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近平访日的两大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02:55
张智新
12月14日到16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日本。这是自从9月份日本民主党和鸠山由纪夫上台以来中国高层首次访日,也是习近平出任国家副主席后首次访日。作为2009年中日互动的压轴戏,此访备受两国乃至东亚舆论关注。

访问圆满成功

  从这次访问最终落实的形成和效果看,习近平短暂紧凑的日本之旅无疑是顺利圆满的:会见了天皇、鸠山由纪夫首相、两院议长等一应政要,也和执政的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以及在野的自民党领袖逐一见面,参加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仪式,参观了北九州。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具体行程,有两个重要理念和信号被充分传达出来:一是两国高层对立足未来、着眼长远来发展并提升中日关系,都有着高度的战略自觉性和政治坚定性,习近平关于两国关系应放眼“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倡议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二是日本民众借此领略了一个未来中国领袖的自信、稳重和谦逊,引导其对中国形象及中日关系的认知和判断更为积极正面。

  但是,这次访问仍有两个重要的细节值得深入分析,即“天皇会见”和“蔡英文访日”两个不大不小的“风波”。

天皇会见风波

  所谓“天皇会见风波”,是日本媒体在习近平访日期间爆炒的一则新闻,而且其吸引力大有压过这次访问本身的势头。依照日本皇室管理机构宫内厅惯例,外国政要会见天皇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敲定,但由于此次中日之间对于习近平访日行程决定较晚,中方出于提升访问成果意义的考量提出会见天皇。执政的民主党和鸠山内阁因此临时打破这一惯例,在12月10日最终确定会见安排,宫内厅虽然最终同意,但其负责人向媒体公开爆料并表达不满,从而引发日本媒体广泛关注。

  从日本战后民主改革确立的宪政架构来看,天皇接受政府要求礼节性出席外交活动,完全符合宪政原则和精神的要求,所谓“提前一个月的惯例”仅是出于方便天皇日程安排的“潜规则”,当然无法和宪政原则相抗衡。但此次所谓“破例”事件被媒体大肆炒作,甚至引发部分右翼势力街头抗议,原因何在?

  这一风波的直接原因,无疑是在野的自民党及部分极右翼势力借机向民主党政权发难,攻击其藐视天皇权威、向中国卑躬屈膝。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此次风波中赤膊上阵,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向来亲自民党的媒体如《读卖新闻》等全力炒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可见,这一风波其实和习近平访日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外交细节无意中成为朝野纠斗的靶子而已。
当然,中日两国间尽管经贸合作一往无前、政治关系也渐趋良好,但两国民众间的心理隔阂甚至误解、敌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也给了在野党和右翼势力借机进行政治操弄以可乘之机。
  蔡英文风波的缘由,其实和“天皇会见风波”如出一辙。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能够被安排在此时访日,而且据日本媒体称其住所离习近平下榻饭店仅500米,显然是日本政坛部分亲台甚或支持台独势力刻意为之。但耐人寻味的是,蔡英文最终没能会见民主党和鸠山内阁任何要员,可谓备受冷落,其本人也倍感失落。

颇具指标深意

  这两个细节蕴含的深意,较之原因更值得深思。

  一方面,人们可以借此管窥日本政局的端倪。作为干事长的小泽一郎在此次风波中如此强势且高调,足见未来民主党的内部整合和权力传承都需从此人入手。而自民党内原本就不乏如安倍晋三这样的“鹰派”右翼,如今沦落为在野党,自然不放过打中日关系牌的良机,未来这一趋势极有可能更为明显。此外,“天皇会见风波”也充分显示,在民主改革60多年后的今天,“皇民情节”在日本依然颇有市场,虽然尚不足以危及其宪政民主框架。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管窥中日关系的实质。“天皇会见风波”能够被爆炒,蔡英文访日能得以成行,充分显示出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的格局和长期经营的艰难。但两个细节最终均得以解决则充分显示,民主党新政权在推进中日友好方面较之自民党更具政治自觉性、坚定性,中日两国高层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方面的默契和理解也更令人鼓舞。不过,与“天皇会见风波”在日本被爆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足以激发中国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事件在中国被刻意“冷处理”,这一鲜明对照则显示,中国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方面有较之日方更大的耐心和自觉。

  可见,这两个细节虽未妨碍习近平访日的成功,但仍不失为令“天下之秋”的“梧桐一叶”,需要认真对待并深入解读。

作者是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两国高层对立足未来、着眼长远来发展并提升中日关系,都有着高度的战略自觉性和政治坚定性,习近平关于两国关系应放眼“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倡议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张智新
12月14日到16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日本。这是自从9月份日本民主党和鸠山由纪夫上台以来中国高层首次访日,也是习近平出任国家副主席后首次访日。作为2009年中日互动的压轴戏,此访备受两国乃至东亚舆论关注。

访问圆满成功

  从这次访问最终落实的形成和效果看,习近平短暂紧凑的日本之旅无疑是顺利圆满的:会见了天皇、鸠山由纪夫首相、两院议长等一应政要,也和执政的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以及在野的自民党领袖逐一见面,参加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仪式,参观了北九州。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具体行程,有两个重要理念和信号被充分传达出来:一是两国高层对立足未来、着眼长远来发展并提升中日关系,都有着高度的战略自觉性和政治坚定性,习近平关于两国关系应放眼“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倡议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二是日本民众借此领略了一个未来中国领袖的自信、稳重和谦逊,引导其对中国形象及中日关系的认知和判断更为积极正面。

  但是,这次访问仍有两个重要的细节值得深入分析,即“天皇会见”和“蔡英文访日”两个不大不小的“风波”。

天皇会见风波

  所谓“天皇会见风波”,是日本媒体在习近平访日期间爆炒的一则新闻,而且其吸引力大有压过这次访问本身的势头。依照日本皇室管理机构宫内厅惯例,外国政要会见天皇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敲定,但由于此次中日之间对于习近平访日行程决定较晚,中方出于提升访问成果意义的考量提出会见天皇。执政的民主党和鸠山内阁因此临时打破这一惯例,在12月10日最终确定会见安排,宫内厅虽然最终同意,但其负责人向媒体公开爆料并表达不满,从而引发日本媒体广泛关注。

  从日本战后民主改革确立的宪政架构来看,天皇接受政府要求礼节性出席外交活动,完全符合宪政原则和精神的要求,所谓“提前一个月的惯例”仅是出于方便天皇日程安排的“潜规则”,当然无法和宪政原则相抗衡。但此次所谓“破例”事件被媒体大肆炒作,甚至引发部分右翼势力街头抗议,原因何在?

  这一风波的直接原因,无疑是在野的自民党及部分极右翼势力借机向民主党政权发难,攻击其藐视天皇权威、向中国卑躬屈膝。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此次风波中赤膊上阵,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向来亲自民党的媒体如《读卖新闻》等全力炒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可见,这一风波其实和习近平访日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外交细节无意中成为朝野纠斗的靶子而已。
当然,中日两国间尽管经贸合作一往无前、政治关系也渐趋良好,但两国民众间的心理隔阂甚至误解、敌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也给了在野党和右翼势力借机进行政治操弄以可乘之机。
  蔡英文风波的缘由,其实和“天皇会见风波”如出一辙。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能够被安排在此时访日,而且据日本媒体称其住所离习近平下榻饭店仅500米,显然是日本政坛部分亲台甚或支持台独势力刻意为之。但耐人寻味的是,蔡英文最终没能会见民主党和鸠山内阁任何要员,可谓备受冷落,其本人也倍感失落。

颇具指标深意

  这两个细节蕴含的深意,较之原因更值得深思。

  一方面,人们可以借此管窥日本政局的端倪。作为干事长的小泽一郎在此次风波中如此强势且高调,足见未来民主党的内部整合和权力传承都需从此人入手。而自民党内原本就不乏如安倍晋三这样的“鹰派”右翼,如今沦落为在野党,自然不放过打中日关系牌的良机,未来这一趋势极有可能更为明显。此外,“天皇会见风波”也充分显示,在民主改革60多年后的今天,“皇民情节”在日本依然颇有市场,虽然尚不足以危及其宪政民主框架。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管窥中日关系的实质。“天皇会见风波”能够被爆炒,蔡英文访日能得以成行,充分显示出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的格局和长期经营的艰难。但两个细节最终均得以解决则充分显示,民主党新政权在推进中日友好方面较之自民党更具政治自觉性、坚定性,中日两国高层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方面的默契和理解也更令人鼓舞。不过,与“天皇会见风波”在日本被爆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足以激发中国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事件在中国被刻意“冷处理”,这一鲜明对照则显示,中国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方面有较之日方更大的耐心和自觉。

  可见,这两个细节虽未妨碍习近平访日的成功,但仍不失为令“天下之秋”的“梧桐一叶”,需要认真对待并深入解读。

作者是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两国高层对立足未来、着眼长远来发展并提升中日关系,都有着高度的战略自觉性和政治坚定性,习近平关于两国关系应放眼“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倡议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九山想政治稳定。。看来准备抱TG腿了。。。
langge945 发表于 2009-12-19 21:49
通过这次事件看得出来,九山走的太急,是否泥盆国内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突然改变对外政策的时候了?
也就这样了。
{:jian:}太子说 哟系 前有裕仁后有鸠山 中国对日本的革命输出很成功嘛····
又是光有面子,经济全方位被渗透,产业命脉大多在别人手里,台湾被人抓住不放,会见一下能改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