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发动机“核心机”总师获金奖 研制目标基本实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34:04



江和甫

在振兴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艰难历程中,作为技术领军人,他担任过多个型号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航空动力创新路,攀登航空动力新高峰,实现了我国航空动力的新跨越。

    他就是我国著名航空动力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航天月桂奖、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的获得者,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总设计师江和甫。   

航空动力报国路

    1940年3月,江和甫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农村家庭,4岁那年,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幼小心灵中的母爱和父亲言谈中生母的寄托,成为激励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动力。

    在之后父亲和养母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成长经历中,更让他暗自逐渐形成了一大心愿——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有出息,除了工作和事业之外,要在父亲与养母身边尽孝,以如愿生母的希冀。

    1961年7月,江和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分配到沈阳410厂,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曾多次向同事表露过,想调回家乡工作,以便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和养母。

    然而,每每在事业与家事之间选择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航空报之国之路,把尽孝的情感埋藏在了心底,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在了航空报国的行动之中。

    他是一位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的航空科研攻坚战士。

    50年来,为了振兴我国的航空动力事业,江和甫曾先后多次辗转沈阳、贵州、四川的航空工业单位工作。

    1968年年底,江和甫和爱人都在沈阳410厂当设计员。

    当时,上级决定要抽调两名科技人员去贵州,支援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
贵州是一个条件极差的山区地带,当时领导为确定派往人选感到特别犯难,在这种情况下,江和甫却主动找领导要求说:“让我们两口子都去吧!”就这样,1969年年初,他和爱人一起到了条件极其艰苦的贵州工作。

    1975 年,江和甫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他心里倍感焦急,便向组织提出调到无锡工作,那里离他的家乡近,上级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也就同意了。

    事后,他又反复掂量:贵州发动机研究所正处于创建之初,很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自己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

    当上级领导问到他改变主意的原委时,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这里正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为了家事走了,说不过去。”

    1976年,父亲的病情更加严重,他请假回去探望,病中的父亲对他说:“你还是早点回单位去吧,我‘走’的时候,你就别回来了——路这么远,工作又那样忙。

    ”父亲弥留之际,因工作实在无法离开,他未能当面为父亲送终,也未能亲自料理父亲的后事,这成了他的终身憾事。

    此后,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涡喷13系列发动机的研制,使涡喷13发动机成为当时我国主战机种的动力装置。

    90年代初,为启动某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的研制,上级调江和甫到坐落在四川的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担任总设计师。

    通过研制团队几年的奋战,该型“核心机”在高空台进行了试验,技术性能达到了设计标准。
当时,空军和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组在评审结论中写道:这是我国在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1999年下半年,年近六旬的江和甫把手头的工作分解给几位副总师。

    他想在退休之前妥善安排好工作,与老伴一起回家乡安度晚年,以了却盼了40多年的思乡情怀。

    此时,新项目的研制工作同样离不开他。

    上级领导约他谈话,见面寒暄几句之后,知道领导来意,江和甫便先开了口:“什么都别说了,我继续干就是了。”两双激动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老伴还在纳闷:“不是说好了,我们自己带着这把老骨头回家乡吗?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从此,江和甫又亲自筹划设计、分析关键技术、核算数据、出入于试验件加工、装配和试验现场,他率领由我国航空业界50多个单位组成的团队,继续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航空动力工程科研征程……

    航空动力创新路

    江和甫担任某型发动机“核心机”总设计师时,他提出了“既要先进性,又要可实现性”的研制工作思路。通过潜心研究,科学决策,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目标基本实现,步入了新的研制阶段,推进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进程。   

实现了“从引进、测仿、改进到按航空发动机发展规律自主研制,从单项技术预研向“按装备要求高度集成预研” 的历史性转变

    在“核心机”研制阶段,江和甫就着手为“验证机”和型号研制做了大量先期工作

    他提出了“核心机”要上高空台试验的构想,这是一个打破航空发动机研制惯例的技术新设想,给本来就十分艰巨、技术风险非常大的研制工作,又增添了很多难点和风险。

    他说:“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效益,就赶不上国家要求的进度。”

    他不断加压,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暴露问题

    他说:“尽量把问题暴露在前期,才有时间去攻关和解决;不然,后面接手这一工作的同志难度和技术风险将会更大。”

    某型发动机“核心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第一轮设计经试验后,有的技术性能没有达标,一度成了研制道路上的拦路虎。

    作为研制牵头单位的涡轮院及其科研人员压力很大。

    为鼓舞、振作士气,江和甫在分析中指出:“科研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我们第一轮设计的部件没有完全达标,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如没有今天这台不达标部件的再认识、再实践过程,哪会有日后完全达标的部件呢?
在参研科技人员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之后,江和甫又指导科技人员对部件进行修改设计。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和大家按照倒排的进度,天天攻坚、夜夜鏖战,修改设计的方案作了很多个,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优化,筛选并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

    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部件的修改设计,下厂加工,全部试验。

    修改设计后的部件,经试车台实验验证,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有的指标还超过了设计要求。

    业界专家在评审中称该部件“具有先进水平,能满足某型发动机工程运用。”

    江和甫还为我国航空动力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首先提出了“系列核心机研制派生发展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以满足我国不同推力等级发动机的装备需求。

    如今,这一战略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航空动力领军人

    江和甫常说:我们搞航空动力研制的人,要攻克科研技术难关,就要像战争年代战士攻克堡垒一样,应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智慧,甚至生命,这正是他航空报国的一生追求。江总的奋发精神、工作作风为大家做出了表率。只要他没有出差,夜里十点以前要找他只能到办公室,节假日也是如此。

    就是出差回来,只要不超过晚上八点,他会径直去办公楼,接着就组织开会,布置工作、分析技术问题。凡是重要的试验、加工、装配,他都要深入一线,与员工一道熬更守夜。

    试验一般都在夜间进行,一次试验往往要连续进行10多个小时;试验结束后,他又马上去分析和处理数据和布置下一步工作。

    作为型号总设计师,亲自跟产在业界是少见的。

    在某型发动机“核心机”加工和总装的关键时期,江和甫深入到贵阳、西安等地去跟产加工长达三个多月,到现场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

    领导和同事都劝他:“注意身体,在办公室里指挥就行了,毕竟你已是60多岁的人了。”

    他总是说:“我不能光听汇报,还要原原本本地了解现场的情况,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

    江和甫十分注意发扬技术民主,喜欢与普通技术人员交谈,乐意听取不同意见。

    同事们赞扬他是“领导的思维、专家的学识、同事的姿态”。

    他治学严谨,对新技术富有探索精神,工作兢兢业业,处处以身作则。在名利面前,他总是谦让。在科研项目申报奖励时,他常常利用手中的“排名权”把自己排在靠后的位置。他常这样勉励院里年轻科技骨干:“工程科研是高度社会化的集体劳动,任何一个成果都是集体劳动与全体参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在荣誉面前要主动让、别去争,与我们共事的人才会贡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智慧,这是与人共事的基本操守。

    江和甫以拳拳报国之心,不断探索航空动力创新之路,为我国航空动力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严于律己的作风和与人为善、公而忘私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了一大批人。

    “个人事业的舞台是党给的。

    如果要有一点成绩的话,就是必须在国与家、公与私、勤与惰之间战胜自己。

    ”这既是江和甫自勉的格言,更是他一生航空报国、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老牛自知韶光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江和甫在荣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后,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代表我们项目团队来领奖的;我所负责的这个项目,后面的研制路程还很长,也非常艰难,还需要整个团队保持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坚持不懈,继续前进。”http://military.china.com/05/11078235/20110622/16608202.html


6.jpg (45.1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2 11:19 上传


江和甫

在振兴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艰难历程中,作为技术领军人,他担任过多个型号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航空动力创新路,攀登航空动力新高峰,实现了我国航空动力的新跨越。

    他就是我国著名航空动力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航天月桂奖、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的获得者,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总设计师江和甫。   

航空动力报国路

    1940年3月,江和甫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农村家庭,4岁那年,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幼小心灵中的母爱和父亲言谈中生母的寄托,成为激励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动力。

    在之后父亲和养母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成长经历中,更让他暗自逐渐形成了一大心愿——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有出息,除了工作和事业之外,要在父亲与养母身边尽孝,以如愿生母的希冀。

    1961年7月,江和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分配到沈阳410厂,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曾多次向同事表露过,想调回家乡工作,以便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和养母。

    然而,每每在事业与家事之间选择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航空报之国之路,把尽孝的情感埋藏在了心底,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在了航空报国的行动之中。

    他是一位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的航空科研攻坚战士。

    50年来,为了振兴我国的航空动力事业,江和甫曾先后多次辗转沈阳、贵州、四川的航空工业单位工作。

    1968年年底,江和甫和爱人都在沈阳410厂当设计员。

    当时,上级决定要抽调两名科技人员去贵州,支援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
贵州是一个条件极差的山区地带,当时领导为确定派往人选感到特别犯难,在这种情况下,江和甫却主动找领导要求说:“让我们两口子都去吧!”就这样,1969年年初,他和爱人一起到了条件极其艰苦的贵州工作。

    1975 年,江和甫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他心里倍感焦急,便向组织提出调到无锡工作,那里离他的家乡近,上级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也就同意了。

    事后,他又反复掂量:贵州发动机研究所正处于创建之初,很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自己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

    当上级领导问到他改变主意的原委时,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这里正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为了家事走了,说不过去。”

    1976年,父亲的病情更加严重,他请假回去探望,病中的父亲对他说:“你还是早点回单位去吧,我‘走’的时候,你就别回来了——路这么远,工作又那样忙。

    ”父亲弥留之际,因工作实在无法离开,他未能当面为父亲送终,也未能亲自料理父亲的后事,这成了他的终身憾事。

    此后,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涡喷13系列发动机的研制,使涡喷13发动机成为当时我国主战机种的动力装置。

    90年代初,为启动某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的研制,上级调江和甫到坐落在四川的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担任总设计师。

    通过研制团队几年的奋战,该型“核心机”在高空台进行了试验,技术性能达到了设计标准。
当时,空军和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组在评审结论中写道:这是我国在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1999年下半年,年近六旬的江和甫把手头的工作分解给几位副总师。

    他想在退休之前妥善安排好工作,与老伴一起回家乡安度晚年,以了却盼了40多年的思乡情怀。

    此时,新项目的研制工作同样离不开他。

    上级领导约他谈话,见面寒暄几句之后,知道领导来意,江和甫便先开了口:“什么都别说了,我继续干就是了。”两双激动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老伴还在纳闷:“不是说好了,我们自己带着这把老骨头回家乡吗?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从此,江和甫又亲自筹划设计、分析关键技术、核算数据、出入于试验件加工、装配和试验现场,他率领由我国航空业界50多个单位组成的团队,继续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航空动力工程科研征程……

    航空动力创新路

    江和甫担任某型发动机“核心机”总设计师时,他提出了“既要先进性,又要可实现性”的研制工作思路。通过潜心研究,科学决策,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目标基本实现,步入了新的研制阶段,推进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进程。   

实现了“从引进、测仿、改进到按航空发动机发展规律自主研制,从单项技术预研向“按装备要求高度集成预研” 的历史性转变

    在“核心机”研制阶段,江和甫就着手为“验证机”和型号研制做了大量先期工作

    他提出了“核心机”要上高空台试验的构想,这是一个打破航空发动机研制惯例的技术新设想,给本来就十分艰巨、技术风险非常大的研制工作,又增添了很多难点和风险。

    他说:“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效益,就赶不上国家要求的进度。”

    他不断加压,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暴露问题

    他说:“尽量把问题暴露在前期,才有时间去攻关和解决;不然,后面接手这一工作的同志难度和技术风险将会更大。”

    某型发动机“核心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第一轮设计经试验后,有的技术性能没有达标,一度成了研制道路上的拦路虎。

    作为研制牵头单位的涡轮院及其科研人员压力很大。

    为鼓舞、振作士气,江和甫在分析中指出:“科研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我们第一轮设计的部件没有完全达标,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如没有今天这台不达标部件的再认识、再实践过程,哪会有日后完全达标的部件呢?
在参研科技人员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之后,江和甫又指导科技人员对部件进行修改设计。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和大家按照倒排的进度,天天攻坚、夜夜鏖战,修改设计的方案作了很多个,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优化,筛选并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

    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部件的修改设计,下厂加工,全部试验。

    修改设计后的部件,经试车台实验验证,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有的指标还超过了设计要求。

    业界专家在评审中称该部件“具有先进水平,能满足某型发动机工程运用。”

    江和甫还为我国航空动力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首先提出了“系列核心机研制派生发展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以满足我国不同推力等级发动机的装备需求。

    如今,这一战略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航空动力领军人

    江和甫常说:我们搞航空动力研制的人,要攻克科研技术难关,就要像战争年代战士攻克堡垒一样,应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智慧,甚至生命,这正是他航空报国的一生追求。江总的奋发精神、工作作风为大家做出了表率。只要他没有出差,夜里十点以前要找他只能到办公室,节假日也是如此。

    就是出差回来,只要不超过晚上八点,他会径直去办公楼,接着就组织开会,布置工作、分析技术问题。凡是重要的试验、加工、装配,他都要深入一线,与员工一道熬更守夜。

    试验一般都在夜间进行,一次试验往往要连续进行10多个小时;试验结束后,他又马上去分析和处理数据和布置下一步工作。

    作为型号总设计师,亲自跟产在业界是少见的。

    在某型发动机“核心机”加工和总装的关键时期,江和甫深入到贵阳、西安等地去跟产加工长达三个多月,到现场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

    领导和同事都劝他:“注意身体,在办公室里指挥就行了,毕竟你已是60多岁的人了。”

    他总是说:“我不能光听汇报,还要原原本本地了解现场的情况,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

    江和甫十分注意发扬技术民主,喜欢与普通技术人员交谈,乐意听取不同意见。

    同事们赞扬他是“领导的思维、专家的学识、同事的姿态”。

    他治学严谨,对新技术富有探索精神,工作兢兢业业,处处以身作则。在名利面前,他总是谦让。在科研项目申报奖励时,他常常利用手中的“排名权”把自己排在靠后的位置。他常这样勉励院里年轻科技骨干:“工程科研是高度社会化的集体劳动,任何一个成果都是集体劳动与全体参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在荣誉面前要主动让、别去争,与我们共事的人才会贡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智慧,这是与人共事的基本操守。

    江和甫以拳拳报国之心,不断探索航空动力创新之路,为我国航空动力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严于律己的作风和与人为善、公而忘私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了一大批人。

    “个人事业的舞台是党给的。

    如果要有一点成绩的话,就是必须在国与家、公与私、勤与惰之间战胜自己。

    ”这既是江和甫自勉的格言,更是他一生航空报国、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老牛自知韶光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江和甫在荣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后,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代表我们项目团队来领奖的;我所负责的这个项目,后面的研制路程还很长,也非常艰难,还需要整个团队保持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坚持不懈,继续前进。”http://military.china.com/05/11078235/20110622/16608202.html
不错的老头哦...
只要出了成绩,怎么吹也随他去了
那就好好出成绩。
1999年

10年磨一剑啊
这个老头长的跟宋晓军有些像
无论怎么说,只要踏实做贡献,就应该赞叹。
koala2010 发表于 2011-6-22 23:19
这个老头长的跟宋晓军有些像
那就不妙了,宋的嘴炮可是挺大的。希望这个江是个实在人。
研究核心机 好像一直都不难

为什么每次最后都变成老大难
在某型发动机“核心机”加工和总装的关键时期,江和甫深入到贵阳、西安等地去跟产加工长达三个多月,到现场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

WS-15貌似没有歌星的事儿
hlover96 发表于 2011-6-27 20:55
研究核心机 好像一直都不难

为什么每次最后都变成老大难
量产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