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教师神作---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1:46:04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424104-1-1.html 4楼。
看了觉得新锐教师很蛋疼.......
================================
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袁建刚 蔡朝阳(浙江)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一篇非常值得探讨的、具有标本意义的课文,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分析。比如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其“高尚”品质,带有中国式的“克己复礼”的色彩,可以用孙隆基“少年的老年化”一词来概括;比如,课文呈现出来的一种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一种对孩童的观念的强加,实际上是对儿童主体地位的无视;再则,即便仅从文学表达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篇失败的文章,因为,即使课文讲述的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拙劣的写作安排,使得一切都变得虚假而不可信。

一、“懂事”:少年的老年化

这篇课文的核心人物,便是这个玩具柜台前名叫“小兵”的男孩。其突出的品质,用售货员阿姨概括的一个词,叫做“懂事”。

课文中,作者用“目不转睛”、“兴奋”这样的 词语,来表达小兵对汽车的热爱和欲求之强烈,是可信的。然而,当售货员阿姨建议小兵母亲买一辆的时候,意外出现了,小兵主动拒绝,态度坚决,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扔下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转身牵着妈妈的手,走了。请注意作者这里的安排,是小兵主动牵着妈妈的手,走出商场。作者笔下的小男孩竟然能轻易克服巨大的诱惑,他的理性有一种超越其年龄之上的成熟和强大!周星驰电影《长江七号》与之完全相反,那里,是爸爸拖着哭泣撒泼的小迪,走出商场的。

姑且假定确实有这么一个孩子吧。他懂事,懂得体贴父母,但是他快乐吗?

懂事本身没有错,一个孩子较早地认识到自己的家庭现实,内心可能会有一些切实的隐秘的责任感,这会让他在以后的成长和生活里获得一种来自自身的力量。体贴父母,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如果他能从体贴父母的过程中得到欣悦的体验,如果想到自己不买玩具可以节约钱给爸爸买药爸爸会健康起来,他为此而觉得快乐,那是最佳的结果。可是,从作者的描述看来,这个小男孩显然是不快乐的,他默默地看着柜台里的汽车,哪个小孩子买了车就跟上去,“目不转睛的盯着”。这是一个很忧伤的小孩子,我见犹怜。

于是,玩具汽车成了一种严峻的考验,在个体的快乐和父母健康之间,到底那个更重要。可是,这种考验有必要吗?就像一个无聊的问题,明明母亲和妻子都很安全地一起在散步,却一定要问,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究竟先救哪一个?我觉得这种考验是成人的一个恶意情结。要知道,孩子对父母之爱无需经过考验,那是天然的情感。又则,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快乐与生活的艰辛不构成绝对的矛盾。因为童年的快乐是孩子天性的产物,不是生活环境给予的。穷孩子会有自己的快乐,正如富孩子有他自己的忧伤。

基于此,最值得探讨的,就不是小兵这个人物了,而是作者刻意经营的这种“拒绝”背后,那种中国式的“克己复礼”的道德伦理。

作者让小兵克制自身的欲望——其实,拥有一件玩具的欲望一点也不过分——从而维护了“礼”这种价值规范。那么,小兵克制自己的愿望的依据在哪里呢?只能在成人社会中。在课文中,这个所谓的“礼”就表现为社会外界加诸于孩子观念上的一种客观要求,比如需要孩子去懂的事,家庭的贫困,母亲的操劳,父亲的病……让小兵将外在要求,内化作一种道德自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克制自己正常欲求的方式,获得了诸如“懂事”、“孝”之类的名声和赞誉。也许,在这种赞誉中,小兵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但我怀疑,这种成就感是不是如同拿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是一种简单而明亮的快乐?况且,这种赞誉本身,不就是成人世界的观念对孩子的塑造方式之一吗?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说到,在中国,一个人“老成持重”,是一种为大家称道的德行,因此,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少年老成”是一个可欲的状态,它为人们所推崇。可以说,这种对自我欲求的克制,正是成年人的价值认知,这种价值认知,通过日常生活、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濡染,使儿童习渐,才造就了小兵这种“非儿童化”的行为。

康德曾说:“没有什么比儿童那种早熟的故作端庄或冒失的自傲更可笑的了。”(《论教育学》P22,赵鹏 何兆武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但在中国,懂事这个词,一直是成年人对小孩的最大褒奖。因为在我们惯常的语境下,懂事远不止其字面的意思,更多的意味着一个孩子去懂得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或者生活艰辛。但我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天职便是游戏,如果假懂事之名,叫他们过早地承担生活之重,非但会剥夺他游戏的快乐,更是一种对童真的扼杀。剑桥大学的麦克法兰教授在《给莉莉的信》中有一段话:人类一向被定义为Homo ludens,这一拉丁语汇表示‘游戏的人’。游戏的特点虽不至于将人和其他物种截然区分开来,却在人类身上格外的发达。而玩具,便是孩子游戏的天堂,儿童赋予了玩具以超越事物本身的意义,使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有哪个孩子不对玩具垂涎三尺呢?小兵也不例外。可悲的是,成人正是以赞扬之名,剥夺了小兵作为一个孩童所该拥有的。

像小兵这样,只不过将这种成年社会的“礼”的道德诉求加诸于自身,对别人还不构成伤害。更可怕的是将道德的自律转变为他制和他律,这种图景我们并不是没见过,兹不赘述。也还会有一些年轻人,直接跳过孩童的纯真阶段,过渡到老年化的“老于世故”、“老谋深算”那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些表现看似和小兵截然相反,根子却是一致的,均基于一种“少年的老年化”。怪不得孙隆基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杀子的文化”,扼杀其童真,何啻于谋财害命?

二、母爱:双重的贫困

这个故事最不能令我接受的,是作者安排的一个细节:母亲当着小兵的面,向售货员阿姨解释,父病家贫,故小孩懂事,不买玩具车。

我非常不能认同作者安排这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非得当着小兵的面来讲述家庭的困境呢?虽说孩子还没有明确的经济观念,对成年人的那种生活辛劳,未必有那么多的感触。但他们未必就没有自尊,未必就不知道,穷困并不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历。

而课文描写的母亲的诉说过程,着眼点在两位大人,没有片言只语讲到小兵的感受。但我不敢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小兵的心情。这时候,小兵究竟会有怎样的心态,他是难堪,是悲伤,是骄傲,还是麻木呢?

不能说小兵的妈妈不爱他,但爱需要有更好的方式。比如,妈妈是不是可以一个人去买药,免得小兵去忍受玩具诱惑而不得的痛苦。妈妈也可以只对售货员阿姨说谢谢关心,不必在陌生人面前提及家庭的困境。妈妈还可以,或者如果患病的父亲还能起床的话,可以用常见的材质制作一个玩具给小兵。也许,这个亲手制作的玩具,会比商店里的玩具带给小兵更多的安慰与快乐。毕竟,父母,你们也许有着万千的生活艰难,但你们是成年人,成年人要担负成年人的责任,不能将本该成年人承担的责任推给一个孩子啊!

一位叫芦笛的网友曾描述过他贫穷的母亲为这个家庭所做的:“这冬夜里温暖的火炉旁真是人间仙境,世上大概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幸福。那的确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那全家围坐在小小的火炉旁言笑晏晏,天伦之乐融融泄泄,满室皆春的无数个漫长的冬夜,从此也就化作了心灵里的小小的火炉,一直在我的生命中散发着无穷无尽的余热,温暖着我的整个内心世界。”(芦笛凯迪博客)母爱,可以使匮乏的生活充满天堂的光辉!

而课文中小兵的妈妈全不是这样,她对其生活困境的诉说近似于贩卖,似乎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可以是倾诉对象;售货员阿姨,则类似于《祝福》中同情祥林嫂的柳妈,在啧啧感叹时,她们只是被自己的感动感动了!这里,小兵的正常欲求,乃至个人感受,丝毫没有引起成年人哪怕一丁点儿的关注。就没有人意识到小兵的言不由衷吗?就没有人想过小兵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她们只是单纯地赞叹着,感动着,咀嚼着,浑没有想到,这对小兵来说,也许是一生中艰难的时刻。归根到底,小兵,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其正当需求被忽视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课文中那些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成年人,她们其实目中无人。

母爱的贫困还在于,她竟然丝毫不知道游戏和玩具对孩子的重要。如果知道,她还会这样轻易让小兵拒绝内心的渴求吗?我想,这并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不需要去读多么深刻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只要自己有过童年,便会知道,拥有一件渴望得到的玩具,能够无忧无虑地游戏,是多么幸福!

华德福教师马丁•洛森在《解放孩子的潜能》中说,童年时间最长的动物,玩的时间也最久,也就是最聪明的动物。从生活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是从游戏开始的,童年的游戏是创造力的最高形式。从而,游戏是一种精神营养,孩童通过游戏,通过这样一种类似于仪式的方式,实现一种富有意义的转化。记住这一点很重要,马丁•洛森说,尤其是当我们走进玩具店的时候。一辆玩具汽车,在大人眼中,可能只是玩具,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全部的意义所在。

那么,小兵所失去的,仅仅是一辆玩具汽车而已吗?

三、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课文说:“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本来,走笔至此,也可以结束了。尽管存在着巨大的价值黑洞和成年人的极端自以为是,但小兵拉着妈妈的手,走出商店,仍可以看作一个悲凉的故事。悲凉不在于小兵的失落,而在于故事里的成年人眼中没有儿童。

但全文尤其不能让人忍受的是作者特意添加的一个结尾,这个结尾的拙劣,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大概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故事的教育意义,使更多的孩子学会体谅和爱,作者捏造了第二个懂事的孩子。

售货员阿姨感动之下,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二话没说,马上挑了一辆漂亮的玩具汽车,要送给陌不相识的小兵。就像小兵的感受被忽视,小女孩的接受过程和思维转化过程也被忽视了。因为叙述的简单化,送车的这个表现过程生搬硬套,充满了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一厢情愿。前文已经讲过,儿童世界有自身的逻辑,他们对成人世界的经济紧张与宽裕,并没有直接的感知。这位小姑娘,就没有疑问吗?为什么小兵的爸爸一生病,家里就会穷困?为什么甚至会没有买玩具汽车的钱?为什么小兵竟然可以不要汽车?有太多的为什么,会从小女孩头脑中生出来,可是作者只字不提。我努力想说服自己相信世界上确实有这样为人善良而头脑简单的小女孩,但我只想出一条理由,因为这个女孩子不喜欢汽车,只喜欢ketty猫,只喜欢芭比娃娃。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提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说世间从未有过爱玛•包法利这个女人,小说《包法利夫人》却将万古流芳。这是福楼拜杰出的写作技巧带来的。相反,因为明显的说教意图,因为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和蛮不讲理,终使得这篇课文虚假而矫情。就像一位小学教师的点评:在这篇课文中,圣母、圣子、圣女三位一体同时降临,演绎着一出美丽的神话。胡编的情境,捏造的语言,虚拟的情节,企图昭示圣人的无量功德,进而实现对世人的精神洗礼……
=====================================
被批判的课文全文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看他身后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妈妈来了,说:“小兵,咱们回家吧!”
  阿姨忍不住对他妈妈说:“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孩子的妈妈叹了叹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宽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送给他做节日礼物。”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回到家里,售货员阿姨对自己的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小男孩。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小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424104-1-1.html 4楼。
看了觉得新锐教师很蛋疼.......
================================
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袁建刚 蔡朝阳(浙江)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一篇非常值得探讨的、具有标本意义的课文,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分析。比如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其“高尚”品质,带有中国式的“克己复礼”的色彩,可以用孙隆基“少年的老年化”一词来概括;比如,课文呈现出来的一种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一种对孩童的观念的强加,实际上是对儿童主体地位的无视;再则,即便仅从文学表达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篇失败的文章,因为,即使课文讲述的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拙劣的写作安排,使得一切都变得虚假而不可信。

一、“懂事”:少年的老年化

这篇课文的核心人物,便是这个玩具柜台前名叫“小兵”的男孩。其突出的品质,用售货员阿姨概括的一个词,叫做“懂事”。

课文中,作者用“目不转睛”、“兴奋”这样的 词语,来表达小兵对汽车的热爱和欲求之强烈,是可信的。然而,当售货员阿姨建议小兵母亲买一辆的时候,意外出现了,小兵主动拒绝,态度坚决,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扔下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转身牵着妈妈的手,走了。请注意作者这里的安排,是小兵主动牵着妈妈的手,走出商场。作者笔下的小男孩竟然能轻易克服巨大的诱惑,他的理性有一种超越其年龄之上的成熟和强大!周星驰电影《长江七号》与之完全相反,那里,是爸爸拖着哭泣撒泼的小迪,走出商场的。

姑且假定确实有这么一个孩子吧。他懂事,懂得体贴父母,但是他快乐吗?

懂事本身没有错,一个孩子较早地认识到自己的家庭现实,内心可能会有一些切实的隐秘的责任感,这会让他在以后的成长和生活里获得一种来自自身的力量。体贴父母,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如果他能从体贴父母的过程中得到欣悦的体验,如果想到自己不买玩具可以节约钱给爸爸买药爸爸会健康起来,他为此而觉得快乐,那是最佳的结果。可是,从作者的描述看来,这个小男孩显然是不快乐的,他默默地看着柜台里的汽车,哪个小孩子买了车就跟上去,“目不转睛的盯着”。这是一个很忧伤的小孩子,我见犹怜。

于是,玩具汽车成了一种严峻的考验,在个体的快乐和父母健康之间,到底那个更重要。可是,这种考验有必要吗?就像一个无聊的问题,明明母亲和妻子都很安全地一起在散步,却一定要问,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究竟先救哪一个?我觉得这种考验是成人的一个恶意情结。要知道,孩子对父母之爱无需经过考验,那是天然的情感。又则,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快乐与生活的艰辛不构成绝对的矛盾。因为童年的快乐是孩子天性的产物,不是生活环境给予的。穷孩子会有自己的快乐,正如富孩子有他自己的忧伤。

基于此,最值得探讨的,就不是小兵这个人物了,而是作者刻意经营的这种“拒绝”背后,那种中国式的“克己复礼”的道德伦理。

作者让小兵克制自身的欲望——其实,拥有一件玩具的欲望一点也不过分——从而维护了“礼”这种价值规范。那么,小兵克制自己的愿望的依据在哪里呢?只能在成人社会中。在课文中,这个所谓的“礼”就表现为社会外界加诸于孩子观念上的一种客观要求,比如需要孩子去懂的事,家庭的贫困,母亲的操劳,父亲的病……让小兵将外在要求,内化作一种道德自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克制自己正常欲求的方式,获得了诸如“懂事”、“孝”之类的名声和赞誉。也许,在这种赞誉中,小兵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但我怀疑,这种成就感是不是如同拿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是一种简单而明亮的快乐?况且,这种赞誉本身,不就是成人世界的观念对孩子的塑造方式之一吗?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说到,在中国,一个人“老成持重”,是一种为大家称道的德行,因此,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少年老成”是一个可欲的状态,它为人们所推崇。可以说,这种对自我欲求的克制,正是成年人的价值认知,这种价值认知,通过日常生活、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濡染,使儿童习渐,才造就了小兵这种“非儿童化”的行为。

康德曾说:“没有什么比儿童那种早熟的故作端庄或冒失的自傲更可笑的了。”(《论教育学》P22,赵鹏 何兆武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但在中国,懂事这个词,一直是成年人对小孩的最大褒奖。因为在我们惯常的语境下,懂事远不止其字面的意思,更多的意味着一个孩子去懂得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或者生活艰辛。但我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天职便是游戏,如果假懂事之名,叫他们过早地承担生活之重,非但会剥夺他游戏的快乐,更是一种对童真的扼杀。剑桥大学的麦克法兰教授在《给莉莉的信》中有一段话:人类一向被定义为Homo ludens,这一拉丁语汇表示‘游戏的人’。游戏的特点虽不至于将人和其他物种截然区分开来,却在人类身上格外的发达。而玩具,便是孩子游戏的天堂,儿童赋予了玩具以超越事物本身的意义,使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有哪个孩子不对玩具垂涎三尺呢?小兵也不例外。可悲的是,成人正是以赞扬之名,剥夺了小兵作为一个孩童所该拥有的。

像小兵这样,只不过将这种成年社会的“礼”的道德诉求加诸于自身,对别人还不构成伤害。更可怕的是将道德的自律转变为他制和他律,这种图景我们并不是没见过,兹不赘述。也还会有一些年轻人,直接跳过孩童的纯真阶段,过渡到老年化的“老于世故”、“老谋深算”那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些表现看似和小兵截然相反,根子却是一致的,均基于一种“少年的老年化”。怪不得孙隆基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杀子的文化”,扼杀其童真,何啻于谋财害命?

二、母爱:双重的贫困

这个故事最不能令我接受的,是作者安排的一个细节:母亲当着小兵的面,向售货员阿姨解释,父病家贫,故小孩懂事,不买玩具车。

我非常不能认同作者安排这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非得当着小兵的面来讲述家庭的困境呢?虽说孩子还没有明确的经济观念,对成年人的那种生活辛劳,未必有那么多的感触。但他们未必就没有自尊,未必就不知道,穷困并不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历。

而课文描写的母亲的诉说过程,着眼点在两位大人,没有片言只语讲到小兵的感受。但我不敢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小兵的心情。这时候,小兵究竟会有怎样的心态,他是难堪,是悲伤,是骄傲,还是麻木呢?

不能说小兵的妈妈不爱他,但爱需要有更好的方式。比如,妈妈是不是可以一个人去买药,免得小兵去忍受玩具诱惑而不得的痛苦。妈妈也可以只对售货员阿姨说谢谢关心,不必在陌生人面前提及家庭的困境。妈妈还可以,或者如果患病的父亲还能起床的话,可以用常见的材质制作一个玩具给小兵。也许,这个亲手制作的玩具,会比商店里的玩具带给小兵更多的安慰与快乐。毕竟,父母,你们也许有着万千的生活艰难,但你们是成年人,成年人要担负成年人的责任,不能将本该成年人承担的责任推给一个孩子啊!

一位叫芦笛的网友曾描述过他贫穷的母亲为这个家庭所做的:“这冬夜里温暖的火炉旁真是人间仙境,世上大概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幸福。那的确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那全家围坐在小小的火炉旁言笑晏晏,天伦之乐融融泄泄,满室皆春的无数个漫长的冬夜,从此也就化作了心灵里的小小的火炉,一直在我的生命中散发着无穷无尽的余热,温暖着我的整个内心世界。”(芦笛凯迪博客)母爱,可以使匮乏的生活充满天堂的光辉!

而课文中小兵的妈妈全不是这样,她对其生活困境的诉说近似于贩卖,似乎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可以是倾诉对象;售货员阿姨,则类似于《祝福》中同情祥林嫂的柳妈,在啧啧感叹时,她们只是被自己的感动感动了!这里,小兵的正常欲求,乃至个人感受,丝毫没有引起成年人哪怕一丁点儿的关注。就没有人意识到小兵的言不由衷吗?就没有人想过小兵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她们只是单纯地赞叹着,感动着,咀嚼着,浑没有想到,这对小兵来说,也许是一生中艰难的时刻。归根到底,小兵,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其正当需求被忽视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课文中那些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成年人,她们其实目中无人。

母爱的贫困还在于,她竟然丝毫不知道游戏和玩具对孩子的重要。如果知道,她还会这样轻易让小兵拒绝内心的渴求吗?我想,这并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不需要去读多么深刻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只要自己有过童年,便会知道,拥有一件渴望得到的玩具,能够无忧无虑地游戏,是多么幸福!

华德福教师马丁•洛森在《解放孩子的潜能》中说,童年时间最长的动物,玩的时间也最久,也就是最聪明的动物。从生活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是从游戏开始的,童年的游戏是创造力的最高形式。从而,游戏是一种精神营养,孩童通过游戏,通过这样一种类似于仪式的方式,实现一种富有意义的转化。记住这一点很重要,马丁•洛森说,尤其是当我们走进玩具店的时候。一辆玩具汽车,在大人眼中,可能只是玩具,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全部的意义所在。

那么,小兵所失去的,仅仅是一辆玩具汽车而已吗?

三、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课文说:“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本来,走笔至此,也可以结束了。尽管存在着巨大的价值黑洞和成年人的极端自以为是,但小兵拉着妈妈的手,走出商店,仍可以看作一个悲凉的故事。悲凉不在于小兵的失落,而在于故事里的成年人眼中没有儿童。

但全文尤其不能让人忍受的是作者特意添加的一个结尾,这个结尾的拙劣,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大概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故事的教育意义,使更多的孩子学会体谅和爱,作者捏造了第二个懂事的孩子。

售货员阿姨感动之下,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二话没说,马上挑了一辆漂亮的玩具汽车,要送给陌不相识的小兵。就像小兵的感受被忽视,小女孩的接受过程和思维转化过程也被忽视了。因为叙述的简单化,送车的这个表现过程生搬硬套,充满了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一厢情愿。前文已经讲过,儿童世界有自身的逻辑,他们对成人世界的经济紧张与宽裕,并没有直接的感知。这位小姑娘,就没有疑问吗?为什么小兵的爸爸一生病,家里就会穷困?为什么甚至会没有买玩具汽车的钱?为什么小兵竟然可以不要汽车?有太多的为什么,会从小女孩头脑中生出来,可是作者只字不提。我努力想说服自己相信世界上确实有这样为人善良而头脑简单的小女孩,但我只想出一条理由,因为这个女孩子不喜欢汽车,只喜欢ketty猫,只喜欢芭比娃娃。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提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说世间从未有过爱玛•包法利这个女人,小说《包法利夫人》却将万古流芳。这是福楼拜杰出的写作技巧带来的。相反,因为明显的说教意图,因为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和蛮不讲理,终使得这篇课文虚假而矫情。就像一位小学教师的点评:在这篇课文中,圣母、圣子、圣女三位一体同时降临,演绎着一出美丽的神话。胡编的情境,捏造的语言,虚拟的情节,企图昭示圣人的无量功德,进而实现对世人的精神洗礼……
=====================================
被批判的课文全文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看他身后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妈妈来了,说:“小兵,咱们回家吧!”
  阿姨忍不住对他妈妈说:“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孩子的妈妈叹了叹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宽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送给他做节日礼物。”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回到家里,售货员阿姨对自己的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小男孩。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小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同意老师的看法,这个才是真正了解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