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19:20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
2010年08月30日  来源:光明日报   即使是古代的犹太教,基督教也曾经传入中国,但并没有发生有组织的宗教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未曾发生过。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宽容。然而,在十八世纪初期的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基督教社会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传统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经过现代社会的转化可以变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成为社会人际团结的文化纽带。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有一些思想比较容易沟通,如仁爱思想与博爱思想。但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这也是无容回避的,而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则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差异之一。因为这一根本的差异,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与当时中国清政府之间发生了一场“礼仪之争”就是典型事例。而这场争论的主要原因是耶稣会传教士强硬地反对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信仰,而导致了清政府下逐客令,将耶稣会赶出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旧中国在西方文化面前的节节败退,西方学术界以及部分中国学人,比较集中地批评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团马嘎尔要求通商的事件,认定当时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导致后来的落后与挨打。这种说法不能说全错,但亦有不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如果从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基督教耶稣会士坚持用“上帝崇拜”的一神论方式来改造传统中国“敬天法祖”的多神论信仰,亦难辞其咎责。18世纪的“礼仪之争”这一页历史早已经翻过去了,然而,如何重省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关系,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容忍与宽容,同时大力建设属于自己民族的核心精神或价值理想,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

  简略地讲,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与儒家文化重视血缘亲情,并将人类的团结、国家政治、人际之间相互的良性交往建立在和谐的家庭、家族基础之上的系统的理论思考密不可分。“祖宗崇拜”可以说是儒家有关世俗生活世界的理论与理性思考借助于“神道设教”的方式,实现“以前民用”的社会管理目标。它可以分两个大的阶段来理解。秦统一六国之前,从制度文化的角度看,周朝制度中“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怀,通过“天子七世”、“诸侯五世”、“士大夫三世”的系列祭祖制度的规定,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先人,以保证族类的繁衍绵远流长。春秋之世,礼崩乐坏。曾经是“不下庶人”之礼也慢慢地流落到民间,最后变成了“礼失而求诸野”的局面。周王朝一统天下的礼制文化“大传统”经过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变革,流落民间后却慢慢变成小传统。战国时代的儒家接续着“慎终追远”、崇拜祖先的文化基因,逐渐从普通人的角度阐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的观念,以新的方式传承着周文精神。孝子之孝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将先人的宗脉传承下去。而传承宗脉的人选是家庭或家族中的男性。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经过历代儒家不断改造过的周朝礼制文化传统,紧紧抓住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全社会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血缘亲情制度,将祖宗崇拜由战国、春秋以前只适应于贵族阶层的文化信仰,普泛为全民的一种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在终极信仰层面的最简洁,也最准确的表达就是“敬天法祖”。“天”对于每个普通百姓来说,非常重要,但不是十分直接。正如天的人间代表天子一样,他高高在上,对于百姓虽说重要,但也不直接。而“祖宗”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为直接的,他既是自己生命血脉的给予者,也是自己身份认同的最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秦汉以后的古代中国人们,他们共同戴天履地,却又各以自己的祖宗崇拜作为情感的寄托。上到皇帝、中到各级官员、士大夫、下到不识字的普通百姓,莫不如此。政治上推崇“大一统”的思想倾向和心理愿望与日常生活中流行“祖宗崇拜”的多元宗教情感,就这样非常奇妙地、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传统中国人的宗教性的生活带有传统社会自发倾向的宽容心态与文化心态。这一特殊的政治与宗教文化环境,使得古代的中国比较容易接受各种外来的宗教与文化,印度佛教在中国成功的落户、成长,并发展出中国的佛教,然后又东传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即是显例。即使是古代的犹太教,基督教也曾经传入中国,但并且没有发生有组织的宗教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未曾发生过。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儒家“祖宗崇拜”这一特殊的宗教文化心理所具有的包容性特征。

  相对于儒家文明的历史而言,基督教文明的发生、发展历史充满着更加崎岖、曲折的过程,而其丰富的内涵,漫长的历史过程,千差万别的教派教义,特别是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革命性变化,是本文难以涵盖的。这里仅就“上帝崇拜”这一核心观念来概述其形成思想的来源。简略地说,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灵魂不灭论,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后动力因”思想,斯多噶学派中道德节制主义与犹太教的“一神论”等多重思想、文化因素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新约·圣经》虽然以耶稣基督为核心内容,然而耶稣也只是上帝耶和华之子,只是通向上帝或真理的道路,而不是取代《旧约·圣经》中上帝的新神。基督教创造出“三位一体”的宗教观念——即圣父、圣灵、圣子合一,以全新的宗教观念维系着犹太教的“一神论”观念,从而保持着“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这种“一神论”的观念不因为漫长历史过程中世俗社会基督教教会组织内部的四分五裂而表现为多神崇拜。即使到了近代的宗教改革运动,如德国出现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17年),英国出现了加尔文教(又称新教)运动,都没有改变基督教的“上帝信仰”,而只是改变了信徒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直至今天,全世界范围内各种形式的基督教组织,都依托《圣经》文本,继续维护着他们的“上帝信仰”。这种源远流长的“一神论”观念与坚定的“上帝崇拜”的信仰,在今天多元文化世界里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与固有的生命力,使得基督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中国社会与基督教文化接触的时间甚早,一般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始于唐代贞观时期,元代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增大,一些蒙古族的王公大臣也信奉基督教。元朝灭亡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一度中断。晚明时期,即16世纪后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开始了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三时期的传播。此时,利玛窦传教的主要努力,是从中国儒家经典里寻找到类似基督教的上帝观念,从而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铺平道路。然而,由于此时西方基督教内部充满着复杂的教派斗争,18世纪的罗马教皇支持在中国的多明我会,指责耶稣会士维护中国的祭祖与祭孔行为,甚至干涉中国的内政,结果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愤怒,下令将所有的传教士驱出中国。这是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正面的冲突。而这一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信仰”之间的不同。从比较宗教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无论是儒家文化中的“祖宗崇拜”,还是基督教文化中的“上帝崇拜”,都只是不同的文明形态中的信仰形式而已,不分高低、各有其历史与文化的合理性。而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宽容。然而,在18世纪初期的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基督教社会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历史迈向了21世纪。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的时代里,呼唤着文明对话。对此,各大文明传统之间如何恰切地认识彼此之间的根本差异,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与文化冲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相互宽容、相互吸收,则将是全球化时代里文明交往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之后,现代世界的很多民族国家都在自己的文化传统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相对多元、开放的文化形态,这是现代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项文明成果。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各种文化与文明要努力保持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有效地防止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倾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在物质层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结构方面也彻底地改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社会基础,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传统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经过现代社会的转化可以变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成为社会人际团结的文化纽带。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在核心价值观念层面加强主流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同时,又保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以“两化”的手段——即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并将之现代化,充分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精神并将之中国化,将是当今与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现代文化建设事业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吴根友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0/08-30/2500156.shtml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
2010年08月30日  来源:光明日报   即使是古代的犹太教,基督教也曾经传入中国,但并没有发生有组织的宗教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未曾发生过。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宽容。然而,在十八世纪初期的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基督教社会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传统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经过现代社会的转化可以变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成为社会人际团结的文化纽带。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有一些思想比较容易沟通,如仁爱思想与博爱思想。但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这也是无容回避的,而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则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差异之一。因为这一根本的差异,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与当时中国清政府之间发生了一场“礼仪之争”就是典型事例。而这场争论的主要原因是耶稣会传教士强硬地反对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信仰,而导致了清政府下逐客令,将耶稣会赶出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旧中国在西方文化面前的节节败退,西方学术界以及部分中国学人,比较集中地批评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团马嘎尔要求通商的事件,认定当时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导致后来的落后与挨打。这种说法不能说全错,但亦有不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如果从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基督教耶稣会士坚持用“上帝崇拜”的一神论方式来改造传统中国“敬天法祖”的多神论信仰,亦难辞其咎责。18世纪的“礼仪之争”这一页历史早已经翻过去了,然而,如何重省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关系,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容忍与宽容,同时大力建设属于自己民族的核心精神或价值理想,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

  简略地讲,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与儒家文化重视血缘亲情,并将人类的团结、国家政治、人际之间相互的良性交往建立在和谐的家庭、家族基础之上的系统的理论思考密不可分。“祖宗崇拜”可以说是儒家有关世俗生活世界的理论与理性思考借助于“神道设教”的方式,实现“以前民用”的社会管理目标。它可以分两个大的阶段来理解。秦统一六国之前,从制度文化的角度看,周朝制度中“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怀,通过“天子七世”、“诸侯五世”、“士大夫三世”的系列祭祖制度的规定,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先人,以保证族类的繁衍绵远流长。春秋之世,礼崩乐坏。曾经是“不下庶人”之礼也慢慢地流落到民间,最后变成了“礼失而求诸野”的局面。周王朝一统天下的礼制文化“大传统”经过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变革,流落民间后却慢慢变成小传统。战国时代的儒家接续着“慎终追远”、崇拜祖先的文化基因,逐渐从普通人的角度阐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的观念,以新的方式传承着周文精神。孝子之孝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将先人的宗脉传承下去。而传承宗脉的人选是家庭或家族中的男性。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经过历代儒家不断改造过的周朝礼制文化传统,紧紧抓住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全社会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血缘亲情制度,将祖宗崇拜由战国、春秋以前只适应于贵族阶层的文化信仰,普泛为全民的一种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在终极信仰层面的最简洁,也最准确的表达就是“敬天法祖”。“天”对于每个普通百姓来说,非常重要,但不是十分直接。正如天的人间代表天子一样,他高高在上,对于百姓虽说重要,但也不直接。而“祖宗”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为直接的,他既是自己生命血脉的给予者,也是自己身份认同的最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秦汉以后的古代中国人们,他们共同戴天履地,却又各以自己的祖宗崇拜作为情感的寄托。上到皇帝、中到各级官员、士大夫、下到不识字的普通百姓,莫不如此。政治上推崇“大一统”的思想倾向和心理愿望与日常生活中流行“祖宗崇拜”的多元宗教情感,就这样非常奇妙地、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传统中国人的宗教性的生活带有传统社会自发倾向的宽容心态与文化心态。这一特殊的政治与宗教文化环境,使得古代的中国比较容易接受各种外来的宗教与文化,印度佛教在中国成功的落户、成长,并发展出中国的佛教,然后又东传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即是显例。即使是古代的犹太教,基督教也曾经传入中国,但并且没有发生有组织的宗教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未曾发生过。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儒家“祖宗崇拜”这一特殊的宗教文化心理所具有的包容性特征。

  相对于儒家文明的历史而言,基督教文明的发生、发展历史充满着更加崎岖、曲折的过程,而其丰富的内涵,漫长的历史过程,千差万别的教派教义,特别是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革命性变化,是本文难以涵盖的。这里仅就“上帝崇拜”这一核心观念来概述其形成思想的来源。简略地说,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灵魂不灭论,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后动力因”思想,斯多噶学派中道德节制主义与犹太教的“一神论”等多重思想、文化因素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新约·圣经》虽然以耶稣基督为核心内容,然而耶稣也只是上帝耶和华之子,只是通向上帝或真理的道路,而不是取代《旧约·圣经》中上帝的新神。基督教创造出“三位一体”的宗教观念——即圣父、圣灵、圣子合一,以全新的宗教观念维系着犹太教的“一神论”观念,从而保持着“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这种“一神论”的观念不因为漫长历史过程中世俗社会基督教教会组织内部的四分五裂而表现为多神崇拜。即使到了近代的宗教改革运动,如德国出现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17年),英国出现了加尔文教(又称新教)运动,都没有改变基督教的“上帝信仰”,而只是改变了信徒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直至今天,全世界范围内各种形式的基督教组织,都依托《圣经》文本,继续维护着他们的“上帝信仰”。这种源远流长的“一神论”观念与坚定的“上帝崇拜”的信仰,在今天多元文化世界里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与固有的生命力,使得基督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中国社会与基督教文化接触的时间甚早,一般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始于唐代贞观时期,元代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增大,一些蒙古族的王公大臣也信奉基督教。元朝灭亡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一度中断。晚明时期,即16世纪后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开始了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三时期的传播。此时,利玛窦传教的主要努力,是从中国儒家经典里寻找到类似基督教的上帝观念,从而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铺平道路。然而,由于此时西方基督教内部充满着复杂的教派斗争,18世纪的罗马教皇支持在中国的多明我会,指责耶稣会士维护中国的祭祖与祭孔行为,甚至干涉中国的内政,结果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愤怒,下令将所有的传教士驱出中国。这是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正面的冲突。而这一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信仰”之间的不同。从比较宗教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无论是儒家文化中的“祖宗崇拜”,还是基督教文化中的“上帝崇拜”,都只是不同的文明形态中的信仰形式而已,不分高低、各有其历史与文化的合理性。而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宽容。然而,在18世纪初期的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基督教社会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历史迈向了21世纪。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的时代里,呼唤着文明对话。对此,各大文明传统之间如何恰切地认识彼此之间的根本差异,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与文化冲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相互宽容、相互吸收,则将是全球化时代里文明交往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之后,现代世界的很多民族国家都在自己的文化传统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相对多元、开放的文化形态,这是现代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项文明成果。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各种文化与文明要努力保持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有效地防止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倾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在物质层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结构方面也彻底地改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社会基础,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传统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经过现代社会的转化可以变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成为社会人际团结的文化纽带。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在核心价值观念层面加强主流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同时,又保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以“两化”的手段——即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并将之现代化,充分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精神并将之中国化,将是当今与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现代文化建设事业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吴根友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0/08-30/2500156.shtml
天地君亲师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礼仪教化
老吾老,不及人之老
幼吾幼,未及人之幼
基督教里面上帝就是人类的祖先,所以上帝崇拜其实也是祖宗崇拜:D
天地君亲师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礼仪教化


基督教里面上帝就是人类的祖先,所以上帝崇拜其实也是祖宗崇拜
------------------------------------------
但是他不让你给你死去的亲人烧纸 不能去祭拜他 因为不能偶像崇拜 我呸!


中国文化信仰缺失 搞得现在谁都来插一脚 真是白白辱没了祖宗!
下面是转的
-----------------------
    根据圣经的教训,基督徒绝对不能祭拜已死去了的人,十诫中的前两条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出廿 3~5)。祖宗及亡者的灵体绝不能与上帝相比,基督徒因只信这位真神,所以已经无需要,也不准再向别的任何灵体、神像与牌位上香膜拜。
    「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 12)。主耶稣才是我们的灵魂救主。祖宗及已死之人,不是我们的救主,为何还要拜他求他呢!许多知识较浅者以及各地的土人,以为人死变鬼,鬼极凶恶,要向活人作祟,因此,每逢适当时期,同亡者供祭食物,以求平安。但圣经说:「上帝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上帝既然帮助我们,就不必再向死人献祭谄媚了。
    基督徒虽不拜死人,但却有妥为安排死者及纪念死者的万法。
    拉撒路死了以后,主耶稣为他哀哭(约十一 35),表示基督教不忘为死者举哀。主耶稣被钉十架,身体被取下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及尼哥底母二人,用极贵的百斤沉香和没药与捆麻布,殡葬主耶稣(约十九 38~42),这表示基督教对死者入殓,郑重其事。复活日清晨,又有不少基督教妇女拟用香膏往抹主耶稣的身体,但主已复活。这表明古代基督徒仍尊重向死者应尽的仪礼。
    今日我国基督教教会都普遍利用复活节前的某一天,作为扫墓日,信徒齐集基督教坟场,唱诗,祈祷,由牧师讲道,做追思礼拜,祈求主耶稣再临时,一同复活。不必说,在坟墓前绝不能供奉任何食物或饮料,因基督教的信仰中,基督徒「睡」了之后,绝对不会再来人世间吃喝甚么的。来吃喝东西,那是民间信仰以及变了质的堕落佛教信仰。基督徒在坟而可以插花,这只日三种装饰与点缀,一点也没有死者之灵要来欣赏闻香的意义在内,找遍圣经各处,只知道基督徒「睡」了后,便已与人世间断绝了关系与往来,已在天堂中享受快乐了。
    每逢祖宗或已死父母及关系者死去之日(俗称忌日),基督徒在家中可举行追思礼拜,请亲友参加,请牧师讲道,一面追念死者,一面勉励听众,使未信者有信道机会,令已信者更能做醒度日,虔守主道。
    基督徒在世时,好好孝顺奉养父母,实较父母死后为丧事大事铺张更有意义。曾参说:「椎牛祭墓,不如鸡豕之逮亲存也」。圣经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 2;出廿 12)孟子说:「事父母皆能有养,不敬与犬马何以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