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CG高手对直升/固定翼飞机感兴趣,合作合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3:22
<p>鄙人有一个能在直升与固定翼转换飞行的飞机设想,但对CG不熟,看哪位感兴趣,大家合作参加今后的“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br/><br/><br/>关于构思说明:<br/><br/>人们期望飞机能够象直升机那样灵活,又能够象固定翼机那样快速,故出现了多种设想。其中,多数方案是在飞机机身两侧布置多个旋翼或者风扇,也有固定机翼,期望能够实现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飞行状态的转变。就目前投入实际产品而言,美国V-22可以说是一个代表。但这样的构思中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飞机飞行状态转变太过复杂,另外左右两个旋翼(螺旋桨)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当这类飞机出现左右旋翼之间不平衡时,飞机就非常危险,目前这类飞机的的确出现多种事故,而这些事故也都比较严重。<br/><br/>本构思期望能够比较简单的实现直升与固定翼之间的平稳转换,并在直升机状态下能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可靠性。具体构想看下面简单的示意图:</p><div style="FONT-SIZE: 13px;">构造简述:<br/>在传统直升机的顶部布置有截面类似机翼(底部扁平,上面弧度较大)圆盘状结构,在飞机以固定翼方式飞行时,圆盘结构可提供一定的升力。圆盘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也可以是更多部分,看实际需求而定),两部分内部署折叠旋翼(旋翼形状应该是成圆弧状,由于圆弧不好画,故简单的用直线来画了),两部分旋翼反向旋转,实现转动平衡。在飞机的靠下合适位置安装有平直机翼,在以固定翼方式飞行时提供升力。飞机后部是双尾梁,双尾梁中间部署螺旋桨,该螺旋桨在以固定翼向前飞行时,提供向前的推力。飞机尾梁上有燃气通道,飞机在直升机状态情况下的姿态控制、前后左右飞行依靠改变燃气喷射方向实现。<br/><br/>直升机状态运转说明:<br/><br/>在直升机状态下,旋翼从圆盘中伸出,两套旋翼共轴反向旋转,实现转动平衡。燃气通过双尾梁上的通道在尾部排出,控制飞机的姿态实现左右、前后运动。直升机的升降依靠两方面的控制,一个是发动机的转速;一个是控制旋翼相对于圆盘的角度,即旋翼旋展开的直径大小来控制升力大小。<br/><br/>固定翼状态说明:<br/><br/>在固定翼状态下,旋翼折叠到圆盘中,圆盘停止转动,发动机功率输出到螺旋桨中,螺旋桨推动飞机前进,在固定翼和圆盘提供升力的作用下,向前飞行。<br/><br/>直升机和固定翼状态之间的转换:<br/><br/>直升状态转固定翼状态:当飞机以直升机状态飞离地面后,可将部分功率输出到螺旋桨让其推动飞机前进。当飞机向前飞行后,固定机翼、圆盘逐渐产生升力,从而可以降低旋翼上的发动机功率,同时根据升力情况,逐步收缩旋翼,直至将旋翼折叠到圆盘中,以固定翼方式进行飞行。<br/>固定翼状态转直升机状态:<br/>当飞机以固定翼飞行到一定高度后,圆盘开始旋转,同时逐步伸出旋翼,这样还可以实现飞机减速,然后将发动机功率逐渐输出到旋翼,直到旋翼能够提供必要的升力后,再将螺旋桨停止运转。<br/><br/>设想中的关键技术:<br/>1、旋翼折叠方案:旋翼本身是安装圆弧状设计(图上为方便,用直线来画了),能够比较方便的折叠到圆盘中。根据尺寸要求,建议每套旋翼布置六个,上下两套共十二个旋翼。<br/>2:旋翼折叠同步:通过在圆盘中间设置圆形或者环状物,旋翼通过铰链联结到该圆形或者环状物,通过这个圆形或者环装物,来保持多个旋翼之间的转动同步,同时也能够简化结构。<br/>3、旋翼和螺旋桨之间的功率输出调整:通过机械或者液压调速机构,期望能够实现发动机输出功率在旋翼和螺旋桨之间按照需要进行调整。<br/>5、燃气通过调整喷口方向实现直升机状态下的姿态调整和前后、左右方向的运动,从而提供更多的飞行灵活性。<br/><br/>设想方案中的亮点:<br/>1、降低了了V-22等非共轴多旋翼方案中旋翼之间不平衡造成的容易出事故的概率:因为是共轴旋翼,只要确保旋翼间同步,就不会出现升力不平衡问题。<br/>2、直升机状态转固定翼飞行状态方便:通过功率输出的改变,就可以实现转换,转换时可以控制的更平稳。在转换过程中,让旋翼的后掠角变大,降低了旋翼在转变过程中出现接近音速,同时让旋翼本身折叠时更容易。在折叠过程中,旋翼产生的升力可以通过旋翼转速和旋翼后掠角度来控制,更容易实现平稳的将载荷从旋翼到固定翼的转换。而一些让旋翼不折叠而逐步停转的方案,在旋翼开始旋转和停止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旋翼相对与飞机前行时的风力,都会面临突然的升力变化,让飞机更不可控,转换也不够平稳。<br/><br/>欢迎大家拍砖!</div><p>鄙人有一个能在直升与固定翼转换飞行的飞机设想,但对CG不熟,看哪位感兴趣,大家合作参加今后的“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br/><br/><br/>关于构思说明:<br/><br/>人们期望飞机能够象直升机那样灵活,又能够象固定翼机那样快速,故出现了多种设想。其中,多数方案是在飞机机身两侧布置多个旋翼或者风扇,也有固定机翼,期望能够实现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飞行状态的转变。就目前投入实际产品而言,美国V-22可以说是一个代表。但这样的构思中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飞机飞行状态转变太过复杂,另外左右两个旋翼(螺旋桨)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当这类飞机出现左右旋翼之间不平衡时,飞机就非常危险,目前这类飞机的的确出现多种事故,而这些事故也都比较严重。<br/><br/>本构思期望能够比较简单的实现直升与固定翼之间的平稳转换,并在直升机状态下能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可靠性。具体构想看下面简单的示意图:</p><div style="FONT-SIZE: 13px;">构造简述:<br/>在传统直升机的顶部布置有截面类似机翼(底部扁平,上面弧度较大)圆盘状结构,在飞机以固定翼方式飞行时,圆盘结构可提供一定的升力。圆盘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也可以是更多部分,看实际需求而定),两部分内部署折叠旋翼(旋翼形状应该是成圆弧状,由于圆弧不好画,故简单的用直线来画了),两部分旋翼反向旋转,实现转动平衡。在飞机的靠下合适位置安装有平直机翼,在以固定翼方式飞行时提供升力。飞机后部是双尾梁,双尾梁中间部署螺旋桨,该螺旋桨在以固定翼向前飞行时,提供向前的推力。飞机尾梁上有燃气通道,飞机在直升机状态情况下的姿态控制、前后左右飞行依靠改变燃气喷射方向实现。<br/><br/>直升机状态运转说明:<br/><br/>在直升机状态下,旋翼从圆盘中伸出,两套旋翼共轴反向旋转,实现转动平衡。燃气通过双尾梁上的通道在尾部排出,控制飞机的姿态实现左右、前后运动。直升机的升降依靠两方面的控制,一个是发动机的转速;一个是控制旋翼相对于圆盘的角度,即旋翼旋展开的直径大小来控制升力大小。<br/><br/>固定翼状态说明:<br/><br/>在固定翼状态下,旋翼折叠到圆盘中,圆盘停止转动,发动机功率输出到螺旋桨中,螺旋桨推动飞机前进,在固定翼和圆盘提供升力的作用下,向前飞行。<br/><br/>直升机和固定翼状态之间的转换:<br/><br/>直升状态转固定翼状态:当飞机以直升机状态飞离地面后,可将部分功率输出到螺旋桨让其推动飞机前进。当飞机向前飞行后,固定机翼、圆盘逐渐产生升力,从而可以降低旋翼上的发动机功率,同时根据升力情况,逐步收缩旋翼,直至将旋翼折叠到圆盘中,以固定翼方式进行飞行。<br/>固定翼状态转直升机状态:<br/>当飞机以固定翼飞行到一定高度后,圆盘开始旋转,同时逐步伸出旋翼,这样还可以实现飞机减速,然后将发动机功率逐渐输出到旋翼,直到旋翼能够提供必要的升力后,再将螺旋桨停止运转。<br/><br/>设想中的关键技术:<br/>1、旋翼折叠方案:旋翼本身是安装圆弧状设计(图上为方便,用直线来画了),能够比较方便的折叠到圆盘中。根据尺寸要求,建议每套旋翼布置六个,上下两套共十二个旋翼。<br/>2:旋翼折叠同步:通过在圆盘中间设置圆形或者环状物,旋翼通过铰链联结到该圆形或者环状物,通过这个圆形或者环装物,来保持多个旋翼之间的转动同步,同时也能够简化结构。<br/>3、旋翼和螺旋桨之间的功率输出调整:通过机械或者液压调速机构,期望能够实现发动机输出功率在旋翼和螺旋桨之间按照需要进行调整。<br/>5、燃气通过调整喷口方向实现直升机状态下的姿态调整和前后、左右方向的运动,从而提供更多的飞行灵活性。<br/><br/>设想方案中的亮点:<br/>1、降低了了V-22等非共轴多旋翼方案中旋翼之间不平衡造成的容易出事故的概率:因为是共轴旋翼,只要确保旋翼间同步,就不会出现升力不平衡问题。<br/>2、直升机状态转固定翼飞行状态方便:通过功率输出的改变,就可以实现转换,转换时可以控制的更平稳。在转换过程中,让旋翼的后掠角变大,降低了旋翼在转变过程中出现接近音速,同时让旋翼本身折叠时更容易。在折叠过程中,旋翼产生的升力可以通过旋翼转速和旋翼后掠角度来控制,更容易实现平稳的将载荷从旋翼到固定翼的转换。而一些让旋翼不折叠而逐步停转的方案,在旋翼开始旋转和停止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旋翼相对与飞机前行时的风力,都会面临突然的升力变化,让飞机更不可控,转换也不够平稳。<br/><br/>欢迎大家拍砖!</div>
<p>想法不错捏!有想法!有点心动</p><p>但是也有疑问,这么短的旋翼,对于这么大的机体升力方面是不是有些不妥?也许这只是你的示意图,呵呵!!意思表现很明白!!!</p><p>还有就是造型还可以更大胆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6:23:28编辑过]
想法不错[em02][em02][em02][em02]
从上面的V-22的数据可以得出,V-22的机身宽度在2米多。如果用在这样的机身上,圆盘直径5米的话,因为分别要向两边伸出,其向机身外伸出的尺寸也就是1.5米,好像还比较协调。
<p>折叠旋翼不是什么新想法了,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p><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304033.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304033.jpg" border="0"/></a><br/>
<p>如果只是实现转换飞行的话,是否考虑这两个方案呢:</p><p>两桨叶平直翼的蜻蜓和三桨叶三角翼的F-104 VTOL</p><p><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304861.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304861.jpg" border="0"/></a><br/></p><p><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3121638.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3121638.jpg" border="0"/></a></p><p>这两个结构简单的多,也能实现转换飞行</p>
<p>如果一定要折叠旋翼,有一种变掠角旋翼,类似于前进桨,用于巡航飞行增升并提高最大速度用的,感兴趣可以更深入探讨,这个方案想法比较巧妙而复杂</p><p><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557498.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557498.jpg" border="0"/></a><br/><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65158.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65158.jpg" border="0"/></a></p><p><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630760.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630760.jpg" border="0"/></a></p><p><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829830.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829830.jpg" border="0"/></a><br/><br/><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834702.jpg" target="_blank"><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aviationnow.com.cn/webviews/BBS/UploadFile/2007-1/2007117171834702.jpg" border="0"/></a><br/><br/></p>
<p>楼上讲的没错,所以这个东西鄙人想前人也想过,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构思。也曾经在网络章找过,但没有找到。鄙人印象中以前看到过与鄙人类似的构思,只不过靠更多和更小的旋翼叶片,当然叶片不可折叠。</p><p>就直升机本身发展历史而言,从一千多年的竹蜻蜓到现在能飞上天的直升机,中间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关于任何一个构思,即使很早提出,到实际能够使用还是很远。上世纪50年代直升机本身的使用还有很多问题,更别提与固定翼结合。</p><p>最后,构思与构思之间也有区别,譬如结构、转换方式等,所以,大致思路相同,实现方法各有各的基本思路。当然也不排除与鄙人构思十分接近的构思。</p>
不错,收了不少好图,正在思考中……
不能回复!
鄙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br/>1、50年代设想中的问题:<br/>&nbsp;&nbsp; 没有看到旋转力矩平衡的办法,三角形在折叠过程中难以保证旋翼升力系统升力中心的稳定。<br/>2、7楼的两个转换是简单,但在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似乎比较多。平直机翼转换时,要让平直机翼在前飞时将原来旋转产生的升力由平直机翼后来产生。当平直机翼速度降低到非常低时,平直机翼会出现与前进方向成90°时升力最大,而当与前进方向平行时,升力非常小,造成振动很大。<br/>&nbsp;&nbsp;&nbsp; 那个三旋翼的东西也有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情况稍微好一点。<br/>&nbsp;&nbsp;&nbsp; 鄙人在以前的《科学画报》上看到过有X装旋翼的构思,但这类设想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实现平稳转换,因为旋翼动于不动之间提供的升力变化太大,所以这类方案似乎从没有推出可行的试验机。<br/>3、8楼的东西是变后掠翼在直升机上的一个应用。估计是应该是60-70年代的思路,因为F-14是那个年代出的。<br/>&nbsp;&nbsp; 从结构上来看,F-14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后来也不再采用。用这个类似折叠方法(变后掠方法),用在直升机上的问题比F-14这类战斗机会更多,一个是调整后掠角度结构会很复杂,另外一个是向前飞行时后行桨叶的失速情况可能比较明显。多旋翼对失速可能会好点,但都采用了类似V-22的配置,会面临升力不平衡问题,与V-22的问题类似。单个旋翼会会存在失速问题。
最后谈谈鄙人构思中与他们不同的地方或者是自我认为有优势的地方:<br/>1、同样是折叠和一定的变后掠,由于有圆盘的存在,故在结构上,可以设置一个统一的转换结构,来实现折叠和调整后掠角度,所以结构上可以简单一些。<br/>2、由于圆盘的存在,圆盘可以产生一定的升力,所以不会让旋翼系统成为单独的阻力。<br/>3、有力矩平衡的办法,旋翼升力中心不存在平衡问题,估避免了V-22左右升力平衡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3:03:02编辑过]
<p>晕,讨论技术还封贴。</p>
当然也谈谈缺点:1、结构上重量比较重,圆盘要转动起来消耗的功率会比较大。虽然采用复合材料后会好一些,但毕竟还是要重一些。2、旋翼直径比较小,下洗气流会比较大。
<p>楼主应该改一下标题!</p><p>把“高手”改了,要不谁敢进来和你合作啊???哈哈</p><p>我随便说的!!!!</p>[em15]
<p>我不是高手,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但看到你的这个标题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斯瓦辛格的一个科幻片&lt;第六日&gt;也有叫&lt;第六感&gt;的,里面的斯瓦辛格驾驶的那架飞机就是直升机和固定翼相结合的飞机 做得很漂亮 设计也很合理 强烈推荐楼主找来参考一下</p><p>顺便说一下我个人比较喜欢直升机,把3DMAX学好后一定要画个米8贴上来</p>
这个设计太复杂了[em06]
看看X-50的设计吧,至少已经试飞成功了.
我参考无人的X50设计的有人驾驶型.<br/>
你咋又跑我们本部研究飞机了????[em05][em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rikosa</i>在2007-1-18 19:05:00的发言:</b><br/>我参考无人的X50设计的有人驾驶型.<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1/2007118194387818.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7-1/200711819438781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r/></div><p></p>这个设计的创新点在哪里?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老勃郎宁:俺以前在飞机设计所待过四年。</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arikosa:你的哪个东西我看过,这个设计主要的问题在于转换是否平稳无振动。</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晓航:好像这类飞机都比较复杂。</font></strong></p><p></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TSQ:</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请看短消息</font></strong></p>[em01]
<p>晓航,已经回了短信。顺便说一下,鄙人已经不在飞机设计所8年了,现在在IT公司混。</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知猪:对于各位大侠,鄙人实在是低手。</font></strong></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SQ</i>在2007-1-19 12:16:00的发言:</b><br/><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老勃郎宁:俺以前在飞机设计所待过四年。</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arikosa:你的哪个东西我看过,这个设计主要的问题在于转换是否平稳无振动。</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晓航:好像这类飞机都比较复杂。</font></strong></p><p></p></div><p>我不是专业的,感觉X-50的设计还是可行的,所以就参考它的设计做的.</p>
美国已经终止X-50A项目,在此之前的两架X-50A先后坠毁,现在已经没有原型机。在坠毁之前,只进行了两次垂直起飞试验,要至少进行10次试验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垂直到水平转换试验。现在这个东西应该已经是遥遥无期了。
各位CG高手,是否可以开始绘图,然后投到《兵工科技》让专家点评点评。
另,鄙人虽然在飞机设计所待过,但不是直升机设计所,在该所工作时也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对飞机的了解上,不比大家多多少。希望大家给鄙人的设想批评或建议。
欢迎楼上的,如果有人设计了,尽管投过来,我们会找专家点评的。另外,我想问一下,搂主以前在飞机设计所从事什么工作?[em01][em01][em0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SQ</i>在2007-1-19 17:50:00的发言:</b><br/>美国已经终止X-50A项目,在此之前的两架X-50A先后坠毁,现在已经没有原型机。在坠毁之前,只进行了两次垂直起飞试验,要至少进行10次试验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垂直到水平转换试验。现在这个东西应该已经是遥遥无期了。</div><p>我对这方面的资料了解得少,还真不知道它已经终止了.</p><p>看来科技之路还很漫长啊.</p>
<p>回大象的朋友:以前在飞机设计所搞环境控制设计,主要包含空调、防冰等东西。</p><p>看了一些飞机方面的书籍,但了解实在不多。</p><p></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arikosa:你好!</font></strong></p><p><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nbsp;&nbsp; <font color="#000000">看到你提的X-50A,我到波音网站上看了看,也用baidu找了一下,也是刚知道X-50A的情况。</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就X-50A的东西而言,许多东西还是比较新的,所以风险也就比较大。在一些创新东西研究方面,波音可能不如洛克希德,最近美国军机项目,F-22和F-35都是洛克希德中标。洛克希德有一个臭鼬工厂,很牛,很有创意的一个工作队伍。</font></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arikosa:</font></strong></p><p><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strong>&nbsp;&nbsp;&nbsp;&nbsp; </strong><font color="#000000">我又仔细思科了一下你提出的方案,结合我的提出的设想,两个各取一部分,也有可能组成一个比较现实的东西。具体组成方法是:</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在你的设计中,再增加一套旋翼,两套旋翼反向旋转实现转动力矩平衡。两套旋翼都采用一字形,在停止转动时角度成90°夹角。考虑到旋翼转为固定翼时旋翼上载荷(或者旋翼提供的升力比较稳定),建议旋翼停转时,一个旋翼与前进方向平行,另外一个垂直,从而减小阻力,提供升力。</font></p><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考虑到前进时的阻力,建议两套旋翼之间仍然有圆盘实现整流和提供升力。</font></p><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nbsp; 这个方案中,旋翼数量少,也不用折叠,旋翼在停转时可提供升力,综合效果似乎比鄙人的第前面提出方案要好一些。</font></p><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波音X-50A选择了发动机燃气通过旋翼两端喷射出来实现旋翼转动,所以基本不需要平衡力矩的措施。但目前喷气旋翼似乎效果都不好。我们的构思可以选择更传统的推动方式,即减速器来推动,可能更实际一些。</font></p><p><font face="Verdana"></font></p><p><font face="Verdana"></font></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思路说明</p><p><br/>&nbsp;&nbsp;&nbsp; 这个概念性设计方案是一种垂直/短距起落战术运输机,我把它命名为V-X。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动力和升力系统,所以拥有了超过A-130的运输能力和V-22一样出色的垂直起落性能。</p><p>&nbsp;&nbsp;&nbsp; V-X的气动布局比较特殊。它的机身十分宽大,前部顶端有两个独立的发动机短舱,喷出的射流可以掠过扁平的背部,能够产生可观的减阻增升效果。它的主翼为强度大而重量轻的联结翼,与安装在其翼尖处的旋翼共同构成了具有很高空气动力性能的三翼面结构。</p><p>&nbsp;&nbsp;&nbsp; V-X的动力系统为两台高涵道比的变循环涡轮轴/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涡轮与风扇之间设有两档变速装置,外涵道的进口处还设有可以完全关闭的活门,可以自如地在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转换。在垂直起落状态时,多级风扇切换到底速档,活门完全关闭,流经风扇的气流全部涌入内涵道,变为了标准的涡轮轴发动机。在水平起落/巡航状态时,风扇切换到高速档,活门完全开启,流经风扇的气流大部分经外涵道排出,变为了标准的涡轮风扇发动机。</p><p>&nbsp;&nbsp;&nbsp; V-X的升力系统由刚性旋翼和传动系统组成。两具旋翼分别安装在机翼的两端,由传动系统联动使其可以同步的反向对转。旋翼为刚性无铰结构,其翼型的最大厚度在50%弦长处,可以在前后两个方向上都能够有效地产生升力。旋翼设有前后缘襟翼,可以在主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为全机提供垂直起落和悬停时所必须的俯仰、横向跟纵向操纵力矩。</p><p>&nbsp;&nbsp; 垂直起飞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机翼内的传动轴传递到旋翼轴上使旋翼高速旋转,达到额定转速时前后缘襟翼共同向下偏转,升力超过机重时即可腾空而起。在平飞前的过渡飞行阶段,发动机切换到涡扇模式,与此同时传动系统上的离合器也被断开。失去动力的旋翼在旋翼刹车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停止转动,并被位于发动机短舱尾部的旋翼固定机构擒获且锁定。<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 11:21:37编辑过]
<div class="quote"><font face="Verdana">转实现转动力矩平衡。两套旋翼都采用一字形,在停止转动时角度成90°夹角。考虑到旋翼转为固定翼时旋翼上载荷(或者旋翼提供的升力比较稳定),建议旋翼停转时,一个旋翼与前进方向平行,另外一个垂直,从而减小阻力,提供升力。</font></div>建议采用交叉形式,小角度的比如30度以下.这样两副旋翼都可以产生升力.但是粗大的旋翼轴的阻力可能会很大[em01]
<p>晓航:<br/>直升机旋翼在前飞时需要实现变距,让升力中心与重心距离不要太大。<br/>如果没有变距,那飞时前行旋翼在前行和后行时产生的升力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这样会造成升力中心向前侧向移动,有可能让直升机失去平衡。</p><p>另外,你的设想中,关于如何在两种模式之间实现比较容易的转换,描述的不是很详细。这是整个设想能否成功的关键。</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晓航</i>在2007-1-22 13:33: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font face="Verdana">转实现转动力矩平衡。两套旋翼都采用一字形,在停止转动时角度成90°夹角。考虑到旋翼转为固定翼时旋翼上载荷(或者旋翼提供的升力比较稳定),建议旋翼停转时,一个旋翼与前进方向平行,另外一个垂直,从而减小阻力,提供升力。</font></div>建议采用交叉形式,小角度的比如30度以下.这样两副旋翼都可以产生升力.但是粗大的旋翼轴的阻力可能会很大[em01]</div><p>之所以这样构想,是考虑到转换时旋翼上产生的升力比较均衡,因为旋翼不可能一下子停止,总有旋翼出现与飞行方向平行,一旦平行,旋翼速度又小,就会造成旋翼上升力大小变化太大,出现剧烈振动。<br/>这个方案虽然出现一个旋翼在平飞是没有起到多大效果,但转换平稳。</p><p>旋翼中间选择是圆盘,是想对转轴进行整流并提供升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