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动山河 十载碧血映青史—1979年那些事儿续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04:43
引言: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千年和战,恩怨纠葛。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东犯,封建政府腐败无能,中越两国皆沦入殖民地之境遇。为独立自由,百年抗争不断。国共合作,先败日本帝国主义于神州,内战骤起,中共逐国民党政权于台湾,立新朝,国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为越南建军、抗法、抗美之最坚强后盾。1954年,韦国清率解放军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主力与法军会战于越西北,并调志愿军工兵教授越军掘壕术(此即为越军吹嘘决胜奠边府的“堑壕延伸式”战法的由来),是有奠边府一役。此战成功,遂定越北解放之大局。战火方息,美国又至,历经“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越南化”,签订巴黎协定年无奈撤出。美军既退,南越风雨飘摇,越军以西原、顺化岘港、西贡嘉定三大战役尽灭南越军,统一南北,史称春季大捷。孰料黎笋等人不念久经战争摧残,国家经济残破,生活困苦,不思医治创伤,休养生息,反而自持有苏联为援,穷兵黩武,侵略扩张,武装控制老挝,全面入侵柬埔寨,疯狂反华排华。“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全面出击,气焰冲天,一派印支半岛唯我独尊之势。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般一般,专打第三”,是可忍,孰不可忍。已未初春,大军出关,以30年未经战阵之师,入越北热带山岳丛林,穿插分割、正面突击,历28昼夜,以重大牺牲,下老街、克高平、攻沙巴、取谅山,兵戈之指,所向披靡,阵斩4万而还。河内当局不改本性,依托北极熊,西占柬埔寨,北犯我边境。边防部队奉命拔除越军侵占之骑线点,有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更以老山为主战场,轮换作战,锻炼部队,长期保持对越军事压力。苏东剧变突生,越南外无所依,阮文灵成都赔罪,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化。1993年3月31日,老山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结束,为十年中越战争划上句号。引言: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千年和战,恩怨纠葛。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东犯,封建政府腐败无能,中越两国皆沦入殖民地之境遇。为独立自由,百年抗争不断。国共合作,先败日本帝国主义于神州,内战骤起,中共逐国民党政权于台湾,立新朝,国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为越南建军、抗法、抗美之最坚强后盾。1954年,韦国清率解放军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主力与法军会战于越西北,并调志愿军工兵教授越军掘壕术(此即为越军吹嘘决胜奠边府的“堑壕延伸式”战法的由来),是有奠边府一役。此战成功,遂定越北解放之大局。战火方息,美国又至,历经“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越南化”,签订巴黎协定年无奈撤出。美军既退,南越风雨飘摇,越军以西原、顺化岘港、西贡嘉定三大战役尽灭南越军,统一南北,史称春季大捷。孰料黎笋等人不念久经战争摧残,国家经济残破,生活困苦,不思医治创伤,休养生息,反而自持有苏联为援,穷兵黩武,侵略扩张,武装控制老挝,全面入侵柬埔寨,疯狂反华排华。“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全面出击,气焰冲天,一派印支半岛唯我独尊之势。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般一般,专打第三”,是可忍,孰不可忍。已未初春,大军出关,以30年未经战阵之师,入越北热带山岳丛林,穿插分割、正面突击,历28昼夜,以重大牺牲,下老街、克高平、攻沙巴、取谅山,兵戈之指,所向披靡,阵斩4万而还。河内当局不改本性,依托北极熊,西占柬埔寨,北犯我边境。边防部队奉命拔除越军侵占之骑线点,有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更以老山为主战场,轮换作战,锻炼部队,长期保持对越军事压力。苏东剧变突生,越南外无所依,阮文灵成都赔罪,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化。1993年3月31日,老山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结束,为十年中越战争划上句号。
4万?老许回忆录里的数字是5万正规军,非正规不算。边境轮战总战绩还未见过
1979年对越作战,解放军方面的统计数据是共歼敌5万7千余人,其中毙47000多人,伤7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这里面的毙和伤都是不完全统计,所以比例不符合作战的伤亡普遍规律。越军善于处理战友遗体,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尽量转移或者就地掩埋尸体。而解放军方面对于不能打扫战场清点数字的目标,不列入统计(比如55军战绩中就不包括同登鬼屯炮台和二三清洞之敌)。越南特殊的山岳丛林地形决定了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严密合围和全歼。越军伤员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要么潜藏要么逃跑,使得解放军不易统计伤敌数字。所以很多部队的毙敌数字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伤敌数字,有的部队干脆就不报伤敌数字。昆明军区在战绩表中特别注明:伤敌****人属于不完全统计,不列入战绩表。加上解放军无法统计的毙、伤敌数字,越军的实际损失比57000这个数据要大得多。
cpcliusi 发表于 2010-4-7 12:30
我的看法与你有点差别,因为越军正面抵抗的强度不高,一般死伤1比3左右不一定适用,而反游击式作战中游击一方的死亡率极高,南斯拉夫游击队的例子比较极端,游击队死亡率高达90%。越南人战场藏尸体的情况有听说过,但我认为越南人要做到多数战斗都能处理好尸体和伤患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毙敌多伤敌少这种是可能性是存在的。
mark9966 发表于 2010-4-7 13:48
越军在有阵地为依托时,抵抗均较顽强。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才会选择化整为零,分散潜藏,避实击虚。只要有条件,越军抢救伤员、掩埋尸体快,这是军内总结越军优点时的内容之一。王志军在《1979年对越战争亲历记》中也有相关描述。
1,面对雷区,“跟我踩过去!”

根据488团的战斗部署,3营奉命在1号高地北侧占领进攻出发阵地,7连担任攻击发起时为全营开辟通路的任务。2月17日6时25分,55军全线开始炮火准备。步兵突击分队利用炮火射击效果使用各种爆破器材排除道路上的各种残存障碍物。7连一个战士在搬运“320”爆破器材时不慎弄响了一套,并引爆了另外一套,当即伤亡19人。该连只得利用剩下的直列装药、爆破筒、手榴弹、炸药包继续扫除障碍。由于意外爆炸的发生耽误了时间,爆破筒等器材的使用效果不如“320”,直到6时40分,冲击信号发出,各种器材都用完了,还有15米的雷场没有排除。军情紧急,刻不容缓,7班长朱志威毫不犹豫地高喊“同志们,跟我来,踩过去!”战士罗光华第一个冲进雷区,触雷身负重伤。朱志威紧随其后,也负伤倒下。看着身后的大队人马,看着倒下的战友,战斗小组长吴石林和战士陈庭进毫不畏惧,继续向雷区跑步冲刺,以自己的身体引爆地雷。7班4名战士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用鲜血和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打开了通向胜利的大门。

1979年3月战争结束后,东北作家张天民随中国文联访问团到广西前线采访。在友谊关下采访了吴石林和陈庭进,他是这样记述当时的情况的“小伙子们不是小说家,而是实践者,讲不出多少具体的细节来,甚至当时怎么想的也讲得很简单。这样一个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叫他们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思想斗争呢?向祖国举手宣誓呢?豪言壮语呢?统统没有。该想的早想道了,该说的早已说过,他们就为了打开通道,就为了完成任务,一个接着一个,用血肉之躯去蹬那会咬人的地雷。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多么壮烈的行动!”张天民以此作为素材之一,写下了短篇小说《战士通过雷区》,获得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张天民在《战士通过雷区》基础上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自豪吧母亲》。

电影《自豪吧母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zNTUwNjU2.html
cpcliusi 发表于 2010-4-7 14:30
这个优点我知道,我强调多数情况下越军做不到上述的优点,除非越南人能保持一条稳定的战线,否则掩埋尸体后送伤患的条件就难以满足,越南人只能利用我对地形不熟的弱点来躲过我方的追捕,不然越南人不可能用影响战斗力的办法处理上述问题。
mark9966 发表于 2010-4-7 15:03
越北特殊的地形条件就是越军分散潜藏,快速利用战斗勤务分队抢救伤员掩埋尸体的条件。即使在我军达成合围的前提下,那些树林草丛山洞石窟仍然是他们很好的藏身之所。他们不需要有一条稳定的战线以利于后送,就地分散潜藏即可。如果说这个优点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总结时也不会专门提出来。
cpcliusi 发表于 2010-4-7 15:27
正因为你说的那些原因越军的伤患因为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救治死亡率才高,开战初期解放军伤员不是也一度因来不及救治而死亡。小规模的越军应该不可能有你所说的那种专门勤务部队,说起来不过是游击队的小伎俩,身为游击战祖宗的TG看样子是老革命碰见新问题:D

正因为你说的那些原因越军的伤患因为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救治死亡率才高,开战初期解放军伤员不是也一度因来 ...
mark9966 发表于 2010-4-7 15:45

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高,这个不好说,还没有见到解放军在清剿中发现很多越军伤死人员的情况。
至于越军的战斗勤务分队嘛,团直有卫生连,营、连有卫生员、救护员,加上司务长、炊事班以及其他机关勤杂人员等等,有一套完备的战场救护体系,几十年战争积累的经验。而且,人民军队向来提倡自救互救,不可轻视。
正因为你说的那些原因越军的伤患因为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救治死亡率才高,开战初期解放军伤员不是也一度因来 ...
mark9966 发表于 2010-4-7 15:45

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高,这个不好说,还没有见到解放军在清剿中发现很多越军伤死人员的情况。
至于越军的战斗勤务分队嘛,团直有卫生连,营、连有卫生员、救护员,加上司务长、炊事班以及其他机关勤杂人员等等,有一套完备的战场救护体系,几十年战争积累的经验。而且,人民军队向来提倡自救互救,不可轻视。
MARK,期待后文
2,两次改道,甩开阻敌

1979年2月18日14时30分,363团2营在向班庄穿插途中以迅猛果敢的动作冲破打沙山口阻击之敌,插到841高地。当团指率领3营准备随后跟进时,越军调整了部署,加强对打沙山口的封锁。团指遂令1营为掩护,团指率3营避开阻敌,改道经银斗迂回至朗金。19时,1营完成掩护任务准备沿团指路线前进时,发现道路被敌人所阻。原来当团指带3营出银斗插出去后,越军知道上了当,立即从打沙山口搬兵,企图挡住1营去路。该营在脱离团主力的情况下,指挥员沉着冷静,迅速判明敌人企图,利用夜暗甩开敌人,返回打沙山口。趁敌空虚之机,沿2营路线插出了打沙山口。于19日2时,占领了打沙山口西南侧山腿。
小蔡:问个问题,79年土O好象出动过70式(?)自行火箭炮,是连还是营级规模的?参加了哪几次战斗?
另,那天过来FB,我和老牛很挂念你.
365赌王 发表于 2010-4-7 23:29
63式130自行火箭炮,是北京军区坦克1师炮兵团130火箭炮营,配属124师参加高平地区穿插战斗。

MD,我做梦都想回重庆啊。
前派占座。
占位听科普
MARK。另,请问,这帐到底打了几年呢,为什么85年还有交火?
3,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自卫还击作战发起后,55军163师487团2营于19日11时,奉命加强团迫击炮连和无坐力炮2门,在军坦克团7连4辆坦克的协同下,攻歼探某地域之越军12团4营、3师37高炮营。487团2营分别于2月19日17时30分至20日3时、20日18时30分至22日10时30分、22日18时20分至23日3时15分,对探某之敌进行了三次进攻。前两次进攻,由于敌情不明,将坚固据点当作一般阵地打,把强敌当残敌打,以一个减员的步兵营去打预有防御准备、凭坚固守且能得到附近据点支援的1个步兵营加1个高炮营,以致连续失利。第三次攻击前,摸清了敌情,定下了正确的决心,加强了更多的炮火,才终于歼灭了探某地域之敌。共毙敌45人,俘敌2人,缴获37高炮10门,12.7高机10挺,82和75无坐力炮各2门,60迫击炮4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13挺,40火箭筒21具,冲锋枪47支,半自动步枪8支,榴弹枪14支,汽车3辆,推土机1台,电台8部,各种枪弹20余万发。战后,中央军委授予2营“攻坚英雄营”荣誉称号,副营长周元生、5连班长马旭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广州军区授予5连“探某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4连3排“攻坚英雄排”荣誉称号。

487团2营在探某战斗中也付出了伤152人,亡40人(此数据可能有缩小)较大代价,第二次攻击失利后,全营3个步兵连只剩下113人,仍然顽强战斗,坚持攻击。上级提出改换部队进攻,该营的干部战士坚决不肯,表示“只要还有一个人,我们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就是打光了,也要躺在阵地上,决不愧对祖国”。是啊,这个时候撤下去,不仅半途而废,死了的弟兄也闭不上眼啊。就是有这种一往无前,敢打敢拼,血战到底的战斗作风,55军这个东线最年轻的部队才创造了1979年参战部队歼敌的最高纪录。
紫外线主义 发表于 2010-4-8 17:47

1993年3月31日,老山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结束,为十年中越战争划上句号。

之所以说10年中越战争,是因为89年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点的战斗了。
4,叛逃到中国的越军直升机

1981年9月30日上午8时51分(河内时间7时51分),一架越南军用UH-1H直升机降落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一块农田里,机上走下来越南空军少尉飞行员乔清陆、越南空军准尉、空中机械师黄春团、退役准尉空中机械师黎玉山和建筑工程师杨文利等10人。他们向闻讯赶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和民兵主动交出了武器,并说明自己是因为不满黎笋集团的统治,才驾机投奔中国而来的,希望能够在中国政治避难。很快他们一行10人被送到北京。10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简讯《反对黎笋反动集团的黑暗统治  乔清陆等十人驾机逃离越南到我国 表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来意后受到我有关方面的接待》,向全世界公开了此一事件。越南国内迅速作出反映,指责上述人员在越南犯了杀人罪,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逃亡中国。10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消息《我有关部门根据中国法律规定 允许乔清陆等十人在我国居留》。10月16日下午,乔清陆、黄春团、黎玉山、杨文利4人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说明逃离越南的原因,并介绍了越南国内的形势,越南侵略柬埔寨等情况。10月20日下午,越南老革命黄文欢会见了乔清陆一行。

河内是越南防空体系最为完善的地区,拥有全国最先进、最完备的防空探测系统,构成了全方位、全高度的立体探测网。越东北也是越南空军-防空军部署最严密的地区。但乔清陆等人驾驶直升机从河内的白梅机场起飞,在越南境内飞行了130公里,却未被越军击落,最后在中国境内成功着陆,堪称世界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
好文,期待
前排占座  续集  支持下
5,大海航行靠舵手

1979年2月21日,在支马、龙头地区作战的127师奉命调整部署组织防御,379团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接替了128师382团在长条山和540高地地区的防务。9连部署在540高地东南无名高地地域,3排配置在4号高地(该高地3个山峰,编为01 02 03号高地)。2月23日凌晨,越军数十人化装成我军向9连阵地送饭的炊事人员,向03号高地西北侧运动,另一路约一个班的兵力向03号高地南侧接近。这伙人左臂扎白毛巾,走在最前面的几个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边走还边用广西方言喊“伙计,还不起床,吃饭了”。在公路旁担任潜伏哨的8班战士李桂林、王昌河,监视着这伙来人.觉得非常可疑.若是自己人,则来的方向不对,上级也没有通报阵地前沿有友邻行动。炊事班不可能这么早就送饭。歌也不会唱得那样别扭,而且这首歌我们已经很久不唱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左臂扎白毛巾,而当晚连队规定的识别标记是右臂扎白毛巾。根据以上可疑迹象,他们断定是越军化装成我军企图进行偷袭,立即发出战斗警报。3排长王锦社接到警报后将计就计,命令全排摘掉右臂上的白毛巾,沉住气,瞄准左臂上扎着白毛巾的敌人。待越军进至我阵地前50米时突然开火,并组织战斗小组阵前出击,当场毙敌大队长以下33名,俘虏1名。战至下午14时30分,9连在540高地东南无名高地战斗中,共毙敌64名,俘敌1名。
487团2营探某战斗毙敌450人,少打了个0。
贵宾有驾机叛逃来中国的越军后来的下落安置什么的消息没有。
没有,他们中有人去了法国。
黄文欢还与他们见了面
cpcliusi 发表于 2010-4-10 09:45
擦,林副统帅早摔死了,老毛子太不仗义居然没有通知小弟:D
6,1979,是谅山省府大楼还是谅山市委大楼?




凡是对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有所了解人,对这一幅照片都不会感到陌生。照片上我军两名战士站在台阶上,手持56式冲锋枪。左边一人凝视附近,右边一人眺望远方。背景是一座古朴的法式风格大楼,前景是一尊架在基座上的古炮。整个场景以低角度拍摄,取景范围虽然不大,却显得分外的气势逼人,振人心魄。肃杀的战场气氛,我军战士的高大形象,尤其是拍摄地点位于越南北部重镇谅山市的市区,使得这张名为《攻克谅山》的照片成为了整个战争的标志性记录。照片的拍摄者是陆军第163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李永安,拍摄时间是1979年3月4日上午10时许。而拍摄地点根据流传最广最普遍的说法,是谅山省府大楼(李永安在博客中也是这个说法),也有资料说明是谅山市委大楼,个人同意后一种说法,试做如下分析:
1,谅山省府、市委的地理位置。根据当时标绘的谅山市要图,省府(即省行政委员会)位于北市区,具体位置在奇穷河大桥北桥头以东约700米处。市委位于南市区,具体位置在奇穷河大桥南桥头正南约500米处。
2,拍摄时间,这一点李永安在自己的博客《在硝烟中追拍》中写得很清楚,是在我军攻打南市区的3月4日上午10时许。
3,攻占省府和市委的部队与时间。164师491团3营8连7班3月2日上午9时25分占领谅山省府,而攻占市委的是163师489团2营一部和师侦察连一部,时间是3月4日上午8时许。照片上右边的持枪战士即是163师侦察连班长陈守全。
4,解放军报1979年4月10日第二版刊登王铁文、蔡常维、陈树灿的报道《同志,你知道这张图片是怎样拍摄的吗?---记某师新闻干事李永安同志的先进事迹》,正文第一段说明,拍摄地点是谅山市委大楼。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这张照片是李永安1979年3月4日跟随489团3营进入谅山市南区后,在谅山市委大楼所摄,而非谅山省府大楼。
有现役军人在线么??问下,如果现在再一次对越战争,你们害怕么?当时有战前自伤身体的(好像54军),以前觉得有多不耻,其实,,,,战争是最他妈王八蛋的,只有小孩子才喜欢战争。
127师北美联络官 发表于 2010-4-11 10:46
没有人不害怕的,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敬业。
7,越军特工化装袭击我军指挥员的两个成功例子

越军特工队可以说是十年中越战争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往往给人以神秘莫测、神出鬼没印象的印象。实事求是地说,越军特工队员的军事素质也就和我军的老兵骨干差不多,只是其执行的任务较为特殊而已。作战之初,由于不熟特工队的其活动规律与作战特点,我军曾经吃了不少亏。随着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分析,我军逐步摸索出了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法,认识到特工队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通广大,是完全可以战而胜之的。1979年作战时,越军特工队利用与我国边民体态、口音相近的特点,广泛实施了化装混入我军队伍,伺机进行袭击的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这里举两个指挥员遭袭的例子。

东线:2月23日,一名越军特工队员化装为解放军战士,借口汇报情况,骗过哨兵,进入了在复和的125师375团指挥所,他的本意是刺杀“一号首长(团长)”,寻找未果,于是开枪打伤“六号首长(团政治处主任)”后,趁乱逃跑。

西线:2月25日凌晨4时30分,当41师123团指挥所进至班高村边时,越军一名特工队员利用夜暗混入我行军队列中,用手榴弹炸伤5人,其中团参谋长负伤后经抢救无效牺牲。
8,越军使用原子袭击了

1979年2月17日9时35分,步兵第491团3营占领科高山地区的1、2、3、4号高地,奉命转入防御。营指设在4号高地。16时,该营观察员报告:科高山西南侧公安屯冒出黑色浓烟,同时看见敌油库被炸,烟雾呈蘑菇状。该营指挥所接到报告后,不分析当时风向是吹向敌方和敌未进行炮、空袭等情况,就向团指挥所报告,“敌开始使用原子武器了”,同时发出防毒警报。营指挥所一声令下,部队都戴上了防毒面具,有的连队戴上防毒面具达2-3个小时之久,搞得上下都紧张,既干扰了上级指挥,又影响了部队的行动。
9,老山地区战斗中使用的破障器材

根据老山的地形特点和越军障碍物设置情况,14军开辟通路器材主要以自制的爆炸软带(直径约2厘米、长度约为10米,内装鳞片状TNT炸药)和用发射筒抛射、40火箭筒教练弹牵引集束导爆索等轻型器材为主,辅之以69式火箭爆破器、单兵火箭爆破器等制式器材。662.6高地战斗则以69式、73式火箭爆破器,81式扫雷车等大型制式装备器材为主,辅之以小型的自制器材。八里河东山战斗吸取了老山、662.6高地战斗的经验教训,由于树高林密,使用托带爆炸带效果不理想,于是大量使用导爆索(将导爆索截成5-10米,3-5根合为一体,捆绑在细竹竿上)。在整个拔点作战中,根据地形特点和器材性能,分别视情况使用,开辟通路的任务完成较好,662.6高地和八里河东山战斗破障效果又比老山战斗时效果明显。
10,奇穷河 62式 VS T-34

1979年3月4日凌晨,55军对谅山市南区之敌发起进攻。军坦克团4连奉命于6时50分在奇穷河铁桥北桥头东西一线沿河岸占领发射阵地,掩护步兵夺取南市区。489团3营在进攻过程中遭到当面越军炮兵火力和坦克火力的严密封锁,进展困难。4连长王廷云和指导员梁妃六为支援步兵战斗,决定火力区分如下:411、401、402、403、407在右侧,先摧毁右侧无名高地上越军榴炮、37炮阵地。404、405、406、408在左侧,打位于正面和左侧391高地、428高地北坡的掩体坦克。右侧5辆坦克以4个齐射将越军炮阵地摧毁,接着全连集中火力射击敌坦克,炮声隆隆,火光闪闪,经过15分钟战斗,炮坦协同击毁击伤越军坦克11辆。4连除3辆车遭榴弹射击车体外部备品受损外,人员无一伤亡。战后,4连、2排、403、404、408、411车荣立二等功。
11,辛柏林雷达遇袭事件

    《兵器知识》杂志曾经刊登对何其宗的访谈录,其中在谈及辛柏林雷达遇袭事件时,作了如下描述:“后来,我们进口了辛伯林炮位侦察雷达,大概十几万美元一部,性能相当好,就是专门侦察迫击炮的。只要敌炮发射后,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其具体位置,我炮还击是一打一个准,打得越军很狼狈,但后来损失了一部。有的人讲:是越军派遣特工,潜入我境内炸毁了雷达。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是由于我们的勤务科目没训练好。这座雷达由我军一个班昼夜武装保护。但在出事的那天晚上,换岗的哨兵叫醒该上岗的战士后就去睡觉了,但换岗的战士并没有真正起来去站岗,而是答应一声又睡过去了。结果被恰好路过这里的越南特工溜进来,炸毁了雷达,其实他们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因为在我们侦听敌台通报中,他们讲“摧毁了共军的一个通讯台”。”

    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越军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不是恰好路过,瞎猫碰上死老鼠。当然,具体到他们是否当时就知道破袭的是辛柏林雷达可以继续查证。辛柏林雷达站隶属昆明军区炮兵仪器侦察营,作战时配属轮战部队执行任务。
  7月4日晚23时许,越军821特工团406营7连一个排从1134高程点两侧哑口潜入我境,尔后以逐点观察,逐点推进的方式,于5日佛晓行进至预定集结地--白石岩山洞潜伏。5日敌对白石岩地区诸阵地进行了一昼夜的抵近观察。6日零时三十分左右,除留一个组在白石岩山洞担任警戒和接应任务。余敌编成4个小组秘密接近目标区,分别以一个组袭击我边防17团160迫击炮阵地和122团9连3排。另二组以左右翼袭击雷达阵地。2时30分,敌同时开火,2时40分行动结束,我亡10人,伤49人,敌亡1人,伤10人。敌完成偷袭后,各袭击组沿原路线撤退至白石岩山洞,对伤亡人员稍做处理后,于当日6时前按原渗透路线撤至境外。
  越军此次破袭行动无论从战前准备、战术手段还是武器运用方面看,都堪称特种部队作战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在武器运用方面,破袭时只使用手雷、定向雷、单兵火箭和可塑性炸药等等爆破器材。这样既可以给我人员和技术装备造成较大损失,又可隐蔽其行动企图(由于自4.28日收复老山战斗打响以后,敌我双方经常相互炮击,因此此次偷袭敌于2时30分袭击我雷达,炮阵地等目标后,至6时我阵地人员还以为只是炮击)。
12,55军创造的记录

    在1979年的对越作战中,55军主官决心坚定、部署得当、靠前指挥,部队作风勇猛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攻坚,各兵种密切协同、灵活运用战术、后勤保障得力,基本歼灭第3师、独立205营、高禄县独立第8营和4个公安屯;大部歼灭公安12团,部分歼灭327师、337师52团和北太省197团;共毙敌10843人,俘敌108人,取得了同登、谅山地区进攻战斗的辉煌胜利,亦是东西两线的最大胜利。是故受到最高统帅部的高度肯定,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7个)和英模个人(14名)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1979年参战部队从军师团到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记录,均由55军创造。
  55军:毙敌10843名 俘敌108名(不含鬼屯炮台、二三星洞窒死之敌)
  163师:毙敌5293名 俘敌38名
  163师487团:毙敌1932名
  163师488团3营:毙敌1005名 俘敌15名
  163师488团3营7连:毙敌470余名 俘敌2名
  PS:看了那么多参战部队的政治工作总结,就数55军的最实在,55军作风就是好!
13,鬼屯炮台攻坚战背后少有人知的故事

    说起1979年的对越作战,163师489团3营打同登鬼屯炮台的战斗流传广、影响大,有兴趣的人都知道一些。但是在那浴血搏杀、壮怀激烈的背后,也曾有过畏惧和退缩。2月17日攻击发起后,3营本来打得不错,可毕竟是初上战场,看到血淋淋的残酷景象,看到身边倒下的战友,怕的情绪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在动员攻打同登核心阵地鬼屯炮台时,连的干部在看地形的现地上,没有人敢啃气受领主攻任务。这个时候营教导员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而是采取了一个消极办法,谁先到攻击出发位置谁就是主攻。结果是7连先到,就由7连担任主攻,算是把任务分了下去。任务分下去后,又认为时间紧,没有搞好战前动员,凑合着开始攻击。结果部队一打就散了,营指只剩下3个人,谁也找不到谁,7连打成几摊,连长更是带着一个排回到国内,离开指挥位置10个小时。严重的情况下,营党委认识到了问题所在,立即整顿干部思想,狠抓战斗作风,4天拿下了鬼屯炮台。在打谅山前,又开会发动干部战士找第一阶段部队出现一打就散的表现、原因,怎么解决?营党委找5名怯战人员一个个进行火线谈话,批评督促,使部队风气有了很大改变。7连长面貌焕然一新,亲自带着一个排冲锋陷阵,对全营战斗起到了关键作用。
    头顶飞枪子、脚下跑炸弹,说不定下一秒就要升天,天生不怕死的人到底是少数,在战场上紧张、恐惧甚至退缩都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能不能挺过去,挺过去了,习惯了,也就不怕了。
13,优待俘虏 克敌制胜

    1984年4月29日,119团2营5连3排9班战士肖坤立在119号高地搜索残敌时,通过喊话俘虏越军伤员一名。开始这名俘虏害怕被杀,相当恐惧。排长谢玉洪和肖坤立朝他摆摆手,表示不会杀他,并解下急救包为他包扎,同时拿出代言片给他看。伤俘情绪稳定之后,他们又拿出干粮给伤俘吃,伤俘口干舌燥咽不下去,他们又找出不多的水给他喝。这时越军用160迫击炮向我阵地猛烈射击,致使我军伤亡逐渐增大。摧毁越军的炮阵地成为当务之急,营长李治福命令5连将俘虏带到位于634高地的营指挥所。通过赵翻译作工作,宣传解放军的宽大政策。越俘表示愿意提供情况,在缴获的越军炮兵部署图上准确的指出了一个160迫击炮连阵地和一个82迫击炮排阵地。4分钟后,我军炮兵开始射击这两个目标,很快将其摧毁。
更新要快一天一点急杀人也,看过一本纪实报告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作者写的时候仍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