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答记者问:重庆建公租房不差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36:12
重庆商报3月5日报道 3月4日,北京,国谊宾馆,20时。60家中外新闻媒体,近100名记者,密密麻麻的“长枪大炮”,齐刷刷地准备着,等待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黄奇帆发布重庆新闻……

20时13分,黄奇帆来到会场,但从门外就被央视等媒体堵住,50米不到的距离,足足走了5分钟,采访一直持续到深夜11时……

经济结构调整

三驾马车拉动将变“442”模式

记者:去年中央为2010年的经济发展定调时,就表示要从快速增长调整为稳步增长。但不少省市将投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庆是这样的吗?

黄奇帆: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经济拉动的模式问题。这里有投资拉动、需求拉动、出口拉动三驾马车。过去70%-80%是投资拉动,其次是出口,内需拉动很低,甚至是负的。这是不能持久、不能持续的。所以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必然。

各省有各省的情况。就重庆来说,就是怎么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问题。目前,重庆经济增长70%靠投资拉动,40%靠内需拉动,加在一起已经110%了,说明出口拉动实际上是负的。我们的目标是,投资拉动占40%,消费拉动占40%或者50%,出口能够拉动10%甚至20%,变成442或者451这种模式,就是很科学的了。

记者:重庆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黄奇帆:去年,重庆工业增长10%,房地产增长17.5%,金融业的增长是35%,金融GDP增长35%,零售的增长是22%,这个情况下,我们的GDP增长14.9%,占全国第三位。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投资拉动起作用以外,金融的增长做了很大贡献,而这是不靠硬投资的。

目前,我们努力地争取把金融业、商业零售,把不需要多少投资,靠转变机制就能启动的消费模式发展起来。

记者:请问重庆作为一个重化工城市,在国家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该如何优化结构?

黄奇帆:重庆是西部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也是一个重化工城市,我们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呢?一个是转变产业结构,把过去比较低的第三产业及新型服务业,包括软件等发展起来。

另外,从工业产业来说,原来是重化工比重较高,现在信息产业正在加快搞上去。如在2000年时,重庆信息产业占重庆工业的比重只有1%,目前已经达到了15%。但还不够,三年以后重庆信息产业将占整个工业比重的30%以上。

公租房建设

不会有资金困难也不会带来腐败

记者:重庆为什么要推公租房?在当前住房制度下,其意义在哪里?

黄奇帆:重庆推出公租房,是要改变过去20年形成的靠商品房一条腿、独木桥走路的模式,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双轨制模式,就是说,60%到70%的人靠商品房、30%到40%的人靠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

以前中国住房制度都是计划经济的公房配置体制,老百姓自己不用买房,租住政府配置公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供应量太小,所以在座各位的父母亲,大多数都有“蜗居”的生活经历。后来逐渐形成了100%商品房制度,这也有缺陷,即使是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也有政府保障性住房出租。

廉租屋一般占3%左右,保障最困难人群。公租房则提供给中低收入人群,租金大体是同类地区、同类型商品房的60%,这样老百姓买不起房,就可以租房子住。

当然,廉租房和公租房都是一个小区、一个环境,大家生活在一起才能和谐,另外,这些房子并不一定就在边角地带去造,我们选择建在轨道交通方便的地方。重庆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参照商业楼盘,进行高规格设计、无差别安排,充分满足“宜居”要求,成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重要体现。

我们将在10年内造2000万平米,其中近两、三年就要建1000万平米。

记者:如此大规模建设公租房,会不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黄奇帆:不会。我们算了账,因为是公租房,成本大体2000多元/平方米,2000万平方米就是500亿,500亿如果分十年,平均每年50亿。前三年,我们应该花250亿,这250亿也不会全是财政拨款,财政性支出100亿够了,可以借款150亿,项目资产负债率很合理,今后出租的钱哪怕打六折,收来的租金也够付150亿贷款的资金,这个是可以循环的。

记者:公租房运作中,会不会出现权力寻租问题,产生腐败呢?

黄奇帆:我认为,公租房本身就是一个防止腐败的系统,为什么呢?首先,公租房十年二十年内不卖,不会发生利益和产权输送。现在一些地方的经济适用房,为什么会产生“假冒”呢?因为买了经济适用房五年后,可以当商品房卖。2000元买进,五年后就可以六、七千卖出,每平方米就产生了5000元的利益。所以就会有人钻空子。

相反,公租房的服务对象,门槛要相对宽松一点。只要是这个城市的中低收入群体,暂时买不起房,他想来租房,一般就可以租给他们。另外,外地到重庆来打工也好,大学生就业也好,甚至境外的人士找到了工作,一时没有钱买商品房,也可以租房。所有的农民工进城以后,在重庆城里有工作岗位,成为了常住人口也可以租房。

所以面对这么一个很开放的系统,腐败反而不容易了。

统筹城乡

今明两年300万农民转城市户籍

记者:重庆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进行两年多的探索,你如何看待统筹城乡?

黄奇帆:让农民致富、城乡要素互动、善待进城农民工,这三个方面形成统筹城乡的全部问题。尤其是进城农民工问题解决好,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就解决了。在城市干了10多年,40多岁后没有劳动能力了,再回到农村,是对农民工最大的歧视。城市化过程,就是减少农民的过程,农民工变成城市居民的过程。离开这两句话,所有的城市化,都是脱离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记者:农民工问题如何解决呢?

黄奇帆:让民工在城市呆下来,就是解决城市户籍问题。一个城市户籍,绑着城市养老、医疗、读书、住房和就业五种福利。政府要在5个方面提供财政性支持。因此,户籍不是一张纸,政府必须要有准备。

记者:重庆将有多少进城农民工转为城市户籍?

黄奇帆:重庆直辖12年来,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增长了23个百分点,而户籍城镇化率只增长了2个百分点左右。两者比较,20个百分点就说明有数百万人没有城市户籍化。有了这个测算基础,重庆的思路是:首先将上世纪90年代被征地没有转户籍的150万人,转为城市户籍。再将在城区工作10年以上、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60万人转为城市户籍,带上家属总共就有150万人。计划今明两年,解决300万进城农民工户籍问题。再加上所有农村进城读书的学生,全部转为城市户籍,预计10年就有200万人。这两笔数字加起来,就有500万农民变成城市居民。

打黑除恶

解决了“混混经济”维护正常秩序

记者:过去一年,在平安重庆建设中,通过打黑除恶,重庆取得很大成绩,这对当地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黄奇帆:平安重庆是“五个重庆”之一。去年,重庆实施20万干部大下访活动。在大下访中,花了48亿元化解了下访中各种问题。平安重庆也包括打黑除恶。过去一年,就破了过去10多年积累的500多个命案。老百姓最大的冤屈,就是找不到杀害亲人的元凶。抓住了凶手,对社会民怨、情绪是最大的平复。

同时,打黑除恶,主要是解决了社会原始积累过程中,出现的无赖经济、混混经济,以及欺行霸市的黑恶行为。把这一批黑恶分子打掉后,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去年,外地各类企业到重庆投资1400多亿,增长40%多。利用外资增幅全国第一。

总体讲,打黑除恶,体现了民情,反映了民意,也清除了党内的腐败分子,改善了经济、社会环境。

记者:重庆打黑有什么特点?

黄奇帆:重庆直辖12年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都一以贯之按中央的部署要求打黑除恶,都是一个原则,一个目的。在过去10年期间,文强等人包庇黑帮分子,不挪开他们,很多刑事犯罪问题的处理效率就比较低。文强等被查处后,大家都看到了,去年一年重庆打黑的效率提高了。

领导班子

书记市长合作如鱼得水

记者:你今年当选重庆市长,我们想知道,你与薄熙来书记配合得如何?

黄奇帆:我和薄熙来书记配合默契,如鱼得水,相处得愉快来劲。目前,重庆市委、市政府班子之间,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记者:你当重庆市长以后,对你挑战最大的是什么?

黄奇帆:对我挑战最大的是让农村富裕起来,以及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IT产业

形成“1+3+100”产业集群

记者:金融危机之下,去年重庆IT产业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惠普为什么去内陆重庆呢?

黄奇帆:根据产业发展形势,我们有个判断,笔记本电脑在今后三四年的市场销售会翻番。全球在2008年销售了1.6亿台,2013年前后将销售3.2亿台,新增的1.6亿台由谁获得?重庆和惠普总部进行了战略讨论,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在重庆搞一个基地,生产4000万台,相当于把未来会增加的电脑市场占领了25%~30%,这样既有利于惠普的发展,也有利于重庆发展。

惠普为什么不在沿海扩产要跑到重庆去,是因为重庆搞了加工贸易的垂直整合。也就是说,两到三年内,80%的零部件在本地造,零部件和整机之间就是零距离物流成本。

可以说,重庆形成了“1+3+100”产业集群,未来可以成为一个8000万台电脑基地。

“八大投”模式

市政府不会为“八大投”担保贷款

记者:“八大投”是重庆重要的融资平台,目前运行状况如何?债务如何?

黄奇帆:重庆“八大投”目前的总资产达到4000多亿元,负债58%,是非常合理的。哪一个集团如果债务超过60%的话,就不能扩张了。

重庆政府有几个原则:一是市政府不会为“八大投”提供贷款担保;二是“八大投”之间不能相互担保,万一谁“死”了不能连累其他的;三是“八大投”里面的政府专项资金,不能干其他的事,互不交叉。

记者:重庆国企改革情况如何?

黄奇帆:重庆的国有企业在最近六七年创造了经验,取得了成效。国有资产增长速度全国排名最快。2003年国资总量为1700亿,现在突破1万亿,6年前排全国19位,现在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总量增长,结构也在优化。

政府债务

市政府负债300多亿是健康的

记者:去年,全国有8万亿元的债务,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重庆市政府有债务危机吗?

黄奇帆:8万亿元我无从判断。就重庆而言,我们市政府的债务有300多亿元,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的60%。一个政府的债务余额如果在年财政收入的60%以内,就应该是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假设有两倍、三倍、四倍,那就是风险,美国就是这样发生金融危机的。但某些区县的债务问题值得重视。

区域发展

“西三角”不是审批出来的

记者:去年重庆就提出了设立“西三角经济区”的建议,不知道审批进展如何?今年是否还有更大的计划?

黄奇帆:一个经济区的形成,不是靠行政审批批出来的,重要的是互补,靠市场自然形成,拿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来说,都不是国家批出来的。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地,以前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区域发展和合作受到了限制,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业的发展,我认为今后三地一定能形成经济带。
http://news.163.com/10/0305/05/6105S52U000146BD_2.html重庆商报3月5日报道 3月4日,北京,国谊宾馆,20时。60家中外新闻媒体,近100名记者,密密麻麻的“长枪大炮”,齐刷刷地准备着,等待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黄奇帆发布重庆新闻……

20时13分,黄奇帆来到会场,但从门外就被央视等媒体堵住,50米不到的距离,足足走了5分钟,采访一直持续到深夜11时……

经济结构调整

三驾马车拉动将变“442”模式

记者:去年中央为2010年的经济发展定调时,就表示要从快速增长调整为稳步增长。但不少省市将投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庆是这样的吗?

黄奇帆: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经济拉动的模式问题。这里有投资拉动、需求拉动、出口拉动三驾马车。过去70%-80%是投资拉动,其次是出口,内需拉动很低,甚至是负的。这是不能持久、不能持续的。所以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必然。

各省有各省的情况。就重庆来说,就是怎么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问题。目前,重庆经济增长70%靠投资拉动,40%靠内需拉动,加在一起已经110%了,说明出口拉动实际上是负的。我们的目标是,投资拉动占40%,消费拉动占40%或者50%,出口能够拉动10%甚至20%,变成442或者451这种模式,就是很科学的了。

记者:重庆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黄奇帆:去年,重庆工业增长10%,房地产增长17.5%,金融业的增长是35%,金融GDP增长35%,零售的增长是22%,这个情况下,我们的GDP增长14.9%,占全国第三位。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投资拉动起作用以外,金融的增长做了很大贡献,而这是不靠硬投资的。

目前,我们努力地争取把金融业、商业零售,把不需要多少投资,靠转变机制就能启动的消费模式发展起来。

记者:请问重庆作为一个重化工城市,在国家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该如何优化结构?

黄奇帆:重庆是西部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也是一个重化工城市,我们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呢?一个是转变产业结构,把过去比较低的第三产业及新型服务业,包括软件等发展起来。

另外,从工业产业来说,原来是重化工比重较高,现在信息产业正在加快搞上去。如在2000年时,重庆信息产业占重庆工业的比重只有1%,目前已经达到了15%。但还不够,三年以后重庆信息产业将占整个工业比重的30%以上。

公租房建设

不会有资金困难也不会带来腐败

记者:重庆为什么要推公租房?在当前住房制度下,其意义在哪里?

黄奇帆:重庆推出公租房,是要改变过去20年形成的靠商品房一条腿、独木桥走路的模式,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双轨制模式,就是说,60%到70%的人靠商品房、30%到40%的人靠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

以前中国住房制度都是计划经济的公房配置体制,老百姓自己不用买房,租住政府配置公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供应量太小,所以在座各位的父母亲,大多数都有“蜗居”的生活经历。后来逐渐形成了100%商品房制度,这也有缺陷,即使是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也有政府保障性住房出租。

廉租屋一般占3%左右,保障最困难人群。公租房则提供给中低收入人群,租金大体是同类地区、同类型商品房的60%,这样老百姓买不起房,就可以租房子住。

当然,廉租房和公租房都是一个小区、一个环境,大家生活在一起才能和谐,另外,这些房子并不一定就在边角地带去造,我们选择建在轨道交通方便的地方。重庆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参照商业楼盘,进行高规格设计、无差别安排,充分满足“宜居”要求,成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重要体现。

我们将在10年内造2000万平米,其中近两、三年就要建1000万平米。

记者:如此大规模建设公租房,会不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黄奇帆:不会。我们算了账,因为是公租房,成本大体2000多元/平方米,2000万平方米就是500亿,500亿如果分十年,平均每年50亿。前三年,我们应该花250亿,这250亿也不会全是财政拨款,财政性支出100亿够了,可以借款150亿,项目资产负债率很合理,今后出租的钱哪怕打六折,收来的租金也够付150亿贷款的资金,这个是可以循环的。

记者:公租房运作中,会不会出现权力寻租问题,产生腐败呢?

黄奇帆:我认为,公租房本身就是一个防止腐败的系统,为什么呢?首先,公租房十年二十年内不卖,不会发生利益和产权输送。现在一些地方的经济适用房,为什么会产生“假冒”呢?因为买了经济适用房五年后,可以当商品房卖。2000元买进,五年后就可以六、七千卖出,每平方米就产生了5000元的利益。所以就会有人钻空子。

相反,公租房的服务对象,门槛要相对宽松一点。只要是这个城市的中低收入群体,暂时买不起房,他想来租房,一般就可以租给他们。另外,外地到重庆来打工也好,大学生就业也好,甚至境外的人士找到了工作,一时没有钱买商品房,也可以租房。所有的农民工进城以后,在重庆城里有工作岗位,成为了常住人口也可以租房。

所以面对这么一个很开放的系统,腐败反而不容易了。

统筹城乡

今明两年300万农民转城市户籍

记者:重庆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进行两年多的探索,你如何看待统筹城乡?

黄奇帆:让农民致富、城乡要素互动、善待进城农民工,这三个方面形成统筹城乡的全部问题。尤其是进城农民工问题解决好,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就解决了。在城市干了10多年,40多岁后没有劳动能力了,再回到农村,是对农民工最大的歧视。城市化过程,就是减少农民的过程,农民工变成城市居民的过程。离开这两句话,所有的城市化,都是脱离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记者:农民工问题如何解决呢?

黄奇帆:让民工在城市呆下来,就是解决城市户籍问题。一个城市户籍,绑着城市养老、医疗、读书、住房和就业五种福利。政府要在5个方面提供财政性支持。因此,户籍不是一张纸,政府必须要有准备。

记者:重庆将有多少进城农民工转为城市户籍?

黄奇帆:重庆直辖12年来,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增长了23个百分点,而户籍城镇化率只增长了2个百分点左右。两者比较,20个百分点就说明有数百万人没有城市户籍化。有了这个测算基础,重庆的思路是:首先将上世纪90年代被征地没有转户籍的150万人,转为城市户籍。再将在城区工作10年以上、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60万人转为城市户籍,带上家属总共就有150万人。计划今明两年,解决300万进城农民工户籍问题。再加上所有农村进城读书的学生,全部转为城市户籍,预计10年就有200万人。这两笔数字加起来,就有500万农民变成城市居民。

打黑除恶

解决了“混混经济”维护正常秩序

记者:过去一年,在平安重庆建设中,通过打黑除恶,重庆取得很大成绩,这对当地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黄奇帆:平安重庆是“五个重庆”之一。去年,重庆实施20万干部大下访活动。在大下访中,花了48亿元化解了下访中各种问题。平安重庆也包括打黑除恶。过去一年,就破了过去10多年积累的500多个命案。老百姓最大的冤屈,就是找不到杀害亲人的元凶。抓住了凶手,对社会民怨、情绪是最大的平复。

同时,打黑除恶,主要是解决了社会原始积累过程中,出现的无赖经济、混混经济,以及欺行霸市的黑恶行为。把这一批黑恶分子打掉后,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去年,外地各类企业到重庆投资1400多亿,增长40%多。利用外资增幅全国第一。

总体讲,打黑除恶,体现了民情,反映了民意,也清除了党内的腐败分子,改善了经济、社会环境。

记者:重庆打黑有什么特点?

黄奇帆:重庆直辖12年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都一以贯之按中央的部署要求打黑除恶,都是一个原则,一个目的。在过去10年期间,文强等人包庇黑帮分子,不挪开他们,很多刑事犯罪问题的处理效率就比较低。文强等被查处后,大家都看到了,去年一年重庆打黑的效率提高了。

领导班子

书记市长合作如鱼得水

记者:你今年当选重庆市长,我们想知道,你与薄熙来书记配合得如何?

黄奇帆:我和薄熙来书记配合默契,如鱼得水,相处得愉快来劲。目前,重庆市委、市政府班子之间,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记者:你当重庆市长以后,对你挑战最大的是什么?

黄奇帆:对我挑战最大的是让农村富裕起来,以及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IT产业

形成“1+3+100”产业集群

记者:金融危机之下,去年重庆IT产业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惠普为什么去内陆重庆呢?

黄奇帆:根据产业发展形势,我们有个判断,笔记本电脑在今后三四年的市场销售会翻番。全球在2008年销售了1.6亿台,2013年前后将销售3.2亿台,新增的1.6亿台由谁获得?重庆和惠普总部进行了战略讨论,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在重庆搞一个基地,生产4000万台,相当于把未来会增加的电脑市场占领了25%~30%,这样既有利于惠普的发展,也有利于重庆发展。

惠普为什么不在沿海扩产要跑到重庆去,是因为重庆搞了加工贸易的垂直整合。也就是说,两到三年内,80%的零部件在本地造,零部件和整机之间就是零距离物流成本。

可以说,重庆形成了“1+3+100”产业集群,未来可以成为一个8000万台电脑基地。

“八大投”模式

市政府不会为“八大投”担保贷款

记者:“八大投”是重庆重要的融资平台,目前运行状况如何?债务如何?

黄奇帆:重庆“八大投”目前的总资产达到4000多亿元,负债58%,是非常合理的。哪一个集团如果债务超过60%的话,就不能扩张了。

重庆政府有几个原则:一是市政府不会为“八大投”提供贷款担保;二是“八大投”之间不能相互担保,万一谁“死”了不能连累其他的;三是“八大投”里面的政府专项资金,不能干其他的事,互不交叉。

记者:重庆国企改革情况如何?

黄奇帆:重庆的国有企业在最近六七年创造了经验,取得了成效。国有资产增长速度全国排名最快。2003年国资总量为1700亿,现在突破1万亿,6年前排全国19位,现在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总量增长,结构也在优化。

政府债务

市政府负债300多亿是健康的

记者:去年,全国有8万亿元的债务,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重庆市政府有债务危机吗?

黄奇帆:8万亿元我无从判断。就重庆而言,我们市政府的债务有300多亿元,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的60%。一个政府的债务余额如果在年财政收入的60%以内,就应该是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假设有两倍、三倍、四倍,那就是风险,美国就是这样发生金融危机的。但某些区县的债务问题值得重视。

区域发展

“西三角”不是审批出来的

记者:去年重庆就提出了设立“西三角经济区”的建议,不知道审批进展如何?今年是否还有更大的计划?

黄奇帆:一个经济区的形成,不是靠行政审批批出来的,重要的是互补,靠市场自然形成,拿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来说,都不是国家批出来的。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地,以前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区域发展和合作受到了限制,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业的发展,我认为今后三地一定能形成经济带。
http://news.163.com/10/0305/05/6105S52U000146BD_2.html
发错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