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历史上为何对香料如此痴迷?(更新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57:14


英语中“Spice”(香料)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pecies”,常用来指代贵重但量小的物品。作为一名中国人,恐怕很难理解历史上西方人对待香料的痴狂——在最匮乏的时代,香料甚至一度与黄金等价,而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完全灭亡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传统东方贸易后,对香料的渴望被认为是西方地理大发现的一大动力。国人对香料并不陌生,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香料生产国(高居榜首的是印度)。西方人为何历史上对香料如此痴狂?香料在西方人的历史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简单的做一个梳理。(本文参考资料,除了网上资料以外,主要取自杰克·特纳 《香料传奇》一书,三联书店,2007年版)


    800px-Silk_route.jpg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这里提到的“香料”,究竟所指何物?牛津英语词典大致做如下解释:从热带植物中提取的具有强烈香味或味道的植物性物质,由于其香味及防腐性,常用作调料或其他用途。香料在食品中一般可分为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二大类,从历史角度看,本文涉及的多数为天然香料。

香料种类繁多,甚至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认定,不过,对于欧洲人来说,历史上最重要的香料包含以下几种:


1 胡椒(Piper nigrum)。原产于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是胡椒科的一种开花藤本植物,它的果实在晒干后通常可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同样的果实还是白胡椒、红胡椒与绿胡椒的制作原料。另外。历史上还有一些类似胡椒的香料,比如Melegueta胡椒,产于非洲,中世纪也曾广泛在欧洲使用,但现代已经非常罕见了。


       Piper_nigrum_drawing_1832.jpg

          Peppercorn-varieties.jpg

          Pepper091.jpg                  



2 丁香。(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香料,又指丁香属植物树上的花蕾,又名丁子香,其花蕾香气宜人,晒干后形状犹如钉子,因此得名。(拉丁语原意即为钉子)。今天印尼的丁香产量依然占到全球的80%。有趣的是,最早文字明确记载丁香却是在中国汉代,丁香被用于大臣面见皇帝前咀嚼,以清新口气(类似今日的口香糖了)。

          丁香.jpg


3 肉蔻 它是一种坚果类植物。生长于热带地区的常绿植物,常见于东南亚、澳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尤以印度尼西亚和格林纳达产量最大。肉豆蔻果实是可制两种常见香料:豆蔻核仁(Nutmeg)和肉豆蔻皮(Mace)。肉蔻除了香味,还含有肉豆蔻醚(Myristicin),能够产生兴奋及致幻作用。如服用过量,甚至可能中毒。


        肉蔻Koeh-097.jpg


4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为樟科常绿乔木,又名玉桂、牡桂,其树皮、枝、叶、果、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桂油,而以树皮含量最高。肉桂原产中国,我们熟悉的香料名字是桂皮。

        肉桂.jpg
      



5 最后一类恐怕是今天中国人最熟悉最常用的香料,生姜。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生姜的最大出产国,而欧洲人很长一段时间未见过生姜,只见过干姜或姜粉。不过现在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姜生产国。

       姜.jpg


我们这里谈到的令历史上欧洲人心仪不已的香料,即以以上几种原产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为主。

稍后我们会从食物、烹调的角度,谈及香料与欧洲人的关系,和它的作用。(缓慢更新中……)

一 从饮食烹饪的角度,看古代欧洲人对香料的需求与定位:

“美丽的帆船,希腊人的杰作,在佩利亚河上搅起白色泡沫……带着黄金而来,载着胡椒而归。”——泰米尔《脚镯短诗》(公元200年)

前文我提到,香料对于西方人一度与黄金等价,如此说来,显然属于奢侈品,远非平民可以企及。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香料的珍稀程度随着时代也在不断变化。欧洲历史上有两个时代是香料贸易繁盛,香料供给相对充足的:第一是罗马帝国时代,伴随着罗马的衰败,西罗马灭亡,这条香料之路也宣告破灭。第二个时代则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逐渐控制了亚洲的香料贸易乃至生产(这一过程某种程度上延续至今)。在2者之间的一千年是欧洲相对香料紧缺的时期。在罗马帝国大量引进香料之前,东方香料也相对不被欧洲人所熟悉。

目前已知地中海沿岸民族最早食用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晚期,在今天叙利亚的Mali出土了一些泥板,上面记载着在啤酒中加入孜然芹和胡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香菜)的事实。在公元前3-4世纪希腊的喜剧中,就记载了孜然芹、芝麻、胡荽、牛至、番红花等香料的使用,但极少提及东方香料。一位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诗人安提法奈斯曾写道:“假如一个人把他买的一些胡椒带回家,他们就会提议将此人作为间谍加以拷问。”这隐约暗示出当时东方的香料有多么稀有和昂贵。同时期哲学家泰利奥弗拉斯图斯描述了胡椒,但主要是作为一种药剂成分而非厨房的调料。

到了众所周知的亚历山大时代,东征使得希腊文化圈前所未有地接近了印度,建立了联系,这也为欧洲获得印度香料提供了便捷。不过系统有规模的香料贸易是在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开始展开的,舰队经红海驶向东方,旋即满载胡椒等香料回归,再通过亚历山大港转运地中海各地。
然而,西方大规模持久的香料贸易还是要算在罗马的头上。今天的德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古罗马的日耳曼尼亚地区的罗马军营遗址挖掘出了窖藏的丁香和黑胡椒。而公元前一世纪驻扎在不列颠的罗马士兵同样喜欢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印度的舶来品,现在还保存着一些不列颠罗马士兵购买香料的记账木板。既然帝国偏远地区的普通士兵都有机会享用胡椒等东方香料,那么在这一时期香料的供给必然是相对充裕,而非富人才能专享的奢侈品。事实也的确如此…——
到公元前一世纪之公元后一世纪的罗马强盛时期,每年都有大约120艘商船定期前往印度开展总计一年的航行。一本名叫Periplus的书中(该书作者是一名当时操希腊语的海员),详细记载了这段航行的各个细节。主要包括两条航线,一条南下非洲海岸到达莫桑比克,主要接收象牙、熏香、兽皮、乌木、奇珍异兽和奴隶等货物。另一条更加漫长的航线则向东越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这是罗马人的香料之路。这条东方航线上的商船是一些那个年代的庞然大物,一些船只排水量接近千吨。
印度洋每年有固定的季风。夏季季风从西南方向吹来,比较狂暴难以预计。而冬季季风从11月至第二年三月,从东北方向吹来,干燥而温和。这是香料航路上的贸易风,只要算好了时机,出洋和返航的船只都能保证右舷方有强力的顺风,罗马人往往利用这段顺风期航行到印度。据说当时印度沿岸有19个港口,都是罗马人的造访之地。罗马商人提供玻璃制品、艺术品、锡、黄金和珊瑚,换来东方的各种奇珍异物。就香料而言,主要包括胡椒、桂树叶、丁香、肉蔻,然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产于印度马拉巴尔的胡椒。
罗马与印度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罗马皇帝定期接见印度使节。奥古斯都曾公开展示过来自印度的老虎。而在印度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穆兹里斯,当地的罗马人甚至为奥古斯都兴建了一座神庙,这座神庙的遗址至今可见。罗马商人在马拉巴尔一带采购香料后,等到第二年2月或三月,则可顺季风回国。路线仍然是从印度洋往西到达埃及,随后顺尼罗河运往亚历山大港,再从亚历山大港到罗马——一般是运往罗马意大利本土最大的港口,台伯河口的奥斯蒂亚。最后送到罗马的香料商人区销售。从马拉巴尔到罗马,即使按直线距离计算,也长达八千多公里。
罗马至今还遗留了很多香料市场的古迹。如图拉真皇帝时期在奎尔纳里山侧的市场。公元92年图密善皇帝所建香料仓库。甚至还有尼禄皇帝所建胡椒仓库的残迹。
而这些香料仓库兴建数百年后,罗马由盛而衰,渐渐被蛮族入侵而崩溃瓦解,这条繁荣的香料航路也就不复当年光景。不过,由东往西的香料贸易并未完全终止,而是被阿拉伯人接手过来。

下面为各位介绍罗马时代欧洲最著名的流传至今的一本烹调书埃皮西乌斯《烹调书》(公元一世纪),其中有大量和香料有关的菜谱:(后续更新中)

埃皮西乌斯《烹调书》(DE RE COQUINARIA)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是罗马那个时代(公元1世纪)菜谱流传至今的孤本,独一无二。其次,内容相当详实,包含了468个食谱,不仅包括菜肴,好包括调味品调制、调酒、制作沙司酱等各方面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这部菜谱至今仍在出版,对现代的西方大厨还有一定参考意义,影响深远。当然,必须指出,埃皮西乌斯由于本身属于富豪阶层,其记录的菜谱多数比较高档,同时代普通平民未必能经常享用。他虽然以美食家著称,但生前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几乎耗尽了万贯家财,常因此遭人诟病(尤其是在基督教流行后的时代,经常被作为贪吃的典型,这也是基督教七宗罪之一)。不过他也有欣赏者,例如3世纪罗马皇帝埃拉加巴鲁斯狂热爱好美食,便将埃皮西乌斯奉为先贤。

其实在老普林尼时代(23-79年),罗马的烹饪便已经体现了国际风味,普林尼提到罗马人厨房已经出现了埃及风味、克里特风味、昔兰尼加风味和印度风味。同时期的银胡椒罐也在现代普遍出土。一些富豪把香料作为薪资赐予门客……
在《烹调书》,能够看出当时的罗马人狂热爱好胡椒。468道菜,胡椒出现了349次。胡椒普遍被用于蔬菜、鱼、肉类、酒和甜食调味。例如第一道菜谱,“香料奇酒”,即以蜂蜜酒混入各种香料调配而成。还有一些特制的香料盐,其中一种据说具有帮助消化作用,成分有盐、黑、白胡椒、百里香、生姜、薄荷、孜然芹、旱芹子、欧芹、牛至、番红花、肉桂叶等,香料繁多,气味浓烈。
很多菜谱的结尾都写着“撒上胡椒即可食用。”另外,制作各种沙司酱也需要大量香料。有一种辛辣的沙司用孜然芹、生姜、芸香、苏打、枣椰子、胡椒、蜂蜜、醋等配置而成。此外还有各种鱼酱、促进消化的沙司、绿色沙司(除了普通香料还包含绿色混合香草)、吃家禽专用的凉沙司(除了胡椒以外,还含有当归)、专吃肉类所用的沙司、吃鸟肉所用的沙司等等。
菜谱里提到的大部分香料是本地出产的,但也包括不少东方进口香料,最重要的是胡椒、生姜和孜然,一般认为还包括丁香和肉豆蔻,但是用了不同的名字。一个明显没有提到的香料是桂皮。桂皮只在普林尼《自然历史》中出现过一次。多数菜品并不出奇,甚至在今天的欧洲餐桌还能见到。当然也包括一些非同凡响的菜肴,比如用胡椒和干果填充的睡鼠、香料炖火烈鸟等。

现代人对这本菜谱中频繁出现的香料或许感到困惑,其19世纪再版版本序言中,编者直言不讳地声称,罗马人最求过分的食物香味是嗅觉上的一种错乱,一种病态。


然而,仅仅依据埃皮西乌斯流传下来的孤本判断罗马人的饮食是有失偏颇的。之前有论坛的朋友认为欧洲人热衷于香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肉类腌制保存需要大量香料——这一点看似很合理,但现代的历史学家一般不会将此作为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即使在罗马极盛时代,香料供给相对充裕,东方香料的价格也是不便宜的,远非寻常家庭可以长期消费,更遑论年复一年的腌肉了。
具体来说,普林尼《自然史》记载了当时罗马主要进口香料的价格(公元1世纪)。最便宜的是黑胡椒,每磅4古罗马便士,白胡椒7罗马便士,生姜6便士,肉桂依据品种成色价格5-50便士不等,最贵的是桂皮油,纯桂皮油价格高达1000-1500便士。这相当于多少罗马人的购买力呢?当时一名罗马士兵的年俸为225便士。也就是其一年的收入可以购买大约30磅白胡椒。而一磅上等桂皮油的价格折合一名百夫长6年的工钱。

英语中“Spice”(香料)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pecies”,常用来指代贵重但量小的物品。作为一名中国人,恐怕很难理解历史上西方人对待香料的痴狂——在最匮乏的时代,香料甚至一度与黄金等价,而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完全灭亡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传统东方贸易后,对香料的渴望被认为是西方地理大发现的一大动力。国人对香料并不陌生,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香料生产国(高居榜首的是印度)。西方人为何历史上对香料如此痴狂?香料在西方人的历史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简单的做一个梳理。(本文参考资料,除了网上资料以外,主要取自杰克·特纳 《香料传奇》一书,三联书店,2007年版)


    800px-Silk_route.jpg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这里提到的“香料”,究竟所指何物?牛津英语词典大致做如下解释:从热带植物中提取的具有强烈香味或味道的植物性物质,由于其香味及防腐性,常用作调料或其他用途。香料在食品中一般可分为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二大类,从历史角度看,本文涉及的多数为天然香料。

香料种类繁多,甚至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认定,不过,对于欧洲人来说,历史上最重要的香料包含以下几种:


1 胡椒(Piper nigrum)。原产于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是胡椒科的一种开花藤本植物,它的果实在晒干后通常可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同样的果实还是白胡椒、红胡椒与绿胡椒的制作原料。另外。历史上还有一些类似胡椒的香料,比如Melegueta胡椒,产于非洲,中世纪也曾广泛在欧洲使用,但现代已经非常罕见了。


       Piper_nigrum_drawing_1832.jpg

          Peppercorn-varieties.jpg

          Pepper091.jpg                  



2 丁香。(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香料,又指丁香属植物树上的花蕾,又名丁子香,其花蕾香气宜人,晒干后形状犹如钉子,因此得名。(拉丁语原意即为钉子)。今天印尼的丁香产量依然占到全球的80%。有趣的是,最早文字明确记载丁香却是在中国汉代,丁香被用于大臣面见皇帝前咀嚼,以清新口气(类似今日的口香糖了)。

          丁香.jpg


3 肉蔻 它是一种坚果类植物。生长于热带地区的常绿植物,常见于东南亚、澳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尤以印度尼西亚和格林纳达产量最大。肉豆蔻果实是可制两种常见香料:豆蔻核仁(Nutmeg)和肉豆蔻皮(Mace)。肉蔻除了香味,还含有肉豆蔻醚(Myristicin),能够产生兴奋及致幻作用。如服用过量,甚至可能中毒。


        肉蔻Koeh-097.jpg


4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为樟科常绿乔木,又名玉桂、牡桂,其树皮、枝、叶、果、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桂油,而以树皮含量最高。肉桂原产中国,我们熟悉的香料名字是桂皮。

        肉桂.jpg
      



5 最后一类恐怕是今天中国人最熟悉最常用的香料,生姜。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生姜的最大出产国,而欧洲人很长一段时间未见过生姜,只见过干姜或姜粉。不过现在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姜生产国。

       姜.jpg


我们这里谈到的令历史上欧洲人心仪不已的香料,即以以上几种原产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为主。

稍后我们会从食物、烹调的角度,谈及香料与欧洲人的关系,和它的作用。(缓慢更新中……)

一 从饮食烹饪的角度,看古代欧洲人对香料的需求与定位:

“美丽的帆船,希腊人的杰作,在佩利亚河上搅起白色泡沫……带着黄金而来,载着胡椒而归。”——泰米尔《脚镯短诗》(公元200年)

前文我提到,香料对于西方人一度与黄金等价,如此说来,显然属于奢侈品,远非平民可以企及。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香料的珍稀程度随着时代也在不断变化。欧洲历史上有两个时代是香料贸易繁盛,香料供给相对充足的:第一是罗马帝国时代,伴随着罗马的衰败,西罗马灭亡,这条香料之路也宣告破灭。第二个时代则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逐渐控制了亚洲的香料贸易乃至生产(这一过程某种程度上延续至今)。在2者之间的一千年是欧洲相对香料紧缺的时期。在罗马帝国大量引进香料之前,东方香料也相对不被欧洲人所熟悉。

目前已知地中海沿岸民族最早食用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晚期,在今天叙利亚的Mali出土了一些泥板,上面记载着在啤酒中加入孜然芹和胡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香菜)的事实。在公元前3-4世纪希腊的喜剧中,就记载了孜然芹、芝麻、胡荽、牛至、番红花等香料的使用,但极少提及东方香料。一位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诗人安提法奈斯曾写道:“假如一个人把他买的一些胡椒带回家,他们就会提议将此人作为间谍加以拷问。”这隐约暗示出当时东方的香料有多么稀有和昂贵。同时期哲学家泰利奥弗拉斯图斯描述了胡椒,但主要是作为一种药剂成分而非厨房的调料。

到了众所周知的亚历山大时代,东征使得希腊文化圈前所未有地接近了印度,建立了联系,这也为欧洲获得印度香料提供了便捷。不过系统有规模的香料贸易是在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开始展开的,舰队经红海驶向东方,旋即满载胡椒等香料回归,再通过亚历山大港转运地中海各地。
然而,西方大规模持久的香料贸易还是要算在罗马的头上。今天的德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古罗马的日耳曼尼亚地区的罗马军营遗址挖掘出了窖藏的丁香和黑胡椒。而公元前一世纪驻扎在不列颠的罗马士兵同样喜欢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印度的舶来品,现在还保存着一些不列颠罗马士兵购买香料的记账木板。既然帝国偏远地区的普通士兵都有机会享用胡椒等东方香料,那么在这一时期香料的供给必然是相对充裕,而非富人才能专享的奢侈品。事实也的确如此…——
到公元前一世纪之公元后一世纪的罗马强盛时期,每年都有大约120艘商船定期前往印度开展总计一年的航行。一本名叫Periplus的书中(该书作者是一名当时操希腊语的海员),详细记载了这段航行的各个细节。主要包括两条航线,一条南下非洲海岸到达莫桑比克,主要接收象牙、熏香、兽皮、乌木、奇珍异兽和奴隶等货物。另一条更加漫长的航线则向东越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这是罗马人的香料之路。这条东方航线上的商船是一些那个年代的庞然大物,一些船只排水量接近千吨。
印度洋每年有固定的季风。夏季季风从西南方向吹来,比较狂暴难以预计。而冬季季风从11月至第二年三月,从东北方向吹来,干燥而温和。这是香料航路上的贸易风,只要算好了时机,出洋和返航的船只都能保证右舷方有强力的顺风,罗马人往往利用这段顺风期航行到印度。据说当时印度沿岸有19个港口,都是罗马人的造访之地。罗马商人提供玻璃制品、艺术品、锡、黄金和珊瑚,换来东方的各种奇珍异物。就香料而言,主要包括胡椒、桂树叶、丁香、肉蔻,然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产于印度马拉巴尔的胡椒。
罗马与印度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罗马皇帝定期接见印度使节。奥古斯都曾公开展示过来自印度的老虎。而在印度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穆兹里斯,当地的罗马人甚至为奥古斯都兴建了一座神庙,这座神庙的遗址至今可见。罗马商人在马拉巴尔一带采购香料后,等到第二年2月或三月,则可顺季风回国。路线仍然是从印度洋往西到达埃及,随后顺尼罗河运往亚历山大港,再从亚历山大港到罗马——一般是运往罗马意大利本土最大的港口,台伯河口的奥斯蒂亚。最后送到罗马的香料商人区销售。从马拉巴尔到罗马,即使按直线距离计算,也长达八千多公里。
罗马至今还遗留了很多香料市场的古迹。如图拉真皇帝时期在奎尔纳里山侧的市场。公元92年图密善皇帝所建香料仓库。甚至还有尼禄皇帝所建胡椒仓库的残迹。
而这些香料仓库兴建数百年后,罗马由盛而衰,渐渐被蛮族入侵而崩溃瓦解,这条繁荣的香料航路也就不复当年光景。不过,由东往西的香料贸易并未完全终止,而是被阿拉伯人接手过来。

下面为各位介绍罗马时代欧洲最著名的流传至今的一本烹调书埃皮西乌斯《烹调书》(公元一世纪),其中有大量和香料有关的菜谱:(后续更新中)

埃皮西乌斯《烹调书》(DE RE COQUINARIA)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是罗马那个时代(公元1世纪)菜谱流传至今的孤本,独一无二。其次,内容相当详实,包含了468个食谱,不仅包括菜肴,好包括调味品调制、调酒、制作沙司酱等各方面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这部菜谱至今仍在出版,对现代的西方大厨还有一定参考意义,影响深远。当然,必须指出,埃皮西乌斯由于本身属于富豪阶层,其记录的菜谱多数比较高档,同时代普通平民未必能经常享用。他虽然以美食家著称,但生前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几乎耗尽了万贯家财,常因此遭人诟病(尤其是在基督教流行后的时代,经常被作为贪吃的典型,这也是基督教七宗罪之一)。不过他也有欣赏者,例如3世纪罗马皇帝埃拉加巴鲁斯狂热爱好美食,便将埃皮西乌斯奉为先贤。

其实在老普林尼时代(23-79年),罗马的烹饪便已经体现了国际风味,普林尼提到罗马人厨房已经出现了埃及风味、克里特风味、昔兰尼加风味和印度风味。同时期的银胡椒罐也在现代普遍出土。一些富豪把香料作为薪资赐予门客……
在《烹调书》,能够看出当时的罗马人狂热爱好胡椒。468道菜,胡椒出现了349次。胡椒普遍被用于蔬菜、鱼、肉类、酒和甜食调味。例如第一道菜谱,“香料奇酒”,即以蜂蜜酒混入各种香料调配而成。还有一些特制的香料盐,其中一种据说具有帮助消化作用,成分有盐、黑、白胡椒、百里香、生姜、薄荷、孜然芹、旱芹子、欧芹、牛至、番红花、肉桂叶等,香料繁多,气味浓烈。
很多菜谱的结尾都写着“撒上胡椒即可食用。”另外,制作各种沙司酱也需要大量香料。有一种辛辣的沙司用孜然芹、生姜、芸香、苏打、枣椰子、胡椒、蜂蜜、醋等配置而成。此外还有各种鱼酱、促进消化的沙司、绿色沙司(除了普通香料还包含绿色混合香草)、吃家禽专用的凉沙司(除了胡椒以外,还含有当归)、专吃肉类所用的沙司、吃鸟肉所用的沙司等等。
菜谱里提到的大部分香料是本地出产的,但也包括不少东方进口香料,最重要的是胡椒、生姜和孜然,一般认为还包括丁香和肉豆蔻,但是用了不同的名字。一个明显没有提到的香料是桂皮。桂皮只在普林尼《自然历史》中出现过一次。多数菜品并不出奇,甚至在今天的欧洲餐桌还能见到。当然也包括一些非同凡响的菜肴,比如用胡椒和干果填充的睡鼠、香料炖火烈鸟等。

现代人对这本菜谱中频繁出现的香料或许感到困惑,其19世纪再版版本序言中,编者直言不讳地声称,罗马人最求过分的食物香味是嗅觉上的一种错乱,一种病态。


然而,仅仅依据埃皮西乌斯流传下来的孤本判断罗马人的饮食是有失偏颇的。之前有论坛的朋友认为欧洲人热衷于香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肉类腌制保存需要大量香料——这一点看似很合理,但现代的历史学家一般不会将此作为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即使在罗马极盛时代,香料供给相对充裕,东方香料的价格也是不便宜的,远非寻常家庭可以长期消费,更遑论年复一年的腌肉了。
具体来说,普林尼《自然史》记载了当时罗马主要进口香料的价格(公元1世纪)。最便宜的是黑胡椒,每磅4古罗马便士,白胡椒7罗马便士,生姜6便士,肉桂依据品种成色价格5-50便士不等,最贵的是桂皮油,纯桂皮油价格高达1000-1500便士。这相当于多少罗马人的购买力呢?当时一名罗马士兵的年俸为225便士。也就是其一年的收入可以购买大约30磅白胡椒。而一磅上等桂皮油的价格折合一名百夫长6年的工钱。


继续更新吧。
香料与肉体

西方人很早就用香料来为尸体防腐了。
1975-1976年,巴黎人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的木乃伊进行了科学检测,惊讶的发现,这具三千多年前的尸体鼻梁上居然镶嵌了来自印度的胡椒。尸体的腹腔内也发现了香料的痕迹。没人知道这些东方香料是怎样运抵埃及的。但至少说明了古老的埃及人就已经知道用东方香料保存尸体以迎接重生。
公元前5世纪伟大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时,也提到了埃及拥有5种不同的制造木乃伊的方法,从便宜的到昂贵的。最高级的手法需要各种香料,配方希罗多德语焉不详,只提到了肉桂。
荷马史诗中也存在类似的记载。女神阿芙洛狄忒用玫瑰香油为死去的赫克托耳涂抹身体。而罗马人亦不能免俗。塔西佗时代,用香料涂抹尸体已经是富人普遍的做法,特别是桂皮,成为了葬礼必备之物。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时,据说因为大家赠送的香料过多,以至于人们用桂皮为他打造了一尊模拟人像。
除了防腐,罗马人在火葬中也使用桂皮,据说桂皮具有独特的宗教作用,可以促使亡魂复活(罗马人同样流行凤凰涅槃的神话,而据说大鸟是在桂皮点燃的火焰中复活的)。尼禄皇帝的情妇波皮厄死去后,皇帝用一整堆桂皮为她举行火葬。甚至根据路加和约翰福音,耶稣的尸体被麻布裹身后,也涂有香料。于是很多早期基督徒也纷纷效仿。
在引入香料之前,欧洲常用的保存尸体的方法是用盐、酒和醋,甚至烹煮。1167年科隆大主教霍金纳德是一个不幸者。此公在翻越阿尔卑斯山中途死亡,仓卒之际,附近根本找不到香料师,为了保证尸体回家时不腐臭,随从们只好找来一口大锅,烹煮主教的尸体。然而效果很不理想,尸体完全烂了,只剩下主教的骨头和一锅肉汤。

 1118年,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一世远征抵达埃及时意识到将不久于人世,要求随从无比将他的尸体完好运回耶路撒冷,埋葬在其兄弟身边。考虑到路途遥远和埃及的炎热,随行的骑士面露难色。鲍德温只好求助于随行御厨阿顿,要求他用剑破开自己的肚子,取出内脏,在腹腔内涂好食盐,体表用香液月香料敷好,尤其不能忽视眼睛、鼻子、耳朵和嘴。阿顿忠实履行了诺言,国王的尸体基本完好地运回了圣城,只有内脏遗留在了异教徒的土地上。

继续更新吧。
香料与肉体

西方人很早就用香料来为尸体防腐了。
1975-1976年,巴黎人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的木乃伊进行了科学检测,惊讶的发现,这具三千多年前的尸体鼻梁上居然镶嵌了来自印度的胡椒。尸体的腹腔内也发现了香料的痕迹。没人知道这些东方香料是怎样运抵埃及的。但至少说明了古老的埃及人就已经知道用东方香料保存尸体以迎接重生。
公元前5世纪伟大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时,也提到了埃及拥有5种不同的制造木乃伊的方法,从便宜的到昂贵的。最高级的手法需要各种香料,配方希罗多德语焉不详,只提到了肉桂。
荷马史诗中也存在类似的记载。女神阿芙洛狄忒用玫瑰香油为死去的赫克托耳涂抹身体。而罗马人亦不能免俗。塔西佗时代,用香料涂抹尸体已经是富人普遍的做法,特别是桂皮,成为了葬礼必备之物。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时,据说因为大家赠送的香料过多,以至于人们用桂皮为他打造了一尊模拟人像。
除了防腐,罗马人在火葬中也使用桂皮,据说桂皮具有独特的宗教作用,可以促使亡魂复活(罗马人同样流行凤凰涅槃的神话,而据说大鸟是在桂皮点燃的火焰中复活的)。尼禄皇帝的情妇波皮厄死去后,皇帝用一整堆桂皮为她举行火葬。甚至根据路加和约翰福音,耶稣的尸体被麻布裹身后,也涂有香料。于是很多早期基督徒也纷纷效仿。
在引入香料之前,欧洲常用的保存尸体的方法是用盐、酒和醋,甚至烹煮。1167年科隆大主教霍金纳德是一个不幸者。此公在翻越阿尔卑斯山中途死亡,仓卒之际,附近根本找不到香料师,为了保证尸体回家时不腐臭,随从们只好找来一口大锅,烹煮主教的尸体。然而效果很不理想,尸体完全烂了,只剩下主教的骨头和一锅肉汤。

 1118年,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一世远征抵达埃及时意识到将不久于人世,要求随从无比将他的尸体完好运回耶路撒冷,埋葬在其兄弟身边。考虑到路途遥远和埃及的炎热,随行的骑士面露难色。鲍德温只好求助于随行御厨阿顿,要求他用剑破开自己的肚子,取出内脏,在腹腔内涂好食盐,体表用香液月香料敷好,尤其不能忽视眼睛、鼻子、耳朵和嘴。阿顿忠实履行了诺言,国王的尸体基本完好地运回了圣城,只有内脏遗留在了异教徒的土地上。


作为药品的香料

在中世纪,香料不仅用来保存死者的肉体,也用于治疗活人的病躯。并非所有的药品都是香料,但所有的香料都是药——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信条。后期拉丁文中香料一词(pigmenta)一词与药物实际为同义词。香料师往往也身兼药剂师。药房(apothecary)一词源于希腊语,本意指存放香料的库房。
公元5世纪的《叙利亚药典》,列举了大量关于香料的医疗用途。比如胡椒,倒入耳中可治耳痛和麻痹,同时可缓解关节痛。可治咽喉痛,各种牙病,可治胃病、心脏病、消化不良,以及肝硬化、胀气、黄疸、腹泻水肿、疝气等等疑难杂症。这显然缺乏科学根据,不过那时的医生却对此深信不疑。

8世纪的米兰大主教Crispus建议用胡椒、丁香和桂皮治疗关节炎。同时期约克郡大主教主张用香料治疗口疮。坎特伯雷大主教建议用胡椒拌野兔膀胱治痢疾造成的腹痛。
关于香料的保健作用最神奇的一个记载是,公元前一世纪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每天都服用一种据说包治百病的草药、香料混合剂,其效力之大,以至于该国王想要自尽时,发现一切毒药对他都不起作用,无奈之下,只得命令一个高卢佣兵将他杀死。

公元十世纪,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兴建了一所著名的医学校,成为当时欧洲的医学中心。通过阿拉伯人以及萨莱诺的学者共同努力,古代的医学知识开始在欧洲复兴,并得到广泛传播。而在这里出版的若干医书中,同样对香料十分重视,简直可算作包治百病。

香料的医疗功效有着古老的理论传统。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创造了体液理论——世间万物,都是由冷、热、干、湿四种要素综合而成。对应人体,则表现为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并以此对应人的四种性格体质,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与忧郁质。该理论最著名的倡导者为罗马的盖伦,他在2世纪曾做过罗马皇帝御医,影响深远。

按照上述理论,决定人身体、心理状况的是四种体液的平衡,患病则是平衡被打破的表现。(颇有些像中国中医的理论)伟大的波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其《药典》一书中,大致持同样观点,并传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香料起着维护体液平衡或恢复平衡的作用,大部分香料被认为是干、热性质的,因此被作为治疗冷、湿引起的疾病的良药。有一次罗马皇帝马库斯在宴会上暴饮暴食,并因此发烧,御医盖伦的诊断结论是过多的食物导致冷、湿的黏液质增加,并引起发烧,他的对策是让皇帝饮用味淡、干而酸的萨宾酒,并辅以胡椒。圣方济会修士培根甚至建议用一种毒蛇肉、丁香、肉豆蔻的混合物来延缓衰老。
兽医也使用香料。西班牙的德萨莫拉修士宣称一只多黏液的猎鹰可以通过服用琥珀粉、生姜、胡椒粉的混合物得到痊愈。1353年教皇英诺森六世购买香料来为他那只萎靡不振的印度鹦鹉治病。香料还被作为抗毒剂或解毒剂。《药物物质》一书记载,如果有人在食物中下毒,生姜可以破解,查理大帝的香料师奥尔良主教迪奥杜尔福斯主张用胡椒化解毒芹中毒。盖伦本身出版过专著《论抗毒剂》,作为皇帝的御医,自然要预防有人给皇帝下毒,盖伦偏爱的解毒剂是桂皮。

虽然上述理论大体缺乏科学依据,并且效力可疑,但或许也有应验的时候,对香料的信念超过了实际效果,今天的迷信在当时却是人们奉为真理的灵丹妙药。

作为药品的香料

在中世纪,香料不仅用来保存死者的肉体,也用于治疗活人的病躯。并非所有的药品都是香料,但所有的香料都是药——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信条。后期拉丁文中香料一词(pigmenta)一词与药物实际为同义词。香料师往往也身兼药剂师。药房(apothecary)一词源于希腊语,本意指存放香料的库房。
公元5世纪的《叙利亚药典》,列举了大量关于香料的医疗用途。比如胡椒,倒入耳中可治耳痛和麻痹,同时可缓解关节痛。可治咽喉痛,各种牙病,可治胃病、心脏病、消化不良,以及肝硬化、胀气、黄疸、腹泻水肿、疝气等等疑难杂症。这显然缺乏科学根据,不过那时的医生却对此深信不疑。

8世纪的米兰大主教Crispus建议用胡椒、丁香和桂皮治疗关节炎。同时期约克郡大主教主张用香料治疗口疮。坎特伯雷大主教建议用胡椒拌野兔膀胱治痢疾造成的腹痛。
关于香料的保健作用最神奇的一个记载是,公元前一世纪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每天都服用一种据说包治百病的草药、香料混合剂,其效力之大,以至于该国王想要自尽时,发现一切毒药对他都不起作用,无奈之下,只得命令一个高卢佣兵将他杀死。

公元十世纪,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兴建了一所著名的医学校,成为当时欧洲的医学中心。通过阿拉伯人以及萨莱诺的学者共同努力,古代的医学知识开始在欧洲复兴,并得到广泛传播。而在这里出版的若干医书中,同样对香料十分重视,简直可算作包治百病。

香料的医疗功效有着古老的理论传统。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创造了体液理论——世间万物,都是由冷、热、干、湿四种要素综合而成。对应人体,则表现为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并以此对应人的四种性格体质,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与忧郁质。该理论最著名的倡导者为罗马的盖伦,他在2世纪曾做过罗马皇帝御医,影响深远。

按照上述理论,决定人身体、心理状况的是四种体液的平衡,患病则是平衡被打破的表现。(颇有些像中国中医的理论)伟大的波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其《药典》一书中,大致持同样观点,并传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香料起着维护体液平衡或恢复平衡的作用,大部分香料被认为是干、热性质的,因此被作为治疗冷、湿引起的疾病的良药。有一次罗马皇帝马库斯在宴会上暴饮暴食,并因此发烧,御医盖伦的诊断结论是过多的食物导致冷、湿的黏液质增加,并引起发烧,他的对策是让皇帝饮用味淡、干而酸的萨宾酒,并辅以胡椒。圣方济会修士培根甚至建议用一种毒蛇肉、丁香、肉豆蔻的混合物来延缓衰老。
兽医也使用香料。西班牙的德萨莫拉修士宣称一只多黏液的猎鹰可以通过服用琥珀粉、生姜、胡椒粉的混合物得到痊愈。1353年教皇英诺森六世购买香料来为他那只萎靡不振的印度鹦鹉治病。香料还被作为抗毒剂或解毒剂。《药物物质》一书记载,如果有人在食物中下毒,生姜可以破解,查理大帝的香料师奥尔良主教迪奥杜尔福斯主张用胡椒化解毒芹中毒。盖伦本身出版过专著《论抗毒剂》,作为皇帝的御医,自然要预防有人给皇帝下毒,盖伦偏爱的解毒剂是桂皮。

虽然上述理论大体缺乏科学依据,并且效力可疑,但或许也有应验的时候,对香料的信念超过了实际效果,今天的迷信在当时却是人们奉为真理的灵丹妙药。


然而,仅仅依据埃皮西乌斯流传下来的孤本判断罗马人的饮食是有失偏颇的。之前有论坛的朋友认为欧洲人热衷于香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肉类腌制保存需要大量香料——这一点看似很合理,但现代的历史学家一般不会将此作为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即使在罗马极盛时代,香料供给相对充裕,东方香料的价格也是不便宜的,远非寻常家庭可以长期消费,更遑论年复一年的腌肉了。
具体来说,普林尼《自然史》记载了当时罗马主要进口香料的价格(公元1世纪)。最便宜的是黑胡椒,每磅4古罗马便士,白胡椒7罗马便士,生姜6便士,肉桂依据品种成色价格5-50便士不等,最贵的是桂皮油,纯桂皮油价格高达1000-1500便士。这相当于多少罗马人的购买力呢?当时一名罗马士兵的年俸为225便士。也就是其一年的收入可以购买大约30磅白胡椒。而一磅上等桂皮油的价格折合一名百夫长6年的工钱。

这是一种什么价格概念呢?我们不妨和今天的中国人的购买力做一个大概的比较。网上海南产胡椒的参考价格大概是30多人民币一斤,姑且算30元一磅。一个中国人普通收入,我们按月薪税后2000元计算,一年是2.4万元,可以购买800磅胡椒。
而罗马士兵一年的收入只能买30磅白胡椒。粗略估计普通现代中国人对胡椒的购买力是罗马军团士兵的20多倍。或者参考罗马1世纪胡椒的价格,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人民币600多元一磅

通过这个简单的类比,我们看东方香料,对罗马人而言便宜吗?显然是不便宜。当然,1世纪至2世纪罗马强盛期商路畅通,香料供应稳定,价格大致还是比较亲民的。罗马帝国衰落乃至崩溃后,东方香料价格就开始一路上涨,直至地理大发现后才有改观。但即使香料相对便宜的罗马帝国时期,其价格也远不是普通老百姓能长期大量使用的(须知埃皮西乌斯本人就属于富人阶层,其菜谱并不是大众菜肴)。普通罗马人或许能偶尔使用东方香料,但大量使用,经济上负担不起。罗马帝国强盛期过后,香料价格迅速上涨,普通民众更是难以消费了。(公元一世纪1公斤黄金可以兑换大约300公斤香料,而到了301年,一公斤黄金只能兑换90公斤香料)

有朋友说西方人热衷香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偏肉食,且需要大量腌肉过冬。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面,也不是今天历史学家认为的西方人香料用途的最重要因素(实际上到底什么吸引西方人迷恋东方香料,今天学界还没有定论)。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在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掌控东方香料产地之前,即使香料最便宜的罗马帝国时期,其价格也注定不是所有国民都能消费得起的。“中产阶级”都有一定困难,更遑论贫民阶层了。要让整个欧洲的家庭不分收入高低,全民都每年大量使用东方香料做腌肉,经济上是不可能的。
其次,气候上也有一定原因。我们看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版图。其实大家应该都明白,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是地中海沿岸。地中海一度成为罗马内湖。而罗马主体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气候,简单说就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例如,现代的巴塞罗那,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也达到了零上4摄氏度,降水量7月仅29厘米,而12月反而达到49厘米。在这种特殊气候下,说罗马人冬季面临食物匮乏的压力,牲畜都无法过冬必须宰杀,因此要大量香料腌制食品——这个说法是片面的,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符。如果说是北方的日耳曼蛮族,倒确实面临这种情况。但罗马时代的蛮族,使用香料远不如罗马人频繁,而且也不能代表欧洲的主流。
Roman_Empire_117AD.jpg
蛮族入侵后,欧洲香料供应不再由罗马人负责,而有非洲人或后来的阿拉伯人作为贸易中间商。香料价格急剧上涨。最初蛮族没有使用香料的饮食习惯,而是受罗马人的“熏陶”。当蛮族对香料也开始心向往之时,香料价格已经居高不下了。例如,408年哥特王阿拉里克围困罗马,作为饶命和解除围城的条件,罗马元老院向其提供了5000磅金子,30000块银币、4000块丝绸、3000块红布料,以及3000磅胡椒。此时的胡椒已经于黄金、丝绸并列,成为对蛮族有巨大吸引力的奢侈品,而大家知道在公元1世纪,3000磅胡椒不过相当于100名士兵的年薪而已,并不那么贵重。

公元449年罗马狄奥多西二世皇帝向阿提拉的一位妻子赠送礼物,就包括印度珠宝和胡椒。可见胡椒的价值已经于珠宝相仿。595年拜占庭皇帝向阿瓦人酋长赠送的礼物为胡椒、桂叶、苦苏花,这位酋长据说很喜欢这些香料。

由此可见,对蛮族而言,哪怕气候上确实有腌制肉类的客观需求,但是,当时香料的高昂价格,注定其定位是奢侈品。东方进口的香料同样是不可能被普通蛮族家庭大量用于腌制肉类或日常烹饪的。
(《烹饪书》中,香料用于腌制食物只占极小篇幅。事实上,虽然罗马时代富人有条件大量使用香料腌制食物,但他们的香料主用用途却不是这样。后文会有所提及)


3月20日更新部分:

草原上有一棵树,亭亭玉立。
它的根是生姜和高良姜,芽是片姜黄。
花是三瓣肉豆蔻衣,而树皮
是香气熏人的桂皮。
果实是美味的丁香,还有无数荜澄茄。(又名尾胡椒,原产地印尼,中世纪做调料、药物和春药)
——13世纪佚名诗《乐土》

现在我开始谈一下中世纪的情况。前文已经讲述到,从罗马帝国后期,蛮族势力坐大开始,香料价格已呈现一路上涨趋势。中世纪香料价格进一步走高(十字军东征占领黎凡特后略有好转,但旋即丢失)。10世纪开始欧洲的香料贸易被埃及的法蒂玛王朝控制,而中间商主要是犹太人。十字军东征后,以威尼斯为代表的地中海商人开始在东方建立了一些自己的势力和商路,欧洲的进口香料供应有所好转。贵族阶层可以更普遍地享有香料。

这时期的香料昂贵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举几个实例。首先,中世纪的东方香料一度作为黄金白银的替代品,充当流通货币使用。很多人的薪资以定量的香料给付。香料也普遍用来支付租金。查理大帝时期,热那亚的圣菲迪斯教堂曾以收取一磅胡椒为租金。类似的习惯延续很长。1937年英王对康沃尔郡的郡长收取的租金包括一磅胡椒。查尔斯王子1973年渡过泰马河去接受象征意义上的公爵封底时,封地的贡品就包括一磅胡椒。胡椒作为象征性租金支付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在中世纪,当然就不是象征性的支付了,而是大家喜爱的硬通货。10世纪伦巴第王国的帕维亚是重要港口,政府对每名到来贸易的外国商人,征收的税金为胡椒、桂皮、高良姜、生姜各一磅。

然而,仅仅依据埃皮西乌斯流传下来的孤本判断罗马人的饮食是有失偏颇的。之前有论坛的朋友认为欧洲人热衷于香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肉类腌制保存需要大量香料——这一点看似很合理,但现代的历史学家一般不会将此作为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即使在罗马极盛时代,香料供给相对充裕,东方香料的价格也是不便宜的,远非寻常家庭可以长期消费,更遑论年复一年的腌肉了。
具体来说,普林尼《自然史》记载了当时罗马主要进口香料的价格(公元1世纪)。最便宜的是黑胡椒,每磅4古罗马便士,白胡椒7罗马便士,生姜6便士,肉桂依据品种成色价格5-50便士不等,最贵的是桂皮油,纯桂皮油价格高达1000-1500便士。这相当于多少罗马人的购买力呢?当时一名罗马士兵的年俸为225便士。也就是其一年的收入可以购买大约30磅白胡椒。而一磅上等桂皮油的价格折合一名百夫长6年的工钱。

这是一种什么价格概念呢?我们不妨和今天的中国人的购买力做一个大概的比较。网上海南产胡椒的参考价格大概是30多人民币一斤,姑且算30元一磅。一个中国人普通收入,我们按月薪税后2000元计算,一年是2.4万元,可以购买800磅胡椒。
而罗马士兵一年的收入只能买30磅白胡椒。粗略估计普通现代中国人对胡椒的购买力是罗马军团士兵的20多倍。或者参考罗马1世纪胡椒的价格,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人民币600多元一磅

通过这个简单的类比,我们看东方香料,对罗马人而言便宜吗?显然是不便宜。当然,1世纪至2世纪罗马强盛期商路畅通,香料供应稳定,价格大致还是比较亲民的。罗马帝国衰落乃至崩溃后,东方香料价格就开始一路上涨,直至地理大发现后才有改观。但即使香料相对便宜的罗马帝国时期,其价格也远不是普通老百姓能长期大量使用的(须知埃皮西乌斯本人就属于富人阶层,其菜谱并不是大众菜肴)。普通罗马人或许能偶尔使用东方香料,但大量使用,经济上负担不起。罗马帝国强盛期过后,香料价格迅速上涨,普通民众更是难以消费了。(公元一世纪1公斤黄金可以兑换大约300公斤香料,而到了301年,一公斤黄金只能兑换90公斤香料)

有朋友说西方人热衷香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偏肉食,且需要大量腌肉过冬。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面,也不是今天历史学家认为的西方人香料用途的最重要因素(实际上到底什么吸引西方人迷恋东方香料,今天学界还没有定论)。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在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掌控东方香料产地之前,即使香料最便宜的罗马帝国时期,其价格也注定不是所有国民都能消费得起的。“中产阶级”都有一定困难,更遑论贫民阶层了。要让整个欧洲的家庭不分收入高低,全民都每年大量使用东方香料做腌肉,经济上是不可能的。
其次,气候上也有一定原因。我们看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版图。其实大家应该都明白,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是地中海沿岸。地中海一度成为罗马内湖。而罗马主体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气候,简单说就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例如,现代的巴塞罗那,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也达到了零上4摄氏度,降水量7月仅29厘米,而12月反而达到49厘米。在这种特殊气候下,说罗马人冬季面临食物匮乏的压力,牲畜都无法过冬必须宰杀,因此要大量香料腌制食品——这个说法是片面的,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符。如果说是北方的日耳曼蛮族,倒确实面临这种情况。但罗马时代的蛮族,使用香料远不如罗马人频繁,而且也不能代表欧洲的主流。
Roman_Empire_117AD.jpg
蛮族入侵后,欧洲香料供应不再由罗马人负责,而有非洲人或后来的阿拉伯人作为贸易中间商。香料价格急剧上涨。最初蛮族没有使用香料的饮食习惯,而是受罗马人的“熏陶”。当蛮族对香料也开始心向往之时,香料价格已经居高不下了。例如,408年哥特王阿拉里克围困罗马,作为饶命和解除围城的条件,罗马元老院向其提供了5000磅金子,30000块银币、4000块丝绸、3000块红布料,以及3000磅胡椒。此时的胡椒已经于黄金、丝绸并列,成为对蛮族有巨大吸引力的奢侈品,而大家知道在公元1世纪,3000磅胡椒不过相当于100名士兵的年薪而已,并不那么贵重。

公元449年罗马狄奥多西二世皇帝向阿提拉的一位妻子赠送礼物,就包括印度珠宝和胡椒。可见胡椒的价值已经于珠宝相仿。595年拜占庭皇帝向阿瓦人酋长赠送的礼物为胡椒、桂叶、苦苏花,这位酋长据说很喜欢这些香料。

由此可见,对蛮族而言,哪怕气候上确实有腌制肉类的客观需求,但是,当时香料的高昂价格,注定其定位是奢侈品。东方进口的香料同样是不可能被普通蛮族家庭大量用于腌制肉类或日常烹饪的。
(《烹饪书》中,香料用于腌制食物只占极小篇幅。事实上,虽然罗马时代富人有条件大量使用香料腌制食物,但他们的香料主用用途却不是这样。后文会有所提及)


3月20日更新部分:

草原上有一棵树,亭亭玉立。
它的根是生姜和高良姜,芽是片姜黄。
花是三瓣肉豆蔻衣,而树皮
是香气熏人的桂皮。
果实是美味的丁香,还有无数荜澄茄。(又名尾胡椒,原产地印尼,中世纪做调料、药物和春药)
——13世纪佚名诗《乐土》

现在我开始谈一下中世纪的情况。前文已经讲述到,从罗马帝国后期,蛮族势力坐大开始,香料价格已呈现一路上涨趋势。中世纪香料价格进一步走高(十字军东征占领黎凡特后略有好转,但旋即丢失)。10世纪开始欧洲的香料贸易被埃及的法蒂玛王朝控制,而中间商主要是犹太人。十字军东征后,以威尼斯为代表的地中海商人开始在东方建立了一些自己的势力和商路,欧洲的进口香料供应有所好转。贵族阶层可以更普遍地享有香料。

这时期的香料昂贵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举几个实例。首先,中世纪的东方香料一度作为黄金白银的替代品,充当流通货币使用。很多人的薪资以定量的香料给付。香料也普遍用来支付租金。查理大帝时期,热那亚的圣菲迪斯教堂曾以收取一磅胡椒为租金。类似的习惯延续很长。1937年英王对康沃尔郡的郡长收取的租金包括一磅胡椒。查尔斯王子1973年渡过泰马河去接受象征意义上的公爵封底时,封地的贡品就包括一磅胡椒。胡椒作为象征性租金支付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在中世纪,当然就不是象征性的支付了,而是大家喜爱的硬通货。10世纪伦巴第王国的帕维亚是重要港口,政府对每名到来贸易的外国商人,征收的税金为胡椒、桂皮、高良姜、生姜各一磅。
有篇文章叫饭桌上的战争什么的,不长,就是讲欧洲人饮食粗糙不可口是个发展香料贸易的巨大推动力。
没有油盐酱醋,
甜的就是蜂蜜,
咸的就靠盐渍,
结果香料和甘蔗产地成为殖民地争夺的焦点。
一个老头子 发表于 2011-3-8 23:12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现在学界还挺多争论。其中也有说法和欧洲人航海生活有关系。那时候可没有罐头,食物防腐主要靠香料。
asherhoa 发表于 2011-3-8 23:18
嗯,的确和食物保存有重要关系。
不过,应该不只是航海的食物保存问题。

这里要顺带着提一下西方的“宴会”这个概念,也是因为食物保存问题造成的。
食物保存。
欧人口味重,饮食也很不精致,迷恋能直接改变味道的香料也很正常。这些香料刺激性太重,会遮盖食材的原味,当然从另一面来说也掩盖了烹饪技法的拙劣
hugear 发表于 2011-3-8 23:36


    中国可是历史上的香料生产大国,生产的香料也不都是出口了。中国菜也用香料,不能因此说明中国菜粗糙吧?
我认为和航海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农业生产的落后。食物供给的不足,导致人们没有精力去更进一步追求烹调技法,于是迷恋重口味的香料
hugear 发表于 2011-3-8 23:41

和航海有一定关系,当然未必是主要关系。对某些特定地区的人口可能关系大一些,比如北欧海盗。
回复 5# 雪千寻
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欧洲以畜牧业为主。肉食不想谷物容易保存。要进行保存的话必须进行腌制。有一种说法,腌制时加入香料可以使保存的时间更长且不变味。
asherhoa 发表于 2011-3-8 23:40

中国菜很少直接使用那些味道太过浓郁的香料,即使有用往往也是在前道工序,成品菜里基本是吃不出香料的味道的
好贴。留名。其实这些香料我们平常用得就很多的
为我们中国人香料基本自给十分庆幸,一想到古代的西方人要到浮尸国和左手国换来用大脚踩过的香料,然后美滋滋的吃到嘴里,就感到一阵恶寒
hugear 发表于 2011-3-8 23:53

我是四川人。川菜里花椒、胡椒、辣椒、桂皮等就用得多。尤其是四川火锅,香料繁多,有些香料都叫不出名字,好的火锅店隔上百米就能闻到香味……
asherhoa 发表于 2011-3-8 23:40

水浒里描写的中国菜,似乎不精致
sc上的对话 香料还是香辛料 没人会用乳香 末药做菜 也没人会用八角 桂皮处理尸体
hugear 发表于 2011-3-8 23:36


    据说是杀猪不放血
岳麓惊行 发表于 2011-3-9 00:34


    希望你不喝茶
其实主要还是饮食习惯的形成。

一开始,香料作为保存肉食的一种基本材料广泛使用,后来,就形成了饮食习惯,时至今日,西餐中的肉食也是使用众多香料做调味的!

而在当时,香料商人也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香料商人中好像有一句名言:“要让每一颗胡椒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意思就是,要让顾客相信,食物添加了不同的香料就会带出不同的美味,而后,欧洲人就更加追求不同种类的香料
肉食动物服香料
小学一年级,老爸给买了套世界五千年,上面的说法是为了保存肉类食物,而且不简单的是因为饮食习惯,冬季供应牲畜食物很少,所以必须宰杀掉大批的牲畜以节约粮食,这就需要大量的香料保存肉类。当时欧洲的香料全靠从东方进口,于是每次大战后必有获黄金多少,香料多少,人口多少。于是老爸每次吃饭时惊讶地看着我把菜里的胡椒粒、豆蔻都一并吞下
问一下LZ,古代的中国有专门种香树的香农,历史还记载地方官对香农压迫过甚而导致香农弃香而逃的事例。
这里面的香树,是指肉桂?
体制内 发表于 2011-3-9 11:25

不知您看到的资料出处?有无更详细说明?仅凭这一段很难判断是什么啊。虽然中国一直产桂皮
腌肉用啊
用于腌渍保存肉类
用于烹调改善口味
用于调理肠胃解决消化问题
调配香水掩盖狐臭
吃肉必须用相关的香料来掩盖腥味。
考虑到欧洲人以肉食为主就可以理解了。同理可以理解茶叶对游牧民族和欧洲人的作用
其实咱们中国也对香料需求很大,古人需要胡椒来掩盖腥味,胡椒等香料也是中国古代大量进口饿物资。
唐朝胡椒价格也很昂贵,记得一个丞相炒家后缴获了成吨的胡椒。也是堪比黄金
茶叶不是用来补充维生素么?
欧洲人以肉食为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看过一本屠猫记,至少在大革命前,法国人当时可是饿的不轻,各种民谣几乎就是讨饭歌。
做木乃伊就离不开香料
呵呵,香料对古代欧洲人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吃。作用很复杂。今天晚上了有时间继续更新。
吓我一笑 发表于 2011-3-9 15:56
个人以为工业革命以前东西方平民的主食都是以素材为主,以肉食为主的都是有闲有钱有权阶层。
盐和胡椒的瓶子都是银的么,而且放在主人那里,要加的时候会请求主人递一递
更新第一次。:D
回复 33# asherhoa


    这个更新不错,图文并貌,有文字、有表情,{:3_76:}
   要打五十大板!
戊己校尉董仲颖 发表于 2011-3-9 22:55


    更新在主贴。

问一下LZ,古代的中国有专门种香树的香农,历史还记载地方官对香农压迫过甚而导致香农弃香而逃的事例。
这 ...
体制内 发表于 2011-3-9 11:25



    有没有可能是指“沉香”“檀香”“龙脑香”或是其他香树
   沉檀龙麝并称为四大香中圣品,长期作为贡品用于调香
问一下LZ,古代的中国有专门种香树的香农,历史还记载地方官对香农压迫过甚而导致香农弃香而逃的事例。
这 ...
体制内 发表于 2011-3-9 11:25



    有没有可能是指“沉香”“檀香”“龙脑香”或是其他香树
   沉檀龙麝并称为四大香中圣品,长期作为贡品用于调香
楼主继续啊 不要偷懒
除了食用外,最主要的一点,中世纪欧洲人不洗澡的。除了出生和死亡各洗一次外。基督徒们把任何裸露行为都视为罪恶。罗马时代留下的浴室等统统被捣毁。一辈子不洗澡,那人得成什么味了?香料还有掩盖恶臭的作用。香水国的名声得来不易啊。
千里独行侠 发表于 2011-3-11 09:35

恩,下回用这个回击各种精神欧洲人吧
欧洲畜牧业发达,而气候湿润,自然保存肉类就成了个大问题,不像干旱草原上方便,可能全靠盐来腌制。
至于平民吃肉的问题,我记得《美国人》那书里提到19世纪一个爱尔兰移民写信回家,提到一个星期能吃三次肉,而其雇主说你可是一天三次哦,那仁兄说:着实写的话没人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