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夫妻看给耶鲁捐款的事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8:35
留学夫妻看给耶鲁捐款的事情!


核心提示: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老实说,如果我们有张磊的能力,也许确实会优先考虑给国内捐款。几年前耶鲁就有毕业生在《纽约时报》写文章,说自己就能捐那么几十万,给了耶鲁,不过是往满满一大桶水中加一滴而已,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同样的钱给了非洲,不知道能救多少条人命。你会怎么选择?




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中国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的新闻,一时间在国内石破天惊。中国网友立即对张磊和他创建的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展开“人肉搜索”。有人极为愤怒:“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甚至调查出他和他的公司在四川地震等事件中并缺乏表现等等。张磊吃里爬外的形象跃然而出。

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老实说,如果我们有张磊的能力,也许确实会优先考虑给国内捐款。几年前耶鲁就有毕业生在《纽约时报》写文章,说自己就能捐那么几十万,给了耶鲁,不过是往满满一大桶水中加一滴而已,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同样的钱给了非洲,不知道能救多少条人命。你会怎么选择?

  但是,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又对张磊的行为感到理解。二十多年前我们结婚时,妻子在北京是个“黑户口”。她被分到外地,我们不愿意两地分居,索性“黑”了。代价是没有工作,有时还为临时户口操心。后来决定出国,两人一起学英语,考托福。1993年我们正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她接到从耶鲁寄来的一个厚厚信封,打开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被录取了,两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给支付了,另外给将近一万的生活费,整个三万多美元!有生以来,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钱。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有这笔钱并不一定能出国。出国要有护照。按当时的规矩,大学毕业服务不够一定年限者,出国必须有海外关系,还必须支付大学的“培养费”,把账还清了以后,就可以扫地出门了。于是,我们全家紧急动员,先找到在台湾的姨妈开证明,然后到街道派出所开证明,记不请跑了多少地方,当然也送了不少礼,其中颇有些差点前功尽弃的惊险关节。最后,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按照国家开出的帐目,把大学四年国家在她身上花的钱全都还清。再向父母借了些钱买机票,一下子就飞了过去。半年后,我也跟去探亲。我毕业后为国家服务十年,不用缴纳大学的培养费。但是,我去探亲,按规定必须辞职。而这又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奋斗,比如找地方存档案、在一堆“不行”、“不办”的声音中绝处逢生等等。我还记得最后办成的那一刻,跑到单位要最后一个文件。窗口一位冷冰冰的小姐把盖好章的一张纸往我面前一仍,甩过来一句话:“你从此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我到了耶鲁探亲,人家对我这个“家属”则无微不至。比如,我只需缴一点钱就有了医疗保险,白拿了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使用健身房等等设施,还能在旁听两门课。总之,除了课松一些外,和正式学生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我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表现,被教授看中,什么也没有考就被录取到硕士课程。日后一帆风顺,直到拿了博士,而且六年下来一直拿着全奖。除了正常的奖学金外,学校还给各种钱在夏天让我学英语、学日文,甚至送我到日本学了整整一年。说“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难道还有什么争议吗?

  张磊的经验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从中国上大学、工作到耶鲁读书,一个人直接的感受往往确实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张磊的捐款,在耶鲁从校友中拿到的捐款中只是很小的一笔,在美国并没有太多新闻价值。在中国有新闻价值的,是这一行为所显示的教育模式和中国是多么不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一,美国的名校,特别是常青藤,现在大多靠校友吃饭。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你要是穷光蛋,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入学后,学校对你无微不至。特别是本科生,有时让我感到学校活象个惯孩子的父母。比如,大学生是谈恋爱的最佳年龄,中国的大学对待学生的恋爱经常有各种“不准”。美国的学校竭尽全力为此创造条件,甚至在招生中采取倾斜政策,保证男女平衡。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的孩子,刚离开父母心里空落落,大学就要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迅速填补父母在孩子心里留出来的感情真空。如果你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配偶,那是学校最高兴不过的。大学所期望的是:你们夫妻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的家庭是在哪里组成的,都会把大学当成自己的家。日后家里有需要,你当然会把大笔的捐款拿出来。当然还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家”读大学。

 第二,学校靠校友,对毕业生也就非常恭敬。比如,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总要通知。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谁进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2002年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当选耶鲁校董,就是受到校友协会的支持。我们夫妇当时虽然博士都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这大概是我们作为外国人在美国行使的唯一一次选举权。所以,我们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学校要是惹你不高兴,你也可以通过校董事会施加压力。

  张磊究竟对中国捐了多少钱,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他给耶鲁捐钱,则不过是人家大学经营模式的日常运转和效率而已。你现在就是给美国名校缴足三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培养你还是赔本的。何况许多学生是人家倒贴钱请来的。这么赔钱培养学生怎么赔得起?人家学校牛就牛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能够保证你成功,而且保证你成功之后会认识到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你的一生,最后你会捐钱来感恩。如果你毕业后收入低、欠的教育贷款还不起怎么办?许多名校(特别是法学院等)的作法是:全免!理由大致有两条:第一,在我们这么优异的地方毕业后,你放弃高薪而从事低薪的公益事业,那就算我们学校为社会作贡献了。第二,如果你真没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你说“对不起”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着向你要钱呢?

  张磊的行为,应该促使中国的高校好好想一想。我们要是一天到晚和学生算培养费、惩罚不能按期还贷的学生,怎么指望学生象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
http://news.google.cn/news?hl=zh-CN&q=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sourceid=navclient-ff&rlz=1B3GGGL_zh-CNCN281CN281&um=1&ie=UTF-8&ei=diNPS-6KB9GTkAXA6sStCg&sa=X&oi=news_group&ct=title&resnum=1&ved=0CAwQsQQwAA留学夫妻看给耶鲁捐款的事情!


核心提示: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老实说,如果我们有张磊的能力,也许确实会优先考虑给国内捐款。几年前耶鲁就有毕业生在《纽约时报》写文章,说自己就能捐那么几十万,给了耶鲁,不过是往满满一大桶水中加一滴而已,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同样的钱给了非洲,不知道能救多少条人命。你会怎么选择?




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中国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的新闻,一时间在国内石破天惊。中国网友立即对张磊和他创建的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展开“人肉搜索”。有人极为愤怒:“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甚至调查出他和他的公司在四川地震等事件中并缺乏表现等等。张磊吃里爬外的形象跃然而出。

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老实说,如果我们有张磊的能力,也许确实会优先考虑给国内捐款。几年前耶鲁就有毕业生在《纽约时报》写文章,说自己就能捐那么几十万,给了耶鲁,不过是往满满一大桶水中加一滴而已,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同样的钱给了非洲,不知道能救多少条人命。你会怎么选择?

  但是,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又对张磊的行为感到理解。二十多年前我们结婚时,妻子在北京是个“黑户口”。她被分到外地,我们不愿意两地分居,索性“黑”了。代价是没有工作,有时还为临时户口操心。后来决定出国,两人一起学英语,考托福。1993年我们正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她接到从耶鲁寄来的一个厚厚信封,打开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被录取了,两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给支付了,另外给将近一万的生活费,整个三万多美元!有生以来,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钱。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有这笔钱并不一定能出国。出国要有护照。按当时的规矩,大学毕业服务不够一定年限者,出国必须有海外关系,还必须支付大学的“培养费”,把账还清了以后,就可以扫地出门了。于是,我们全家紧急动员,先找到在台湾的姨妈开证明,然后到街道派出所开证明,记不请跑了多少地方,当然也送了不少礼,其中颇有些差点前功尽弃的惊险关节。最后,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按照国家开出的帐目,把大学四年国家在她身上花的钱全都还清。再向父母借了些钱买机票,一下子就飞了过去。半年后,我也跟去探亲。我毕业后为国家服务十年,不用缴纳大学的培养费。但是,我去探亲,按规定必须辞职。而这又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奋斗,比如找地方存档案、在一堆“不行”、“不办”的声音中绝处逢生等等。我还记得最后办成的那一刻,跑到单位要最后一个文件。窗口一位冷冰冰的小姐把盖好章的一张纸往我面前一仍,甩过来一句话:“你从此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我到了耶鲁探亲,人家对我这个“家属”则无微不至。比如,我只需缴一点钱就有了医疗保险,白拿了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使用健身房等等设施,还能在旁听两门课。总之,除了课松一些外,和正式学生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我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表现,被教授看中,什么也没有考就被录取到硕士课程。日后一帆风顺,直到拿了博士,而且六年下来一直拿着全奖。除了正常的奖学金外,学校还给各种钱在夏天让我学英语、学日文,甚至送我到日本学了整整一年。说“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难道还有什么争议吗?

  张磊的经验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从中国上大学、工作到耶鲁读书,一个人直接的感受往往确实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张磊的捐款,在耶鲁从校友中拿到的捐款中只是很小的一笔,在美国并没有太多新闻价值。在中国有新闻价值的,是这一行为所显示的教育模式和中国是多么不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一,美国的名校,特别是常青藤,现在大多靠校友吃饭。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你要是穷光蛋,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入学后,学校对你无微不至。特别是本科生,有时让我感到学校活象个惯孩子的父母。比如,大学生是谈恋爱的最佳年龄,中国的大学对待学生的恋爱经常有各种“不准”。美国的学校竭尽全力为此创造条件,甚至在招生中采取倾斜政策,保证男女平衡。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的孩子,刚离开父母心里空落落,大学就要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迅速填补父母在孩子心里留出来的感情真空。如果你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配偶,那是学校最高兴不过的。大学所期望的是:你们夫妻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的家庭是在哪里组成的,都会把大学当成自己的家。日后家里有需要,你当然会把大笔的捐款拿出来。当然还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家”读大学。

 第二,学校靠校友,对毕业生也就非常恭敬。比如,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总要通知。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谁进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2002年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当选耶鲁校董,就是受到校友协会的支持。我们夫妇当时虽然博士都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这大概是我们作为外国人在美国行使的唯一一次选举权。所以,我们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学校要是惹你不高兴,你也可以通过校董事会施加压力。

  张磊究竟对中国捐了多少钱,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他给耶鲁捐钱,则不过是人家大学经营模式的日常运转和效率而已。你现在就是给美国名校缴足三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培养你还是赔本的。何况许多学生是人家倒贴钱请来的。这么赔钱培养学生怎么赔得起?人家学校牛就牛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能够保证你成功,而且保证你成功之后会认识到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你的一生,最后你会捐钱来感恩。如果你毕业后收入低、欠的教育贷款还不起怎么办?许多名校(特别是法学院等)的作法是:全免!理由大致有两条:第一,在我们这么优异的地方毕业后,你放弃高薪而从事低薪的公益事业,那就算我们学校为社会作贡献了。第二,如果你真没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你说“对不起”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着向你要钱呢?

  张磊的行为,应该促使中国的高校好好想一想。我们要是一天到晚和学生算培养费、惩罚不能按期还贷的学生,怎么指望学生象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
http://news.google.cn/news?hl=zh-CN&q=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sourceid=navclient-ff&rlz=1B3GGGL_zh-CNCN281CN281&um=1&ie=UTF-8&ei=diNPS-6KB9GTkAXA6sStCg&sa=X&oi=news_group&ct=title&resnum=1&ved=0CAwQsQQwAA


凭什么捐款给你,我的大学

来源:红 网
      “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 u?b雤u1LD
      我的大学,你希望有自己的张磊向你捐款吗?我的大学,你希望我给你捐款,多多益善,我知道,从收到你的×十年校庆邀请函,细细拜读,我就知道你毫不遮掩地,赤裸裸地向我表示,你需要一大笔捐款。 s輚"??+?
      人是需要感恩戴德的,可是,我的大学,你给了我什么? 賗?oi?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的虚假。比如领取困难补助,你要求大家都写,然后你审批,好显示你的严格把关,结果是那个同学们认为并不困难的人拿到了补助。比如我一向遵纪守法,却被打入操行勉强及格的行列。比如你要求毕业设计自己动手,就可获得良优,结果是那些基本自己不动脑,跟在我们思路和指点后面的人获得优评。比如你搞的公寓化,后来的师弟们在你买的棉被中瑟瑟发抖,我等庆幸幸亏早进来一年。 醶? 鶂~Wv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的歧视。比如,我们在学校新建好的足球场上踢球,被一个体育老师打了一记耳光,你却连一个公开道歉的处分都没有。我们在食堂就餐,分成了三六九等,我等只差像后来的师弟们掀桌子了。自己的钱不能自己做主,你非强迫我们在学校食堂搞毕业会餐,我等只好等待将来聚会再会餐了。常常感受到歧视,却发现老乡是那样的少,来自农村同学是那样的少,谈笑无鸿儒,往来少白丁,我的大学,都是你的分配指标做的好事啊!郁闷啊! ?BL1v爐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陈旧的东西。你可以把数十年前的资料,谁都没有正眼相看的东西推销给贫穷的我们,然后在毕业时收取费用,一个副校长且美其名曰:开卷有益。学的知识是那样的落伍,很多东西在社会上都用不上,这就是我的大学。 ^藇3p?+?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新鲜的东西。校长论文抄袭一再上演,教授接受性贿赂前赴后继,昔日的清水衙门变成了今天的前腐后继,校门越来越光鲜奢华,科研创新越来越少见,民主与科学难觅踪影,难道是国家兴,教育衰,你的变化新鲜得让人无法明白? 梕酀/"a欮~
      我的大学,你给了知识改变命运一记耳光。大凡毕业,你总会邀请几个混的还算光鲜的校友来现身说法,鼓励大家奋发有为。你为什么不邀请那些努力打拼,却四处碰壁的校友讲讲为什么会失败,如何应对失败呢?现实是大多数同学毕业即失业,困难不是财富,困难更多的是灾难,让人失去向上的信心和勇气。我的大学,也许你可能看重师弟们拿来各种各样的“被就业”表格吧,或者不屑一顾,干脆热衷于给官员颁发硕士帽,博士帽,哪会在意蚁族的艰辛打拼生活? 鴧]┕$淟(?
      我的大学,你只关心招生完成情况和有声望的毕业生,从来没有融入到我的学习和生活,对我的体贴写在纸上,你给予的是那样的少,得到是那样的多,我真后悔在那里生活了四年,要知道,我没有成为马加爵,面对歧视挫折时依然向上努力,就已经很对得起你了,凭什么要我捐款给你呢? E菊..鏺葏?
      我的大学,我捐款给你我会放心吗?恐怕我会睡不着觉,我怕你就像赌徒,比如建个校门数百万,来的容易,去的也快,一下就没了,那可是我的血汗钱啊! 霩/V?嬣[
      我的大学,你讳疾忌医,在民主与科学的道路上不但步履蹒跚,而且经常东倒西歪,创新与发展如此之慢,一想及此,我常常做噩梦啊! ,?85?
      我赚的钱我做主,我会回报给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或者我认为需要帮助的人,但是绝对不会是你,至少目前如此,我的大学——你太让我失望了!(李云勇)

凭什么捐款给你,我的大学

来源:红 网
      “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 u?b雤u1LD
      我的大学,你希望有自己的张磊向你捐款吗?我的大学,你希望我给你捐款,多多益善,我知道,从收到你的×十年校庆邀请函,细细拜读,我就知道你毫不遮掩地,赤裸裸地向我表示,你需要一大笔捐款。 s輚"??+?
      人是需要感恩戴德的,可是,我的大学,你给了我什么? 賗?oi?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的虚假。比如领取困难补助,你要求大家都写,然后你审批,好显示你的严格把关,结果是那个同学们认为并不困难的人拿到了补助。比如我一向遵纪守法,却被打入操行勉强及格的行列。比如你要求毕业设计自己动手,就可获得良优,结果是那些基本自己不动脑,跟在我们思路和指点后面的人获得优评。比如你搞的公寓化,后来的师弟们在你买的棉被中瑟瑟发抖,我等庆幸幸亏早进来一年。 醶? 鶂~Wv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的歧视。比如,我们在学校新建好的足球场上踢球,被一个体育老师打了一记耳光,你却连一个公开道歉的处分都没有。我们在食堂就餐,分成了三六九等,我等只差像后来的师弟们掀桌子了。自己的钱不能自己做主,你非强迫我们在学校食堂搞毕业会餐,我等只好等待将来聚会再会餐了。常常感受到歧视,却发现老乡是那样的少,来自农村同学是那样的少,谈笑无鸿儒,往来少白丁,我的大学,都是你的分配指标做的好事啊!郁闷啊! ?BL1v爐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陈旧的东西。你可以把数十年前的资料,谁都没有正眼相看的东西推销给贫穷的我们,然后在毕业时收取费用,一个副校长且美其名曰:开卷有益。学的知识是那样的落伍,很多东西在社会上都用不上,这就是我的大学。 ^藇3p?+?
      我的大学,你给了我太多新鲜的东西。校长论文抄袭一再上演,教授接受性贿赂前赴后继,昔日的清水衙门变成了今天的前腐后继,校门越来越光鲜奢华,科研创新越来越少见,民主与科学难觅踪影,难道是国家兴,教育衰,你的变化新鲜得让人无法明白? 梕酀/"a欮~
      我的大学,你给了知识改变命运一记耳光。大凡毕业,你总会邀请几个混的还算光鲜的校友来现身说法,鼓励大家奋发有为。你为什么不邀请那些努力打拼,却四处碰壁的校友讲讲为什么会失败,如何应对失败呢?现实是大多数同学毕业即失业,困难不是财富,困难更多的是灾难,让人失去向上的信心和勇气。我的大学,也许你可能看重师弟们拿来各种各样的“被就业”表格吧,或者不屑一顾,干脆热衷于给官员颁发硕士帽,博士帽,哪会在意蚁族的艰辛打拼生活? 鴧]┕$淟(?
      我的大学,你只关心招生完成情况和有声望的毕业生,从来没有融入到我的学习和生活,对我的体贴写在纸上,你给予的是那样的少,得到是那样的多,我真后悔在那里生活了四年,要知道,我没有成为马加爵,面对歧视挫折时依然向上努力,就已经很对得起你了,凭什么要我捐款给你呢? E菊..鏺葏?
      我的大学,我捐款给你我会放心吗?恐怕我会睡不着觉,我怕你就像赌徒,比如建个校门数百万,来的容易,去的也快,一下就没了,那可是我的血汗钱啊! 霩/V?嬣[
      我的大学,你讳疾忌医,在民主与科学的道路上不但步履蹒跚,而且经常东倒西歪,创新与发展如此之慢,一想及此,我常常做噩梦啊! ,?85?
      我赚的钱我做主,我会回报给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或者我认为需要帮助的人,但是绝对不会是你,至少目前如此,我的大学——你太让我失望了!(李云勇)
委派出国前夕,我辞去了这份“钱途远大的工作”

——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作者:李元峰
       五年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以为从此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我的人生即将开始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试图找到对我不解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混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贴金般的“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贡献”。因为我不想用“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马上就要派我出国任职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我决心到一所远在山中的一所很小的私立学堂去,做一名普通教师,以图实现我人生的最大价值: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做一点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而是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鬼迷心窍了。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灌输的,从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确”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在这里,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疑的回答写出来。你们也可以看看,到底是我疯了,还是我们这个社会疯了。
  
一、我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每个人在成长的岁月里都会在心中有个榜样,特别是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在内心总是对那些历史上的英雄颇有好感,我自己也不例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一套十本的《周恩来传》对我影响至深,从周恩来总理儿时求学到参加革命,从领导抗日、解放战争到后来纵横外交、文革风云,我把里面一个个的故事翻阅过很多次,品味一代伟人为人处事的风范。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个为中国人民奉献了一生的好总理,我想,我也要做这样的一个好人,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去做一名像他一样的总理。
      这个朦胧的梦想伴随着我的中学时代,给予过我一种精神的感召,特别是周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很多次让我内心澎湃。我憧憬着自己的梦想,父母、老师告诉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好好读书、考进大学,因为在大学里就可以学习更多人生的智慧,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在书中看别人对于大学的描写,听父亲对于自己当年因为成分问题而没有机会走进大学的遗憾和他内心由衷的向往,我的身边也有不少的亲戚走进大学从而跳出“农门”,走进城市,有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而这是父辈对我最大的希冀。
      我一直感到幸运地是自己非常喜欢读书,所以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一帆风顺。高中毕业,我幸运地走进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带着父辈对于自己的期望,也带着自己心中那个朦胧的要做总理的梦想,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爸爸在开学时给我的第一封信上写道:“你已经完成了我们家三代想上大学而不能的梦想,在大学的校园里,将会有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同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孟子曰:夫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发奋努力,好好读书。”我的内心感动于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书桌前的墙上,我郑重地贴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字幅,以勉励自己珍惜大学时光,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理想。 嗰???
      走在武大美丽的校园里,路过那古朴典雅的民国建筑,我可以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里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底蕴,一种说不出的涌在心里的感觉。我想这么美丽的大学里,应该会有知识渊博的教授和意气奋发的青年学子,思想碰撞,砥砺智慧,探讨人生理想,我一定会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大学岁月,我也真正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我的人生就要大展宏图。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从大一开始我就对这所美丽的大学有了很多的困惑。
  
二、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
      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但如果你这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
      鲜见一起读书、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散发着异味,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是大学生么?!我的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但于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震撼,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用功努力,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游戏,看电视,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一部接着一部。
      你能想象这样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都发生在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在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当然在大学里面这样的学生占一小部分(我只能说在重点大学里,在普通大学里这样的现象可能更加严重),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如此游戏人生,但是却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导致了很多人急功近利地贴金而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很多的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见不了学生几面却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上课讲得糊涂,还经常不来。”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这种情况幸好在我们下一级有所改善)。在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自己到底要不要走这个专业的路线,我不知道我要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很多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陷入了专业的思维限制而不能自拔,为了一份工作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其次是榜样的困惑。在我大一刚开始的时候,班级组织邀请了高年级的优秀学长来给我们介绍他们优秀的经验,这些优秀学长都是甲等奖学金的获得者,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们每个人讲的重点都是怎样考好试,怎样通过英语四、六级,怎样为计算机过级做准备,要多参加社团活动,而这一切都可以为得奖学金铺垫,为以后的保研和就业增加砝码。大家一致地看法是:拿奖学金是大学学习最好的表现,而最终能够保研、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是最好的结果。当时的自己,也天真的以为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于是我在专业学习上刻苦努力,然而在这样的学习之余,我的内心越来越空虚,我不确定自己要走这个专业的方向,我不确定我的方向是什么,保研、找到好工作的确是不错的结果,可是为了追求什么去读研、工作?这些优秀的学长怎么都没有提过自己的理想呢?
      种种的困惑以及缺乏指引,在初到大学的第一个冬天,我的内心和武汉的天气一样寒冷。原本开朗积极的自己,竟然也碰到了郁闷这个词。我在每天写高数作业的时候痛苦异常,我问我自己是不是考虑要换个专业?难道我到了大学里就是这样在解题?(后来才知道,其实当时的自己是过于认真,现在大学里的学生对于平时习题都是抄抄而已,到了学期末的时候拼命准备一段时间,然后看看上届的试卷就考过,我自己身边就有同学这么干,但自己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平时下工夫)。我内心的声音在告诉自己这个专业的方向不适合自己,我想过结合自己的兴趣转专业。
      思想挣扎的痛苦会逼迫一个人去寻找出路,我开始勇敢地尝试结合自己的兴趣,不再局限于专业的学习,我在新闻部带着相机在武大各个角落跑着;我开始去听更多的人文类讲座,满足内心那种追逐,像我在中小学读书那样去读更多与专业毫不相干的书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的思维开始跳出专业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我的内心在那个时候流淌出这样的文字:现在,武大百年的文化底蕴让我开始懂得大学该如何度过,当我坐在教三001听着李敬一老师眉飞色舞的激情演绎时,当我听着李工真老师精辟又不偏激的批判时,当我与台下许多同学一起开怀大笑,一起深思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明白了我坐在大学里,我才真正的懂得了梅贻琦老先生的那句话:大学者,非有大楼而谓大,因有大师而谓大矣。
      就这样,我不断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大学,大一下的时候,一门《武大校史》的选修课和华科姚国华老师的《大学重建》让我找到了我期望中的大学。
      《武大校史》里讲到了武大的过去,我才明白原来这里曾经有很多睿智的大师和追求智慧的学子;我才明白八十年代的这里,有一位叫做刘道玉的老校长引领了高校的改革,曾经的武大有诸多学者和青年的学子在这片山水上朝气蓬勃;我才明白原来曾经的大学就是我期望的那样,然而这一切都是历史。
      《大学重建》里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方向不明确,理想似乎越发遥远而不知如何下手。同时,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而且没有老师指引??除了在一些讲座上能够听到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了课就走人,从来不与学生探讨人生智慧?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而在我自己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我也碰到了更多的困惑。
  
三、为什么要辞去团委副书记?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然后做部长,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激扬文字,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大二下的时候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惊讶,我不是有“总理的梦想”么?为什么要辞去呢?
      在我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候,我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我做的事情的作用在那里?到底能够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就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学生会做得这么多活动能够解决了么?没有。从我进学生会开始,我就抱着相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跑着,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在开始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精彩。但是慢慢的我的内心开始不明白了,我发现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那些游戏的大学生继续游戏,我内心对于理想的迷惘更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解答。于是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有问题、需要帮助的地方?
      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但内心那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自己可以领导团委学生会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岂不是很好?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于是凭借自己比较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赖,我成功的竞选为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
      可是当真正在其位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天真。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按照既定的程式去走,想要改变其形式上的作用几乎不大可能;学院老师有自己的安排,校团委老师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那里。我发现自己要面对很多的会议,要去组织很多的活动,而这些会议、这些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来说没有实际的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我的内心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去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不在他沉迷网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后给予处分、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学生干部有不少都是游戏大学典型的代表,但是他们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不错可以成为学生干部,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的学生干部能够引领学生走向哪里?同时,这些人似乎非常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团体”,于是便开始有了很多的饭局来拉进彼此的关系,喝酒甚至吸烟,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我第一次从学生会主席的口里听到,我困惑,这是一个在读大学的青年学子么?
      当面对着这样的现状的时候,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自己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后面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保研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但我真的希望这样么?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来收获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好处,我内心的困惑将怎么办?我之后的道路该怎样继续?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经历了深入地思考后,竞选半年后我毅然申请辞去了这一职务。当时学院的老师很惊讶我的举动,在明确我执意要辞后建议我可以挂名不做事,这样在大四时候就可以获得保研的机会。我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走个彻底,不需要挂名,我的内心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于是在之后,我回到了没有会议,没有那么多我越来越看不懂的活动的自由日子,自己读书、听讲座、听武大的“周末艺苑”,在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的成长着。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发现从政似乎不适合自己。我也努力去大量阅读,去找到大学为什么是这样子,去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四、读懂“大学”,放弃读研,为自己的人生积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中,我对于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和充满追求智慧风气的象牙塔越来越千奇百怪。
      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那里有时间去传业授道解惑呢?
      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这里的老师却越来越多,以至于很多博士生导师会派自己的研究生替代自己给本科生上课。同时,这种浮躁的气息在大学生群体之中也蔓延着,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心中的憧憬走进大学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中只关注考分带来很多人缺乏自我管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加之对于专业的缺乏了解,更缺乏老师对于人生方向的指引,使得大学校园里的很多人迷惘不知所措,在内心空虚无聊中很多人俄选择了游戏大学,而所谓“正确”的榜样导向也使得很多人眼光短浅,追求“贴金”,为一个又一个的证书、奖学金和硕士、博士的学位奔波努力,以为这些光环能够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创造价值,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种安全的保证,却忘却了真正去思考定位人生的方向、了解社会,忽略了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大量阅读,如此没有夯实长远的发展基础,所有的证书和学历都会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业授道解惑的老师,因为很多老师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这里更缺乏真正去追求智慧,追求理想的大学生,他们很多人要么选择了游戏大学,要么就是急功近利仅仅为一份谋生的工作而奔波,大学变成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而且很多人还没有学到任何技能却养了一身坏毛病。余敏洪先生曾在一个演讲里说很多年前大学里谈论最多的是理想与人生,而现在却是创业和工作。其实这两者共同的方向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然而缺乏理想的支持与人生的定位而仅仅为了追求金钱的创业和工作究竟能走多远?这样的大学,千奇百怪就不足为奇了。
      大三的时候我面临人生的选择,读研还是工作?我开始认真的观察与思考,大学都已经这样了,读研究竟会给我的人生带来什么呢?在了解到一些读研的师兄师姐的情况后我毅然放弃了读研的想法,这也是我为什么能够放弃做团委副书记会给自己带来保研的机会。
      大家一直都以为文凭越高就代表文化层次越高,能力越强,但是真的么?大学里的确有真正做学术的研究生和导师,我也深深地佩服这些在浮躁的气息中坚守内心的学者们。但是我觉得这个比例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很少很少,我在大学里了解到很多研究生的生活是如此过的:读研第一年,给导师在外出差跑项目,第二年来找工作,拿个研究生文凭,我们可以称之为出差型研究生。
      读研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导师翻译国外的英文文献,每天从事翻译工作,我们称之为翻译型研究生。
      读研期间给导师的项目打工,美其名曰项目锻炼,可是有多少导师的项目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都是导师拿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老师摇身一变成为老板的原因。我们可以称这类研究生为打工型研究生,如果还要具体些,那就是廉价打工型。
      读研期间只为发表论文(文科中这种例子似乎更多些),明白目前潜规则的人都明白,如今只要你给什么核心刊物交上多少钱他就给你发表文章,有了这些 paper,你就会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好处,这种风气已经蔓延到了本科生的奖学金评比,很多人花上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去发表论文,为什么?因为可以带来荣誉,因为可以为保研加分!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研究生成为码字型研究生,他们所做的工作不过就是剪刀加浆糊,再浪费一堆白纸!
      我听过很多研究生抱怨过,导师根本就不关心他们的发展前途,只是为了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忙于赚钱;我也听说过很多研究生为了导师分配的任务紧急而整天烦躁,在迫不得已中妥协;我也见过在实验室聊天、打游戏的研究生,在毕业时找工作看公司需要什么专业方向就把自己专业改成什么那个方向的研究生,见过整天从事码字工作制造垃圾论文的研究生;我还见过有极少数的研究生敢于冲破这种体制的束缚,在读研期间离开校园到一些公司实习,导师却因此扣掉了他们的奖学金和读研补助金。
      清华大学的王垠在退学申请中曾经如此写道:怪不得有的院士想尽办法也要多收学生,宁愿自己帮学生出学费也要他进来,因为学生就是财源。paper可以带来基金,可以在美国买小车洋房,没有基金就让学生干活吧。一个月几百块钱吊着一条命在那里为你拼命,谁叫他们想要那个博士学位呢!学生毕业出国了,对他好一点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关系网,互相引用paper,互相夸奖。只要你说得到“国外专家”的肯定,别人还能说你什么? ?
      可是读研应该是这样么?当导师为了项目、课题和金钱在忙碌的时候,他还有时间来传业授道解惑么?当研究生都在为导师忙碌打工的时候,他们以后的前途、人生谁来负责?这样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只是在培养一个又一个的高级打工仔,而不是会独立思考的创造型人才!他们有些人出来后可能会有一分薪水还不错的工作,但是他们会有一份幸福的生活么?我很怀疑。认识到这样的读研现状之后,我想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自欺欺人混个研究生的文凭。文凭可能会给我贴上一个光鲜的称号,但是这个光鲜的称号有一点实际作用么?会对我的能力锻炼、人生发展有实际的意义么?对于我追求人生的幸福有意义么?没有!
      无独有偶,同寝室的另外两个好友也放弃了保研的机会,选择直接工作。因为我们共同的看法是:我们不能糊弄自己的人生!与其在宝贵的青年时代为自己“贴金” 换取一个华而不实的研究生外衣不如走进企业经受锻炼更让自己的内心踏实!与其在迫不得已中向导师和制度屈服不如自主选择人生、培养自我!与其花了很多时间创造一些无用的论文不如去为家庭和社会创造一点真正的价值!
      就这样,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个网络通讯企业,从事营销工作。我梦想着能够积累从事实业的经验,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既然我不能从政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走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
  
五、我为什么放弃从事实业的梦想?我为什么要选择做教育?
      从去年六月毕业到今年九月,我从公司的内销办事处调回外销工作,工作的表现取得了同事和老板的一致认可,在十月即将远赴海外,负责公司市场最大的一个国家。然而在此时,我经过毕业一年多对于自己人生的再一步思考和对社会的认识,毅然放弃了这个“钱途远大”的机会,决心到一个山村中很小的私立学堂从事教育。同事说我被洗脑了,老板执意挽留要我慎重考虑自己的事业前途,朋友担心自己一时心血来潮,家人说你怎么能从一个工资高的地方跳槽去一个工资低的学堂教书,变傻了?是我鬼迷心窍了?还是究竟另有原因?
      1.我缺钱么?我们的社会缺钱么?
      现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家都在努力创造着物质的财富,每一个城市里可以看到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每个人都在辛苦的追逐着,特别是在深圳这个节奏很快的城市。每一次,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都会留意下那些等车的和街上走过的人们,很多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疲惫。大家都在追求金钱以为会带来幸福,可是为什么都这么不快乐? ?*?<袍s?
      望着车外的人们,我就问我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跟他们一样?我问自己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是,我想幸福于我而言,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开心有价值的工作并能保障物质生活,一个和睦的家庭。并能把这个幸福的圈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广,那么我实业的梦想能够带给自己幸福和更多的人幸福么?
那汶川地震他也没捐几个钱吧?

      再看看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已经诞生了很多的企业,华为、联想、等等,人们已经创造积累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优越。而我们却越来越齐心协力地追求金钱,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但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大都市白领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况日下,都市女性白领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市人在物质富足的表象里精神匮乏,借以酒吧、网络游戏、聚餐等打发时间,青少年儿童以及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升高,流行文化越来越庸俗甚至恶俗化,以及我在大学所碰到的种种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靠追求金钱可以么?
      而这些问题却又真正的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这个社会的幸福。但这一切问题的解决不靠金钱,是要靠文化,靠智慧。如果金钱可以解决,那我们可以用钱买来生理和心理健康,可以买来家庭的幸福和谐,可以买来优秀的文化,可惜这一切都买不来。
      2.为什么说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靠文化,靠智慧,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我们就可以明白。
      我们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都在教学生不断地考试,关注考分,然而人生的问题是做了那么多的试卷,考了那么多的试,拿了学士、硕士、博士文凭就能解决的么?看一看现在的大学生面貌,有多少人不过是在混一张文凭而且自欺欺人地以为这张文凭会给自己带来一份不错的工作和钱途,可能么?那么多经过高考的学生走进大学为什么就失去了青年人本来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为什么他们沉迷网络游戏、在无聊中打发着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成为 “啃老一族?”还有工作之后很多成为“月光一族”?我们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我们最终都要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和生存,我们最终都要为人父母,我们最终都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关乎我们人生幸福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强身健体,怎样去规划人生方向,怎样去处理婚姻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有去关注或者启发我们去思考么?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学校里培养一群考试的机器然后出来成为一个工作的机器?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问一问亲爱的朋友们,在中国目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的教育么?没有,中国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学了!
      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教授和博导?我们可以看到为各种利益集团说话的所谓“专家”,可以看到为了金钱奔波在官场和商场的教授和博导。
      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从令我们痛恨的房地产商到现在的医院,从老师到卖奶粉的,很多人甚至都忘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一味地拜金以及缺乏文化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我们可曾知道美国的清洁工人的工资可以达到年薪五万到六万但是他们的房子只需要三十万左右的美金?而我们国内的老百姓却需要耗费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就因为一些人昧着良心攫取高额利润而让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这个严峻的人生大事,房子真的值那么多钱么?孟子曾经告诉过我们:上下交于利,国危矣。三鹿奶粉、各地不断的儿童血铅案例已经用血的事实不断地印证着这句话,而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多少这样的例子来唤醒大家:如果仅为了钱而忘记了道德,昧了良知,我们的社会将走向何方?
      在这么一个逐利的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会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老子》、《论语》、《大学》、《金刚经》、《资治通鉴》等等,这些经典的遗产我们继承了么?我们该怎样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交给,如果不能完成五千年里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何以有颜面自称为中国人?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国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复国家的(比如以色列),但一个文化破亡了的民族无一例外地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伦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精髓的传统文化丢失,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千奇百怪。
      学校缺乏真正的教育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盲目逐利、精神空虚、各种社会问题曾出不穷,传统文化精髓遗失,后面两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回把我们带向哪里?我们的后代将会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究竟是这个社会在疯狂地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还是我是一个疯子在危言耸听?
      3.为中华之崛起做教育
      考虑到如此的地步,我对于自己做实业的想法又发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对于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深地担忧。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写下《少年中国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同样的严重,只有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我们才有希望去改变我们社会中丑恶的一面,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健康、幸福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由此我决定走进大山,去一个小小的私立学校做一名普通老师,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习武修身,传播智慧。为我热爱的这个国家,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唯有文化方能立国,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树人!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
我对我的小学没好感:六年里不知交了多少莫明其妙的钱,捐了多少次书,甚至二年级时学校还在操场里引进彩票煽动学生买彩票。六年里换了四任班主任,最后一任班主任有暴力倾向打学生,某同学用小刀割课桌她就罚这同学用小刀割手,那同学一边割一边哭...........最后一任数学老师是个最恶劣最龌龊的中年妇女,爱好就是对学生冷嘲热讽,她对你冷嘲热讽的时候都不正眼看你,不交作业就罚你在当众跪一节课,这两个人渣!!还有某任校长或书记,在星期一升旗时教育我们不能说脏话,还说:“我的母校就在旁边的一中,你们可以去问问我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一句脏话。”但某次课间时我和一个同学在学校新墙砖地图指指点点,突然这位校长或书记在背后怒气冲冲的吼我们:“你们是哪个班的?不是说过不准摸墙砖地图吗?你们聋了?”这混蛋,这样可笑低级的行为比骂脏话更恶劣,难道我们练过一阳指吗?

所以,捐款给这样的母校?大嘴巴抽丫的,玩去吧!孙子!
我对我的中学也没有好感.........某次迎检,组织我们三个班的学生停课在校门口欢迎检查团,等了几十分钟,检查团的车终于来了,我们手舞足蹈的兀自在那里“欢迎,欢迎”,才发现几辆车上连个鬼都没有,检查团提前下车了。某位语文老师让两个同学罚站了一节课,课后叫他们到办公室训话,一开口就说你们蹲下,怕你站一节课脚麻,还故意的侮辱性的说,不是让你们坐下而是让你们蹲下........夏天,学校的芒果树结果,学校严禁学生不要摘,然后学样组织人摘了作成腌酸在小卖部出售..........无耻!

所以,捐款给这样的母校?大嘴巴抽丫的,玩去吧!孙子!
我对我的大学..............那就不说了,说出来肯定会被人认为是人身攻击
楼上的真不幸。长这么大就没一个学校对得起你。
leelek 发表于 2010-1-14 23:22


    说,为什么不说?
我仅以个人表示对leelek 的同情:
唉,难怪啊~~~这小伙子,真可惜了
leelek兄童年很悲惨啊
国内这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这位兄弟没看见,只看见了米国他伟大的母校!
突然想起前不久MD大肆宣传的某非洲大妈,
在美国某组织的帮助下,花了10年吧(?),拿下个博士,
但大妈还是决定回老家帮助更多的自己的国人扫盲......
该反思的是兔子自己
都没看人家为什么给耶鲁捐款,大意就是替中国毕业生感谢耶鲁,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觉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