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影评冷眼看《华氏9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4:36
<P>随笔:英国影评冷眼看《华氏911》

BBC中文网记者苏平  </P>


<P>  </P>
<P>美国"刺头"导演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这个周末在英国全面公映。《华氏911》曾在康城荣获金棕榈大奖,在美国上映之初颇有横扫一切的势头。赢得了排队买票的长龙、全场起立鼓掌的待遇和几多美国人的一掬眼泪。 </P>
<P>星期日下午,我到离家不远(伦敦西部)的一个电影院去看《华氏911》。片子来头太大,因此一早就电话订票,以免失望。到了影院才发现,上座率也就刚刚过半,几英镑的订票费看来是白花了;看完电影后又发现,口袋里的面巾纸其实也是白带了,因为没有眼泪,只有公开砍头和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吓出的些许冷汗。 </P>
<P>《华氏911》在英国第一个周末确实创下了纪录片票房纪录,收入130多万英镑。但是,读读英国的影评,感觉却是温温吐吐,没有911度的火爆。字里行间,原来是赞扬不足、批评有加。 </P>
<P>"政治快餐" </P>
<P>英国影评给一部电影的打分通常为五级,"不值一提"得1分,"不理想"得2分、"不值深究"得3分、"不寻常"得4分、直到"不可错过"得5分。英国的7家大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伦敦标准晚报》、《金融时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近两天给华氏911的打分总和是16分,平均下来不过是2.3左右。这个周末同时公映的《哭泣的骆驼》却得了24分,平均值3.4分。 </P>
<P>
《星期日独立报》的哈利称《华氏911》是"政治快餐":充满了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带来的廉价满足,却没有多少营养。 </P>
<P>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摩尔的风格。但影片的一开头却颇为谨慎,不过是对布什任期前九个月对本职工作的不大在意和他的智力水平作了一番尖酸刻薄的讽刺。赢得观众一笑。布什在一个学前班听到911袭击的消息后手足无措、坐在那里继续念小儿书的镜头更是值得一看。 </P>
<P>但不久后,摩尔接连不断地向观众抛出大量指称,有些还早已被公开。或许摩尔期冀其中一部分会让观众难忘?另外一部分,至少也可以用来加强人们早已存在的疑心? </P>
<P>《每日镜报》的图基写道,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它会是"如此懒惰、没有条理、愚蠢和枯燥。"《标准晚报》的塞尔夫则说,这部充满了电视镜头片断和精心设计的玩笑的纪录片获得金棕榈奖是对整个电影业、特别是欧洲电影业"令人可怜的评价"。 </P>
<P>英国人传统上喜爱批评政客、怀疑媒体,对舆论宣传向来非常反感。电视中各政党的宣传节目颇为罕见。一般只有在大选、年度预算推出等此类重大政治事件之前,才有各党播放的"政治广播"节目。节目的长度充其量也就是在五分钟以内。也许正因为这个传统,才使得英国媒体对摩尔在《华氏911》中的"一言堂"不甚感冒。 </P>
<P>《星期日电讯报》的麦卡特尼认为摩尔的电影不是纪录片,而是"彻头彻尾的单方宣传","所有的反方观点和明智的辩论都被彻底删除"。哈利也写道,"如果摩尔同样讲述了有多少伊拉克儿童被萨达姆政权杀害,他的影片中伊拉克儿童被战火烧死的描写才更真实。" </P>
<P>"情感要挟" </P>
<P>影片的第二部分集中刻画的是伊拉克战争,其中摩尔用特别大的篇幅,描写了一位儿子在伊拉克服役时丧生的美国母亲的痛苦和愤怒。 </P>
<P>这一部分也让很多英国影评如坐针毡。 </P>
<P>科墨德在《观察家报》将其称为"情感要挟"。兰兹曼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写道,摩尔可能认为这位母亲的痛苦能够使她具有一种道德权威,但如此的大肆渲染却使她的眼泪显得"无聊、令人疲惫。"奎恩在《独立报》上称,摩尔对一位母亲痛苦的侵犯"残酷",他在看电影时最想喊的一句话就是"赶快把你的相机从她脸上挪开"。 </P>
<P>也许因为英国人较之他的美国亲戚更加保守、克制。大喜大怒,特别是公开宣泄感情,不是英国人的强项。当然,伊拉克战争,英国只不过是美国的小小同盟,与美国人相比,伊拉克战争可能显得更加遥远。无法想象当年福克兰(大陆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时英国影评会对一位英国母亲的痛苦做出如此的反应。 </P>
<P>当然,摩尔在影片中几乎根本没有提到英国与美国的联盟,也冒犯了部分影评的自尊和骄傲。 </P>
<P>"扪心自问" </P>
<P>为避免"单边嫌疑",在此特意声明,英国也有部分影评对《华氏911》加以赞誉,认为摩尔的影片提出了严肃的问题,令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思,甚至还会影响美国今年大选中还没有拿定主意的部分选民。另外一些影评对摩尔的写作、导演技巧颇为欣赏。 </P>
<P>至少,影评如山,说明摩尔影响不小。 </P>
<P>其实,读了这么多的影评,感觉是,有些过激言辞完全没有必要。毕竟,摩尔从来就没有宣称自己"公正、客观",更没有在影片中假惺惺地摆出一付公正、客观的面孔。摩尔从来就没有掩饰过自己对布什的反感,他的《华氏911》成了一部"我恨布什大同盟"的政治宣传应该在影评的意料之中。 </P>
<P>《独立报》的奎恩对此一点早就有所准备。他说,指望摩尔公平并不明智,但至少摩尔应该更有策略。《华氏911》确实是无法抵御的娱乐,但乔治·布什并不是此间唯一一个不可信任的人。 </P>
<P>科墨德对此点头称是:扪心自问,你会从摩尔手中买二手车吗? </P>
<P>(2004年7月14日)</P><P>随笔:英国影评冷眼看《华氏911》

BBC中文网记者苏平  </P>


<P>  </P>
<P>美国"刺头"导演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这个周末在英国全面公映。《华氏911》曾在康城荣获金棕榈大奖,在美国上映之初颇有横扫一切的势头。赢得了排队买票的长龙、全场起立鼓掌的待遇和几多美国人的一掬眼泪。 </P>
<P>星期日下午,我到离家不远(伦敦西部)的一个电影院去看《华氏911》。片子来头太大,因此一早就电话订票,以免失望。到了影院才发现,上座率也就刚刚过半,几英镑的订票费看来是白花了;看完电影后又发现,口袋里的面巾纸其实也是白带了,因为没有眼泪,只有公开砍头和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吓出的些许冷汗。 </P>
<P>《华氏911》在英国第一个周末确实创下了纪录片票房纪录,收入130多万英镑。但是,读读英国的影评,感觉却是温温吐吐,没有911度的火爆。字里行间,原来是赞扬不足、批评有加。 </P>
<P>"政治快餐" </P>
<P>英国影评给一部电影的打分通常为五级,"不值一提"得1分,"不理想"得2分、"不值深究"得3分、"不寻常"得4分、直到"不可错过"得5分。英国的7家大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伦敦标准晚报》、《金融时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近两天给华氏911的打分总和是16分,平均下来不过是2.3左右。这个周末同时公映的《哭泣的骆驼》却得了24分,平均值3.4分。 </P>
<P>
《星期日独立报》的哈利称《华氏911》是"政治快餐":充满了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带来的廉价满足,却没有多少营养。 </P>
<P>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摩尔的风格。但影片的一开头却颇为谨慎,不过是对布什任期前九个月对本职工作的不大在意和他的智力水平作了一番尖酸刻薄的讽刺。赢得观众一笑。布什在一个学前班听到911袭击的消息后手足无措、坐在那里继续念小儿书的镜头更是值得一看。 </P>
<P>但不久后,摩尔接连不断地向观众抛出大量指称,有些还早已被公开。或许摩尔期冀其中一部分会让观众难忘?另外一部分,至少也可以用来加强人们早已存在的疑心? </P>
<P>《每日镜报》的图基写道,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它会是"如此懒惰、没有条理、愚蠢和枯燥。"《标准晚报》的塞尔夫则说,这部充满了电视镜头片断和精心设计的玩笑的纪录片获得金棕榈奖是对整个电影业、特别是欧洲电影业"令人可怜的评价"。 </P>
<P>英国人传统上喜爱批评政客、怀疑媒体,对舆论宣传向来非常反感。电视中各政党的宣传节目颇为罕见。一般只有在大选、年度预算推出等此类重大政治事件之前,才有各党播放的"政治广播"节目。节目的长度充其量也就是在五分钟以内。也许正因为这个传统,才使得英国媒体对摩尔在《华氏911》中的"一言堂"不甚感冒。 </P>
<P>《星期日电讯报》的麦卡特尼认为摩尔的电影不是纪录片,而是"彻头彻尾的单方宣传","所有的反方观点和明智的辩论都被彻底删除"。哈利也写道,"如果摩尔同样讲述了有多少伊拉克儿童被萨达姆政权杀害,他的影片中伊拉克儿童被战火烧死的描写才更真实。" </P>
<P>"情感要挟" </P>
<P>影片的第二部分集中刻画的是伊拉克战争,其中摩尔用特别大的篇幅,描写了一位儿子在伊拉克服役时丧生的美国母亲的痛苦和愤怒。 </P>
<P>这一部分也让很多英国影评如坐针毡。 </P>
<P>科墨德在《观察家报》将其称为"情感要挟"。兰兹曼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写道,摩尔可能认为这位母亲的痛苦能够使她具有一种道德权威,但如此的大肆渲染却使她的眼泪显得"无聊、令人疲惫。"奎恩在《独立报》上称,摩尔对一位母亲痛苦的侵犯"残酷",他在看电影时最想喊的一句话就是"赶快把你的相机从她脸上挪开"。 </P>
<P>也许因为英国人较之他的美国亲戚更加保守、克制。大喜大怒,特别是公开宣泄感情,不是英国人的强项。当然,伊拉克战争,英国只不过是美国的小小同盟,与美国人相比,伊拉克战争可能显得更加遥远。无法想象当年福克兰(大陆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时英国影评会对一位英国母亲的痛苦做出如此的反应。 </P>
<P>当然,摩尔在影片中几乎根本没有提到英国与美国的联盟,也冒犯了部分影评的自尊和骄傲。 </P>
<P>"扪心自问" </P>
<P>为避免"单边嫌疑",在此特意声明,英国也有部分影评对《华氏911》加以赞誉,认为摩尔的影片提出了严肃的问题,令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思,甚至还会影响美国今年大选中还没有拿定主意的部分选民。另外一些影评对摩尔的写作、导演技巧颇为欣赏。 </P>
<P>至少,影评如山,说明摩尔影响不小。 </P>
<P>其实,读了这么多的影评,感觉是,有些过激言辞完全没有必要。毕竟,摩尔从来就没有宣称自己"公正、客观",更没有在影片中假惺惺地摆出一付公正、客观的面孔。摩尔从来就没有掩饰过自己对布什的反感,他的《华氏911》成了一部"我恨布什大同盟"的政治宣传应该在影评的意料之中。 </P>
<P>《独立报》的奎恩对此一点早就有所准备。他说,指望摩尔公平并不明智,但至少摩尔应该更有策略。《华氏911》确实是无法抵御的娱乐,但乔治·布什并不是此间唯一一个不可信任的人。 </P>
<P>科墨德对此点头称是:扪心自问,你会从摩尔手中买二手车吗? </P>
<P>(2004年7月14日)</P>
有空看看!
正反意见都看过了,得找张碟来自己感受下,不想被任何评介左右。
[em06][em06]
这部片子我看过了,代家不要对它抱有什么希望,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烂!
我已经看过了,本人意见是值得一看,很有深度!!!!
<P>我也看了.......感觉比较激进.......</P>
要看。
<P>这个片子就象是美国人狠狠的给了布什政府一个大巴掌,对布什的大选又很大阻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