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信息研究重大突破 达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03:21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五个粒子的量子互动传输,使我国的量子信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关研究成果昨天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

    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方面。量子通信技术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目前通信方式的保密问题,确保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量子计算技术将使科学家们在未来制造出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现在最快的计算机还要快上万亿倍。

    为了确保量子信息传输和量子计算的可靠性,必须实现五个粒子以上的量子互动传输,这一直是国际公认的科研难题。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三年努力,最近攻克了这一世界科研难题。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五粒子纠缠 超发达国家水平

    科技日报消息:7月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性传输的试验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在多粒子纠缠态的研究方面成功超越了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

    粒子中出现的“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之为“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是近年来国际上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量子密码通信或量子态隐性传输,必须让距离遥远的两地共同拥有最大的“量子纠缠态”,也必须掌握量子纠错这一最为关键的技术,但要实现普遍而且适用的量子纠错,仅仅靠已经发现的三粒子和四粒子之间的纠缠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必须同时把五个粒子纠缠起来,并且加以相关控制才行。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经过不懈努力,利用五光子纠缠源,成功地演示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态隐性传输,即“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性传输。在实验中,他们在不确定选择某个粒子作为量子态输出终端的情况下,先将一个粒子的量子态隐性传输到另外多个纠缠着的粒子上——尽管这些粒子分别在相距遥远的不同地点,但他们发现只要通过适当的操作,仍然可以将输入的量子态在任意选定的一个粒子上读出。(记者 郑千里)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五个粒子的量子互动传输,使我国的量子信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关研究成果昨天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

    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方面。量子通信技术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目前通信方式的保密问题,确保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量子计算技术将使科学家们在未来制造出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现在最快的计算机还要快上万亿倍。

    为了确保量子信息传输和量子计算的可靠性,必须实现五个粒子以上的量子互动传输,这一直是国际公认的科研难题。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三年努力,最近攻克了这一世界科研难题。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五粒子纠缠 超发达国家水平

    科技日报消息:7月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性传输的试验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在多粒子纠缠态的研究方面成功超越了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

    粒子中出现的“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之为“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是近年来国际上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量子密码通信或量子态隐性传输,必须让距离遥远的两地共同拥有最大的“量子纠缠态”,也必须掌握量子纠错这一最为关键的技术,但要实现普遍而且适用的量子纠错,仅仅靠已经发现的三粒子和四粒子之间的纠缠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必须同时把五个粒子纠缠起来,并且加以相关控制才行。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经过不懈努力,利用五光子纠缠源,成功地演示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态隐性传输,即“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性传输。在实验中,他们在不确定选择某个粒子作为量子态输出终端的情况下,先将一个粒子的量子态隐性传输到另外多个纠缠着的粒子上——尽管这些粒子分别在相距遥远的不同地点,但他们发现只要通过适当的操作,仍然可以将输入的量子态在任意选定的一个粒子上读出。(记者 郑千里)
"成功超越了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em01][em02]
<P>重大好消息,希望祖国的尖端科学技术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P><P>[em06]</P><P>虽然我基本不懂这个是什么东东,我只听说,量子电脑的技术相当恐怖,可以预测气象模型,更可以解开目前世界上的任何数学密码</P>
[em07][em01][em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7 22:25:45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7 22:20:06编辑过]
三年前是三个量子,现在是五个.................基础研究就是这样,每一小步都不得了..................
<P>    “远程传送这一词汇最初源于科幻小说的《星际旅行》。星球战士可以在某一地点突然消失而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点。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某种手段,可把某一客体以最快捷的方式送到遥远的另一地点?如果有,又将是一种什么手段?”</P><P>     潘建伟说:“以上种种问题,科学家未来需要探究、加以实现。”最近6年里,潘建伟做出了多项原创性的世界级成果,他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送以及纠缠态交换,欧洲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分别评选该工作为1997年度世界物理学的十大进展之一,《自然》杂志从百年来在该杂志发表过的物理学论文中选出21篇经典性论文,该研究成果也在其中;首次成功实现三光子、四光子纠缠态,并利用多粒子纠缠态首次成功地实现了GHZ定理的实验验证,揭示了量子力学非定域性与爱因斯坦定域实在论之间的矛盾,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为1999年度世界物理学的十大进展。潘建伟教授累计已在《自然》上发表论文5篇;在国际刊物《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论文14篇,相关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1000多次,其中,关于量子态隐形传送的论文是目前国际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引用频次最高的论文,也是1997年在国际上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中引用频次最高的十篇论文之一。就在前不久的几天里,潘建伟被《物理评论快报》接连告知,他和中科大的同事关于《四光子最大纠缠态中量子力学非定域性的实验检验》、《两粒子纠缠态的充分必要判据》两篇论文被接受发表。“现代量子物理研究的不断进展,无疑为人类铺就了一条让幻想走向现实的道路。或许积以时日,几个世纪之后就能够传输人类本身,不仅是像《星际旅行》中那样的科学幻想而已。”潘建伟说:“但我们在‘星际旅行’前,一切的科学研究都要脚踏实地。” </P>
顶一下。
不顶不行
<P>好消息</P>
尽管这样的科技转为生产力还须时日,但这样的进步等于人类向前跨了一大步。顶!
好!好![em01][em01]
up
呵呵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决定了这项科研成果的意义。[em05]
<B>以下是引用<I>henryu</I>在2004-7-7 22:19:00的发言:</B>

<P>以目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计算几百亿年的计算量</P>
<P>
</P>

<P>这会是在计算什么?</P>[em06][em06][em01]
<B>以下是引用<I>kacu</I>在2004-7-8 19:02:00的发言:</B>
&gt;
<P>这会是在计算什么?</P>[em06][em06][em01]


要破解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公开密钥,就需要以目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计算几百亿年才能得到密码
这是我国首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于《Nature》
[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