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八股文-林左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55:28
看了林左鸣的发言稿,对他的成见消了不少。
转自http://www.9ifly.cn/sub/thread-5453-1-1.html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创APTD计划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在APTD计划"十五"研制总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林左鸣)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在国防科工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刘大响院士为首的总师组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在解放军各兵种的支持关怀下,通过有关科研院所和院校的共同努力,我们的APTD计划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强化了技术基础、提升了研发能力,对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必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刚才听了王欣副司长作的((APTD计划“十五”总结报告 和刘大响院士代表总师组、专家委员会作的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的报告,深受启发,倍感鼓舞!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相信通过我们持续不懈的努力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进入世界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强者之林,为世界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一航向长期关怀、支持我们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战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想就进一步做好APTD计划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第一,APTD计划意义非凡,作为航空工业部、特别是发动机行业,要倍加呵护和珍惜。刚才刘大响院士在介绍APTD计划工作的时候,谈到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投入巨资来推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那么一种条件,是中国搞航空发动机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同志们知道,美国人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面临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执政时提出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推动经济发展,当时主要的投资,是修铁路、修公路、修码头、修水库等等。美国这样一种财政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我们理解它从来没有改变过,很快就转移到一些高新科技项目上。在每一个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高新科技项目作牵引来推动经济发展,例如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计划等等。美国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上,也是长期持续投入巨资,从政府、军队两个体系进行支持,来开展预先研究。这种预先研究,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本身的发展。我们业内人士都在说,航空发动机技术是最复杂,因为它几乎是继牛顿力学出现以后,几乎所有的力学体系都在其中有所反映,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技术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掌握了这种高科技的制高点,就意味着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是推动了国家整体发展。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不惜血本,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看上去是消费,实际上这种技术实力的提升,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感觉到美国政府是靠印制其绿色美元成为财富的,靠的是什么?凭的就是综合国力、强大的军事机器、高科技的领先占位等。

我们搞航空发动机的也一直盼望有这么一个条件。从“十五”以来,我国开始制定APTD计划,终干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条件,这是我们行业的一件幸事,应该非常珍惜和倍加呵护。但我感到在这方面有两个问题应该注意:一是我们的投入还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要做到刀刀见血,每投入一分钱,都要见成效。见成效的意义很大,解决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了负责投资的政府部门的信心,觉得投了后起r作用,解决了大问题。二是不要舍本逐末,一定要把握APTD计划的定位,不要轻易改变,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准型号研究,或者型号的改变研究,那么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技术研究很重要是要脱离型号,针对技术进行攻关,掌握规律,然后再转移到型号中去。这个问题,是我们在APTD计划中应该重点把握的一个情况。

中国一航在推进“十一五”APTD计划的时候,有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体制转变。要希望我们的成果能够开花结果,就要解决预研和型号分割的状况,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希望从预研、基础研究,一直到将来的准型号、验证机和型号立项等形成一条线。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今天全世界航空发动机行业都在走的一个模式,全世界发动机行业没有一家不往这条路上走。俄罗斯的模式原来和我们一样,是按照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割开的,但现在俄罗斯也在变。这是推进APTD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当前要解决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从长远来说,我们要重视自主建库建模的能力。刚才刘院士讲了,国外发动机的研制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这个很高的境界和水平基于两条:一是它有不断更新、发展的最新的数学模型来作为软件来提升它的设计能力;同时有庞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使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最近我们和一家西方公司谈到发动机的设计合作,我们的目标是搞联合设计,人家给我们提出的情况是他们3年出发动机,从确定一个型号立项到发动机整机出来3年,而且很快就能实现FAA认证。这么快的产业速度』现在我们搞一型发动机,而且不是完全从核心机、完全从头至尾自己从预研开始的。我们搞了两型发动机都是用18年,我们花了6倍的时间,这是巨大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非常强大的软件、设计数据库的支撑能力。所以整个APTD计划实现以后,不要做完就完了,关键是对每一个题目都要加强知识管理,每一个题目都应该尽快入库,同时尽快进行符合验证,也就是我们每一个题目提取的数据建库以后,至少能够安排另一个设计团队或单位,尽快地使用这个结果,通过使用进行复合验证。我觉得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我们所担心的,变成准型号,我做出的这个东西,对我下一步型号发展很有意义,整个技术体系,整个技术数据,对其他型号设计就再也没有人用它,这是我们搞APTD计划必须十分重视的工作。我们前期已经做过的项目,有多少项目具有点击率?有人还在使用它?形成的数据和形成的软件,有人在重复使用?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完善,这是我们下一步应该认真抓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步,显然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也就是成果出来以后,建库建模之后,课题完成以后,必须具有后继的管理性科研工作跟进。现在是按照每一个课题做的,那么数据库建库以后,怎么样把它系统化,成为系统、标准,能够很好地进行应用,这需要一个后继的科研工作,带有管理性质的科研工作。如果这个工作不继续,我们所做课题、所形成的数据就会成为孤岛,一个个孤岛就不能形成体系,这个问题恐怕也是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的。我们每个5年计划做个预算,在做完计划后在过程之中,可能需要类似的二次科研和后续科研工作,想做也没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有个建议,就是整个计划应做得灵活些,在需要的时候,应该增加一些费用,把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形成体系,不要形成孤岛,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我们搞APTD计划的时候,除了一大批专家搞具体的每个课题外,在顶层必须有人抓管理,从管理视角做好统筹规划。就是说,我们不要仅仅盯着知其然的目标。过去发动机长期就没有自己的研发,所以几十年来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现在搞APTD计划,解决了不知所以然的问题,很重要的是在建模建库上要下功夫,要能够灵活运用。

第三,应该非常重视系统思想,防止盲人摸象的效应。在当前的APTD计划里,由于资金有限,我们更多地做了比较专门的一些课题,但是存在3个系统薄弱环节。

一是整机的性能可靠性的系统研究,尤其我们搞新机。有人说没有电传不叫三代机,没有推力矢量不叫四代机,我还是比较赞同这个看法的。那么,发动机如果引入推力矢量技术以后,在整个前包线的机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对整个系统、整个气动的变化,对整个强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方面我认为可能研究得最薄弱,而这种薄弱将导致我们这种技术引入、转入到型号里边去应用时,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二是要高度重视测试技术和工艺制造技术的拖动。对于航空发动机,我的体会是先有测试、制造技术才有发动机技术,而再发展的整个趋势是,特别是下一代的航空发动机的趋势是先要有设备才能有测试技术和产品。前不久到美国一家工厂去参观,该厂在生产F一35的发动机,很保密的,不让看。我生气了,后来让看了别的东西,但一看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在一种复杂形面的部件上进行电解加工,专用设备设计得很巧妙。他明确跟我们说,你要有活干我给你们干,但是这个设备我们一台都不卖,这些设备是这个公司自己研发的。我到德国FAG公司去,FAG要收购我们的洛阳轴承厂。它的设备30% 都是自己研制的,专门针对航空发动机轴承研制,另外的70%基本上也是它提出要求,叫设备厂家帮它专门干的,当然围绕设备还要一系列测试技术能力。这些东西不上去,搞航空发动机基本上没门。但是在整个APTD计划当中,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从建立系统的思想出发,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是要高度重视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航空的发展,电子的作用越来越重。到了新机,电子这一块可能占了将近45%一50%的分量,再往下发展做飞机就是做个壳子了。从价值上说,火控、电子、航电这一块占了很大的价值,发动机也向多电电子方向发展,所以我感到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加强我们的控制技术。而且从发动机的发展来说我们有体会,控制技术上不去,最后很难受,攻关时不得不将很大精力放在控制上。这方面的技术我们不列入计划,可能我们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上不去。当然最近有个说法,西方的几个国家都在说民航发动机,如果150座级飞机的下一代发动机出来以后,是这种发动机最后一次,因为这种发动机一用就是40—50年。因为再往后,即本世纪60年代以后,可能发动机用的是氢燃料或者是燃料电池,这是一种预测,但这说明这种技术发展非常快。所以我们应再做些前沿研究,APTD计划要有所作为,否则我们的发展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想APTD的成败有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形成我们行业团队的整体成功。第二条是要形成我们整个行业价值的体现。其中有两个标志,一是我们通过APTD计划,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标准,这套体系标准能够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作为平台把它固化起来,然后我们在整个设计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运用;二是要能形成一批专家,要形成一些标杆式的人才,在某一个专业或整个系统专业要涌现出一批专家。在做APTD计划的同时,不能够就技术论技术,还要进行体系的建设、标准的应用和人才的造就和培养。

我想说的就这些,谢谢大家!看了林左鸣的发言稿,对他的成见消了不少。
转自http://www.9ifly.cn/sub/thread-5453-1-1.html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创APTD计划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在APTD计划"十五"研制总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林左鸣)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在国防科工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刘大响院士为首的总师组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在解放军各兵种的支持关怀下,通过有关科研院所和院校的共同努力,我们的APTD计划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强化了技术基础、提升了研发能力,对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必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刚才听了王欣副司长作的((APTD计划“十五”总结报告 和刘大响院士代表总师组、专家委员会作的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的报告,深受启发,倍感鼓舞!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相信通过我们持续不懈的努力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进入世界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强者之林,为世界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一航向长期关怀、支持我们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战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想就进一步做好APTD计划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第一,APTD计划意义非凡,作为航空工业部、特别是发动机行业,要倍加呵护和珍惜。刚才刘大响院士在介绍APTD计划工作的时候,谈到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投入巨资来推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那么一种条件,是中国搞航空发动机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同志们知道,美国人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面临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执政时提出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推动经济发展,当时主要的投资,是修铁路、修公路、修码头、修水库等等。美国这样一种财政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我们理解它从来没有改变过,很快就转移到一些高新科技项目上。在每一个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高新科技项目作牵引来推动经济发展,例如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计划等等。美国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上,也是长期持续投入巨资,从政府、军队两个体系进行支持,来开展预先研究。这种预先研究,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本身的发展。我们业内人士都在说,航空发动机技术是最复杂,因为它几乎是继牛顿力学出现以后,几乎所有的力学体系都在其中有所反映,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技术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掌握了这种高科技的制高点,就意味着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是推动了国家整体发展。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不惜血本,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看上去是消费,实际上这种技术实力的提升,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感觉到美国政府是靠印制其绿色美元成为财富的,靠的是什么?凭的就是综合国力、强大的军事机器、高科技的领先占位等。

我们搞航空发动机的也一直盼望有这么一个条件。从“十五”以来,我国开始制定APTD计划,终干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条件,这是我们行业的一件幸事,应该非常珍惜和倍加呵护。但我感到在这方面有两个问题应该注意:一是我们的投入还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要做到刀刀见血,每投入一分钱,都要见成效。见成效的意义很大,解决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了负责投资的政府部门的信心,觉得投了后起r作用,解决了大问题。二是不要舍本逐末,一定要把握APTD计划的定位,不要轻易改变,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准型号研究,或者型号的改变研究,那么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技术研究很重要是要脱离型号,针对技术进行攻关,掌握规律,然后再转移到型号中去。这个问题,是我们在APTD计划中应该重点把握的一个情况。

中国一航在推进“十一五”APTD计划的时候,有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体制转变。要希望我们的成果能够开花结果,就要解决预研和型号分割的状况,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希望从预研、基础研究,一直到将来的准型号、验证机和型号立项等形成一条线。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今天全世界航空发动机行业都在走的一个模式,全世界发动机行业没有一家不往这条路上走。俄罗斯的模式原来和我们一样,是按照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割开的,但现在俄罗斯也在变。这是推进APTD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当前要解决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从长远来说,我们要重视自主建库建模的能力。刚才刘院士讲了,国外发动机的研制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这个很高的境界和水平基于两条:一是它有不断更新、发展的最新的数学模型来作为软件来提升它的设计能力;同时有庞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使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最近我们和一家西方公司谈到发动机的设计合作,我们的目标是搞联合设计,人家给我们提出的情况是他们3年出发动机,从确定一个型号立项到发动机整机出来3年,而且很快就能实现FAA认证。这么快的产业速度』现在我们搞一型发动机,而且不是完全从核心机、完全从头至尾自己从预研开始的。我们搞了两型发动机都是用18年,我们花了6倍的时间,这是巨大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非常强大的软件、设计数据库的支撑能力。所以整个APTD计划实现以后,不要做完就完了,关键是对每一个题目都要加强知识管理,每一个题目都应该尽快入库,同时尽快进行符合验证,也就是我们每一个题目提取的数据建库以后,至少能够安排另一个设计团队或单位,尽快地使用这个结果,通过使用进行复合验证。我觉得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我们所担心的,变成准型号,我做出的这个东西,对我下一步型号发展很有意义,整个技术体系,整个技术数据,对其他型号设计就再也没有人用它,这是我们搞APTD计划必须十分重视的工作。我们前期已经做过的项目,有多少项目具有点击率?有人还在使用它?形成的数据和形成的软件,有人在重复使用?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完善,这是我们下一步应该认真抓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步,显然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也就是成果出来以后,建库建模之后,课题完成以后,必须具有后继的管理性科研工作跟进。现在是按照每一个课题做的,那么数据库建库以后,怎么样把它系统化,成为系统、标准,能够很好地进行应用,这需要一个后继的科研工作,带有管理性质的科研工作。如果这个工作不继续,我们所做课题、所形成的数据就会成为孤岛,一个个孤岛就不能形成体系,这个问题恐怕也是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的。我们每个5年计划做个预算,在做完计划后在过程之中,可能需要类似的二次科研和后续科研工作,想做也没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有个建议,就是整个计划应做得灵活些,在需要的时候,应该增加一些费用,把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形成体系,不要形成孤岛,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我们搞APTD计划的时候,除了一大批专家搞具体的每个课题外,在顶层必须有人抓管理,从管理视角做好统筹规划。就是说,我们不要仅仅盯着知其然的目标。过去发动机长期就没有自己的研发,所以几十年来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现在搞APTD计划,解决了不知所以然的问题,很重要的是在建模建库上要下功夫,要能够灵活运用。

第三,应该非常重视系统思想,防止盲人摸象的效应。在当前的APTD计划里,由于资金有限,我们更多地做了比较专门的一些课题,但是存在3个系统薄弱环节。

一是整机的性能可靠性的系统研究,尤其我们搞新机。有人说没有电传不叫三代机,没有推力矢量不叫四代机,我还是比较赞同这个看法的。那么,发动机如果引入推力矢量技术以后,在整个前包线的机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对整个系统、整个气动的变化,对整个强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方面我认为可能研究得最薄弱,而这种薄弱将导致我们这种技术引入、转入到型号里边去应用时,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二是要高度重视测试技术和工艺制造技术的拖动。对于航空发动机,我的体会是先有测试、制造技术才有发动机技术,而再发展的整个趋势是,特别是下一代的航空发动机的趋势是先要有设备才能有测试技术和产品。前不久到美国一家工厂去参观,该厂在生产F一35的发动机,很保密的,不让看。我生气了,后来让看了别的东西,但一看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在一种复杂形面的部件上进行电解加工,专用设备设计得很巧妙。他明确跟我们说,你要有活干我给你们干,但是这个设备我们一台都不卖,这些设备是这个公司自己研发的。我到德国FAG公司去,FAG要收购我们的洛阳轴承厂。它的设备30% 都是自己研制的,专门针对航空发动机轴承研制,另外的70%基本上也是它提出要求,叫设备厂家帮它专门干的,当然围绕设备还要一系列测试技术能力。这些东西不上去,搞航空发动机基本上没门。但是在整个APTD计划当中,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从建立系统的思想出发,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是要高度重视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航空的发展,电子的作用越来越重。到了新机,电子这一块可能占了将近45%一50%的分量,再往下发展做飞机就是做个壳子了。从价值上说,火控、电子、航电这一块占了很大的价值,发动机也向多电电子方向发展,所以我感到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加强我们的控制技术。而且从发动机的发展来说我们有体会,控制技术上不去,最后很难受,攻关时不得不将很大精力放在控制上。这方面的技术我们不列入计划,可能我们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上不去。当然最近有个说法,西方的几个国家都在说民航发动机,如果150座级飞机的下一代发动机出来以后,是这种发动机最后一次,因为这种发动机一用就是40—50年。因为再往后,即本世纪60年代以后,可能发动机用的是氢燃料或者是燃料电池,这是一种预测,但这说明这种技术发展非常快。所以我们应再做些前沿研究,APTD计划要有所作为,否则我们的发展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想APTD的成败有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形成我们行业团队的整体成功。第二条是要形成我们整个行业价值的体现。其中有两个标志,一是我们通过APTD计划,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标准,这套体系标准能够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作为平台把它固化起来,然后我们在整个设计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运用;二是要能形成一批专家,要形成一些标杆式的人才,在某一个专业或整个系统专业要涌现出一批专家。在做APTD计划的同时,不能够就技术论技术,还要进行体系的建设、标准的应用和人才的造就和培养。

我想说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盟主的讲话还算比较实在的,看来很关心知识的积累
老文了,左盟主也不算彻底的发动机外行,如果照着八股的说法干还是能成点事,就不知会不会和6S一样成为笑话。。。
搞发动机盟主当然算内行了。
一是整机的性能可靠性的系统研究,尤其我们搞新机。有人说没有电传不叫三代机,没有推力矢量不叫四代机,我还是比较赞同这个看法的。那么,发动机如果引入推力矢量技术以后,在整个前包线的机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对整个系统、整个气动的变化,对整个强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方面我认为可能研究得最薄弱,而这种薄弱将导致我们这种技术引入、转入到型号里边去应用时,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这个明显在讲飞推一体
文章虽然八股,但是还是比较实在的。关键在落实!


GE搞一个新型号的时候,说比如弄一个燃烧室的布置,具体的参数值他们是直接查表选取的,而不需要做大量的运算和实验,并且结果的可信度和优化度都很高,所以项目进展速度非常快。因为以前GE他们花了无数人力坐了n年冷板凳,不去参与具体型号项目,而是专门去做了大量通用性的实验,测量得的数值做成各种数据库和曲线,后人用起来就省时省力。如果TG能把那些数据库买过来就好了。

GE搞一个新型号的时候,说比如弄一个燃烧室的布置,具体的参数值他们是直接查表选取的,而不需要做大量的运算和实验,并且结果的可信度和优化度都很高,所以项目进展速度非常快。因为以前GE他们花了无数人力坐了n年冷板凳,不去参与具体型号项目,而是专门去做了大量通用性的实验,测量得的数值做成各种数据库和曲线,后人用起来就省时省力。如果TG能把那些数据库买过来就好了。
Bearcat 发表于 2011-2-21 15:19


    我擦,这种核心机密谁会卖阿,我们自己砸钱吧。
加快对航空工业的支持!
成立中国NASA和阿诺德工程中心,迫在眉睫啊
这个要顶。
发动机如果引入推力矢量技术以后,在整个前包线的机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对整个系统、整个气动的变化,对整个强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方面我认为可能研究得最薄弱,而这种薄弱将导致我们这种技术引入、转入到型号里边去应用时,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看来矢量尾喷还得继续期待,暂时没戏
就我小白的理解,现在发动机搞得很浮燥; 看来tg得开发自己的发动机数据库,3d库,找人开发啊,集全国之力,把全国国标的零件库(参数)集成起来,这些都是基础啊,任何基础都要发展到极致

时间到了,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实事不可怕,可怕的事老说不成
关键是实际的做事,文章什么写得好有什么用?
内部的人都知道,林总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林左鸣应该不是发动机的外行啊!
林应该还算是可以的
天剑 发表于 2011-3-31 18:47

420出身,肯定不外行
一个不是外行的老总,怎么这么多年就是搞不出自己的东西。钱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还是林的决策出了问题?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他才上来几年。即使当年是TH的总指挥,那说不定也是个替人扛活的虚名。中国的事,谁说得清楚!
回复 19# 天剑


    林对黎明的脱困还是有功的,至于说TH的质量问题,有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有过去投入不足、发动机研制试验不足的问题,慢慢来,结合扇子15的情况,相信TG发动机正逐步步入正轨
林对420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啊?
天剑 发表于 2011-4-1 18:15
拉投资。
林对430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啊?
---------------------
卖地皮。
林对中航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啊?
----------------------------
家族企业
ertert 发表于 2011-4-17 11:01


    啊?怎么家庭企业?他的家都在中航吗?
ertert 发表于 2011-4-17 11:00


    卖地,那来钱可快!左盟主在430待过吗?没听说过啊!
天剑 发表于 2011-4-17 12:06
他家亲亲不就在中航宣传部嘛。
他秘书经常上CD帮他洗脸。
他徒弟从410升官做中航发动机老总了嘛。
天剑 发表于 2011-4-17 12:09
420卖地皮,不是430。
现在看起来,还是卖亏了。左到现在才卖的话,可就大发了。
回复 28# ertert


    实事求是地说,卖贵卖贱是当时无法预料的。
ertert 发表于 2011-4-18 21:47


    在单位让看的《420突围》(记不住那个光盘名字了,好像是吧,说林在420的贡献),林的老婆不都被他给弄下岗了吗?那是做秀吗?他的秘书到CD来,那他就应该能时时听到我们的呼声。是好事!
一个能让自己的老婆下岗的老板,不相信他能任人唯亲。
怎么发动机这边屏蔽的人这多啊?还敢发帖不?
1。左头领是很内行的外行。2。左头领恶意误导广
大网友,蓄意扩大差距。
有意向我投大石头的,要先搞懂他说什么东东。[:a9:]
此人在某些方面实在是内行中的内行,不过不是在发动机方面,你懂得。
巍巍紫衣 发表于 2011-5-6 00:56


    说来听听!
纠结啊~神马时候才能给力点呢~

短时间内不再进来了~就算有老瓦+20的高潮

发动机这BKC也能把心整得拨凉拨凉的~俺继续去空板海版潜水
林左鸣这下该怎么办呢
FGD10000 发表于 2011-5-8 13:41


    踏踏实实地做他的总经理!没有怎么办!
回复 38# 天剑


    说到这个你激动个什么呢?!
林总这是在向国家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