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悬棺:为何悬于峭壁? 僰人因何消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8:55
探秘悬棺:为何悬于峭壁? 僰人因何消失?2010年12月06日  来源:云南网   穿越悬棺探秘僰人
  数千年风雨沧桑中,古老民族僰人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现已难觅踪迹,悬棺俨然成为僰人留给现代的最后文明。

  僰人及其文明为何消亡?悬棺为何要攀崖附壁?里面沉睡的主人是谁?悬棺又是怎样“飞”到悬崖峭壁上的?悬棺保护开发的现状如何?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怀着朝圣者的虔诚,携带相机和望远镜等远距离观察设备,行走于昭通威信县、盐津县、永善县等地的崇山峻岭中,实地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悬棺探秘之旅!

  僰人是谁?


  僰人是2500年前春秋时期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远古民族,悬棺为僰人奇特独有的丧葬形式。根据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记略》等史籍记载,又认为现存悬棺是较僰人晚近1000多年生活在川南、滇东北一带的白僚、讫佬民族所有。

  悬棺为何悬于峭壁?

  《云南志略》有记载:“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僰人死后要不遗余力地“飞”到山崖间,终极目的却只是为了尽快堕下来。

  僰人因何消失?

  据四川兴文县发现的《平夷图》、建武时期《平蛮碑》碑文、兴文县凌霄山上的宋代石刻记载,历经宋、元、明等时期的一系列战乱和围剿,僰人消亡。也有观点认为僰人为躲避剿杀,四处迁徙,长期隐姓埋名,与其他民族融合后自然消失。

  悬棺如何“悬”于绝壁?

  争论不休的未解之谜:《朝野佥载》一书推测,先把尸棺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置;《岭表纪蛮》一书则认为,“先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联桩铺道法,即架设桩子铺道于崖间,再把棺材放置在悬崖上;垒土造山法,先在崖下垒土,降低悬崖高度后放置棺材。

  僰人悬棺是想飞翔

  在还没有看到僰人悬棺前,记者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了这次探秘之旅,记者更是拜读了众多文人关于悬棺遐思迩想的言语,其中不乏有另类演绎的僰人行走如风、箭步如飞的动人传说,而这些,都成为一路向僰人悬棺迈进惊心动魄的无限遐想。

  “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姐妹痛入怀。雪霏草草山山孝,风吹松柏哭哀怨。白日花开成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150年前,一个多愁善感的文人对永善佛滩僰人悬棺发出了深深的哀叹。来自盐津县的我省著名诗人樊忠慰也在《悬棺》一诗中写道:“一个死去多年的人/他想飞/他在岩石堆起的天空/咀嚼盐粒和木头/像所有的梦睡在一起/他不知道自己死了多久/我也坚信:僰人不是想堕落,而是想飞的。”

  终于看到了悬棺,远远望去,它们就像点缀在山崖间的木桥,略显稀稀落落。想要靠近,脚下奔腾而过的江水,似在告诉你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去接近。终于到了接近悬棺的地方,抬头望去,一条条黑色悬棺,横七竖八,却极其有气势地悬挂在峭壁之上,这时候,除了抬头仰望,便是对于这一民族历史、文化的敬佩之情。

  悬棺面临消失之困

  “因为长期的风化、雨浸、虫蚀和偷盗,我省仅在昭通境内才有的僰人悬棺面临腐损坠毁的危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悬棺将很快消失,那将是悬棺葬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损失。”一路同行的悬棺研究专家林庆明忧虑地说,僰人悬棺越来越少,例如威信棺木岩悬棺原始棺木和支撑桩现已严重腐烂;白虎岩曾有28具悬棺,其中21具在1942年前坠毁,棺材被粗暴用来烧火,现在只存留着22根木桩;1920年,盐津豆沙关有悬棺40多具,现仅存9具;永善黄华原有10多具悬棺,如今只剩下一些木桩……

  “我们已经递交了关于把威信瓦石悬棺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对现存的悬棺进行防腐蚀、防风化、防虫蚀处理以及支撑桩的加固处理,正在联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中心等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悬棺保护方案,并积极申报、争取奥地利ARCH文化保护基金会保护项目”。威信文物管理所所长郭璋琼表示。

  神秘莫测的僰人悬棺亟待抢救性保护。让人欣慰的是,在探寻悬棺最后文明的旅途中,记者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古文明的行动中来。但愿,僰人悬棺成为巍峨巉岩中永不凋零的山花,并且永远散发历史与文化的沉香!

  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余滕松 林庆明

  盐津县豆沙关悬棺

  分布于豆沙古镇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与石门关两两相望,现存留10具,放置方式较多。

  威信县瓦石悬棺

  葬式均为支撑木桩式,因为棺内葬有乳臼齿,考证为二次葬,2000年9月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碳14测定,下葬时期为唐代中期,包括棺木岩悬棺和白虎岩悬棺。其中,棺木岩有悬棺7具,棺内发掘出土了两具人体尸骨、木枕、木梳等物。

  永善县黄华镇悬棺/佛滩乡悬棺

  黄华悬棺遗址现有木桩6根、凿洞16个。原来10多具棺木因风雨侵蚀,棺木已朽毁。佛滩乡悬棺位于佛滩乡顺河村顺江二社金沙江南岸的绝壁上,现有尸棺横陈、凌空悬置的悬棺两具。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0/12-06/2702870.shtml探秘悬棺:为何悬于峭壁? 僰人因何消失?2010年12月06日  来源:云南网   穿越悬棺探秘僰人
  数千年风雨沧桑中,古老民族僰人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现已难觅踪迹,悬棺俨然成为僰人留给现代的最后文明。

  僰人及其文明为何消亡?悬棺为何要攀崖附壁?里面沉睡的主人是谁?悬棺又是怎样“飞”到悬崖峭壁上的?悬棺保护开发的现状如何?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怀着朝圣者的虔诚,携带相机和望远镜等远距离观察设备,行走于昭通威信县、盐津县、永善县等地的崇山峻岭中,实地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悬棺探秘之旅!

  僰人是谁?


  僰人是2500年前春秋时期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远古民族,悬棺为僰人奇特独有的丧葬形式。根据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记略》等史籍记载,又认为现存悬棺是较僰人晚近1000多年生活在川南、滇东北一带的白僚、讫佬民族所有。

  悬棺为何悬于峭壁?

  《云南志略》有记载:“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僰人死后要不遗余力地“飞”到山崖间,终极目的却只是为了尽快堕下来。

  僰人因何消失?

  据四川兴文县发现的《平夷图》、建武时期《平蛮碑》碑文、兴文县凌霄山上的宋代石刻记载,历经宋、元、明等时期的一系列战乱和围剿,僰人消亡。也有观点认为僰人为躲避剿杀,四处迁徙,长期隐姓埋名,与其他民族融合后自然消失。

  悬棺如何“悬”于绝壁?

  争论不休的未解之谜:《朝野佥载》一书推测,先把尸棺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置;《岭表纪蛮》一书则认为,“先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联桩铺道法,即架设桩子铺道于崖间,再把棺材放置在悬崖上;垒土造山法,先在崖下垒土,降低悬崖高度后放置棺材。

  僰人悬棺是想飞翔

  在还没有看到僰人悬棺前,记者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了这次探秘之旅,记者更是拜读了众多文人关于悬棺遐思迩想的言语,其中不乏有另类演绎的僰人行走如风、箭步如飞的动人传说,而这些,都成为一路向僰人悬棺迈进惊心动魄的无限遐想。

  “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姐妹痛入怀。雪霏草草山山孝,风吹松柏哭哀怨。白日花开成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150年前,一个多愁善感的文人对永善佛滩僰人悬棺发出了深深的哀叹。来自盐津县的我省著名诗人樊忠慰也在《悬棺》一诗中写道:“一个死去多年的人/他想飞/他在岩石堆起的天空/咀嚼盐粒和木头/像所有的梦睡在一起/他不知道自己死了多久/我也坚信:僰人不是想堕落,而是想飞的。”

  终于看到了悬棺,远远望去,它们就像点缀在山崖间的木桥,略显稀稀落落。想要靠近,脚下奔腾而过的江水,似在告诉你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去接近。终于到了接近悬棺的地方,抬头望去,一条条黑色悬棺,横七竖八,却极其有气势地悬挂在峭壁之上,这时候,除了抬头仰望,便是对于这一民族历史、文化的敬佩之情。

  悬棺面临消失之困

  “因为长期的风化、雨浸、虫蚀和偷盗,我省仅在昭通境内才有的僰人悬棺面临腐损坠毁的危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悬棺将很快消失,那将是悬棺葬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损失。”一路同行的悬棺研究专家林庆明忧虑地说,僰人悬棺越来越少,例如威信棺木岩悬棺原始棺木和支撑桩现已严重腐烂;白虎岩曾有28具悬棺,其中21具在1942年前坠毁,棺材被粗暴用来烧火,现在只存留着22根木桩;1920年,盐津豆沙关有悬棺40多具,现仅存9具;永善黄华原有10多具悬棺,如今只剩下一些木桩……

  “我们已经递交了关于把威信瓦石悬棺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对现存的悬棺进行防腐蚀、防风化、防虫蚀处理以及支撑桩的加固处理,正在联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中心等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悬棺保护方案,并积极申报、争取奥地利ARCH文化保护基金会保护项目”。威信文物管理所所长郭璋琼表示。

  神秘莫测的僰人悬棺亟待抢救性保护。让人欣慰的是,在探寻悬棺最后文明的旅途中,记者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古文明的行动中来。但愿,僰人悬棺成为巍峨巉岩中永不凋零的山花,并且永远散发历史与文化的沉香!

  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余滕松 林庆明

  盐津县豆沙关悬棺

  分布于豆沙古镇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与石门关两两相望,现存留10具,放置方式较多。

  威信县瓦石悬棺

  葬式均为支撑木桩式,因为棺内葬有乳臼齿,考证为二次葬,2000年9月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碳14测定,下葬时期为唐代中期,包括棺木岩悬棺和白虎岩悬棺。其中,棺木岩有悬棺7具,棺内发掘出土了两具人体尸骨、木枕、木梳等物。

  永善县黄华镇悬棺/佛滩乡悬棺

  黄华悬棺遗址现有木桩6根、凿洞16个。原来10多具棺木因风雨侵蚀,棺木已朽毁。佛滩乡悬棺位于佛滩乡顺河村顺江二社金沙江南岸的绝壁上,现有尸棺横陈、凌空悬置的悬棺两具。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0/12-06/2702870.shtml
僰人 不服王化被朝廷灭了 说难听点 被汉人种族灭绝了
回复 2# zhepro


    准确的来说是不服的都被灭了,服的早就同化成汉族了,所以也没有僰人了。
这个“僰”字怎么念?请注音
grandview 发表于 2011-1-11 16:41


    “bo”,上声。
我老家那边就能看到不少悬棺,就在河边的悬崖上面
有个说法是僰人毁于狂犬病
因为狗是其图腾
他们和白族是什么关系?
和百越人有些关系

ccav有次节目说是明朝时候被官兵剿灭了,就几个人跳河逃命了,还采访了跳河的几个的后代
楼上的太小说了吧
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了
唏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