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民营书店第三极被价格战拖垮 巨亏7800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20:02
北京最大民营书店第三极被价格战拖垮 巨亏7800万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 04:33  每日经济新闻
  3年巨亏7800万价格战拖垮北京最大民营书店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126/04337308090.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通往地下一层经营场所的台阶已经用柜子堵死,书店的卷闸门也牢牢关闭。柜子上贴着第三极书局停止经营的通知,给供应商和办卡顾客的告示写着:有储值卡的读者到九层办理后续事宜,供货商到九层登记。

  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月25日)在北京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看到的一幕。

  继百荣书店、思考乐书局等民营书店倒闭之后,被誉为民营书店“龙头大哥”的北京最大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日前正式宣布关门停业。

  “一夜之间,怎么就倒闭了呢?”一位来第三极书局买书的消费者感慨道。另一边,则跑来一位出版社的员工,正在咨询保安怎么到书店内部去搬货,一层的保安好心告诉来访者,书店里面有人,但是得从办公楼的电梯下去。

  记者来到第三极书局所在的昊海楼地下一层,同原来的第三极大厦相比,这里更显示出第三极的萧条。

  第三极书局正式停业

  昊海楼办公区九层,第三极书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或许已经过了几天的闹腾,现在已恢复了平静。3、4名员工在办理供应商和顾客的登记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来公司登记的供应商,采取“先登记后安排”的原则,来店搬货必须出具退货经办人单位介绍信,办理相关退货事宜。针对个人用户的储值卡,第三极表示:“请将您的信息在登记表中逐项登记,我们会尽快通知您今后的使用方法。”目前尚未做出办理退钱的表示。

  “我们先退货,至于已经卖完的书款,需要等退货办完之后才能决定如何处理。”第三极王姓工作人员表示。

  该人士表示,2010年1月15日下午,第三极召集部分合作单位通报公司目前状况,征求合作单位的意见。

  华文天下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红丽就参加了当晚的会议,据张红丽回忆,当晚,第三极召开了40多家供应商和投资者的会议。会中,第三极提出了搬迁之后近几个月的经营情况,由于临时店经营困难,如果持续经营到货款核对完成的话,不利于保护合作方的利益,因此,第三极提出如下两种解决方案供供应商讨论:一是公司持续经营,第三极所欠各供应商的所有货款将被冻结,供应商将继续支持第三极运营,在运营情况好转后,逐步归还欠款;二是公司停业,封存存货及资产,成立供货商临时委员会,公平分配存货及资产。

  “第一个条件,我们是无法接受的。”张红丽表示,参会单位经讨论,一致建议由第三极全力继续完成退货工作后,再讨论剩余资产的分配问题。第三极同意接受会议建议,停止营业、全力完成退货工作。于是,第三极向读者发出了宣布停业的短信。

  第三极方面表示,书局存货总码洋147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2万元,货币资金30万元,主要负债供货商应付账款约2000万元,储值卡约400万元,中关村(6.19,-0.06,-0.96%)文化应付款500万元,净资产-1800万元,总亏损约7800万元。

  “他们的态度还是负责的,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哄抢事件,除了退完库存,500多万的资金将对各大供应商进行分配。我们也在等第三极给我们最后损失部分一个明确的说法。”张红丽表示,目前该公司有将近9万元货款没有追回。

  祸起价格战

  说到第三极书局,不得不提到第三极大厦,从筹资、建设到运营,背后的真正操盘者,是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由欧阳旭执掌的国风集团、海淀区政府全资子公司等股东联合发起成立的公司。其中,国风集团占32%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第三极书局所在的第三极大厦本身是一个地产项目,原名叫中关村文化创意广场。公司成立之初希望做一些新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以文化为概念布局,书店只是一部分,分为时尚馆、人文馆、科教馆和生活馆,整个大厦其实是大型产权式文化主题商场。

  虽然第三极凭借其新颖的商业模式以及书店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同时惨烈的价格战阴云也从其开张之日起就一直笼罩在书局上空。

  “第三极从最初就陷入了价格战的困局,进退皆难。”王明(化名)作为第三极书局的元老向记者坦言,“第三极开业时为期一个月的促销行为,或许让中关村图书大厦感觉到了威胁。”

  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正式营业。然而,一街之隔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却未卜先知,全场图书一夜之间,在同一天变脸执行七五折,与第三极针锋相对,而后第三极书局无奈地打出七折。

  王明表示,当时第三极书局向各大出版社和供应商去了一份书函,里面陈述了中关村图书大厦价格战带给书局的压力,并且希望得到各出版社的鼎力支持。

  就这样,消费者就在仅隔一条街的两家书店来回穿梭,这场价格战一直持续了四个月之后回到了8折,此后一直延续至今。一位出版社的老总告诉记者,以8折的折扣战,就挤掉了书店毛利的60%。

  “价格战3年吃掉了第三极书局约5000万元的利润。”王明表示,按照6折从出版社拿书计算,书局只有2折的毛利,扣除掉房租、水电、员工工资,书商的利润仅仅在三到五个点。

  第三极书局作为大厦股东之一,可以长时间拖欠租金。不过,书局必须缴纳物业费,仅此一项每日支出就将近30万元,“节假日,我们的日销售额在100多万元,而平时大概也就是20多万。”而与第三极书局仅一条马路之隔的中关村图书大厦,据说其物业费用只有第三极书局的1/4。

  另一方面,在价格战的压力下,第三极提出了“用地产补书局”的计划,试图通过商业地产的运作来缓解书局的压力。不过,第三极物业租金在2007年便达到15元/平方米/日,售价早就突破了25000元/平方米,如此巨额的场地成本,也意味着通过地产弥补书局的计划最终流产。

  2008年5月,从事第三极商业经营的北京文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负债率高达237%。

  据王明介绍,第三极为了尽快扭转局面,又从贵州派来了三个“空降兵”,这三个职业经理人完全打翻了原有的书局商业模式,这或许也加剧了第三极的经营困难。“原来的顾客已经培养了相关模式的消费习惯,换了一种模式,又相当于重新再建一个书店。”

  据了解,如今,国风集团所持有的股权将受让给海淀区政府,第三极大厦由此变身为“国有身份”,正式变身为中国技术交易所。

  民营书店内外交困

  事实上,第三极并不是第一家倒闭的民营书店。早在2004年,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店百荣书店,两个月后便宣告倒闭,而此前上海思考乐书局北京店开业不到一年就匆匆地关门。

  王明说,出版商都以能进入国有书店的销售网络为荣,给予国有书店的书籍账期较长,而对于民营书店,无论其规模多大,在给书数量和账期上还是有所限制,在发货速度和价格方面两者待遇也不同。

  王明表示,在同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竞争中,第三极“畅销书上架速度和品种不如中关村图书大厦齐全”。而由于带有“民营”标签,民营书店在畅销书折扣和回款方面也比国有书店来得苛刻,这也就对民营书店的现金流有了很高的要求,从而造成“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况。他举例说,当时于丹的《论语心得》,第三极都是现金买,八五折买来八折卖。

  另一方面,由于中关村图书大厦作为国有书店,仅从教材发行这一垄断性的项目中,就能获得颇为丰厚的盈利,同时,国有书店还拥有政府不定期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相关资料显示,绝大多数新华书店主要依靠教材教辅生存,利润的70%~80%都来源于此;在农村,这一比例甚至超过90%。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材占据了中国出版业80%的市场份额(国外约20%)。

  “而作为民营书店,教材这块市场是很难进入的。”王明说。

  对内,势单力薄的民营资本,缺乏垄断性的利润来源,与国有书店在竞争上本就先天不足;对外,整个图书零售业还面临着盗版书与电子书的巨大冲击,图书市场本就有萎缩之忧。曾经的“巨无霸”第三极书局的倒闭,或许只是民营书店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北京最大民营书店第三极被价格战拖垮 巨亏7800万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 04:33  每日经济新闻
  3年巨亏7800万价格战拖垮北京最大民营书店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126/04337308090.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通往地下一层经营场所的台阶已经用柜子堵死,书店的卷闸门也牢牢关闭。柜子上贴着第三极书局停止经营的通知,给供应商和办卡顾客的告示写着:有储值卡的读者到九层办理后续事宜,供货商到九层登记。

  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月25日)在北京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看到的一幕。

  继百荣书店、思考乐书局等民营书店倒闭之后,被誉为民营书店“龙头大哥”的北京最大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日前正式宣布关门停业。

  “一夜之间,怎么就倒闭了呢?”一位来第三极书局买书的消费者感慨道。另一边,则跑来一位出版社的员工,正在咨询保安怎么到书店内部去搬货,一层的保安好心告诉来访者,书店里面有人,但是得从办公楼的电梯下去。

  记者来到第三极书局所在的昊海楼地下一层,同原来的第三极大厦相比,这里更显示出第三极的萧条。

  第三极书局正式停业

  昊海楼办公区九层,第三极书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或许已经过了几天的闹腾,现在已恢复了平静。3、4名员工在办理供应商和顾客的登记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来公司登记的供应商,采取“先登记后安排”的原则,来店搬货必须出具退货经办人单位介绍信,办理相关退货事宜。针对个人用户的储值卡,第三极表示:“请将您的信息在登记表中逐项登记,我们会尽快通知您今后的使用方法。”目前尚未做出办理退钱的表示。

  “我们先退货,至于已经卖完的书款,需要等退货办完之后才能决定如何处理。”第三极王姓工作人员表示。

  该人士表示,2010年1月15日下午,第三极召集部分合作单位通报公司目前状况,征求合作单位的意见。

  华文天下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红丽就参加了当晚的会议,据张红丽回忆,当晚,第三极召开了40多家供应商和投资者的会议。会中,第三极提出了搬迁之后近几个月的经营情况,由于临时店经营困难,如果持续经营到货款核对完成的话,不利于保护合作方的利益,因此,第三极提出如下两种解决方案供供应商讨论:一是公司持续经营,第三极所欠各供应商的所有货款将被冻结,供应商将继续支持第三极运营,在运营情况好转后,逐步归还欠款;二是公司停业,封存存货及资产,成立供货商临时委员会,公平分配存货及资产。

  “第一个条件,我们是无法接受的。”张红丽表示,参会单位经讨论,一致建议由第三极全力继续完成退货工作后,再讨论剩余资产的分配问题。第三极同意接受会议建议,停止营业、全力完成退货工作。于是,第三极向读者发出了宣布停业的短信。

  第三极方面表示,书局存货总码洋147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2万元,货币资金30万元,主要负债供货商应付账款约2000万元,储值卡约400万元,中关村(6.19,-0.06,-0.96%)文化应付款500万元,净资产-1800万元,总亏损约7800万元。

  “他们的态度还是负责的,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哄抢事件,除了退完库存,500多万的资金将对各大供应商进行分配。我们也在等第三极给我们最后损失部分一个明确的说法。”张红丽表示,目前该公司有将近9万元货款没有追回。

  祸起价格战

  说到第三极书局,不得不提到第三极大厦,从筹资、建设到运营,背后的真正操盘者,是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由欧阳旭执掌的国风集团、海淀区政府全资子公司等股东联合发起成立的公司。其中,国风集团占32%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第三极书局所在的第三极大厦本身是一个地产项目,原名叫中关村文化创意广场。公司成立之初希望做一些新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以文化为概念布局,书店只是一部分,分为时尚馆、人文馆、科教馆和生活馆,整个大厦其实是大型产权式文化主题商场。

  虽然第三极凭借其新颖的商业模式以及书店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同时惨烈的价格战阴云也从其开张之日起就一直笼罩在书局上空。

  “第三极从最初就陷入了价格战的困局,进退皆难。”王明(化名)作为第三极书局的元老向记者坦言,“第三极开业时为期一个月的促销行为,或许让中关村图书大厦感觉到了威胁。”

  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正式营业。然而,一街之隔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却未卜先知,全场图书一夜之间,在同一天变脸执行七五折,与第三极针锋相对,而后第三极书局无奈地打出七折。

  王明表示,当时第三极书局向各大出版社和供应商去了一份书函,里面陈述了中关村图书大厦价格战带给书局的压力,并且希望得到各出版社的鼎力支持。

  就这样,消费者就在仅隔一条街的两家书店来回穿梭,这场价格战一直持续了四个月之后回到了8折,此后一直延续至今。一位出版社的老总告诉记者,以8折的折扣战,就挤掉了书店毛利的60%。

  “价格战3年吃掉了第三极书局约5000万元的利润。”王明表示,按照6折从出版社拿书计算,书局只有2折的毛利,扣除掉房租、水电、员工工资,书商的利润仅仅在三到五个点。

  第三极书局作为大厦股东之一,可以长时间拖欠租金。不过,书局必须缴纳物业费,仅此一项每日支出就将近30万元,“节假日,我们的日销售额在100多万元,而平时大概也就是20多万。”而与第三极书局仅一条马路之隔的中关村图书大厦,据说其物业费用只有第三极书局的1/4。

  另一方面,在价格战的压力下,第三极提出了“用地产补书局”的计划,试图通过商业地产的运作来缓解书局的压力。不过,第三极物业租金在2007年便达到15元/平方米/日,售价早就突破了25000元/平方米,如此巨额的场地成本,也意味着通过地产弥补书局的计划最终流产。

  2008年5月,从事第三极商业经营的北京文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负债率高达237%。

  据王明介绍,第三极为了尽快扭转局面,又从贵州派来了三个“空降兵”,这三个职业经理人完全打翻了原有的书局商业模式,这或许也加剧了第三极的经营困难。“原来的顾客已经培养了相关模式的消费习惯,换了一种模式,又相当于重新再建一个书店。”

  据了解,如今,国风集团所持有的股权将受让给海淀区政府,第三极大厦由此变身为“国有身份”,正式变身为中国技术交易所。

  民营书店内外交困

  事实上,第三极并不是第一家倒闭的民营书店。早在2004年,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店百荣书店,两个月后便宣告倒闭,而此前上海思考乐书局北京店开业不到一年就匆匆地关门。

  王明说,出版商都以能进入国有书店的销售网络为荣,给予国有书店的书籍账期较长,而对于民营书店,无论其规模多大,在给书数量和账期上还是有所限制,在发货速度和价格方面两者待遇也不同。

  王明表示,在同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竞争中,第三极“畅销书上架速度和品种不如中关村图书大厦齐全”。而由于带有“民营”标签,民营书店在畅销书折扣和回款方面也比国有书店来得苛刻,这也就对民营书店的现金流有了很高的要求,从而造成“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况。他举例说,当时于丹的《论语心得》,第三极都是现金买,八五折买来八折卖。

  另一方面,由于中关村图书大厦作为国有书店,仅从教材发行这一垄断性的项目中,就能获得颇为丰厚的盈利,同时,国有书店还拥有政府不定期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相关资料显示,绝大多数新华书店主要依靠教材教辅生存,利润的70%~80%都来源于此;在农村,这一比例甚至超过90%。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材占据了中国出版业80%的市场份额(国外约20%)。

  “而作为民营书店,教材这块市场是很难进入的。”王明说。

  对内,势单力薄的民营资本,缺乏垄断性的利润来源,与国有书店在竞争上本就先天不足;对外,整个图书零售业还面临着盗版书与电子书的巨大冲击,图书市场本就有萎缩之忧。曾经的“巨无霸”第三极书局的倒闭,或许只是民营书店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一年半以来,我在网上购书约八千元...实体书店被网店打跨几乎是无法扭转的.
下一步,就是纸书被电子书挤占.
第三级的进口书虽然很具特色,但价格实在太贵
我觉得现在买书的人也少很多
很多人都选择电子书
当然也不排除买纸质书的
书店里最多的是教材和教辅
穷啊 我都是去批发市场买的
一般在网上买,,,还打折
连新华书店都拼不过,不如一头撞死,还好意思说,赶紧在内部管理上找原因吧
破帽遮颜 发表于 2010-1-26 10:10


新华是年年亏空,不过有人添啊。
公司化经营谁来填窟窿?

教材是专营?还不许循环利用。这年头部门利益的妖娥子太多。
一过客 发表于 2010-1-26 09:13
一般的流出品,9品以上的也不过原价的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