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要忠实于人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12:07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1/liaowang110105c.shtml

权力要忠实于人民

(中国)《瞭望新闻周刊》   (2011-01-05) 早报导读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害是一个“用”字。“民所赋”是为了“民所用”。这个权力观的本质性问题,促使我们思考执政者在权力运用上的是非曲直

  文/罗海岩

  苏联解体20年之际,一部集结国内专家探析苏联问题的《苏联真相》备受关注。书中列举了这样细节:苏联的干部开会一般只做两件事,一是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二是汇报自己是如何贯彻上级意图的。政权的主要支持力量全部来自体制内的官僚阶层。

  还有,苏共中央曾收到乌兹别克干部群众数以万计的信件,举报乌共中央第一书记拉希多夫的腐败行为,但这些举报信都按程序报送拉希多夫同志,也就是让被告来自行处理。特别是国家财富控制在特权阶层手中,而特权阶层占据了庞大的既得利益后,觉得社会主义已经不适应自己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了,便纷纷倾向于变更社会制度

  想当年,1918年苏联粮食危机时,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列宁在处理党和政府的关系时,胸怀宽广地喊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在物质极端匮乏和艰苦的环境中,苏联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后来,虽然有了巨大的资源和权力,但干部群众仍然保持了政权发韧之初的意志力,终于将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建设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国。可是到苏联解体前夕,进行问卷调查时只有7%的人认为苏共还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联沉浮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体现在体制机制上,而体制机制在权力运用上的表现,就是集中代表谁家的利益。“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了这个重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里也含有这方面的深刻意义,而“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更让人想起当年苏联老大哥的兴衰存亡,提示我们必须警醒,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权为民所用”的诉求。

  国际共运史上权不为“民所赋”、“民所用”的例证,反衬出了“权为民所用”的重要意义,正面探究“权为民所用”的实践路径,不外乎从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做起。因为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弊端,妨碍着这些人民群众基本权力的运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代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社会的痼疾。

  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

  体现“权为民所用”的先进性,离不开“权为民所赋”,这如同车之两轮。纵观人类文明的进程,人民选择自身权力的最可靠方式是选举。通过选举能把权力赋予受到多数公众信任和拥戴的对象。尽管选举也存在弊端,但毕竟是迄今为止公众赋权的最好方式。大力推进选举制度改革,扩大人民群众选举的范围,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提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在欧美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中,苏联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这是扬体制机制之所长。后来,因强化特殊环境下的集权统治,终酿成体制机制之弊端。这种统治符合管理者的利益,也乐为权力阶层所接受,但由于权力过重且缺少监督,人民并不买账,最终形成了表面上歌功颂德,实际上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人民无法参与监督,更不能批评,当他们失去表达意见的自由时,就必然会疏远和憎恨领导层。而体制驯化下的许多人,也养成了思维简单、机械服从和虚伪做作的陋习,这个民族就不会再有希望了。俄罗斯民族在世界思想和文化史上曾有过杰出贡献,涌现出了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但是在苏联中期以后,没有出现过与先前的历史伟人相提并论者,这个制度还有何先进之实?

  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有着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的背景。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数以千万计的先驱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由此发展壮大的共产党有什么私利呢?但历史的教科书非常严酷,每个时期都会列出一个严峻的命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和当年的苏联有着许多共同的矛盾和问题,也有着许多本质的不同,最根本的是我们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的物质和思想基础,有坚强的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们完全有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力解决好“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问题。□

  罗海岩: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1/liaowang110105c.shtml

权力要忠实于人民

(中国)《瞭望新闻周刊》   (2011-01-05) 早报导读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害是一个“用”字。“民所赋”是为了“民所用”。这个权力观的本质性问题,促使我们思考执政者在权力运用上的是非曲直

  文/罗海岩

  苏联解体20年之际,一部集结国内专家探析苏联问题的《苏联真相》备受关注。书中列举了这样细节:苏联的干部开会一般只做两件事,一是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二是汇报自己是如何贯彻上级意图的。政权的主要支持力量全部来自体制内的官僚阶层。

  还有,苏共中央曾收到乌兹别克干部群众数以万计的信件,举报乌共中央第一书记拉希多夫的腐败行为,但这些举报信都按程序报送拉希多夫同志,也就是让被告来自行处理。特别是国家财富控制在特权阶层手中,而特权阶层占据了庞大的既得利益后,觉得社会主义已经不适应自己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了,便纷纷倾向于变更社会制度

  想当年,1918年苏联粮食危机时,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列宁在处理党和政府的关系时,胸怀宽广地喊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在物质极端匮乏和艰苦的环境中,苏联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后来,虽然有了巨大的资源和权力,但干部群众仍然保持了政权发韧之初的意志力,终于将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建设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国。可是到苏联解体前夕,进行问卷调查时只有7%的人认为苏共还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联沉浮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体现在体制机制上,而体制机制在权力运用上的表现,就是集中代表谁家的利益。“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了这个重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里也含有这方面的深刻意义,而“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更让人想起当年苏联老大哥的兴衰存亡,提示我们必须警醒,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权为民所用”的诉求。

  国际共运史上权不为“民所赋”、“民所用”的例证,反衬出了“权为民所用”的重要意义,正面探究“权为民所用”的实践路径,不外乎从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做起。因为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弊端,妨碍着这些人民群众基本权力的运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代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社会的痼疾。

  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

  体现“权为民所用”的先进性,离不开“权为民所赋”,这如同车之两轮。纵观人类文明的进程,人民选择自身权力的最可靠方式是选举。通过选举能把权力赋予受到多数公众信任和拥戴的对象。尽管选举也存在弊端,但毕竟是迄今为止公众赋权的最好方式。大力推进选举制度改革,扩大人民群众选举的范围,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提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在欧美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中,苏联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这是扬体制机制之所长。后来,因强化特殊环境下的集权统治,终酿成体制机制之弊端。这种统治符合管理者的利益,也乐为权力阶层所接受,但由于权力过重且缺少监督,人民并不买账,最终形成了表面上歌功颂德,实际上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人民无法参与监督,更不能批评,当他们失去表达意见的自由时,就必然会疏远和憎恨领导层。而体制驯化下的许多人,也养成了思维简单、机械服从和虚伪做作的陋习,这个民族就不会再有希望了。俄罗斯民族在世界思想和文化史上曾有过杰出贡献,涌现出了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但是在苏联中期以后,没有出现过与先前的历史伟人相提并论者,这个制度还有何先进之实?

  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有着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的背景。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数以千万计的先驱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由此发展壮大的共产党有什么私利呢?但历史的教科书非常严酷,每个时期都会列出一个严峻的命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和当年的苏联有着许多共同的矛盾和问题,也有着许多本质的不同,最根本的是我们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的物质和思想基础,有坚强的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们完全有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力解决好“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问题。□

  罗海岩: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这是期盼政治改革的呼声,人民在问:现行的制度能做到“权为民所赋”吗?
新华社的反贼啊~~~
“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数以千万计的先驱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由此发展壮大的共产党有什么私利呢?”

虽然是场面话不得不说,但老讲这些,没啥意思。再说苏共不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最根本的是我们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物质基础好说,思想基础是什么?一只蟹两个八三块表之类的?还有新上来这个又即将创造的某个数字打头的东西?
权力要忠实于人民

漏写了一字,编辑工作严重疏忽
什么是人民?谁可以当人民?
怎么做才叫忠实于人民?人民的要求到底是什么?人民的要求不一致怎么办?
题目的主语和宾语对调一下比较现实。
古今中外,权利永远都忠实于利益集团
谁是人民,这是个大问题
苏联的干部开会一般只做两件事,一是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二是汇报自己是如何贯彻上级意图的。政权的主要支持力量全部来自体制内的官僚阶层。

这是说前苏联还是说我们?
永远的麦子 发表于 2011-1-6 12:08

苏联维稳.jpg
记住了,权力来源于人民(不是公民),权力当然要忠于人民(不是公民)

公民里,也有人民的敌人。
标题是不是少打了一个字?应该是“权力要忠于人民币”吧?
谁是人民?   人民的标准是什么?
有必要对人民的概念做官方的重新认定,因为现在这个词的概念非常模糊了
人民指统治阶级
人民没看到,只有屁民。
我们一定会超过老大哥的
wmw36 发表于 2011-1-6 19:07

宪法上面写得很明确啊,不过人民现在不是“人民”,变成屁民了。
这文章谁写的,这么马虎,文章明显少打了个"币"字!
车车 发表于 2011-1-6 18:29

——本五毛来试着谈谈吧。:D

“人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不等于“公民”。人民就是除了敌对分子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之外的社会成员。

如果要做一个描述,“人民”应等于“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谁属于“人民”,大家对号入座吧。
譬如,300年殖民地这样的,属于敌对分子,当然不在人民之列。
Criticer 发表于 2011-1-6 11:49

人民的要求不一致,如果产生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D
想起来《走向共和》中,袁大头的一句台词: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什么叫人民!

有必要对人民的概念做官方的重新认定,因为现在这个词的概念非常模糊了
车车 发表于 2011-1-6 18:29



    王明说,他代表人民,博古说,他也代表人民;康生说,他代表人民,林彪说,他代表人民,江青说,他代表人民。可见人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人民总是被代表的。人民也总是被强奸的。现实中人民也喜欢拍马屁,这是人民的弱点。
    在网上说自己代表人民,根本就是人渣,或者是坏蛋。政治改革当然是需要的,但不是一下子翻天,而是要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及人民花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这样人民才能真正当家做主,否则人民一定会被坏蛋代表的,最终遭殃的还是人民。
有必要对人民的概念做官方的重新认定,因为现在这个词的概念非常模糊了
车车 发表于 2011-1-6 18:29



    王明说,他代表人民,博古说,他也代表人民;康生说,他代表人民,林彪说,他代表人民,江青说,他代表人民。可见人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人民总是被代表的。人民也总是被强奸的。现实中人民也喜欢拍马屁,这是人民的弱点。
    在网上说自己代表人民,根本就是人渣,或者是坏蛋。政治改革当然是需要的,但不是一下子翻天,而是要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及人民花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这样人民才能真正当家做主,否则人民一定会被坏蛋代表的,最终遭殃的还是人民。
ship2007 发表于 2011-1-6 18:09
马背上的共和国 发表于 2011-1-6 21:33

6936593590.jpg

车车 发表于 2011-1-6 21:51



    官员是人民不断替补上去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员。改革要从人民做起。只改官员不改人民是没用的,始终会恶性循环。我们家乡有一贪官,乡里乡亲百分之七十的人民都会巴结他,虽然人民知道那个贪官不会给他们什么好处,但人民还是会巴结它,这就是人民的弱点和奴性。改革要从素质改起,改掉愚昧和奴性,就好办了。那个贪官经常带小老婆在乡里招摇过市,人民见了他一定会笑脸相迎,好羡慕啊。

虽然是官官相卫,人民告也很难告倒他,但也没必要笑脸相迎吧?人民的缺点多如牛毛。
车车 发表于 2011-1-6 21:51



    官员是人民不断替补上去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员。改革要从人民做起。只改官员不改人民是没用的,始终会恶性循环。我们家乡有一贪官,乡里乡亲百分之七十的人民都会巴结他,虽然人民知道那个贪官不会给他们什么好处,但人民还是会巴结它,这就是人民的弱点和奴性。改革要从素质改起,改掉愚昧和奴性,就好办了。那个贪官经常带小老婆在乡里招摇过市,人民见了他一定会笑脸相迎,好羡慕啊。

虽然是官官相卫,人民告也很难告倒他,但也没必要笑脸相迎吧?人民的缺点多如牛毛。
春申硕鼠 发表于 2011-1-6 20:21

那么,在报纸上公然撰文鼓吹“分中国为二十七国”、“成立湖南共和国”、“实行湖南的门罗主义”、“不知省外有他国”、“湖南是湖南人的湖南”的,属不属于敌对分子,在不在人民之列呢?:D:D
马背上的共和国 发表于 2011-1-6 22:02

补充上去就变坏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1-6 22:03

“300年殖民地”是刘的代称。

歌幽兄提得好,

“敌对分子”是指对我TG和TG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

若做类比,以毛为例子,在北洋军阀和1927年以后的国民政府看来,的确是敌对分子啊。:D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1-1-6 22:03

哦?湖南还有这样的历史啊?能不能提供一点信息?[:a2:]
shijian2008 发表于 2011-1-6 22:28

1920年,长沙《大公报》刊登的文章

作者姓毛:D:D
人家那是走一步算一步

本是沿途打劫  谁知弄假成真
应该是人民要忠实于权力吧
只要纸面上说得过去,谁在乎会不会被你看穿;信则有不信则无嘛........

能多忽悠一个算一个,能多爽一天算一天~~~~
自古主政者皆希望官廉民强 却为何总是事与愿违呢
因为哪一任也不愿意放弃权利的监督权 梦想着自我监督 自我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