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的意义不容置疑----驳某些怀疑论者(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7:43


我认为对毛岸英烈士牺牲的意义的正确认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有人由于对毛岸英的偏见产生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偏见。
    而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中国当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近代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胜利之一(意义仅次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战果则远大于后者),对今天中国人的历史观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很多中国人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如今网上网下充斥的对毛岸英烈士有意的歪曲诋毁和无意的的误解偏见,让不少对中国怀着美好愿望的朋友感到困惑苦闷,甚至对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产生怀疑。所以大是大非之下不得不辩,不得不争。
    本文不掺杂个人感情因素,仅仅是对人所共知的一些事实和传闻进行理性的分析,仅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如有疏漏也请不吝指正。
    1.很多人认为毛岸英去朝鲜是毛泽东派去的,并因此想当然的认为毛泽东是要培养毛岸英,将来当自己的接班人。而事实上很多材料证明是毛岸英自己主动提出去朝鲜的。
    说毛泽东要借此培养毛岸英当接班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毛岸英1945年回国,在国内经历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如果毛泽东真的想让毛岸英当太子,培养他在党内军内的资历和威信的话,就应该在1948-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让他到军队去。
    毛泽东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在48年就预见到50年会发生朝鲜战争,当然更不可能存在预先就打算让毛岸英“出国镀金”的计划,而且48-49年的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毛泽东无论把他派到那个野战军去,那里的老总不得把他当太子一样地供着?可是这时毛泽东却让毛岸英到解放区去参加最基层的土改。
    反过来说朝鲜战争参战之前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包括毛泽东本人。出兵的决定当年中央是争论再三才艰难决定的,冒了很大的风险。
    那么可以打个庸俗的比方:假设毛泽东有意培养毛岸英做接班人。那么前者派毛岸英参加解放战争就是高收益,零风险的投资,后者派毛岸英参加朝鲜战争就是高风险,几乎看不到收益的投资,换了你会怎么选择?难道毛泽东会比我们大多数人傻吗。
    虽然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开始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但是50年刚刚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应该说还是很谨慎很清醒的。
    2.质疑毛岸英给彭德怀当翻译的资格的人显然缺乏对翻译工作的了解,更别说是对军事翻译和机要翻译的了解了。彭德怀的翻译是随便懂点俄语的人就能当的吗?
    首先他必须精通口语,因为他可能经常在会见和会议中进行同声传译,还要保证快速准确。而很多中国人学外语一个特点是能读能写就是不能说!
    其次,军事翻译工作在翻译领域里专业性是比较强的,必须是具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知识的翻译才能胜任,一般的翻译去哪里“具备丰富的军事知识”?而毛岸英不但长期在苏联留学,还在卫国战争中当过连指导员。
    第三,作为志愿军最高首长的翻译,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军事机密,因此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保密观念。毛岸英的政治背景自然没的说,据说他在48年还在参加过保密工作的训练,而且从他保守自己身世的秘密来看,他在保密方面也没问题。
    以上的条件在1950年的中国是随便一找就能找到的吗?当时的中国对苏联一边倒,方方面面都缺少俄语人才,而且毛岸英在去朝鲜之前就曾经被国务院借调去担任过中央领导访问苏联的随团翻译。
把毛岸英留在志司当参谋实际上是彭德怀亲自点的将,毛岸英和他父亲并没有明确提过这样的要求。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彭德怀在拍毛的马屁,如果他认为彭德怀是个马屁精的话。
    进一步说,毛岸英除了在苏联卫国战争后期担任过连指导员(还是坦克连,而入朝最初期的志愿军几乎没有坦克)以外,并没有任何更高级的资历,让这样的人去最前线指挥一支步兵部队,不只是对他本人不负责,更是对其下级官兵的不负责。 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人民解放军里,身经百战的基层指挥员俯拾皆是,怎么轮也轮不到毛岸英。
    这样的人是留在总部从事重要的机要翻译合适还是到最前线当一名战士合适不用多说了吧?
    另外当时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只要是进入朝鲜境内,在美军的空中优势下就要随时随地面临牺牲生命的危险,炸弹不会管你是谁的儿子,事实也正是如此的结局。
    3.某回忆录中称毛岸英在一次会议上敢在彭德怀生气时“冒昧”地发表意见(文中的意思是别人不敢),让人似乎产生了毛岸英在志司地位非同寻常,或是毛岸英“不守规矩,不尊重彭总”的印象。对此我是这样看的:
    一,毛岸英是在参加志愿军赴朝后才开始进入和接触中国的军队系统的,而直到他牺牲,他的中国军人身份只持续了不到3个月,对军队内部的了解自然也比较少。
    二,由于毛岸英的身份,作为长辈的彭德怀自然对他关爱有加,他们的私人关系要比其他人亲近地多。
    三,基于以上两点理由,阅历浅和关系近,使得毛岸英对彭德怀在军中的崇高地位和威望缺少足够的感性认识,比别人更少一些对彭总的敬畏之心。
    四,从该回忆录的内容来看,这次会议应该是第一次战役之后志司召集中高级军官召开的吸取教训,改变部署的会议,这样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在毛岸英短暂的中国军人生涯中估计只有这一次。
    于是我可以得出结论:在毛岸英参加的这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的高级军事会议上,对军队内部情况缺乏了解的,与彭总关系亲近而又少了一分敬畏的他“冒昧”的发了言。
    从毛岸英的妻子和战友的一些回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不追求奢侈生活的人,我想是毛岸英坎坷的生活经历磨练了他的性格,和他一起长大的他的弟弟毛岸青不就低调了半个多世纪吗?直到去世后才引起了一次比较广泛的关注。
    4.关于毛岸英的身份保密问题,目前的资料表明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正式命令或文件把他的身份列为机密,对自己显赫的身世保密完全是毛岸英自己自觉的行为(也可能是毛泽东的嘱咐),并因此赢得了彭德怀的好感(此前毛岸英和彭总的接触可能是有限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毛岸英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人,因为一个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人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
    5.毛岸英和高瑞欣热饭暴露志司位置的观点是很可笑的,权威资料可以证明,当天美军对志司的空袭最可能是源于前一天的侦查结果。也有观点认为是频繁的无线电发报或者是特务告密暴露了志司的位置。而且空袭本身也从侧面可以证明美军可能认为这里可能是一个较高级的指挥机关,但肯定不知道详情。因为当天的轰炸也只是一般规模,如果美军确认这是志愿军总部的话,来的绝不会是只有区区一个波次的几架战术轰炸机。
    当时毛岸英牺牲的作战室是一处体积较大,目标明显的木板房,不管烟囱里有没有烟,美军飞行员也很容易看到这个目标,当时已是大白天了。
    6.有人说毛岸英没有进入防空洞是违反防空纪律,以此暗示毛岸英对自己的牺牲负有责任(有些人干脆就说毛岸英是死的活该,我亲眼见过)。应该看到志愿军当时入朝不久,志司虽然也修了防空工事制订了防空纪律,但是对美军的空中威胁普遍认识不足特别是缺少感性认识(尤其是烧死毛岸英和高瑞新的凝固汽油弹,很多身经百战的老兵也是在朝鲜才第一次见识到),甚至作为最高首长的彭德怀本人都不怎么把防空当回事。当天早上是洪学智以下棋为借口连哄带骗,生拉硬拽地才把彭总弄进了防空洞。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毛岸英违反防空纪律至少不是突出的个案,到不了加之以罪的地步。
    正是毛岸英的惨痛教训(包括他的特殊身份带给人们特殊的心理冲击),志愿军总部才对美军的空中优势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为以后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这一点来说,毛岸英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7 .关于如今网上盛传的蛋炒饭的问题,首先并没有任何可靠的资料可以直接证明这一点,一切都是不很确切的传闻。也有资料说当时朝鲜方面送给彭总一篮鸡蛋,但是他并没有吃。我们可以假设:彭总没有吃并不不是说他不会把鸡蛋给他关心的人吃,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而28岁的毛岸英面对这一顿难得的大餐,喜出望外之余和高瑞新等年轻的战友(分享到的也许不只高瑞新)分享起这难得的美味来,可以肯定如果真有鸡蛋的话,毛岸英至少是和高瑞新一起吃的,因为我无法想象二人一起吃早饭,毛岸英吃的是“蛋炒饭”,而对毛岸英身份毫不知情的高瑞新吃的是别的(比如咸菜馒头)。
    从生活常识来分析:当时毛岸英和高瑞新牺牲的地方是作战值班室兼会议室,在那里有一个燃煤的取暖炉,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炉子可以放开水壶,要热饭的话可能要用军用的铝制或搪瓷饭盒放在炉子封火盖上热,至于在这样的地方支上一个炒锅抄蛋炒饭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志司好赖也有厨房的吧?
    因此毛岸英和高瑞新热的是剩饭是不会有错的,当然也可能是蛋炒饭,不过就算是蛋炒饭,也是剩的蛋炒饭。可以肯定的说这个“蛋炒饭”不会是专门做给毛岸英一个人的,更不可能是毛岸英自己给自己做的,以此来影射毛岸英生活特殊化站不住脚。
    至于总部和前线有不完全一样的伙食这需要的特别说明的吗?就因为前沿困难所以志司一点都不能不一样?这是什么逻辑?再说区区蛋炒饭都成了难得的美味,足以说明志司比前沿强不了多少。
    8.有人认为毛岸英没有资格和邱少云黄继光一起接受人们的敬仰。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志愿军烈士,还有十几万和他们一样的烈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或是装作不知道)黄继光邱少云有一个毛岸英没有的荣誉:特级战斗英雄!而毛岸英除了烈士的称号,只有身后的一枚抗美援朝胜利纪念章。毛岸英并没有不应得的特殊荣誉。
    宣传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毛岸英的特殊身世在当时的中国有其特殊的感召力,对他的牺牲进行重点的宣传会达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与其说宣传他是让他本人出名,倒不如说是已经壮烈牺牲的毛岸英在死后还在为国家的宣传工作服务。

    很多人对毛岸英怀的歪曲或偏见实际上源于对其父毛泽东的反对,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给整个国家都造成了巨大伤害,有人怀恨其实不奇怪,也可以理解。
    但是也有的人心中还充满着父债子尝,株连三族的封建思想和甲如何乙就必然也会如何的荒唐逻辑。就因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便无视他为国捐躯的事实,仅仅以凭空的想象来给这样一位牺牲半个多世纪的烈士编制罪名,肆意诋毁。我只想奉劝这些人一句,反对毛泽东不要把60年前的烈士拉出来垫背,这样反而显得自己的浅薄与狭隘,本来还能得到的一点同情也会变成反感。
    毛岸英终其短暂的一生从没有从他父亲的权利地位中得到过任何值得一提的利益,倒是为了其父的革命事业吃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以28岁的青春年华壮烈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比他的母亲牺牲时还要年轻),理应得到人们起码的尊重。那些不尊重他的人想过没有,对毛岸英的不尊重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我认为对毛岸英烈士牺牲的意义的正确认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有人由于对毛岸英的偏见产生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偏见。
    而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中国当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近代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胜利之一(意义仅次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战果则远大于后者),对今天中国人的历史观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很多中国人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如今网上网下充斥的对毛岸英烈士有意的歪曲诋毁和无意的的误解偏见,让不少对中国怀着美好愿望的朋友感到困惑苦闷,甚至对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产生怀疑。所以大是大非之下不得不辩,不得不争。
    本文不掺杂个人感情因素,仅仅是对人所共知的一些事实和传闻进行理性的分析,仅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如有疏漏也请不吝指正。
    1.很多人认为毛岸英去朝鲜是毛泽东派去的,并因此想当然的认为毛泽东是要培养毛岸英,将来当自己的接班人。而事实上很多材料证明是毛岸英自己主动提出去朝鲜的。
    说毛泽东要借此培养毛岸英当接班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毛岸英1945年回国,在国内经历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如果毛泽东真的想让毛岸英当太子,培养他在党内军内的资历和威信的话,就应该在1948-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让他到军队去。
    毛泽东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在48年就预见到50年会发生朝鲜战争,当然更不可能存在预先就打算让毛岸英“出国镀金”的计划,而且48-49年的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毛泽东无论把他派到那个野战军去,那里的老总不得把他当太子一样地供着?可是这时毛泽东却让毛岸英到解放区去参加最基层的土改。
    反过来说朝鲜战争参战之前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包括毛泽东本人。出兵的决定当年中央是争论再三才艰难决定的,冒了很大的风险。
    那么可以打个庸俗的比方:假设毛泽东有意培养毛岸英做接班人。那么前者派毛岸英参加解放战争就是高收益,零风险的投资,后者派毛岸英参加朝鲜战争就是高风险,几乎看不到收益的投资,换了你会怎么选择?难道毛泽东会比我们大多数人傻吗。
    虽然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开始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但是50年刚刚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应该说还是很谨慎很清醒的。
    2.质疑毛岸英给彭德怀当翻译的资格的人显然缺乏对翻译工作的了解,更别说是对军事翻译和机要翻译的了解了。彭德怀的翻译是随便懂点俄语的人就能当的吗?
    首先他必须精通口语,因为他可能经常在会见和会议中进行同声传译,还要保证快速准确。而很多中国人学外语一个特点是能读能写就是不能说!
    其次,军事翻译工作在翻译领域里专业性是比较强的,必须是具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知识的翻译才能胜任,一般的翻译去哪里“具备丰富的军事知识”?而毛岸英不但长期在苏联留学,还在卫国战争中当过连指导员。
    第三,作为志愿军最高首长的翻译,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军事机密,因此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保密观念。毛岸英的政治背景自然没的说,据说他在48年还在参加过保密工作的训练,而且从他保守自己身世的秘密来看,他在保密方面也没问题。
    以上的条件在1950年的中国是随便一找就能找到的吗?当时的中国对苏联一边倒,方方面面都缺少俄语人才,而且毛岸英在去朝鲜之前就曾经被国务院借调去担任过中央领导访问苏联的随团翻译。
把毛岸英留在志司当参谋实际上是彭德怀亲自点的将,毛岸英和他父亲并没有明确提过这样的要求。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彭德怀在拍毛的马屁,如果他认为彭德怀是个马屁精的话。
    进一步说,毛岸英除了在苏联卫国战争后期担任过连指导员(还是坦克连,而入朝最初期的志愿军几乎没有坦克)以外,并没有任何更高级的资历,让这样的人去最前线指挥一支步兵部队,不只是对他本人不负责,更是对其下级官兵的不负责。 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人民解放军里,身经百战的基层指挥员俯拾皆是,怎么轮也轮不到毛岸英。
    这样的人是留在总部从事重要的机要翻译合适还是到最前线当一名战士合适不用多说了吧?
    另外当时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只要是进入朝鲜境内,在美军的空中优势下就要随时随地面临牺牲生命的危险,炸弹不会管你是谁的儿子,事实也正是如此的结局。
    3.某回忆录中称毛岸英在一次会议上敢在彭德怀生气时“冒昧”地发表意见(文中的意思是别人不敢),让人似乎产生了毛岸英在志司地位非同寻常,或是毛岸英“不守规矩,不尊重彭总”的印象。对此我是这样看的:
    一,毛岸英是在参加志愿军赴朝后才开始进入和接触中国的军队系统的,而直到他牺牲,他的中国军人身份只持续了不到3个月,对军队内部的了解自然也比较少。
    二,由于毛岸英的身份,作为长辈的彭德怀自然对他关爱有加,他们的私人关系要比其他人亲近地多。
    三,基于以上两点理由,阅历浅和关系近,使得毛岸英对彭德怀在军中的崇高地位和威望缺少足够的感性认识,比别人更少一些对彭总的敬畏之心。
    四,从该回忆录的内容来看,这次会议应该是第一次战役之后志司召集中高级军官召开的吸取教训,改变部署的会议,这样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在毛岸英短暂的中国军人生涯中估计只有这一次。
    于是我可以得出结论:在毛岸英参加的这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的高级军事会议上,对军队内部情况缺乏了解的,与彭总关系亲近而又少了一分敬畏的他“冒昧”的发了言。
    从毛岸英的妻子和战友的一些回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不追求奢侈生活的人,我想是毛岸英坎坷的生活经历磨练了他的性格,和他一起长大的他的弟弟毛岸青不就低调了半个多世纪吗?直到去世后才引起了一次比较广泛的关注。
    4.关于毛岸英的身份保密问题,目前的资料表明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正式命令或文件把他的身份列为机密,对自己显赫的身世保密完全是毛岸英自己自觉的行为(也可能是毛泽东的嘱咐),并因此赢得了彭德怀的好感(此前毛岸英和彭总的接触可能是有限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毛岸英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人,因为一个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人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
    5.毛岸英和高瑞欣热饭暴露志司位置的观点是很可笑的,权威资料可以证明,当天美军对志司的空袭最可能是源于前一天的侦查结果。也有观点认为是频繁的无线电发报或者是特务告密暴露了志司的位置。而且空袭本身也从侧面可以证明美军可能认为这里可能是一个较高级的指挥机关,但肯定不知道详情。因为当天的轰炸也只是一般规模,如果美军确认这是志愿军总部的话,来的绝不会是只有区区一个波次的几架战术轰炸机。
    当时毛岸英牺牲的作战室是一处体积较大,目标明显的木板房,不管烟囱里有没有烟,美军飞行员也很容易看到这个目标,当时已是大白天了。
    6.有人说毛岸英没有进入防空洞是违反防空纪律,以此暗示毛岸英对自己的牺牲负有责任(有些人干脆就说毛岸英是死的活该,我亲眼见过)。应该看到志愿军当时入朝不久,志司虽然也修了防空工事制订了防空纪律,但是对美军的空中威胁普遍认识不足特别是缺少感性认识(尤其是烧死毛岸英和高瑞新的凝固汽油弹,很多身经百战的老兵也是在朝鲜才第一次见识到),甚至作为最高首长的彭德怀本人都不怎么把防空当回事。当天早上是洪学智以下棋为借口连哄带骗,生拉硬拽地才把彭总弄进了防空洞。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毛岸英违反防空纪律至少不是突出的个案,到不了加之以罪的地步。
    正是毛岸英的惨痛教训(包括他的特殊身份带给人们特殊的心理冲击),志愿军总部才对美军的空中优势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为以后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这一点来说,毛岸英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7 .关于如今网上盛传的蛋炒饭的问题,首先并没有任何可靠的资料可以直接证明这一点,一切都是不很确切的传闻。也有资料说当时朝鲜方面送给彭总一篮鸡蛋,但是他并没有吃。我们可以假设:彭总没有吃并不不是说他不会把鸡蛋给他关心的人吃,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而28岁的毛岸英面对这一顿难得的大餐,喜出望外之余和高瑞新等年轻的战友(分享到的也许不只高瑞新)分享起这难得的美味来,可以肯定如果真有鸡蛋的话,毛岸英至少是和高瑞新一起吃的,因为我无法想象二人一起吃早饭,毛岸英吃的是“蛋炒饭”,而对毛岸英身份毫不知情的高瑞新吃的是别的(比如咸菜馒头)。
    从生活常识来分析:当时毛岸英和高瑞新牺牲的地方是作战值班室兼会议室,在那里有一个燃煤的取暖炉,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炉子可以放开水壶,要热饭的话可能要用军用的铝制或搪瓷饭盒放在炉子封火盖上热,至于在这样的地方支上一个炒锅抄蛋炒饭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志司好赖也有厨房的吧?
    因此毛岸英和高瑞新热的是剩饭是不会有错的,当然也可能是蛋炒饭,不过就算是蛋炒饭,也是剩的蛋炒饭。可以肯定的说这个“蛋炒饭”不会是专门做给毛岸英一个人的,更不可能是毛岸英自己给自己做的,以此来影射毛岸英生活特殊化站不住脚。
    至于总部和前线有不完全一样的伙食这需要的特别说明的吗?就因为前沿困难所以志司一点都不能不一样?这是什么逻辑?再说区区蛋炒饭都成了难得的美味,足以说明志司比前沿强不了多少。
    8.有人认为毛岸英没有资格和邱少云黄继光一起接受人们的敬仰。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志愿军烈士,还有十几万和他们一样的烈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或是装作不知道)黄继光邱少云有一个毛岸英没有的荣誉:特级战斗英雄!而毛岸英除了烈士的称号,只有身后的一枚抗美援朝胜利纪念章。毛岸英并没有不应得的特殊荣誉。
    宣传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毛岸英的特殊身世在当时的中国有其特殊的感召力,对他的牺牲进行重点的宣传会达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与其说宣传他是让他本人出名,倒不如说是已经壮烈牺牲的毛岸英在死后还在为国家的宣传工作服务。

    很多人对毛岸英怀的歪曲或偏见实际上源于对其父毛泽东的反对,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给整个国家都造成了巨大伤害,有人怀恨其实不奇怪,也可以理解。
    但是也有的人心中还充满着父债子尝,株连三族的封建思想和甲如何乙就必然也会如何的荒唐逻辑。就因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便无视他为国捐躯的事实,仅仅以凭空的想象来给这样一位牺牲半个多世纪的烈士编制罪名,肆意诋毁。我只想奉劝这些人一句,反对毛泽东不要把60年前的烈士拉出来垫背,这样反而显得自己的浅薄与狭隘,本来还能得到的一点同情也会变成反感。
    毛岸英终其短暂的一生从没有从他父亲的权利地位中得到过任何值得一提的利益,倒是为了其父的革命事业吃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以28岁的青春年华壮烈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比他的母亲牺牲时还要年轻),理应得到人们起码的尊重。那些不尊重他的人想过没有,对毛岸英的不尊重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嗯,好帖,才看见
某些人仇视污蔑烈士到了人性扭曲的地步,自然会只好装做没看见了。
为了抹黑不择手段,对烈士大泼污水,卑劣的手段只能证明他们自己的卑劣和下作
我一直认为如果毛岸英同志不死的话,中国的历史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也许不会有文革,江青也不会这么嚣张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说,1950年10月4日,彭总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主持研究大西北经济建设的规划会议,突然被紧急召进北京。10月8日,彭总电话通知,让我急速赴京。我到京后彭总已离京去沈阳、安东(今丹东),军委办公厅就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关防(印章)交待给我,并安排我乘机到沈阳。14日在沈阳和平街l号交际处,我同彭总见了面。随从彭总先期到达的有:张养吾、毛岸英、总参谋部的成普、徐西元、龚杰与警卫员郭洪光等。我们组成了彭总临时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忙于彭总出国作战前的准备。
  10月9日黄昏,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彭总因急于了解情况并与金日成首相会见,就带我和两名警卫员乘一辆吉普车随先头部队进入朝鲜。毛岸英和彭总办公室的其他成员则随十三兵团司令部一起入朝。10月24日,彭总与十三兵团首长及司令部会合,组成志愿军总部。彭总的临时办公室即改为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办公室。主任张养吾(11月19日回国),副主任杨凤安、参谋徐西元、龚杰、高瑞欣 (11月18日到朝鲜),秘书毛岸英(俄语翻译)。志愿军总部作战处副处长成普长住办公室负责作战事宜,还有保卫、警卫人员。办公室组成党支部,选举杨凤安为支部书记,毛岸英为党小组长。
  彭总对我们办公室的人员很体贴,特别是对毛岸英同志更为关心。彭总与毛岸英和我们办公室的人员在一个办公室,白天在一起办公,晚上彭总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休息,杨凤安和毛岸英等在地铺上睡觉。白天夜晚参谋人员轮流值班。毛岸英同志平易近人,办公室的成员对他也很尊重,除俄语翻译外,办公室未分配他作战值班任务,但毛岸英同志积极主动地参与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11月7日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金日成首相与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到志愿军总部大榆洞与彭总会晤,毛岸英同志首次承担翻译工作。他用流利的俄语向拉佐瓦耶夫翻译了彭总介绍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情况及发动第二次战役的计划。会谈结束后,当夜毛岸英即在办公室蜡烛下整理会谈翻译记录。
  原志愿军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回忆:1950 年11月13日志司开作战会议时,有位年轻的翻译也参加了讨论。会议开完后,我问作战处丁甘如处长,他是什么人?丁说不能告诉我,这是纪律。杨迪同志说连他这个作战处副处长都不能知道毛岸英在彭总办公室做翻译工作,敌人怎么会知道呢?
  志愿军总部戒备严密,敌特人员很难潜入到总部附近。志愿军首长都有随身警卫员2—3人,还有保卫干事和一个内卫排专门负责保卫彭总和其他首长的安全。这些警卫工作统由杨凤安负责。另外还有一个警卫团,负责总部的警卫,昼夜在首长住地站岗放哨,由志司作战处杨迪副处长负责。毛岸英没有查哨的任务,他的一切行动只能有彭总及邓华、洪学智与彭总办公室人员知道。按彭总指示,毛岸英只在彭总办公室附近活动。
  11月24日夜,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一夜,彭总与志司其他首长为研究敌情,掌握敌军动态,部署1月25日发起第二次战役的诸多重要事宜,非常紧张。彭总办公室的全体成员,包括毛岸英在内,忙了大半夜才休息。龚杰同志回忆:当夜他在彭总办公室值班。下半夜大家休息以后,只有他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杨凤安留在彭总办公室。毛岸英、高瑞欣二人在志愿军政治部的山洞里休息,25日9时以后才回到办公室。当时他俩还未吃早饭,可是饭已冷了,他们热了饭还未来得及吃,就遇敌空袭不幸牺牲。
毛岸英入朝作战的事情,在当年是极为保密的,除了彭德怀等高层外,没有几个人知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

    毛岸英到朝鲜战场后的正式身份是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他并无作战任务,但也经常和参谋一起研究敌我情况,发表意见。那时去志愿军司令部开会的人,总见到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列席会议,并不时参与发言,但都不知道他是谁。有一次开作战会,杨迪(注:原志愿军作战处副处长)看到一个大个子坐在彭德怀身边,觉得这个翻译不太寻常。会后他问丁甘如(注:原作战处处长),这是什么人?丁甘如回答,我不能告诉你,这是纪律。

    我们后来才知道,毛岸英是最早一批跟随彭德怀准备入朝作战的人。1950年10月4日,彭德怀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主持研究大西北经济建设的规划会,突然被紧急召进北京。几天后,贴身警卫杨凤安接到彭德怀电话,让他也急速赴京。

    10月14日,在沈阳和平街1号交际处,受军委办公厅之托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印章的杨凤安,与先期到达这里的彭总会面。也就在这里,杨凤安第一次见到了毛岸英,个头高高的毛岸英给杨凤安留下很好的印象,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稳重而有风度,并没有因为他是毛泽东儿子就有特殊感觉。

    10月19日傍晚,彭总急于与金日成首相会见以了解战况,就带着杨凤安和两名警卫员乘一辆吉普随先头部队进入朝鲜。毛岸英和彭总办公室的其他成员则在10月23日随十三兵团司令部一起入朝。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部部长任荣将军后来还回忆,出发前,上级对他说,有位俄文翻译搭乘你的车。一上车,任荣就觉得这位俄文翻译有点面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两人一问一答交谈了好久,翻译告诉他,自己新婚不久,父亲支持他来朝鲜。任荣说当时只是对这位知书达理的俄文翻译颇有好感,同时又觉得他父亲思想很进步,至于他父亲是谁,任荣将军既没问,也没想到要问。直到后来,他才知道毛岸英的身份。

    10月24日,彭总与十三兵团会合后,成立了志愿军总部,彭总的临时办公室就成了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办公室。毛岸英的一切背景只有彭总、邓华、洪学智和彭总办公室的人知道。按彭总指示,毛岸英只在彭总办公室附近活动。他既没配枪,也没有查哨任务。

    白天,毛岸英和大家都在彭总办公室工作,晚上彭总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休息,毛岸英和杨凤安就在用稻草搭的地铺上睡觉。不到一周,他们身上长满了虱子,平时吃的饭是粗高粱米,也没青菜。彭德怀对毛岸英很关心,多次提出让毛岸英和他一起吃饭,但毛岸英都谢绝了。

    也许是受毛泽东的影响,毛岸英也爱读书。他带了许多书到朝鲜,深夜点蜡看两三个小时的书。毛岸英的级别不够,没有呢子大衣,杨凤安爱护他,就把自己的大衣给了他。毛岸英最后牺牲的时候,穿的就是杨凤安这件大衣。
毛岸英是在1950年11月25日早上牺牲的。

    就在前一天晚上——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这天晚上,彭总与司令部其他首长讨论战况,非常紧张。毛岸英和办公室其他人员一样,忙到大半夜才休息。当天是参谋龚杰在办公室值班,大家都休息后,龚杰和杨凤安留在彭总办公室。毛岸英与一周前刚到朝鲜的参谋高瑞欣两人在志愿军政治部的山洞里休息。

    美国空军的强大举世皆知,他们派上千架飞机整天轰炸,志愿军司令部已经先后换了4个地方。11月中旬,志愿军党委常委还专门开会,研究彭总的安全和司令部的防空问题。会上决定,司令部工作人员在25日拂晓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并注意防空。

    当时是洪学智负责司令部、也负责彭德怀的人身安全。前一天晚上,洪学智来到彭总办公室,请彭总到半山腰上一个防空洞去办公。但彭总很犟,坚决不走。洪副司令见劝说无用,也不顾彭总在发脾气,边拉彭总出门,边让杨凤安把彭总的铺盖卷、行军床,连同毛笔、墨盒、电报稿纸等办公用品一起,“强行”搬进防空洞,邓华副司令早已等在那里。三个人在防空洞里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战况后,彭总叫杨凤安到办公室问前线情况。


    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小木房,杨凤安刚进门,看见美军两架B-26轰炸机由西南向东北,在办公室上空飞过。杨凤安说了声:“注意防空!”随即向成普和徐西元两位参谋询问前线情况。

    那时已是早上9点多。毛岸英和高瑞欣刚从休息的山洞回到办公室。他俩还没吃早饭,饭已经冷了,于是两人正围着火炉热鸡蛋炒米饭。毛岸英还没来得及吃热好的饭,美军飞机来空袭了。问完情况正准备离开的杨凤安见又有敌机飞来,便喊了一声:“不好,快跑!”这时美军的敌机的凝固汽油弹已有几十枚投在彭总办公室周围,成普、徐西元和彭总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没跑出来。

    当时杨凤安跑到彭总身边,告诉他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彭总听后站立不稳,久久一言不发,许久才喃喃说:“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牺牲了。”说着,他走出防空洞,缓缓来到出事现场。他看着烧焦的尸体,心情十分沉重,中午饭也没吃。

    毛岸英牺牲时只有28岁,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只有凭苏联手表残骸才确认是他。
Hail Mao Zedong!
干吗要牺牲才有意义 活着才是有意义
我坚决支持楼主!
在下一场战争中,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直系亲属恐怕是不会走上战场了。
无论他的父亲是谁,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他抛下新婚的妻子,参战并牺牲在异国,是真正的烈士,是和无数牺牲的志愿军英雄一样,是民族的骄傲。现在,有些人是太无耻了,一张嘴能抹黑一切
晓钟 发表于 2010-3-23 23:38


当然不会了。试想一下,把生命都赔上了就落得一个“感谢美国飞行员”,谁家的儿子还愿意再上战场呢?
兰州也是有精神 和畜生叫什么劲
他们也就是敢对着电脑喷 或者射到卫生纸上 出门了还不是跟条狗一样耷拉着脑袋
zhepro 发表于 2010-3-23 20:39
活着有意义,牺牲也有意义
为某人辩解也该找对理由。
说了很多话,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明确:毛当时该不该在那个地方?
答案应该是:不应该!

违反纪律是肯定的。不能说因为那不是个案就不是违反纪律了,或者就该违反纪律。对不?

彭总当天是被别人拉进防空洞的,但是彭总进去了可就没再出来,彭总是遵守了纪律的。
毛当天也是和洪学智等人一起上了山的,但是他就没有遵守纪律,自己跑出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他自己就是要负责任,难道不对么?
他那天要是像彭总一样遵守了纪律,能炸死他么?

还有,说什么因为彭跟他的关系使他对彭少了分敬畏就在高级作战会议上随意发言,这难道是理由么?在你眼里所谓军纪难道就是跟总司令一个人的关系问题么?跟总司令就敢他妈的,这不是自己是某人儿子的优越感造成的么?
毛泽东支持他儿子去朝鲜,那肯定是好的,这用不着怀疑。但要说他当时就知道他儿子能死,肯定也是不对的。
说他当时能知道儿子冒了什么生命危险,我看也不对!他儿子是在总部机关,那个地方应该是鸭绿江以南最安全的地方了。

别现在说美国飞机如何如何让志愿军没有后方,开始的时候的中国人并不知道真正的空中优势是怎么回事,连前线的彭德怀都没想到,后方的毛泽东出兵前就能知道总部也那么危险?
dxbdl 发表于 2010-3-24 11:24
你说说为什么不应该?
dxbdl 发表于 2010-3-24 11:30
要安全在解放战争的总部岂不是更安全,参看第一条
那时已是早上9点多。毛岸英和高瑞欣刚从休息的山洞回到办公室。他俩还没吃早饭,饭已经冷了,于是两人正围着火炉热鸡蛋炒米饭。毛岸英还没来得及吃热好的饭,美军飞机来空袭了。问完情况正准备离开的杨凤安见又有敌机飞来,便喊了一声:“不好,快跑!”这时美军的敌机的凝固汽油弹已有几十枚投在彭总办公室周围,成普、徐西元和彭总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没跑出来。

当时在作战室的不只是毛岸英一个人,大家都是在违反防空纪律?
假鲁迅又来这里颠倒是非了,第一LZ说的很清楚,如果毛要树立岸英的威信,可用的方法多的是,用得着去朝鲜做这么危险的事?第二,众多资料都证明,直到岸英死了,在志愿军里知道他身份的人都少得很,只有彭老总几个人知道,这样怎么迅速树立威信,换你你愿意不?第三,当时我军对于米帝这种先进的空中力量根本不了解,那次轰炸也仅仅是美帝并不知道这是总指挥部,不然的话,彭老总都未必能逃得过,在当时这种巨大空中差距面前,鸭绿江以南就没你所谓的最安全的地方。
国内一些人一面高呼我渴望民主自由,西方的法制;一面用最卑劣的心态对烈士进行攻击,大搞自由心证式的批判。不觉得自己可笑嘛。
dxbdl 发表于 2010-3-24 11:24
还有,说什么因为彭跟他的关系使他对彭少了分敬畏就在高级作战会议上随意发言,这难道是理由么?在你眼里所谓军纪难道就是跟总司令一个人的关系问题么?跟总司令就敢他妈的,这不是自己是某人儿子的优越感造成的么?

如何能知道他的发言就是“不应该的”,他是彭德怀的秘书,也是总部的参谋。
优越感?有一个党主席的父亲就一定会有“优越感”?人家如果像你这样渴望享受“优越感”的话,可能把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吗?或者你只是妒忌人家的身世吧?
dxbdl 发表于 2010-3-24 11:30
你的意思是一定是要知道必死无疑再上战场才能说明人家没有私心?就算是到最前线去也不一定“当时就知道他儿子能死”吧?
“鸭绿江以南最安全的地方”也安全不过鸭绿江北吧。
关于“毛岸英在会上发言”的问题我补充一点内容:当时彭总因为第一次战役的失利(不是失败),对一些部队缩手缩脚的做法进行了很严厉的批评,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万岁军”38军。大家摄于彭总的威严,一时无人敢吭声,这时毛岸英“冒失”地发了几分钟言,没有任何材料记录他当时说了什么,我猜测最大的可能是一些缓和气氛的话,所谓“不应该说话”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在回忆录里(好像就是作战部副部长杨迪的回忆录),作者只是惊讶于毛岸英“敢”在彭总生气时说话(因为别人都吓得不敢说话),觉得竟然有人不“怕”彭总,而不是指责毛岸英不该说话。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1:50


    因为防空命令说得很清楚,除了值班的以外一律疏散,毛岸英就没有值班任务,他就不该这个时候跑到办公室来,包括高瑞欣当天也不是值班人员。更别说热饭了。

难道你认为他有什么理由当时出现在这个地方么?
至于毛岸英为什么不怕彭总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3:46

我没有那意思。他到总部是不是有生命危险与私心不私心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是说知道有危险才说明没有私心,或者不知道有危险就说明有私心,你不要乱联系。

客观地说,当时中国领导人并不知道美国空军有多厉害,他们因为就没见识过,那些领导人和军人眼里所谓的空中优势也就是日本人和国民党空军那个水平,所谓美国军队的装备也就是国民党美械师那个水平,实际上差远了。当时他们不可能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包括毛泽东本人在内。彭德怀为什么一直对防空不积极,就因为不知道厉害。难道这不能说明他们其实并不认为毛岸英是随时随地冒着生命危险么?

因此,你所谓让毛岸英去朝鲜是高风险还看不到收益,还什么随时随地面临牺牲的危险,这显然太牵强了。

另外,志司确实没有怎么遭受空袭,整个战争期间好象也没几次。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1:52


    如果你要抬这种杠的话,我只能告诉你不打仗比在总部更安全。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5:57


    你可以不怕总司令个人,你眼里也可以没有军队的纪律和规矩么?
关于私心一节,我写的回复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显示出来,是否审核没通过?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3:36


    在那种会议上,不经许可,一个小秘书、翻译论得着说话么?这不是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是高级军事会议。如果他真有那个资格,何至于连志司作战处副处长都能想不明白?而且杨迪的原话是“说这说那”,这好象不是褒奖的意思吧?
你很确定当时他就没有值班任务吗?正常的时间里这就是他的工作岗位。
你在仔细看看我贴的有关回忆录节选,当时敌机来袭时甚至连防空警报都没有发,而是杨凤安看到美军轰炸机都俯冲投弹了,才喊的“不好,快跑”离房门近的几个人才及时跑出去了,可见当时的防空工作如何潦草 。
所谓的防空纪律本身就极不完善。
如果防空纪律完善的话,就应该有系统的对空观察哨,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网络的体系(雷达就不敢奢望了),以便及时发出敌机来袭的警报。
如果防空纪律完善的话,就应该有人专门负责巡查对空警戒令发出之后的执行情况。
如果防空纪律完善的话,就根本不应该有毛岸英牺牲的那个“作战室”。
如果防空纪律完善的话,难道毛岸英和高瑞新自己不想活了去违反它吗。
如果不是毛岸英的牺牲,真不知到何时才有真正的“防空纪律”。
如果一定要追究责任,倒是作为最高首长的彭德怀首当其冲,难辞其咎,谁让他不够重视!
这难道是只和毛岸英有关吗?这事关整个人民志愿军几十万将士的生命安危!!!
dxbdl 发表于 2010-3-24 16:13
你就能确定当时毛岸英发言时没有经过彭总的允许吗?如果他当时说的话很不靠谱,为什么当时没有人阻止他,就算彭总碍于面子不好说他,根本不知道毛岸英身份的其他人不会阻止他?哪怕是使眼色暗示呢?
我从没见过有那一条纪律明确不允许参谋军官绝对不能在那样的会议上发言,当然在军中对彭总这样道高望重的元帅以及其他高级将领会有约定俗成的尊敬,但是这不是限制毛岸英发言的充分理由,而且按我主贴里陈述的理由,才当了3个月中国军人的毛岸英完全可能不了解这些所谓的“规矩”。
试想你刚去某处的话,会有人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你“何时可以说话,何时不能说话”吗?
再说当时的人民解放军一条最令人称道的“规矩”叫做“官兵一致,军事民主”,毛岸英很可能只知道“官兵一致,军事民主”,而不知道在彭总面前“何时可以说话,何时不能说话”。因此你最多可以指责他“不通世故”,而不能指责他“没有军队的纪律和规矩”(倒像是国军的规矩)。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6:48

不是我确定的,是彭德怀的军事秘书确定的!
一来,毛岸英就没有被安排过值班任务;二来那天值班的人是很明确的。所以我才说那天他不值班,所以他不该在那儿!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6:48


    你甭说什么完善不完善,不完善你就可以不遵守了?命令下了,你说不完善,所以已有的内容对你就没约束力了?你就有权自行更改了?

    所谓军法如山到你这儿就不是了?
kyoukini 发表于 2010-3-24 17:09

你没见过就行么?什么样的会议谁该干什么事是有规矩的,这个所有有工作经验的人都该懂吧?

那天是军事会议,而且好像还是军以上领导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毛既不是部队首长,也不是彭德怀的军事秘书,他是机要秘书和俄文翻译。
你如何确定当时毛岸英就没有相关的任务?难道作为彭德怀身边的秘书,翻译,参谋一定要彭德怀本人的手令才能严格的排定值班班次吗?你看来没有一点的军队机关的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