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门制”炮连和“8门制”炮连,哪个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04:28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相当长的时间,

二战时期,炮连的编制一般是4门,无论美、苏,还是德国都如此,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中,装备105、155或122、152的炮兵部队,上升到了1个连6门(1个营18门,装备像203这样的更大口径火炮的单位编制稍小),

80年代中后期,经过86制改编的美国重装师,以及苏联驻东欧和西部领土的摩步/坦克师,其炮兵部队又改为1个连8门的编制,这样每个营24门。(美国的火箭炮编制略有不同,是1个连9门)

冷战以后,至少是到2005年前,炮兵编制又有往回改的迹象。比如最近的那篇第三机步师2003年的战斗记录里,就很清楚地看到它的炮兵营编制是每营18门。论坛里曾经还有一篇关于俄罗斯2008年改编后的摩步旅的编制,也是使用了“6门制”炮连,18门为一个营。

但是,2010年的现在,已经经过彻底改编的美国陆军中,其炮兵连又重新回到了8门制,但是重型旅和步兵旅的炮兵营,变成了2连编制,总共仅16门炮(M109A6或M119)。

这样的反复,让人看了很不明白,未来炮兵编制的发展,究竟哪个方向是主流???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相当长的时间,

二战时期,炮连的编制一般是4门,无论美、苏,还是德国都如此,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中,装备105、155或122、152的炮兵部队,上升到了1个连6门(1个营18门,装备像203这样的更大口径火炮的单位编制稍小),

80年代中后期,经过86制改编的美国重装师,以及苏联驻东欧和西部领土的摩步/坦克师,其炮兵部队又改为1个连8门的编制,这样每个营24门。(美国的火箭炮编制略有不同,是1个连9门)

冷战以后,至少是到2005年前,炮兵编制又有往回改的迹象。比如最近的那篇第三机步师2003年的战斗记录里,就很清楚地看到它的炮兵营编制是每营18门。论坛里曾经还有一篇关于俄罗斯2008年改编后的摩步旅的编制,也是使用了“6门制”炮连,18门为一个营。

但是,2010年的现在,已经经过彻底改编的美国陆军中,其炮兵连又重新回到了8门制,但是重型旅和步兵旅的炮兵营,变成了2连编制,总共仅16门炮(M109A6或M119)。

这样的反复,让人看了很不明白,未来炮兵编制的发展,究竟哪个方向是主流???
有限的部队装备成本内发挥最大作战效能才是根本目的,火炮自动化程度高了,配套车辆和人员数量需求变少,同样连编制规模内就可以装备更多火炮,而连一般是炮兵具有完整作战能力的最基本单位,连内火炮越多,一次作战任务单位时间内投送的弹药数量就越多,目前看,大连小营应该是趋势
bigblu 发表于 2010-6-29 14:50

也就是说,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前提下,美国人那种“2连制”、16门火炮的炮兵营将是未来的发展主流??
还要看工业和后勤能力
LZ功课做得不及格。为啥只是看1个炮兵连有几门炮? 不去看看编制中炮兵连的火指体系?美军86制6门榴弹炮的炮兵连也是有2种火指体系:有编制2个发射排2个排级火指中心的155榴炮连,也有编制1个连级火指中心和3个发射段的155榴炮连;能分出为啥有这种差异?

现在美军的旅属炮兵营有2个发射连16门炮的(重型和步兵旅),也有3个发射连18门炮(斯崔克旅),为啥有这种差异?

再说说俄军摩步旅属榴弹炮营其炮兵连2个排都编制3门炮,为啥其中1个排比另1个多编制有1个火指中心1个侦察班1个运输班?而旅属火箭炮营其炮兵连的2个排编制一样?

如还有时间空闲的话,请再比较一下1990年,2000年和现在2010年火炮,炮弹,火力指挥,炮兵侦察在能力上差异?
游荡客 发表于 2010-6-29 17:44

请问多出来的三个单位确定不是连直辖的而是排下辖的?
二战确立了炮兵的战争之神地位,以后火炮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所以炮连的火炮数量持续增加。这种趋势持续到80年代,就像核导弹一样,出现了火炮过剩的情况。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炮兵作战系统的命中精度、射程、射速、机动性、防护性等重要指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来还融入了信息化、无人侦察/校射飞机、制导炮弹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炮连的规模又转向缩小。
德国PZH2000 炮兵连8门自行火炮
中国05式炮兵连8门自行火炮
学习一下
那要看是啥炮了~~还有1门制炮连咧~~{:3_84:}
学习一下
号角 发表于 2010-6-29 21:30
我们的炮连一般都是6炮连,一个营18门炮。
我们的自行炮非常少,05自行炮如果是8门,恐怕主要是因为我军几乎没有全部装备自行火炮的炮兵团,仅有的重型自行炮营,需要24门才能有效作战。
4门、8门、16门是符合几何学特点的,6门、12门、18、24门相对不怎么符合。
几何学都来?科普科普?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6-29 20:48


    扯淡不打草稿
看看  科普一下
编制还要扯到几何学那可能是一战以前的老古董了概念了.....
游荡客 发表于 2010-6-29 07:44 PM
2个发射排2个排级火指中心可以同时应答2个火力呼叫,1个连级火指中心和3个发射段可以同时应答3个火力呼叫。现在8炮连里1个排都可以分成2个发射段,1个连能同时应答4个火力呼叫。
美军步兵和重型旅都是2个作战营,每营4个连,斯崔克旅是3个作战营,每营3个连,算下来就是一个发射段2门炮支援一个连。
pighead~o~ 发表于 2010-6-30 13:25

不是还有一门制炮营嘛{:3_84:}
火花四射 发表于 2010-7-6 05:55
欢迎你来个大家科普。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6-29 20:48


    火炮数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指挥所的控制能力。光堆数量一点用也没有!
火花四射 发表于 2010-7-6 15:38
我我说的和你说的哪里有矛盾了?
我说技术进步难道不包括指挥控制能力的提高?
连是压制炮兵(迫击炮、突击炮、小口径炮除外)的基本作战单元,在炮射导弹出来以前,通常是一个连的炮在一个炮与炮距离只有方圆几十米的阵地,按连长/通信兵的指挥/口令装订一样的射击诸元,打击同一个面目标。
就是在二战后期,也不存在什么一个连只能指挥4门,而不能指挥6门100毫米榴弹炮的问题。但那时火炮数量有限,野战防御工事、永久防御工事、装甲车辆等的防御能力,也没有后来那么强,所以一个连4门炮也就够了。
如果动不动就一个连6门、8门,同样生产出来1000门炮,装备的基本作战单元数量就少了,同样1000门炮的作战效率,不如250个4门炮的连。

再后来,到朝鲜、中东战场,每杀伤一名敌人所需的炮弹数量就以惊人的幅度增长,这就需要更多的火力,增加基本作战单元的火炮数量是增加火力的办法之一,也可以降低对连、营指挥控制能力的要求。
不然你一个营的火炮数量增加一倍,连还是4门,那一个营要指挥控制的连就要增加一倍,对营的指挥能力要求更高。

进入制导炮弹、信息化炮兵时代,各级指挥所的指挥控制能力大大增强,火炮的射程、精度、射速都提高很多。并可以轻易实现2个或多个炮连,从不同阵地,各自装订射击诸元,同时对一个小面积目标实施火力打击。这又为炮连在新的饿技术条件下,减少火炮数量奠定了基础。当然,把压制火炮的基本作战单元降到排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自行火炮甚至可以在营、团指挥所的指挥下,单炮实施打击。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7-6 16:34


    无语凝噎。。。。。。。。。
火花四射 发表于 2010-7-6 16:48
你要说那时的炮兵连,不是这样作战的,请说明依据。
坐看老大开练。真理越辩越明?
编制内兵器数量有两个限制。一个限制是分队内指挥能力。另外一个是分队的任务需求。

当分队指挥能力较低的时候。必须以较大编制来满足任务需求。

当分队任务需求较低的时候,就应该削减分队内兵器数量。

不要只及一点不及其余
为综合两种编制方案的优点,未来炮兵连将采用7门制。
rangers.zzy 发表于 2010-7-6 08:34
炮兵几时脱离了区域覆盖这个老古董话题了,覆盖不讲几何讲什么,弹丸的纵向散布和横向散布有很大差别。
编制内兵器数量有两个限制。一个限制是分队内指挥能力。另外一个是分队的任务需求。
当分队指挥能力较低的时候。必须以较大编制来满足任务需求。
当分队任务需求较低的时候,就应该削减分队内兵器数量。
不要只及一点不及其余
——————————————————————————————————
80年代职业化美军比不上40年代业余美军的指挥能力?前者编24门,后者编12 门。
自二战以来,对火力的需求几时有过下降趋势?事实上口径增大、炮营门数增多。当然,火力反应速度也更快。美军的重型旅炮营编16门很正常,不代表缩小的趋势,现在其1个师可以编5个旅作战,小旅小炮营是匹配的,总不能1个师编5个大炮营,这跨度太大了。
闪击英雄001 发表于 2010-7-8 00:21


    所以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是双限制。不要只及一点不及其余。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sunlibo1986 发表于 2010-7-6 08:55


    ...还有一门制炮师
--多拉炮发来贺电


[quote]编制内兵器数量有两个限制。一个限制是分队内指挥能力。另外一个是分队的任务需求。

当分队指挥能力较低 ...
火花四射 发表于 2010-7-7 03:07 [/quote
似是而非的说法又来了。二战后的大编制就仅仅是分队指挥能力不足?与单炮威力小、误差大无关?

[quote]编制内兵器数量有两个限制。一个限制是分队内指挥能力。另外一个是分队的任务需求。

当分队指挥能力较低 ...
火花四射 发表于 2010-7-7 03:07 [/quote
似是而非的说法又来了。二战后的大编制就仅仅是分队指挥能力不足?与单炮威力小、误差大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