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机垂尾对比 J-20 外倾全动垂尾更有利于机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2:54:10


首先申明  小白对气动没什么研究  也是看一些东西有感
J-20和f-35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外形相似的垂尾个人觉得是为了追求机动性能
J-20是强上加强  使得其在四代机中的机动性能尤为突出  鸭翼+全动外垂尾+边条 和有可能加上的矢量喷  这样的气动组合可谓前所未有  在大攻角时会有很好的操作性能
F-35可能是因为其不佳的机动做的一点平衡

附各种垂危的比较
单垂尾战机的偏航力矩完全由单垂尾上的方向舵完成,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受力过大,对于某些高机动性的重型战斗机来说,单垂尾承受不了这样的负荷,所以就出现了双垂尾,双垂尾上的两片方向舵分别承担偏航力矩,这样受力会小的多。 很多先进战斗机采用单垂尾,比如F16,J10,欧洲的两风等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机动行,而在与垂尾本身的气动负荷.战斗机机动性要求高,如果本身体积大,质量大,比如重型战斗机,只能采用双垂尾来分担气动负荷.多一个垂尾就多一套机械控制系统,所以原则上只有无法采用但垂尾的情况下才考虑双垂尾。
双垂尾最主要是提高大攻角时的机动性,单垂尾在大攻角时因机身阻挡气流受干扰,会减弱和失掉机动操控能力,所以单垂尾布局多采用腹鳍补救;双垂尾在大攻角时则可避开机身干扰,因而可获得较好的大迎角机动能力。 同时双垂尾可以提高操纵力矩,也就是在同样操纵力矩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垂尾的高度,但是由于多了一套空气动力平面,双垂尾之间的互相干扰,以及双垂尾与其他翼面的相互作用就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多了一套操纵机构,重量和复杂性都有相应的增加。因此对于起飞重量不大,或者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水平机动性的,未必采用双垂尾
双垂尾外倾,得以避开大攻角飞行时机身对垂尾的遮挡,增加方向稳定性。外倾的双垂尾容许在起飞时两侧舵面同时向内翻转(toe in),依靠外倾的角度,形成额外的向下的压力分量,以主轮为支点,及早地使机头抬起来,缩短起飞距离;在着舰滑跑时,则两侧舵面同时向外翻转(flare out),充当减速板,并形成使机头向下的压力分量,加强刹车效果。不过实用中,一般起飞、着陆都是向内翻(toe in),这是因为舰载机着舰时,实际上是按起飞的动作,这是准备万一着舰失败,可以立刻复飞。这 toe in 或 flare out 是单垂尾不可能做到的。直立的双垂尾除了作减速板外,也不能做到外倾双垂尾的其他功能。说起来,toe in 使机头及早抬头的功能可以通过压平尾来实现,但一压平尾,就等于产生负升力,机头是抬起来了,但总升力也损失了。用外倾的双垂尾实现这个功能,平尾可以用来产生额外的升力,对缩短起飞距离有好处。当然,外倾的双垂尾还对减小侧面的雷达截面积有好处.F22和F35用倾斜双垂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这会降低垂尾的效率,增加设计难度。
链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6007533.html


对比各型四代机垂尾  个人觉得斜外倾全动双垂尾是一个非常好得选择
最后请各位大大拍砖

首先申明  小白对气动没什么研究  也是看一些东西有感
J-20和f-35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外形相似的垂尾个人觉得是为了追求机动性能
J-20是强上加强  使得其在四代机中的机动性能尤为突出  鸭翼+全动外垂尾+边条 和有可能加上的矢量喷  这样的气动组合可谓前所未有  在大攻角时会有很好的操作性能
F-35可能是因为其不佳的机动做的一点平衡

附各种垂危的比较
单垂尾战机的偏航力矩完全由单垂尾上的方向舵完成,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受力过大,对于某些高机动性的重型战斗机来说,单垂尾承受不了这样的负荷,所以就出现了双垂尾,双垂尾上的两片方向舵分别承担偏航力矩,这样受力会小的多。 很多先进战斗机采用单垂尾,比如F16,J10,欧洲的两风等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机动行,而在与垂尾本身的气动负荷.战斗机机动性要求高,如果本身体积大,质量大,比如重型战斗机,只能采用双垂尾来分担气动负荷.多一个垂尾就多一套机械控制系统,所以原则上只有无法采用但垂尾的情况下才考虑双垂尾。
双垂尾最主要是提高大攻角时的机动性,单垂尾在大攻角时因机身阻挡气流受干扰,会减弱和失掉机动操控能力,所以单垂尾布局多采用腹鳍补救;双垂尾在大攻角时则可避开机身干扰,因而可获得较好的大迎角机动能力。 同时双垂尾可以提高操纵力矩,也就是在同样操纵力矩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垂尾的高度,但是由于多了一套空气动力平面,双垂尾之间的互相干扰,以及双垂尾与其他翼面的相互作用就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多了一套操纵机构,重量和复杂性都有相应的增加。因此对于起飞重量不大,或者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水平机动性的,未必采用双垂尾
双垂尾外倾,得以避开大攻角飞行时机身对垂尾的遮挡,增加方向稳定性。外倾的双垂尾容许在起飞时两侧舵面同时向内翻转(toe in),依靠外倾的角度,形成额外的向下的压力分量,以主轮为支点,及早地使机头抬起来,缩短起飞距离;在着舰滑跑时,则两侧舵面同时向外翻转(flare out),充当减速板,并形成使机头向下的压力分量,加强刹车效果。不过实用中,一般起飞、着陆都是向内翻(toe in),这是因为舰载机着舰时,实际上是按起飞的动作,这是准备万一着舰失败,可以立刻复飞。这 toe in 或 flare out 是单垂尾不可能做到的。直立的双垂尾除了作减速板外,也不能做到外倾双垂尾的其他功能。说起来,toe in 使机头及早抬头的功能可以通过压平尾来实现,但一压平尾,就等于产生负升力,机头是抬起来了,但总升力也损失了。用外倾的双垂尾实现这个功能,平尾可以用来产生额外的升力,对缩短起飞距离有好处。当然,外倾的双垂尾还对减小侧面的雷达截面积有好处.F22和F35用倾斜双垂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这会降低垂尾的效率,增加设计难度。
链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6007533.html

101227214686907e00c3d82e26.jpg.thumb.jpg (131.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4-3 13:00 上传



对比各型四代机垂尾  个人觉得斜外倾全动双垂尾是一个非常好得选择
最后请各位大大拍砖
全动的双垂尾对飞控要求很高,再加上垂尾强度也是个挑战,不过既然j20这样选择,说明还是有信心的…
F35是全动垂尾??难道我奥特曼了?
LZ你确定F35是全动垂尾?真怀疑这是不是你从哪复制的

LZ你确定F35是全动垂尾?真怀疑这是不是你从哪复制的
肾虚道长 发表于 2011-4-3 14:27



    我发现了 标题  手一抖F-35就升级了…………
LZ你确定F35是全动垂尾?真怀疑这是不是你从哪复制的
肾虚道长 发表于 2011-4-3 14:27



    我发现了 标题  手一抖F-35就升级了…………
为啥那张图的背景都一样
也许我表达不清楚  J-20和f-35的垂尾外形相似…………  所以气动有相似的地方
F-35改全动MD又要加钱了…………
F35不是的。。
如果尾容量不够大的情况下在包线的右下范围既低空大表速表现差,{:jian:}此外超大迎角状态由于垂尾高度过小和机身机翼屏蔽存在死水区垂尾失效,如果不靠TVC的话就呕了{:cha:}
不知道定型以后的20外形变化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