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链岛内航母战斗群生存能力,求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34:40
现阶段在台湾问题未果的情况下,咱们的航母战斗群在第一链岛内的生存能力有多大?远离岸基航空兵前出到岛链外或者进入印度洋呢?看看高手的看法现阶段在台湾问题未果的情况下,咱们的航母战斗群在第一链岛内的生存能力有多大?远离岸基航空兵前出到岛链外或者进入印度洋呢?看看高手的看法
有航母战斗群还要岸基航空兵干吗


你说的是老瓦配J15面对美日台联军?
算了吧
还是去南海吓吓猴子比较靠谱.

你说的是老瓦配J15面对美日台联军?
算了吧
还是去南海吓吓猴子比较靠谱.
在第一岛链内,航母战斗群基本上没什么生存能力,不管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
这个东西初期就是对付争议海域的威胁的。顺便保护油路的安全。
可以断言的就是咱们的航母一出来,日本就不再是造个直升机驱逐舰那么安分了。
问的就是,当前情况下造航母,除了能亮一亮肌肉还有什么实际的必要
在第一岛链内航母的作用十分有限!
应该是在南海方向用的吧,那边是特别需要这个的
{:3_90:}你的航母造来做啥的?
海军舰队防空包含战略与战术两个紧密联系的层面。

苏联军事顾问小组曾经向中国提出了一套国家防御战略计划建议。这个建议包含很多内容,其中提出中国应扩大国家滨海防御纵深,部署防御系统。核心思想就是在国家战略防御、濒海方向战役行动等情况下,将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作为早期预警体系,引导岸基航空兵实施拦截作战.

遂行战略防御作战。这包括在领海线外的公海建立全天候的防御识别圈,对任何进入这个范围的船只和飞机,都进行监视和跟踪,对空中和海面入侵目标作出早期预警和执行拦截作战。海军水面舰队作为战略前沿延伸,首先需要建立舰队防空体系(防空型航母),才能具备遂行这种战略的能力。按照当时典型的战术战役准则,在防空作战中,海军编队的地位主要作为延伸的战略雷达哨和远离海岸的对空引导指挥所,形成对大片海域的有效控制,其中岸基航空兵和警戒引导舰队构成的防空圈,能够向海外前推伸200海里以上。

苏联顾问小组提出的战略规划建议,在中国沿海建立4个这样的控制海域。据推测包括辽东和山东附近黄海海区、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区、广州附近的南海海区,形成对这此主导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区的战略屏护。
近海防御战略计划中,执行防空作战的主体是海军舰艇和航空兵作战飞机。这个体系化的战略规划建议,要求建造装备中远程雷达的舰艇,编队必须拥有全天候的对空和对海警戒能力。同时这些舰艇可以根据战备等级,以编队形式在岸基雷达和作战飞机的作用半径内的任何海域进行部署,同时承担对空和对海警戒与防御作战。舰队既是战略预警雷达哨,又是战略防御体系中第二线的作战力量。因此必须具备抗击敌方相当规模攻击的能力。美国和欧洲海军将这种方式称为舰队节点防空,即为舰队充当雷达哨和外层防空,而中国舰队则是屏护大陆本土。这种战略思想决定了海军发展方向是建造能够适应在近海充当这种角色的舰艇和相应装备体系。这个计划当时是否被中国高层采纳不得而知,但是对中国海军作战思想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
TG也不能永远在第一岛链里窝着吧
第1岛链航空战中,空军唱主角(500-800架作战半径超过1300KM的重型机),

部署在台湾海峡以南水域的海军舰载航空兵(60-80架重型舰载机)作为一支奇兵使用,通过巴士海峡进入太平洋,从对方意料不到的太平洋方向上发动远距离奇袭式打击.

以及用于牵制敌人航母战斗群的运用.

我们规模极其有限的舰载机单位主要用于远距离(海上奔袭距离超过1000KM)奇袭式打击(对地攻击)任务.能够隐形突防当然是最理想的.航母必须为四代重型机上舰留有余地.(或者说,如果考虑到上舰的需要,我国的四代重歼必须控制一下尺寸重量,起码不能超过SU-27.飞机造小一些,可以提高推重比,还能减少复合材料使用成本).
ICV-20 发表于 2010-3-9 15:59


这不是杜力特轰炸东京,规模有限的力量深入太平洋面将面对敌方优势航空兵的围捕,而造成损失又是无法承受的。个人认为规模有限的航母力量在近海是浪费,在远海缺乏海外基地支持又无所作为
ICV-20 发表于 2010-3-9 15:59


这不是杜力特轰炸东京,规模有限的力量深入太平洋将面对敌方优势航空兵的围捕,而造成损失又是无法承受的。个人认为规模有限的航母力量在近海是浪费,在远海缺乏海外基地支持又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