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13:34
<P>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P>
<P>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清代补服、补子——顶子是区别清朝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如果清朝官员犯法。在革去官职的同时,必须将帽上的顶珠取下,表示已不带官职。本图为吉服冠的顶,左为三品官用,右为一品官用。</P><P>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P>
<P>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清代补服、补子——顶子是区别清朝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如果清朝官员犯法。在革去官职的同时,必须将帽上的顶珠取下,表示已不带官职。本图为吉服冠的顶,左为三品官用,右为一品官用。</P>
<P>总督很多都能加个头衔 混成一品</P>
李鸿章在当直隶总督前,就因为剿灭太平军被封为一等伯爵,早已经超品了
[em01][em01][em01]
难道两江总督才正二品?管几个省的军、政呐!
<P>楼主提供的资料还是很对的啊!</P>
越往后看越晕!念都别嘴!
宗室封爵十有二:
  曰和硕亲王,
  曰多罗郡王,
  曰多罗贝勒,
  曰固山贝子,
  曰奉恩镇国公,
  曰奉恩辅国公,
  曰不入八分镇国公,
  曰不入八分辅国公,
  (读者注: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曰镇国将军,
  曰辅国将军,
  曰奉国将军,
  曰奉恩将军。
大漠以南曰内蒙古,部二十有四:
  曰科尔沁,曰扎赉特,曰杜尔伯特,曰郭尔罗斯,曰敖汉,曰奈曼,曰巴林,曰扎鲁特,曰阿鲁科尔沁,曰翁牛特,曰克什克腾,曰喀尔喀左翼,曰喀喇沁,曰土默特,曰乌珠穆沁,曰浩齐特,曰苏尼特,曰阿巴噶,曰阿巴哈纳尔,曰四子部落,曰茂明安,曰乌喇特,曰喀尔喀右翼,曰鄂尔多斯,为旗四十有九。 畴封爵,凡六等:
  一亲王,
  二郡王,
  三贝勒,
  四贝子,
  五镇国公,
  六辅国公。
大漠以北曰外蒙古,部四:
  曰土谢图汗,曰赛音诺颜,曰车臣汗,曰扎萨克图汗,为旗八十有六。又有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辉特部,绰罗斯部,额鲁特部。别于蒙古者,曰和托辉特,曰哈柳沁,曰托斯,曰奢集努特,曰古罗格沁,并属。
   以外扎萨克封爵有汗,以列王、贝勒、贝子、公之右。无塔布囊,有台吉。
公、侯、伯、超品。
  子、正一品。
  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 正三品。以上俱分三等。
  骑都尉、 正四品。
  云骑尉、 正五品。
  恩骑尉, 正七品。 凡九等,以封功臣及外戚。
好资料啊
这是清朝初期的官职,后期进行了调整。总督和巡抚均升至从一品,同城办公,互不隶属
<P>资料好详细喔,顶!</P><P>总督的确是一品的,各省的头头是二品的话说不过去</P>[em06]
<P>是吗?哪位要有清末的资料也贴出来啊?</P>
<P>舆服
-----------------------------------
(一)宗室:</P><P>  亲王朝冠,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补服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P><P>  亲王世子朝冠,饰东珠九,上衔红宝石。余皆与亲王同。</P><P>  郡王朝冠,饰东珠八,上衔红宝石。补服绣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P><P>  贝勒朝冠,饰东珠七,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P><P>  贝子朝冠,饰东珠六,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四爪行蟒各一团。</P><P>  镇国公朝冠,饰东珠五,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四爪正蟒方补。</P><P>  辅国公朝冠,饰东珠四,上衔红宝石。余皆与镇国公同。</P><P>  不入八分镇国公,饰东珠三,上衔红宝石。余皆与镇国公同。</P><P>  不入八分辅国公,饰东珠二,上衔红宝石。余皆与镇国公同。</P><P>  镇国将军(读者注:同子爵)朝冠,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麒麟。馀皆视武一品。</P><P>  辅国将军(读者注:同男爵)朝冠,饰小红宝石,上衔镂花珊瑚。补服前后绣狮。馀皆视武二品。</P><P>  奉国将军(读者注:同轻车都尉)朝冠,饰小红宝石,上衔蓝宝石。补服前后绣豹。馀皆视武三品。</P><P>  奉恩将军(读者注:同骑都尉)朝冠,饰小蓝宝石,上衔青金石。补服前后绣虎,馀皆视武四品。</P><P>(二)非宗室:</P><P>  公爵朝冠,饰东珠四,上衔红宝石。吉服冠顶用珊瑚。补服前后绣四爪正蟒方补。</P><P>  侯爵朝冠,饰东珠三,上衔红宝石。其余皆如公。</P><P>  伯爵朝冠,饰东珠二,上衔红宝石。其余皆如侯。</P><P>  子爵朝冠,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麒麟。其余皆视武一品。</P><P>  男爵朝冠,饰小红宝石,上衔镂花珊瑚。补服前后绣狮。其余皆视武二品。 </P><P>  文一品朝冠,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补服前后绣鹤,惟都御史绣獬豸。馀皆如公。</P><P>  武一品补服,前后绣麒麟。馀皆如文一品。</P><P>  文二品朝冠,饰小红宝石,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顶亦用镂花珊瑚。补服前后绣锦鸡。馀皆如文一品。</P><P>  武二品补服,前后绣狮。馀皆如文二品。</P><P>  文三品朝冠,中饰小红宝石,上衔蓝宝石。吉服冠顶亦用蓝宝石。补服前后绣孔雀,惟副都御史及按察使前后绣獬豸。馀皆如文二品。</P><P>  武三品朝冠,补服前后绣豹。馀皆如文三品。</P><P>  文四品朝冠,中饰蓝宝石,上衔青金石。吉服冠顶亦用青金石。补服前后绣雁,惟道绣獬豸。馀皆如文三品。</P><P>  武四品补服,前后绣虎。馀皆如文四品。</P><P>  文五品朝冠,中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顶亦用水晶。补服前后绣白鹇,惟给事中、御史绣獬豸。馀皆如文四品。</P><P>  武五品补服,前后绣熊。馀皆如文五品。</P><P>  文六品朝冠,饰小蓝宝石,上衔砗磲。吉服冠顶亦用砗磲。补服前后绣鹭鸶,馀皆如文五品。</P><P>  武六品补服,前后绣彪。馀皆如文六品。</P><P>  文七品朝冠,饰小水晶,上衔素金。吉服冠顶亦用素金。补服前后绣鸂鶒,馀皆如文六品。</P><P>  武七品补服,前后绣犀牛。馀皆如文七品。</P><P>  文八品朝冠,金顶,无饰。吉服冠同。补服前后绣鹌鹑。馀皆如文七品。</P><P>  武八品补服如武七品。馀皆如文八品。</P><P>  文九品朝冠,金顶。吉服冠同。补服前后绣练雀。馀皆如文八品。</P><P>  武九品补服,前后绣海马。馀皆如文九品。</P><P>  未入流冠服制如文九品。</P><P>---------------------------------
  凡带,亲王以下、宗室以上,皆束金黄带。觉罗红带。其金黄带、红带,非上赐者,不得给予异姓。</P><P>  凡孔雀翎,翎端三眼者,贝子戴之。二眼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一眼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得戴之。  </P>
<P>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P><P>
所谓铁帽子王就是子孙后代辈辈为王,见了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懒王。而一般的情况下,爵位每传递一代,就要递降一次,比如第一代是亲王,第二代降为郡王,第三代降为贝勒.. ...直至最低等的奉恩将军而停止。</P><P>清朝不像明朝,在封赠爵位上失于滥!清代最重军功,就是太祖、太宗之后若无军功,也将流于凡品。清初,共封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庄亲王(原名承泽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P><P>雍正朝,封皇十三子允祥为怡亲王,雍正八年,亲王死,特旨加恩赏给世袭罔替。</P><P>清初,封了八个铁帽子王,后来到雍正朝又封了怡亲王,我觉得到这时,清朝整体的分封制度是完全可以和宋代相提并论的,也就是很公平的。这九个铁帽子王都是确实爵应上赏的。</P><P>--------------------------------------------
九王分别是:</P><P>礼亲王代善(太祖子,子巽亲王满达海袭,子常阿岱袭巽亲王,后废,弟康亲王杰书袭,其子孙袭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复号礼亲王)、</P><P>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子,无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视诸王三倍,顺治亲政,旋即废爵,乾隆四十三年以多尔博五世孙辅国公淳颖袭爵)、</P><P>豫亲王多铎(太祖子,顺治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子多尼袭郡王,子有罪,以弟郡王董额袭,乾隆四十三年以多尔博四世孙辅国公修龄袭爵)、</P><P>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多尔衮死后进封叔和硕郑亲王,子济度袭爵,改号简亲王,孙雅尔江阿夺爵,以济尔哈朗弟贝勒费扬武曾孙德沛袭,乾隆四十三年,复号郑亲王)、</P><P>肃亲王豪格(太宗长子,被多尔衮陷害入狱而死,顺治亲政后雪,子富绶袭显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号肃亲王)、</P><P>庄亲王硕塞(太宗子,封承亲王,子博果铎袭,改号曰庄亲王)、</P><P>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崇德元年四月,封成亲王,八月有罪降贝勒,死后诏封为克勤郡王,子衍禧郡王袭,子平郡王袭,至乾隆四十三年,复号克勤郡王)、</P><P>顺承郡王萨哈璘(代善子,封颖亲王,子袭顺承郡王),</P><P>怡亲王允祥(圣祖子,雍正元年封亲王,三年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王事雍正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雍正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命复其名上一字为“胤”,命王爵世袭。)。</P><P>-----------------------------------------</P><P>这里,我们看出:太祖努尔哈赤首创满洲,可谓满清的开天辟地第一人,所以,有三个儿子封铁帽子王,是应该的。</P><P>清太宗是继太祖之后,开创满清进关坦途的第一人,所以,有两个儿子封铁帽子王也是合理。</P><P>代善是太宗的长兄,要不是他主张拥立太宗,那么,以当时“三尊佛”、“四大贝勒”的局面,领导层的问题就可能要拖得很久才能解决。所以,有两个儿子封王,况且,岳托、萨哈璘都是开国军功最盛的诸王之一,尤其是岳托,首封成亲王,功勋不下多尔衮。</P><P>努尔哈赤开基创业,多亏乃弟速尔哈赤(又称:舒尔哈齐)辅佐,可是后来,努尔哈赤翻脸杀掉了其弟,所以,以开国功勋论,哈齐也应占有一席之地,故而,其子济尔哈朗得封郑亲王也是合理(肃顺就是济尔哈朗的后裔)</P><P>《清史稿》称颂康熙:名曰守成,实同开创!故而,康熙也有一子得封铁帽子王,其实,严格说来,康熙应该是有两个儿子封铁帽子王的,因为,庄亲王博果铎无子,雍正做主让其弟,康熙的儿子允禄袭爵,那么,庄亲王这一支也就从太宗系统转到圣祖系统来了。</P><P>
至于晚清时候封的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很多水分在里面,清制:非军功、非特旨不得赏给亲王世袭罔替,但是,慈禧主政后乱了祖制,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此三王都荣获亲王世袭的荣耀。</P><P>恭亲王是1861年政变的主谋,慈禧为了酬谢他,上来就封亲王世袭。好在,这个鬼子六还有自知之明,没敢接受,直到他死后,才又追封的。</P><P>醇亲王因为是光绪的生父,故而加尊,更主要的是他很听慈禧的话,又是慈禧的亲妹夫,这也算勉强说的过去。</P><P>到了庆亲王奕劻这里就很说不过去了,老庆是乾隆的儿子永璘的后裔,支派已经很远了,就是因为他对慈禧的娘家有恩,才一步一步爬上来,最后,居然封了亲王罔替,实在是滑稽。就算是从乾隆那里论起来,也不该封,乾隆是使得清朝由盛及衰的第一人,也是造成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罪人之一,他的子孙何以能够封铁帽子王呢?这庆亲王奕劻是个顶顶无能之辈,又是贪财亡命之徒,而且,是远支贵族,就是他私相授受,让袁世凯钻了空子,人称:庆记公司,把国家当儿戏。</P><P>不过,请你看看,那位让“大清王朝”蒙受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的道光,不也是有两个儿子封了铁帽子王吗?那么,也就不奇怪了,(恭亲王、醇亲王是道光的第六子、第七子),这也是清朝的气数将尽的表现吧!
</P>
清制:总督管辖一省或数省军事,政治,经济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总督都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官阶是正一品。巡抚只管辖一省,是一省之最高行政长官。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衔。官阶同六部正堂官为正二品。巡抚受总督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