱段结构上具有互换性,通过雷达/红外导引头等不同部件的互换,形成一个能满足不同作战使用要求的空空导弹系列。

  该弹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式固体火箭发动机,主发动机在前,两个排气喷口位于发动机舱后部的弹体两侧,与相邻弹翼的后缘平齐;助推发动机舱位于弹体后部,用于导弹发射时使之加速。受当时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这种结构特点使该导弹成为前苏联/俄罗斯的空空导弹武库中导弹长度之最(长6.3m),比其后继型Р-33(长4.15m)远距空空导弹和正在研制的Р-37(长4.232m)和Р-72(长5.60m)超远距空空导弹都长。这种有利于弹道稳定的细长弹体,加上有利于重心稳定的发动机喷口在弹体两侧配置,使该导弹特别适宜于高空高速拦截攻击。

  该弹在制导系统结构上的特点,是首次采用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制导作为中制导、半主动雷达或被动红外制导作为末制导的复合制导技术,两个大的边条形无线电接收天线装在弹翼正前方的弹体两侧,一个后视无线电接收天线装在导弹的流线型尾部的正下方。该弹在引信配置上的特点,是同时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和主动激光引信,前者的两对小的收发天线分别安装在两个大的边条形无线电接收天线的两侧,后者的4个引信窗口分别处于舵机舱段弹体两侧。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米格-25П机翼下各挂1枚Р-40Р和Р-40Т

  最大射程 50km(Р-40P)

  80km(Р-40РД)

  20km(Р-40Т)

  50km(Р-40ТД)

  最小射程 2000m

  最大速度 M2.2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中制导和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40Р/РД)

  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中制导和被动红外末制导(Р-40Т/ТД)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和主动激光引信(Р-40Р/РД、P-40Т/ТД)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40kg

  动力装置 两级式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475kg(Р-40Р)

  500kg(Р-40РД)

  475kg(Р-40Т/ТД)

  弹  长 6.3m(Р-40Р/РД)

  5.8m((Р-40Т/ТД)

  弹  径 310mm

  翼  展 1450mm

  载  机 Su-15, MiG-25, MiG-31

  ------------------------------------------------------------------------------------------------------------

  AA-7尖顶(Apex)

  

  导弹 : AA-7A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3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72

  射程 : 2 - 40 km

  重量 : 223 kg

  弹长 : 4.46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MiG-23

  导弹 : AA-7B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3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72

  射程 : 1.5 - 35 km

  重量 : 217 kg

  弹长 : 4.18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MiG-23

  

  导弹 : AA-7C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4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1

  射程 : 2 - 35 km

  重量 : 250 kg

  弹长 : 4.8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MiG-23

  

  导弹 : AA-7D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4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1

  射程 : 1.5 - 25 km

  重量 : 248 kg

  弹长 : 4.8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MiG-23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二代中距空空导弹,载机为苏联的新一代歼击机——米格-23。研制单位是由伊凡·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1966~1968年苏联军工设计局体制再次调整时改为现名。1961年,安德烈·利亚平取代伊凡·托罗波夫,任该设计局总设计师。该弹于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23和Изд.340(Izd.340),1969年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空军使用代号为Р-23Р(R-23R)。

  该弹有多种改进型,70年代末发展的改进型Р-24Р/Т(R-24R/T),于1981年开始服役。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7“尖顶”(Apex)。该系列导弹曾大量出口,并在中东战场使用,至今仍在俄罗斯和各出口国家的空/海军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首次采用带固定式小前翼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即4片小的切梢三角形安定面装在弹体前部,4片大的切梢三角形弹翼固定安装在弹体中部,4片小的后斜切梢舵面装在弹体尾部。这种独特的气动外形布局,使该弹获得较大的横向过载,有利于提高末端攻击时的机动性;此外,舵面可差动偏转,起横滚稳定作用。由于该弹是专门为俄罗斯前线战术空军战斗机与敌战斗机实现中距空战而设计的,因此与专门为拦击敌轰炸机而设计的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有显著区别,既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还要求过载大、稳定性好。

  在改进研制过程中,曾与1971年完成仿制的美国“麻雀”空空导弹的样弹——代号为К-25,进行数次竞争性对比试射,表明其总体性能居于优势,即机动性更好、射程更远、抗干扰性更好,因而获准投入批生产,放弃了仿制的美国“麻雀”空空导弹的样弹К-25。在研制К-23/24上所积累的经验,如闭环液压舵机、活动式舵面等,为后来研制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Р-27提供了技术储备。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35km(Р-23Р)

  25km(Р-23Т)

  25km(Р-24Р)

  35km(Р-24Т)

  最小射程 40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无线电指令中制导和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23Р/24Р)

  无线电指令中制导和被动红外末制导(Р-23Т/24Т)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和主动激光引信(Р-40Р/РД、Р-40Т/ТД)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25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223kg(Р-23Р)

  217kg(Р-23Т)

  250kg(Р-24Р)

  248km(Р-24Т)

  弹  长 4.46m(Р-23Р)

  4.18m((Р-23Т)

  4.8m(Р-24Р/Т)

  弹  径 200mm(Р-23Р/Т)

  230mm(Р-24Р/Т)

  翼  展 1000mm(Р-23Р/Т)

  972mm(Р-24Р)

  1000mm(Р-24Т)

  载  机 MiG-23

  ------------------------------------------------------------------------------------------------------------

一个空空导弹的的帖子,感谢原创者!
http://bbs.a9v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7168

  俄罗斯系列:

  

  

  ------------------------------------------------------------------------------------------------------------

  AA-1碱(Alkali)

  

  导弹 : AA-1 (Alkali)

  俄罗斯名称 : RS-2US (RS-1US)

  类别 : 空对空, 短程

  年代 : 1957

  射程 : 2 - 6 km

  重量 : 83.2 kg

  弹长 : 2.83 m

  引导头类型 : 无线电指令

  载机 : MiG-17PFU, MiG-19P, MiG-21F, Yak-25, Yak-28

  

  

  基本情况

  РС-1是苏联自行研制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空空导弹,也是苏联国土防空截击机用来拦截敌轰炸机的第一种雷达型空空导弹,由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希姆基地区的第293厂第2试验设计局——现在的“火炬”(Фак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50年代初开始设计,于1956年投入批生产,1957年首次装备米格-17ПФ歼击机,70年代初停产,随后退出现役。该导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5(K-5)和Изд.1(Izd.1),空军使用代号为РС-1У(RS-1U)。

  西方情报机关直到1959年8月,才从苏联驻东德的第24战术航空军的一架米格-19ПМ携带的АРУ-4滑轨式发射架及其К-5空空导弹的图片上获悉该导弹的存在。由于不知道该导弹的苏联编号和名称,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碱”(Alkali)。

  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并不是苏联研制的第一个空空导弹。第2试验设计局的前身——第293厂设计局在马图斯·比斯诺瓦特的领导下,从1948年开始设计并试飞过的СНАРС-250(SNARS-250),才是苏联最早研制的空空导弹,并且是第一个雷达型空空导弹,计划用于苏联第一批装备机载雷达的歼击机——“拉沃奇金”200和“米高扬”И-320。该弹重250kg,战斗部重30kg,弹长4.2m,翼展1.08m,最大射程5km,采用第393设计局研制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除雷达型外,还研制了红外导引头和电视导引头。

  但由于1954年第293厂转为生产ШБ(ShB)-32地空导弹,成立由彼得·格鲁辛领导的第2试验设计局取代前设计局,使СНАРС-250空空导弹未能完成试飞而被取消。但是,第2试验设计局在研制ШБ-32地空导弹的同时,却发展了自已的ШМ(ShM)空空导弹,这就是К-5空空导弹。ШБ-32和К-5导弹的总设计师均是德米特里·托马舍维奇。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5个舱段组成。第一舱为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近炸引信装在头部,最大作用距离13米,破片杀伤战斗部装在引信之后,装填炸药为梯恩梯和黑索近混合炸药。第二舱为制导控制舱,采用无线电驾束式制导,将装在导弹尾部的定向天线接收的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运动,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第三舱为发动机舱,位于弹体中部,内装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电源,两个排气喷管位于该舱段后部的弹体两侧。第四舱为稳定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和冷气装置,弹体外部装十字形尾翼。第五舱为无线电天线接收机和控制装置舱,位于弹体尾部,用来接收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

  作为雷达型空空导弹,该弹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是由于采用驾束式制导,必须与载机的火控雷达配合工作,使载机不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同时,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米格-17ПФ的机载雷达作用距离不超过10km,由搜索转为自动跟踪的距离为3.2km,可发射导弹的距离为2.5km,导弹的射程受发动机推力限制不超过4.5km,导弹的作战高度受地杂波影响不低于2000m,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4.5km(РС-1/2У)

  6~7km(РС-2УС)

  10km(Р-55)

  最小射程 1500m(РС-1У)

  1200mm(Р-55)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0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雷达波束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82kg(РС-1У)

  83.2kg(РС-2УС)

  91kg(Р-55)

  弹  长 1.88m(РС-1У)

  2.45m(РС-1УС)

  弹  径 200mm

  翼  展 580mm(РС-1У)

  654mm(Р-55)

  载  机  MiG-17PFU, MiG-19P, MiG-21F, Yak-25, Yak-28

  ------------------------------------------------------------------------------------------------------------

  AA-2环礁(Atoll)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在对1959年获得的美国“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1958年首次用于空战)的残骸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并大量装备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红外型空空导弹。研制单位是由伊凡·托罗波夫(1961年由安德烈·利亚平)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1966~1968年苏联军工设计局体制再次调整时改为现名。

  该弹第一个型号于1960年投入生产,1961年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该导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3(K-13)和Изд.310(Izd.310),空军使用代号为Р-3(R-3)。1961年7月9日,携带К-13空空导弹系统的米格-21战斗机首次在土希诺空军机场举行的航空节飞行表演中露面。随后,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2“环礁”(Atoll)。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与美国的AIM-9B“响尾蛇”空空导弹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5个舱段组成。第1舱为被动式红外导引头舱,内装反射式光学系统、圆形玻璃片调制盘、硫化铅目标热辐射接收器、三自由度陀螺目标位标器等,只能在昼间、晴天和偏离太阳角度大小20°的条件下工作,位标器最大偏转角±28°,制导时间21s。第2舱为舱机和能源系统舱,内装双控制通道舱机、驱动舱面偏转和涡轮发电机的燃气发生器、供给导弹单相交流电的电磁感应涡轮发电机。第3舱为战斗部舱,内装黑索近、梯恩梯和铝粉混合炸药,壳体爆炸形成的破片数量超过1000块,破片飞散角10°~16°,有效杀伤半径9~10m。第4舱为红外近炸引信舱,内装敏感目标热辐射的光电组件、热敏化学电池和保险执行机构(与触发引信共用),重量为3kg,只能在距目标距离9m以内、相对速度150~800m/s、交会角0°~30°的条件下工作。触发引信共有4个由钢制切刀和绕在切刀上的绝缘导线组成的信触发器,分别装在导弹的4片控制舵面后缘,导弹命中目标时该导线被切断,保险执行机构接通引爆电路,电雷管引爆战斗部。第5舱为火箭发动机舱,内装带八角星形内孔的单根圆柱形药柱,其端面和外表面有包覆层,重量36kg,燃烧时间超过1.7s,总冲量38kNs。4片稳定弹翼固定在第五舱后部外表面,与4片控制舵面串列配置。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4.6km(Р-3)

  7.6km(Р-3С)

  7km(Р-13Р)

  15km(Р-13М/М1

  最小射程 1200m(Р-3С)

  1000m(Р-13Р)

  300~600m(Р-13М/М1)

  最大速度 M2.5(Р-13М/М1)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过载 10~11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除Р-13Р外的其他К-13型号)

  半主动雷达(Р-13Р)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75kg(Р-3С)

  83.5kg(Р-13Р)

  90kg(Р-13М/М1)

  弹  长 2.837m(Р-3С)

  3.417m(Р-13Р)

  2.876m(Р-13М/М1)

  弹  径 127mm

  翼  展 528mm(Р-3С/Р-13Р)

  651mm(P-13М/М1)

  载  机  MiG-17PFU, MiG-19P, MiG-21F,MiG-23, Yak-25, Yak-28

  ------------------------------------------------------------------------------------------------------------

  AA-3阿纳布(Anab)

  

  导弹 : AA-3A (Anab)

  俄罗斯名称 : R-98T (R-8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1 - 5 km

  重量 : 227 kg

  弹长 : 4.0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Yak-28, Su-15

  

  导弹 : AA-3A (Anab)

  俄罗斯名称 : R-98R (R-8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2 - 20 km

  重量 : 275 kg

  弹长 : 4.27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Yak-28, Su-15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取代仍在服役的РС-1/2近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后者的主要问题是射程短、与机载雷达不匹配。由于50年代中期,在РС-1/2导弹基础上改进的К-6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最终未获准投入批生产,因此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装备新型防空截击机如雅克-28、米格-Е-152、苏-11、图-128等。当时,参加竞争研制的单位有四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从而造成研制工作大量重复。

  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两个设计局推出的导弹是两级式远距空空导弹,其系统代号为К-9或К-155,其载机为米格-Е-152截击机,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由米格-Е-152截击机翼下挂两枚模型弹参加飞行表演,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4“锥子”(Awl),1962年随着米格-Е-152截击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拉沃奇金设计局推出的远距半主动雷达型导弹,其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5(K-15)和Изд.175(Izd.275),载机为Ла-250“水蟒”(Анаконда)远程截击机,整个系统代号为Ла-250К-15。由于该设计局研制任务重点转向用于莫斯科防空系统的В-300地空导弹和用于战略攻击任务的В-350巡航导弹,К-15导弹停止研制。

  苏霍伊设计局推出的导弹代号为ПР-38,载机为该设计局的Т-37和П-37截击机,采用与К-80(Р-4)相似的气动外形,后随其载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参加竞争的两家导弹设计局:一是伊凡·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二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前者推出的是К-7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它是该设计局的第一个空空导弹系列,1955年开始设计,采用与К-5、К-6相同的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体积和射程均增大,共有К-7Л、К-7С、К-7СЗ和К-75四种型号,因试飞表明其性能欠佳而停止发展,该设计局则受命研制К-13空空导弹系统和3М9(SA-6)地空导弹。

  最终获胜的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它推出的是К-8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和К-80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从1956年12月26日开始,应用了该设计局设计的苏联第一个空空导弹СНАРС-250的先进技术的原型导弹К-8,在雅克-25К和雅克-27К截击机上试飞,总共发射了49枚,其中5枚带真实战斗部,试射全部成功,两枚导弹直接命中无人驾驶的ИЛ-28靶机。此外,该弹还在米高扬-И-75Ф截击机上进行了大量试飞。该弹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参加飞行表演,首次公开亮相,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3“阿纳布”(Anab)。该弹1961年进入现役,有多种改进型,70年代末停产,在空军服役的使用代号有Р-8(R-8)、Р-30(R-30)和Р-98(R-98)。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装在弹头后部,4片大切梢三角形弹翼装在弹体后部,4片弹翼后缘各带有1个横滚稳定片。关于该弹的性能,过去一直将其视为近距空空导弹。但是,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首先并不是为近距空战、而是为拦截空战设计的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是苏联国土防空空军的第1个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工作波段为I波段(8~10GHz),原型导弹Р-8的射程为12km,改进型导弹Р-30的射程为26km,最后改进型导弹Р-98的射程在26km以上。由于该系列导弹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通过互换导引头的办法,使得能在其基本型——半主动雷达型基础上很快发展被动红外型,但由于受当时红外器件性能限制,早期红外型只能用于尾追攻击。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2km(Р-8Р/Т)

  18km(Р-30Р/Т)

  26km(Р-98Р/Т)

  30km(Р-98МР/Т)

  最小射程 2.0km(Р-8Т、-30Т)

  1.8km(Р-98Т)

  9km(Р-8Р、-30Р)

  <9kmk(Р-98Р、-8МР)

  最大速度 M2.8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制导(Р-8Р、-30Р、-98Р、-98МР)

  被动红外制导(Р-8Т、30Т、98Т、98МТ)

  引  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40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275kg(Р-8Р、-30Р)

  227kg(Р-8Т、-30Т)

  292kg(Р-98、98М)

  弹  长 4.27m(Р-8Р、30Р、-98Р)

  4.0m(Р-8Т、-30Т、-98Т)

  弹  径 275mm

  翼  展 130mm

  载  机  Yak-28, Su-15

  ------------------------------------------------------------------------------------------------------------

  AA-4锥子(Awl)

  

  

  

  基本情况

  该弹是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两个飞机设计局为参予50年代中期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的竞争而推出的一个空空导弹研制项目,设计局代号为К-9或К-155,拟装备其正在研制的米格-Е-152新一代防空截击机。当时,参加竞争的还有另外三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К-9是两级式远距空空导弹,曾在1961年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由米格-Е-152截击机翼下各挂1枚模型弹参加飞行表演,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其编号和命名为AA-4“锥子”(Awl),1962年随着米格-Е-152截击机计划被取消而停止发展。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气动外形布局与К-8不同,采用全动式弹翼和固定式尾翼,分别装在弹体中部和尾部,呈X-X配置。关于该弹的性能,过去一直将其视为已经正式装备使用的、近距空空导弹。但是,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消息表明,该弹首先并不是为同战斗机近距空战、而是为拦截攻击轰炸机设计的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虽未能获准投产进入现役,但却是苏联早期研制成功的、最重的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其性能指标大大超出原先预测的数据,如弹重580kg、射程大于20km,其最初预测数值分别为360kg和9.2km。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20km

  最小射程

  最大速度 M2.6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制导(К-9Р)

  被动红外制导(К-9Т)

  引  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50kg

  动力装置 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580kg

  弹  长 5.0m

  弹  径 300mm

  翼  展 1520mm

  载  机  Yak-28, Su-15

  ------------------------------------------------------------------------------------------------------------

  AA-5灰(Ash)

  

  导弹 : AA-5 (Ash)

  俄罗斯名称 : R-4R (R-80R)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2 - 40 km

  重量 : 480 kg

  弹长 : 5.4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Tu-128

  

  导弹 : AA-5 (Ash)

  俄罗斯名称 : R-4T (R-80T)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65

  射程 : 1.5 - 15 km

  重量 : 480 kg

  弹长 : 6.3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Tu-128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一代远距空空导弹,载机为苏联的第一种远程国土防空截击机——图-128。在50年代中期,苏联国土防空空军决定研制中/远距新型空空导弹系统,装备新型防空截击机如雅克-28、米格-Е-152、苏-11、图-128等。当时,参加竞争研制的单位有四家飞机设计局和两家导弹设计局,最终获胜的是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闪电”(Молния)机械制造设计局,它推出的К-8半主动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和К-80半主动雷达型远距空空导弹均被选中。К-80的系统编号为Изд.36(Izd.36),是专门为装备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新型远程截击机——图-128而设计的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与西方称之为“大鼻子”(Big Nose)的、“旋风”(Смерч)I波段、新型机载火控雷达配合,用来拦截攻击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和“鲨蛇”(Snark)洲际巡航导弹。

  该弹于1959年开始研制,1961年在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上,其原型导弹Р-80(R-80)随同载机参加飞行表演。该弹于1963年投入批生产,1965年进入现役,有多种改进型,代号改为Р-4(R-4),1991年代初才随其载机图-128退出现役。该系列空空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型两大类,其使用代号为:半主动雷达型Р-80Р(R-80R)和Р-4Р(R-4R);被动红外型Р-80(R-80T)和Р-4Т(R-4T)。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5“灰”(Ash)。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两对弹翼和舵面分别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呈X-X配置。全弹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4个舱段:第一舱为导引头,第二舱为引信战斗部,第三舱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第四舱为舱机和控制部分。模块化设计保证该弹在舱段结构上具有互换性,通过雷达导引头、红外导引头,以及雷达引信、光学引信等不同部件的互换使用,满足不同的作战使用要求。

  弹头呈锥形,雷达导引头重量为36.5kg,红外导引头重量为27kg。弹体呈圆柱形,重量为105kg。弹体前部装引信和战斗部,雷达和光学引信的重量分别为12kg和17kg。弹体中部装发动机,带/不带装药时的重量分别为202kg和79kg。弹体后部装发动机喷管和舵机与控制部分,自动驾驶仪重量为13.5kg,蓄电池和变压器的重量分别为13.2kg和14.5kg。整个弹载系统的重量分别为89.7kg(Р-4Р)、80.2kg(Р-4Т)和85.2kg(Р-4ТИ),其中包括带气源的气动系统重量32.5kg。4片大的三角形弹翼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段的外壳上,含下部弹体的弹翼面积2.8m2,迎风面积1.754m2,平均气动翼弦2473.7mm。4片小的梯形舱面,活动安装在发动机喷管和舵机所在的尾部舱段的外壳上,一对舵面的迎风面积0.2417m2,最大舵面偏转角±35°,舵展1330mm。全弹重心位置在发射时和主动段结束时分别为平均气动翼弦的48%和42%、47.5%和41.5%、48.2%和41.2%。不带曳光管时全弹长分别为5.36m(Р-4Р/Т)和5.482m(Р-4ТИ)。

  该系列导弹作为前苏联的第一代远距空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最大有效射程达到40km,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其性能水平是先进的,是当时现役空空导弹中最大的一种,能够对飞行高度8~21km、位于载机下方7~8km、飞行速度达2000km/h、侧向机动过载不超过2g的空中目标进行攻击,其大的战斗部足以使一发导弹命中并击毁目标。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25km(Р-4Р)

  40km(Р-РМ)

  20km(Р-4Т/ТИ)

  最小射程 2000m

  最大速度 M2.6

  使用高度 8~21k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制导(Р-4Р/РМ)

  被动红外制导(Р-4Т/ТИ)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Р-4Р/РМ、-4Т)

  光学引信(Р-4ТИ)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53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483kg(Р-4Р/РМ)

  489kg(Р-4Т)

  485kg(Р-4ТИ)

  弹  长 5.53m(Р-4Р/Т)

  5.652m(Р-4ТИ)

  弹  径 315mm

  翼  展 1500mm

  载  机 Tu-128

  ------------------------------------------------------------------------------------------------------------

  AA-6毒辣(Acrid)

  

  导弹 : AA-6 (Acrid)

  俄罗斯名称 : R-40R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70

  射程 : 2 - 70 km

  重量 : 500 kg

  弹长 : 6.3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Su-15, MiG-25, MiG-31

  

  导弹 : AA-6 (Acrid)

  俄罗斯名称 : R-40T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70

  射程 : 1.5 - 50 km

  重量 : 500 kg

  弹长 : 6.3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Su-15, MiG-25, MiG-31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二种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二代远距空空导弹,载机为苏联的新一代远程国土防空截击机——米格-25П,用来拦击美国的B-70新一代远程战略轰炸机和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由马图斯·比斯诺瓦特领导的第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闪电”(Молния)机械制造设计局,于1962年2月开始配套研制一种新型远程空空导弹,取代现役的P-4导弹,给出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40(K-40)和Изд.46(Izd.46)。

  该弹1969年投入批生产,1970年开始装备米格-25П,在空军服役的使用代号为:半主动雷达型Р-40Р(R-40R)和被动红外型Р-40Т(R-40T)。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6“毒辣”(Acrid)。该弹于1991年停产,至今仍在俄罗斯和各出口国家的空/海军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与К-5和К-8相同的鸭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装在弹头后部,4片大切梢三角形弹翼装在弹体后部,4片弹翼后缘各带有1个横滚稳定片。两对弹翼和舵面分别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呈X-X配置。该弹在结构上亦采用舱段布局,从前到后为:导引头,舵机和能源,战斗部和引信,主发动机,助推发动机和指令接受装置。这种模块化舱段布局使该弹在舱段结构上具有互换性,通过雷达/红外导引头等不同部件的互换,形成一个能满足不同作战使用要求的空空导弹系列。

  该弹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式固体火箭发动机,主发动机在前,两个排气喷口位于发动机舱后部的弹体两侧,与相邻弹翼的后缘平齐;助推发动机舱位于弹体后部,用于导弹发射时使之加速。受当时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这种结构特点使该导弹成为前苏联/俄罗斯的空空导弹武库中导弹长度之最(长6.3m),比其后继型Р-33(长4.15m)远距空空导弹和正在研制的Р-37(长4.232m)和Р-72(长5.60m)超远距空空导弹都长。这种有利于弹道稳定的细长弹体,加上有利于重心稳定的发动机喷口在弹体两侧配置,使该导弹特别适宜于高空高速拦截攻击。

  该弹在制导系统结构上的特点,是首次采用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制导作为中制导、半主动雷达或被动红外制导作为末制导的复合制导技术,两个大的边条形无线电接收天线装在弹翼正前方的弹体两侧,一个后视无线电接收天线装在导弹的流线型尾部的正下方。该弹在引信配置上的特点,是同时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和主动激光引信,前者的两对小的收发天线分别安装在两个大的边条形无线电接收天线的两侧,后者的4个引信窗口分别处于舵机舱段弹体两侧。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米格-25П机翼下各挂1枚Р-40Р和Р-40Т

  最大射程 50km(Р-40P)

  80km(Р-40РД)

  20km(Р-40Т)

  50km(Р-40ТД)

  最小射程 2000m

  最大速度 M2.2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中制导和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40Р/РД)

  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中制导和被动红外末制导(Р-40Т/ТД)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和主动激光引信(Р-40Р/РД、P-40Т/ТД)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40kg

  动力装置 两级式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475kg(Р-40Р)

  500kg(Р-40РД)

  475kg(Р-40Т/ТД)

  弹  长 6.3m(Р-40Р/РД)

  5.8m((Р-40Т/ТД)

  弹  径 310mm

  翼  展 1450mm

  载  机 Su-15, MiG-25, MiG-31

  ------------------------------------------------------------------------------------------------------------

  AA-7尖顶(Apex)

  

  导弹 : AA-7A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3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72

  射程 : 2 - 40 km

  重量 : 223 kg

  弹长 : 4.46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MiG-23

  导弹 : AA-7B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3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72

  射程 : 1.5 - 35 km

  重量 : 217 kg

  弹长 : 4.18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MiG-23

  

  导弹 : AA-7C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4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1

  射程 : 2 - 35 km

  重量 : 250 kg

  弹长 : 4.8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MiG-23

  

  导弹 : AA-7D (Apex)

  俄罗斯名称 : R-24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1

  射程 : 1.5 - 25 km

  重量 : 248 kg

  弹长 : 4.8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MiG-23

  

  

  

  基本情况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二代中距空空导弹,载机为苏联的新一代歼击机——米格-23。研制单位是由伊凡·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1966~1968年苏联军工设计局体制再次调整时改为现名。1961年,安德烈·利亚平取代伊凡·托罗波夫,任该设计局总设计师。该弹于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23和Изд.340(Izd.340),1969年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空军使用代号为Р-23Р(R-23R)。

  该弹有多种改进型,70年代末发展的改进型Р-24Р/Т(R-24R/T),于1981年开始服役。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7“尖顶”(Apex)。该系列导弹曾大量出口,并在中东战场使用,至今仍在俄罗斯和各出口国家的空/海军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首次采用带固定式小前翼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即4片小的切梢三角形安定面装在弹体前部,4片大的切梢三角形弹翼固定安装在弹体中部,4片小的后斜切梢舵面装在弹体尾部。这种独特的气动外形布局,使该弹获得较大的横向过载,有利于提高末端攻击时的机动性;此外,舵面可差动偏转,起横滚稳定作用。由于该弹是专门为俄罗斯前线战术空军战斗机与敌战斗机实现中距空战而设计的,因此与专门为拦击敌轰炸机而设计的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有显著区别,既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还要求过载大、稳定性好。

  在改进研制过程中,曾与1971年完成仿制的美国“麻雀”空空导弹的样弹——代号为К-25,进行数次竞争性对比试射,表明其总体性能居于优势,即机动性更好、射程更远、抗干扰性更好,因而获准投入批生产,放弃了仿制的美国“麻雀”空空导弹的样弹К-25。在研制К-23/24上所积累的经验,如闭环液压舵机、活动式舵面等,为后来研制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Р-27提供了技术储备。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35km(Р-23Р)

  25km(Р-23Т)

  25km(Р-24Р)

  35km(Р-24Т)

  最小射程 40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无线电指令中制导和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23Р/24Р)

  无线电指令中制导和被动红外末制导(Р-23Т/24Т)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和主动激光引信(Р-40Р/РД、Р-40Т/ТД)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25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223kg(Р-23Р)

  217kg(Р-23Т)

  250kg(Р-24Р)

  248km(Р-24Т)

  弹  长 4.46m(Р-23Р)

  4.18m((Р-23Т)

  4.8m(Р-24Р/Т)

  弹  径 200mm(Р-23Р/Т)

  230mm(Р-24Р/Т)

  翼  展 1000mm(Р-23Р/Т)

  972mm(Р-24Р)

  1000mm(Р-24Т)

  载  机 MiG-23

  ------------------------------------------------------------------------------------------------------------
  AA—8蚜虫(Aphid)

  

  导弹 : AA-8 (Aphid)

  俄罗斯名称 : R-60

  类别 : 空对空, 短程格斗

  年代 : 1967

  射程 : 0.5 - 10/5 km

  重量 : 45 kg

  弹长 : 2.1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Mi-24, Su-15bis, Su-17M3, Yak-38, Su-25, Su-24M, MiG-21bis, MiG-23, MiG-25, MiG-27, MiG-29, MiG-31

  

  基本情况

  Р-60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个真正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属于第三代近距空空导弹。该弹由位于莫斯科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于60年代末研制,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60(K-60)和Изд.62Izd.62),1973年投产,1975年服役,空军使用代号为Р-60(R-60)。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8“蚜虫”(Aphid)。在前苏联国土防空军中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苏-15、苏-24、苏-25各种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以及米-24武装直升机都装备有此型导弹。

  据西方早期报道,该弹同前苏联/俄罗斯的其他早期空空导弹一样采用可互换的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导引头,迄今为止未见其雷达型装机服役,只有红外型投入批生产并装备部队使用。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结构特点是重量轻。它是世界上最轻的现役空空导弹,称之为“袖珍”导弹,全弹重45kg,长2.14m,弹径120mm。由于重量轻,可采用双导轨发射架,齐射攻击空中机动目标。该弹在气动外形布局上,首次采用双鸭式气动布局,头部有4片矩形固定鸭翼,其后有4片三角形活动舵面,尾部有4片三角形切梢弹翼,每片弹翼后缘各有一个横滚稳定用的陀螺舵。双鸭式气动布局有利于提高导弹的升力,头部的4片固定鸭翼起反安定面作用,提高导弹的机动性。该弹采用主动雷达引信,两根天线装在前弹体活动舵面后部,用边条盖住,该引信利用红外导引头指令工作,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初期的AA-8仅具备尾追攻击能力,苏联於1970年代末期推出AA-8M改良型,配备有光电引信和改良型寻标头,具备准全向位攻击能力,其前半球的最大射程增至5公里。该系列飞弹後来再改良出最新的AA-8MK,据说能与MiG一29或Su一27战斗机的头盔瞄准具运动追踪、锁定目标,其有效射程在0.4至5公里之间,仅0.4公里的最短有效射程使它在近距离空战中享有战术优势。AA-8在Su一27所配备的武器系统中算是较旧型的一种, Su一27最多仅挂载6枚AA-8执行任务。

  该弹由于战斗部较小,威力有限,即使能击中目标,也不一定能将其击毁。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2km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M2.5

  使用高度 0~20000m

  最大过载 30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主动雷达或光电引信

  战 斗 部 连续杆式,重3.5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45kg

  弹  长 2.14mm

  弹  径 120mm

  翼  展 430mm

  载  机 Mi-24, Su-15bis, Su-17M3, Yak-38, Su-25, Su-24M, MiG-21bis, MiG-23, MiG-25, MiG-27, MiG-29, MiG-31

  ------------------------------------------------------------------------------------------------------------

  AA-9阿摩司(Amos)

  

  导弹 : AA-9 (Amos)

  俄罗斯名称 : R-33

  类别 : 空对空, 远程

  年代 : 1981

  射程 : 1 - 120 km

  重量 : 490 kg

  弹长 : 4.15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MiG-31

  

  

  

  基本情况

  Р-33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三种远距雷达型空空导弹,属于第三代远距空空导弹。该弹由位于莫斯科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2年 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部队服役。该导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00(K-100),空军使用代号为Р-33(R-33)。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9“阿摩司”(Amos)。

  该弹在设计思想上与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F-14装备的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相似,与机载火控雷达相配合,实施远距拦射攻击。据西方早期报道,该弹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但在1991年巴黎航展上展出的型号是采用半主动雷达末制导,因而比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型号要便宜得多。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外形结构与美国的“不死鸟”运距空空导弹相似,而与前苏联/俄罗斯的所有近/中距空空导弹有很大不同。它有4片切梢三角形弹翼和4片矩形尾翼。内部结构分为5个舱段:雷达天线罩、制导和引信、战斗部、发动机、控制舵机。制导方式包括惯导和指令修正中制导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与其配用的机载制导雷达为“拦阻网”(Заслон)L波段脉冲多普勒电子扫描雷达,搜索距离360km,可同时跟踪10个、攻击4个目标,既可攻击飞行高度26000~28000m的高空侦察机,也可攻击飞行高度25~50m的低空入侵的攻击飞机和巡航导弹。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其条状天线分布在弹体外测。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第一个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远距空空导弹。其性能与美国的“不死鸟”运距空空导弹相近,仅最大射程差一些,为120km,“不死鸟”最大为200km。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20km

  最小射程 10~20km

  最大速度 M3.5

  使用高度 25000~28000m(最大)

  最大过载 4~6g

  制导系统 惯导和指令修正中制导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47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490kg

  弹  长 4.15mm

  弹  径 380mm

  翼  展 900mm

  载  机 MiG-31

  ------------------------------------------------------------------------------------------------------------

  AA-10杨树(Alamo)

  

  导弹 : AA-10A (Alamo-A)

  俄罗斯名称 : R-27R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3

  射程 : 0.5 - 80/50 km

  重量 : 253 kg

  弹长 : 4.08 m

  引导头类型 : 4.78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Su-27, Su-33, Su-35, Mig-29, Yak-141

  

  导弹 : AA-10B (Alamo-B)

  俄罗斯名称 : R-27T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3

  射程 : 0.5 - 70/45 km

  重量 : 245 kg

  弹长 : 3.8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Su-27, Su-33, Su-35, Mig-29, Yak-141

  

  导弹 : AA-10C (Alamo-C)

  俄罗斯名称 : R-27RE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5

  射程 : 0.5 - 130/60 km

  重量 : 350 kg

  弹长 : 4.78 m

  引导头类型 : 半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Su-27, Su-33, Su-35, Yak-141

  

  导弹 : AA-10D (Alamo-D)

  俄罗斯名称 : R-27TE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85

  射程 : 0.5 - 120/55 km

  重量 : 348 kg

  弹长 : 4.5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Su-27, Su-33, Su-35, Yak-141

  

  导弹 : AA-10E (Alamo-E)

  俄罗斯名称 : R-27AE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90

  射程 : 0.5 - 130/60 km

  重量 : 350 kg

  弹长 : 4.78 m

  引导头类型 : 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Su-27, Su-33, Su-35, Yak-141

  

  基本情况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新型中远距空空导弹,属于第三/四代空空导弹。该弹是前苏联两个主要从事空空导弹设计的集团——“闪电”(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之间进行竞争的产物。两家推出的中距空空导弹都是用于苏-27战斗机,代号相同,均为Р-27,但“三角旗”设计局的Р-27方案因结构新颖、性能突出而被选中。

  该弹于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3年开始服役,取代该设计局研制的第三代早期中/远距空空导弹Р-40(AA-6)和Р-23(AA-7)。Р-27(R-27)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编号为Изд.470(Izd.470)。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0“杨树”(Alamo)。

  该弹设计思想新颖,其独到之处在于:突破了前苏联在空空导弹设计上仅限于采用可互换使用的雷达和红外导引头的传统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系列化,包含Р-27Р(AA-10A)、-27Т(AA-10B)、-27РЭ(AA-10C)、-27ТЭ(AA-10D)、-27AЭ(AA-10E)、-27ЭM(AA-10F)等多种型号,构成完整的中/远距空空导弹系列,能满足多种载机作战任务的需要。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模块化舱段设计,由制导、控制、战斗部、引信和发动机5个舱段组成。各型号的气动外形布局相同,头部有4片固定式正梯形小鸭翼,其后为4片差动式蝶形控制舵面,尾部有4片固定式切梢三角形尾翼。该差动式蝶形舵面展向尺寸为970mm,比弹翼翼展(770mm)大得多,利用差动偏转获得足够的横滚稳定作用,无需在弹翼后缘加装陀螺舱。除舵机、能源组件、自动驾驶仪和主动雷达引信相同外,各型号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引头、战斗部和动力装置。

  现有三种导引头:被动红外、半主动雷达和主动雷达导引头。红外型采用半球形头罩,延伸率λ?H=1.6~2.0,雷达型采用尖锥形头罩,延伸率λ?H=2.5~3.0。中距型采用单台小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230mm,长度1.5m。远距型采用单台双级推力大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260mm,长度2.2m,。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即中段惯导加指令修正,末段为被动红外、半主动雷达或主动雷达制导。现有两种战斗部:连续杆战斗部和高爆战斗部,重量均为39kg。

  该导弹系列技术先进,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全面超过美国战斗机普遍装备使用的“麻雀”AIM-7F/M半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在射程、速度和战斗部威力等方面,超过美国战斗机最新装备使用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阿姆拉姆”的第1个型号——AIM-120A导弹。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80km(Р-27Р)

  70km(Р-27Т)

  170km(Р-27РЭ)

  120km(Р-27ТЭ)

  170km(Р-27ЭМ)

  130km(Р-27АЭ)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3

  使用高度 ≤25000m(Р-27Р)

  ≤24000m(Р-27Т)

  ≤27000m(Р-27РЭ)

  ≤30000m(Р-27ТЭ)

  ≤27000m(Р-27ЭМ)

  ≤27000m(Р-27АЭ)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惯导/指令修正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27Р)

  惯导/指令修正加被动红外末制导(Р-27Т)

  惯导/指令修正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27РЭ)

  惯导/指令修正加被动红外末制导(Р-27ТЭ)

  惯导/指令修正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Р-27ЭМ)

  惯导/指令修正加主动雷达末制导(Р-27АЭ)

  惯导/指令修正加被动雷达末制导(Р-27П)

  引  信 主动雷达引信

  战 斗 部 连续杆/高爆炸药,重39kg

  动力装置 1台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Р-27Р、-27Т)

  ?1台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Р-27РЭ、-27ТЭ、-27ЭМ、-27АЭ)

  弹  重 253kg(Р-27Р)

  245kg(Р-27Т)

  350kg(Р-27РЭ)

  348kg(Р-27ТЭ)

  350kg(Р-27ЭМ、-27АЭ)

  弹  长 4.0m(Р-27Р)

  3.7m(Р-27Т)

  4.7m(Р-27РЭ)

  4.5m(Р-27ТЭ)

  4.78m(Р-27ЭМ)

  4.78m(Р-27АЭ)

  弹  径 230mm(Р-27Р、-27Т)

  260mm(Р-27РЭ、-27ТЭ、-27ЭМ、-27АЭ)

  翼  展 770mm(Р-27Р、-27Т)

  800mm

  载  机 Su-27, Su-33, Su-35, Mig-29, Yak-141

  ------------------------------------------------------------------------------------------------------------

  AA-11射手(Archer)

  

  导弹 : AA-11 (Archer)

  俄罗斯名称 : R-73

  类别 : 空对空, 短程格斗

  年代 : 1982

  射程 : 0.3 - 30/15 km

  重量 : 105 kg

  弹长 : 2.9 m

  翼展 : 0.51 m

  引导头类型 : 红外制导

  载机 : Su-27, Su-33, Su-34, Su-35, Su-37, MiG-29, MiG-31, MiG-33, Yak-141, Ka-50, Ka-52

  

  

  基本情况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导弹,是前苏联两个主要从事空空导弹设计的集团——“闪电”(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之间进行竞争的产物。前者取胜,推出的是首次采用气动与推矢控制方案的机动性极好的全向攻击空空导弹,代号为Р-73;后者失败,推出的是美国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的翻版,机动性差且无发展潜力,代号为Р-14。Р-73由“闪电”设计局于1976年开始研制。

  但在1981年12月的国防机构改组中,由于“闪电”设计局的主要任务已从1976年转向航天领域,正在研制“暴风雪”航天飞机。因此,一大批“闪电”设计局的机载导弹设计师,连同Р-73空空导弹研制项目,均转入“三角旗”设计局,使之成为前苏联唯一的空空导弹设计局,并继续研制Р-73空空导弹,使之在1983年开始服役。Р-73(R-73)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编号为Изд.73(Izd.73)。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1“射手”(Archer)。

  该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其战术技术性能比美国现役第三代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响尾蛇”的最新型号AIM-9L/M领先10年;而北约组织早在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的第四代空空导弹——AIM-132先进近距空空导弹几经周折,进展迟缓,至今仍在由英国独家研制之中。因此,西方国家现在没有能与Р-73相抗衡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由红外导引头、控制舱、主动雷达引信舱、连续杆式战斗部舱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Р-60(AA-8)近距空空导弹相同,即采用双鸭式气动布局,但在结构上有重大区别:

  1)在头部加装4片风标式活动翼面,用来测量迎角,以改善导弹飞行品质,防止超过临界迎角而失速。

  2)在尾部4片矩形弹翼的后缘各装有1片活动副翼,取代传统的陀螺舵,以限制横滚角速度,从而保证导弹飞行弹道的稳定性。

  3)首次在近距空空导弹上应用推力矢量与空气动力综合控制技术,即在尾喷口四周加装4片偏转舵面实现推力矢量控制,并与空气动力控制相结合,使导弹的控制通道由传统的双通道控制变为5通道控制,即2个喷流偏转舵控制通道、2个空气动力舵面控制通道和1个副翼控制通道,从而使导弹在主动段上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60g。

  4)红外导引头位标器离轴角±45°~±60°,具有很强的离轴发射能力,由于采用氮气致冷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和脉冲调频技术,增强了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全向攻击能力。连续杆式战斗部爆炸后的扩展半径为4m。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20km(Р-73МД1)

  30km(Р-73МД2)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M3.7

  使用高度 ≤20000m

  最大过载 50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主动雷达

  战 斗 部 连续杆式,重8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05kg(Р-73МД1)

  110kg(Р-73МД2)

  弹  长 2.901m(Р-73МД2)

  3.200m(Р-73МД2)

  弹  径 170mm

  翼  展 510mm

  载  机 Su-27, Su-33, Su-34, Su-35, Su-37, MiG-29, MiG-31, MiG-33, Yak-141, Ka-50, Ka-52

  ------------------------------------------------------------------------------------------------------------

  AA-12蝮蛇(Adder)

  

  导弹 : AA-12 (Adder)

  俄罗斯名称 : R-77

  类别 : 空对空, 中程

  年代 : 1991

  射程 : 0.5 - 150 km

  重量 : 175 kg

  弹长 : 3.6 m

  引导头类型 : 主动雷达制导

  载机 : Su-33, Su-34, Su-35, Su-37, MiG-33, MiG-31M, Yak-141

  

  

  基本情况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由“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于1982年开始研制,1992年小批生产,1994年投入批生产并进入部队服役,装备俄罗斯新型战斗机。Р-77(R-77)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代号和编号为К-77和Изд.170(Izd.170)。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2“蝮蛇”(Adder)。Р-77(R-77)的出口型代号为:РВВ-АЕ(RVV-AE)或AAM-AE(Air-to-Air,Active,Export)。

  该弹是俄罗斯的第一个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中距空空导弹。由于其设计思想、外形结构以及战术技术性能与美国1991年服役的AIM-120“阿姆拉姆”(ARM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相似,故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阿姆拉姆斯基”(AMRAAMSKI),其突出特点受到西方军事界的广泛重视。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美国的AIM-120相似,但在结构设计上却有突出特点:首次在空空导弹上采用栅格式尾翼,取代传统的空气动力控制舵面,其好处是减轻尾翼重量,减少大迎角机动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并降低飞行阻力,增大气动升力和控制力矩、降低舵机能源,提高低速飞行时的稳定性和高速飞行时的机动性。此外,该栅格式尾翼可折叠,适于在弹舱内部悬挂,从而减少载机飞行时的雷达反射截面,提高隐身性能。其不利之处是网状栅格尾翼结构可能增大导弹飞行时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每片栅格式尾翼尺寸为250mm×100mm,内有相互交叉的、两组各5个翼片,与前面相应的4片弹翼呈45°和135°。

  该弹还采用展弦比很小的4片固定式边条形弹翼,以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大迎角机动飞行时的稳定性。其失速迎角大于40°,可攻击12g以上的机动目标。制导系统采用复合制导,即中段为惯性制导加指令修正,末段为J波段(10~20GHz)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制导,截获5m2雷达反射面积目标的距离为20km。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和定向爆破战斗部,发动机为1台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尽管该发动机性能使导弹有很高的飞行速度,但受到头部雷达天线罩气动加热的限制,最大速度大约M数4。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80km(Р-77)

  >80km(Р-77МД1)

  150km(Р-77-РД)

  最小射程 1000m

  最大速度 M3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惯导/指令修正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 主动雷达

  战 斗 部 定向爆破,重30kg

  动力装置 1台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Р-77、Р-77МД1)

  火箭/冲压组合式发动机(Р-77-РД)

  弹  重 175kg(Р-77)

  180kg(Р-77МД1)

  225kg(Р-77-РД)

  弹  长 3.6m(Р-77、Р-73МД1)

  3.7m(Р-77-РД)

  弹  径 200mm

  翼  展 700mm

  载  机 Su-33, Su-34, Su-35, Su-37, MiG-33, MiG-31M, Yak-141

  ------------------------------------------------------------------------------------------------------------

  AA-13箭式

  

  

  

  基本情况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为国土防空截击机研制的第四代超远距空空导弹。该弹由“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1989年首次飞行试验,1992年2月首次亮相展出。

  西方曾推测该弹是作为现役远距空空导弹Р-33(AA-9)的后继弹而研制的,专门装备米格-31M战斗机。但据该弹的总设计师根纳季·索科洛夫称,Р-37将作为主要空战武器装备从米格-31M和苏-35到米格-1-42等俄罗斯所有新一代战斗机。

  该弹的射程以及作战性能与俄罗斯另一导弹设计局——“革新者”(НОВАТОР),为苏-35新型战斗机研制的Р-72超远距空空导弹相当,与1992年取消的、美国海军作为AIM-54“不死鸟”后继弹发展的、先进远距空空导弹AAAM属同一类型,用来拦截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地空导弹、反舰导弹、高空侦察机和空中预警机。与先进的机载火控系统配合,可同时发射4~6枚R-37攻击4~6个不同的目标。

  R-37不如常人所说是专门取代R-33导弹的。尽管米格-31M战斗机曾经试射过该型导弹.弹身中部有大型导流片提高导弹的升力,尾翼可折叠。导弹采用Agat 9B-1388主动导引头,能在40公里外攻击5平方米大小的目标。导弹的射程根据飞行剖面不同而不同,直接攻击时射程为148公里,以巡航滑行剖面飞行时射程为398公里。在1994年的一次试验时,导弹击中了300公里以外的目标,创下远程导弹的攻击距离记录。该型导弹的生产状况不明。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是在Р-33基础上研制的,其外形结构与Р-33相似,但内部结构大有区别: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取代半主动雷达导引头,以提高制导精度,获得发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同时,采用火箭/冲压组合式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以获得接近400km的最大射程。此外,采用折叠式尾翼,载机可以外挂 、也可内挂。最大特点是尾部为14个薄型蜂窝三维结构的栅格舵,尾翼可折叠。采用惯导、无线电指令中继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导引头为单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对目标的截获距离为20千米;主动激光引信,破片式高能装药战斗部,战斗部重21千克;动力装置为单台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4马赫。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398km

  最小射程 20km   

  最大速度 M4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惯导/指令修正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 主动激光引信

  战 斗 部 破片式高能装药战斗部

  动力装置 火箭/冲压组合式发动机

  弹  重 600Kg

  弹  长 5.232m

  弹  径 360mm

  翼  展 779mm

  载  机 Su-27、Su-30、Su-35、MiG-29、MiG-31等

  ------------------------------------------------------------------------------------------------------------

  其他未获得北约正式代号的空空导弹就不介绍了。

  比如:R-172超远程空对空导弹,Kh-31(AS-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