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6年6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北航高产现象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13:40





2010年1月18日《人民日报》(记者 赵亚辉)报道:


6年6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全国高校仅此一家——


北航“高产”现象背后



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等两个项目分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在前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北航已捧得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特别是备受关注的技术发明一等奖,自1999年至今只产生过10项,其中有4项花落北航。


6年6项国家大奖。高产的“北航现象”背后究竟有何奥秘?


【科研选题如何选】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啃引不进、买不来、只能靠自主创新的“硬骨头”


在北航党委书记杜玉波教授看来,“北航现象”的根源在于北航人的国家使命感,“瞄准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前沿,瞄准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用校长怀进鹏院士的话说,就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瞄准国家的重大创新目标,形成和汇聚创新队伍。”


回顾北航历年获得大奖的项目,莫不如此。上世纪末,虽然我国已掌握了基于机械轴承的飞轮技术,但由于其精度低、有接触摩擦,成为制约遥感卫星精度提高、寿命延长的“卡脖子”问题。西方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卫星用磁悬浮飞轮技术的研究,但对我国实行严密封锁。


“我们曾多次尝试与国外机构谈合作,但屡屡碰壁。”房建成教授说,“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关键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只能靠自主创新。”房建成和他的同事们横下一条心,从零开始,潜心攻关近10年,终于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获得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校的科学研究就是要瞄准前沿,锁定在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并贯穿于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过程。” 北航副校长张广军教授说。他自己带领的创新团队,瞄准对航天计划意义重大的军民两用技术——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在国内率先展开攻关并取得关键突破,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仅2005年至2007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达1.35亿元。


另一项荣获2008年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项目,是徐惠彬教授主持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这不单是材料科学的问题,它涉及控制、材料和结构力学三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个国际前沿研究方向。


徐惠彬认为:“我们的科研要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向着国际先进行列迈进。别人能做的我们要掌握,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要力争实现。”正是这种敢为人先、不畏困难的科研勇气和踏实严谨、刻苦攻关的学术作风,使得他的团队冲破道道难关,在磁致伸缩材料和形状记忆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创新团队怎么建】


不分院系、不问出身,围绕一个创新目标,多学科交叉结合


北航的科研团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不论是哪个学科,不论在哪个院系,不论是本校培养还是外来引进,都能围绕一个目标形成合力,多学科交叉结合,形成战斗力强的创新团队。


北航副校长***教授领衔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项目,起源于1995年。该项目是涉及航空、管理、通信、导航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复杂技术体系,必须有不同“兵种”的人才集团军。北航和民航局空管局等单位联合组建实验室,建立跨学科平台,瞄准国际前沿方向,经过15年发展,从几个人发展壮大到超过300人的大协作团队(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


“巨磁致伸缩材料”研究团队就来自材料学院、自动化学院和动力学院等多个院系,除了徐惠彬教授外,还包括从事智能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毛剑琴教授、从事机械与振动力学研究的朱梓根教授、李琳教授,等等。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三个学科的博导们走到一起,一个由控制、材料和机械与振动三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应运而生。“只有把这些不同学科的人才汇集到一起,才能形成创新的团队。”徐惠彬说。


“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多学科综合、交叉和集成的趋势越加明显。如果不根据发展需要适度拓展和加大融合,将影响到北航在航空、航天、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原有优势。”杜玉波说,“北航近年来努力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仪器光电、交通科学、物理、化学以及人文艺术等学科,重新整合或新成立了近十个学院,积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人才队伍的集团化。”


【创新平台如何搭】


探索三种创新模式,建设工程性基地、原创性基地和集成性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引子’,能够引出和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怀进鹏说,我们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总结出五项原则: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瞄准重大创新目标,汇聚集成创新团队;结合未来重大应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标志性的成果;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永久科研基地。


按照这五项原则,北航深入探索出三种创新模式与机制:团队整合型,主要通过整合强势学科,建设工程性基地,比如徐惠彬团队;环境建设型,重点通过优化研究环境,建设原创性基地,比如张广军团队;产学融合型,通过加强与产业单位协作,建设集成性基地,比如***团队。


与国家科技重点领域、优先主题或重大专项相对应,北航建设了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设立了航空科学技术平台;围绕制造业的发展和数字化,凝炼了复杂产品先进制造平台。


【创新环境怎么来】


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倡导“大爱”,建立包容和宽容的文化


“一流的创新成果离不开一流的创新环境。”杜玉波认为,最重要的是全面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氛围。


3年多前,曾经有一条新闻轰动全国。2006年11月1日,由北航宇航学院14名本科生历时一年研制完成的“北航1号”探空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按预定设计达到1万米高度。这是我国首枚由在校大学生独立设计制作的探空火箭。


精彩继续延续:2008年12月5日,“北航2号”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探空火箭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将以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成功进行发射和回收,项目组主力仍然是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摸索拔尖航天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负责人说,“北航探空火箭项目将不断发展新的改进型号,其意义不仅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路。”


在北航,不仅为学生成才提供条件,也为教师的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倡导“大楼、大师、大爱”同步提升。


“大学要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更要建立适合人才成长的软环境”,杜玉波说:“‘大爱’不仅是指有爱心,更是表明要在北航形成包容和宽容的文化,学会容纳奇才、偏才、怪才,提供适合各种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2010年1月18日《人民日报》(记者 赵亚辉)报道:


6年6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全国高校仅此一家——


北航“高产”现象背后



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等两个项目分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在前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北航已捧得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特别是备受关注的技术发明一等奖,自1999年至今只产生过10项,其中有4项花落北航。


6年6项国家大奖。高产的“北航现象”背后究竟有何奥秘?


【科研选题如何选】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啃引不进、买不来、只能靠自主创新的“硬骨头”


在北航党委书记杜玉波教授看来,“北航现象”的根源在于北航人的国家使命感,“瞄准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前沿,瞄准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用校长怀进鹏院士的话说,就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瞄准国家的重大创新目标,形成和汇聚创新队伍。”


回顾北航历年获得大奖的项目,莫不如此。上世纪末,虽然我国已掌握了基于机械轴承的飞轮技术,但由于其精度低、有接触摩擦,成为制约遥感卫星精度提高、寿命延长的“卡脖子”问题。西方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卫星用磁悬浮飞轮技术的研究,但对我国实行严密封锁。


“我们曾多次尝试与国外机构谈合作,但屡屡碰壁。”房建成教授说,“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关键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只能靠自主创新。”房建成和他的同事们横下一条心,从零开始,潜心攻关近10年,终于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获得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校的科学研究就是要瞄准前沿,锁定在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并贯穿于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过程。” 北航副校长张广军教授说。他自己带领的创新团队,瞄准对航天计划意义重大的军民两用技术——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在国内率先展开攻关并取得关键突破,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仅2005年至2007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达1.35亿元。


另一项荣获2008年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项目,是徐惠彬教授主持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这不单是材料科学的问题,它涉及控制、材料和结构力学三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个国际前沿研究方向。


徐惠彬认为:“我们的科研要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向着国际先进行列迈进。别人能做的我们要掌握,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要力争实现。”正是这种敢为人先、不畏困难的科研勇气和踏实严谨、刻苦攻关的学术作风,使得他的团队冲破道道难关,在磁致伸缩材料和形状记忆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创新团队怎么建】


不分院系、不问出身,围绕一个创新目标,多学科交叉结合


北航的科研团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不论是哪个学科,不论在哪个院系,不论是本校培养还是外来引进,都能围绕一个目标形成合力,多学科交叉结合,形成战斗力强的创新团队。


北航副校长***教授领衔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项目,起源于1995年。该项目是涉及航空、管理、通信、导航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复杂技术体系,必须有不同“兵种”的人才集团军。北航和民航局空管局等单位联合组建实验室,建立跨学科平台,瞄准国际前沿方向,经过15年发展,从几个人发展壮大到超过300人的大协作团队(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


“巨磁致伸缩材料”研究团队就来自材料学院、自动化学院和动力学院等多个院系,除了徐惠彬教授外,还包括从事智能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毛剑琴教授、从事机械与振动力学研究的朱梓根教授、李琳教授,等等。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三个学科的博导们走到一起,一个由控制、材料和机械与振动三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应运而生。“只有把这些不同学科的人才汇集到一起,才能形成创新的团队。”徐惠彬说。


“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多学科综合、交叉和集成的趋势越加明显。如果不根据发展需要适度拓展和加大融合,将影响到北航在航空、航天、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原有优势。”杜玉波说,“北航近年来努力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仪器光电、交通科学、物理、化学以及人文艺术等学科,重新整合或新成立了近十个学院,积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人才队伍的集团化。”


【创新平台如何搭】


探索三种创新模式,建设工程性基地、原创性基地和集成性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引子’,能够引出和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怀进鹏说,我们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总结出五项原则: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瞄准重大创新目标,汇聚集成创新团队;结合未来重大应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标志性的成果;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永久科研基地。


按照这五项原则,北航深入探索出三种创新模式与机制:团队整合型,主要通过整合强势学科,建设工程性基地,比如徐惠彬团队;环境建设型,重点通过优化研究环境,建设原创性基地,比如张广军团队;产学融合型,通过加强与产业单位协作,建设集成性基地,比如***团队。


与国家科技重点领域、优先主题或重大专项相对应,北航建设了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设立了航空科学技术平台;围绕制造业的发展和数字化,凝炼了复杂产品先进制造平台。


【创新环境怎么来】


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倡导“大爱”,建立包容和宽容的文化


“一流的创新成果离不开一流的创新环境。”杜玉波认为,最重要的是全面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氛围。


3年多前,曾经有一条新闻轰动全国。2006年11月1日,由北航宇航学院14名本科生历时一年研制完成的“北航1号”探空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按预定设计达到1万米高度。这是我国首枚由在校大学生独立设计制作的探空火箭。


精彩继续延续:2008年12月5日,“北航2号”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探空火箭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将以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成功进行发射和回收,项目组主力仍然是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摸索拔尖航天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负责人说,“北航探空火箭项目将不断发展新的改进型号,其意义不仅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路。”


在北航,不仅为学生成才提供条件,也为教师的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倡导“大楼、大师、大爱”同步提升。


“大学要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更要建立适合人才成长的软环境”,杜玉波说:“‘大爱’不仅是指有爱心,更是表明要在北航形成包容和宽容的文化,学会容纳奇才、偏才、怪才,提供适合各种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xishanxue 发表于 2010-1-19 10:41
怪不得TB现时的卫星寿命越来越长了,随便一颗星星都是超期服役一倍时间以上!
     不简单呀————————!!
换校长了,又是6系的吧?
TG加油啊...
鹿鸣园 发表于 2010-1-19 10:46
{:3_78:}这个 真不懂 ............科普一下
纳闷西工大今年怎么啥都没有!北航一枝独秀!西工大不知搞什么一直都很低调!
中南大学也差不远。
磁悬浮飞轮主要用于卫星姿控,因没有摩擦,精度高,耗电低,寿命长
话说有过5系出身的校长么?
杯具的BITer飘过~~~
心中默念“你搞你在天上飞的高科技,我玩我在地上跑的低科技……”
547 发表于 2010-1-19 15:05
   校友啊 呵呵 悲剧啊   北理工已经不行了
PS:偶是学光电的
这样开明的学校太少!前段时间的哈工机器人队也是好样的!{:3_94:}
都厉害啊
明月照大江 发表于 2010-1-19 11:41
怀sirN年前就只干行政了,09年照样拿到院士。。。
加油,成果越多越好
这些项目都是别人做过的作业而已。。。。。

谈原创似乎是不合适的。。。
想到清华北大。。。
名声最响,国家资源倾斜这么多,好像大部分都是给美国培养人才了吧?
尤其是北大,大概主要的人文思想就是“普世”之类的了。。。
恩,清华干机械的,北航从清华分出来的吧,都弄北航了,清华当然没这方面实力了。
这个还是要支持的、
北航换了新校长,当作献礼了.
回想起上个10年我们校造导弹比不过卖茶叶蛋,个人觉得有钱了所以厚积薄发了.
歼-5甲 发表于 2010-1-19 16:58
HIT的機器人隊伍已經很成熟了,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機電和自動化的相關實力。
當然,小衛星等航天方面的老本行哈工大這些年做得也不錯。
huaiming 发表于 2010-1-19 16:50


    我是学机械的,这些年机车学院还凑合。自从学院大改之后光电的那边就比我们悲剧多了,回想当年北理工光电多么牛X啊。不过不要灰心,我们有很多东西是保密的,不会拿出来比,起码我知道我们国家有几个防空导弹的装配技术评估是我们院做的,停老师说光电那边做的导弹引导头也不错。
北航是靠国家巨额拨款堆出来的。西工大的资源比北航少一大截..........这就是北京院校和其他地区院校的差别。

北航同国防科工局还有中航集团,航天科技,科工关系很铁,很多项目都给了北航。清华在国防科技上拉项目拉钱的动力没北航足,当然人脉也没北航足。
547 发表于 2010-1-19 18:33


    不知道北航17系光电方面怎么样。
回复 25# usually


    文中做磁悬浮飞轮的房建成就是北航17系的。
要说在航空系统的人脉,北航还真比不上西工大,北航人早些年毕业的都去中关村买电脑了,没几个搞本专业。

在航天系统,北航人脉同样比不过哈工大,哈工大当年作为航天部唯一下属院校可不是开玩笑的。
莫谈国是 发表于 2010-1-19 17:28

总要的是作为一个带头人能打造出啥样的团队,这个比院士NB
回复 25# usually


    我不是北航的,我不知道。不过北航真的很有钱,像光电这种东西有投入就应该有回报,就看北航自己怎么选择了。
   北航已然这么牛X了,再在原本我们比较强势的领域插一杠子还让不让人活啦{:lei:}
看到了熟悉的人和事
红旗漫卷 发表于 2010-1-19 13:17


    西工大的和北航半斤八两,

西工大的纯军事项目多一些,所以宣传就杯具了
:D涉密部分谁也不敢宣传.
tce 发表于 2010-1-19 17:56


    这其实是中国教育的悲剧,就培养他们这些人,其实对其他大学的学生非常的不公平
我们西工大三航从来只干不说,低调很少宣传。
最好是多干实事,闷声发大财
学校定位不同而已。
shthug 发表于 2010-1-20 10:01


    所以不应该盲目去对比.
usually 发表于 2010-1-19 18:40


   其实西工大的科研经费比北航多多了,08年人均经费全国高校第一名,不过叶金福老先生特喜欢搞党建,领导班子前瞻意识不足,在和北航争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落下一城,现在北航在维持原有航空功底的基础上在稳步向航天进军,不久前更是和中航签订了合建“冯如”国防国家实验室的协议,而西工大还是抱着“三航”的特色不松手
回复 37# 月夜小船


    原来如此,那更应该祝贺北航了.
riemann 发表于 2010-1-19 18:56


    貌似北航在航空系统当官的更多点吧,
航天的话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沈力平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
总设计师: 王德臣
副总设计师:荆木春
载人飞船系统
总指挥:袁家军
总设计师:戚发轫
貌似都是北航校友啊
月夜小船 发表于 2010-1-20 13:03
哈工大的学长在部队的, 或者从事国防事业的很多,名字自然流出来的少。
而且哈工大的强项不仅仅是航天,其他的行业出来人大伙知道得也不太多,只有行内的才知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