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中国正撼动美国威慑力 “亮剑”仍需谨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38:13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1/1399255.html

摘要:日本媒体于1月5日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上力量、扩大作战范围,以撼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该评论还指出,即使中国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却无法忽视来自邻国的外交压力,因此中国仍需谨慎“亮剑”。


  环球网记者王欣报道,继疑似中国“歼-20战机”的照片在网上流出后,日本媒体于1月5日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上力量、扩大作战范围,以撼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该评论还指出,即使中国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却无法忽视来自邻国的外交压力,因此中国仍需谨慎“亮剑”。


  《日本时报》1月5日文章称,中国大陆曾于1996年在台湾附近海域试射导弹,美国立即派出了两艘航空母舰以表威慑,当时的北京几乎没有反制能力。从那时开始,中国就一直致力于“反介入”和“区域封锁”式武器的研发。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拥有了能够打击1500公里以外目标的导弹和多种先进装备,美国的威慑已受到挑战。


  文章评论说,如果中国将这些武器投入使用,华盛顿方面即使派出航母作战群,美国海军“保卫”日本、韩国等西太平洋地区盟国的作战能力也将受到质疑。美国的11艘大型核动力航母,在东风-21D导弹等武器面前将变得十分脆弱。尽管美国一些军方高官曾抛出“中国反航母武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论调,但没有人否认这些武器一旦成熟,中国将足以挑战美国海军的威慑力。


  文章分析称,即使中国拥有了可以抗衡美国的军事实力,但中国军队却不敢轻易对美国海军“下手”。中国大展肌肉、吓退美军的同时,必须要掂量一下可能对邻国造成的影响。东亚地区在二战后的蓬勃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之间的谈判和贸易。一旦中国军队将“反介入”和“区域封锁”武器推上前沿,中国很可能在外交方面蒙受损失。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1/1399255.html

摘要:日本媒体于1月5日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上力量、扩大作战范围,以撼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该评论还指出,即使中国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却无法忽视来自邻国的外交压力,因此中国仍需谨慎“亮剑”。


  环球网记者王欣报道,继疑似中国“歼-20战机”的照片在网上流出后,日本媒体于1月5日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上力量、扩大作战范围,以撼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该评论还指出,即使中国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却无法忽视来自邻国的外交压力,因此中国仍需谨慎“亮剑”。


  《日本时报》1月5日文章称,中国大陆曾于1996年在台湾附近海域试射导弹,美国立即派出了两艘航空母舰以表威慑,当时的北京几乎没有反制能力。从那时开始,中国就一直致力于“反介入”和“区域封锁”式武器的研发。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拥有了能够打击1500公里以外目标的导弹和多种先进装备,美国的威慑已受到挑战。


  文章评论说,如果中国将这些武器投入使用,华盛顿方面即使派出航母作战群,美国海军“保卫”日本、韩国等西太平洋地区盟国的作战能力也将受到质疑。美国的11艘大型核动力航母,在东风-21D导弹等武器面前将变得十分脆弱。尽管美国一些军方高官曾抛出“中国反航母武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论调,但没有人否认这些武器一旦成熟,中国将足以挑战美国海军的威慑力。


  文章分析称,即使中国拥有了可以抗衡美国的军事实力,但中国军队却不敢轻易对美国海军“下手”。中国大展肌肉、吓退美军的同时,必须要掂量一下可能对邻国造成的影响。东亚地区在二战后的蓬勃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之间的谈判和贸易。一旦中国军队将“反介入”和“区域封锁”武器推上前沿,中国很可能在外交方面蒙受损失。
日“少壮派”走上前台 对华外交现两误判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1/1396965.html

1.jpg

中国前副外长、前驻日大使徐敦信

  写在前面


  回首2010年的中日关系,似乎可用两句话概括:高开低走,风云突变。所谓“高开”,是指鸠山由纪夫掌权的2010年前半年,延续2009年的趋势,中日关系在“高位”运行。2009年9月,鸠山就任首相、10月即访华,具有象征意义。特别是他在对外关系上,努力修正自民党时代过于依赖美国的做法,表现出更重视亚洲的倾向。


  去年6月菅直人上任之初,人们对中日关系还相当看好。特别是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菅直人内阁成员没有一人参拜靖国神社。菅直人内阁在“历史问题”上与自民党做了切割,但在某些“现实问题”上却比自民党时期走得更远。


  去年9月,菅直人内阁对钓鱼岛事件的处理,其效应就像山崩海啸一样,具有震撼性。12月17日,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正式出台,此前两周,日美还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这次军演与《防卫计划大纲》前后呼应,其剑指何方,答案也很清楚。


  从事了近半个世纪对日外交的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日大使徐敦信认为,2010年中日关系出人意料的变化再次证明:中日两个东亚大国要真正走上全面、深入、可持续地友好合作的康庄大道,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他对2010年中日关系的定义是:“前进中出现较大起伏,两国关系受到严重冲击”。


  徐敦信特别强调,回顾一年来的中日关系,钓鱼岛事件是焦点,但并非两国关系的全貌。日本的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4.5%,超过1387亿美元,为两国半年双边贸易额最高纪录。


  日美关系“矫枉过正”


  民主党外交四处受挫


  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是一个分水岭,导致中日关系倒退。


  日政坛“改朝换代”


  为中日变冷埋伏笔


  从事了近半个世纪对日外交的徐敦信告诉本报记者,如果要真正了解目前日本政局的变化,就必须重新回顾2009年夏秋之际日本政局的更替。在他看来,民主党取代自民党上台执政,是日本战后真正意义上的“改朝换代”,“改朝换代就意味着日本内政外交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现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徐敦信表示,就外交政策而言,日本民主党政府并没有完全推翻自民党的政策,而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与创新。比如强调日美关系紧密与对等、外交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等。


  在徐敦信看来,鸠山在首相宝座上呆了不到1年就被迫辞职,很大因素是新政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最终“里外不是人”的鸠山首相只能辞职。


  徐敦信指出,接替鸠山的菅直人在内阁班子上做了重大调整,日本政坛的新生代和少壮派们纷纷走上前台,掌握了日本的党政要津,其中以48岁的外相前原诚司为代表,而民主党内的“鸠山派”和“小泽派”只能靠边站。徐敦信相信,日本政坛在2010年年中的“大换血”,也为下半年中日关系变冷埋下伏笔。


  推行“悦美”外交


  陷入“四面楚歌”


  2010年下半年以来,除了中日关系外,日俄关系又因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争端而恶化。从来没有执政经验的民主党政权,由于缺少外交经验而陷入“四面楚歌”。


  对日美关系2010年上半年的低谷,徐敦信的看法较客观。他认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是历史因素形成的,他理解日美关系的重要性。不过他强调指出,时代不同了,日本的外交也应该与时俱进。


  在徐敦信看来,鸠山因得罪美国而下台,接替他的菅直人吸取了教训,但在日美关系上却“矫枉过正”,将改善日美关系当成了日本外交的头等大事,在钓鱼岛非法扣押中国渔民事件、朝鲜半岛危机、修改新防卫大纲等事件中处处取悦美国。


  徐敦信说,据悉日本国内也有批评声音,认为菅直人不惜以牺牲与其它国家的关系而强调日美关系。他认为,小泉当年的“脱亚随美”外交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对话专家


  我不赞同用简单的“两分法”或贴标签的方法划分鸽派、鹰派。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是会变的。


  展望


  对中日关系不悲观


  不赞成“鹰派、鸽派”


  广州日报:评论认为,菅直人内阁的对华外交已经被以外相前原诚司为代表的“鹰派”主导,中日关系可能被逆转为对抗关系。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徐敦信:我首先想说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我不赞同用简单的“两分法”或贴标签的方法划分鸽派、鹰派。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是会变的。用一时一事的言行为一个政治家定性不可能。


  以我经历的中日关系为例,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某个日本政治家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但是在另外一些事情上,他又做了有利于中日关系的事情,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


  菅直人内阁的“少壮派”官员,大都是二战后出生的新生代。对这些一步登天的年轻官员来说,精力旺盛总想有所作为。但这些人没有什么经验,原来就是普通的国会议员,现在平步青云做了内阁部长。他们对中日关系来之不易没有深刻体会,对中日领导人过去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智慧依然有生命力没有认识,因此做出了轻率唐突的举动。


  可以说,一些年轻的政治家,由于对于中日关系历史缺乏深刻的理解,一时有些不当言行不足为怪。我们不妨将眼光放长一点,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足够的经验教训让他们妥善处理中日关系。


  我对中日关系的未来还是“谨慎乐观”,并不感到悲观。即使出现第二个小泉,也是过渡的、暂时的。我曾讲过,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就包含不应因政权变动而受影响。


  为什么我对中日关系“谨慎乐观”,根本问题在于,任何一个政治家都必须要考虑国家的利益。日本今天的利益所在决定他不可能跟中国闹僵。


  我认为日方有两个误判:


  第一就是误认为中方可能改变上述既定方针;第二个误判是认为中国今年外交处境不利。


  幕后


  菅直人内阁误判形势


  误判责任在日本方面


  广州日报:有日本媒体透露说,自民党和民主党在政权交接的时候,自民党在日美关系、日中关系的一些内部协议故意没有向民主党交代?


  徐敦信:这仅仅是一些日本人的推测。就中日关系而言,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存在秘密协议。


  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有的问题。双方老一代领导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不应因这个问题影响到邦交正常化,可以将这个问题放一放,以后再说。


  我认为日方有两个误判:


  第一就是误认为中方可能改变上述(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以后再说)的既定方针。


  第二个误判是认为中国今年外交处境不利,中国在南海、黄海都“有事”,趁机在钓鱼岛问题上发难,中国可能无可奈何,美国人也会高兴。但中国绝不会吞下苦果,特别在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上。


  去年9月钓鱼岛事件有诸多原因,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政治互信的缺失导致菅直人内阁误判形势,进而导致行动的升级和出格,责任在日本方面,非法扣押中国渔民,甚至要按日本国内法处置中国渔民,这些都是出格行为,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民主党上台后为了有别于自民党,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上强调“政治家主导”,这自然会影响到日本外务官员积极性的发挥。在中日关系陷入低谷时,他们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可能就不愿意发表意见。


  2010年中日关系出人意料的变化再次证明:中日这两个东亚大国要真正走上全面、深入、可持续地友好合作的健康大道,不仅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帆风顺。


  我认为2010年中日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前进中出现较大起伏,两国关系受到严重冲击”。


  我想再过十年,日本制定这份新防卫大纲的人,一定会为今天的行为脸红。历史将证明,他们今天的判断是误判。

 剖析


  日本修改防卫大纲


  敌视中国苗头不好


  广州日报:日本刚通过防卫省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并确定了未来5年日本中期防御力整备计划,明确提出“应对中国加强防御”的内容。您认为这会对中日关系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徐敦信:日本的防卫重点由当年北方的苏联,变成了西南方的中国。这种思维的根子是“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的不信任。我看这是很不好的苗头。


  日本政治家以前说现实的威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意图,二是能力。从意图看,中国并没有威胁日本的意图。中国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是国策、既定方针;从能力上看,中国国防过去的欠债实在太多,一直到现在我们比美国还差得很远,人均防卫开支比日本也要少,中国的国防开支并不过分。对此,我希望日本人能够实事求是。


  今年是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开始。我想再过十年,日本制定这份新防卫计划大纲的人,一定会为今天的判断感到脸红。历史将证明,他们是误判。日本对华不信任感是可悲的,本来不是敌人、对手,你非要说成是敌人,是对手,这是非常不慎重,非常不严肃的。


  文、图/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李明波
 日本经济大臣称本月将访问中国就稀土事宜谈判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1/1399155.html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英国路透社1月5日消息报道说,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大田章宏(Akihiro Ohata)1月5日表示,他计划本月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官员会谈,希望能确保日本的稀土供应。


  据报道,大田章宏5日在一个例行记者会上说,“我希望抓紧机会与中国会谈。”当被问及何时会采取此行动时,他说,“会尽快,换句话说,我希望在定期国会会议(将于本月下旬召开)召开之前”。


  报道说,稀土对于电子产品和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中国的稀土供应占全球贸易量的97%。在中国近期减少稀土出口配额限制后日本公司苦于找不到可替代稀土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