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考察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03:53


214800q09h2wx8gavg20hq.jpg

向阳红10号1979年下水,船体设计与大江级打捞救生舰相同。1998年8月,改建成“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科学考察船。1979年1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曾参加中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1984年11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赴南大洋、南极洲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214800q09h2wx8gavg20hq.jpg

向阳红10号1979年下水,船体设计与大江级打捞救生舰相同。1998年8月,改建成“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科学考察船。1979年1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曾参加中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1984年11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赴南大洋、南极洲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极地号”是我国第二代极地考察船,原系芬兰劳玛船厂1971年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我国于1985年购进后,改装成极地考察船。从1986年首航南极起,共完成6个南极航次的运输及考察任务,于1994年退役。

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苏联解体后,因为这条船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造的,没办法继续,中国以1750万美元低价购得,然后船厂按照中国的需求于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雪龙”号已先后11次赴南极、3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北京时间2010年8月6日凌晨4时29分,雪龙号“轻松”打破了中国航海史最高纬度纪录——北纬85度25分,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技术性能先进,属国际领先水平,也是我国进行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
还有雪龙吧
雪龙呢? 雪龙呢? 雪龙呢?

我国极地考察船设计方案
好象有一条杯具了
中国计划自主建造第二艘极地科学考察船

中国目前正在积极筹备自主建造第二艘极地科学考察船,以增强极地科学考察能力,同时提升建造破冰船的水平。

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造,原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设计破冰能力为B1级。

据悉,计划新建的极地科学考察将与“雪龙”号形成合理分工,新建的破冰船将主要承担科学考察任务,船舶吨位将小于“雪龙”号,但船的马力和破冰能力将大于“雪龙”号。今后,“雪龙”号将主要承担极地考察的物资运输和人员输送任务,以科学考察任务为辅。

“拥有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是中国几代极地人的梦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相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魏文良说。

由于地球南北两极气候严寒,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拥有性能好的破冰船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关键,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在环北极国家中,俄罗斯、加拿大、美国、芬兰、瑞典、挪威等国都拥有一支强大的破冰船队。

据介绍,“雪龙”号与国外先进的极地考察破冰船技术与完备的科学考察设备系统相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此外,“雪龙”号的科考时间也严重不足。目前,中国的南北极考察的后勤物资运输、人员输运和海洋科学考察任务全都依靠“雪龙”号,在恶劣的极地自然环境中和有限的工作时段内,一艘船要同时兼顾南、北极多项任务,致使海洋科考时间被迫大量压缩和挤占。

魏文良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开通在即,用于极地冰区航行的船舶今后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中国计划建造第二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还将为提升中国破冰船的建造能力带来契机。
ck7543 发表于 2011-5-12 22:50


好像还在做货船吧,船籍在青岛
ck7543 发表于 2011-5-12 22:50
1986年首航南极起,1994年退役,就用了8年,TG一般没有这么浪费,难道是设计不合理??

海冰723
这货拿来参考设计的
这是我国目前造的最大的破冰船了

1986年首航南极起,1994年退役,就用了8年,TG一般没有这么浪费,难道是设计不合理??
陈刀仔 发表于 2011-5-13 00:14



有了雪龙,再说极地只是抗冰船,71年造的,在南极外壳还被冰撞破过一次,退了后,继续还在做货船
1986年首航南极起,1994年退役,就用了8年,TG一般没有这么浪费,难道是设计不合理??
陈刀仔 发表于 2011-5-13 00:14



有了雪龙,再说极地只是抗冰船,71年造的,在南极外壳还被冰撞破过一次,退了后,继续还在做货船
新的破冰船由武船建造
像毛子学习
看极地考察船就看出来造船水平还是有差距了
科学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
mil-spec 发表于 13-5-2011 05:45

不一定是造船水平 美帝和毛子常年开辟北极航路,所以对破冰船研究的多,TG海疆基本不冻,所以以前没怎么研究而已
ck7543 发表于 2011-5-13 00:16


    海冰723的烟囱设计的很有意思啊
ck7543 发表于 2011-5-13 00:16


    破冰船啊
这方面还是小白
雪龙号的几艘姊妹船命运都很凄惨,雪龙在TG这里是走运了

“亚马尔半岛”号(Yamal)号核动力破冰船

  北极级(Arktika)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1975年在苏联投入使用。船长134米,宽30米,排水量23000吨,安装2座反应堆,可在北极圈内深水海域使用,破冰厚度2米,Arktika是第1艘达到北极极点的水上舰船!“北极”(Arktika)级破冰船一共有5艘,分别是“北极”号、“亚马尔半岛”号(Yamal)、“50周年纪念日”号(50 years anniversary)、Rossia号以及“苏维斯基联盟”号(Sovietsky Soyuz)。
学习了.......
毛子的破冰船真是暴力美学啊...
老毛子的东西真是邪恶...


补充一艘:海洋四号

20096152112778.jpg

img808436_1.jpg

1990年10月,我国科考船“海洋四号”从广州出发,组队参与中国第七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这是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单独组队开展的、也是唯一从广州出发的中国南极科考行动。

海洋四号从广州出发,经斐济、塔西堤、瓦尔帕莱索、乌斯怀亚,于1991年元旦抵达南极洲。经过2个月在南极半岛附近完成了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为主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南极半岛北部及南设得兰群岛若干岛屿中新生代火山作用及其矿产前景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利用海上来回路途走航的机会,完成了穿越太平洋的综合地学科考,以及南太平洋海盆北部海区多金属结核(壳)的侦察共4个方面的调查,取得了重要的科学考察成果。

塔希堤(大溪地)是“海洋四号”赴南极来回路途必经的补给站,岛上居住着大量的客家华人。当定居岛国100多年的华人第一次看到挂着五星红旗的“唐人船”——“海洋四号”到来时,兴奋得奔走相告,争相上船参观。当地华人商会还特设90多桌酒席,为科考队员洗尘,并从中了解中国内地的发展状况。“海洋四号”也专门将一块南极石赠送给塔希堤的中华会馆。通过“海洋四号”这个窗口,塔希堤的华人华侨了解了中国,了解了广州。一些当地华人还专程来到广州投资、旅游,并看望“海洋四号”的朋友们。

“海洋四号”的南极之旅充满传奇色彩。1991年2月3日,“海洋四号”遭遇了12级以上的暴风雪袭击,差点船毁人亡。当天,气象预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中午时分,暴风雪突然降临,赶到最近的港湾口时,抛下的锚已经抓不住海底,暴雪密集地飞击在驾驶台瞭望窗,根本无法看清前方的情况,只能依靠雷达,情况万分紧急,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船长滕征光下令开足马力,最终顶住了风浪。两天过去了,2月5日,大雪将全船覆盖,南极晴空万里。



  注册船名: 海洋四号 Hai Yang Si Hao
  总 吨 位: 2608 吨
  净 吨: 782 吨
  吃 水: 4.95 米
  总 长: 104.27 米
  型 宽: 13.74 米
  型 深: 7.80 米
  最大幅高: 27.50 米
  主 机: 两台, Diesel Engine B&W6k45GF
  主机功率: 3533kw × 2
  营运航速: 15 kt

  目前,船上主要调查设备有:Sercel NR103GPS全球定位系统、Hypack综合导航系统、SeaBeam2112多波束测深系统、KSS31海洋重力仪、G801磁力仪、BATHY2000P浅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ISIS/Geo- plus数字与模拟单道地震系统、深海摄像系统、MARK III CTD测量系统、安德拉海流计、Rytheon万米测深仪、Benthos大型重力活塞取芯器、Benthos有缆重力取芯器、大洋50型有缆抓斗取样器、箱式取样器、多管取样器、无缆自返式抓斗、结壳拖网、结核及表层生物拖网。另外现场化学实验室还配备有X荧光分析仪、原子分光光度计、pH计、沉积物剪切仪、偏光显微镜等物理、化学、生物现场分析仪器。

补充一艘:海洋四号

20096152112778.jpg

img808436_1.jpg

1990年10月,我国科考船“海洋四号”从广州出发,组队参与中国第七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这是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单独组队开展的、也是唯一从广州出发的中国南极科考行动。

海洋四号从广州出发,经斐济、塔西堤、瓦尔帕莱索、乌斯怀亚,于1991年元旦抵达南极洲。经过2个月在南极半岛附近完成了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为主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南极半岛北部及南设得兰群岛若干岛屿中新生代火山作用及其矿产前景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利用海上来回路途走航的机会,完成了穿越太平洋的综合地学科考,以及南太平洋海盆北部海区多金属结核(壳)的侦察共4个方面的调查,取得了重要的科学考察成果。

塔希堤(大溪地)是“海洋四号”赴南极来回路途必经的补给站,岛上居住着大量的客家华人。当定居岛国100多年的华人第一次看到挂着五星红旗的“唐人船”——“海洋四号”到来时,兴奋得奔走相告,争相上船参观。当地华人商会还特设90多桌酒席,为科考队员洗尘,并从中了解中国内地的发展状况。“海洋四号”也专门将一块南极石赠送给塔希堤的中华会馆。通过“海洋四号”这个窗口,塔希堤的华人华侨了解了中国,了解了广州。一些当地华人还专程来到广州投资、旅游,并看望“海洋四号”的朋友们。

“海洋四号”的南极之旅充满传奇色彩。1991年2月3日,“海洋四号”遭遇了12级以上的暴风雪袭击,差点船毁人亡。当天,气象预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中午时分,暴风雪突然降临,赶到最近的港湾口时,抛下的锚已经抓不住海底,暴雪密集地飞击在驾驶台瞭望窗,根本无法看清前方的情况,只能依靠雷达,情况万分紧急,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船长滕征光下令开足马力,最终顶住了风浪。两天过去了,2月5日,大雪将全船覆盖,南极晴空万里。



  注册船名: 海洋四号 Hai Yang Si Hao
  总 吨 位: 2608 吨
  净 吨: 782 吨
  吃 水: 4.95 米
  总 长: 104.27 米
  型 宽: 13.74 米
  型 深: 7.80 米
  最大幅高: 27.50 米
  主 机: 两台, Diesel Engine B&W6k45GF
  主机功率: 3533kw × 2
  营运航速: 15 kt

  目前,船上主要调查设备有:Sercel NR103GPS全球定位系统、Hypack综合导航系统、SeaBeam2112多波束测深系统、KSS31海洋重力仪、G801磁力仪、BATHY2000P浅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ISIS/Geo- plus数字与模拟单道地震系统、深海摄像系统、MARK III CTD测量系统、安德拉海流计、Rytheon万米测深仪、Benthos大型重力活塞取芯器、Benthos有缆重力取芯器、大洋50型有缆抓斗取样器、箱式取样器、多管取样器、无缆自返式抓斗、结壳拖网、结核及表层生物拖网。另外现场化学实验室还配备有X荧光分析仪、原子分光光度计、pH计、沉积物剪切仪、偏光显微镜等物理、化学、生物现场分析仪器。
回复 7# 狂晕


    就是滴
什么时候造个核动力科考船呢
雪龙号昂贵的很啊
90年代初张国立主演的我国南极科考电视叫什么来着?拍得很不错,里面有些细节年代久远记不太清了。
风清影 发表于 2011-5-15 19:46


    《长城向南延伸》,实际上相当于半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