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晚清时还有中国造炮的记录(后装线膛),怎么抗日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19:30
如题,晚清的好像是25磅炮,参见近代中国兵器工业史。如题,晚清的好像是25磅炮,参见近代中国兵器工业史。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且早期炮的设计和材料要求什么相比二战的标准要低很多吧..
不过我想关键是没有系统的人才培训....没有完整的产业链..
少了持续的资金投入..啥都不是了.
民国黄金十年连航空母舰都造得出来,楼主你是造谣
抗日不会造了?国军还是有几个兵工厂的,言过其实了!
回复 4# 死者代言人


    可以仿造37小炮.迫击炮之类..不过前者貌似进口的炮钢用完后就搞不了鸟..
吹水无痕 发表于 2010-10-3 13:06
清朝的炮是100%国产化?和当时先进水平比,落后多少年?
回复 6# 太平洋上


  那倒是请教下您..1983年的时候能生产120毫米速射炮的国家有几个?


回复 6# 太平洋上


    对了..江南制造总局甲午战争后还搞出过150毫米速射炮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个网页
   http://www.beiyang.org/wenku/120mm.htm

回复 6# 太平洋上


    对了..江南制造总局甲午战争后还搞出过150毫米速射炮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个网页
   http://www.beiyang.org/wenku/120mm.htm


民国时期当然能造炮,这里有一份资料:

   在1928年-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所属军事工业生产:步枪514369支,冲锋枪6593支,轻机枪10421挺,重机枪4700挺,手枪22740支,火炮1802门,迫击炮6003门,步机枪子弹588567200发,冲锋枪子弹70000发,枪榴弹发射筒1000具,掷榴弹发射筒20具。
     在抗战期间1937年-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所属军事工业累计生产:步枪837273支,轻机枪91453挺,重机枪19764挺,枪榴筒39119具,掷弹筒83809具,迫击炮15318门,步机枪子弹1062647527发,火炮98门.
       另外,中国火炮制造数量应该远不止上面的数字,例如中国火炮制造能力最大的是东北三省奉系军阀兵工厂,1924年-1931年,总产量为辽14年式37MM平射炮370门(仿日本11年式37MM步兵炮),辽13年式75MM野炮(仿日本38式75毫米野炮)108门,辽14年式75MM山炮72门(仿日本41式75MM步兵山炮),辽16年式75MM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MM野炮(仿奥地利百禄77MM野炮)320门,辽13年100MM轻型榴弹炮(仿奥地利)100门,辽13年105MM加农炮(仿日38式105MM野炮),辽14年式150MM榴弹炮(仿日38式150MM榴弹炮)21门.  这里面除步兵炮478门,其他全是榴弹炮一类火炮.除东北外,山西、四川等地军阀也造了不少火炮。这些由地方军阀生产的武器并不包括在中国国民政府生产的武器统计数字之内。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抗战前国民政府制造火炮1802门,抗战期间却只造了98门,估计一是因为军事工业破坏严重,二是抗战时有大量外部军援,性能又远好于自制火炮,所以自己造炮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了。

民国时期当然能造炮,这里有一份资料:

   在1928年-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所属军事工业生产:步枪514369支,冲锋枪6593支,轻机枪10421挺,重机枪4700挺,手枪22740支,火炮1802门,迫击炮6003门,步机枪子弹588567200发,冲锋枪子弹70000发,枪榴弹发射筒1000具,掷榴弹发射筒20具。
     在抗战期间1937年-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所属军事工业累计生产:步枪837273支,轻机枪91453挺,重机枪19764挺,枪榴筒39119具,掷弹筒83809具,迫击炮15318门,步机枪子弹1062647527发,火炮98门.
       另外,中国火炮制造数量应该远不止上面的数字,例如中国火炮制造能力最大的是东北三省奉系军阀兵工厂,1924年-1931年,总产量为辽14年式37MM平射炮370门(仿日本11年式37MM步兵炮),辽13年式75MM野炮(仿日本38式75毫米野炮)108门,辽14年式75MM山炮72门(仿日本41式75MM步兵山炮),辽16年式75MM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MM野炮(仿奥地利百禄77MM野炮)320门,辽13年100MM轻型榴弹炮(仿奥地利)100门,辽13年105MM加农炮(仿日38式105MM野炮),辽14年式150MM榴弹炮(仿日38式150MM榴弹炮)21门.  这里面除步兵炮478门,其他全是榴弹炮一类火炮.除东北外,山西、四川等地军阀也造了不少火炮。这些由地方军阀生产的武器并不包括在中国国民政府生产的武器统计数字之内。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抗战前国民政府制造火炮1802门,抗战期间却只造了98门,估计一是因为军事工业破坏严重,二是抗战时有大量外部军援,性能又远好于自制火炮,所以自己造炮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了。


再附一份资料:

民国时期的中国自制的各型火炮

  1. 75毫米14倍径克式山炮,沪厂1905年生产.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横楔式.
行列全长4600毫米(放列全长3230毫米),行列全重405公斤(放列全重386公斤),用四马驭载或一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度.使用榴弹重3.5公斤,初速280米/秒,最大射程4300米,有效射程4000米.

  2. 75毫米民10年式山炮(仿日本明治41式),汉厂1921年生产,以后晋,沈各厂相继制造.(无详细资料)

  3. 75毫米18倍径民14年式山炮(仿日本大正6年式),沈厂1925年生产,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断隔螺栓式,重量稍大,用六马驭载或二马挽曳.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重5.74公斤,锥孔榴弹3.74公斤,破甲弹6.575公斤,榴霰弹重量不明.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6400米.

  4. 75毫米29倍径克式野炮,沪厂1913年生产,同年汉厂亦制造此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长7595毫米,行列全重1475公斤.用六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5度.使用榴弹重6公斤,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

  5. 75毫米31倍径民13年式野炮(仿日本明治38年式),沈厂1924年生产,最大射程8250米,其他不详.

  6. 77毫米30倍径野炮(仿奥地利百禄兵工厂18式),沈厂1925年生产,初速528米/秒,最大射程11000米.其他不详.

  7.150毫米12倍径榴弹炮(仿日本明治38式),沈厂1925年生产,炮身长1800毫米,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重1850公斤,用六马挽曳,配备榴弹及破甲榴弹,分一,二,三号装药,初速为275,200,150米/秒,最大射程5900米.

  8. 105毫米34倍径加农炮(仿日本大正14年式),沈厂生产,日期不明.炮架为双轮开脚式,炮闩不明.高低射界不明,方向射界左右各30度(是否确实).配备榴弹(重16公斤),破甲弹,榴霰弹和化学弹.分一,二号装药,初速640,533米/秒,最大射径11300,11350米,射速6~8发/分.

  9. 37毫米37倍径步兵炮(仿大正十一年式),沈厂1924年生产,次年汉厂亦改良制造.炮架为四脚架式,半自动炮闩.汉厂放列全重112.5公斤,战斗中臂力搬运.高低射界-8~+1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8度(沈厂为20度),初速432米/秒(沈厂初速450米/秒),最大射程4000米(沈厂最大射程3330米).射速20~25发/分.

  10. 82毫米民20年式迫击炮(仿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宁厂1931年生产.炮身长1326毫米.放列全重69公斤,一马驮载或三人肩负.高低射界45~60度,方向射界150~440密位.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3.8公斤,黄磷弹4.05公斤,初速:榴弹8药包,196米/秒,最大射程:榴弹2850米.

  11. 150毫米迫击炮,1940年生产,1944年被120毫米民33年式替代停产.炮管有三种长度:炮管长1900毫米,最大射程3134米.:炮管长1600毫米,最大射程2807米.:炮管长1450毫米,最大射程2680米.其他不详.

  12. 120毫米民33年式迫击炮,西南兵工厂1944年生产.炮管长1500毫米,炮身重78.5公斤,脚架重70.5公斤,底扳重62.5公斤.放列全重212.7公斤,行列全重313公斤,人力抬运或一马挽曳或四马驮载.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半钢)10.5公斤,初速:底火40.6米/秒,榴弹6药包256米/秒.最大射程5000米.

  13. 60毫米民31年式迫击炮(仿法国布朗德60毫米),1942年生产.分为炮身,脚架及底板三大件,放列全重18公斤,一人背负.瞄准具采用昆明造或美制M4式迫击炮瞄准具.高低射界45~85度,方向射界11度.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1.545公斤.初速:底火50米/秒,4药包148米/秒.最大射程1400米.最大射速30~32发/分,战斗射速18发/分.

  14. 106.7毫米美制化学迫击炮(采用线膛),分为炮身,支架及炮座三大件及零附件,放列全重305磅,行列全重500磅.人力抬运或马挽.高低射界300~1066密位,方向射界200密位.最大射程4000米.射速10~20发/分.

再附一份资料:

民国时期的中国自制的各型火炮

  1. 75毫米14倍径克式山炮,沪厂1905年生产.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横楔式.
行列全长4600毫米(放列全长3230毫米),行列全重405公斤(放列全重386公斤),用四马驭载或一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度.使用榴弹重3.5公斤,初速280米/秒,最大射程4300米,有效射程4000米.

  2. 75毫米民10年式山炮(仿日本明治41式),汉厂1921年生产,以后晋,沈各厂相继制造.(无详细资料)

  3. 75毫米18倍径民14年式山炮(仿日本大正6年式),沈厂1925年生产,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断隔螺栓式,重量稍大,用六马驭载或二马挽曳.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重5.74公斤,锥孔榴弹3.74公斤,破甲弹6.575公斤,榴霰弹重量不明.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6400米.

  4. 75毫米29倍径克式野炮,沪厂1913年生产,同年汉厂亦制造此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长7595毫米,行列全重1475公斤.用六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5度.使用榴弹重6公斤,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

  5. 75毫米31倍径民13年式野炮(仿日本明治38年式),沈厂1924年生产,最大射程8250米,其他不详.

  6. 77毫米30倍径野炮(仿奥地利百禄兵工厂18式),沈厂1925年生产,初速528米/秒,最大射程11000米.其他不详.

  7.150毫米12倍径榴弹炮(仿日本明治38式),沈厂1925年生产,炮身长1800毫米,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重1850公斤,用六马挽曳,配备榴弹及破甲榴弹,分一,二,三号装药,初速为275,200,150米/秒,最大射程5900米.

  8. 105毫米34倍径加农炮(仿日本大正14年式),沈厂生产,日期不明.炮架为双轮开脚式,炮闩不明.高低射界不明,方向射界左右各30度(是否确实).配备榴弹(重16公斤),破甲弹,榴霰弹和化学弹.分一,二号装药,初速640,533米/秒,最大射径11300,11350米,射速6~8发/分.

  9. 37毫米37倍径步兵炮(仿大正十一年式),沈厂1924年生产,次年汉厂亦改良制造.炮架为四脚架式,半自动炮闩.汉厂放列全重112.5公斤,战斗中臂力搬运.高低射界-8~+1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8度(沈厂为20度),初速432米/秒(沈厂初速450米/秒),最大射程4000米(沈厂最大射程3330米).射速20~25发/分.

  10. 82毫米民20年式迫击炮(仿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宁厂1931年生产.炮身长1326毫米.放列全重69公斤,一马驮载或三人肩负.高低射界45~60度,方向射界150~440密位.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3.8公斤,黄磷弹4.05公斤,初速:榴弹8药包,196米/秒,最大射程:榴弹2850米.

  11. 150毫米迫击炮,1940年生产,1944年被120毫米民33年式替代停产.炮管有三种长度:炮管长1900毫米,最大射程3134米.:炮管长1600毫米,最大射程2807米.:炮管长1450毫米,最大射程2680米.其他不详.

  12. 120毫米民33年式迫击炮,西南兵工厂1944年生产.炮管长1500毫米,炮身重78.5公斤,脚架重70.5公斤,底扳重62.5公斤.放列全重212.7公斤,行列全重313公斤,人力抬运或一马挽曳或四马驮载.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半钢)10.5公斤,初速:底火40.6米/秒,榴弹6药包256米/秒.最大射程5000米.

  13. 60毫米民31年式迫击炮(仿法国布朗德60毫米),1942年生产.分为炮身,脚架及底板三大件,放列全重18公斤,一人背负.瞄准具采用昆明造或美制M4式迫击炮瞄准具.高低射界45~85度,方向射界11度.炮弹种类及重量,榴弹1.545公斤.初速:底火50米/秒,4药包148米/秒.最大射程1400米.最大射速30~32发/分,战斗射速18发/分.

  14. 106.7毫米美制化学迫击炮(采用线膛),分为炮身,支架及炮座三大件及零附件,放列全重305磅,行列全重500磅.人力抬运或马挽.高低射界300~1066密位,方向射界200密位.最大射程4000米.射速10~20发/分.
主要是钢材不过关,造造小炮还是可以的
主要是钢材不过关,造造小炮还是可以的
抗战不能造的原因是原材料进口出了问题,所以只能造低膛压的迫击炮了,清虽然能造,但材料都是进口的,上面列的那些抗战前的仿造炮也大都如此。

这就跟现在印度造卫星和韩国造飞机一样,用大量的进口件组装而已。
misszl 发表于 2010-10-3 14:01


    简单的狠,最好最大的兵工厂在东北送给鬼子了,生产了鬼子侵华的1半以上的弹药等。
晚清的国内环境比抗战好吧
那么多年的军阀混战后,残留下来的军事工业能力也就只是个笑话而已了,练汉阳 兵工厂都不能运作了,其他的也就只是生产下步枪而已
再说了,清末和二战时期就算同样是后装线膛炮技术难度也不一样吧?
汉阳钢铁厂倒闭了,没有钢铁用什么造炮?重工业不是动乱国家可以玩的。
太平洋上 发表于 2010-10-3 13:30


    百分之多少国产化率不知道  但是 和当时先进水平毫无差异
   因为清政府卖的都是当时最好的设备和技术
roxxe 发表于 2010-10-6 00:48


    只知道49年算上东北工业基地的钢产量 全国只有16万吨
    16万吨 钢产量玩工业化  那就是个笑话   从1战到
    1980年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工业国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就是钢产量  不然也不会有老毛那阵的全国大练钢运动了
因为有黄金10年呀
这还真是体制问题,
看看当年国民党兵工回忆,国民党的兵工厂管理人员几乎都忙着中饱私囊,
没什么人用心在生产革新上,材料用完了就停工,等进口,从没想过自力更生,
那像土八路新四军,淘到点废火车轴都能整出大炮来。
回复 14# su33ub

沈阳兵工厂啊,哎,张少帅除了大烟女人还能说什么好呢
民国和晚清一样都是能造炮的,只不过原材料和很多器材需要进口,遇到抗战那样的大规模的战争当然不灵光了。其实鬼子的陆军火炮质量也不咋样,主流野炮也就一战前水准
jumin 发表于 2010-10-6 10:53


    官二代富二代匪二代全趟上了……换个处境的话,张也不算坏人。
918后东北沦陷 中国最大的兵工基地丢失~
民国时期重工业不行.
吹水无痕 发表于 2010-10-3 13:48
高级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洋工。是洋工在中国造炮,李鸿章不是务虚的人,他歧视国产货绝对有他的道理。
你爺敢說,能把迫擊炮玩得出神入化也是當時的中國部隊,泥盆國則是擲卵筒很拿手。
清末的造炮所有炮钢都是进口的,民国其实也在造,抗战开始了材料来源断了,只能造造低膛压的小炮。
鹰立球
czw012345678 发表于 2010-10-6 15:32

因为日军考虑到生产问题,老式的火炮能够大量生产,所以大量装备的火炮是老式的。但他们新开发出来的产品质量非常好。
回复 23# jumin


    貌似那个兵工厂就是张学良负责开办的,还花钱送空军学员去法国学习(包括高志航),而国民政府则在法国挖墙脚,许好处,让东北军的学员变节。貌似张学良除了东北没有抵抗这事儿没弄好其它方面倒是还可以。不过这一没弄好后果太严重了
产量低,没有达到批量生产的规模,37年前,一个月全国就8门75口径炮,一场战斗一天的损耗就有可能达到这个数。生产连补充损耗都不行。

后来原材料被封锁,索性转产对材料质量和数量要求低的迫击炮。
民国期间,晚清的25磅炮已经落伍,没有必要再生产
根据我自己的分析和查阅的资料,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生产工艺问题,一个是材料来源问题。
生产工艺主要是,清朝生产的大口径火炮100mm以上级别,为架退式火炮,很笨重,在一些老照片中能看到。而民国在抗战爆发前,也是可以生产100mm以上口径的火炮,好像是山西和奉天两家兵工厂,生产的火炮是日制三八式150榴。
材料来源问题,就跟帖的朋友说的,中国的炮钢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最无奈的是,民国的大口径火炮用炮钢是从日本进口的,抗战爆发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错不错
这个原材料的观点有点不好说,清朝就已经可以生产炮钢和枪钢了,据说是因为在军阀混战后汉钢设备老化和各种原因停止了钢材生产只是生产生铁和铁轨。原材料就只能全进口了。还有更严重的,在法国的75炮用上液气复进机后大部分火炮都是液气的但偏偏中国晚清仿的克虏伯75山炮采用的液簧复进机。结果凡后仿防的火炮不管人家用的什么复进机到我们产的都给改液簧的了。
kkkkk9921 发表于 2010-10-16 15:08

很负责的告诉你,山西最大口径的榴弹炮是105MM的,150是土鳖军用火车轴DYI的,迫击炮的干活
沼泽 发表于 2011-4-19 23:19
汉阳钢厂变铁厂,没军阀混战什么事,正是黄金十年搞的。拆了老炼钢炉,生铁出口日本~~造炮?人家有得是嘴炮~~~

清灭,GDP尚占全世界的11%,1949年只占1%了,炮党就一个笑话,比北洋军阀都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