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八百壮士最后一人辞世:战斗中失去左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34:41
http://news.qq.com/a/20101217/000049.htm

八百壮士最后一位老兵病逝 享年96岁(图)

杨养正生前照片

昨天下午5时25分,“八百壮士”中最后一位幸存者杨养正,在重庆中国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与世长辞。96岁的杨养正12月7日因肺部严重感染、心功能衰竭入院治疗。(编者注:据《成都晚报》报道,近期在成都又发现一位幸存者杨根奎)

老人去世后,他的5位子女将他的遗体运回南岸区弹子石街祥和人家小区的家中,并在小区门口搭起灵堂。

获悉这位抗战英雄不幸辞世,祖籍黄陂的重庆市民冯长生专程从20多公里外的江北区赶到弹子石为老人送行,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杨养正老人既是重庆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湖北人的骄傲。”

杨养正原名杨得余,1914年出生于湖北随州乡村,19岁入伍,后从湖北调防南京。1937年10月,他作为88师524团2营1连1排的少尉排长,参加了著名的松沪抗战,守卫四行仓库,成为著名的“八百壮士”之一。

杨养正生前接受采访曾经回忆:“我们一营在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在四行仓库顽强阻击日军四天五夜,击毙日军200多人,圆满完成掩护任务。”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杨养正被炸伤了左眼,后摘除眼球安装陶瓷眼珠。杨养正1944年到重庆,被送进长寿第九残废教养院,在那里与重庆姑娘赵孝芳相识,二人于抗战胜利当天结婚,生养了5位子女。

1949年,杨养正被安排进入重庆南岸副食品水产公司担任营业员,1977年退休。退休后的他,和老伴一起住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正街尽头的一个小杂院里。几十年中,没有人过问他的历史,也没有人知道他当年的荣光。

记者是昨天下午5时38分得知杨养正老人辞世消息的。此前,记者正在电话采访老人的二女儿杨庆玲,据介绍,杨养正曾多次说过,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军人其实只有400多人,但当时为了扬威,谢晋元团长故意对外称有800之众,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八百壮士”的说法。杨庆玲说着说着,突然挂了电话。记者过了一会再次拨通她的电话,她急切地说:“我不能跟你说了,我父亲去世了。”

小资料:“八百壮士”得名由来

1937 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宝山大场防线失守,国民党军队决定全线西撤,命令88师留下一个团进行掩护。26日深夜,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急匆匆的回到团部,他的手上拿着88师师长孙元良的一纸手令,上面命令“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这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国、美国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经被日本军队占领。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宽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贷物的联合仓库,以墙厚楼高、易守难攻著称。一直到27日凌晨3点,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共计420人,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仍用团的番号称有800人,“八百壮士”由此得名。http://news.qq.com/a/20101217/000049.htm

八百壮士最后一位老兵病逝 享年96岁(图)

杨养正生前照片

昨天下午5时25分,“八百壮士”中最后一位幸存者杨养正,在重庆中国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与世长辞。96岁的杨养正12月7日因肺部严重感染、心功能衰竭入院治疗。(编者注:据《成都晚报》报道,近期在成都又发现一位幸存者杨根奎)

老人去世后,他的5位子女将他的遗体运回南岸区弹子石街祥和人家小区的家中,并在小区门口搭起灵堂。

获悉这位抗战英雄不幸辞世,祖籍黄陂的重庆市民冯长生专程从20多公里外的江北区赶到弹子石为老人送行,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杨养正老人既是重庆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湖北人的骄傲。”

杨养正原名杨得余,1914年出生于湖北随州乡村,19岁入伍,后从湖北调防南京。1937年10月,他作为88师524团2营1连1排的少尉排长,参加了著名的松沪抗战,守卫四行仓库,成为著名的“八百壮士”之一。

杨养正生前接受采访曾经回忆:“我们一营在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在四行仓库顽强阻击日军四天五夜,击毙日军200多人,圆满完成掩护任务。”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杨养正被炸伤了左眼,后摘除眼球安装陶瓷眼珠。杨养正1944年到重庆,被送进长寿第九残废教养院,在那里与重庆姑娘赵孝芳相识,二人于抗战胜利当天结婚,生养了5位子女。

1949年,杨养正被安排进入重庆南岸副食品水产公司担任营业员,1977年退休。退休后的他,和老伴一起住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正街尽头的一个小杂院里。几十年中,没有人过问他的历史,也没有人知道他当年的荣光。

记者是昨天下午5时38分得知杨养正老人辞世消息的。此前,记者正在电话采访老人的二女儿杨庆玲,据介绍,杨养正曾多次说过,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军人其实只有400多人,但当时为了扬威,谢晋元团长故意对外称有800之众,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八百壮士”的说法。杨庆玲说着说着,突然挂了电话。记者过了一会再次拨通她的电话,她急切地说:“我不能跟你说了,我父亲去世了。”

小资料:“八百壮士”得名由来

1937 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宝山大场防线失守,国民党军队决定全线西撤,命令88师留下一个团进行掩护。26日深夜,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急匆匆的回到团部,他的手上拿着88师师长孙元良的一纸手令,上面命令“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这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国、美国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经被日本军队占领。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宽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贷物的联合仓库,以墙厚楼高、易守难攻著称。一直到27日凌晨3点,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共计420人,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仍用团的番号称有800人,“八百壮士”由此得名。
老英雄走好
向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所有中华英雄儿女致敬[:a15:]

老兵高唱《中国不会亡》

  崔永元介绍,目前32集的《我的抗战》以个体讲述的方式呈现历史,历时8年完成。该片取材于他率领的“口述历史”团队采访众多历史人物中的一部分。

  该片共采访了400多位抗战老兵,其中大多数都在90岁以上。崔永元表示,“老人们渐渐老去,但这段历史不能忘记。”崔永元称,采访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准备再拍50集。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活动现场,最后的“八百壮士”杨养正高唱起这首《中国并不会亡》,95岁的老人即将迎来自己的生日,已经双目失明的他听力也急剧下降,但再次唱起这首“八百壮士之歌”,他显得精神饱满、格外激动。


可惜了那民族英雄谢团长,没死在日本人手里,却死于国军袍泽之手。

可惜了那民族英雄谢团长,没死在日本人手里,却死于国军袍泽之手。
壮士走好!
能不能享受国葬待遇吗
向老英雄致敬
回复 1# py25272931


    老英雄走好
老兵不死,只是渐凋零.....
默哀三分钟
中国不会亡,民族脊梁在人民!
老英雄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