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学者历数科研“潜规则” 痛斥其减缓创新步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55:30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11-04/2632889.shtml

院士学者历数科研“潜规则” 痛斥其减缓创新步伐
2010年11月04日 08:4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3)  【字体:↑大 ↓小】

  日前,两名中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由于研究经费分配中存在许多问题,减缓了我国创新的步伐。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众多院士专家针对科研中的种种“潜规则”,呼唤给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科研“潜规则”减缓创新步伐

  中国的研究经费近年来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创新步伐却远远落后于此,原因何在?

  在11月1日开幕的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任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大会开幕式致词时,直接引述今年9月的《科学》杂志上,由两名中国学者撰写的社论文章指出,“正是由于研究经费分配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减缓了我国创新的步伐。”

  关注到这一问题的,不仅仅是韩启德。年会召开期间,在11月2日举行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和学者痛斥种种科研“潜规则”,希望能建立起一个有助于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对于两名中国学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必须打破研究资金管理中的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的科研文化,研究资金必须以学术能力优劣为基础进行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韩启德说,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我们要努力从体制机制的改革着手,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

  “评审前,先要表态评审是公正的”

  “现在一些科技评审项目中,‘潜规则’肯定是少不了的。”许振超,这位从青岛港务局一名基层工人成长起来的创新人才,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潜规则’我也经历过,甚至是在一些国家级的项目评审中。评审之前,就先要求申报者签署一张表格,表态这次评审是公正的。你填了,就进去参加评审;你不填,就不能参加评审,就算让你参加,结果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许振超很困惑,评都还没评呢,怎么能知道公正不公正,这个态要怎么表呢?

  同样是项目评审中的“潜规则”,河北农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常任委王海波另有一番感受。

  “我听一位教授讲过,现在的会议有一种必须参加,就是项目评审会。你可以不去卡别人,但必须让别人知道,你是有控制权和评审权的。这样等轮到你的项目了,别人自然也会宽松一些。”王海波甚至用了“逼良为娼”一词,来形容目前科技界中的个别极端现象。

  在他看来,国内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但他们的正面作用,往往不如一些人负面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大。

  “科学家的话,还没一个处员顶用”

  尽管已经是中科院的院士,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刘嘉麒却自认为“搞不懂”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一些机关的管理干部往往这么说,我们是为科学家服务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但是你说哪件事科学家能定下来呢,真正定下来的都是他们。”

  刘嘉麒说:“我说的话,不要说与一个处长比,甚至比一个处员都不顶用。你申报某个课题或项目,一个处员都能决定,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

  在刘嘉麒看来,这种不正常现象的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就是科学管理问题:“为什么做不出来好的成绩,就与管理有关系,现在比较明显的就是管得过细过繁,从项目的申请到项目最终完成,你不知道要跑多少路,交多少报告,写多少材料,也不知道在这个之外还要做多少的事情,所以科研人员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实在是太大了。一个项目在执行的三年五年时间里,好多时候都用在跑这个上头,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

  刘院士的苦恼,也与《科学》杂志上两名中国学者撰写的社论中所指出的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十分相近:“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他们在创造没有灵魂的卓越”

  作为论坛的主持人,中国科协常任委、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委员会主任张开逊,在论坛一开始,就讲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1999年,美国人布罗克曼在互联网上征集答案:你认为2000年来对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在众多反馈信息中,有一个回答与众不同:既然发明对人类如此重要,最重要的发明就应该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发明不断涌现”。

  他更以北京东三环一个大家熟悉的建筑为例,将其比做“扭曲、怪诞、浪费、荒唐”的典型。

  在张开逊眼中,那栋大楼违反基本的科学设计原理,无端耗费了大量的钢材。“这些设计和审批者们应该知道,中国现在消耗的钢铁资源总量大约是全球的52%,将来这种需求还要再增加。在中国急需钢铁,而且铁矿石和钢材又这么急剧涨价的时候,设计者和建造者们没有去想到如何能节约更多钢材,却去设计出怪异的东西。”

  张开逊因此评价说:“他们在创造没有灵魂的卓越,这种没有灵魂的卓越,谁都不会承担责任,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科研在道德文化方面严重的缺失。”

  “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如何摒弃这些科研潜规则,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

  在王海波看来,这些问题都是不正确、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产生的,导致科技人员没法用正常的心态去工作,也导致科技人员之间,科技人员与行政官员之间行为失常。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认为,其实各个科技团体,包括中国科协都有学术道德委员会,也有一系列的规则,但是真正做到,需要“法律和自律一个都不能少,既要靠法律也要靠自律。”

  而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年会开幕式致词时表示,在努力就体制、机制的改革着手的同时,“同时我也认为中国科研体制的改进完善,需要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作为这个社会的知识精英,我们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在他看来,如果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拒绝自欺欺人、麻木迎合,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性地改变历史轨迹,那么我们当然能够创造历史。

  他同时强调,中国科协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科学共同体,应该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以建设性的态度,大力推动各项改革,使科研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科技成果的评价更加公正,同时严厉打击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干事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赵晓展 吴铎思)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11-04/2632889.shtml

院士学者历数科研“潜规则” 痛斥其减缓创新步伐
2010年11月04日 08:4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3)  【字体:↑大 ↓小】

  日前,两名中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由于研究经费分配中存在许多问题,减缓了我国创新的步伐。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众多院士专家针对科研中的种种“潜规则”,呼唤给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科研“潜规则”减缓创新步伐

  中国的研究经费近年来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创新步伐却远远落后于此,原因何在?

  在11月1日开幕的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任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大会开幕式致词时,直接引述今年9月的《科学》杂志上,由两名中国学者撰写的社论文章指出,“正是由于研究经费分配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减缓了我国创新的步伐。”

  关注到这一问题的,不仅仅是韩启德。年会召开期间,在11月2日举行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和学者痛斥种种科研“潜规则”,希望能建立起一个有助于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对于两名中国学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必须打破研究资金管理中的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的科研文化,研究资金必须以学术能力优劣为基础进行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韩启德说,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我们要努力从体制机制的改革着手,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

  “评审前,先要表态评审是公正的”

  “现在一些科技评审项目中,‘潜规则’肯定是少不了的。”许振超,这位从青岛港务局一名基层工人成长起来的创新人才,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潜规则’我也经历过,甚至是在一些国家级的项目评审中。评审之前,就先要求申报者签署一张表格,表态这次评审是公正的。你填了,就进去参加评审;你不填,就不能参加评审,就算让你参加,结果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许振超很困惑,评都还没评呢,怎么能知道公正不公正,这个态要怎么表呢?

  同样是项目评审中的“潜规则”,河北农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常任委王海波另有一番感受。

  “我听一位教授讲过,现在的会议有一种必须参加,就是项目评审会。你可以不去卡别人,但必须让别人知道,你是有控制权和评审权的。这样等轮到你的项目了,别人自然也会宽松一些。”王海波甚至用了“逼良为娼”一词,来形容目前科技界中的个别极端现象。

  在他看来,国内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但他们的正面作用,往往不如一些人负面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大。

  “科学家的话,还没一个处员顶用”

  尽管已经是中科院的院士,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刘嘉麒却自认为“搞不懂”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一些机关的管理干部往往这么说,我们是为科学家服务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但是你说哪件事科学家能定下来呢,真正定下来的都是他们。”

  刘嘉麒说:“我说的话,不要说与一个处长比,甚至比一个处员都不顶用。你申报某个课题或项目,一个处员都能决定,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

  在刘嘉麒看来,这种不正常现象的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就是科学管理问题:“为什么做不出来好的成绩,就与管理有关系,现在比较明显的就是管得过细过繁,从项目的申请到项目最终完成,你不知道要跑多少路,交多少报告,写多少材料,也不知道在这个之外还要做多少的事情,所以科研人员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实在是太大了。一个项目在执行的三年五年时间里,好多时候都用在跑这个上头,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

  刘院士的苦恼,也与《科学》杂志上两名中国学者撰写的社论中所指出的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十分相近:“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他们在创造没有灵魂的卓越”

  作为论坛的主持人,中国科协常任委、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委员会主任张开逊,在论坛一开始,就讲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1999年,美国人布罗克曼在互联网上征集答案:你认为2000年来对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在众多反馈信息中,有一个回答与众不同:既然发明对人类如此重要,最重要的发明就应该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发明不断涌现”。

  他更以北京东三环一个大家熟悉的建筑为例,将其比做“扭曲、怪诞、浪费、荒唐”的典型。

  在张开逊眼中,那栋大楼违反基本的科学设计原理,无端耗费了大量的钢材。“这些设计和审批者们应该知道,中国现在消耗的钢铁资源总量大约是全球的52%,将来这种需求还要再增加。在中国急需钢铁,而且铁矿石和钢材又这么急剧涨价的时候,设计者和建造者们没有去想到如何能节约更多钢材,却去设计出怪异的东西。”

  张开逊因此评价说:“他们在创造没有灵魂的卓越,这种没有灵魂的卓越,谁都不会承担责任,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科研在道德文化方面严重的缺失。”

  “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如何摒弃这些科研潜规则,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

  在王海波看来,这些问题都是不正确、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产生的,导致科技人员没法用正常的心态去工作,也导致科技人员之间,科技人员与行政官员之间行为失常。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认为,其实各个科技团体,包括中国科协都有学术道德委员会,也有一系列的规则,但是真正做到,需要“法律和自律一个都不能少,既要靠法律也要靠自律。”

  而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年会开幕式致词时表示,在努力就体制、机制的改革着手的同时,“同时我也认为中国科研体制的改进完善,需要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作为这个社会的知识精英,我们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在他看来,如果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拒绝自欺欺人、麻木迎合,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性地改变历史轨迹,那么我们当然能够创造历史。

  他同时强调,中国科协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科学共同体,应该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以建设性的态度,大力推动各项改革,使科研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科技成果的评价更加公正,同时严厉打击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干事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赵晓展 吴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