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B-1B的RC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0:53:34

b-1b----0.75
xplayer 发表于 2010-1-31 22:37


看到这个回复,我当场就吐血了

B-1B的AESA雷达天线没有像F-22A、F-18E那样内倾安装,基本是垂直安装,加上雷达舱底的垂直面,光这就不止0.75了

毛五可动边条有条短短的缝大家就觉得不能隐形,B-1B机头的鸭翼和缝、那么长的前缘襟翼和缝、没有受到遮挡的平尾和它的缝,就能隐形了,牛



这都能有0.75美帝也太牛了,我说还造什么丝带?都散了吧,直接投降吧{:ya:}
b-1b----0.75
xplayer 发表于 2010-1-31 22:37


看到这个回复,我当场就吐血了

B-1B的AESA雷达天线没有像F-22A、F-18E那样内倾安装,基本是垂直安装,加上雷达舱底的垂直面,光这就不止0.75了

毛五可动边条有条短短的缝大家就觉得不能隐形,B-1B机头的鸭翼和缝、那么长的前缘襟翼和缝、没有受到遮挡的平尾和它的缝,就能隐形了,牛



这都能有0.75美帝也太牛了,我说还造什么丝带?都散了吧,直接投降吧{:ya:}
那是轰炸机.......还不是全隐身的轰炸机......
也就是吹吹罢了说真的老美的心理宣战功夫那可是太厉害了!!!攻城的能耐反到是不怎么样了!但是攻心可是真能啊!


就这样的进气道,0.75?

一个半米大小的角反射器,打空靶时就可以相当于一架普通战斗机的RCS了,这么大四个直通进气道……

就这样的进气道,0.75?

一个半米大小的角反射器,打空靶时就可以相当于一架普通战斗机的RCS了,这么大四个直通进气道……
进气道是做了遮挡的

b1b_3v.gif
恩?
我怎么记得很多人说是0.1m2?
接着吹。。
海客 发表于 2010-2-1 12:16


    那进气道还真遮挡了……

那进气道还真遮挡了……
ericcui1 发表于 2010-2-1 12:28

但是挡板和进气道之间势必形成夹角,几乎就是角反射器的效果。所以,0.75实在忽悠。

再加上悬吊的四台巨大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夹角,又是几个巨大反射体,这个遮挡不了吧?

如果真有0.75(甚至0.1),还要B-2干啥?
那进气道还真遮挡了……
ericcui1 发表于 2010-2-1 12:28

但是挡板和进气道之间势必形成夹角,几乎就是角反射器的效果。所以,0.75实在忽悠。

再加上悬吊的四台巨大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夹角,又是几个巨大反射体,这个遮挡不了吧?

如果真有0.75(甚至0.1),还要B-2干啥?

但是挡板和进气道之间势必形成夹角,几乎就是角反射器的效果。所以,0.75实在忽悠。

再加上悬吊的四台 ...
海客 发表于 2010-2-1 12:30



    翼下发动机短舱的问题,对正面RCS的影响没有侧面明显。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夹角主要影响侧面RCS。什么样的容易反射,你也不是内行,不要想当然,反正真正的反射大户:发动机叶片,是被遮挡了。
但是挡板和进气道之间势必形成夹角,几乎就是角反射器的效果。所以,0.75实在忽悠。

再加上悬吊的四台 ...
海客 发表于 2010-2-1 12:30



    翼下发动机短舱的问题,对正面RCS的影响没有侧面明显。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夹角主要影响侧面RCS。什么样的容易反射,你也不是内行,不要想当然,反正真正的反射大户:发动机叶片,是被遮挡了。
让有“眼球可见光波段测量RCS”的特异功能的人士来目测下吧……
SokhoiRose 发表于 2010-2-1 12:36

美其名曰: 视觉RCS测量党

翼下发动机短舱的问题,对正面RCS的影响没有侧面明显。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夹角主要影响侧面RCS。
ericcui1 发表于 2010-2-1 12:36

正面当然也有啊,进气道就算完全被挡,也只是看不见压缩机叶片,但整个发动机正面跟上面机身、机翼的夹角并没有消除吧?

无论如何,假设只须发动机进气口遮挡,就可以使一架大型飞机的RCS降低到零点几,隐身也忒容易了吧?

至少要做成这样的进气道:D ——
翼下发动机短舱的问题,对正面RCS的影响没有侧面明显。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夹角主要影响侧面RCS。
ericcui1 发表于 2010-2-1 12:36

正面当然也有啊,进气道就算完全被挡,也只是看不见压缩机叶片,但整个发动机正面跟上面机身、机翼的夹角并没有消除吧?

无论如何,假设只须发动机进气口遮挡,就可以使一架大型飞机的RCS降低到零点几,隐身也忒容易了吧?

至少要做成这样的进气道:D ——
这个0.75,不是我目测的,也是转国内出刊的杂志的。
不是针对你个人,只是说说这个现象{:cha:}
B-1B_inlet.jpg

raptor82 发表于 2010-2-1 12:49

这个有道理,但也仅仅解决了叶片问题。进气道口跟上面机身、机翼的夹角问题仍然是RCS的大头。

更何况还有侧面巨大发动机吊舱,等等问题。
raptor82 发表于 2010-2-1 12:49

这个有道理,但也仅仅解决了叶片问题。进气道口跟上面机身、机翼的夹角问题仍然是RCS的大头。

更何况还有侧面巨大发动机吊舱,等等问题。
不是说有棱角、、有折线、多面体有利于隐身吗?B1B咋看都这么光滑柔顺啊?
leo788 发表于 2010-2-1 12:58
据说那是70年代计算机技术还不行,设计F-117时只能有棱有角。
能到10以下就很神奇了。
RCS是1,这个应该靠谱,80年代老美在攻击性飞机上面相当重视隐身性能。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0-2-1 12:37

B-1B的RCS說是B-52的100分之1,我想大該是在各位數左右.....
我猜和小型战斗机差不多。如果加强隐身涂料,会更小一些。
B-1B是陈旧的理念。

这个才是轰炸机的流行趋势,希望中航工业的同志借鉴一下:

0.75...这么强大
B1B都那么强大了那还花那么多银子搞B2
上校系列讲座我都看过了

上校反复在讲"隐身无人攻击机"。

估计空军对B-1B这类武器不太感冒。
鬼信···
梅菜肉丝_奔驰 发表于 2010-2-1 14:52

B2估计也落后了

美国、俄罗斯的下一代有人轰炸机可能都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

欧洲的第二代超音速客机据说也要5马赫超音速飞行,采用氢动力

挺可怕的技术。。。
无人机攻击机确实是未来趋势,但那只是执行常规轰炸任务……
担当核打击任务的战略轰炸机偶觉得还是有人的妥当……
要是无人那不成Skynet了;P
0.75是可能的,全机散射中存在这样的低RCS角度不奇怪,当然峰值角度比0.75大一量级也不奇怪,全机平均散射强值比B52低很多是事实,配合较先进的电子战设备,被发现距离比B52要短的多。B1B不是全隐身轰炸机,设计时以大载弹量,超低空近音速突防,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部分隐身设计为卖点,对八九十年代的防空系统有相当的威胁性,现在美国不会让它去突破严密防空圈,B1B的确有些鸡肋,效费比不如B52,生存力不如B2,不过放到TB国,那是真正的大杀器。
RCS1平方米的说法是这么来的
防空系统主要依赖雷达进行探测,因此美国在减少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一开始,B-1A主要考虑用电子对抗措施(ECM)来自卫,其较小的 RCS值只是“妙手偶得”而已。和B-52相比,B-1A的RCS 值只是前者的1/35或1/25 。虽然这个数据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实性,但即使B-1A的RCS值只有B- 52的1/10,因为B-1B的RCS值约相当于B-1A的1/10,所以B-1B的RCS值只有B-52的l/100。据推算,B-52的RCS值约为100平方米,因此B-1B的RCS值就约为1平方米。作为对比,一架中型战斗机的RCS值约为5平方米,而轻型的米格-21战斗机在迎头方向的RCS值只有2平方米,B-111的RCS值之小可想而知。
美国没有“隐形涂料”?

隐形只靠气动外形?

如果隐形只靠外形,那所谓的隐形也太容易了!太小瞧美国的吸波涂料了!
梅菜肉丝_奔驰 发表于 2010-2-1 14:52


    现在有说法淘汰B2和B52,升级剩下的B1B
SokhoiRose 发表于 2010-2-1 15:04

战略轰炸机肯定是需要的

但是我们不能总盯着B-1B、海盗旗这类技术落后的轰炸机身上

要瞄准国际前沿,技术要有一定前瞻性
a111111 发表于 2010-2-1 15:13
涂料对偏离设计值较大的雷达,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对战斗机火控雷达,以及地面中近程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却有相当不错的效果,配合超低空突防,可使对方防空火力的杀伤圈大为缩小。
hercules 发表于 2010-2-1 15:14

不是他们落后,而是没什么值得让他们出动得了
对付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军和反政府军,MQ-9和AH-64就差不多了
ccsosnfs 发表于 2010-2-1 12:24
最多是个所谓的理论值
flank1978 发表于 2010-2-1 15:22


    估计是针对特定的波段吧。。。话说这年头,说雷达投影都不说那个波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