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4:34
《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文波1,2,李辉1,卢大儒1,宋秀峰1,张锋1,何云刚1,李峰1,高扬1,毛显赟1,张良1,钱

吉1,谭婧泽1,金建中1,黄薇2,Ranjan Deka3, 宿兵1,3,4,Ranajit Chakraborty3, 金力1,3

1. 复旦大学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摩尔根—谈国际生命科学中心,上海 200433,中国

2.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中国

3. 辛辛纳提大学 环境健康系 基因组信息中心,辛辛纳提,俄亥俄州45267,美国

4.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3,中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语言和文化在人群间的扩散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人口扩张、人群迁徙模式;

另一种是文化传播模式,人群之间有文化传播,而基因交流却很有限。同一语系的欧

洲人群的形成机制争议颇多,争论的焦点在于来自近东的农业文明和语言的扩散是否

伴随着大量的农业人口的迁移[1-3]。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的汉族,人口超过了十一亿

六千万(2000 年人口统计),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因此汉文化的扩散过程广受各

领域研究者的关注。通过系统地对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DNA 多态性进行分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发现汉文化向南扩散的格局符合人口扩张模式,而且在扩张过程中男性占主导地

位。


史载汉族源于古代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汉文化(汉语和相关的文

化传统)扩散到了中国南方,而中国南方原住民族则是说侗台、南亚和苗瑶语的人群(百越、

百濮和荆蛮)[4-5]。经典遗传标记和微卫星位点研究显示,汉族和其他东亚人群一样都可以以

长江为界分为两个遗传亚群,南方汉族和北方汉族[6-9]。两个亚群之间的方言和习俗差异也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显著[10]。这些现象看似支持文化传播模式,即汉族向南扩张主要是文化传播和同化的结果。

然而,两个亚群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类型[11-12],历史记载的汉族移民史[5]

也与汉族的文化传播模式假说相矛盾。本研究对这两种假说进行了检验,证实汉文化的扩散

中的确发生了大规模的人群迁徙(人口扩张模式)。



图片1:

调查群体的地理分布。图中标出了历史记载中自北而南的三次迁徙浪潮。各群体的详细信息见补充材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群体1-14 是北方汉族,15-28 是南方汉族。实线、段线和虚线依次表示三次迁徙浪潮。第一次发生于西晋

时期(公元265-316 年),迁徙人口约90 万(大约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第二次发生于唐代(公元618-907

年)规模比第一次大得多;第三次发生于南宋(公元1127-1279 年),迁徙人口近500 万。


为了验证这些假说,我们把南方汉族的遗传结构与两个亲本群体作比较,其一是北方汉

族,其二是南方原住民族,即现居于中国境内和若干邻国的侗台、苗瑶和南亚语群体。我们

分析了来自中国28 个地区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非重组区(NRY)和线粒体DNA(mtDNA)遗传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态[13-16],这些样本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的省份(详见图1 和补充信息表1)。

父系方面,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的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分布非常相近(见补充信息表2),

尤其是具有M122-C 突变的单倍群 (O3-M122 和O3e-M134) 普遍存在于我们研究的汉族群体

中(北方汉族在37-71%之间,平均53.8%;南方汉族在35-74%之间,平均54.2%)。南方原

住民族中普遍出现的单倍群M119-C(O1)和M95-T(O2a)在南方汉族中的频率(3-42%,平均

19%)高于北方汉族(1-10%,平均5%)。而且,南方原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单倍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O1b-M110,O2a1-M88 和O3d-M7[17], 在南方汉族中低频存在(平均4%),而北方汉族中却没观

察到。如果我们假定起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化扩散[5]之前南方原住民族的Y 类型频率与现

在基本一致的话,南方汉族中南方原住民族的成分应该是不多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进

一步显示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分布没有显著差异(Fst=0.006,P>0.05),

说明南方汉族在父系上与北方汉族非常相似。


母系方面,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的线粒体单倍群分布非常不同(补充信息表3)。东亚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部的主要单倍群(A,C,D,G,M8a,Y,Z)在北方汉族中的频率(49-64%,平均55%)比在南方汉族

中(19-52%,平均36%)高得多。另一方面,南方原住民族的主要单倍群(B,F,R9a,R9b,N9a)[12,14,18]

在南方汉族中的频率(36-72%,平均55%)要比在北方汉族(18-42%,平均33%)高得多。线

粒体类型的分布在南北汉族之间有极显著差异(Fst=0.006,P<10-5)。虽然南北汉族之间线粒体和

Y 染色体的Fst 值相近,但线粒体的南北差异Fst 值占群体间总方差的56%,而Y 染色体仅仅

占18%。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用汉族群体的单倍群频率数据所做的主成分(PC)分析与以上结果相一致。对NRY 分析

发现,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都聚在图2a 的右上方。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在第2 主成分上

分离,南方汉族的第2 主成分值处于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之间,但是更接近于北方汉族

(北方汉族0.58±0.01;南方汉族0.46±0.03;南方原住民族-0.32±0.05),这表明南方汉族

在父系上与北方汉族相近,受到南方原住民族的影响很小。就mtDNA 而言,北方汉族和南方

原住民族仍然被第2 主成分分开(图2b),南方汉族也在两者之间但稍微接近南方原住民族(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汉族0.56±0.02;南方汉族0.09±0.06;南方原住民族-0.23±0.04),表明南方汉族的女

性基因库比男性基因库有更多的混合成分。



图片2

主成分散点图。a 为Y 染色体单倍群散点图,b 为线粒体单倍群散点图。群体标记:▲北方汉族,△南

方汉族,+侗台语民族,×南亚语民族,*苗瑶语民族。


我们进一步用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19-20]来估计两个亲本(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对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汉族基因库的相对贡献(表1),这两个统计量用于单位点(single-locus)分析时比其它的

方法更为准确[21]。两种方法得到的混合系数估计值(M,北方汉族的贡献比例)高度一致(Y

染色体,r=0.922,P<0.01;线粒体,r=0.970,P<0.01)。就Y 染色体而言,所有的南方汉族都包

含很高比例的北方汉族混合比率(MBE:0.82 ± 0.14, 范围0.54-1 ;MRH:0.82 ± 0.12,范围

0.61-0.97)(MBE 和MRH 的定义分别见参考文献20 和19),这表明南方汉族男性基因库的主

要贡献成分来自北方汉族。相反,南方汉族的线粒体基因库中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的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献比例几乎相等(MBE:0.56±0.24[0.15,0.95]; MRH:0.50±0.26[0.07,0.91])。总体上北方汉

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父系比母系高得多(t-test,P<0.01);各群体分别看也是这样:绝

大部分南方汉族群体中北方汉族的贡献在父系上大于母系(MBE ,11/13, MRH,13/13, P<0.01,

零假设为男女的贡献相等为二项式分布),这表明南方汉族的群体混合过程有很强的性别偏

向。南方汉族中北方汉族贡献的比例(M)呈现出由北向南递减的梯度地理格局。南方汉族线粒

体的M 值与纬度正相关(r2=0.569,P<0.01),但Y 染色体的相关性不显著(r2=0.072,P>0.05),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因为南方汉族父系的M 值差异太小,不足以导致统计上的显著性。


表1 南方汉族中的北方汉族混合比例

群体 Y 染色体 线粒体DNA

MBE(±s.e.m) MRH MBE(±s.e.m) MRH

安徽 .868 ±.119 .929 .816 ±.214 .755

福建 1 .966 .341 ±.206 .248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广东1 .677 ±.121 .669 .149 ±.181 .068

广东2 ND ND .298 ±.247 .312

广西 .543 ±.174 .608 .451 ±.263 .249

湖北 .981 ±.122 .949 .946 ±.261 .907

湖南 .732 ±.219 .657 .565 ±.297 .490

江苏 .789 ±.078 .821 .811 ±.177 .786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江西 .804 ±.113 .829 .374 ±.343 .424

上海 .819 ±.087 .902 .845 ±.179 .833

四川 .750 ±.118 .713 .509 ±.166 .498

云南1 1 .915 .376 ±.221 .245

云南2 .935 ±.088 .924 .733 ±.192 .645

浙江 .751 ±.084 .763 .631 ±.180 .540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平均 .819 .819 .560 .500

注:MBE 和 MRH 分别为参考文献20 和19 所描述的统计量。MBE 的标准误通过1000 次自展(Bootstrap)

获得。把南方原住民族和北方汉族作为南方汉族的亲本群体估计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比例,假定2000 多年前

开始的混合过程前后南方原住民族的等位基因频率基本不变,并且南北汉族之间的遗传交流不多。实际上,

从北方汉族到南方原住民族的基因流动比反向的流动大得多,所以表中的估计值在没有适当调整前是低估的。

因而汉族实际的人口扩张程度应该大于本项研究得出的数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两项证据支持汉文化扩散的人口扩张假说。首先,几乎所有的汉

族群体的Y 染色体单倍群分布都极为相似,Y 染色体主成分分析也把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都

集合成一个紧密的聚类。再有,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无论父系方面还是母系方面

都是可观的,在线粒体DNA 分布上也存在地理梯度。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在父系

(Y 染色体)上远大于母系(线粒体),表明这一扩张过程中汉族男性处于主导地位;换个角

度看,在汉族和南方原住民的融合过程中有相对较多的当地女性融入南方汉族中。性别偏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的混合格局也同样存在于藏缅语人群中[22]。


据历史记载,受北方战乱和饥荒的影响,汉人不断的南迁,图1 中画出了三次大规模移

民的浪潮。在两千多年间,除了这三次大潮,各个时期几乎都有小规模的南迁。所以,我们

的遗传研究也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大量的北方移民改变了中国南方的遗传构成,而汉族人口

扩张的同时也带动了汉文化的扩散。除了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和南方原

住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造成的族群混合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群的遗传结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法

样本

采集中国各地的17 个汉族群体871 个随机不相关个体的血样。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结合文献

报道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多态性数据,总共分析的样本量是:Y 染色体23 个群体1289 人,线粒体23 个群体

1119 人。这些样本涉及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图1 和补充材料表1)。


遗传标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11]分型Y 染色体上的13 个双等位标记:

YAP,M15,M130,M89,M9,M122,M134,M119,M110,M95,M88,M45,M120。根据Y 染色体委员会的命名系统

(YCC)[24],这些标记构成13 个单倍群,在东亚人群中具有较高的信息量[23]。

线粒体上,对高变1 区(HVS-1)进行测序,对编码区8 个多态位点作了分型(9-bp 缺失, 10397 AluI, 5176

AluI, 4831 HhaI, 13259 HincII, 663 HaeIII, 12406 HpaI , 9820 HinfI),有关方法已有报道[22]。根据东

亚线粒体系统树[18],用高变1 区突变结构和编码区多态性构建单倍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数据分析

根据线粒体和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用SPSS10.0 软件(SPSS 公司)作主成分分析,研究群体间关系。南

北汉族的遗传差异用ARLEQUIN 软件[26]做AMOVA 检验[25]。南方汉族中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的混合比

例估计用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19-20]:ADMIX 2.0[27]和LEADMIX[21]软件。亲本群体的选择对混合比例的适当

估计很重要[28-29],我们通过扩大东亚的参考数据来减小偏差。分析中,10 个北方汉族群体的各单倍群频率(Y

染色体和线粒体标记分别分析)的算术平均作为北方亲本群体。南方原住民族的频率平均了三个族群:侗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语群(NRY,22 群体;线粒体,11 群体),南亚语群(NRY,6 群体;线粒体,5 群体),苗瑶语群(NRY,

18 群体;线粒体,14 群体)。通过样本的混合比例与纬度[1,3]的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汉族群体的地理格局。


2004 年4 月28 日收稿;7 月20 日定稿;doi:10.1038/nature02878.


参考文献

1. Cavalli-Sforza, L. L.,Menozzi, P. & Piazza, A.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Human Genes (Princeton Univ. Press,

Princeton, 1994).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 Sokal, R., Oden, N. L. &Wilson, C. Genetic evidence for the spread of agriculture in Europe by demic diffusion.

Nature 351, 143–145 (1991).

3. Chikhi, L. et al. Y genetic data support the Neolithic demic diffusion mode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11008–11013 (2002).

4.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 1999).

5. 葛剑雄, 吴松弟, 曹树基. 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 1997).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 Zhao, T. M. & Lee, T. D.Gmand Kmallotypes in 74 Chinese populations: a hypothesis of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um. Genet. 83, 101–110 (1989).

7. Du, R. F., Xiao, C. J. & Cavalli-Sforza, L. L. Genetic distances calculated on gene frequencies of 38 loci. Science

in China Ser. C 40, 613 (1997).

8. Chu, J. Y. et al.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s in Chi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11763–11768 (1998).

9. Xiao, C. J.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ene frequencies of Chinese populations. Sci.China C,43,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72–481 (2000).

10. Xu, Y. T. A brief study on the origin of Han nationality. J. Centr. Univ. Natl 30, 59–64 (2003).

11. Su, B. et al. Y chromosome haplotypes reveal prehistorical migrations to the Himalayas. Hum. Genet.107,

582–590 (2000).

12. Yao, Y. G. et al. Phylo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Han Chinese. Am. J. Hum.Genet. 70,

635–651 (200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3. Cavalli-Sforza, L. L. & Feldman, M.W.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human

evolution. Nature Genet. 33, 266–275 (2003).

14. Wallace, D. C., Brown, M. D. & Lott, M. T. Nucleotide mitochondrial DNA variation in human evolution and

disease. Gene 238, 211–230 (1999).

15. Underhill, P. A. et al. Y chromosome sequence vari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s. Nature Genet. 26,

358–361 (2000).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6. Jobling, M. A. & Tyler-Smith, C. The human Y chromosome: an evolutionary marker comes of age. Nature Rev.

Genet. 4, 598–612 (2003).

17. Su, B. et al. Y-chromosome evidence for a northward migration of modern humans into eastern Asia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m. J. Hum. Genet. 65, 1718–1724 (1999).

18. Kivisild, T. et al. The emerging limbs and twigs of the East Asian mtDNA tree. Mol. Biol. Evol. 19, 1737–1751

(200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 Roberts, D. F. & Hiorns, R.W.Methods of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composition of a hybrid population. Hum. Biol.

37, 38–43 (1965).

20. Bertorelle, G.& Excoffier, L. Inferring admixture proportions from molecular data. Mol. Biol. Evol. 15,

1298–1311 (1998).

21. Wang, J. Maximum-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admixture proportions from genetic data. Genetics 164, 747–765

(2003).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2. Wen, B. et al. Analyses of genetic structure of Tibeto-Burman populations revealed a gender-biased admixture in

southern Tibeto-Burmans. Am. J. Hum. Genet. 74, 856–865 (2004).

23. Jin, L. & Su, B. Natives or immigrants: modern human origin in East Asia. Nature Rev. Genet. 1, 126–133

(2000).

24. The Y Chromosome Consortium, A nomenclature system for the tree of human Y-chromosomal binary

haplogroups. Genome Res. 12, 339–348 (200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5. Excoffier, L., Smouse, P. E. & Quattro, J. M.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inferred from metric distances

among DNA haplotypes: application to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restriction data. Genetics 131, 479–491 (1992).

26. Schneider, S., et al. Arlequin: Ver. 2.000. A software for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Genetics and Biometry

Laboratory, Univ. of Geneva, Geneva, 2000).

27. Dupanloup, I. & Bertorelle, G. Inferring admixture proportions from molecular data: extension to any number of

parental populations. Mol. Biol. Evol. 18, 672–675 (2001).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8. Chakraborty, R. Gene admixture in human populations:Models and predictions. Yb. Phys. Anthropol.29, 1–43

(1986).

29. Sans,M. et al. Unequal contributions of male and female gene pools from parental populations in the African

descendants of the city of Melo, Uruguay. Am. J. Phys. Anthropol. 118, 33–44 (2002).


补充信息 本论文的补充信息置于www.nature.com/nature.

致谢 感谢所有为本研究提供样品的志愿者。样本采集得到NSFC 和STCSM 基金给予复旦大学的资助。金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Ranjan Deka 和Ranajit Chakraborty 得到NIH 和NSF 基金的资助。

争取利益声明 作者声明其并无争取经济利益之意向。

通讯 以及获取数据资料可致信金力(lijin@fudan.eduli.jin@uc.edu). 15 个汉族群体的711 个体线粒体高

变1 区序列已提交GenBank, 序列号AY594701-AY595411。《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文波1,2,李辉1,卢大儒1,宋秀峰1,张锋1,何云刚1,李峰1,高扬1,毛显赟1,张良1,钱

吉1,谭婧泽1,金建中1,黄薇2,Ranjan Deka3, 宿兵1,3,4,Ranajit Chakraborty3, 金力1,3

1. 复旦大学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摩尔根—谈国际生命科学中心,上海 200433,中国

2.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中国

3. 辛辛纳提大学 环境健康系 基因组信息中心,辛辛纳提,俄亥俄州45267,美国

4.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3,中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语言和文化在人群间的扩散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人口扩张、人群迁徙模式;

另一种是文化传播模式,人群之间有文化传播,而基因交流却很有限。同一语系的欧

洲人群的形成机制争议颇多,争论的焦点在于来自近东的农业文明和语言的扩散是否

伴随着大量的农业人口的迁移[1-3]。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的汉族,人口超过了十一亿

六千万(2000 年人口统计),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因此汉文化的扩散过程广受各

领域研究者的关注。通过系统地对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DNA 多态性进行分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发现汉文化向南扩散的格局符合人口扩张模式,而且在扩张过程中男性占主导地

位。


史载汉族源于古代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汉文化(汉语和相关的文

化传统)扩散到了中国南方,而中国南方原住民族则是说侗台、南亚和苗瑶语的人群(百越、

百濮和荆蛮)[4-5]。经典遗传标记和微卫星位点研究显示,汉族和其他东亚人群一样都可以以

长江为界分为两个遗传亚群,南方汉族和北方汉族[6-9]。两个亚群之间的方言和习俗差异也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显著[10]。这些现象看似支持文化传播模式,即汉族向南扩张主要是文化传播和同化的结果。

然而,两个亚群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类型[11-12],历史记载的汉族移民史[5]

也与汉族的文化传播模式假说相矛盾。本研究对这两种假说进行了检验,证实汉文化的扩散

中的确发生了大规模的人群迁徙(人口扩张模式)。



图片1:

调查群体的地理分布。图中标出了历史记载中自北而南的三次迁徙浪潮。各群体的详细信息见补充材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群体1-14 是北方汉族,15-28 是南方汉族。实线、段线和虚线依次表示三次迁徙浪潮。第一次发生于西晋

时期(公元265-316 年),迁徙人口约90 万(大约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第二次发生于唐代(公元618-907

年)规模比第一次大得多;第三次发生于南宋(公元1127-1279 年),迁徙人口近500 万。


为了验证这些假说,我们把南方汉族的遗传结构与两个亲本群体作比较,其一是北方汉

族,其二是南方原住民族,即现居于中国境内和若干邻国的侗台、苗瑶和南亚语群体。我们

分析了来自中国28 个地区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非重组区(NRY)和线粒体DNA(mtDNA)遗传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态[13-16],这些样本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的省份(详见图1 和补充信息表1)。

父系方面,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的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分布非常相近(见补充信息表2),

尤其是具有M122-C 突变的单倍群 (O3-M122 和O3e-M134) 普遍存在于我们研究的汉族群体

中(北方汉族在37-71%之间,平均53.8%;南方汉族在35-74%之间,平均54.2%)。南方原

住民族中普遍出现的单倍群M119-C(O1)和M95-T(O2a)在南方汉族中的频率(3-42%,平均

19%)高于北方汉族(1-10%,平均5%)。而且,南方原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单倍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O1b-M110,O2a1-M88 和O3d-M7[17], 在南方汉族中低频存在(平均4%),而北方汉族中却没观

察到。如果我们假定起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化扩散[5]之前南方原住民族的Y 类型频率与现

在基本一致的话,南方汉族中南方原住民族的成分应该是不多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进

一步显示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分布没有显著差异(Fst=0.006,P>0.05),

说明南方汉族在父系上与北方汉族非常相似。


母系方面,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的线粒体单倍群分布非常不同(补充信息表3)。东亚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部的主要单倍群(A,C,D,G,M8a,Y,Z)在北方汉族中的频率(49-64%,平均55%)比在南方汉族

中(19-52%,平均36%)高得多。另一方面,南方原住民族的主要单倍群(B,F,R9a,R9b,N9a)[12,14,18]

在南方汉族中的频率(36-72%,平均55%)要比在北方汉族(18-42%,平均33%)高得多。线

粒体类型的分布在南北汉族之间有极显著差异(Fst=0.006,P<10-5)。虽然南北汉族之间线粒体和

Y 染色体的Fst 值相近,但线粒体的南北差异Fst 值占群体间总方差的56%,而Y 染色体仅仅

占18%。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用汉族群体的单倍群频率数据所做的主成分(PC)分析与以上结果相一致。对NRY 分析

发现,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都聚在图2a 的右上方。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在第2 主成分上

分离,南方汉族的第2 主成分值处于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之间,但是更接近于北方汉族

(北方汉族0.58±0.01;南方汉族0.46±0.03;南方原住民族-0.32±0.05),这表明南方汉族

在父系上与北方汉族相近,受到南方原住民族的影响很小。就mtDNA 而言,北方汉族和南方

原住民族仍然被第2 主成分分开(图2b),南方汉族也在两者之间但稍微接近南方原住民族(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汉族0.56±0.02;南方汉族0.09±0.06;南方原住民族-0.23±0.04),表明南方汉族的女

性基因库比男性基因库有更多的混合成分。



图片2

主成分散点图。a 为Y 染色体单倍群散点图,b 为线粒体单倍群散点图。群体标记:▲北方汉族,△南

方汉族,+侗台语民族,×南亚语民族,*苗瑶语民族。


我们进一步用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19-20]来估计两个亲本(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对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汉族基因库的相对贡献(表1),这两个统计量用于单位点(single-locus)分析时比其它的

方法更为准确[21]。两种方法得到的混合系数估计值(M,北方汉族的贡献比例)高度一致(Y

染色体,r=0.922,P<0.01;线粒体,r=0.970,P<0.01)。就Y 染色体而言,所有的南方汉族都包

含很高比例的北方汉族混合比率(MBE:0.82 ± 0.14, 范围0.54-1 ;MRH:0.82 ± 0.12,范围

0.61-0.97)(MBE 和MRH 的定义分别见参考文献20 和19),这表明南方汉族男性基因库的主

要贡献成分来自北方汉族。相反,南方汉族的线粒体基因库中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的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献比例几乎相等(MBE:0.56±0.24[0.15,0.95]; MRH:0.50±0.26[0.07,0.91])。总体上北方汉

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父系比母系高得多(t-test,P<0.01);各群体分别看也是这样:绝

大部分南方汉族群体中北方汉族的贡献在父系上大于母系(MBE ,11/13, MRH,13/13, P<0.01,

零假设为男女的贡献相等为二项式分布),这表明南方汉族的群体混合过程有很强的性别偏

向。南方汉族中北方汉族贡献的比例(M)呈现出由北向南递减的梯度地理格局。南方汉族线粒

体的M 值与纬度正相关(r2=0.569,P<0.01),但Y 染色体的相关性不显著(r2=0.072,P>0.05),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因为南方汉族父系的M 值差异太小,不足以导致统计上的显著性。


表1 南方汉族中的北方汉族混合比例

群体 Y 染色体 线粒体DNA

MBE(±s.e.m) MRH MBE(±s.e.m) MRH

安徽 .868 ±.119 .929 .816 ±.214 .755

福建 1 .966 .341 ±.206 .248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广东1 .677 ±.121 .669 .149 ±.181 .068

广东2 ND ND .298 ±.247 .312

广西 .543 ±.174 .608 .451 ±.263 .249

湖北 .981 ±.122 .949 .946 ±.261 .907

湖南 .732 ±.219 .657 .565 ±.297 .490

江苏 .789 ±.078 .821 .811 ±.177 .786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江西 .804 ±.113 .829 .374 ±.343 .424

上海 .819 ±.087 .902 .845 ±.179 .833

四川 .750 ±.118 .713 .509 ±.166 .498

云南1 1 .915 .376 ±.221 .245

云南2 .935 ±.088 .924 .733 ±.192 .645

浙江 .751 ±.084 .763 .631 ±.180 .540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平均 .819 .819 .560 .500

注:MBE 和 MRH 分别为参考文献20 和19 所描述的统计量。MBE 的标准误通过1000 次自展(Bootstrap)

获得。把南方原住民族和北方汉族作为南方汉族的亲本群体估计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比例,假定2000 多年前

开始的混合过程前后南方原住民族的等位基因频率基本不变,并且南北汉族之间的遗传交流不多。实际上,

从北方汉族到南方原住民族的基因流动比反向的流动大得多,所以表中的估计值在没有适当调整前是低估的。

因而汉族实际的人口扩张程度应该大于本项研究得出的数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两项证据支持汉文化扩散的人口扩张假说。首先,几乎所有的汉

族群体的Y 染色体单倍群分布都极为相似,Y 染色体主成分分析也把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都

集合成一个紧密的聚类。再有,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无论父系方面还是母系方面

都是可观的,在线粒体DNA 分布上也存在地理梯度。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在父系

(Y 染色体)上远大于母系(线粒体),表明这一扩张过程中汉族男性处于主导地位;换个角

度看,在汉族和南方原住民的融合过程中有相对较多的当地女性融入南方汉族中。性别偏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的混合格局也同样存在于藏缅语人群中[22]。


据历史记载,受北方战乱和饥荒的影响,汉人不断的南迁,图1 中画出了三次大规模移

民的浪潮。在两千多年间,除了这三次大潮,各个时期几乎都有小规模的南迁。所以,我们

的遗传研究也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大量的北方移民改变了中国南方的遗传构成,而汉族人口

扩张的同时也带动了汉文化的扩散。除了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和南方原

住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造成的族群混合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群的遗传结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法

样本

采集中国各地的17 个汉族群体871 个随机不相关个体的血样。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结合文献

报道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多态性数据,总共分析的样本量是:Y 染色体23 个群体1289 人,线粒体23 个群体

1119 人。这些样本涉及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图1 和补充材料表1)。


遗传标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11]分型Y 染色体上的13 个双等位标记:

YAP,M15,M130,M89,M9,M122,M134,M119,M110,M95,M88,M45,M120。根据Y 染色体委员会的命名系统

(YCC)[24],这些标记构成13 个单倍群,在东亚人群中具有较高的信息量[23]。

线粒体上,对高变1 区(HVS-1)进行测序,对编码区8 个多态位点作了分型(9-bp 缺失, 10397 AluI, 5176

AluI, 4831 HhaI, 13259 HincII, 663 HaeIII, 12406 HpaI , 9820 HinfI),有关方法已有报道[22]。根据东

亚线粒体系统树[18],用高变1 区突变结构和编码区多态性构建单倍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数据分析

根据线粒体和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用SPSS10.0 软件(SPSS 公司)作主成分分析,研究群体间关系。南

北汉族的遗传差异用ARLEQUIN 软件[26]做AMOVA 检验[25]。南方汉族中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的混合比

例估计用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19-20]:ADMIX 2.0[27]和LEADMIX[21]软件。亲本群体的选择对混合比例的适当

估计很重要[28-29],我们通过扩大东亚的参考数据来减小偏差。分析中,10 个北方汉族群体的各单倍群频率(Y

染色体和线粒体标记分别分析)的算术平均作为北方亲本群体。南方原住民族的频率平均了三个族群:侗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语群(NRY,22 群体;线粒体,11 群体),南亚语群(NRY,6 群体;线粒体,5 群体),苗瑶语群(NRY,

18 群体;线粒体,14 群体)。通过样本的混合比例与纬度[1,3]的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汉族群体的地理格局。


2004 年4 月28 日收稿;7 月20 日定稿;doi:10.1038/nature02878.


参考文献

1. Cavalli-Sforza, L. L.,Menozzi, P. & Piazza, A.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Human Genes (Princeton Univ. Press,

Princeton, 1994).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 Sokal, R., Oden, N. L. &Wilson, C. Genetic evidence for the spread of agriculture in Europe by demic diffusion.

Nature 351, 143–145 (1991).

3. Chikhi, L. et al. Y genetic data support the Neolithic demic diffusion mode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11008–11013 (2002).

4.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 1999).

5. 葛剑雄, 吴松弟, 曹树基. 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 1997).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 Zhao, T. M. & Lee, T. D.Gmand Kmallotypes in 74 Chinese populations: a hypothesis of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um. Genet. 83, 101–110 (1989).

7. Du, R. F., Xiao, C. J. & Cavalli-Sforza, L. L. Genetic distances calculated on gene frequencies of 38 loci. Science

in China Ser. C 40, 613 (1997).

8. Chu, J. Y. et al.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s in Chi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11763–11768 (1998).

9. Xiao, C. J.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ene frequencies of Chinese populations. Sci.China C,43,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72–481 (2000).

10. Xu, Y. T. A brief study on the origin of Han nationality. J. Centr. Univ. Natl 30, 59–64 (2003).

11. Su, B. et al. Y chromosome haplotypes reveal prehistorical migrations to the Himalayas. Hum. Genet.107,

582–590 (2000).

12. Yao, Y. G. et al. Phylo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Han Chinese. Am. J. Hum.Genet. 70,

635–651 (200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3. Cavalli-Sforza, L. L. & Feldman, M.W.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human

evolution. Nature Genet. 33, 266–275 (2003).

14. Wallace, D. C., Brown, M. D. & Lott, M. T. Nucleotide mitochondrial DNA variation in human evolution and

disease. Gene 238, 211–230 (1999).

15. Underhill, P. A. et al. Y chromosome sequence vari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s. Nature Genet. 26,

358–361 (2000).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6. Jobling, M. A. & Tyler-Smith, C. The human Y chromosome: an evolutionary marker comes of age. Nature Rev.

Genet. 4, 598–612 (2003).

17. Su, B. et al. Y-chromosome evidence for a northward migration of modern humans into eastern Asia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m. J. Hum. Genet. 65, 1718–1724 (1999).

18. Kivisild, T. et al. The emerging limbs and twigs of the East Asian mtDNA tree. Mol. Biol. Evol. 19, 1737–1751

(200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 Roberts, D. F. & Hiorns, R.W.Methods of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composition of a hybrid population. Hum. Biol.

37, 38–43 (1965).

20. Bertorelle, G.& Excoffier, L. Inferring admixture proportions from molecular data. Mol. Biol. Evol. 15,

1298–1311 (1998).

21. Wang, J. Maximum-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admixture proportions from genetic data. Genetics 164, 747–765

(2003).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2. Wen, B. et al. Analyses of genetic structure of Tibeto-Burman populations revealed a gender-biased admixture in

southern Tibeto-Burmans. Am. J. Hum. Genet. 74, 856–865 (2004).

23. Jin, L. & Su, B. Natives or immigrants: modern human origin in East Asia. Nature Rev. Genet. 1, 126–133

(2000).

24. The Y Chromosome Consortium, A nomenclature system for the tree of human Y-chromosomal binary

haplogroups. Genome Res. 12, 339–348 (200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5. Excoffier, L., Smouse, P. E. & Quattro, J. M.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inferred from metric distances

among DNA haplotypes: application to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restriction data. Genetics 131, 479–491 (1992).

26. Schneider, S., et al. Arlequin: Ver. 2.000. A software for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Genetics and Biometry

Laboratory, Univ. of Geneva, Geneva, 2000).

27. Dupanloup, I. & Bertorelle, G. Inferring admixture proportions from molecular data: extension to any number of

parental populations. Mol. Biol. Evol. 18, 672–675 (2001).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8. Chakraborty, R. Gene admixture in human populations:Models and predictions. Yb. Phys. Anthropol.29, 1–43

(1986).

29. Sans,M. et al. Unequal contributions of male and female gene pools from parental populations in the African

descendants of the city of Melo, Uruguay. Am. J. Phys. Anthropol. 118, 33–44 (2002).


补充信息 本论文的补充信息置于www.nature.com/nature.

致谢 感谢所有为本研究提供样品的志愿者。样本采集得到NSFC 和STCSM 基金给予复旦大学的资助。金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Ranjan Deka 和Ranajit Chakraborty 得到NIH 和NSF 基金的资助。

争取利益声明 作者声明其并无争取经济利益之意向。

通讯 以及获取数据资料可致信金力(lijin@fudan.edu 或 li.jin@uc.edu). 15 个汉族群体的711 个体线粒体高

变1 区序列已提交GenBank, 序列号AY594701-AY595411。
自然、科学这样的专业期刊,就算杨伟这样“准伟大”的人物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吗》?
汉族父系高度同源而且稳定,这个需要又发一次吗?难道2011的劳动节的今天,还有文盲是认为汉族是 融合出来的吗?
淡品人生 发表于 2011-5-1 21:06
术业有专攻罢了,就好像姚明打球再牛也进不了中国男足一样。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5-1 21:10


    有,一些在竞争东亚生存空间种族战争中失败的loser,yy汉人的血统,来为它们的失败做个注脚,仿佛它们的失败建立在混乱汉人的基础上似的,可惜,分子人类学的y染色体,已经分析了它们这些loser的祖宗,以及它们祖宗失败而且终将被淘汰的事实。
这些年在网上制造地域矛盾 制造XX方言才是正统古汉语 制造被胡化的,

背后的势力和中国X块论满蒙非中国论等是一致的。
淡品人生 发表于 2011-5-1 21:14


    loser说的话就让他们自己去吧,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认同这些观念的哦
欢乐多 发表于 2011-5-1 21:14

航空专业类在自然,科学上发表的文章不少,杨伟之所以只能算准伟大,不能算伟大,就在于他是实践性人物,没有开创性的理论,离伟大不远,但还差点。自然,科学这样的杂志,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上的。
淡品人生 发表于 2011-5-1 21:19
啊,我确实不知道这些杂志也发航空专业的文章,以为自然、科学都是纯理科的杂志。
欢乐多 发表于 2011-5-1 21:21


    呵呵,我也不知道我们汉人为什么不能和在四万年前和我们分离白种独合作,而非要和15万年前分离的通古斯杂种互相56朵花?从血统关系上说,汉人的o系,白种猪的r系,印弟安q系,毛子中的n系,是非常晚近的共祖人群,比和鞑子们的关系近多了。
劣等种族就是劣等种族,它们一天没在东亚种族生存空间的战争中获胜,它们就只能接受loser的命运,混入胜利者----汉人,也不能改变它们的命运,毕竟,它们就是一群2500年前失败者的后代,因为没有夺取更多的土地和财富,现在它们的杂种在等待命运的判决。
要让这些通古斯杂种发现东亚大陆上到处都是o系男人,还真烦人,东亚大陆上的这些o系男人,已经证明了c,d系劣种在东亚的失败,wow,等等,c d系劣等种族还在其它大陆有留存吗?


游牧民族非常杂,尤其是某些黄白相间的民族,偏偏这些玩意喜欢yy汉族

游牧民族非常杂,尤其是某些黄白相间的民族,偏偏这些玩意喜欢yy汉族
不知道别胡说 发表于 2011-5-1 22:25


    确实是这样,偏偏好多人就喜欢来搞乱汉族民心。
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历史的问题,否则又是口水的前戏。
ygqjyf88 发表于 2011-5-2 07:17


    历史学根本和经济学一样,都是个笑话,没有一点科学性。
研究人类起源,考古学证据和历史学证据不统一,要相信考古学。分子人类学证据和考古学证据不统一,要相信分子人类学。
钱玄同和付斯年这样的小丑和电子显微镜比,我更相信电子显微镜下的dna。
dna还说成吉思汗那个砸钟留下子孙最多呢?鬼才信啊。
qmsqms 发表于 2011-5-2 07:52

铁木真的y染色体是c3c,全世界地球人中c系全部不过三四千万人,而汉人中的常见y染色体o3c就上亿亿,这还不包括其它东亚民族里的o3c,东亚以外地区的o3c虽然不常见,但也不会少于千万。
民族虚无主义的确恶心,咱心里清楚就行,过度宣传没必要,不然谩骂基本就是这贴的基调了。
有那么一些道理
让要想认胡人当自己的父系祖先谁就去认吧。
自燃 就是自灭,JY喜欢上外国期刊,倍儿有面子,
楼上好多专家
俺看得一楞一楞的
前几年乃至十几年钱,汉族虚无论猖獗到何种地步
背嵬军 发表于 2011-5-2 11:17


    是这样的,在科学面前,那些杂种民族对汉族的指手划脚,只能增加它们的可笑程度。
淡品人生 发表于 2011-5-2 11:44

我以前也认为汉族是文化融合的民族,但最近一两年看了好多分子人类学的报告和书,我现在已近改变了看法,汉族在血统上确实比较纯,无论南北汉族的父系基本上是一样的。比起游牧民族我们确实纯的多。而且,北方汉族的血融程度也比好多人想象的要低的多,一个是由于汉族绝对的人口数量,还有一个可能是那些少数民族本身就带有很浓的汉族血统,所以发生的那些融合都是游牧融进了汉族。甚至比起自誉为纯血民族的和族来说,我们的血统也纯的多。
  我不是个种族主义者,我是是在论述一个事实。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1-5-2 12:03

倭奴杂的很,40%以上的d系y染色体,和另外的日本人关系非常远,从血统上说,比和德国人法国人毛子的关系还要远。


说汉族只是文化民族,和说中国只是地理名词一样可笑,可恶。 如果你是汉人,就应该为自己悠久但不失纯净的血统而骄傲吧。

说汉族只是文化民族,和说中国只是地理名词一样可笑,可恶。 如果你是汉人,就应该为自己悠久但不失纯净的血统而骄傲吧。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1-5-2 12:03



    说两点:
1.真正的分子人类学专家,是不会参加这么具有倾向性的讨论的,更不会跟什么民族问题搀和起来;
当然他在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倾向性,但学术就是学术;BTW,不会真有人把网上信誓旦旦的“报告书”当真吧?


2.很奇怪有人把“民族融合”和“血统纯正”对立起来,还沾沾自喜

所谓基因纯正,恰好说明了一个问题:
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我们这个族群(仅仅是血缘观念,而不是1840年以后才肇始的民族政治观念)在历史上,出现形成得非常早,并且有至少一次大范围的文明扩张

这跟所谓的“民族融合”根本不矛盾

举个例子:老头子的几个儿子分家了(形成了不同的古民族):大儿子生活富裕,家大业大,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小儿子家里穷困,形成了一个小家庭
后来这两个家庭联姻了

请问现在这个家庭的血缘大儿子家的占得多,跟“血统纯正”有什么关系?能否认联姻这一“民族融合”的过程存在么

就像有些人说棒子“血统不纯”一样,其实准确的说,是棒子民族的形成比较晚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民族,有着相对统一的血缘本是理所当然的,我很搞不懂怎么就成了某些人口中“拒绝融合”的证据
淡品人生 发表于 2011-5-2 12:28
现在的问题是
1 这样从父系Y染色体分析的结论可靠性到底多高?能否准确的推断各类人群的融合时间?我上次在飞扬被人猛喷,其中一个人号称是本来专业是搞生物基因的。当然据我这两年掌握的知识,我个人基本上是认同的。
2 很多人不接受这样的观点,但并不是持否定观点的人都是抱有恶意的,这样一来会动摇我们好多的认知,总之是个很复杂的事情,里面所包含的事实既残酷,又让人深思。
3 我觉得分子人类学要想被别人所知,在介绍时还是要低调,尽量用事实说话,不要掺杂极端的情绪和言论。
iam007too1 发表于 2011-5-2 12:36

你说的原则上并没有错,那也是科学家因该秉承的学术态度。但每一个有正常智商的人看到相关的材料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见仁见智,这个也不会因为你的看法而改变。试图说服别人是没用的,有些结论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的。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1-5-2 12:44


    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东西不准确还有什么准确,总比相信钱玄同付斯年这样的小丑信口胡说强。
父系研究比母系研究强,母系一代一变,爷爷聚了a,儿子和b结婚,孙子和m结婚,难道这祖孙三代是三个不同的民族?至少从母系角度研究人群中的男性群体,非常不准确。“这样一来会动摇我们好多的认知“,这个认知是某些人阴谋分裂中国恶意散播到人群中的,就是要和这些人斗,不斗不算中国人,不斗对不起自己的祖宗。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5-1 21:10

还有不少。
基本上中学历史老师,都是这样的文盲。我上中学时那老师,一个口头禅就是“谁是纯的”,搞得我的思想还一直很和谐。
淡品人生 发表于 2011-5-2 12:28
宋朝时,日本人专门派女人到宋朝来度种,就是让汉族男人去留下种,然后还要立下文书,证明这个女人的腹中的胎儿确实是宋人的血肉,然后此女生下的儿子就会被贵族们领养当作继承人。
日本的贵族被称为华族,就是这个原因。

《清波杂志》记载:“倭国(日本)一舟飘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中国)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这则记载说日本妇女来到宋代中国,遇到宋朝美男子就要而主动献身,目的是生下后代,来给日本改良人种。

   宋人洪皓在《松漠纪闻》记载:“回鹘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时,有入居秦川为熟户者。女未嫁者先与汉人通,有生数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种类。媒妁来议者,父母则曰,吾女尝与某人某人昵,以多为胜,风俗皆然。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盖与汉儿通而生也。”这则历史记载大意是说在宋朝时回鹘的年轻女子未嫁前有与宋朝汉人先“同居”的传统。回鹘人以此为自豪,在嫁女儿时回鹘的父母们会自豪的宣扬说:“我女儿曾和哪个汉人同居生活过”并以与汉人同居人越多越为光容。这是回鹘的风俗。所以回鹘的后代有大量的混血儿,他们都是宋代汉人的后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25bcab0100iew8.html

所以说,民族大融合,是周边少数民族,融合在汉族当中。

你说的原则上并没有错,那也是科学家因该秉承的学术态度。但每一个有正常智商的人看到相关的材料都会得 ...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1-5-2 12:50



    呵呵,其实我也是这个意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能做的,也就是用一点基本的小学数学概念,说出我自己的看法;
  对于那些预设血统论前提的人,我只能无话可说

  我还是这么认为:
所谓的“血统纯正”,说明这个地方的文化(或者文明),形成的非常早,而且没有太大规模的迁徙、文明凋亡发生
例子就是中华民族的农耕主体,因为:1.早早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迎来了早期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抢占了先机;2.千年以来的良好环境与文明韧性,注定了我们同根同源
所谓的“血统不纯”,说明这个民族(血缘上的),形成得很晚
例子就是中华民族的游牧成分,在千年以来一直颠沛流离,一直是一个政权交替的部族共同体,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道统
个人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把这往否定民族融合论方向暗示的人,我只能觉得是屁股坐歪了,或者别用所图

你说的原则上并没有错,那也是科学家因该秉承的学术态度。但每一个有正常智商的人看到相关的材料都会得 ...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1-5-2 12:50



    呵呵,其实我也是这个意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能做的,也就是用一点基本的小学数学概念,说出我自己的看法;
  对于那些预设血统论前提的人,我只能无话可说

  我还是这么认为:
所谓的“血统纯正”,说明这个地方的文化(或者文明),形成的非常早,而且没有太大规模的迁徙、文明凋亡发生
例子就是中华民族的农耕主体,因为:1.早早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迎来了早期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抢占了先机;2.千年以来的良好环境与文明韧性,注定了我们同根同源
所谓的“血统不纯”,说明这个民族(血缘上的),形成得很晚
例子就是中华民族的游牧成分,在千年以来一直颠沛流离,一直是一个政权交替的部族共同体,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道统
个人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把这往否定民族融合论方向暗示的人,我只能觉得是屁股坐歪了,或者别用所图
在周朝,所谓的华夏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个氏族,包括与他们相融合的一些古氏族,其中又以周为中心。这些民族本非单纯,所以可以称之为“诸夏”。“诸夏”的详细情况,因为上古史料的缺乏,我们现在已经难以追究。“诸夏”之外的氏族,古时候称为“夷狄”,古籍中有记载的名称繁多,主要有苗族、蛮、黎族、荆、舒、淮夷、徐戎、嵎(yú)夷、莱夷、和夷、岛夷、百越族、巴族、蜀族、庸、卢、微、髳(máo)、彭、氐(dī)、羌族、濮、西戎、骊戎(lí róng)、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狿狁(yán yǔn)、赤狄、白狄、义渠、林胡等。这些夷狄的服饰、语言、生活习惯、都和中原的华夏民族不同。这些所谓夷狄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群貊(mò)之外,都和中原的华夏民族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春秋时北方的晋国与战国时北方的燕赵两国,都征服和兼并了许多狄人的部族和国家,并与之相互通婚。东方的齐鲁两国则完全征服并同化了东夷民族。西方的秦国,本身就是一个戎夏混合的民族,到秦始皇时代已经完全征服了西夷与巴蜀一带的氐羌。楚国原来是一个南蛮之邦,春秋时期在南方崛起,加入夏人集团。到战国时期席卷了长江流域,把荆 吴 苗 蛮与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图。春秋的吴国也是一个荆吴与夏人的混合民族。而越国则属于南方越族。这两个国家先后加入了诸夏的集团,最后这两个国家的民族与土地都并入了楚国。秦楚两大强国,原本都是非夏族的国家。在各自华化了自己以后,一个华化了整个中国的西部,一个华化了南部。秦始皇以一个华戎混合的民族统一了整个中国的版图,同时也统一了文化,建立了一个众民族大统一的大帝国。这就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第一阶段。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1-5-1 21:10


    同什么源?要同源的话都同到非洲黑猴子上面了,怎么非洲黑猴子没变成汉人?现在首要的是要培养作为汉人的自立,自强,自尊的精神,而不是所谓都有一个爹!
廪君蛮 发表于 2011-5-2 12:32


    我看你才可笑,你去查查唐宋时期都是什么人?肯定都会说自己是唐人,宋人,决不会说自己是汉人,现在某些做法与蒙元时期分成汉人,南人一样可笑。
回复 39# hanlong3


    找你的理论 你是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