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重庆保卫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09:01
未来的“重庆保卫战”  

作者:王维洛

  长江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线为海拔175米。在三峡水库淹没区内,处处可以看到海拔175米的红色标志线。未来三峡水库的水位将上升到这根红线处,在这根红线之下的居民都要迁移。

  但是,正是这根淹没红线,成为三峡工程论证错误活生生的记录,因为将来当长江水库大坝坝址处蓄水位升高到海拔175米时,三峡库区内的绝大多数红线,不是正好在水库的水面边上,而是在水库水面以下,有的甚至在水面以下几米、十几米,以致几十米。本文将讨论为什么按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画一根水平线,来确定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后果将是什么。
  
  一、三峡水库淹没区的长度怎么比三峡水库的长度短?
  1958年中×中央成都会议决定∶三峡水库不能淹重庆市,三峡工程的水位高程定在海拔200米,其主要依据就是重庆市朝天门码头的最高一级台阶的高程为海拔200米。这个原则与在同一时期决策建设的黄河三门峡工程是一样的,只考虑水库上游大城市的利益,黄河三门峡工程不能淹渭河旁的西安市。再者,就是认为水库的水面是平的,三斗坪处的三峡大坝正常高水位海拔200米,那么水库水位在重庆市处也是海拔200米。成都会议两年前,也就是在1956年,毛澤東写下“高峡出平湖”的诗句,谁又会去怀疑这个水库的水面不是平的呢?一晃到七十年代后期再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时,重庆市的建设已经扩展到海拔185米的地区,所以八十年代年初鄧小平发表谈话赞成海拔150米的方案,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兴建三峡工程提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坝顶标高海拔185米),比鄧小平所赞成的150米方案整整高出25米。

  从1958年到1992年,在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的移民安置计划中,都是以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平面来确定淹没范围的,三峡大坝坝址处的正常蓄水位多高,三峡水库尾部的水位也一般高。以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的平面,来确定三峡工程的淹没范围,是个最简易的办法,只要在地形图上沿海拔175米的等高线,与三峡大坝画一个封闭区,这就形成了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三峡工程论证移民专家组还考虑到三峡水库的风浪影响,在海拔175米基础上,又加高了两米风浪高,以海拔177米来划定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

  根据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的计算,三峡水库淹没区的长度为565。7公里。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副组长张岳写道,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二十年一遇回水终点在巴县的木洞镇,距坝址的距离为565。7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其中淹没陆地的面积为632平方公里(张岳∶《三峡工程的移民问题》,收在未公开发表的三峡工程论证一书中,第125页)。移民专家组根据这个淹没范围,统计出三峡工程移民人数为113。18万(包括了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二十年的人口增长)。但论证报告中的这个移民淹没范围长度565。7公里确确实实是个大错误,根据中國政府向国内外发表的三峡工程技术数据,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水库长度为663公里,水库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DASDREI—SCHLUCHTEN—PROJEKT,CHINAHEUTE,MAI1995,S。35。三峡水库的长度也有667公里长一说,如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移民研究》,武汉,1997年,第9页)。与移民组的数据相比,水库面积没有变化,而三峡水库的长度要比淹没区长度565。7公里长出97。3公里。按照常理,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区,最起码也要和三峡水库一般长,而且还要长一些才对,因为淹没范围至少还考虑了2米的波浪高。如果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的长度不是565。7公里,而是663公里,那么,三峡工程的淹没损失和移民人数都要大大增加。不是水库长度663公里这个数据有错,就是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长度565。7公里是错误的。无论如何,这是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的一个错误!
  
  二、航道与水库淹没区
  三峡工程的主要目标有三个∶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要使重庆以下终年可通万吨江轮(长江流域办公室∶《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要点》,1959年编印),从上海直达重庆。通过水库大坝的壅水,使坝址到重庆航道的水深加大,才使得万吨船队能够从宜昌抵达重庆港。如果三峡水库水位在海拔175米时,水库的壅水才淹没到重庆下游的巴县木洞镇,那么只有从坝址到巴县木洞镇的航道有所改善,而从巴县木洞镇到重庆港的数十公里航道并没有得到改善,万吨船队只能行驶到巴县木洞镇,只有从巴县木洞镇到重庆航道的水深也加大了,万吨船队才能直达重庆。这样,重庆处的水位必须有所升高;重庆的水位升高了,三峡水库淹没区的终点应在重庆或重庆以上的地区,三峡水库淹没区的终点绝不可能在重庆下游的巴县木洞镇。根据同一个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的航运报告,“在三峡库区范围内,由于水位升高,随水库回水渠化川江约700公里”(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工程永久通航建筑物研究》,武汉,1997年,第11页)。就是说三峡水库的长度应该是700公里,而不是565。7公里,水库淹没范围的长度也应该起码在700公里以上才对。

  如此来看,如果水库淹没范围长度只有565。7公里,万吨船队不能到达重庆;如果万吨船队能直达重庆,那么三峡水库淹没区也必然包括重庆市。两者中只有一个是可能的。在这里又看到了,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是一错再错了!
  
  三、最高防洪蓄水位和水库淹没区
  据说建设三峡工程的最主要的目标是防洪。1998年洪水灾害后,有人认为,如果三峡工程已经建成的话,何愁大江逞凶狂?三峡水库有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把洪水拦蓄在水库中,可以减轻下游的洪水灾害。水库拦蓄洪水,水库的水位上升。1992年批准三峡工程时,三峡工程只公布了海拔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和大坝坝顶高程海拔185米,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并没有公布。而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是水库工程的重要数据之一。确定水库淹没范围的应该是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而不是正常蓄水位。1998年三峡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陆佑楣透露,三峡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是海拔180。4米。就是按照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的平面计算,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应在海拔180。4米,而不是在海拔175米。当三峡水库坝址处的水位达到海拔180。4米,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处处可见的海拔175米红线,都在水库水面以下,这是不容置疑的。
  
  四、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区
  三峡工程技术上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可行性研究采用排浑蓄清的方案,就是在汛期利用洪水的冲力,把泥沙冲到水库大坝的下游去,而在枯水期,长江中的泥沙含量较少,可以蓄水发电通航。如果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平面的话,三峡水库大坝处的蓄水位海拔175米时,水库淹没区的末端巴县木洞镇处的水位也是海拔175米,在这两点之间没有水流存在,而且,这个565。7公里长区段内的任何一颗泥沙粒也不会向前运动,而只会落在水库底,根本不可能实施排浑蓄清措施。如果泥沙淤积问题不解决,三峡水库的经济使用只有五十年,不可能使用一千年,更不可能千秋万代。

  另外,在工程论证中,移民组计算水库淹没范围和移民人数时,采用的边界条件是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平面,三峡水库不存在水面坡度;而泥沙组却是从完全不同的一个边界条件出发,三峡水库的水面不是个平面,而是存在水力坡降,这个水力坡降越大,对解决泥沙淤积问题越有利──“排沙要求三峡水库以蓄清排浑方式运行。入库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要求水库在不发生较大洪水时维持防洪限制水位运行,尽可能使库区保持较大水面比降,有利于排沙”(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水库综合利用与水库调度研究》,武汉,1997年,第169页)。

  宜昌至重庆的长江河段在自然河流状态下,两地水位差为120。6米,以常年平均水位计,两地水位差为121。2米,平均水力坡降约为万分之二。正是这120余米的水位差,才使得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以迅猛的流速穿过这狭窄的三峡河谷,才有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词描绘了船速(水流)之快,也间接地阐述了白帝城较江陵的地势水位要高,这是千里江陵能够一日还的原因。

  由此可见,三峡工程论证不顾移民组和泥沙组在论证中所采用的假设条件的不同,硬将两个结论拼凑在一起,得出三峡工程移民人数113万和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基本可以解决的论证。未来的三峡水库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状况:如果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平面,没有水力坡降,就无法实现排沙,泥沙淤积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水库就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被淤满;如果水库水面不是个平面,存在水力坡降,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还要大大扩大,移民人数还要大大增加。如果移民组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泥沙组的论证就是错误的,反之亦然。试问是泥沙组的“矛”锐利,还是移民组的“盾”更结实?
  
  五、三峡水库的水面是平的吗?
  根据设计,三峡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为海拔145米,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为221亿立方米。在水库运行百年之后,防洪库容仍可保留85。8%(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说明附件,1992)。如果三峡水库的水面是平的话,人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简单方法估算出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水库的纵剖面的形状就接近一个直角三角形(参见∶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泥沙研究》,武汉,1997年,第76页,图3—9),这样算出来的库容为99亿立方米,离设计的水库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相去甚远。可见,在计算移民范围和人数时,一些专家们采用的假设是三峡水库的水面是平;而在计算水库防洪库容时,另外一些专家们则不认为峡水库的水面是平。从某一个专业报告来看,这些结论都不错(专家们在各自的专业报告上签了字),但是把这些结论连同前提条件都放在一起检查,就矛盾百出了。

  三峡工程是要利用水流发电,水库中的水在不停的运动之中,而不是一滩死水。河水进入水库后的运动,其水力学性质属于明渠渐变不恒定流动,其特点是∶库区断面的水力要素(水位,流速,流量等)都随着时间而变化。受库周,库床阻力和水库的调蓄作用,洪水波状自入库断面至坝前逐渐坦化,成为楔形曲线,而不是一条水平线。库区沿程的水位均要高于大坝出水口的水位,只是在距大坝不远的地方,水位抬升比较平缓,随着距大坝距离的增加,水位抬升增快,在库尾地区,水位抬升最大,接近自然河流时的洪水期的河流水力坡降。从坝址处到水库末端的水力坡降的变化,就是从接近零的坡度,逐渐增长,直到末端接近自然水力坡降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三。事实上,从已经建成的葛洲坝水库的水面变化,就可一目了然:

  1、水库的水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水力坡降不是零;
  2、在距坝址近处,水力坡降小,随着距坝址的距离的增加,水力坡降逐渐增加,增加速度也随之加快;
  3、流量大时,平均水力坡降大;流量小时,平均水力坡降小。

  既然葛洲坝水库存在水力坡降,那么三峡水库怎么可能是个平面呢?当三峡大坝处的水位为海拔175米,600多公里之外的三峡水库末端重庆市的水位要大大高于海拔175米。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三峡工程坝址处和葛洲坝大坝经历了八次洪峰。当第六次洪峰来临时,洪峰流量达56400立方米/秒,略大于长江常年洪峰流量,根据中央抗旱防汛指挥部的命令,葛洲坝大坝要承担削减洪峰的任务,削减1000立方米/秒洪峰量。由于葛洲坝水库的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葛洲坝坝址处的水位上升到海拔67米。而在这时,葛洲坝上游三十余公里处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水位是不是也仍然保持在海拔67米呢?因为根据三峡工程移民组的观点,水库的水面是个平面,所以三斗坪的水位必须也是海拔67米。但是实际上,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水位上升到海拔69米。就是说,在距坝址约三十八公里的距离内,水位上升了2米,水力坡降约为6米/100公里。由此推理,在三峡工程建成后,一旦决定要利用三峡工程来拦蓄洪水或是削减洪峰时,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水位上升到海拔175米时,距三峡工程坝址6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市处的水位将远远超过海拔175米。

  在这里不妨采用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7米/100公里,重庆市距离坝址600多公里,175米+7米/100公里x600公里=海拔217米!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当重庆市的水位高达海拔217米时,重庆市的一部分市区就会被淹没,重庆市的所有铁路线都要被淹没(重庆市火车站的铁轨标高为海拔196米)。到时候,保卫下游武汉和沙市的抗洪斗争,就要变成了保卫上游重庆了。

  许多人认为,有400多个专家签字的三峡工程论证不可能有错,更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错。要知道这400多个专家,绝大多数都只是在各自的专题报告上签了字。
  
  六、三峡工程将淹没的重庆市及周围地区
  在三峡工程论证中,移民组为新建移民城镇的建设用地高程作了规定,在海拔182米以上,由于当时认定三峡工程不会淹没重庆市区,所以对重庆市的新区建设未作任何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重庆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很紧张,但在三峡工程开工数年之后,重庆市规定发展新区,必须选择在海拔220米以上,他们其实已经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水位的上升,特别是水库库尾的翘尾巴问题。如果长江在重庆处的水位抬高十几米甚至四十几米,全市的排水口都将被淹没在长江水位之下,排水受淹堵,排水管道中将充满沼气,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可能;重庆市火车站的铁路标高为海拔196米,许多铁路桥的铁轨标高也为海拔196米,要使铁路不被淹没,就要将所有铁路路轨的标高加高,桥梁也要相应加高。当年,重庆市市委书记肖秧演出了一出苦肉计,主动向中央要求加高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肖鞅演完苦肉计后,便从重庆市市委书记被提升到四川省省长的位置上。但是在这位市委书记弹冠相庆时,从却没有考虑,将迫使重庆市多少市民迁移,将给重庆市带来多少经济损失?原中央水电部副部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锐,在给中×中央领导人的信中写道∶“三峡工程木已成舟。我只建议,要接受三门峡教训,要准备后事,即水库形成之后,将出现哪些严重问题,怎样防范?”(李锐∶《给中×领导人的一封信》,收在∶《当代中国研究》,1998年第二期,第4—16页)。

  根据三峡工程论证(1992年审批通过),全部移民人数为113万人(包括了施工期间的人口增长),所要淹没的县市为19个,不包括重庆市,也不包括重庆市上游的市县。但1997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发表的三峡工程移民安置一书中,淹没的县市为20个,其中万县与万县市合并,实际增加了两个,这就是重庆市区和重庆上游的江津市。其中重庆市区的淹没范围涉及了北碚、江北、渝中、南岸、沙坪坝、大渡口和九龙等七个区。看来,三峡工程不但要淹没重庆市区部分市区,还要淹没重庆上游的部分县市!

  又根据国家科委和水利部能源部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的三峡库区范围的地图,三峡水库的回水区的下端,在巴县和江津市之间的铜关驿,回水区的上端在江津市和合江之间的王爷庙。水库淹没范围不应以回水区的下端计算,而应以回水区的上端计算,这样,三峡工程的淹没范围还应包括合江市。可见,三峡工程论证所说的不会淹没重庆市是错误的。

  由此,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必需大量增加,绝对不只是113万,根据作者的估算,全部移民人数将达到250万人。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出版的三峡工程移民研究一书中,已经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移民人数作了修改,结论是∶三峡工程移民将超过120万(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移民研究》,武汉,1997年,第23页)。这是在世界上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移民数量描述的一种非凡的创造:只给出了移民人数的下限,没有上限──121万、130万、150万、200万、300万……没有人知道!这也反映了三峡工程论证水平和质量。

  其实,所谓“重庆保卫战”是否会打响,完全取决于三峡坝址处的防洪蓄水位高程是多高。如果防洪蓄水位控制在海拔160米以下,则可以达到1958年成都会议定下的不淹没重庆市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但此时三峡工程又有多少洪水可以拦蓄呢?这花费了几千亿民脂民膏,迫使数百万人迁移的“千秋万代”的工程又是为了哪般?就象在黄河三门峡工程和西安市之间,中央选择了西安市而放弃了黄河三门峡工程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也必须在长江三峡工程和重庆市之间作出选择!

  就是三峡库区那根海拔175米的红线,使移民人数被大大压低了。许多将被三峡工程所涉及的移民,至今还被这根红线所迷惑,至今还不知道他们必须为三峡工程搬迁。工程决策中的民×性,包括了被涉及者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当三峡工程被批准6年后,三峡工程的决策者还没有把真情告诉工程的直接被涉及者,告诉中国人民。
  

发布日期: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未来的“重庆保卫战”  

作者:王维洛

  长江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线为海拔175米。在三峡水库淹没区内,处处可以看到海拔175米的红色标志线。未来三峡水库的水位将上升到这根红线处,在这根红线之下的居民都要迁移。

  但是,正是这根淹没红线,成为三峡工程论证错误活生生的记录,因为将来当长江水库大坝坝址处蓄水位升高到海拔175米时,三峡库区内的绝大多数红线,不是正好在水库的水面边上,而是在水库水面以下,有的甚至在水面以下几米、十几米,以致几十米。本文将讨论为什么按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画一根水平线,来确定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后果将是什么。
  
  一、三峡水库淹没区的长度怎么比三峡水库的长度短?
  1958年中×中央成都会议决定∶三峡水库不能淹重庆市,三峡工程的水位高程定在海拔200米,其主要依据就是重庆市朝天门码头的最高一级台阶的高程为海拔200米。这个原则与在同一时期决策建设的黄河三门峡工程是一样的,只考虑水库上游大城市的利益,黄河三门峡工程不能淹渭河旁的西安市。再者,就是认为水库的水面是平的,三斗坪处的三峡大坝正常高水位海拔200米,那么水库水位在重庆市处也是海拔200米。成都会议两年前,也就是在1956年,毛澤東写下“高峡出平湖”的诗句,谁又会去怀疑这个水库的水面不是平的呢?一晃到七十年代后期再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时,重庆市的建设已经扩展到海拔185米的地区,所以八十年代年初鄧小平发表谈话赞成海拔150米的方案,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兴建三峡工程提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坝顶标高海拔185米),比鄧小平所赞成的150米方案整整高出25米。

  从1958年到1992年,在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的移民安置计划中,都是以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平面来确定淹没范围的,三峡大坝坝址处的正常蓄水位多高,三峡水库尾部的水位也一般高。以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的平面,来确定三峡工程的淹没范围,是个最简易的办法,只要在地形图上沿海拔175米的等高线,与三峡大坝画一个封闭区,这就形成了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三峡工程论证移民专家组还考虑到三峡水库的风浪影响,在海拔175米基础上,又加高了两米风浪高,以海拔177米来划定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

  根据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的计算,三峡水库淹没区的长度为565。7公里。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副组长张岳写道,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二十年一遇回水终点在巴县的木洞镇,距坝址的距离为565。7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其中淹没陆地的面积为632平方公里(张岳∶《三峡工程的移民问题》,收在未公开发表的三峡工程论证一书中,第125页)。移民专家组根据这个淹没范围,统计出三峡工程移民人数为113。18万(包括了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二十年的人口增长)。但论证报告中的这个移民淹没范围长度565。7公里确确实实是个大错误,根据中國政府向国内外发表的三峡工程技术数据,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水库长度为663公里,水库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DASDREI—SCHLUCHTEN—PROJEKT,CHINAHEUTE,MAI1995,S。35。三峡水库的长度也有667公里长一说,如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移民研究》,武汉,1997年,第9页)。与移民组的数据相比,水库面积没有变化,而三峡水库的长度要比淹没区长度565。7公里长出97。3公里。按照常理,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区,最起码也要和三峡水库一般长,而且还要长一些才对,因为淹没范围至少还考虑了2米的波浪高。如果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的长度不是565。7公里,而是663公里,那么,三峡工程的淹没损失和移民人数都要大大增加。不是水库长度663公里这个数据有错,就是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长度565。7公里是错误的。无论如何,这是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的一个错误!
  
  二、航道与水库淹没区
  三峡工程的主要目标有三个∶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要使重庆以下终年可通万吨江轮(长江流域办公室∶《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要点》,1959年编印),从上海直达重庆。通过水库大坝的壅水,使坝址到重庆航道的水深加大,才使得万吨船队能够从宜昌抵达重庆港。如果三峡水库水位在海拔175米时,水库的壅水才淹没到重庆下游的巴县木洞镇,那么只有从坝址到巴县木洞镇的航道有所改善,而从巴县木洞镇到重庆港的数十公里航道并没有得到改善,万吨船队只能行驶到巴县木洞镇,只有从巴县木洞镇到重庆航道的水深也加大了,万吨船队才能直达重庆。这样,重庆处的水位必须有所升高;重庆的水位升高了,三峡水库淹没区的终点应在重庆或重庆以上的地区,三峡水库淹没区的终点绝不可能在重庆下游的巴县木洞镇。根据同一个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的航运报告,“在三峡库区范围内,由于水位升高,随水库回水渠化川江约700公里”(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工程永久通航建筑物研究》,武汉,1997年,第11页)。就是说三峡水库的长度应该是700公里,而不是565。7公里,水库淹没范围的长度也应该起码在700公里以上才对。

  如此来看,如果水库淹没范围长度只有565。7公里,万吨船队不能到达重庆;如果万吨船队能直达重庆,那么三峡水库淹没区也必然包括重庆市。两者中只有一个是可能的。在这里又看到了,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是一错再错了!
  
  三、最高防洪蓄水位和水库淹没区
  据说建设三峡工程的最主要的目标是防洪。1998年洪水灾害后,有人认为,如果三峡工程已经建成的话,何愁大江逞凶狂?三峡水库有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把洪水拦蓄在水库中,可以减轻下游的洪水灾害。水库拦蓄洪水,水库的水位上升。1992年批准三峡工程时,三峡工程只公布了海拔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和大坝坝顶高程海拔185米,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并没有公布。而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是水库工程的重要数据之一。确定水库淹没范围的应该是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而不是正常蓄水位。1998年三峡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陆佑楣透露,三峡水库的最高防洪蓄水位是海拔180。4米。就是按照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的平面计算,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应在海拔180。4米,而不是在海拔175米。当三峡水库坝址处的水位达到海拔180。4米,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处处可见的海拔175米红线,都在水库水面以下,这是不容置疑的。
  
  四、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区
  三峡工程技术上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可行性研究采用排浑蓄清的方案,就是在汛期利用洪水的冲力,把泥沙冲到水库大坝的下游去,而在枯水期,长江中的泥沙含量较少,可以蓄水发电通航。如果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平面的话,三峡水库大坝处的蓄水位海拔175米时,水库淹没区的末端巴县木洞镇处的水位也是海拔175米,在这两点之间没有水流存在,而且,这个565。7公里长区段内的任何一颗泥沙粒也不会向前运动,而只会落在水库底,根本不可能实施排浑蓄清措施。如果泥沙淤积问题不解决,三峡水库的经济使用只有五十年,不可能使用一千年,更不可能千秋万代。

  另外,在工程论证中,移民组计算水库淹没范围和移民人数时,采用的边界条件是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平面,三峡水库不存在水面坡度;而泥沙组却是从完全不同的一个边界条件出发,三峡水库的水面不是个平面,而是存在水力坡降,这个水力坡降越大,对解决泥沙淤积问题越有利──“排沙要求三峡水库以蓄清排浑方式运行。入库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要求水库在不发生较大洪水时维持防洪限制水位运行,尽可能使库区保持较大水面比降,有利于排沙”(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水库综合利用与水库调度研究》,武汉,1997年,第169页)。

  宜昌至重庆的长江河段在自然河流状态下,两地水位差为120。6米,以常年平均水位计,两地水位差为121。2米,平均水力坡降约为万分之二。正是这120余米的水位差,才使得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以迅猛的流速穿过这狭窄的三峡河谷,才有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词描绘了船速(水流)之快,也间接地阐述了白帝城较江陵的地势水位要高,这是千里江陵能够一日还的原因。

  由此可见,三峡工程论证不顾移民组和泥沙组在论证中所采用的假设条件的不同,硬将两个结论拼凑在一起,得出三峡工程移民人数113万和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基本可以解决的论证。未来的三峡水库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状况:如果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平面,没有水力坡降,就无法实现排沙,泥沙淤积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水库就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被淤满;如果水库水面不是个平面,存在水力坡降,三峡水库的淹没范围还要大大扩大,移民人数还要大大增加。如果移民组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泥沙组的论证就是错误的,反之亦然。试问是泥沙组的“矛”锐利,还是移民组的“盾”更结实?
  
  五、三峡水库的水面是平的吗?
  根据设计,三峡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为海拔145米,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为221亿立方米。在水库运行百年之后,防洪库容仍可保留85。8%(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说明附件,1992)。如果三峡水库的水面是平的话,人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简单方法估算出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水库的纵剖面的形状就接近一个直角三角形(参见∶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泥沙研究》,武汉,1997年,第76页,图3—9),这样算出来的库容为99亿立方米,离设计的水库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相去甚远。可见,在计算移民范围和人数时,一些专家们采用的假设是三峡水库的水面是平;而在计算水库防洪库容时,另外一些专家们则不认为峡水库的水面是平。从某一个专业报告来看,这些结论都不错(专家们在各自的专业报告上签了字),但是把这些结论连同前提条件都放在一起检查,就矛盾百出了。

  三峡工程是要利用水流发电,水库中的水在不停的运动之中,而不是一滩死水。河水进入水库后的运动,其水力学性质属于明渠渐变不恒定流动,其特点是∶库区断面的水力要素(水位,流速,流量等)都随着时间而变化。受库周,库床阻力和水库的调蓄作用,洪水波状自入库断面至坝前逐渐坦化,成为楔形曲线,而不是一条水平线。库区沿程的水位均要高于大坝出水口的水位,只是在距大坝不远的地方,水位抬升比较平缓,随着距大坝距离的增加,水位抬升增快,在库尾地区,水位抬升最大,接近自然河流时的洪水期的河流水力坡降。从坝址处到水库末端的水力坡降的变化,就是从接近零的坡度,逐渐增长,直到末端接近自然水力坡降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三。事实上,从已经建成的葛洲坝水库的水面变化,就可一目了然:

  1、水库的水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水力坡降不是零;
  2、在距坝址近处,水力坡降小,随着距坝址的距离的增加,水力坡降逐渐增加,增加速度也随之加快;
  3、流量大时,平均水力坡降大;流量小时,平均水力坡降小。

  既然葛洲坝水库存在水力坡降,那么三峡水库怎么可能是个平面呢?当三峡大坝处的水位为海拔175米,600多公里之外的三峡水库末端重庆市的水位要大大高于海拔175米。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三峡工程坝址处和葛洲坝大坝经历了八次洪峰。当第六次洪峰来临时,洪峰流量达56400立方米/秒,略大于长江常年洪峰流量,根据中央抗旱防汛指挥部的命令,葛洲坝大坝要承担削减洪峰的任务,削减1000立方米/秒洪峰量。由于葛洲坝水库的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葛洲坝坝址处的水位上升到海拔67米。而在这时,葛洲坝上游三十余公里处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水位是不是也仍然保持在海拔67米呢?因为根据三峡工程移民组的观点,水库的水面是个平面,所以三斗坪的水位必须也是海拔67米。但是实际上,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水位上升到海拔69米。就是说,在距坝址约三十八公里的距离内,水位上升了2米,水力坡降约为6米/100公里。由此推理,在三峡工程建成后,一旦决定要利用三峡工程来拦蓄洪水或是削减洪峰时,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水位上升到海拔175米时,距三峡工程坝址6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市处的水位将远远超过海拔175米。

  在这里不妨采用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7米/100公里,重庆市距离坝址600多公里,175米+7米/100公里x600公里=海拔217米!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当重庆市的水位高达海拔217米时,重庆市的一部分市区就会被淹没,重庆市的所有铁路线都要被淹没(重庆市火车站的铁轨标高为海拔196米)。到时候,保卫下游武汉和沙市的抗洪斗争,就要变成了保卫上游重庆了。

  许多人认为,有400多个专家签字的三峡工程论证不可能有错,更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错。要知道这400多个专家,绝大多数都只是在各自的专题报告上签了字。
  
  六、三峡工程将淹没的重庆市及周围地区
  在三峡工程论证中,移民组为新建移民城镇的建设用地高程作了规定,在海拔182米以上,由于当时认定三峡工程不会淹没重庆市区,所以对重庆市的新区建设未作任何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重庆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很紧张,但在三峡工程开工数年之后,重庆市规定发展新区,必须选择在海拔220米以上,他们其实已经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水位的上升,特别是水库库尾的翘尾巴问题。如果长江在重庆处的水位抬高十几米甚至四十几米,全市的排水口都将被淹没在长江水位之下,排水受淹堵,排水管道中将充满沼气,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可能;重庆市火车站的铁路标高为海拔196米,许多铁路桥的铁轨标高也为海拔196米,要使铁路不被淹没,就要将所有铁路路轨的标高加高,桥梁也要相应加高。当年,重庆市市委书记肖秧演出了一出苦肉计,主动向中央要求加高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肖鞅演完苦肉计后,便从重庆市市委书记被提升到四川省省长的位置上。但是在这位市委书记弹冠相庆时,从却没有考虑,将迫使重庆市多少市民迁移,将给重庆市带来多少经济损失?原中央水电部副部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锐,在给中×中央领导人的信中写道∶“三峡工程木已成舟。我只建议,要接受三门峡教训,要准备后事,即水库形成之后,将出现哪些严重问题,怎样防范?”(李锐∶《给中×领导人的一封信》,收在∶《当代中国研究》,1998年第二期,第4—16页)。

  根据三峡工程论证(1992年审批通过),全部移民人数为113万人(包括了施工期间的人口增长),所要淹没的县市为19个,不包括重庆市,也不包括重庆市上游的市县。但1997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发表的三峡工程移民安置一书中,淹没的县市为20个,其中万县与万县市合并,实际增加了两个,这就是重庆市区和重庆上游的江津市。其中重庆市区的淹没范围涉及了北碚、江北、渝中、南岸、沙坪坝、大渡口和九龙等七个区。看来,三峡工程不但要淹没重庆市区部分市区,还要淹没重庆上游的部分县市!

  又根据国家科委和水利部能源部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的三峡库区范围的地图,三峡水库的回水区的下端,在巴县和江津市之间的铜关驿,回水区的上端在江津市和合江之间的王爷庙。水库淹没范围不应以回水区的下端计算,而应以回水区的上端计算,这样,三峡工程的淹没范围还应包括合江市。可见,三峡工程论证所说的不会淹没重庆市是错误的。

  由此,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必需大量增加,绝对不只是113万,根据作者的估算,全部移民人数将达到250万人。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出版的三峡工程移民研究一书中,已经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移民人数作了修改,结论是∶三峡工程移民将超过120万(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移民研究》,武汉,1997年,第23页)。这是在世界上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移民数量描述的一种非凡的创造:只给出了移民人数的下限,没有上限──121万、130万、150万、200万、300万……没有人知道!这也反映了三峡工程论证水平和质量。

  其实,所谓“重庆保卫战”是否会打响,完全取决于三峡坝址处的防洪蓄水位高程是多高。如果防洪蓄水位控制在海拔160米以下,则可以达到1958年成都会议定下的不淹没重庆市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但此时三峡工程又有多少洪水可以拦蓄呢?这花费了几千亿民脂民膏,迫使数百万人迁移的“千秋万代”的工程又是为了哪般?就象在黄河三门峡工程和西安市之间,中央选择了西安市而放弃了黄河三门峡工程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也必须在长江三峡工程和重庆市之间作出选择!

  就是三峡库区那根海拔175米的红线,使移民人数被大大压低了。许多将被三峡工程所涉及的移民,至今还被这根红线所迷惑,至今还不知道他们必须为三峡工程搬迁。工程决策中的民×性,包括了被涉及者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当三峡工程被批准6年后,三峡工程的决策者还没有把真情告诉工程的直接被涉及者,告诉中国人民。
  

发布日期: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10年前的预言似乎正在应验:保卫下游武汉和沙市的抗洪斗争,已经变成了保卫上游重庆了。
王维洛

  水利工程师,1980-1984年参加三峡工程的国土规划方面的决策,六十四之后旅居德国,在多特蒙德大学读土地利用规划的工程学博士,后来一直供职于一家德国工程公司。著有《帮我看着三峡工程》、《天问一一“三年自然灾害”》、《福兮祸兮--长江三峡工程的再评价》。
;P;P;P
原来如此;P
列兵党又HIGH了。。。发个帖赚多少?
胡扯语录
1。水库淹没区的末端巴县木洞镇处的水位也是海拔175米,在这两点之间没有水流存在;P
2。另外,在工程论证中,移民组计算水库淹没范围和移民人数时,采用的边界条件是三峡水库的水面是个绝对平面,三峡水库不存在水面坡度;而泥沙组却是从完全不同的一个边界条件出发,三峡水库的水面不是个平面,而是存在水力坡降,这个水力坡降越大,对解决泥沙淤积问题越有利──“排沙要求三峡水库以蓄清排浑方式运行。入库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要求水库在不发生较大洪水时维持防洪限制水位运行,尽可能使库区保持较大水面比降,有利于排沙”(
误导群众,水库蓄水当然是平面,这个毫无疑问,至于“尽可能使库区保持较大水面比降,有利于排沙”则是通过放水,使得坝前水位下降,形成高差。
3。全市的排水口都将被淹没在长江水位之下,排水受淹堵,排水管道中将充满沼气,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可能;funk;P
4。在这里不妨采用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7米/100公里,重庆市距离坝址600多公里,175米+7米/100公里x600公里=海拔217米;P;P
98年7月某天,沙市水位40m,武汉关水位26m;P
河流水力坡降和水库混为一谈,太有喜感了;P
好怕怕,不知道会不会把兰州淹了;P
目前还没看到文章里担心的情况出现。
junzhiyi 发表于 2010-7-23 17:46


    已经有人把重庆洪水跟三峡联系上了
今后只要几千公里的长江任何地方发生险情,都是三峡造成的。:D
这些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一些伪科学包装一番然后出来招摇撞骗,唬得无知小白一愣一愣的。
好帖,不过作者改成黄万里就更加好了.
我个人认为无疑将来三峡大坝将加高至200米,至于蓄水到什么高程不以坝高为准,当然能蓄到200米更好,不能到200米就少蓄点水就行了,这和坝高没有关系,总不能说蓄水到175米淹到了200米吧.
这篇科盲文早就被打脸了,楼主还当宝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326632

;P
解集 发表于 2010-7-23 18:05


    最好笑是里面的水力级差理论,说什么98年三斗坪水位148米导致重庆水位182米,于是推理出三峡蓄水至比如今年158米,重庆水位将达192米.
chengzhibo 发表于 2010-7-23 18:16


    ............神奇的平衡世界的物理现象{:wu:}

18379_838371_93935.jpg
回复 15# 霏菲飞


    本来我被封号一年很郁闷了,但看见LZ这个帖子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很是开心.
强烈要求设置列兵区,列兵只能在里面发帖
2008年就已经试验过175米蓄水了,重庆也没怎么地,比之09年的洪峰过重庆还差了那么点。
SC有人画了图,我引过来让大家看下,某些SB理论。


这下面是2008年175蓄水和2009年洪水的对比图。


仔细看就知道,三峡175米蓄水重庆绝对不会有185米以上水面标高。
而对于重庆来说,多大的水才会对重庆造成影响呢?重庆寸滩站警戒水位是180.7米。
09年的洪水是184米,08年175蓄水以后的高度明显低于09年。
剩下的有脑子的自己去想吧。
这中没脑子的文科生在SB已经被扇的没法出门 了,怎么又来CD了,不过我实在没心情再把身段降低到LZ这种水平去和他讨论了
挖坟,打脸,鞭尸……

三峡蓄水到175 市民到江边照相要注意安全

http://cq.people.com.cn/news/20101027/2010102618539122cb.htm

发布日期:2010-10-27 15:20:18  新闻来源:重庆晨报

    (重庆晨网记者陈宋波 通讯员 张丛生 26日18:10报道)26日,三峡水库蓄水到175米,很多市民到江边留影。长航公安专门派民警在江北巡逻,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表示,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以来,他们重兵投入,采取严密有效的安保措施。一旦有雾情、地质变化等情况,他们随时应急待命,确保及时救助水上险情。

    目前,长江重庆公安分局同时出动6艘公安巡逻艇,进行长江水上治安巡逻。此外,该局新配置的一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公安巡逻艇,也投入到蓄水安全保卫工作。据了解,该艇配备了红外线搜索照明灯、夜视仪、多功能导航仪、GPS卫星定位仪等先进设备,具备较强夜间航行能力。

    此外,针对蓄水期间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长航公安还组织了一场反恐演练,演练模拟“恐怖分子”携带爆炸物在长江客轮上劫持人质的警情。
平时我是很反对挖坟的,不过这次挖得好。:D
三峡工程导致重庆水灾的谣言很能忽悠人啊……
这坟挖的我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