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个和封神相关的~“殷商故都”朝歌之摘心台~三仁祠~纣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42:24


随便扫了几眼某卫视正播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还可以~就多看了一会~贴个相关的~首先~例行摆渡之~~~~~~~

“朝歌,位于河南省北部朝歌遗址的淇县。殷商末期纣王在此建行都,改称朝歌。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即在此,周灭商后,三分其地。朝歌北边是邶,东边是鄘,南边是卫。封康叔建立卫国,都于此403年。汉代置朝歌县,元代置淇州,明代改为淇县。如今,名胜古迹有:殷纣王摘心台、纣王墓、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


随便扫了几眼某卫视正播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还可以~就多看了一会~贴个相关的~首先~例行摆渡之~~~~~~~

“朝歌,位于河南省北部朝歌遗址的淇县。殷商末期纣王在此建行都,改称朝歌。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即在此,周灭商后,三分其地。朝歌北边是邶,东边是鄘,南边是卫。封康叔建立卫国,都于此403年。汉代置朝歌县,元代置淇州,明代改为淇县。如今,名胜古迹有:殷纣王摘心台、纣王墓、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
“摘心台位于淇县县城(古都朝歌)城中心位置,现依台建有主题公园。园内有摘心台、三仁祠、扯淡碑、陈婆造心经浮图、超公和尚石塔等景点。

摘心台原名摘星台,是一个夯筑土台。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殷商文化。据《淇县志》载,摘星台为纣王所建,意谓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喻台之高。是纣王和宠妃妲己观朝涉、摘比干心处。自纣王在此摘比干心后,人们为纪念比干,俗称此台为摘心台。

忠烈坊、心星阁、三仁祠等都是为纪念箕子、微子及林姓始祖比干而建。 摘心台东侧,建有碑廊,全县著名的碑碣、石刻都集中在这里,其中魏、唐造像碑数件,其中殷三仁碑、扯淡碑、没耳朵狮子、麒麟壁、陈婆造心经浮图、超公和尚石塔等,都是研究古代历史和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警亭
摘星台远观
被仿古砖石包围的一掊黄土
“摘心台是殷少师比干殉难地,当年比干在此劝谏殷纣王,被纣王剖心。后人在台上建心星石亭和忠烈坊,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忠烈坊楹联“忠之勇之刚之烈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
摘星台上俯瞰~如今的淇县小城~数千年前可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呢
一掊黄土摘心台
正是桃花烂漫时
又是去年的事?:o
数千年前~是否也有如此桃花
摘心台上下
拆楼 发表于 2010-6-10 08:43

又是又~明显是春天么:D
扯淡碑??
F-16 发表于 2010-6-10 09:01

对~扯淡碑~非常有意思的一块古碑~对此碑的考证较多~有的甚至说是崇祯逃出北京~后来死于淇县的墓碑~无论如何~“扯谈,再也不来了”~让人看后不禁莞尔一笑~古人也有如此直白的幽默哦:D

DSCF7222.jpg

DSCF7223.jpg
泰极仟翁脱骨   啥意思?
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岳武佐的这两篇考证文章~结论可以置之一旁~但对碑的叙述很详细~对相关古迹和史料的引证也颇为丰富。

揭开朝歌“扯淡碑”之谜

http://www.qxzc.net/qsdc/ww/new_page_26.htm

扯淡碑——崇祯皇帝的墓碑
——兼谈崇祯吊死煤山之真伪

http://qxzc.com/gdzgyj/News_View.asp?NewsID=127

“扯淡碑残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石质,圆首。作者用阴线将碑的正面分成碑和碑首两部分。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草字。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处”字已残掉。“泰”字右刻“扯”,左刻“淡”。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2行32个字。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2行32个字。正面共刻77个字。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2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4个大字。两侧各有联语一幅,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碑阴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因碑上有扯淡2字,所以群众都称其为扯淡碑。该碑的奇特在于墓碑无墓主人姓名,立碑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朴朔迷离。”
冯玉祥的为人民服务
汇集全县碑刻精品的碑廊
中原之地果然不同一般
麒麟壁
石棺
没耳朵石狮

DSCF7267.jpg

DSCF7268.jpg

DSCF7279.jpg


细部

细部
细部


“三仁祠位于淇县城内摘心台公园南大门东侧,明正德十六年始建,明嘉靖十三年,清乾隆七年重建。箕子、微子、比干均为殷末忠良,被孔子赞为“三仁”。”

“三仁祠位于淇县城内摘心台公园南大门东侧,明正德十六年始建,明嘉靖十三年,清乾隆七年重建。箕子、微子、比干均为殷末忠良,被孔子赞为“三仁”。”
“三仁祠位于淇县城内摘心台公园南大门东侧,明正德十六年始建,明嘉靖十三年,清乾隆七年重建。箕子、微子、比干均为殷末忠良,被孔子赞为“三仁”。”

DSCF7285.jpg

DSCF7287.jpg

院内
三仁祠内放着纣王陵规划图~有点意思:L

DSCF7294.jpg
两厢
公园内外
“朝歌城东15里紧靠淇河有个庄,叫河口。庄东北角河堤里头,有个可大可大的土谷堆,群众都叫它“大冢”。据说,这就是殷纣王的墓。再往北走不远,还有两个小土谷堆,群众都叫它“双冢”,传说里头埋的是殷纣王的两个后妃:姜皇后和苏妲己。”

DSCF7307.jpg

DSCF7309.jpg
传说~~~~~~~

    “纣王一生昏庸无道,杀了多少忠臣良将、无辜百姓,够厉害啦吧?“恶人自有恶人磨,磨得恶人没法活”,偏偏就叫纣王生了个不孝顺儿,治的纣王叽叽叫。也许这就是报应,那算没法儿。纣王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纣王叫他打狗,他偏要撵鸡。
    纣王生前,他的军师为他算过卦,说纣王死了以后,如果能埋到这太行山最高的地方,他的下辈还可以坐朝廷。可是,这是天机,不能说破。那咋办哩?纣王想了个点儿:在他临死之前,把他儿叫到跟前,说:“儿呀,你爹是不中啦,希望你能听您爹一句话,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把我埋个最低的地方,就埋到淇河当间儿吧……”纣王心里说,你好打别,我:叫你埋个最低的地方;你一上
别,准会把我埋到太行山尖上,那也就照啦。
    纣王一死,他儿哭得跟泪人一样,说:“爹呀,我对不住你老人家!一生从来没听过您的话,这一回一定按您说的办!”他就当真把纣王埋到淇河正中间了。纣王终究还是一代帝王,河水走到他那墓根儿转了个圈,把它撇到河西沿,紧靠淇河边上。”
殷姓后人的祭碑~~~“纣为万恶不赦之意,乃殷辛王死后,周武王姬发强加于人之说”
功垂千古~气节万年
墓的东坡~油菜花开得正浓
纣王墓顶部~大约四五个篮球场大吧~略有些杂草和小花
墓的北侧是一片小树林~树林里面有个小小荒丘~一抔黄土下据说就是名烁古今的一代红颜祸水~妲己
“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其源头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据国家地质部门实测记载,形成于下澳陶统,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历史。入豫后经辉县市、林州市、浚县,淇县,在浚县淇门入卫河,全长161公里。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形成了独具风骚的淇河文化。河水流经太行山脉形成独特的淇河风光。《诗经》有十三篇描写淇河风光。"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其美妙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