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教授:科举制度比四大发明贡献更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25:01
一提科举制,人们马上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位屡试不中的穷书生一旦得知自己成了举人老爷,竟高兴得发了疯,在集市上飞跑,拍着手叫:“咦,好了,我中了!”一脚踹在泥水里,鞋也跑掉了一只……



    作为小说节选,《范进中举》从解放初期就入选中学课本,亿万国人对科举制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这篇课文!于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说:你们看,科举制把人的灵魂扭曲成什么样子?范进就是科举牺牲品啊!老师如此教,学生如此记,于是一个结论牢牢扎根儿心中:科举制是一种扼杀人才、制造废物的糟糕制度!

然而,你若肯多动一点脑子,便会想:范进从二十几岁考到五十几岁,前后考了二十多回,仍旧连个秀才都不是;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单是名利双收的美好前景,能引诱他如此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吗?谁能保证他的努力不会被金钱和权势所篡夺呢?

你进一步又设想:假如范进头一回考试落榜,而东邻财主家的儿子却榜上有名;第二回再度落榜,而西邻县长的侄儿却名列榜首……如此三四番,范进肯定恍然大悟:科举的游戏规则有“猫腻”,平民子弟玩不起!那么,他还会考第五回、第六回……直至第二十回吗?当然不会。他不如去当个私塾先生,甚至跟着岳父去杀猪卖肉算了。

然而在小说中,范进没有退缩,他连考了二十多次,在科举中押上了全部的青春岁月乃至身家性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范进的视线里,没发现科举有什么猫腻。是科举制本身跟范进签订了一纸无形的契约,保证他只要按照要求砥砺自己的学问,科举的大门永远朝他敞开着!

事实也证明,科举在范进身上明白无误地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作为一介平民,范进始终挣扎在饥饿线上,无力用金钱为自己铺路;从政治背景看,范进没有任何有势力的“后门”关系为他撑腰,他惟一“有头有脸”的亲戚,是个市井屠户!在范进的生活圈子里,没有人能提携他、引荐他、为他叩响富贵之门。正是这么个无钱无势的平民文士,几乎完全凭藉个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登上权力之阶!

他不但入学(即获得秀才资格)、中举,后来还中了进士,当上御史。由此看来,范进又哪里是什么科举的“牺牲品”,分明是科举的“幸运儿”! ——当语文老师满怀鄙夷悲悯、居高临下地评判范进时,“绯袍金带”的范进正不知在什么地方悠然地俯视着他呢!

科举制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说来奇怪,最讲等级也最重出身的封建社会,居然能产生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来,比之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国人的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

就连欧美国家,也对中国科举制产生了极大兴趣。18世纪来华的一名西方传教士在给红衣主教的信中就以羡慕的口气说:“(在中国)贵族从来不是世袭的。……当一个省的总督或省长死去,他的孩子同其他人一样要为自己的前程奔波;……不管他们所继承的父亲的名字多么显赫,对他们也无济于事。”他的话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基本属实。——据考证,十九世纪英法等国实行的文官法,便是照搬中国的科举制!

     这本来是最有分量的“申遗”材料啊!可惜我们把自家的宝贝当破烂儿扔出门,贬了又贬,批了又批!——不错,传统科举是有不少弊病,尤其是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八股文,过于束缚人的思想(不过拿四书五经当课本,可以保证贫寒子弟也买得起。八股文则是一种易于操作的考试文体,否则体裁上没有要求,你写一篇诗歌,他写一篇古文,都可以骗取高分,对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

作为千锤百炼的考试形式,科举制是科学的,蕴含着民主、法制的因子,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很值得我们再度审视。记得前几年任继愈先生接受采访,谈到科举制时,建议在现今的博士学位制度中,增加一种国家级别的博士考试及答辩制度,以增强其权威性,又不失为一种干部选拔形式。我觉得这一建议颇有见地,很值得研究考虑。

    总而言之,我们的语文教师再讲《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是否能做更全面的把握呢?例如怎样看待范进?他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像鲁迅称赞的运动场上跑在最后却不轻言放弃的运动员吗?当范进发疯时,我们能不能给他一点理解和同情呢?奥运会上拼尽全力、终获冠军的运动员,扑倒在地、掩面而泣,不也是当众“出丑”吗?我们却能陪着他哭,陪着他笑,为什么单单要苛求范进呢?

    要把小说作者的个人牢骚和科举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功绩区分开来,客观介绍,这样做,将更有益于学生全面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益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8b3740100n8ko.html?tj=1一提科举制,人们马上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位屡试不中的穷书生一旦得知自己成了举人老爷,竟高兴得发了疯,在集市上飞跑,拍着手叫:“咦,好了,我中了!”一脚踹在泥水里,鞋也跑掉了一只……



    作为小说节选,《范进中举》从解放初期就入选中学课本,亿万国人对科举制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这篇课文!于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说:你们看,科举制把人的灵魂扭曲成什么样子?范进就是科举牺牲品啊!老师如此教,学生如此记,于是一个结论牢牢扎根儿心中:科举制是一种扼杀人才、制造废物的糟糕制度!

然而,你若肯多动一点脑子,便会想:范进从二十几岁考到五十几岁,前后考了二十多回,仍旧连个秀才都不是;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单是名利双收的美好前景,能引诱他如此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吗?谁能保证他的努力不会被金钱和权势所篡夺呢?

你进一步又设想:假如范进头一回考试落榜,而东邻财主家的儿子却榜上有名;第二回再度落榜,而西邻县长的侄儿却名列榜首……如此三四番,范进肯定恍然大悟:科举的游戏规则有“猫腻”,平民子弟玩不起!那么,他还会考第五回、第六回……直至第二十回吗?当然不会。他不如去当个私塾先生,甚至跟着岳父去杀猪卖肉算了。

然而在小说中,范进没有退缩,他连考了二十多次,在科举中押上了全部的青春岁月乃至身家性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范进的视线里,没发现科举有什么猫腻。是科举制本身跟范进签订了一纸无形的契约,保证他只要按照要求砥砺自己的学问,科举的大门永远朝他敞开着!

事实也证明,科举在范进身上明白无误地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作为一介平民,范进始终挣扎在饥饿线上,无力用金钱为自己铺路;从政治背景看,范进没有任何有势力的“后门”关系为他撑腰,他惟一“有头有脸”的亲戚,是个市井屠户!在范进的生活圈子里,没有人能提携他、引荐他、为他叩响富贵之门。正是这么个无钱无势的平民文士,几乎完全凭藉个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登上权力之阶!

他不但入学(即获得秀才资格)、中举,后来还中了进士,当上御史。由此看来,范进又哪里是什么科举的“牺牲品”,分明是科举的“幸运儿”! ——当语文老师满怀鄙夷悲悯、居高临下地评判范进时,“绯袍金带”的范进正不知在什么地方悠然地俯视着他呢!

科举制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说来奇怪,最讲等级也最重出身的封建社会,居然能产生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来,比之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国人的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

就连欧美国家,也对中国科举制产生了极大兴趣。18世纪来华的一名西方传教士在给红衣主教的信中就以羡慕的口气说:“(在中国)贵族从来不是世袭的。……当一个省的总督或省长死去,他的孩子同其他人一样要为自己的前程奔波;……不管他们所继承的父亲的名字多么显赫,对他们也无济于事。”他的话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基本属实。——据考证,十九世纪英法等国实行的文官法,便是照搬中国的科举制!

     这本来是最有分量的“申遗”材料啊!可惜我们把自家的宝贝当破烂儿扔出门,贬了又贬,批了又批!——不错,传统科举是有不少弊病,尤其是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八股文,过于束缚人的思想(不过拿四书五经当课本,可以保证贫寒子弟也买得起。八股文则是一种易于操作的考试文体,否则体裁上没有要求,你写一篇诗歌,他写一篇古文,都可以骗取高分,对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

作为千锤百炼的考试形式,科举制是科学的,蕴含着民主、法制的因子,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很值得我们再度审视。记得前几年任继愈先生接受采访,谈到科举制时,建议在现今的博士学位制度中,增加一种国家级别的博士考试及答辩制度,以增强其权威性,又不失为一种干部选拔形式。我觉得这一建议颇有见地,很值得研究考虑。

    总而言之,我们的语文教师再讲《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是否能做更全面的把握呢?例如怎样看待范进?他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像鲁迅称赞的运动场上跑在最后却不轻言放弃的运动员吗?当范进发疯时,我们能不能给他一点理解和同情呢?奥运会上拼尽全力、终获冠军的运动员,扑倒在地、掩面而泣,不也是当众“出丑”吗?我们却能陪着他哭,陪着他笑,为什么单单要苛求范进呢?

    要把小说作者的个人牢骚和科举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功绩区分开来,客观介绍,这样做,将更有益于学生全面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益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8b3740100n8ko.html?tj=1
科举使得中国结束世家贵族统治
我同意教授观点
那得看所处具体时间段,在科举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可以终结氏族统治的弊病,让所有阶层的人都有可能去参政,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现在,科举就是制造听话的奴才的机器的学名而已
砖家,呵呵
老子也快成了
阉党也是一大特色
这个观点很对
这个观点很对

没有科举,中国古代的世袭官吏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等会差很多。
确实比高考公平些
这是在变着法子说公务员考试吧。啊。
基本同意。
对维护统治贡献大大
要是俺是当时的欧洲人,听到中国的科举,估计俺也去当体制党了
科举制确实有利于寒门子弟参与政事啊,只是后期考的东西实在太混账。
好歹科举不会不同省不同分数线
AK94M 发表于 2010-8-18 19:3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至少在宋代之前是非常先进的,明朝开始就逐步僵化了
五大发明是矢状脊?
载机巡洋舰 发表于 2010-8-19 09:14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提到全国分成几个区,每个区分配不同的名额数。
风君子 发表于 2010-8-19 10:31
科举在宋才逐步完善
隋唐时期门阀甚至相貌仍然占了官吏的巨大比重
明清时科举考试内容僵化也只是对于西方开始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而言的
万字军骑士 发表于 2010-8-19 11:58

刘伯温发明了八股文,这在明朝之前是没有的。
这个文章写得好,受教了。
科举制度在明代才真正完善,科举制度最大弊端是考试内容与考试目的脱节。
一定程度上说的没错。
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又有谁敢说没有借鉴科举呢,我很赞同明朝后期科举考试科目与目的严重脱节。
八股文其实也不过是那时规定文章的格式罢了,主要是为了便于主考审卷。

不发展的考试内容与时代进步的矛盾,才是科举逐步成为落后代表的原因。
科举制确实有利于寒门子弟参与政事啊
没错 其实现在的高考不就照科举来的 只是还没平衡一个公平问题
古代科举最起码比现代公平,少民可以考 不加分一体看待,白族有很多进士呢,这样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lairuo 发表于 2010-8-19 16:22

宋朝更是对寒门子弟给予政策倾斜,许多高官子弟就是因为科举竞争不过寒门才放弃科举的。
载机巡洋舰 发表于 2010-8-19 09:14


科举有的,明朝以后,江南中举的人数米明显超过北方,朱棣就曾经搞过平衡。增加北方中举的比例
凤百羽 发表于 2010-8-19 18:32

那就奇怪了,秦桧他儿子怎么中的啊?

其实关键是制度严密,答卷都是抄写过的,字迹一样,又没有名字。所以很难打通关节。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
ikarigendou 发表于 2010-8-19 19:18
您非得举特例我有什么办法呢?
赤色角马 发表于 2010-8-18 22:05

  公务员考试难道不对么?你觉得现在还有比公务员考试更公平的招录办法么?
高官的儿子有“荫”,不用考试就可以封官,但清闲难以提拔当主官,所以高官儿子有能耐就走科举。
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后来拴在八股上真不应该
八股虽然无用,但不是绝对的有害。现在高考考那么多科目,说到底有多少是对今后工作有用的?
说的很有道理,科举的内容可以抨击,但是制度还是很好的。

1. 报名条件宽泛:到死都可以考,本朝还是不久前刚改了报名的年龄限制。
2. 应试层次公开:秀才、举人、进士……,每一级都对应不同的地区级别。
3. 考试范围明确:四书五经。
4. 选拔目标清晰:第一要耐得住寂寞,十年寒窗坐的住板凳,会背;第二要理解,明白真实意思。只会死记硬背最多是个秀才;第三要能灵活运用,可以与指导实践相结合。
5. 评分标准公正:大体上很难有大面积作弊的,而且由于考试难度大,真考上的都傲气的很,个别后门进来的会受不了那种被蔑视的氛围,也造成实力不行的根本不敢往里凑。
6. 荣誉感超强。

其实现在的高考也大体是这样,只是作弊的技术型手段多,地方官员权力过大,荣誉感逐渐降低,导致高考某种程度上看还不如科举了……
凤百羽 发表于 2010-8-19 19:46


    兄弟还很年轻吧,大部分我们学过的课程都很难直接派上用场,但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掌握的思维方法、逻辑推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甚至就是做作业磨性子,都是必不可少的。
航母司机老狼 发表于 2010-8-19 20:03

所以我说不是绝对有害……
ytgk9999 发表于 2010-8-19 19:27

没什么不对。我现在也正在考。而且考了有几年了。只是这样的标题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了……
赤色角马 发表于 2010-8-19 20:41

  呃,这倒是,我看着题目也觉得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