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萨苏评注《菊与刀》(未完待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26:03


前言:“菊与刀”和“三国演义”(1)

其实,《菊与刀》这本书和《三国演义》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只是美国人写的一本关于日本人的书,再加上一点中国人的评论,却正是可以凑齐三国了。

第一次看《菊与刀》,是七年前去日本工作的时候。那时候忽然发现,对日本这个东邻,实际上我们相当陌生。由于七十年前那场战争的影响,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不会太好,这自然减少了我们了解这个国家的兴趣。结果意外地发现,凡是日本人正儿八经介绍自己国家的书,都对我有极好的催眠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求教于朋友们,看看有什么好的作品可以推荐。

于是,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向我推荐《菊与刀》这本书——当时的书名是直接从英文翻译成的,叫做《菊与剑》。他们说,这本书对日本人的性格、对日本国家的描述如此到位,以至于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受益极深。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在二战结束前就已经发表,而战争结束后,它对于美国怎样占领和控制日本,依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正是补充了有关战后的内容,这本书才最后完成。

这让我感到颇为纳罕——第一,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个美国女性作家,也就是说公认把日本人描述得最成功的,居然是一个日本人眼里的外国人;第二,这个书名太古怪,好像从来没听说日本人对剑有什么造诣的,就我的了解,他们的传统武器分明是刀。

当我带着满腹狐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老实说我的怀疑只有更为深重——我看到的章节里面,作者描述从中国传来的道教占据了日本宗教的主要地位。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实在无法想象在日本有一大群道士招摇过市。在仔细琢磨之后,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把中国的道教和日本的神道教当做一回事了。

但是,很快我就不得不合上书了。

因为我要用两只手给这位叫做本尼迪克特的老太太鼓掌。

老太太真是了不起。说实话,她的研究条件颇为艰难。就像前面描述的道教问题,本尼迪克特对于东方的文化并不是很熟悉,而她的研究对象,则或是胜海舟这样的历史人物,或是衫本女士这样长期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其中最接近真实日本人的,也不过是日军战俘而已。说起来,历史人物的传记和他们的真容是否相符在任何时代都是扑朔迷离的事情。长期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直到今天在日本社会还是离奇的另类。而试图从日军战俘身上看清日本社会的本质,如同专心研究动物园的老虎就能弄清老虎在山林中的生活一样南辕北辙——他们都是在不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尽管面临如此的困难,老太太依然敏锐地对日本人、日本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的结论,对照我在日本多年接触的情况而言,大部分是正确而且触及了问题的实质。本尼迪克特老太太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面对这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东西并从中找出真正有用的线索。

本尼迪克特的结论至今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她注意到日本人在失败后表现出对强者异乎寻常的恭顺——这一点,我们的很多朋友也从小就听说过:对日本人要硬不要软,你硬,他就软了。然而,本尼迪克特却更深一步地给出了我们常常忽略的内容——要让日本人承认失败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你确确实实打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才会真心屈服。在这之前,日本人的抵抗将非常顽强,甚至超越人类的极限。所以,一定要看到击败日本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不能只看到日本人被击败后的恭顺。日本人屈服于强者,但并不是屈服于强硬者。

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难以理解在对日问题上什么是最重要的,那肯定不是态度,而是实力。

走在日本街头的时候,经常会有脚着木屐身穿和服的日本人从你身边走过,有老有少。我第一次租房的时候,房东告诉我他家的土地是几百年前某位将军封赏给先祖的。未经历过革命的日本,其实改变并不是太多、太快,所以,本尼迪克特的这本书,对于了解今天的日本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言:“菊与刀”和“三国演义”(1)

其实,《菊与刀》这本书和《三国演义》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只是美国人写的一本关于日本人的书,再加上一点中国人的评论,却正是可以凑齐三国了。

第一次看《菊与刀》,是七年前去日本工作的时候。那时候忽然发现,对日本这个东邻,实际上我们相当陌生。由于七十年前那场战争的影响,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不会太好,这自然减少了我们了解这个国家的兴趣。结果意外地发现,凡是日本人正儿八经介绍自己国家的书,都对我有极好的催眠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求教于朋友们,看看有什么好的作品可以推荐。

于是,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向我推荐《菊与刀》这本书——当时的书名是直接从英文翻译成的,叫做《菊与剑》。他们说,这本书对日本人的性格、对日本国家的描述如此到位,以至于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受益极深。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在二战结束前就已经发表,而战争结束后,它对于美国怎样占领和控制日本,依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正是补充了有关战后的内容,这本书才最后完成。

这让我感到颇为纳罕——第一,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个美国女性作家,也就是说公认把日本人描述得最成功的,居然是一个日本人眼里的外国人;第二,这个书名太古怪,好像从来没听说日本人对剑有什么造诣的,就我的了解,他们的传统武器分明是刀。

当我带着满腹狐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老实说我的怀疑只有更为深重——我看到的章节里面,作者描述从中国传来的道教占据了日本宗教的主要地位。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实在无法想象在日本有一大群道士招摇过市。在仔细琢磨之后,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把中国的道教和日本的神道教当做一回事了。

但是,很快我就不得不合上书了。

因为我要用两只手给这位叫做本尼迪克特的老太太鼓掌。

老太太真是了不起。说实话,她的研究条件颇为艰难。就像前面描述的道教问题,本尼迪克特对于东方的文化并不是很熟悉,而她的研究对象,则或是胜海舟这样的历史人物,或是衫本女士这样长期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其中最接近真实日本人的,也不过是日军战俘而已。说起来,历史人物的传记和他们的真容是否相符在任何时代都是扑朔迷离的事情。长期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直到今天在日本社会还是离奇的另类。而试图从日军战俘身上看清日本社会的本质,如同专心研究动物园的老虎就能弄清老虎在山林中的生活一样南辕北辙——他们都是在不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尽管面临如此的困难,老太太依然敏锐地对日本人、日本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的结论,对照我在日本多年接触的情况而言,大部分是正确而且触及了问题的实质。本尼迪克特老太太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面对这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东西并从中找出真正有用的线索。

本尼迪克特的结论至今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她注意到日本人在失败后表现出对强者异乎寻常的恭顺——这一点,我们的很多朋友也从小就听说过:对日本人要硬不要软,你硬,他就软了。然而,本尼迪克特却更深一步地给出了我们常常忽略的内容——要让日本人承认失败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你确确实实打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才会真心屈服。在这之前,日本人的抵抗将非常顽强,甚至超越人类的极限。所以,一定要看到击败日本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不能只看到日本人被击败后的恭顺。日本人屈服于强者,但并不是屈服于强硬者。

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难以理解在对日问题上什么是最重要的,那肯定不是态度,而是实力。

走在日本街头的时候,经常会有脚着木屐身穿和服的日本人从你身边走过,有老有少。我第一次租房的时候,房东告诉我他家的土地是几百年前某位将军封赏给先祖的。未经历过革命的日本,其实改变并不是太多、太快,所以,本尼迪克特的这本书,对于了解今天的日本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人中比较激烈的人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就是要么你顺我,要么我顺你,而无法理解不同文化之间怎样能相互共存。

2007年10月于日本伊丹

本次重新出版,除了在翻译上修订错讹,通畅语言,最重要的是加入萨苏先生的评注和提供的插图。萨苏先生是在日本工作的一名中国工程师,也有在美国生活工作的经验,因此利用了自己对两国的切实了解,对原文所涉及的历史、民俗、地理等各种读者不易理解的难点都做了评注,语言生动翔实,意思准确明了,为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扫清障碍。萨苏先生又从多年来收藏中,精选出进百余幅与文字内容相关的珍贵图片作为本书插图,很多都是国内首次刊发,既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收藏性,又更方便读者的理解、体会。

第十三章投降后的日本人

也许,萨苏的这部萨评版《菊与刀》可以使我们向更深入地认识日本迈出新的一步,也许,这新的一步将来会催生出中国人撰写的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那将是所有读者,也是所有中国人所共同期待的。

4【4萨评:以个人的经验而言,作者的这段评价对日本人是比较贴切的。但是,这样自相矛盾的性格,怎么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呢?日本人又没得精神分裂症。实际上,作者没有写出的前提是“在某种条件下”。这个条件就是,面对的是弱者还是强者。当面对弱者时,所有这些生性好斗、桀骜不驯、顽固不化、保守、勇敢等等修饰词,都可以在日本人的身上找到影子;反之,当面对强者时,温和谦让、能屈能伸、怯懦等性格又可以鲜明地体现在同一个日本人身上。一句话,在日本文化中,崇拜强者而藐视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恐怕会伴随这个民族的始终了。】



第一章 任务——了解日本(2)


了解日本人已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对上述明显的矛盾置之不理了。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比如,日本人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在不攻打日本本土的情况下,日本是否会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日本的皇宫?从日本战俘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用的情报?我们对日军和日本本土人民应采取何种宣传策略,才能既挽救美国人的生命,同时又能削弱日本人那种顽固抵抗的意志?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即使是那些所谓的“日本通”也会各持己见。如果战争结束,为了维持秩序,我们应该对日本人实行长期的军事管制吗?我们的部队是否准备要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与那些疯狂的顽固分子决一死战呢?在国际和平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次类似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如果发生,谁将是这次革命的领导者呢?如果没有发生革命,那日本民族是否将会灭亡?对这些问题的判断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1944年6月,我奉命研究日本,要求我尽量使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方法,尽早了解日本民族的真实面目。同年夏初,美国对日本开始了大规模进攻。5【5萨评: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太平洋战争实际上也是遵循了毛《论持久战》描述的过程。战争初期的半年,盟军是处于防御阶段,日军的进攻势如破竹,袭击珍珠港、攻占菲律宾、直下印度尼西亚,甚至横扫印度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军队的冲击力也在衰弱,中途岛海战的失利是双方转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此后,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双方反复胶着的战斗反映了战争相持阶段的特点。最终,跨越半个太平洋来支持一场战役的日本帝国败下阵来。失去了大量舰艇、飞机、士兵,甚至总指挥官山本五十六,日军不可避免地转入了防御阶段。盟军的反攻阶段实际并不是1944年夏初开始的,而是在1943年11月,伴随着美军发动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登陆作战,日本的“外围国防圈”被撕开,对日的反攻阶段已经开始了。】许多美国人都认为美日战争可能还将持续三年,或许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而在日本,民众们则认为这次战争可能会进行一百年。他们说,美军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是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距离日本本土还有几千英里之遥!而日本官方的公报和媒体几乎不承认日本海军的失败,日本民众仍旧相信他们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6【6萨评:不过当时日本的公报已经令人“恐惧”,动辄击沉美军战舰多少艘、航空母舰多少艘。就是拿整个美国太平洋舰队来填,也无法跟上日军的“战果”。这样荒唐的数字,战后询问日本人,大多数日本国民竟然是无条件地相信。】


然而,战争形势在6月之后发生了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两年半以来,盟军最高司令部一直将欧洲战场在军事上置于优先考虑;现在由于对德国战争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这种战略已无必要。在太平洋战区,我军已在塞班岛登陆,这是一场预告日军最终将要彻底战败的重要的战役。7【7萨评:作者此时预言正确。实际上,以当时的实力对比,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预言。比如在塞班岛,日军既没有空中掩护又没有海上掩护,没有补给,没有援兵,岛上兵力远远少于美军,装备也无法相比,可以说没打就败局已定。美军所不明白的是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干吗还要死拼到底。】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部队便逐渐与日军短兵相接。并且从以往在新几内亚岛8【8萨评:此地,日军的莱城航空队十分活跃,曾经差一点打掉了为出风头到前线视察的未来美国总统约翰逊。约翰逊当时任美参议员。】、瓜达尔卡纳尔9【9萨评:人称“饥饿岛”,双方的激战中大批舰艇沉没,该岛周围的海域由此改名叫做铁底湾。】、缅甸10【10萨评:这一年中国远征军从印度反攻缅北。在密支那激战中,日军抵抗极为顽固,连中将水上源藏都自杀身亡。】、阿图11【11萨评:阿图岛属于美国阿留申群岛,曾被日军占领。阿图岛战役中,日军发明了叫做“自杀冲锋”的战法。】、塔拉瓦12【12萨评:此战美军以二十倍兵力攻击弹丸小岛,损失惨重方才获胜,许多经验丰富的官兵瞑目荒岛。】、比亚克13【13萨评:此战日军阵地布置极为狡猾,守将葛目直行,号称使麦克阿瑟“鼻青脸肿”。】等地与日军的战斗中,我们已清楚地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极端可怕的敌人。



第一章 任务——了解日本(2)


了解日本人已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对上述明显的矛盾置之不理了。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比如,日本人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在不攻打日本本土的情况下,日本是否会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日本的皇宫?从日本战俘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用的情报?我们对日军和日本本土人民应采取何种宣传策略,才能既挽救美国人的生命,同时又能削弱日本人那种顽固抵抗的意志?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即使是那些所谓的“日本通”也会各持己见。如果战争结束,为了维持秩序,我们应该对日本人实行长期的军事管制吗?我们的部队是否准备要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与那些疯狂的顽固分子决一死战呢?在国际和平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次类似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如果发生,谁将是这次革命的领导者呢?如果没有发生革命,那日本民族是否将会灭亡?对这些问题的判断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1944年6月,我奉命研究日本,要求我尽量使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方法,尽早了解日本民族的真实面目。同年夏初,美国对日本开始了大规模进攻。5【5萨评: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太平洋战争实际上也是遵循了毛《论持久战》描述的过程。战争初期的半年,盟军是处于防御阶段,日军的进攻势如破竹,袭击珍珠港、攻占菲律宾、直下印度尼西亚,甚至横扫印度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军队的冲击力也在衰弱,中途岛海战的失利是双方转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此后,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双方反复胶着的战斗反映了战争相持阶段的特点。最终,跨越半个太平洋来支持一场战役的日本帝国败下阵来。失去了大量舰艇、飞机、士兵,甚至总指挥官山本五十六,日军不可避免地转入了防御阶段。盟军的反攻阶段实际并不是1944年夏初开始的,而是在1943年11月,伴随着美军发动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登陆作战,日本的“外围国防圈”被撕开,对日的反攻阶段已经开始了。】许多美国人都认为美日战争可能还将持续三年,或许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而在日本,民众们则认为这次战争可能会进行一百年。他们说,美军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是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距离日本本土还有几千英里之遥!而日本官方的公报和媒体几乎不承认日本海军的失败,日本民众仍旧相信他们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6【6萨评:不过当时日本的公报已经令人“恐惧”,动辄击沉美军战舰多少艘、航空母舰多少艘。就是拿整个美国太平洋舰队来填,也无法跟上日军的“战果”。这样荒唐的数字,战后询问日本人,大多数日本国民竟然是无条件地相信。】


然而,战争形势在6月之后发生了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两年半以来,盟军最高司令部一直将欧洲战场在军事上置于优先考虑;现在由于对德国战争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这种战略已无必要。在太平洋战区,我军已在塞班岛登陆,这是一场预告日军最终将要彻底战败的重要的战役。7【7萨评:作者此时预言正确。实际上,以当时的实力对比,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预言。比如在塞班岛,日军既没有空中掩护又没有海上掩护,没有补给,没有援兵,岛上兵力远远少于美军,装备也无法相比,可以说没打就败局已定。美军所不明白的是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干吗还要死拼到底。】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部队便逐渐与日军短兵相接。并且从以往在新几内亚岛8【8萨评:此地,日军的莱城航空队十分活跃,曾经差一点打掉了为出风头到前线视察的未来美国总统约翰逊。约翰逊当时任美参议员。】、瓜达尔卡纳尔9【9萨评:人称“饥饿岛”,双方的激战中大批舰艇沉没,该岛周围的海域由此改名叫做铁底湾。】、缅甸10【10萨评:这一年中国远征军从印度反攻缅北。在密支那激战中,日军抵抗极为顽固,连中将水上源藏都自杀身亡。】、阿图11【11萨评:阿图岛属于美国阿留申群岛,曾被日军占领。阿图岛战役中,日军发明了叫做“自杀冲锋”的战法。】、塔拉瓦12【12萨评:此战美军以二十倍兵力攻击弹丸小岛,损失惨重方才获胜,许多经验丰富的官兵瞑目荒岛。】、比亚克13【13萨评:此战日军阵地布置极为狡猾,守将葛目直行,号称使麦克阿瑟“鼻青脸肿”。】等地与日军的战斗中,我们已清楚地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极端可怕的敌人。

17【17萨评:这是可取的研究方法,但如果以在美国长大的日本人“二世”为研究对象,那就南辕北辙了。动物学家曾经在实验室教会一头叫做“科克”的猩猩用手语交谈,希望它告诉我们更多猩猩世界的秘密,结果很沮丧。原因呢?科学家们发现,如果给一堆动物照片让科克分类,它总是能很正确地分好—只是科克把自己的照片却是和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分在一起的——科克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一头猩猩。】我想,这些知识对每一个想了解其他文化的人类学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当时,从事日本研究的其他社会学家则是通过图书馆,分析历史事件或统计资料,并从日本人的书面或口头宣传资料中寻求其答案。但我确信,他们所寻求的一些问题的答案,是隐藏在日本文化的规则及其价值之中的。因此,如果不对生活在那种文化中的人进行研究,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收获。

21【21萨评:作者的观点代表了西方文化中对于“权威”的信任。而这一点,倒是被日本学了个似模似样,老舍的《四世同堂》就记录过这样一段:说日本人派了“权威”对冠晓荷和瑞丰来打分,以便判断他们到底是不是“顺民”,结果各项测试中,晓荷的平均分数是九十八;瑞丰是九十二!据“权威”说,能得到平均分数八十分的就可以做第一等的顺民,而晓荷与瑞丰应当是超等!老舍说,日本人是崇拜权威的。】

24【24萨评:这一点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看法相似,但日本人则不这样认为,他们对于多种文化共同生存的认识要更消极。只因为中国、美国都是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习惯于多种文明的共处,而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缺乏这种经历,对外来文明便难免有要么全面投降,要么将其消灭的看法了。】要解决这一特殊问题,人类学家必须改进研究技巧。他们凭借经验知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遇到某些情况并需要做出判断时,思考方式则因不同的部落和民族而不同。在一些北极乡村或热带沙漠地区,我们会发现一些以血缘责任或金钱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习俗,即使对于最具想象力的人类学家而言,也难以理解。人类学家必须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不仅要调查血缘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细节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弄清这种习俗对部落行为的影响,以及每一代人如何从小就受到这些习俗的制约,从而将祖先的传统世代相传下去。

27【27萨评:作者认为是文字的出现使教会失去了权威,我们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这是作者的一个笔误,因为以西方最流行的基督教会而言,文字的产生也远在教会产生之前。但作者的潜意识是要强调文字的重要作用。当教会失去对文字的垄断之时,宗教的权威就崩溃了。这是符合欧洲的情况的。文艺复兴中,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使文字产品的生产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而成本大大降低,超过了教廷能够控制的范围。文字产品的扩散意味着知识和思想的普及化,教会的神圣与威严也伴随着这个过程而衰落。也许正因为印刷术的如此贡献,西方才将其列入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中,而没有把科学上更尖端的圆周率之类列进来。】宗教教义、经济和政治活动不再局限于各自的领域之内,而是超出了各自的范围,互相汇合,以至难以分开。真理就是这样的:研究者越是把他的调查研究扩展到有关经济、宗教、性生活乃至婴儿抚育等领域,就越能了解他所研究的领域;就越能有效地在生活的任何领域提出假说,并搜集资料,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越能把任何民族在政治、经济、道德上的要求理解为他们从社会经验中所学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因此,在这本著作当中,我并没有专门论述日本的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而是研究了日本人关于生活方式的观点。同时,它也描述日本人在表露自我时的一些观点。本书主要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的原因。

32【32萨评:世界本来就是多彩的,一个暂时看起来不合理的或者落后的文化,其本质可能并不真正是落后。比如,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尊崇数,甚至不惜以武力保卫自己的信仰。在当时人的眼里,这些人肯定荒诞而莫名其妙,照今天某些人看法就是完全背离“普世价值观”,应当毫不留情地消灭。只有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才明白毕达哥拉斯学派原来是过早地提出了“数字时代”的概念。】

36【36萨评:“田中”大概是和平时期世界人民最熟悉的日本人名字了。这是因为“田中先生”是日语课本里面最重要的对话角色。】因为“田中先生”并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在他看来,为美国人写的那些解释无疑是多余的。

41【41萨评:这方面的概念,即便同样有“朕即国家”传统的中国,与日本也不同。中国还有个“秦亡其鹿,天下共逐之”,接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日本可是“万世一系”,从来把天皇“不当人”看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从这些间接的表现中了解日本人的国家观念。

43【43萨评:也就是中国方式的。日本人的行为颇受儒家影响,但当初引进儒家思想,是为了解决日本的问题。在大化改新等变革中日本式的儒家思想起了很大作用。然而,正如儒家在中国解决不了工业革命以后的问题一样,在日本也解决不了。被西方打破了国门、见识了西方的强大之后,日本人就很平静地抛弃儒家,去照抄西方的新思想了。】而是日本人自身独有的,既包含了日本人的长处,也包含了其不足。

14【14萨评: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曾使一些中国的有志之士认真学习它的经验。然而蒋百里将军曾说:“中国从日本学了两样东西流毒不浅,其一是陆军,其二是教育。”盖军事和教育是强盛的重要条件,所以中国当时学习日本的时候就对这两个领域特别重视。不幸的是,日本的军队和大学,偏巧是它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两个地方。学了这个,中国不但不能强国,反而更加扼杀了当时中国追求进步与变革的可能。】

20【20萨评:其实所谓“神风”发生在忽必烈的两次东征中,这两次东征都因为台风而失败。后人评价,假如蒙古人不是仓促使用了原金朝简陋的造船厂生产的战舰,而是用征服南宋获得的泉州或广州造船厂生产的坚固的大船,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24【24萨评:美军攻占冲绳的时候,很多狂热的日本人正在用竹枪训练,准备“本土决战,一亿玉碎”。这一幕被当时的照片如实地保留了下来。然而,日本的领导者对此却是明白的。天皇决定投降,其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御前会议上军部汇报用于本土决战的部队装备不足,连防守东京沿海九十九里滨的师团都配不齐枪,于是天皇勃然变色,放弃了本土决战,改而宣布投降。】而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听到日本人的“光有精神是不够的”的论断时,我们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是他们在战场上、在工厂中与美国人的精神进行较量之后而得出的结论。正如日本人在战败后所说,他们在战争中“完全依赖主观感觉”。

30【30萨评:作者的道理说得不错,但这个例子不太对头。事实上就这件事而言,日本人倒是说了实话,战后缴获的日军作战计划表明,鉴于双方实力的差距,菲律宾战役中山下奉文从来就没有准备和美军在无险可守的马尼拉硬拼,留在那里的都是一些准备牺牲掉的二流部队。美军还没登陆,他早就带着“菲奸”劳雷尔一行和日军主力撤退到了碧瑶山区。山下认为,菲律宾的日军制空制海权都已经丧失,只能利用山区崎岖的地形和美军纠缠,事实上他这一手的确有些道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虽然轻取马尼拉,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山下奉文。直到日本战败,山下所部的日军一直在当地和麦克阿瑟的部队打游击。二战后,山下奉文被判处死刑。这个严厉的刑罚固然罪有应得,但也有人认为是山下在菲律宾阴魂不散的打法激怒了麦克阿瑟,如果早早投降,即便犯了反人类罪,喜欢别人拍马屁的麦克阿瑟也可能会饶他一命的。】

34【34萨评:的确,日本天皇在二战结束前,始终不是以人而是以神的形象存在于日本。】而这种宗教具有民族主义色彩。如果我们对天皇的神圣性进行挑战并将其摧毁,那么,敌国日本就会瓦解。

39【39萨评:指的是德国国防军贝克上将等人于1944年7月20日发动的刺杀希特勒、试图结束战争的事件。由于炸弹威力不够而失败,负伤的希特勒将所有涉案人员一律处死,其中甚至包括像谍报局长卡纳里斯上将、陆军元帅隆美尔等德军中的“精英”。】表示如何的不满,他们仍然认为希特勒是最大的煽动者,是他准备并发动了战争。而日本战俘的态度非常明确:对皇室的忠诚与军国主义及侵略战争政策是两码事。

44【44萨评:天皇下令停止抵抗后,日本陆相阿南曾策划兵变,被认为是天皇与法西斯军政权有所区别的一个证据。实际上,当时无论是谁下达投降命令,都会产生同样动荡,倒是天皇来下这个命令,引起的动荡最小。这并不能证明天皇的无辜。】

47【47萨评:这有什么奇怪,在纽约甚至救一条狗也可以上新闻呢。】

51【51萨评:日军在二战中对战俘的虐待令人发指,对美国战俘的虐待事件中,最著名的是巴丹死亡行军。1942年4月9日,菲律宾美军最后的抵抗据点巴丹半岛的守军投降,日军勒令七万八千名美菲军战俘在无食无水的情况下步行六十多英里山路前往战俘营,途中倒毙和被杀的战俘达一万五千人,到达战俘营后又因为极度恶劣的条件迅即死亡两万六千人。有报道推测,这是日军为了减少战俘对给养的消耗而有意为之。】依照我们的标准,日本人不仅对战俘,而且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犯有暴行。前菲律宾上校军医哈罗鲁得·格拉特里曾在台湾被监禁三年,在讲述他自己的战俘经历时说:“美军战俘获得的治疗要比日军好。在战俘营中,盟军的军医可以照顾盟军的战俘,而日军却几乎连一个军医都没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给日军看病的唯一的医务人员只是一个非专业的下士,后来变成了一个中士。这位中士说他自己每年也只见过军医一两次。”

58【58萨评:曾经有外国人万分惊讶日军在整个战争中缺乏对于人命的尊重,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但是,研究日本的民族性就会体会到,这本身就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条件恶劣,日本古代不推崇“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文化,而崇尚像灿烂而短命的樱花一样死去。有这种思想基础的日本兵,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与大多数其他民族不太一样。有趣的是蒋介石先生在这方面显然没有意识到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的经历,使身为军人的蒋介石对这种敢于赴死的精神十分推崇,于是就有了他当政后“不成功则成仁”的口号。可惜国民党军人并不是日本人,内战里面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更推崇中庸之道,于是大量蒋先生发给部属用于无奈时自尽的“成功成仁”短剑成了战利品。】美国人说,日本哨兵严格要求美国战俘隐瞒自己的违章行为,而最大的犯罪则是公开违抗命令。战俘们白天外出修路或上工厂做工时,按规定是禁止从外边把食物带回来的,但这个规定常常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因为只要把水果、蔬菜偷偷地包起来就行了。但是,一旦被发现,那就是犯了重罪,因为这是在挑战日本哨兵的权威。公然向权威挑战,即便仅仅是“顶嘴”,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讨厌顶嘴的,而军队对此行为更要严惩。战俘营里的确有很多暴行和残害,虽然我们把作为文化习惯而导致的行为和虐待行为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我们宽恕这样的暴行。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战俘都有如此表现。也有少数顽固不化的人。而且,不论情况如何,必须先给这些人提供一些有利条件才可能由此转变。因而,有些美军指挥官不愿意接受日本人表面上的帮助。甚至在某些战俘营,美军根本不打算利用日军战俘可能提供的任何帮助。在那些接受日军战俘帮助的战俘营中,必须首先消除原来的怀疑,随后逐渐在日本战俘忠诚的基础上建立对他们的信任感。

5【5萨评:这里恐怕要澄清一下,这应该指的是美国普通人和政府之间的相处原则,而不是美国政府对外的原则。等级制度在很多地方根深蒂固,并且有时候良好地解决着当地的问题(比如在日本)。如果美国政府见到等级制度就对外宣战的话,在今天的世界上,恐怕打到最后,美国会得到一个比“世界警察”更糟糕的名声——世界的毁灭者。】

7【7萨评:日本坚持的等级制度,还有和其他国家等级制度不同的内涵。那就是他们不仅坚持等级制度是必须的,而且坚持现有的等级制度不能变更,比如天皇,那就是只能天皇来做,小泉或者安倍是绝对不可以做天皇的。中国的等级制度在传统上也很强大,但是,第一,我们今天不会公开支持等级制度,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心里已经生根发芽;第二,中国人支持等级制度,但也支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所以,大和尚朱元璋也可以当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区别呢?其一,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革命”,只有“维新”,这使他们的内心潜意识里拒绝接受对现有秩序的彻底颠覆。中国的历次革命使等级制度屡次被打破,自由平等的观念就在这种破坏中开始发芽。其二,中国自古以“天下”自居,认为周围都是蛮夷,只要解决了内部问题,外面的事情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来一次革命解决内部问题并不觉得有多么过分;而日本人有岛国天生的对外恐惧症,习惯抱成团,在内部闹革命就被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背叛了。】长久以来,不平等已成为日本有组织的生活准则,这些准则最容易被设想到,并且已被广泛接受,承认等级制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如同呼吸一样。然而,这还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那种简单的权威主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按照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传统来行事的。现在日本已经接受了将美国的权威地位放置在他们最高的等级位置上,因而我们就更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习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他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将采取怎样的行动。

12【12萨评:现在日本人也明白外国人弄不懂他们这些礼节,不过,出席一些活动时,不管你的反应如何,他们对你依然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礼节。“对牛弹琴”为何如此上心,原因是日本人这样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个上等人,不是粗坯,而外国人懂不懂,他们并不在乎。这是礼貌之举还是自以为是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17萨评:日本的神社类似于中国的庙,和祠堂没有关系。】有些人往往因为住在某位祭神的领地上,就被称作这个祭神的“孩子”。当然,人们由于在一个地方世代定居,不同村庄的祭拜者还是有某种联系的,这和世界各地的其他村落一样,只是他们不是出于同一个祖先罢了。

24【24萨评:其他国家也不要误会日本是要强调双方有“兄弟之谊”,伪满皇帝就曾为日本所说的这种兄弟之谊激动不已,后来才发现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不同、因为日本的又化中,长兄是权威的象征,日本所说的“兄弟之谊”,实际要说的是要其他国家在日本面前做儿皇帝。】

31【31萨评:正因为日本人把对于权威和强者的服从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很少像中国人那样问:“他凭什么……”好的一面是这样互相扯皮的事情少了,坏的一面是如果这种决定是错的,日本人纠正它的机会也就非常有限。】

我把这书的名字理解为 《日本菊花与美国刀》
17 【17萨评:这是可取的研究方法,但如果以在美国长大的日本人“二世”为研究对象,那就南辕北辙了。动物学家曾经在实验室教会一头叫做“科克”的猩猩用手语交谈,希望它告诉我们更多猩猩世界的秘密,结果很沮丧。原因呢?科学家们发现,如果给一堆动物照片让科克分类,它总是能很正确地分好—只是科克把自己的照片却是和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分在一起的——科克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一头猩猩。】
------------------------------------------------------------
科克的事迹应出自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刚果》,未必为真。
16【16萨评:荒木大将,即日本陆军大将荒木贞夫,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
荒木贞夫被判无期,1955年放出来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10-25 15:45

任何人的认识都是有谬误的……
55【55萨评:不过,此战日军俘虏少的原因,在中国的报道中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讲孙立人将军曾命令部下——去查一下,去过中国的一律枪毙……】
--------------------------------------------------------
呵呵。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10-26 10:45

这则也是假的!

这也证明:要制造某条谣言容易,要批驳他,难又难。
37【37萨评:如果从历史的角度说,这种提法不够贴切,比如欧洲的达契亚人,也曾主动学习罗马帝国的文明,并依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就是今天的罗马尼亚。至于罗马,干脆连神话故事都照抄希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