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守到1964年10月16日,藏南就不会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19:04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

1962年的主动撤退,完全是对国际形势,印度的国力和国民性,错误的判断,而作出的错误的决策.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

1962年的主动撤退,完全是对国际形势,印度的国力和国民性,错误的判断,而作出的错误的决策.
当时后撤好像主要考虑地形因素吧。那个地形易攻难守。
知己知比,百战不殆.

只能说决策者太胆小,或者说中国没有好的情报系统.

那个时候,印度已经吓破了胆,无力反扑了.
事后诸葛亮最好当。
李鹤帅 发表于 2010-5-15 09:05


如果这样说,没有人有资格评论历史了.
回复 5# 111rick111


    照你这么评价历史,则前人多半昏庸。
李鹤帅 发表于 2010-5-15 09:17

功过分明,只要不是黑白颠倒,愚蠢当智慧来歌颂就好
回复 7# 111rick111


    至少就你所说的是否可以等到原子弹爆炸那一天的问题,我认为没有人能在62年打包票说64年一定能试验原子弹,就算可以,如果印度进攻,在藏南那种地形下,后勤是极为困难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至于你说印度已经吓破胆,这个很难作为作战行动的依据,太冒险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

打的下,守不住,为什么还要去打. 既得不到便易,又多一个仇人,决策正确吗

我也不是事后诸葛亮,只是讨厌那些今天还在黑白颠倒,白痴当神仙来骗的人.
楼上没看见多了一个仇人的同时又多了一个朋友。
打的下,守不住,为什么还要去打.?因为不打的话阿三就要上脸了。
111rick111 发表于 2010-5-15 09:09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试问
当时如果守藏南,你把给养背上去?
做了就不该缩回去,明知达不到目地,那就不该去做

做了就不该缩回去,明知达不到目地,那就不该去做
111rick111 发表于 2010-5-15 09:53



    --
那就坐等阿三打我们脸不停是不?》 你果然是废才
打仗都是有战争目的的,你先去搞清楚吧
做了就不该缩回去,明知达不到目地,那就不该去做
111rick111 发表于 2010-5-15 09:53



    --
那就坐等阿三打我们脸不停是不?》 你果然是废才
打仗都是有战争目的的,你先去搞清楚吧
明知要被打脸,为什么还要把脸送上去
是你被打脸还是TG?为什么阿三国内都称那场战争他们惨败。。TG是主动后撤。
他们损的是面子,我们损的是实利,谁重谁轻
那你去守嘛。嘴巴说说当然啪啪响。。
111rick111 发表于 2010-5-15 09:53
目的是向印度显示我军战斗力和战斗决心,但又要避免长期消耗对峙。
战争拼的是国力,当时TG与美苏为敌,又要造原子弹已无暇估计西南。
这一仗是为了制止战争,而非扩大战争。事实上也确实把印度打蒙了。
111rick111 发表于 2010-5-15 10:03
战前战后实际控制线没有大的变化,我们没有损失实利。
印度从此放弃北扩的野心
已经打蒙了,就应该再观查一下,而不是扭头就跑,在美苏眼里,这是我们的战斗力,还是没有持续战斗力,
不仅牵扯的是中印,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中国的不利远不是咱们在这敲敲键盘能够想到的
没有损失实利那还谈什么收复藏南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胆小把我们的历史机遇白白扔掉了
连MD都不怕的老毛会胆小阿三??

你连那场战争的目的都搞不清楚还事什么后诸葛亮?
111rick111 发表于 2010-5-15 10:20

又被代表了:sleepy:
业余分析员 发表于 2010-5-15 10:26

行动证明心理,就是应为胆小怕反扑,面子里子都输了,所以主动撤,保面子丢里子
{:3_91:}不要来代表我们,那只代表你个事后诸葛亮。

我要大声滴承认三国时候,诸葛亮这么聪明,肯定可以造枪造炮,打的魏国灰飞烟灭。。
书生意气,你能肯定2年后会成功爆炸核弹?即使以预测,你又拿什么坚守2年,又怎么度过每年长达几个月的封山期,虽然当时阿三是蒙了,但清醒过来会怎样?一旦反扑怎么办,让人家打回来或拿无数年轻战士的生命去往那里填?中印战争当时中国要的不是夺取藏南,而是制止阿三不断向北扩张挑衅的行为,赢得一个边境地区的和平,这一战争目的在当时已经达到。战争并不仅仅是攻城掠地,就象79年中越战争中国打下了谅山高平等地又主动撤回来一样,否则中国会很孤立


那啥,我方补给确实困难,殊不知三哥那边补给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要单论道路情况,我方的道路情况比三哥要好~~~

====================================






那啥,我方补给确实困难,殊不知三哥那边补给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要单论道路情况,我方的道路情况比三哥要好~~~

====================================




看来一代伟人要诞生了。
请问大神,现在中国需要做些啥有战略性措施,保证未来50到100年的国家利益?
revolutionzz 发表于 2010-5-15 10:46


    ----

说的正好,这不是正好说明我们夺回达旺地区后的后勤补给困难嘛。战前达旺地区就在阿三手里呢。

----

说的正好,这不是正好说明我们夺回达旺地区后的后勤补给困难嘛。战前达旺地区就在阿三手 ...
业余分析员 发表于 2010-5-15 11:04



三哥的补给线主要位于达旺以南,由南向北延伸至达旺
而我方的补给线是“由北向南”延伸的
山麓南北两侧地形不同,三哥补给的困难程度一点也不比我方小~~~~
----

说的正好,这不是正好说明我们夺回达旺地区后的后勤补给困难嘛。战前达旺地区就在阿三手 ...
业余分析员 发表于 2010-5-15 11:04



三哥的补给线主要位于达旺以南,由南向北延伸至达旺
而我方的补给线是“由北向南”延伸的
山麓南北两侧地形不同,三哥补给的困难程度一点也不比我方小~~~~
补给,不光是看最后的这一段路的难易。
就算的原子弹又如何,后来的原子弹后还不是没有再对印度进攻?


回复 32# ssizz

您说得对,其实这一点,我方早就未雨绸缪了

============================================

查《中印自卫还击战史》  P314:

四.加强后勤基地建设,以运输工作为中心,实施可靠的后勤保障  
   
    中印边境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反击作战后勤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困 难。中印边境地区地广人稀、物资匮乏,作战物资基本不能就地筹措,要靠 远离战区的战略或战役后方运送,运输线最远达2000余公里;通往战区的地 形复杂,道路少、路况差,而运输手段又比较落后,主要靠汽车运输,运输 任务十分艰苦、繁重;高原缺氧,运输效率极低;物资下公路后,主要靠人 背牲畜驮,前运后送十分困难。高原地区的这些特点和问题,使作战部队对 后勤保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物资供应、后勤保障问题,又直接影响到指 挥员的决心与部署,关系到作战的进程和结局。由于战前预有准备,战中精 心组织,在各级后勤人员的艰苦努力和战区人民群众积极支援下,出色地完 成了后勤保障任务,使自卫反击作战得以胜利进行。战后,一些资产阶级军 事评论家也叹服地说:“在这样一个地区,供应这样一支军队,的确是件了 不起的事情。”  
   
     战前,中央军委及西藏、新疆军区充分认识到西部高原边境地区的特点 对作战行动、特别是对后勤保障的影响,围绕解决战时物资供应问题搞好后 勤战备工作。   
   
    首先,注重加强高原边境地区后勤基地建设,搞好作战物资储备。从50 年代末期开始,中央军委及西藏、新疆军区就根据该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可 能的作战方向,进行战场后勤建设。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陆续修建了兵站、 医院、修理场(所)和各种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给养、弹药、 药材、油料、器材以及其它军需物资。在主要方向和边防一线地区,还储备 了一定数量的主副食、柴草、马料、酥油、帐篷等物资。根据中印边境斗争 形势的发展变化,预测可能的作战规模,先后建立了多级物资储备点,加大 战备物资储备。在反击作战中,共前运各种物资6. 万吨,其中靠两个战57 区战前储备就解决了3. 万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方运输的负担,缓57 解了运输任务紧张和运力不足的矛盾。      

    其次,高度重视改善通往高原边境地区的交通道路。从50年代初开始陆 续建成的川藏、青藏、新藏几条主要交通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参 战部队和大量作战物资从战略后方运往战区。为了不断改善边境地区的交通 运输条件,在战前,西藏、新疆军区就重视把改善战区交通同西部边疆经济 建设结合起来,增修了若干通向边境地区的干线和支线,中印边境局势紧张 后,西藏、新疆军区对可能执行作战任务的边境地区,进行了急造军路的勘 察设计。这些,为保证反击作战兵力机动和物资运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在落实战备工作中,西藏、新疆军区在战前制定了各种物资运输 和物资保障方案,从研究高原地区物资保障的特点出发,重视抓好在特殊高 原地区作战物资保障训练和消耗的实验,掌握了人、畜、车辆运输以及特殊 高原作战各种武器弹药消耗定额等大量数据,为战时指挥员实施正确的后方 指挥,遂行物资运输保障任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战前从最困难处着眼,积极做好物资供应和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反击作战搞好物资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反击作战中,中央军委和东、 西线指挥部,又针对高原地区物资运输的特点和实际,想方设法克服自然地 理障碍给物资运输带来的各种困难,竭尽全力地解决运输手段落后与运力不 足等问题。通过艰苦努力,基本上保障了部队的作战需要。

回复 32# ssizz

您说得对,其实这一点,我方早就未雨绸缪了

============================================

查《中印自卫还击战史》  P314:

四.加强后勤基地建设,以运输工作为中心,实施可靠的后勤保障  
   
    中印边境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反击作战后勤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困 难。中印边境地区地广人稀、物资匮乏,作战物资基本不能就地筹措,要靠 远离战区的战略或战役后方运送,运输线最远达2000余公里;通往战区的地 形复杂,道路少、路况差,而运输手段又比较落后,主要靠汽车运输,运输 任务十分艰苦、繁重;高原缺氧,运输效率极低;物资下公路后,主要靠人 背牲畜驮,前运后送十分困难。高原地区的这些特点和问题,使作战部队对 后勤保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物资供应、后勤保障问题,又直接影响到指 挥员的决心与部署,关系到作战的进程和结局。由于战前预有准备,战中精 心组织,在各级后勤人员的艰苦努力和战区人民群众积极支援下,出色地完 成了后勤保障任务,使自卫反击作战得以胜利进行。战后,一些资产阶级军 事评论家也叹服地说:“在这样一个地区,供应这样一支军队,的确是件了 不起的事情。”  
   
     战前,中央军委及西藏、新疆军区充分认识到西部高原边境地区的特点 对作战行动、特别是对后勤保障的影响,围绕解决战时物资供应问题搞好后 勤战备工作。   
   
    首先,注重加强高原边境地区后勤基地建设,搞好作战物资储备。从50 年代末期开始,中央军委及西藏、新疆军区就根据该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可 能的作战方向,进行战场后勤建设。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陆续修建了兵站、 医院、修理场(所)和各种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给养、弹药、 药材、油料、器材以及其它军需物资。在主要方向和边防一线地区,还储备 了一定数量的主副食、柴草、马料、酥油、帐篷等物资。根据中印边境斗争 形势的发展变化,预测可能的作战规模,先后建立了多级物资储备点,加大 战备物资储备。在反击作战中,共前运各种物资6. 万吨,其中靠两个战57 区战前储备就解决了3. 万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方运输的负担,缓57 解了运输任务紧张和运力不足的矛盾。      

    其次,高度重视改善通往高原边境地区的交通道路。从50年代初开始陆 续建成的川藏、青藏、新藏几条主要交通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参 战部队和大量作战物资从战略后方运往战区。为了不断改善边境地区的交通 运输条件,在战前,西藏、新疆军区就重视把改善战区交通同西部边疆经济 建设结合起来,增修了若干通向边境地区的干线和支线,中印边境局势紧张 后,西藏、新疆军区对可能执行作战任务的边境地区,进行了急造军路的勘 察设计。这些,为保证反击作战兵力机动和物资运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在落实战备工作中,西藏、新疆军区在战前制定了各种物资运输 和物资保障方案,从研究高原地区物资保障的特点出发,重视抓好在特殊高 原地区作战物资保障训练和消耗的实验,掌握了人、畜、车辆运输以及特殊 高原作战各种武器弹药消耗定额等大量数据,为战时指挥员实施正确的后方 指挥,遂行物资运输保障任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战前从最困难处着眼,积极做好物资供应和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反击作战搞好物资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反击作战中,中央军委和东、 西线指挥部,又针对高原地区物资运输的特点和实际,想方设法克服自然地 理障碍给物资运输带来的各种困难,竭尽全力地解决运输手段落后与运力不 足等问题。通过艰苦努力,基本上保障了部队的作战需要。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0-5-15 10:57


小看LZ……才问到100年……
revolutionzz 发表于 2010-5-15 11:30
这样的东西看过就算了,储备了半天,几整几整就用完了。真要持久作战占住地方,靠这个哪里能行。
要真正解决后勤问题,还得靠青藏铁路这样的工程。
那些公路.......滑个坡、地震一下就得中断很长时间,墨脱就是最典型的。

这样的东西看过就算了,储备了半天,几整几整就用完了。真要持久作战占住地方,靠这个哪里能行。
要真正 ...
ssizz 发表于 2010-5-15 11:37



北面好歹还能临时弄个“急造公路”到达旺,
南边三哥很多地方连路都修不了,只能靠“11”路赶到达旺以北,
论交通,双方都有困难
这样的东西看过就算了,储备了半天,几整几整就用完了。真要持久作战占住地方,靠这个哪里能行。
要真正 ...
ssizz 发表于 2010-5-15 11:37



北面好歹还能临时弄个“急造公路”到达旺,
南边三哥很多地方连路都修不了,只能靠“11”路赶到达旺以北,
论交通,双方都有困难
朝鲜战争的教训,见好就收,基本都是战略威慑为目的
事后诸葛亮。那时候国内还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根本就无力打消耗战
其实就和八八海战类似,越南也未必有能力发现并引导苏-22做对海攻击,但是要料敌从宽,主要还是损失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