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冲撞:中国98主战坦克挑战世界群雄(图)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2:53:04
<P>
中国98式主战坦克</P>
<P>最近,98引起很大的争论。也引起大家的很大的兴趣,对一种型号,我们骂也好,赞也罢,都说明我们关注它。在此,我想用几种主战坦克的代表“豹2”、“T64”等参照,运用手头的资料来客观分析98坦克。在此,大家应知道的是:实用是第一位的,即使豹2、艾布拉姆斯、90式等的超豪华设备,也是如此。 </P>
    第一、防护力





<P>    坦克的概念是什么?它是一种活动的火力点,一种有遮蔽的突击力量,而不是无敌的堡垒。现在,攻击力的发展已超过了被动防御的能力,如果真想一种坦克刀枪不入,它可能需要100多吨。豹2为代表的西方坦克,它们的研制目的是抵御苏联坦克的大规模进攻,直到美加援兵的到来,也就是说,它们是堡垒和活动炮塔,同时,欧洲的硬土平原和发达的高速公路也对重量要求不高。作战环境,高防护,大弹药,宽敞的内式强调成员的舒适提高持续战斗力。这一切都是造成西方坦克重量居高不下的主因。但是效果很好吗?并不一定。在海湾战争,在最近的对伊战争,不激烈的抵抗(而且是不先进的兵器)都造成了M1的毁伤。(同时,本人也要纠正一种误区,坦克并不一定是越重防护越好,它是各种指标平衡的产物。) 二战时,苏联斯大林2坦克就比德国黑豹轻,但是攻击力防护力远优于黑豹,虎一,与之相对的就是弹药少,车内狭窄。德国就认为,通过发动机横置,简化传动结构,减少一对负重轮,减轻结构强度,就能使豹2达到50吨,而防护等同于豹2A6。下面还要有一个重要的案例。





<P>    60吨M1在科索沃遇到另一种情况,为了让二十辆前进,美军不得不专门开辟一条道路,但仍在恶劣环境下行动缓慢,燃油耗费大,难以打击对手。不得不撤出战斗。(以至于一位指挥官怒吼,谁让你们把艾布拉姆斯运来的!)相比之下,南联盟的T72几乎来去自如。





<P>    未来的防护途径,重点在主动防护系统,减少可发现性,60吨的重坦克概念已式上个世纪的产物,纵观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未来20年很难发生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地形狭窄多山的台湾,朝鲜,也不适用60吨的重坦高防概念,50吨的中国的98防护,只要能达到并超过这一代坦克的平均水平,适应地形,满足中国的需要,这已足够。  





<P>    另一个中国98坦克争议的地方是装在车体底部的俄式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容易诱导二次引爆,在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的T-80、T-72经常炮塔炸上天,而西方普遍运用了弹舱分离和泄压板结构,似乎能够避免这一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转盘式自动装弹机位于车体内部,综合防护力为最强的部分,同时,西方坦克弹药为分布放置,大部分弹药也放置底部,一旦诱爆,就是炮塔不飞天,也会造成车体全毁和人员伤亡,(根据俄罗斯研究的实战概率,隔舱化很难减少伤亡,如果车体被击穿,隔舱也不能抵挡,因此还不如加强外部装甲和防护结构)而且看看M1A1的装弹设计就知道它只能算部分隔舱(苏式坦克炮塔炸上天的美景在于小炮塔与车体连接方法过于简单因此常飞天,被炮弹掀翻,在斜面扭转困难,沙粒易卡住,去年的兵器杂志上专家提出了简单的解决方法)另外部分通常为12发位于炮塔尾舱,装甲很薄(看看90式怎末从车顶装弹就知道了),目标明显,即使单兵火箭也能击穿,一旦击中,不会对人员造成大的损害,也会损伤炮塔,失去战力,有时冲击波把下方动力室完全炸坏,结果必然是大修。 </P>
<P>
俄罗斯T-72主战坦克 </P>
<P>T-72 、T-80的主要问题,在于车体中可燃材质过多,灭火抑爆系统不良导致诱爆而非金属射流击穿导致诱爆,因为后者就是西方坦克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用炮弹个体防护,减少诱爆的威力和机会(中国灭火抑爆系统在80年代初就达到西方水平,远超于苏联,这与我们改革开放交流分不开,呵呵)这样,苏式坦克一着火大家还是逃命吧! </P>
<P>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因遇到击中失火导致全毁占200多辆坦克损失的绝大部分(有点像二战黑豹初期型嘛),而解决上述问题之后,(解决不难)第二次车臣战争损失的坦克剧降为不到20辆(叛军称击毁120辆,大多是装甲车,总之这一结果是可信的)。当然有排除上一次冒进等战术上的原因,但是总体并不比小心谨慎的美军最近在伊拉克损失的艾布拉姆斯多多少――虽然俄军空中能力、信息能力和训练水平远低美国,但是车臣武装无论是战斗意志,战斗技能,还是装备都优于美国在伊所遇到的对手。在第二次车臣战斗中,许多辆坦克遭受的苦难远超美军,其中一辆T-72遭受了近20次致命打击,两名成员受伤,但是仍能坚持作战近4个小时,并且一马当先冲破对方阵地。另一辆T-80U履带炸坏,孤立无援受打击了6个小时,遭受各种单兵火箭,反坦克导弹,火炮等各种反坦克武器近百次打击(车臣叛军手里可也有各种东西方器材,远比可怜的伊军精良),三名成员都活了下来。因此不能因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和没有隔舱化,泄压板就片面否定防护。(转盘式自动装弹机下文还将说到,不是一个落后或者鸡肋就否定的)




<P>    虽然,俄罗斯研制了西方式的黑鹰坦克,但是俄罗斯军方并不认为它整体先进,也不符合俄军的标准,俄军看重的是它的隐身设计,大口径炮,高功率发动机,先进的装甲及观瞄系统,而对它的西方式整体设计并不赞同,很难说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俄军的选择是错误或者不注重人员伤亡,而是综合各种方面后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罢了。




<P>    至于对98侧装甲的争议,我们看看艾布拉姆斯与T80U在战场的表现就知道了,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侧面防护优良的坦克。




<P>    中国98防护,可以满足要求,客观的说,98式很难达到豹2和埃布拉姆斯等西方坦克的水平,但是已经超越了日本90式,韩国k1a1、豹2A4、M1早期型的水平,这一点,得到了一般的认可。




<P>    中国98防护主要问题是坦克一旦被击穿,容易造成超压杀伤人员,现在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将舱口打开一些。同时我们应考虑学习西方如梅卡瓦坦克,重点加强对弹药的个体防护减少诱爆的机会。这些技术上不能算复杂的问题,但是是应该解决的。




<P>    远期,98可以加装主动防护,运用有效手段达到减少雷达,红外信号(98运用的先进涂层值得我们研究,抑制红外信号,中国早已得出了有效的简单手段)先进反应式装甲,达到21世纪的新防护概念。 </P>
第二、火力




<P>    98上的125滑膛炮,与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的120毫米滑膛炮,容易让人疑惑,在这里,我要指出,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的120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动能已超过豹2和美国M1A1上面的L44百分之五,这是公认的。而98的125滑膛炮在其之上,更远超俄国的125,当然总体肯定还达不到豹2A6的L55的水平,但是足以傲视群雄了。




<P>    98上的125滑膛炮,并不是单纯仿制俄罗斯,而是在俄国风格上采用了西方的技术和多年来我军科研人员的成果,在坦克炮的研究上,俄罗斯传统一直比较的粗糙,致力于增大口径,提高威力,而较少关注内部潜力的扩展及提高弹药的威力,(苏联坦克炮许多甚至直接从海军炮,野战炮移植而来)他们注重火炮的结构简单,战时容易制造,而不是一件精良的产品,很难说在冷战下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P>    即使如此,苏联的125滑膛炮也不是什么垃圾,而是一种可怕的武器。在两德统一苏军撤出时,美德技术小组火速在一所仓库中找到了一辆待修的T-80B坦克进行测试,结果惊人。




<P>    据回忆的前西德少校回忆:“在正常距离,我们的豹二(可能是A3型,与A4火力,防护相当,与M1用的都是L44120毫米滑膛炮)与M1的火炮很难穿透T-80B的前装甲,只有最新的钨合金穿甲弹药勉强能穿透,而最新的贫铀弹顺利穿透。但我们的装甲在T-80B火炮下如奶油似的,只有美国新研制的贫铀装甲勉强坚持的住。”




<P>    不清楚T-80B用的是什么弹药,可能是内藏式墨芯弹药,但苏联或东德自用型一定比卖给伊拉克,叙利亚的“猴”形简化版T-72好的多。(这可是要和资本主义决战的,呵呵,伊拉克只能用可怜的老式钢芯弹药,在2000米只能穿深250―350,自制的弹药更差)而且,通过研发新的如贫铀,钨合金弹药,这种炮还大有潜力可挖,只是苏联解体的困难和其研究思路不同,他们的步履比较缓慢。</P>
<P></P>
<P>俄罗斯T-90坦克 </P>
<P>这件事是否真的属实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是美国立刻在不久的海湾战争前加紧给M1改造加装新的贫铀前装甲,并紧急制造了一批贫铀穿甲弹,德国也开始加强豹2的火力,防护,后来出现了豹2A5,A6。即使如此,伊拉克“猴”形简化版T-72要命的落后弹药在实战中的表现并不太差,它很难击穿M1A1HA(贫铀前装甲式M1A1)的前装甲,但是,当真正击中M1A1HA前装甲后,往往造成M1A1HA失去战斗力而不得不撤退维修。(现在看来,大部分宣称挨中125滑膛炮未被击穿的M1看来是挨了老式100毫米,115毫米的揍)而在侧面,对M1A1HA则是致命的,虽然出于宣传考虑,美国称没有一辆M1被敌方击穿,损失不超过十辆,但是不慎流露的几张经典的照片表明,冷静而勇敢的少数伊拉克士兵依然用T-72从侧面击毁了M1A1HA。因此俄罗斯宣称的M1A1HA总体损失70辆(其中包括击毁,自伤,事故,还有失去战斗力自毁),并有3辆残骸运至莫斯科,考虑到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双方实力,这恐怕不是空穴来风。</P>
<P></P>
<P>98Ⅱ主战坦克的125滑膛炮 </P>
<P>我们采用俄式风格,西方技术的125滑膛炮,火力不用怀疑,无论是炮性能,还是新发展的弹药,都超过俄国水平,ZT98很早就公开宣称可远距离击穿M1A1HA和M1A2的前装甲,这是比较可信的。(不由的想起比M1更强调防护的挑战者2在伊拉克对射后的情景,看来世间没有全无敌坦克) </P>
<P>    俄式125滑膛炮的缺点在于分装式弹药造成装填速度比较慢,射程短,炮弹的性能不如西方,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西式120滑膛炮,为什么要装备俄式125滑膛炮?事情要从两面看。这要从被许多人痛恨的俄式自动转盘式自动装弹机说起。


<P>    大口径弹药的人力装运,我们远不如西方人健壮,想要保持持续射速(战斗力的重要方面)非常艰难,同时,即使美德也承认,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装弹机是坦克发展必不可少的装备。因此,为求战斗力,我们必须采用。而不是什么政治命令。


<P>    但是,自动装弹机的研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受坦克炮塔的限制,在世界范围看,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完美的自动装弹机出现。西方开展的本来就晚,现在只有日本和法国拥有,俄罗斯开展较早,虽然问题多多,但是毕竟经过实战证明可行,我们可以采用(也只有这样的选择啦,西方不可能给我们的)随即而来的就是俄式125滑膛炮和其弹药的装备。


<P>    俄式自动装弹机,除了上文带来的缺陷外,还有一种笨拙,就是每发射一颗炮弹,炮口要返回水平方向,这样,重新瞄准的时间长。同时,从种种情况看,在复杂条件下,可靠性不高,在车臣,T--72一般每战斗两小时,就会出现故障,不得不手动装填。


<P>    我军知不知道这些缺点呢?当然知道,但是,只要优点大于缺点,我们就可以采用!完美是世间没有的,同时,缺点可以减少,克服。


<P>    我们的自动装弹机由于吸收俄国经验,提高工艺,以MBT2000看,故障率小于千分之四,远小于俄罗斯,发生故障还可以手动装弹,车臣战争中T―72的成员的抱怨主要在于炮塔和底盘内部太小,加装弹机后内部过于狭窄,因此发生故障后手动装弹非常艰难,可是我们只要注意88式后中国坦克的西方式丰满型炮塔和98较大的底盘,就可以明白这一问题可以自然的解决。对于每发射一颗炮弹,炮口要返回水平方向,重新瞄准的时间较长,98采用先进的猎歼系统,可以减少该问题的困扰。</P>
<P>有人说中国应自行研制西方式尾舱结构自动装弹机,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自动装弹机虽然是坦克发展的必要,但还是世界难题,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必然造成时间的拖延和成本的提高。况且,西方式装弹机带来的问题不比苏式少,除了上文提到的防护问题外,可靠性也不能令人满意,精密昂贵且先进的日本90式坦克研制十年,自动装弹机大大拖延了进度,装备后,日本军方声称其故障率为百分之五,(MY GOD,也就是说每二十发就发生一次故障,持续战斗约4分钟发生一次,比T-72还差,而厂方坚持认为百分之五足够,争执不下)同时,西方自动装弹机带来炮塔过大,过重,不得不增大车体炮塔座圈,这样底盘也不得不强化,增大,引起车体近一步变重,解决的方法只有减少炮塔装甲防护。日本也承认,同为50吨坦克, 韩国的K1A1防护远强于90,自动装弹机和隔舱化就是原因之一。(韩国的K1A1不装自动装弹机在于山地作战多,火炮运用较少,同时缺乏技术储备) 法国的勒克莱尔自动装弹机还在保密,据说也是问题一堆。它的下一代自动装弹机故障率要求小于万分之八,但是至少要到5―10年才能装备。 </P>
<P>    那么,我们就不装自动装弹机,采用类似的小M1A1的K1A1的4人结构,并采用隔舱化就没人反对了!慢着,先不论保持持续射击能力,这样,车体内部变复杂, 而且必须给一个人留出空间,在不增大内部空间以至增加车重,不减少装甲厚度,不降低成员舒适度影响战斗力的情况下,只能打炮弹的主意,K1A1的120毫米炮弹只有32发,在山地战时,K1A1多用的是机枪,可以不考虑主炮弹少(它加强了辅助火力),我们需要什么?在我们的环境中战斗中炮弹很快打完,我们只能换另一辆车上来,是不是考虑把每个部队坦克数目扩大一些?(有意思的是,韩国也认为炮弹隔舱化会带来许多麻烦,如重量增大太多,尾舱过于脆弱,因此没有采用类似M1和豹2的隔舱化。将炮弹大部分装在坦克驾驶员旁边,同时,在装填手旁的炮塔吊篮装8枚,我们总不能也指责韩国不重视人员吧。未来韩国也要采用装弹机,人员3人,但是主要仍在这一技术需要外界的援助) </P>
<P></P>
<P>在伊拉克执勤的M1A1坦克</P>
<P>125滑膛炮射程低的特点在海湾战争中发展到顶点, M1A1(射程3500米)倒退攻击伊拉克T-72坦克(2400米),但是他们只看到这一点,却没有意识到,在整个战斗体系中,远程攻击不是坦克的主要目标,在整个体系中,完全可以由远程反坦克导弹代替,况且苏军坦克还有远程炮射导弹弥补和提高战斗力。 </P>
<P>在整个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也承认,由于热成像瞄准和识别系统战术上的应用而不是探测距离的影响,M1A1绝大多数交战距离在2000米以内,问题主要在于伊军在空地一体战电子战和落后的侦察下,已经失去战场感知能力,“猴型”T-72弹药落后,又没有远程炮射导弹,更没有良好的瞄准设备和火控系统。因此在1000米以上交战中命中率低,甚至在激起的沙幕中发现不了对方,这就是美军尽力拉开距离的原因,而不是射程的主要问题。 </P>
<P>    中国的热成像仪距离为3500米到4000左右,识别距离2500米左右,已到达西方坦克先进水平,通过改进炮弹,射程有所提高,并且炮射导弹己经比较成熟,可以在4000―5000米距离击毁重型装甲力量,未来可以进行反直升机(这也是一种趋势,最新的梅卡瓦4就可以,美军也在研究远程综合双反坦克炮射弹药,不是一些人认为根本无用)具有西方先进水平的火控系统由于保密,还存在争议,但是至少已能绝对满足未来十年对抗日韩美俄先进坦克的需要,而且还在进一步改进。

<P>    由此看来,中国98的主力武器综合可以说非常先进,不是什么只为了俄式装弹机的落后产物。

<P>    至于辅助武器,大家更多的争论在于车顶那个神秘的激光眩目对抗系统,许多人认为,由于不随主控系统,它只能在车停精确实用,而且破坏了车体的整体反雷达效果,是没有用的。

<P>    但是,高射机枪的瞄准更为落后,而且,激光眩目对抗系统可以不间断的照射目标,如果功率足够大,它可以破坏目标的光学系统,中国在此领域研究甚久,部分已超过美国水平,这是公认的。不久前,美军直升机在38线遭遇朝鲜的激光照射,美国人就认为其是中国早期型激光枪,又惊又怒
</P>
<P></P>
<P>中国坦克红外、激光对抗系统</P>
<P>激光眩目对抗系统有极大的运用弹性,可以比机枪更有效的反直升机,反装甲器材,对抗反坦克小组。中国98上的激光眩目对抗系统可以说是运用先进系统对坦克战斗力提高的一种有用途经。 </P>
<P>    美军装甲车也装备了激光眩目对抗系统,也是不随主控系统,而且对中国98的激光眩目对抗系统给予了肯定,并认为技术性能高于己方,能够有效弥补98电子设备的不足。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它们都有一些弱点。但绝不是本人看到的一位偏激的网友所宣称的垃圾。</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30 16:54:47编辑过]
<P>
中国98式主战坦克</P>
<P>最近,98引起很大的争论。也引起大家的很大的兴趣,对一种型号,我们骂也好,赞也罢,都说明我们关注它。在此,我想用几种主战坦克的代表“豹2”、“T64”等参照,运用手头的资料来客观分析98坦克。在此,大家应知道的是:实用是第一位的,即使豹2、艾布拉姆斯、90式等的超豪华设备,也是如此。 </P>
    第一、防护力





<P>    坦克的概念是什么?它是一种活动的火力点,一种有遮蔽的突击力量,而不是无敌的堡垒。现在,攻击力的发展已超过了被动防御的能力,如果真想一种坦克刀枪不入,它可能需要100多吨。豹2为代表的西方坦克,它们的研制目的是抵御苏联坦克的大规模进攻,直到美加援兵的到来,也就是说,它们是堡垒和活动炮塔,同时,欧洲的硬土平原和发达的高速公路也对重量要求不高。作战环境,高防护,大弹药,宽敞的内式强调成员的舒适提高持续战斗力。这一切都是造成西方坦克重量居高不下的主因。但是效果很好吗?并不一定。在海湾战争,在最近的对伊战争,不激烈的抵抗(而且是不先进的兵器)都造成了M1的毁伤。(同时,本人也要纠正一种误区,坦克并不一定是越重防护越好,它是各种指标平衡的产物。) 二战时,苏联斯大林2坦克就比德国黑豹轻,但是攻击力防护力远优于黑豹,虎一,与之相对的就是弹药少,车内狭窄。德国就认为,通过发动机横置,简化传动结构,减少一对负重轮,减轻结构强度,就能使豹2达到50吨,而防护等同于豹2A6。下面还要有一个重要的案例。





<P>    60吨M1在科索沃遇到另一种情况,为了让二十辆前进,美军不得不专门开辟一条道路,但仍在恶劣环境下行动缓慢,燃油耗费大,难以打击对手。不得不撤出战斗。(以至于一位指挥官怒吼,谁让你们把艾布拉姆斯运来的!)相比之下,南联盟的T72几乎来去自如。





<P>    未来的防护途径,重点在主动防护系统,减少可发现性,60吨的重坦克概念已式上个世纪的产物,纵观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未来20年很难发生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地形狭窄多山的台湾,朝鲜,也不适用60吨的重坦高防概念,50吨的中国的98防护,只要能达到并超过这一代坦克的平均水平,适应地形,满足中国的需要,这已足够。  





<P>    另一个中国98坦克争议的地方是装在车体底部的俄式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容易诱导二次引爆,在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的T-80、T-72经常炮塔炸上天,而西方普遍运用了弹舱分离和泄压板结构,似乎能够避免这一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转盘式自动装弹机位于车体内部,综合防护力为最强的部分,同时,西方坦克弹药为分布放置,大部分弹药也放置底部,一旦诱爆,就是炮塔不飞天,也会造成车体全毁和人员伤亡,(根据俄罗斯研究的实战概率,隔舱化很难减少伤亡,如果车体被击穿,隔舱也不能抵挡,因此还不如加强外部装甲和防护结构)而且看看M1A1的装弹设计就知道它只能算部分隔舱(苏式坦克炮塔炸上天的美景在于小炮塔与车体连接方法过于简单因此常飞天,被炮弹掀翻,在斜面扭转困难,沙粒易卡住,去年的兵器杂志上专家提出了简单的解决方法)另外部分通常为12发位于炮塔尾舱,装甲很薄(看看90式怎末从车顶装弹就知道了),目标明显,即使单兵火箭也能击穿,一旦击中,不会对人员造成大的损害,也会损伤炮塔,失去战力,有时冲击波把下方动力室完全炸坏,结果必然是大修。 </P>
<P>
俄罗斯T-72主战坦克 </P>
<P>T-72 、T-80的主要问题,在于车体中可燃材质过多,灭火抑爆系统不良导致诱爆而非金属射流击穿导致诱爆,因为后者就是西方坦克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用炮弹个体防护,减少诱爆的威力和机会(中国灭火抑爆系统在80年代初就达到西方水平,远超于苏联,这与我们改革开放交流分不开,呵呵)这样,苏式坦克一着火大家还是逃命吧! </P>
<P>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因遇到击中失火导致全毁占200多辆坦克损失的绝大部分(有点像二战黑豹初期型嘛),而解决上述问题之后,(解决不难)第二次车臣战争损失的坦克剧降为不到20辆(叛军称击毁120辆,大多是装甲车,总之这一结果是可信的)。当然有排除上一次冒进等战术上的原因,但是总体并不比小心谨慎的美军最近在伊拉克损失的艾布拉姆斯多多少――虽然俄军空中能力、信息能力和训练水平远低美国,但是车臣武装无论是战斗意志,战斗技能,还是装备都优于美国在伊所遇到的对手。在第二次车臣战斗中,许多辆坦克遭受的苦难远超美军,其中一辆T-72遭受了近20次致命打击,两名成员受伤,但是仍能坚持作战近4个小时,并且一马当先冲破对方阵地。另一辆T-80U履带炸坏,孤立无援受打击了6个小时,遭受各种单兵火箭,反坦克导弹,火炮等各种反坦克武器近百次打击(车臣叛军手里可也有各种东西方器材,远比可怜的伊军精良),三名成员都活了下来。因此不能因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和没有隔舱化,泄压板就片面否定防护。(转盘式自动装弹机下文还将说到,不是一个落后或者鸡肋就否定的)




<P>    虽然,俄罗斯研制了西方式的黑鹰坦克,但是俄罗斯军方并不认为它整体先进,也不符合俄军的标准,俄军看重的是它的隐身设计,大口径炮,高功率发动机,先进的装甲及观瞄系统,而对它的西方式整体设计并不赞同,很难说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俄军的选择是错误或者不注重人员伤亡,而是综合各种方面后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罢了。




<P>    至于对98侧装甲的争议,我们看看艾布拉姆斯与T80U在战场的表现就知道了,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侧面防护优良的坦克。




<P>    中国98防护,可以满足要求,客观的说,98式很难达到豹2和埃布拉姆斯等西方坦克的水平,但是已经超越了日本90式,韩国k1a1、豹2A4、M1早期型的水平,这一点,得到了一般的认可。




<P>    中国98防护主要问题是坦克一旦被击穿,容易造成超压杀伤人员,现在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将舱口打开一些。同时我们应考虑学习西方如梅卡瓦坦克,重点加强对弹药的个体防护减少诱爆的机会。这些技术上不能算复杂的问题,但是是应该解决的。




<P>    远期,98可以加装主动防护,运用有效手段达到减少雷达,红外信号(98运用的先进涂层值得我们研究,抑制红外信号,中国早已得出了有效的简单手段)先进反应式装甲,达到21世纪的新防护概念。 </P>
第二、火力




<P>    98上的125滑膛炮,与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的120毫米滑膛炮,容易让人疑惑,在这里,我要指出,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的120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动能已超过豹2和美国M1A1上面的L44百分之五,这是公认的。而98的125滑膛炮在其之上,更远超俄国的125,当然总体肯定还达不到豹2A6的L55的水平,但是足以傲视群雄了。




<P>    98上的125滑膛炮,并不是单纯仿制俄罗斯,而是在俄国风格上采用了西方的技术和多年来我军科研人员的成果,在坦克炮的研究上,俄罗斯传统一直比较的粗糙,致力于增大口径,提高威力,而较少关注内部潜力的扩展及提高弹药的威力,(苏联坦克炮许多甚至直接从海军炮,野战炮移植而来)他们注重火炮的结构简单,战时容易制造,而不是一件精良的产品,很难说在冷战下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P>    即使如此,苏联的125滑膛炮也不是什么垃圾,而是一种可怕的武器。在两德统一苏军撤出时,美德技术小组火速在一所仓库中找到了一辆待修的T-80B坦克进行测试,结果惊人。




<P>    据回忆的前西德少校回忆:“在正常距离,我们的豹二(可能是A3型,与A4火力,防护相当,与M1用的都是L44120毫米滑膛炮)与M1的火炮很难穿透T-80B的前装甲,只有最新的钨合金穿甲弹药勉强能穿透,而最新的贫铀弹顺利穿透。但我们的装甲在T-80B火炮下如奶油似的,只有美国新研制的贫铀装甲勉强坚持的住。”




<P>    不清楚T-80B用的是什么弹药,可能是内藏式墨芯弹药,但苏联或东德自用型一定比卖给伊拉克,叙利亚的“猴”形简化版T-72好的多。(这可是要和资本主义决战的,呵呵,伊拉克只能用可怜的老式钢芯弹药,在2000米只能穿深250―350,自制的弹药更差)而且,通过研发新的如贫铀,钨合金弹药,这种炮还大有潜力可挖,只是苏联解体的困难和其研究思路不同,他们的步履比较缓慢。</P>
<P></P>
<P>俄罗斯T-90坦克 </P>
<P>这件事是否真的属实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是美国立刻在不久的海湾战争前加紧给M1改造加装新的贫铀前装甲,并紧急制造了一批贫铀穿甲弹,德国也开始加强豹2的火力,防护,后来出现了豹2A5,A6。即使如此,伊拉克“猴”形简化版T-72要命的落后弹药在实战中的表现并不太差,它很难击穿M1A1HA(贫铀前装甲式M1A1)的前装甲,但是,当真正击中M1A1HA前装甲后,往往造成M1A1HA失去战斗力而不得不撤退维修。(现在看来,大部分宣称挨中125滑膛炮未被击穿的M1看来是挨了老式100毫米,115毫米的揍)而在侧面,对M1A1HA则是致命的,虽然出于宣传考虑,美国称没有一辆M1被敌方击穿,损失不超过十辆,但是不慎流露的几张经典的照片表明,冷静而勇敢的少数伊拉克士兵依然用T-72从侧面击毁了M1A1HA。因此俄罗斯宣称的M1A1HA总体损失70辆(其中包括击毁,自伤,事故,还有失去战斗力自毁),并有3辆残骸运至莫斯科,考虑到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双方实力,这恐怕不是空穴来风。</P>
<P></P>
<P>98Ⅱ主战坦克的125滑膛炮 </P>
<P>我们采用俄式风格,西方技术的125滑膛炮,火力不用怀疑,无论是炮性能,还是新发展的弹药,都超过俄国水平,ZT98很早就公开宣称可远距离击穿M1A1HA和M1A2的前装甲,这是比较可信的。(不由的想起比M1更强调防护的挑战者2在伊拉克对射后的情景,看来世间没有全无敌坦克) </P>
<P>    俄式125滑膛炮的缺点在于分装式弹药造成装填速度比较慢,射程短,炮弹的性能不如西方,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西式120滑膛炮,为什么要装备俄式125滑膛炮?事情要从两面看。这要从被许多人痛恨的俄式自动转盘式自动装弹机说起。


<P>    大口径弹药的人力装运,我们远不如西方人健壮,想要保持持续射速(战斗力的重要方面)非常艰难,同时,即使美德也承认,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装弹机是坦克发展必不可少的装备。因此,为求战斗力,我们必须采用。而不是什么政治命令。


<P>    但是,自动装弹机的研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受坦克炮塔的限制,在世界范围看,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完美的自动装弹机出现。西方开展的本来就晚,现在只有日本和法国拥有,俄罗斯开展较早,虽然问题多多,但是毕竟经过实战证明可行,我们可以采用(也只有这样的选择啦,西方不可能给我们的)随即而来的就是俄式125滑膛炮和其弹药的装备。


<P>    俄式自动装弹机,除了上文带来的缺陷外,还有一种笨拙,就是每发射一颗炮弹,炮口要返回水平方向,这样,重新瞄准的时间长。同时,从种种情况看,在复杂条件下,可靠性不高,在车臣,T--72一般每战斗两小时,就会出现故障,不得不手动装填。


<P>    我军知不知道这些缺点呢?当然知道,但是,只要优点大于缺点,我们就可以采用!完美是世间没有的,同时,缺点可以减少,克服。


<P>    我们的自动装弹机由于吸收俄国经验,提高工艺,以MBT2000看,故障率小于千分之四,远小于俄罗斯,发生故障还可以手动装弹,车臣战争中T―72的成员的抱怨主要在于炮塔和底盘内部太小,加装弹机后内部过于狭窄,因此发生故障后手动装弹非常艰难,可是我们只要注意88式后中国坦克的西方式丰满型炮塔和98较大的底盘,就可以明白这一问题可以自然的解决。对于每发射一颗炮弹,炮口要返回水平方向,重新瞄准的时间较长,98采用先进的猎歼系统,可以减少该问题的困扰。</P>
<P>有人说中国应自行研制西方式尾舱结构自动装弹机,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自动装弹机虽然是坦克发展的必要,但还是世界难题,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必然造成时间的拖延和成本的提高。况且,西方式装弹机带来的问题不比苏式少,除了上文提到的防护问题外,可靠性也不能令人满意,精密昂贵且先进的日本90式坦克研制十年,自动装弹机大大拖延了进度,装备后,日本军方声称其故障率为百分之五,(MY GOD,也就是说每二十发就发生一次故障,持续战斗约4分钟发生一次,比T-72还差,而厂方坚持认为百分之五足够,争执不下)同时,西方自动装弹机带来炮塔过大,过重,不得不增大车体炮塔座圈,这样底盘也不得不强化,增大,引起车体近一步变重,解决的方法只有减少炮塔装甲防护。日本也承认,同为50吨坦克, 韩国的K1A1防护远强于90,自动装弹机和隔舱化就是原因之一。(韩国的K1A1不装自动装弹机在于山地作战多,火炮运用较少,同时缺乏技术储备) 法国的勒克莱尔自动装弹机还在保密,据说也是问题一堆。它的下一代自动装弹机故障率要求小于万分之八,但是至少要到5―10年才能装备。 </P>
<P>    那么,我们就不装自动装弹机,采用类似的小M1A1的K1A1的4人结构,并采用隔舱化就没人反对了!慢着,先不论保持持续射击能力,这样,车体内部变复杂, 而且必须给一个人留出空间,在不增大内部空间以至增加车重,不减少装甲厚度,不降低成员舒适度影响战斗力的情况下,只能打炮弹的主意,K1A1的120毫米炮弹只有32发,在山地战时,K1A1多用的是机枪,可以不考虑主炮弹少(它加强了辅助火力),我们需要什么?在我们的环境中战斗中炮弹很快打完,我们只能换另一辆车上来,是不是考虑把每个部队坦克数目扩大一些?(有意思的是,韩国也认为炮弹隔舱化会带来许多麻烦,如重量增大太多,尾舱过于脆弱,因此没有采用类似M1和豹2的隔舱化。将炮弹大部分装在坦克驾驶员旁边,同时,在装填手旁的炮塔吊篮装8枚,我们总不能也指责韩国不重视人员吧。未来韩国也要采用装弹机,人员3人,但是主要仍在这一技术需要外界的援助) </P>
<P></P>
<P>在伊拉克执勤的M1A1坦克</P>
<P>125滑膛炮射程低的特点在海湾战争中发展到顶点, M1A1(射程3500米)倒退攻击伊拉克T-72坦克(2400米),但是他们只看到这一点,却没有意识到,在整个战斗体系中,远程攻击不是坦克的主要目标,在整个体系中,完全可以由远程反坦克导弹代替,况且苏军坦克还有远程炮射导弹弥补和提高战斗力。 </P>
<P>在整个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也承认,由于热成像瞄准和识别系统战术上的应用而不是探测距离的影响,M1A1绝大多数交战距离在2000米以内,问题主要在于伊军在空地一体战电子战和落后的侦察下,已经失去战场感知能力,“猴型”T-72弹药落后,又没有远程炮射导弹,更没有良好的瞄准设备和火控系统。因此在1000米以上交战中命中率低,甚至在激起的沙幕中发现不了对方,这就是美军尽力拉开距离的原因,而不是射程的主要问题。 </P>
<P>    中国的热成像仪距离为3500米到4000左右,识别距离2500米左右,已到达西方坦克先进水平,通过改进炮弹,射程有所提高,并且炮射导弹己经比较成熟,可以在4000―5000米距离击毁重型装甲力量,未来可以进行反直升机(这也是一种趋势,最新的梅卡瓦4就可以,美军也在研究远程综合双反坦克炮射弹药,不是一些人认为根本无用)具有西方先进水平的火控系统由于保密,还存在争议,但是至少已能绝对满足未来十年对抗日韩美俄先进坦克的需要,而且还在进一步改进。

<P>    由此看来,中国98的主力武器综合可以说非常先进,不是什么只为了俄式装弹机的落后产物。

<P>    至于辅助武器,大家更多的争论在于车顶那个神秘的激光眩目对抗系统,许多人认为,由于不随主控系统,它只能在车停精确实用,而且破坏了车体的整体反雷达效果,是没有用的。

<P>    但是,高射机枪的瞄准更为落后,而且,激光眩目对抗系统可以不间断的照射目标,如果功率足够大,它可以破坏目标的光学系统,中国在此领域研究甚久,部分已超过美国水平,这是公认的。不久前,美军直升机在38线遭遇朝鲜的激光照射,美国人就认为其是中国早期型激光枪,又惊又怒
</P>
<P></P>
<P>中国坦克红外、激光对抗系统</P>
<P>激光眩目对抗系统有极大的运用弹性,可以比机枪更有效的反直升机,反装甲器材,对抗反坦克小组。中国98上的激光眩目对抗系统可以说是运用先进系统对坦克战斗力提高的一种有用途经。 </P>
<P>    美军装甲车也装备了激光眩目对抗系统,也是不随主控系统,而且对中国98的激光眩目对抗系统给予了肯定,并认为技术性能高于己方,能够有效弥补98电子设备的不足。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它们都有一些弱点。但绝不是本人看到的一位偏激的网友所宣称的垃圾。</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30 16:54:4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30 17:02:57编辑过]
<P>好文。。</P>
精彩,值得学习
统一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文章了
真是好文章啊~~~~~`
<P>顶一下先</P>
相当精彩的文章!大顶特顶!
顶!1
<P>好文章,谢谢楼主,辛苦!</P>
不错,很精彩,定
<P>精彩的文章啊</P><P>顶</P>
<P>顶~!好文章好久不见了.</P><P>[em05] </P>
超强的文章
YY
我一直就以为我们的坦克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没有豹来的强悍。
<P>不顶你我过意不去</P>
<P>由于没有可靠的资料来源,对我国新装备的评价实际上都只是猜测。</P>
<P>楼主好文,武器是系统的综合,不是卖广告,比指标。</P>
花了心思的……加油
车顶的棒棒比较高,总觉得要是有反器材狙击步枪,一枪就坏啦!低点不好吗?
<P>楼主辛苦,慰问一下先,好文要顶</P>
楼主,辛苦。我们就需要这样冷静的文章,其实很多大虾也不是刻意贬低中国坦克,只是有些心急!
<P>不错!顶!</P>
<P>死不松嘴:“我就是没错!!!!!”</P><P>无聊的老调,看得犯困</P>
写的不错嘛
好文章,说的有道理。
不管怎么样,都得顶一下
分析客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