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RIO观点,论韩国未来之必然衰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4:35


看RIO吹捧三星电子,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韩国国民所引以为豪的企业吧。三星电子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最近几年似乎做的还不错,但是却埋下了未来经营失败的伏笔。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全球所有大型企业的发展来看,所有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都遵循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某个领域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或领先企业,而多元化企业极其容易被各领域的优秀企业各个击破,最终陷入经营困境。从全球的角度看,芯片领域是INTEL,可乐饮料领域是可口可乐,电信设备领域是思科,航空领域是波音,软件领域是微软;从国内来看,电信设备领域是华为,乳制品饮料领域是蒙牛,计算机领域是联想,白色家电领域是海尔,房地产领域是万科等等不一而足。上述企业均是在各自领域成为行业领军的企业,他们都不是多元化企业。(注:联想在计算机领域、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各自成功后进入多元化发展,却并不成功。如联想手机、海尔电脑、海尔手机等等)
   再看进入多元化领域的国际大企业,现在又有几家经营成功的企业呢?仅以日本为例,日本排名前六位的电子消费公司(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富士通、三洋)在94年---03年十年财务业绩发现销售净利润率为0.1%,而同时期戴尔公司的销售收入不到日本六大电子消费公司总销售收入十分之一,但利润却是他们总利润的四倍还多。
    当然有人以美国通用电气(GE)为例提出反驳意见,不过通用电气(GE)在杰克.韦尔奇出任总裁前,经营并不善,但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把那些不能在各行业位于属一属二的企业给处理掉(出售或撤并),使通用电气转危为安,获得丰厚的利润,于1996年一跃成为全美利润最大的公司,至1998年通用公司实现1005亿美元的收入和93亿美元的盈利,从全美排名第十跃居世界第二。据2007年统计,GE的销售收入是1727.38亿美元,是世界上拥有市场资产第二多的公司,并且在过去4年销售收入一直位于世界第一或第二。杰克.韦尔奇也因此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美国通用电气(GE)可算是在公司多元化发展当中,最为出色的跨国公司了。但就是这样的一家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在2009年排名退出世界著名西方企业前100位,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濒临破产边缘。
    韩国三星电子一直是韩国国民引以为傲的企业,但是我们回头看看日本的几大电子企业,在80年代末,那一家不是笑傲全球的顶尖电子企业,可现在结局又如何呢?虽然三星电子现在经营还算不错,但是它还能坚持多久呢??

看RIO吹捧三星电子,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韩国国民所引以为豪的企业吧。三星电子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最近几年似乎做的还不错,但是却埋下了未来经营失败的伏笔。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全球所有大型企业的发展来看,所有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都遵循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某个领域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或领先企业,而多元化企业极其容易被各领域的优秀企业各个击破,最终陷入经营困境。从全球的角度看,芯片领域是INTEL,可乐饮料领域是可口可乐,电信设备领域是思科,航空领域是波音,软件领域是微软;从国内来看,电信设备领域是华为,乳制品饮料领域是蒙牛,计算机领域是联想,白色家电领域是海尔,房地产领域是万科等等不一而足。上述企业均是在各自领域成为行业领军的企业,他们都不是多元化企业。(注:联想在计算机领域、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各自成功后进入多元化发展,却并不成功。如联想手机、海尔电脑、海尔手机等等)
   再看进入多元化领域的国际大企业,现在又有几家经营成功的企业呢?仅以日本为例,日本排名前六位的电子消费公司(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富士通、三洋)在94年---03年十年财务业绩发现销售净利润率为0.1%,而同时期戴尔公司的销售收入不到日本六大电子消费公司总销售收入十分之一,但利润却是他们总利润的四倍还多。
    当然有人以美国通用电气(GE)为例提出反驳意见,不过通用电气(GE)在杰克.韦尔奇出任总裁前,经营并不善,但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把那些不能在各行业位于属一属二的企业给处理掉(出售或撤并),使通用电气转危为安,获得丰厚的利润,于1996年一跃成为全美利润最大的公司,至1998年通用公司实现1005亿美元的收入和93亿美元的盈利,从全美排名第十跃居世界第二。据2007年统计,GE的销售收入是1727.38亿美元,是世界上拥有市场资产第二多的公司,并且在过去4年销售收入一直位于世界第一或第二。杰克.韦尔奇也因此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美国通用电气(GE)可算是在公司多元化发展当中,最为出色的跨国公司了。但就是这样的一家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在2009年排名退出世界著名西方企业前100位,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濒临破产边缘。
    韩国三星电子一直是韩国国民引以为傲的企业,但是我们回头看看日本的几大电子企业,在80年代末,那一家不是笑傲全球的顶尖电子企业,可现在结局又如何呢?虽然三星电子现在经营还算不错,但是它还能坚持多久呢??
RIO不怕今日的论据却可能成为明日的笑料吗??
韩国败了跟rio有什么关系  转头再去捧阿三不就行了
你用这点文字批评三星,说实话,完全没有任何力量。

对三星的研究没有深厚的功力,很容易流于表面。
呵呵!!我只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待韩国的企业。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注定会失败的。看着他们一天在网上唧唧歪歪的,可叹韩国无人才矣。
也有其它规模不大的企业,在自己领域里做得不错的


发此文章不是为了争论什么,只是想说三星的发展模式,甚至整个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错误的,懂点企业战略的人都知道。
   沃尔玛当初从美国西部一个中等城市发展成现在全球零售业的巨头(世界第一);马云当初成立阿里巴巴时也只有几个人,现在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翘楚;华为公司当初成立是在深圳附近一仓库,现在却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不断攻城略地,最近拿下其主要竞争对手爱立信所在国瑞典的订单。。。这些都说明什么呢??
   一个俗人只能看到现在,却不能预知未来。我想这就是作为韩国人的悲哀所在吧。

发此文章不是为了争论什么,只是想说三星的发展模式,甚至整个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错误的,懂点企业战略的人都知道。
   沃尔玛当初从美国西部一个中等城市发展成现在全球零售业的巨头(世界第一);马云当初成立阿里巴巴时也只有几个人,现在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翘楚;华为公司当初成立是在深圳附近一仓库,现在却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不断攻城略地,最近拿下其主要竞争对手爱立信所在国瑞典的订单。。。这些都说明什么呢??
   一个俗人只能看到现在,却不能预知未来。我想这就是作为韩国人的悲哀所在吧。
你这不是从企业发展战略,而是缘木求鱼。

说实话,你对企业不懂,对日韩经济结构也不懂。

再看看书吧。
奔跑的老蜗牛 发表于 2010-3-3 20:57


    呵呵!!我专攻的就是工商管理,现在也供职于国内一家集团企业任高管,你说我不懂,那就洗耳恭听你的高论。
ncxgj 发表于 2010-3-3 20:56
算了你多看看书吧,然后若你能搞明白三星的股权结构再评论他的衰败吧
咱先不说衰败的问题

韩国现在勃起……不对……崛起了吗?


呵呵!在网上搜了一下三星电子的股权结构,其优先股79%、普通股43%为外国人持有,其中超过5%股权的有:美国花旗银行持有三星电子7.09的股权,Insurance保险持有6.54%的股权。

我以前倒是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三星显示屏的一个关键部件供应被日企控制(该部件好象全球就三家公司生产),价格与交期不能保证。于是与一家美国公司联手,该美国公司在相对多数股权,三星占少数股权。这样三星既能获得相对廉价的原材料供应,避免日企的供应链威胁,同时也能赚取利润。

不过即使这样,我个人认为三星公司的衰败是必然的,这跟股权结构没有必然的联系,跟知识产权的关系倒是比较大。

呵呵!在网上搜了一下三星电子的股权结构,其优先股79%、普通股43%为外国人持有,其中超过5%股权的有:美国花旗银行持有三星电子7.09的股权,Insurance保险持有6.54%的股权。

我以前倒是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三星显示屏的一个关键部件供应被日企控制(该部件好象全球就三家公司生产),价格与交期不能保证。于是与一家美国公司联手,该美国公司在相对多数股权,三星占少数股权。这样三星既能获得相对廉价的原材料供应,避免日企的供应链威胁,同时也能赚取利润。

不过即使这样,我个人认为三星公司的衰败是必然的,这跟股权结构没有必然的联系,跟知识产权的关系倒是比较大。
好吧,既然是企业管理的同行,就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日韩企业里有涉及种类如此庞多的业务,这点尤其日本为重,比如三菱,芯片,汽车,重工,军舰,飞机什么乱七八糟都有。

你就有一个多元化给否定了?多元化的缺点你看到了,但是必然性呢?长处呢?

做企业管理的,不要把任何人都想着那么笨,尤其是这些举世瞩目的大企业。

分析这些企业,要从国家,历史,人民性的角度来分析。没几十万字,你能说透吗?

就我看来,这些企业截至目前,还是令我们尊敬和需要学习的。与其只看人家的缺点,而不看人家胜利的长处,那只是固步自封罢了。

我也是做企业管理的,很抱歉,跟你看法不同。


呵呵!!楼上同行你好!!看来我们在企业多元化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个人认为业务众多会与企业的品牌发生冲突。
    为什么海尔多元化会失败,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中,海尔已成为“白色家电”的代名词。为什么联想多元化会失败,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联想已成为“计算机”的代名词。为什么可口可乐在“可乐”饮料领域稳居第一,但它进入其它饮料领域却难以成为第一,那是因为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可乐”的代名词。最近一段时间,听说著名的微波炉制造企业格兰仕要造空调,但这注定会失败。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格兰仕”已变成“微波炉”的代名词。前几年国内有一家著名的洗衣粉制造企业投资生产矿泉水,没一个月就销声匿迹了。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洗衣粉与矿泉水是相冲突的。
    当然,解决之道也有,那就是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并创建一个新的品牌,让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与你原有的企业和品牌不发生关系。然而很多企业和管理层喜欢采用“品牌延伸”的战略,因为这既经济又短期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企业却是致命的,因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发生了冲突,消费者不知道这品牌到底代表什么。
    至于三菱公司,算是一个特例。由于受二战后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不能出口军事设备,但日本为了维持自己的军事工业,不惜本钱来维持这些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三菱公司就算一个。想想看那些飞机、坦克、潜艇、军舰多少钱买的啊??至于技术,众所周知,因为冷战的关系,美国转移了不少技术给日本。我以前所在的一家公司就采购过三菱的芯片,不过它在供应商里面只排第三,第一是一家美国企业,确实没货时采购另一家日本企业的芯片,第三才轮到三菱。三菱芯片的耐温性能和电压稳定工作区间与美国的比差得太远了。
    我们还是以“三星电子”为例好了,我个人认为它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走上日本那几家电子公司的老路,衰败既在不远的将来。我个人预测就在明年(2011年)三星电子就会遭遇危机,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呵呵!!楼上同行你好!!看来我们在企业多元化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个人认为业务众多会与企业的品牌发生冲突。
    为什么海尔多元化会失败,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中,海尔已成为“白色家电”的代名词。为什么联想多元化会失败,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联想已成为“计算机”的代名词。为什么可口可乐在“可乐”饮料领域稳居第一,但它进入其它饮料领域却难以成为第一,那是因为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可乐”的代名词。最近一段时间,听说著名的微波炉制造企业格兰仕要造空调,但这注定会失败。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格兰仕”已变成“微波炉”的代名词。前几年国内有一家著名的洗衣粉制造企业投资生产矿泉水,没一个月就销声匿迹了。那是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洗衣粉与矿泉水是相冲突的。
    当然,解决之道也有,那就是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并创建一个新的品牌,让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与你原有的企业和品牌不发生关系。然而很多企业和管理层喜欢采用“品牌延伸”的战略,因为这既经济又短期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企业却是致命的,因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发生了冲突,消费者不知道这品牌到底代表什么。
    至于三菱公司,算是一个特例。由于受二战后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不能出口军事设备,但日本为了维持自己的军事工业,不惜本钱来维持这些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三菱公司就算一个。想想看那些飞机、坦克、潜艇、军舰多少钱买的啊??至于技术,众所周知,因为冷战的关系,美国转移了不少技术给日本。我以前所在的一家公司就采购过三菱的芯片,不过它在供应商里面只排第三,第一是一家美国企业,确实没货时采购另一家日本企业的芯片,第三才轮到三菱。三菱芯片的耐温性能和电压稳定工作区间与美国的比差得太远了。
    我们还是以“三星电子”为例好了,我个人认为它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走上日本那几家电子公司的老路,衰败既在不远的将来。我个人预测就在明年(2011年)三星电子就会遭遇危机,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我对刚才的回贴做了一点补充,希望能对楼上有所助益。
奔跑的老蜗牛 发表于 2010-3-3 21:55

三星发展是很了不起的,其创始人和他儿子的经营传记也出版过不少吧。
毕竟从一小批发商开始做到现在这一步,的确是少见了
三星多元化发展过程中,MS其汽车产业不成功,其它领域都不错

三星多元化发展过程中,MS其汽车产业不成功,其它领域都不错
蓝色经典 发表于 2010-3-3 23:10



    这只是暂时的,在中国,它面临着其他更专业竞争对手的挑战,其白色家电很难与海尔、格力相抗衡,计算机难以与联想等叫板,电信设备更难以与华为、中兴等相匹敌。而面板、内存等行业又面临台湾的强大竞争,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肯定会站在台湾这边,最近大量的赴台面板采购就说明一切。原因很简单,政府支持,即有利于两岸关系和缓又能促进民族产业的振兴,毕竟台湾的私人企业也算是民族产业的一部分。
   在国际竞争中,就过去几年来看,韩国主要还是面临的日本的竞争,不过这些日本企业也都是多元化企业,所以韩国企业尚未面临严重的考验,加之中国企业海外品牌知名度还不大,韩企过得还比较滋润。不过最近几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扩张中,未来韩国企业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三星多元化发展过程中,MS其汽车产业不成功,其它领域都不错
蓝色经典 发表于 2010-3-3 23:10



    这只是暂时的,在中国,它面临着其他更专业竞争对手的挑战,其白色家电很难与海尔、格力相抗衡,计算机难以与联想等叫板,电信设备更难以与华为、中兴等相匹敌。而面板、内存等行业又面临台湾的强大竞争,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肯定会站在台湾这边,最近大量的赴台面板采购就说明一切。原因很简单,政府支持,即有利于两岸关系和缓又能促进民族产业的振兴,毕竟台湾的私人企业也算是民族产业的一部分。
   在国际竞争中,就过去几年来看,韩国主要还是面临的日本的竞争,不过这些日本企业也都是多元化企业,所以韩国企业尚未面临严重的考验,加之中国企业海外品牌知名度还不大,韩企过得还比较滋润。不过最近几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扩张中,未来韩国企业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三星发展是很了不起的,其创始人和他儿子的经营传记也出版过不少吧。
毕竟从一小批发商开始做到现在这 ...
蓝色经典 发表于 2010-3-3 23:09


坦率的讲,三星的创始人还差了点,我认识的一些人跟他差不多,也是从批发商出来,现在也成集团公司大老板了。只是他们相比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缺少国家的大力支持。三星等几个大型企业基本可算是集韩国全国之力打造出来的结果。
我真正佩服的还是任正飞、马云等,完全靠自己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我更看好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星发展是很了不起的,其创始人和他儿子的经营传记也出版过不少吧。
毕竟从一小批发商开始做到现在这 ...
蓝色经典 发表于 2010-3-3 23:09


坦率的讲,三星的创始人还差了点,我认识的一些人跟他差不多,也是从批发商出来,现在也成集团公司大老板了。只是他们相比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缺少国家的大力支持。三星等几个大型企业基本可算是集韩国全国之力打造出来的结果。
我真正佩服的还是任正飞、马云等,完全靠自己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我更看好他们未来的发展。
ncxgj 发表于 2010-3-3 23:43

恰恰你说的两个人我很熟悉,不是看看传记,看看电视采访之类的熟悉。

去研究下华为从创立开始到2005年之间的银行贷款记录,如果你能看到的话。

去研究下马云的整个发展过程,想想为什么在北京他没有发展起来,去杭州反而发展起来了。

其实你应该举得例子是王传福。但是中国的领头羊,不可能没有国家的推手,也许你说的情况,三十年后会有吧。
奔跑的老蜗牛 发表于 2010-3-4 07:41
   去年从FT中文网上得到一个消息,王传福因为投资电动汽车,现在已近资不抵债了。据说每年所创造的利润尚不够偿还银行的利息。
    对于华为,我很早就注意它了。企业要想发展,资本与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当初华为为了在电信市场有一席之地,可说没少打注意,擦边球打得极好。至于资本方面,向银行贷款很正常的。至于贷多贷少的问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至于马云,在北京混得怎么样我不是很了解。不过在上海却不怎么得意,最后不得以把总部迁往杭州。当然上述两人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比起韩国举全国之力来支持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还是不一样的。
   个人的一点心得,一个企业要想成功,资本、人才虽然必不可少,但是任何一家企业从小开始发展,必然面临资本与人才的短缺,只能得到市场上二流、三流的人才和随时面临资金链的断裂。但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如果要说任正非、马云的成功,我认为更多体现的是其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再想想海尔、长虹、联想这些企业,他们并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更不缺政府的支持。可为什么多元化却失败了呢??我个人觉得这是所有中国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总之不赞同你观点,但是懒得打字

总之不赞同你观点,但是懒得打字
奔跑的老蜗牛 发表于 2010-3-4 16:33



    呵呵!!这并不奇怪,因为你学的我也学过。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是清华总裁课堂(EMBA)的一些理论也过时了。现在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好了。
总之不赞同你观点,但是懒得打字
奔跑的老蜗牛 发表于 2010-3-4 16:33



    呵呵!!这并不奇怪,因为你学的我也学过。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是清华总裁课堂(EMBA)的一些理论也过时了。现在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好了。
我什么都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