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功夫缺乏竞技力 世界第一只是狂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48:07
http://news.163.com/10/0905/02/6FPKFRPB00014AED.html


2010-09-05 02:28:00 来源: 长江日报(武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上,中国队在武术项目奖牌榜上稳居第一,共摘得3枚套路金牌和4枚散打金牌。而备受关注的自由搏击项目中,中国选手全军覆没。事实上,就竞技力来说,中国武术不仅不是世界第一,甚至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在世界级的格斗竞技场上,不仅很少出现中国功夫的身影,而且成绩惨淡。这背后,是文艺作品的放大化带来的虚幻强大。

  承认中国武术的虚幻和落后,才是真正走向“天下第一”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走起来都不那么容易。这届武搏会的举办,但愿不单是再为表演性武术添一把火,使人们更深地沉迷到“中华武术“的神话中,而是能够正视武术缺乏竞技力的现状,增进武术选手与更高竞技舞台的交流,这才能真正让武术走向世界。

  狂想 >>>

  ,经力量孱弱而欲望发达的文人的想象发挥,结合同样是源远流长的神秘主义,创造了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武侠世界。通过从王度庐、平江不肖生到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经典作家的描述,一代代下来,纵然武术没有那么神奇,但肯定威力无限的思想意识不知不觉在国人心中扎根:在遥远的古时,或在当代的某个不为人知的处所,肯定一些人具备着超凡的搏击能力。但这些都是虚构的,假的,从未证实的。

  影视作品中制造的“无敌”功夫

  自有影视以来,那活色生香、直观精彩的画面愈加强化了这一认识。通过影视传播而最令国人心仪的武术家莫过李小龙,人高马大的洋人在其铁拳加嗷嗷声中望风丧胆,充分证明了中国武术足可打遍天下无敌手。

  事实上,在真实的生活中,李小龙并非是一个搏击高手,他的身高172cm,体重在60公斤左右,并且还有高达500多度的近视。从医学的角度讲,近视到了这个程度,头部受到重击容易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粉碎。李小龙获得的最高水平的搏击类冠军只是“香港高中业余拳击赛冠军”——一个香港青少年赛事。至于盛传所谓“全美空手道冠军”更是子虚乌有,他甚至连一场正式的格斗比赛都没有参加过。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父亲没有参加这些竞标赛(搏击比赛),因为在哲学上他认为这样的比赛不符合武术的理念。”而李小龙甚至在与毫无武术根基的导演罗维、黄握中等发生争执时直接拔刀相向,引来警察调查,屏幕上的拳脚顿时作了废。

  事实上,李小龙带来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因为银幕上让美国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格斗方式,以及他向美国人所传递的武术哲学。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他真正的格斗实力被放大化了。

  各种中外对抗赛虚假“强盛”战绩

  如果说文艺作品中的武术被放大化属于创作需要,那么近些年来风行的各种中外搏击对抗赛则是一种虚假的“强盛”。

  事实上,在各种中外对抗赛的“强盛”战绩背后,不是夸大对手水平,就是使用规则限制对手发挥。例如2009年1月份在广东举行的“柳海龙国际搏击争霸赛”中,柳海龙的对手伊贺弘治就在赛前被曝出成绩造假,原在日本31场比赛21胜10负的真实战绩被主办方修改为2负,并被包装成日本修道高手的身份,实际上,当时的伊贺弘治已经32岁,比柳海龙大4岁,早已过了巅峰期,比赛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另一个讽刺的比赛是中国武协举办的“中泰警察散打对抗赛”,既然是“警察对抗赛”,也就是业余比赛,而非职业比赛。刚开始泰方一直派出真正的警察来参赛,中方派出的是解放军和武警系统选手参赛。泰方根本搞不明白,中国的解放军和武警体系,有大量专职从事文艺和体育工作的人员,即职业化选手。如散打王柳海龙和孙涛,工作关系在军队和武警,却是真正的职业散打运动员。在规则上,不准对方使用泰拳的“肘”、“膝”进攻;泰拳无摔法,泰拳手向来不擅摔,而散打有摔法,中方选手多以摔人得分获胜。

  屡次落败之后,泰国人发现了其中的猫腻,2003年,泰国人把在日本顶级直立搏击比赛K1打拳的职业泰拳手潘求(轻量级)请回来,给他安了个假的“警察身份”,取了个假名“颂巴·万差明”来中国参加比赛,面对比他重10KG的散打王孙涛,潘求仅仅用了两局就直接迫使中方教练扔出象征投降的白毛巾。这一来一回,可谓讽刺。

  剖析 >>>

  过分夸大的背后,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民族自信心的不足,从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到陈真横扫虹口道场,武术变成了中国人对于国家强大的一种寄托。在影视作品的夸大化下,中国人习惯于“武术天下第一”的思维,更促使了许多商家利用这一心理打造的各种中外对抗赛事,在票房爆满的背后,这种自信的不足演变成了“自欺”。

  一个真正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自信的中国人,不会将中国武术等同中国;更不会将中国武术的尊严和中国人的荣辱系于一场拳赛的胜负。

  全运会体制限制武术对外交流

  搏击,要的是体能、力量、速度和狠劲。这需要针对对抗性竞技的科学的长期训练,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武术目前所缺乏的。

  中国武术院社会组副主任刘普雷指出:“这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全运会体制,我们的精力没放在外出竞技上面,而要打K-1这样的职业联赛必须要长时间的竞技训练。”实际上中国的散打运动员都比较想参加诸如K-1的国际顶级格斗赛事,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高额的奖金。

  但作为国家运动员的中国散打高手并不自由。首先从身份与资质上来讲,专业散打队是行政性的,全运会的体制需要这些运动员全力以赴打好国内的比赛;而在技术实力上,我们的打点打分的比赛体制,并不适应K-1。参加K-1的拳手都是为了高额奖金,“人家是挣钱来的,打起来很拼命。”刘普雷说。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教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搏击手说。国内的全运会体制使得职业教练以及运动员都必须围着全运会使劲,对于他们来讲,根本没有去国外顶级搏击赛事交流的必要。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输不起”,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长期以来的农耕文化并不尚武

  尤其要提到的是,作为非扩张性的农耕文明,中国文化从来不尚武,“子不语怪力乱神”,“力”,也即技击所用的暴力,就是这位中国圣人排斥的事物之一。

  非攻,尚文,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武术的源远流长,不过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途径,最多是“防身”的需要,汉字“武”的解释是“止戈为武”,不是鼓励人好勇斗狠,而是劝诫人放弃武力。高水准技击所需要的尚武精神,与中华文化在根子上互相排斥,根源上,是中国在历史上很早就进入了大一统的社会,实行的是兵农合一制,而不像西方社会,有着特定的武士阶层,而主流社会也崇尚这种竞技精神,并以此为荣,这也使技击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以进攻、扩张、征服为价值的西方人不同。

  (晓易)

  事实 >>>

  公认的顶级竞技比赛,如K-1、MMA等自由搏击比赛中,中国选手很少参与,在各类国际性赛事中,中国武术历来成绩惨淡。

  从1999年起,也有多名散打运动员参加过K1比赛;2002年,获得国内“散打王”70公斤级别冠军的浙江籍张加泼直接参加了第一年举办的K1-MAX赛决赛,首轮负于泰国选手高兰,除他之外,其余中国选手均未能进入最终决赛圈。在中国选手参加的K1比赛中,他们的胜率不足50%。

  1990年,北京武术散打参加刚刚设立的京港搏击会,虽然参赛的都是当时的国家级顶级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国散打惨败于泰拳。当时带队的散打创始人梅惠志坦言:“我们对世界上的整体搏击状态并不了解。”

  有人理解其为“散打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武术”,但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由港澳台地区组织的数次中国功夫与泰拳的比赛,也仅有一场平局,其余都告失败,而且败得相当惨,最短的一局仅坚持了20秒。泰国拳王曾声称可秒杀中国武术,中国人怒斥其“狂妄”之时,可能不了解这些记录。

  民间武术竞技力低下

  也有认为,代表中国出战的运动员不能算武术家,人们固执地相信,真正的中国武术掌握在“门派”的“掌门人”、也就是道士、和尚、武师之类的人手里,或者真正的“高手”在民间。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散打创始人梅惠志说,“民间拳手的水平并不高。与散打相比,基本没有对抗性。”他曾经会过许多民间高手,“很多都坚持不到十秒八秒。”

  传统武术缺乏对抗训练导致了许多悲剧。1987年,在一次两省警察的集训中,某省一名练习传统武术的警察与另一省份练习散打的警察对练,结果因为前者从未做过对抗训练,在被摔起的时候没有任何防护意识与技巧,头部直接坠地,导致死亡。

  武术赛场沦为表演舞台

  “传统武术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传统武术也是一拳一脚。”中国武术院社会组副主任刘普雷在谈到中国武术现状时说道。


  在民间武术学家赵道新看来,今天的传统拳术与学院武术一样以套路为主,并混入了冒充古拳法的套路新作品。而套路与篮球、游泳、登山一样只是提高运动素质的锻炼方式,却不针对格斗需要,特意发展那些直接专用于格斗的素质和技术,从根本上说称不上是技击训练。从打法上看,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掺杂了大量象征性动作和门派仪式动作。这些动作与技击无关。从功法上看,传统武术仍保留着很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长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祈祷、苦行和磨炼耐心。

  与对抗性极强、按照生理规律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出来的海外搏击界比,中国武术实质上只能算表演艺术。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就变成了表演性压倒对抗性的套路武术,今日全运会的武术项目依然如此。而在各种武术比赛上,更常见先来一番武侠小说里常见那种鞠躬作揖的礼仪,然后你“白鹤亮翅”,我“黑虎掏心”,这不过是“花拳绣腿”的最佳注脚。如此运行,也就很好理解作为一个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国际技击界为什么历来是二流水准。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http://news.163.com/10/0905/02/6FPKFRPB00014AED.html


2010-09-05 02:28:00 来源: 长江日报(武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上,中国队在武术项目奖牌榜上稳居第一,共摘得3枚套路金牌和4枚散打金牌。而备受关注的自由搏击项目中,中国选手全军覆没。事实上,就竞技力来说,中国武术不仅不是世界第一,甚至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在世界级的格斗竞技场上,不仅很少出现中国功夫的身影,而且成绩惨淡。这背后,是文艺作品的放大化带来的虚幻强大。

  承认中国武术的虚幻和落后,才是真正走向“天下第一”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走起来都不那么容易。这届武搏会的举办,但愿不单是再为表演性武术添一把火,使人们更深地沉迷到“中华武术“的神话中,而是能够正视武术缺乏竞技力的现状,增进武术选手与更高竞技舞台的交流,这才能真正让武术走向世界。

  狂想 >>>

  ,经力量孱弱而欲望发达的文人的想象发挥,结合同样是源远流长的神秘主义,创造了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武侠世界。通过从王度庐、平江不肖生到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经典作家的描述,一代代下来,纵然武术没有那么神奇,但肯定威力无限的思想意识不知不觉在国人心中扎根:在遥远的古时,或在当代的某个不为人知的处所,肯定一些人具备着超凡的搏击能力。但这些都是虚构的,假的,从未证实的。

  影视作品中制造的“无敌”功夫

  自有影视以来,那活色生香、直观精彩的画面愈加强化了这一认识。通过影视传播而最令国人心仪的武术家莫过李小龙,人高马大的洋人在其铁拳加嗷嗷声中望风丧胆,充分证明了中国武术足可打遍天下无敌手。

  事实上,在真实的生活中,李小龙并非是一个搏击高手,他的身高172cm,体重在60公斤左右,并且还有高达500多度的近视。从医学的角度讲,近视到了这个程度,头部受到重击容易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粉碎。李小龙获得的最高水平的搏击类冠军只是“香港高中业余拳击赛冠军”——一个香港青少年赛事。至于盛传所谓“全美空手道冠军”更是子虚乌有,他甚至连一场正式的格斗比赛都没有参加过。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父亲没有参加这些竞标赛(搏击比赛),因为在哲学上他认为这样的比赛不符合武术的理念。”而李小龙甚至在与毫无武术根基的导演罗维、黄握中等发生争执时直接拔刀相向,引来警察调查,屏幕上的拳脚顿时作了废。

  事实上,李小龙带来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因为银幕上让美国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格斗方式,以及他向美国人所传递的武术哲学。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他真正的格斗实力被放大化了。

  各种中外对抗赛虚假“强盛”战绩

  如果说文艺作品中的武术被放大化属于创作需要,那么近些年来风行的各种中外搏击对抗赛则是一种虚假的“强盛”。

  事实上,在各种中外对抗赛的“强盛”战绩背后,不是夸大对手水平,就是使用规则限制对手发挥。例如2009年1月份在广东举行的“柳海龙国际搏击争霸赛”中,柳海龙的对手伊贺弘治就在赛前被曝出成绩造假,原在日本31场比赛21胜10负的真实战绩被主办方修改为2负,并被包装成日本修道高手的身份,实际上,当时的伊贺弘治已经32岁,比柳海龙大4岁,早已过了巅峰期,比赛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另一个讽刺的比赛是中国武协举办的“中泰警察散打对抗赛”,既然是“警察对抗赛”,也就是业余比赛,而非职业比赛。刚开始泰方一直派出真正的警察来参赛,中方派出的是解放军和武警系统选手参赛。泰方根本搞不明白,中国的解放军和武警体系,有大量专职从事文艺和体育工作的人员,即职业化选手。如散打王柳海龙和孙涛,工作关系在军队和武警,却是真正的职业散打运动员。在规则上,不准对方使用泰拳的“肘”、“膝”进攻;泰拳无摔法,泰拳手向来不擅摔,而散打有摔法,中方选手多以摔人得分获胜。

  屡次落败之后,泰国人发现了其中的猫腻,2003年,泰国人把在日本顶级直立搏击比赛K1打拳的职业泰拳手潘求(轻量级)请回来,给他安了个假的“警察身份”,取了个假名“颂巴·万差明”来中国参加比赛,面对比他重10KG的散打王孙涛,潘求仅仅用了两局就直接迫使中方教练扔出象征投降的白毛巾。这一来一回,可谓讽刺。

  剖析 >>>

  过分夸大的背后,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民族自信心的不足,从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到陈真横扫虹口道场,武术变成了中国人对于国家强大的一种寄托。在影视作品的夸大化下,中国人习惯于“武术天下第一”的思维,更促使了许多商家利用这一心理打造的各种中外对抗赛事,在票房爆满的背后,这种自信的不足演变成了“自欺”。

  一个真正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自信的中国人,不会将中国武术等同中国;更不会将中国武术的尊严和中国人的荣辱系于一场拳赛的胜负。

  全运会体制限制武术对外交流

  搏击,要的是体能、力量、速度和狠劲。这需要针对对抗性竞技的科学的长期训练,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武术目前所缺乏的。

  中国武术院社会组副主任刘普雷指出:“这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全运会体制,我们的精力没放在外出竞技上面,而要打K-1这样的职业联赛必须要长时间的竞技训练。”实际上中国的散打运动员都比较想参加诸如K-1的国际顶级格斗赛事,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高额的奖金。

  但作为国家运动员的中国散打高手并不自由。首先从身份与资质上来讲,专业散打队是行政性的,全运会的体制需要这些运动员全力以赴打好国内的比赛;而在技术实力上,我们的打点打分的比赛体制,并不适应K-1。参加K-1的拳手都是为了高额奖金,“人家是挣钱来的,打起来很拼命。”刘普雷说。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教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搏击手说。国内的全运会体制使得职业教练以及运动员都必须围着全运会使劲,对于他们来讲,根本没有去国外顶级搏击赛事交流的必要。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输不起”,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长期以来的农耕文化并不尚武

  尤其要提到的是,作为非扩张性的农耕文明,中国文化从来不尚武,“子不语怪力乱神”,“力”,也即技击所用的暴力,就是这位中国圣人排斥的事物之一。

  非攻,尚文,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武术的源远流长,不过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途径,最多是“防身”的需要,汉字“武”的解释是“止戈为武”,不是鼓励人好勇斗狠,而是劝诫人放弃武力。高水准技击所需要的尚武精神,与中华文化在根子上互相排斥,根源上,是中国在历史上很早就进入了大一统的社会,实行的是兵农合一制,而不像西方社会,有着特定的武士阶层,而主流社会也崇尚这种竞技精神,并以此为荣,这也使技击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以进攻、扩张、征服为价值的西方人不同。

  (晓易)

  事实 >>>

  公认的顶级竞技比赛,如K-1、MMA等自由搏击比赛中,中国选手很少参与,在各类国际性赛事中,中国武术历来成绩惨淡。

  从1999年起,也有多名散打运动员参加过K1比赛;2002年,获得国内“散打王”70公斤级别冠军的浙江籍张加泼直接参加了第一年举办的K1-MAX赛决赛,首轮负于泰国选手高兰,除他之外,其余中国选手均未能进入最终决赛圈。在中国选手参加的K1比赛中,他们的胜率不足50%。

  1990年,北京武术散打参加刚刚设立的京港搏击会,虽然参赛的都是当时的国家级顶级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国散打惨败于泰拳。当时带队的散打创始人梅惠志坦言:“我们对世界上的整体搏击状态并不了解。”

  有人理解其为“散打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武术”,但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由港澳台地区组织的数次中国功夫与泰拳的比赛,也仅有一场平局,其余都告失败,而且败得相当惨,最短的一局仅坚持了20秒。泰国拳王曾声称可秒杀中国武术,中国人怒斥其“狂妄”之时,可能不了解这些记录。

  民间武术竞技力低下

  也有认为,代表中国出战的运动员不能算武术家,人们固执地相信,真正的中国武术掌握在“门派”的“掌门人”、也就是道士、和尚、武师之类的人手里,或者真正的“高手”在民间。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散打创始人梅惠志说,“民间拳手的水平并不高。与散打相比,基本没有对抗性。”他曾经会过许多民间高手,“很多都坚持不到十秒八秒。”

  传统武术缺乏对抗训练导致了许多悲剧。1987年,在一次两省警察的集训中,某省一名练习传统武术的警察与另一省份练习散打的警察对练,结果因为前者从未做过对抗训练,在被摔起的时候没有任何防护意识与技巧,头部直接坠地,导致死亡。

  武术赛场沦为表演舞台

  “传统武术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传统武术也是一拳一脚。”中国武术院社会组副主任刘普雷在谈到中国武术现状时说道。


  在民间武术学家赵道新看来,今天的传统拳术与学院武术一样以套路为主,并混入了冒充古拳法的套路新作品。而套路与篮球、游泳、登山一样只是提高运动素质的锻炼方式,却不针对格斗需要,特意发展那些直接专用于格斗的素质和技术,从根本上说称不上是技击训练。从打法上看,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掺杂了大量象征性动作和门派仪式动作。这些动作与技击无关。从功法上看,传统武术仍保留着很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长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祈祷、苦行和磨炼耐心。

  与对抗性极强、按照生理规律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出来的海外搏击界比,中国武术实质上只能算表演艺术。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就变成了表演性压倒对抗性的套路武术,今日全运会的武术项目依然如此。而在各种武术比赛上,更常见先来一番武侠小说里常见那种鞠躬作揖的礼仪,然后你“白鹤亮翅”,我“黑虎掏心”,这不过是“花拳绣腿”的最佳注脚。如此运行,也就很好理解作为一个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国际技击界为什么历来是二流水准。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妈逼的 楼主这种垃圾就是欠骂 你自己写的也好 转载的也好 中国就是因为你这种垃圾 太多了 到处传播这种垃圾文章  我不一一去说 随便说几点
1.你娘的 世界第一是中国人说的? 你妈说的吧?
2.自由搏击…… 笑死人  这篇文章的意思其实就是 看到自由搏击几个字 以为是“公平的 综合性 搏击比赛” 然后“中国在套路散打成绩好 在综合性竞技比赛成绩烂”  

我去你妈逼  自由搏击 是kickboxing 在中国的白痴翻译 正确点的叫 踢拳 是泰拳在外国的一种变种

那中国人为什么 要在一个国外拳中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要不要要求中国人 空手道也拿冠军?

这种垃圾文章 就和李洪志说 光年是时间单位一样二B

3.说李小龙 龙黑就是弱智和犯贱 没事拿那几个旧饭来炒 你妈规定 近视眼不能打搏击? 见过四肢全断的综合格斗选手不?见过 胸肌和肋骨在车祸中变没了 胸口缺一块 的拳击手不?

还有拿身高体重说事的 去播求 希腊小光头啊 那些轻量级拳击手面前说去 脑残

至于参加搏击比赛 李小龙高中参加 高中级别的拳击比赛拿冠军 本来就是光荣的事 却被脑残龙黑拿来侮辱 难道高中参加全美拳王? 那是超人吧?  什么年纪参加什么比赛 不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他本来就不练拳击 用去掉踢腿和摔法的中国功夫赢了比 自己高一个头的 强壮外国少年 还不行? 龙黑是不是都心理变态?


还有 说空手道冠军 那是某些伪龙迷和无理智的人乱加的 就好像我说你妈得过奥运冠军 要是她没得过 就是垃圾?

还有 参加搏击比赛 参加什么比赛? 拳击? 你见过综合格斗拳手打拳击?

其他比赛? UFC? 你是不是见过你爸和你妈制造你的过程? 牛X啊


空手道比赛? 你都不是空手道的 你参加毛空手道比赛 还有空手道比赛有两种 一种是不戴护具 互相摸摸 和套路差不多 谁用力谁输 另外一种是穿全身铠甲对打

4.播求的 真名就是那个  还假名 ……




麻烦以后写垃圾文章就不要到处转了 污染视线
中国功夫之所以现在不厉害了,是因为内功都失传了,没内功光有招式当然不厉害了
就你相信所谓的内功,真讲内功的话,印度的瑜伽会更厉害。
面对比他重10KG的散打王孙涛

====================================== 又来了,孙涛只是前卫代表队的一个普通队员,遇到周海坤这种省级冠军都只有丢盔卸甲的份,什么时候变成散打王了?

另外,Buakaw Por.Puramuk是播求,别给人家改名字变成什么潘求。

从头到尾,作者除了几个有限的名词之外,几乎就没说在点子上的。


不管文章如何,这句话“在哲学上他认为这样的比赛不符合武术的理念”是对的。
不过显然文章作者搞错了一个关键问题:把不同规则的对抗性竞技混为一谈……
有点是现实存在的:
    散手运动员没有传统武术底蕴,训练是在《中国散手比赛规则》的指引下练出来的,并且不同时期这个《规则》不同;
    民间武术爱好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性竞技对抗训练,对于指导比赛的《规则》也大多不知道,不了解擂台竞技与传统武术训练针对的实战环境完全不同,并大多对自己练的拳种有某种不便明说的自信感……就象存在于某种作战体制内的某种兵器一样,一旦脱离了预先设想的实战环境和作战体制,就会……

不管文章如何,这句话“在哲学上他认为这样的比赛不符合武术的理念”是对的。
不过显然文章作者搞错了一个关键问题:把不同规则的对抗性竞技混为一谈……
有点是现实存在的:
    散手运动员没有传统武术底蕴,训练是在《中国散手比赛规则》的指引下练出来的,并且不同时期这个《规则》不同;
    民间武术爱好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性竞技对抗训练,对于指导比赛的《规则》也大多不知道,不了解擂台竞技与传统武术训练针对的实战环境完全不同,并大多对自己练的拳种有某种不便明说的自信感……就象存在于某种作战体制内的某种兵器一样,一旦脱离了预先设想的实战环境和作战体制,就会……
楼主把李小龙的事情搞清楚了再写文章。
东风妖洞妖 发表于 2010-9-29 14:19
东风妖洞妖 发表于 2010-9-29 14:19


“散手运动员没有传统武术底蕴”这种话不要说绝对了。塔沟那边对于这样的观点除了嗤之以鼻之外不会有第二种反应。包括当年的柯荣亮、柳海龙、康永刚乃至现在的张开印,小时候都练过套路。
顶楼文章里最搞笑的一条就是拿“颂巴·万差明”当作播求的假名。实际上颂巴·万差明Sombat Banchamek才是人家的真名,也就是“born”的名字。最早比赛报名的时候的就是这个名字,后来一些正规比赛里,也用过Sombat Banchamek。Buakaw Por. Pramuk播求·波·普拉马克是他后来起的艺名。

那篇文章认为“颂巴·万差明”是播求的假名,就好比说“鲁迅更名为周树人以掩人耳目”。可见那作者为了编造自己的“精彩情节”,拿着无知瞎编造,也不怕丢人呢。;P


在中国古代记载中,中国古代的顶极勇士,可以凭着自己一身好武艺,去一个人单枪匹马单挑敌军几十万的军阵。而中国古代的高级武士,则必须是力量惊人,各种兵器武器样样精通,弓马拳脚纯熟才行。而现在的中国武术家们,又有几人能具备力可举鼎的力量(起码要单手玩的了100斤以上的石锁,双手举的起250斤以上的石担),又能精通10种以上冷兵器,还要会弓马拳脚的?因此,中国武术现在的水平,在退化在萎缩在沉沦,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现在我国武术家们,应该感到羞耻和愧对祖先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记载中,中国古代的顶极勇士,可以凭着自己一身好武艺,去一个人单枪匹马单挑敌军几十万的军阵。而中国古代的高级武士,则必须是力量惊人,各种兵器武器样样精通,弓马拳脚纯熟才行。而现在的中国武术家们,又有几人能具备力可举鼎的力量(起码要单手玩的了100斤以上的石锁,双手举的起250斤以上的石担),又能精通10种以上冷兵器,还要会弓马拳脚的?因此,中国武术现在的水平,在退化在萎缩在沉沦,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现在我国武术家们,应该感到羞耻和愧对祖先的地方。
我都不知该怎么说好了。
开手或散手 还有传统说的入堂,是要求打头,眼,咽喉,肋下,乳根,下阴。抬腿就是蹬膝盖,踢脚踝。转场后击后脑。然后围绕这些部位的攻防形成套路。
这些能打吗,还有带了全套,怎么打咽喉,乳根,上手封眼后蹬膝盖或下阴,后入堂的打法,现在这些搏击规则允许吗?
少林和功力等拳种都有入堂压臂击后脑的打法,允许吗?
天朝武功V5。
要骂最好去骂赵道新。 赵的观点和楼主差不多。

赵道新(1908-1990)为 民间著名武师, 著名武术家韩慕韩的师弟。
hukan 发表于 2010-12-13 10:00


赵道新也不敢拿着万差明的本名说是播求的假名,也不敢把一个二线选手孙涛吹嘘成散打王。
除了泰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只要不是大级别的话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沉睡的人 于 2010-10-7 06:40 编辑

在中国古代记载中,中国古代的顶极勇士,可以凭着自己一身好武艺,去一个人单枪匹马单挑敌军几十万的军阵。而中国古代的高级武士,则必须是力量惊人,各种兵器武器样样精通,弓马拳脚纯熟才行。而现在的中国武术家们,又有几人能具备力可举鼎的力量(起码要单手玩的了100斤以上的石锁,双手举的起250斤以上的石担),又能精通10种以上冷兵器,还要会弓马拳脚的?因此,中国武术现在的水平,在退化在萎缩在沉沦,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现在我国武术家们,应该感到羞耻和愧对祖先的地方。
---------我不太相信古代能真正的作到那样的
捞分。
其实应该庆幸中国武术“缺乏竞技力”
如果体育总局像重视奥运金牌一样重视对外比赛为国争光,搞不到世界第一才怪,不过运动员恐怕会比泰拳手还短命
田径运动员反复带伤打封闭上阵的现象已经很严重了,格斗比赛……不敢想象
泰拳手短命………………传播好遥远的谣言。
饕餮天吃星 发表于 2010-12-19 15:16
承认中国武术的虚幻和落后,才是真正走向“天下第一”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走起来都不那么容易。这届武搏会的举办,但愿不单是再为表演性武术添一把火,使人们更深地沉迷到“中华武术“的神话中,而是能够正视武术缺乏竞技力的现状,增进武术选手与更高竞技舞台的交流,这才能真正让武术走向世界。
传统武术存在技击性,但是许多花拳綉腿也是現實存在。

可是某些少有的高手一出面,就會讓日韓拳道與泰拳類的格鬥術全盤落敗。

而且,這在理論上是能夠經得起深推敲的。

是有着某種內在的必然性的。

如果想在實戰格鬥中迅速見效果,那真還是直接去學日韓拳道的好。

至於說中華傳統文化的衰敗,似乎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刻意贬損中國武術並李小龍這樣的武術家,又是多麼的沒風度。
每到所谓的中国武术家被外国拳手揍得狗血淋头的时候
民间高手和内劲这两个玄而又玄的破旗就招呼出来了
反正看不见,所会者多半是江边老头或者乡野村夫,淡薄名利——出手忒重
爷一出手就是要人命的,正规比赛太限制爷了
莫非我堂堂中华武术就是专门研究掏裆啄眼的下三滥?

技击不行就是不行,哪来那么多托词
传统武术又不是今天突然散功,从民国时期就基本如此了

那个沉睡的人,意淫胡吹有个限度
自己去看看戚继光的书,啥时的武将有你描述的如此那般?
还敌十万人,你说的蚩尤吧
dellplay 发表于 2010-10-25 21:12
反正就是我手忒重嘛
出手非死即伤嘛

李小龙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传统武术的弊病(不是第一个)
并承认和加以改进,使之具有了一定的实战性,说一千道一万,只敢场下嘀咕不敢上场操练的都是废材。
别迷信啥少林武当的
俞大猷几百年前就说其徒有虚名了
1法自然 发表于 2010-12-15 14:10
那人长期信口开河,还手能持鼎
我看他倒是可以嘴能举鼎
决不后退 发表于 2011-1-9 18:55


    胡说什么!
李小龙的根基是咏春!没有咏春的根子哪来的截拳道!还伟大!李小龙最伟大的地方是让武术走向了世界!
商业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