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惊叹中国的变化让人看不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49:40
日本人惊叹中国的变化让人看不懂






本田(中国)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说,如果半年没去中国,就有可能被那里的时间忘却.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汽车需求的急剧扩大,去年生产规模已经跃为世界第四位。1998年本田先于丰田、日产,率先成立了合资企业(广州本田汽车),开始进行本地化生产。
本田公司的门胁轰二在中国工作了10年,从广州本田汽车建厂时起,就是该企业的掌门人。我们就中国巨变、汽车产业未来等采访了门胁。

《东洋经济》∶门胁先生是1993年就任本田(中国)公司总经理的,这10年中国有了哪些变化?

门胁∶日中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实现的,我1973年第一次去中国。邦交正常化以后,本田准备参加广州交易会,之前派我到中国看看。那会儿的广州街道可干净了,我从饭店的窗户向外望去,见一大早就有人在扫街道。

20年后我又去了广州。变化之大,令我感叹不已。这次正好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不久,到处都在搞建设,尘土飞扬,铺天盖地,“这怎么受得了!”我当时就是这么感觉的。不过到了2000年,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告终,广州开始搞环境方面的建设了。

《东洋经济》∶您在中国当了很长时间的总经理,对中国的急剧变化是怎么感受的?

门胁∶这种感触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基本上没有使用黑白电视的时期,而现在液晶电视已很普及。中国的时间是按三级跳的形式走的。如果半年没有去中国,就有可能被那里的时间忘却,成为明日黄花。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到地方出差,有些是半年以后才再次造访,结果常常是“唉,我来过这儿吗?”觉得有个地方在搞什么建设,过了一年再去一看,一个现代化的机场已经造好了。所以我觉得观察分析中国的人,一定要注意观察中国社会的动向,否则就会出错的。

奥运会是个关键

《东洋经济》∶这10年让中国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的关键时期在什么时候?

门胁∶要是从汽车行业上看的话,那在1997或1998年。当时朱总理的改革有一点是,政府让人民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倒不是我们事先预见到了什么,正好本田当时要在中国本土生产汽车,时机非常的好。其实1995到1999年,中国的轿车需求量并没有上升多少,也就是60万辆左右。中国轿车的销售量在2000年才上去的。

2000年正是北京和悉尼争奥运会主办权的一年。为了奥运,北京建了机场,加强了交通设施的建设。人们都觉得2008年北京奥运将带来大量的交通建设,我认为是2000年。不过那次因为差了一票,北京没有拿到主办权,但这些设施留下来了,而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

日本是在1964年举办奥运会的,那以后的5年汽车市场扩大了4倍。韩国1988年举办奥运会,以后5年的汽车发展是增加了3倍。我觉得2000年就是中国办奥运之年,到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应该增加5倍。现在你们去看看,中国市场的发展比5倍要大得多。本田计划在2005年生产5万辆轿车,但早在2001年就完成计划了,现在是一年有24万辆的产能。

《东洋经济》∶国产车的产量很小,外资汽车厂家唱主角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扩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中国对此就一点都不着急吗?

门胁∶当然着急了。没有哪个国家在年销售量在200万以上的轿车市场中,会没有自己的国产车的,整个世界踏破铁鞋无觅处。所以说中国以一种非常奇异的形式在发展,他们当然要焦急了,无论如何也要有一些本国品牌的轿车。但另一方面,自己想干,却不能立即变成现实。现在借用外资企业的力量,将来是一定要发展自己品牌的。

这10年在中国政府中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人没有变动,他们是中国政府中最了解汽车产业实情的人。我有几次会见那些官员的机会,也和他们讨论过一些问题,给我的感觉是他们非常勤奋,处事沉稳。他们没有只思考该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而是在考虑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在考虑该如何建立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最近出台的中国新汽车产业政策,也把自主开发当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提了出来。

日中应以“不同”为前提进行合作

《东洋经济》∶门胁先生在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工作过,您觉得在中国做工作该注意什么呢?

门胁∶不仅在中国,本田在国外有不少业务。我们是在别人的院子里工作,这一点是不能忘的。尊敬别的国家,守法这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去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应该用和对方一样的眼光看待事务。

历史上日本是从中国引进文化,然后把它日本化的。我们都使用汉字,文化上非常相近,搞得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的思考方式和日本人是一样的。

但是两国发展的历史并不一样。我总对日本职员说,不要认为我们都用汉字,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如果你认为两国是一样的,在碰到意外时就会感到不可思议。应该认为是不一样的,应该去发现我们之间的共同点,这是很重要的。

广本有5000多名职工,其中日本人有30来人。在这种状况下单纯用日本的方式来决定一切,显然是不适宜的。基本上要尊重他们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方案。但最重要的还是按中国方式去办。

《东洋经济》∶您认为今后中国汽车市场能发展到多大规模?

门胁∶一般认为2010年超过1000万辆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说其中轿车要占700万辆的话,不会有人听了会感到吃惊的。如果从经济发展的状况、从潜在需求上看,这个数字是不会错的。

但我个人认为不那么容易,最大的难题是能源。中国的汽油年年都在涨价,汽车多了环境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城市里交通堵塞,高速道路造了不少,中国公路的总公里数现在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位,但还是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当然中国政府在考虑解决的方法,但汽车厂家也要考虑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只有能拿出解决方案的厂家,才能最后生存下来。

中国的需求急剧增长后,也许会给世界能源的供求带来影响。每年增加1000万辆汽车的话,冷静地想一想这是十分可怕的。现在需要的是油耗少的汽车。也许节能车的普及在短时期内中国能超过日本。

《东洋经济》∶本田有计划把在中国生产的车出口到日本、美国吗?

门胁∶本田在中国有一个专供出口的四轮车生产据点。出口从欧洲做起,因为都是使用左方向盘。我们对中国生产的本田很有信心。我们说这是“本田生产”的,不管是在哪里生产的,都是本田的产品。而且我还觉得,手工生产的车说不定是世界上最好的车。

说得更直率一点,机械手生产出来的车,常数能达到90分的话,绝对不能达到110分。但用人手工做出来的车,可以做成120分的,也能做成80分的。怎么才能把80分的车减少,让车都成为90分到120分的,这是在中国生产的一个主题。中国人聪明、有干劲,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就是质量再好,欧洲人也很难马上接受中国产的汽车,你不能强迫让人家说好。在欧洲检查日本车的是德国人,我们让德国人来看了广州本田工厂,他们对一些小的地方提出了意见,但给他们的总的印象是“中国能做出这么好的汽车来”,他们了解了中国。今后如何让欧洲消费者了解中国本田,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工作。

《东洋经济》∶将来本田的高层中,有可能有中国人吗?

门胁∶丰田的常务董事中有不少外国人,本田在中国的时间和在美国、欧洲比起来还不长,现在还没有美国人进入我们的高层,但是过了10年也许会有中国人进入到本田的高层中去的吧。(《经济》杂志7月号)日本人惊叹中国的变化让人看不懂






本田(中国)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说,如果半年没去中国,就有可能被那里的时间忘却.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汽车需求的急剧扩大,去年生产规模已经跃为世界第四位。1998年本田先于丰田、日产,率先成立了合资企业(广州本田汽车),开始进行本地化生产。
本田公司的门胁轰二在中国工作了10年,从广州本田汽车建厂时起,就是该企业的掌门人。我们就中国巨变、汽车产业未来等采访了门胁。

《东洋经济》∶门胁先生是1993年就任本田(中国)公司总经理的,这10年中国有了哪些变化?

门胁∶日中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实现的,我1973年第一次去中国。邦交正常化以后,本田准备参加广州交易会,之前派我到中国看看。那会儿的广州街道可干净了,我从饭店的窗户向外望去,见一大早就有人在扫街道。

20年后我又去了广州。变化之大,令我感叹不已。这次正好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不久,到处都在搞建设,尘土飞扬,铺天盖地,“这怎么受得了!”我当时就是这么感觉的。不过到了2000年,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告终,广州开始搞环境方面的建设了。

《东洋经济》∶您在中国当了很长时间的总经理,对中国的急剧变化是怎么感受的?

门胁∶这种感触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基本上没有使用黑白电视的时期,而现在液晶电视已很普及。中国的时间是按三级跳的形式走的。如果半年没有去中国,就有可能被那里的时间忘却,成为明日黄花。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到地方出差,有些是半年以后才再次造访,结果常常是“唉,我来过这儿吗?”觉得有个地方在搞什么建设,过了一年再去一看,一个现代化的机场已经造好了。所以我觉得观察分析中国的人,一定要注意观察中国社会的动向,否则就会出错的。

奥运会是个关键

《东洋经济》∶这10年让中国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的关键时期在什么时候?

门胁∶要是从汽车行业上看的话,那在1997或1998年。当时朱总理的改革有一点是,政府让人民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倒不是我们事先预见到了什么,正好本田当时要在中国本土生产汽车,时机非常的好。其实1995到1999年,中国的轿车需求量并没有上升多少,也就是60万辆左右。中国轿车的销售量在2000年才上去的。

2000年正是北京和悉尼争奥运会主办权的一年。为了奥运,北京建了机场,加强了交通设施的建设。人们都觉得2008年北京奥运将带来大量的交通建设,我认为是2000年。不过那次因为差了一票,北京没有拿到主办权,但这些设施留下来了,而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

日本是在1964年举办奥运会的,那以后的5年汽车市场扩大了4倍。韩国1988年举办奥运会,以后5年的汽车发展是增加了3倍。我觉得2000年就是中国办奥运之年,到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应该增加5倍。现在你们去看看,中国市场的发展比5倍要大得多。本田计划在2005年生产5万辆轿车,但早在2001年就完成计划了,现在是一年有24万辆的产能。

《东洋经济》∶国产车的产量很小,外资汽车厂家唱主角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扩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中国对此就一点都不着急吗?

门胁∶当然着急了。没有哪个国家在年销售量在200万以上的轿车市场中,会没有自己的国产车的,整个世界踏破铁鞋无觅处。所以说中国以一种非常奇异的形式在发展,他们当然要焦急了,无论如何也要有一些本国品牌的轿车。但另一方面,自己想干,却不能立即变成现实。现在借用外资企业的力量,将来是一定要发展自己品牌的。

这10年在中国政府中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人没有变动,他们是中国政府中最了解汽车产业实情的人。我有几次会见那些官员的机会,也和他们讨论过一些问题,给我的感觉是他们非常勤奋,处事沉稳。他们没有只思考该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而是在考虑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在考虑该如何建立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最近出台的中国新汽车产业政策,也把自主开发当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提了出来。

日中应以“不同”为前提进行合作

《东洋经济》∶门胁先生在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工作过,您觉得在中国做工作该注意什么呢?

门胁∶不仅在中国,本田在国外有不少业务。我们是在别人的院子里工作,这一点是不能忘的。尊敬别的国家,守法这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去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应该用和对方一样的眼光看待事务。

历史上日本是从中国引进文化,然后把它日本化的。我们都使用汉字,文化上非常相近,搞得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的思考方式和日本人是一样的。

但是两国发展的历史并不一样。我总对日本职员说,不要认为我们都用汉字,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如果你认为两国是一样的,在碰到意外时就会感到不可思议。应该认为是不一样的,应该去发现我们之间的共同点,这是很重要的。

广本有5000多名职工,其中日本人有30来人。在这种状况下单纯用日本的方式来决定一切,显然是不适宜的。基本上要尊重他们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方案。但最重要的还是按中国方式去办。

《东洋经济》∶您认为今后中国汽车市场能发展到多大规模?

门胁∶一般认为2010年超过1000万辆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说其中轿车要占700万辆的话,不会有人听了会感到吃惊的。如果从经济发展的状况、从潜在需求上看,这个数字是不会错的。

但我个人认为不那么容易,最大的难题是能源。中国的汽油年年都在涨价,汽车多了环境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城市里交通堵塞,高速道路造了不少,中国公路的总公里数现在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位,但还是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当然中国政府在考虑解决的方法,但汽车厂家也要考虑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只有能拿出解决方案的厂家,才能最后生存下来。

中国的需求急剧增长后,也许会给世界能源的供求带来影响。每年增加1000万辆汽车的话,冷静地想一想这是十分可怕的。现在需要的是油耗少的汽车。也许节能车的普及在短时期内中国能超过日本。

《东洋经济》∶本田有计划把在中国生产的车出口到日本、美国吗?

门胁∶本田在中国有一个专供出口的四轮车生产据点。出口从欧洲做起,因为都是使用左方向盘。我们对中国生产的本田很有信心。我们说这是“本田生产”的,不管是在哪里生产的,都是本田的产品。而且我还觉得,手工生产的车说不定是世界上最好的车。

说得更直率一点,机械手生产出来的车,常数能达到90分的话,绝对不能达到110分。但用人手工做出来的车,可以做成120分的,也能做成80分的。怎么才能把80分的车减少,让车都成为90分到120分的,这是在中国生产的一个主题。中国人聪明、有干劲,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就是质量再好,欧洲人也很难马上接受中国产的汽车,你不能强迫让人家说好。在欧洲检查日本车的是德国人,我们让德国人来看了广州本田工厂,他们对一些小的地方提出了意见,但给他们的总的印象是“中国能做出这么好的汽车来”,他们了解了中国。今后如何让欧洲消费者了解中国本田,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工作。

《东洋经济》∶将来本田的高层中,有可能有中国人吗?

门胁∶丰田的常务董事中有不少外国人,本田在中国的时间和在美国、欧洲比起来还不长,现在还没有美国人进入我们的高层,但是过了10年也许会有中国人进入到本田的高层中去的吧。(《经济》杂志7月号)
<P>发这篇文章的人又是典型的媚外思想在作怪,我们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是外国人几句真话或假话就能改变的。换句话说我们好了并不需要外国人来证明,明明是坏的,外国人说了几句好话也好不起来。</P><P>可悲的是现在国内衡量事物的好与坏,好像总要外国人评价了才算有效似的。</P>
从文章上看日本还是比较有礼貌啊!
海外看中国
<P>谁说日本人没礼貌了啊,没礼貌的是日本的右翼组织,, 两个概念搞清楚,</P><P>  </P>
<P>```````怪 </P>
ccqk说得对,什么都以外国作为标准。
<B>以下是引用<I>海陵贝哥</I>在2004-7-23 18:29:00的发言:</B>

<P>谁说日本人没礼貌了啊,没礼貌的是日本的右翼组织,, 两个概念搞清楚,</P>
<P>  </P>

<P>对!</P>
<P>很多日本人在评价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总是带着一些“酸溜溜”地感觉!</P>
謝謝
<B>以下是引用<I>海陵贝哥</I>在2004-7-23 18:29:00的发言:</B>

<P>谁说日本人没礼貌了啊,没礼貌的是日本的右翼组织,, 两个概念搞清楚,</P>
<P>  </P>

<P>呵呵,跟日本人打过交道就知道,他们即使想一棍子扁你了,还是会很有礼貌的!</P>
丫丫。
<P>谁不在发展,啊三也不是再和我们赶速度么</P><P>中国离那些现代化的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我们都知道,发展快很正常</P>
[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
<B>门胁轰二功成身退 给中国汽车4大瞩告 </B></P>http://www.2003.com.cn 2004-4-8 新华网</P>
<P> </P><P>    3月31日,广州本田第30万辆车下线,而这一天也正是总经理门胁轰二退休前在广本上班的最后一天。4月1日起,公司原副总经理峰川尚接任广州本田总经理的一职。 </P><P>    门胁轰二在广本6年,最终以30万辆车的总成绩画上了句号。功成身退的门胁轰二在告别广州本田之际,对广本及至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又将有哪些嘱告? </P><P>    嘱告之一:中国应当有自主品牌 </P><P>    “缺少强有力的自主品牌,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一大课题。”对于目前中国汽车业界正热烈讨论的汽车自主品牌问题,门胁轰二坦言说,“中国应当有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企业员工的热情和务实态度都表明中国能够有自主品牌。但不可否认,拥有自主品牌在技术上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这就需要中国的汽车厂家去考虑如何克服这一难题。” </P><P>    门胁轰二认为,“二战”后日本从欧洲引进技术生产汽车,由于当时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安全、环保等问题上都要求不高,比较容易转为自己开发。所以日本很快就脱离欧洲技术,创出自己的品牌。但汽车发展到今天,中国要走自我开发的道路、打造自主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技术上也有更高要求,因此难度很大。门胁轰二认为,中国厂家必须认真面对这一问题。 </P><P>    嘱告之二:广州应规划试验基地 </P><P>    目前,国内一汽、东风与上汽的规模比较大,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也都在进行一些探索。门胁轰二表示,广州本田问世不到6年,刚刚成长,现在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推进国产化以及进行技术测试等。但今年24万辆生产线的改造已经完成,将所有设备充分运用起来,实力也已经很强大。广州本田可以向实现自主开发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P><P>    随着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的发动机合资项目落成,日本三大汽车公司都已落户广州。由于这三大公司都要在中国进行各种长期的性能试验,因此门胁轰二建议,广州应当在试验设施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这样对以后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P><P>

嘱告之三:合资双方最重要的是沟通 </P><P>    对于股比为50:50的汽车合资企业来说,关键是双方要做到及时、有益的沟通。“在公司的早会上,我可以和曾庆洪执行副总经理的意见完全相反,但一出会议室的门,我们的意见必须一致。”门胁轰二认为,合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达成这种共识是广州本田发展起来的第一步。在这个方面,门胁轰二对继任者峰川尚寄予同样的期望。 </P><P>    对此,广本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回忆说:“我是1999年来公司的,当时也怀疑能否搞好。但门胁先生对我说,曾总,我们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直到现在,公司所有的文件都是由我们两人签字才有效,不搞一支笔。双方达成高度的共识。” </P><P>    嘱告之四:要认清车价还会下降 </P><P>    广州本田的雅阁和飞度轿车,在其细分市场上都成为价格的标杆。门胁轰二解释说,中国的汽车价格整体上仍然较高,以后还会下降。广州本田在制定价格策略上,都考虑到以后三五年的市场。中国汽车的整体市场都面临更大调整,广州本田也一直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P><P>    近期汽车钢板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整车生产成本增加。对此门胁轰二表示,解决它的关键是要形成一定生产规模。随着今年实现累计生产30万辆目标,7月还将实现日产1000辆的产能,广州本田的规模效应开始逐渐显现,原材料价格提升目前对广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原材料,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比如在钢板方面,宝钢与新日铁公司的合资项目明后年将投产,这对于降低整车的生产成本将有很大帮助。
</P>
整天喜欢听好话!
商人而已
<B>以下是引用<I>海陵贝哥</I>在2004-7-23 18:29:00的发言:</B>

<P>谁说日本人没礼貌了啊,没礼貌的是日本的右翼组织,, 两个概念搞清楚,</P>
<P>  </P>

<P>放屁,难道日本的右翼就不是日本人,德国的右翼杀犹太人,总统向人家下跪道歉,你说的好的日本人呢?
<P>操他妈的在哪里?</P>
目前来看,大多数日本人不是中国人的朋友。最多是个邻居,需要观察。
冷静的看问题!
<B>以下是引用<I>海陵贝哥</I>在2004-7-23 18:29:00的发言:</B>

<P>谁说日本人没礼貌了啊,没礼貌的是日本的右翼组织,, 两个概念搞清楚,</P>
<P>  </P>


你未免对普通日本的感觉也好了些吧
<P>学习外国人的优点为我所用没有什么不对的(在不媚外的前提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