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亲历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首次冰上卸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0:49
2009年12月11日 18:25: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12月11日电 通讯:如履薄冰——亲历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首次冰上卸货

    新华社记者崔静

    “温度在一天天升高,冰上卸货的难度越来越大,今天夜里是个机会,我们必须搏一把!”12月9日夜,在中国南极中山站站长室,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的话掷地有声。

    自从6日抵达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区,“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一直在努力破冰,但距离中山站仍有约8公里路程。用望远镜看去,此起彼伏的冰山群与海冰冻结在一起,成为横亘在“雪龙”船与中山站之间的巨大屏障。

    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科学考察活动进度,考察队抓紧一切有利的天气时机,利用船载 “雪鹰”号直升机率先进行空中吊运,将内陆考察所需的油料及考察物资等运送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边缘的内陆考察队出发基地。然而,承担内陆队运输保障重任的2辆凯斯鲍尔雪地车重量超过了直升机最大外吊挂能力,仍然滞留在船上,迟迟无法卸运至陆地。

    天气监测显示,连续几天夜间最低温度为零下1摄氏度左右,而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4摄氏度至5摄氏度。气温的升高使得海冰快速融化,将雪地车经冰面从“雪龙”号运抵中山站的计划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

    “不能再等下去了!”9日傍晚,袁绍宏在中山站亲自召集冰上卸货协调会,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当晚即利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机,连夜实施雪地车转运计划。

    为确保冰上卸运安全,考察队决定先派人驾驶重量相对较轻的摩托车前往冰山群中探明冰情,在冰情允许的情况下,再派人把雪地车开到中山站。

    10日零时,小雪。

    副领队李院生带上新华社记者在内的6人,驾驶着3辆摩托车从中山站出发,其中还包括中山站附近的俄罗斯进步站2名越冬队员。由于熟悉冰情,俄罗斯这2名越冬队员被考察队特邀协助探冰。


12月10日,考察队队员准备出发寻找安全的海冰卸货路线

    子夜的南极大陆,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蔽,发出灰暗的光亮。随着探冰队不断往冰山群中挺进,温度不断降低。尽管每个人都“全副武装”,但迎面吹来的寒风夹带着雪粒,还是吹得脸颊生疼。

    在俄罗斯队员的指引下,探冰队每经过一个可能发生危险的地带,便集体下车钻冰。先用铁锹铲除积雪,测量雪厚,再用冰钻将海冰钻透,直至冰下海水喷涌而出,用底部带钩的标尺插入冰洞,钩住冰底,测量冰厚。


12月10日,探冰人员正在钻取冰洞,探明冰裂隙附近的冰雪面厚度。借用雪地车等运输工具,在南极冰面上进行海冰卸货,是各国南极考察常用的一种物资卸运方式。然而,与南极大陆紧密相连的陆缘冰伸展面积受潮汐涌浪的影响,常常在冰面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潮汐裂缝,南极海岸上大大小小的冰山稍有活动,也会引起海冰的连锁反应导致冰面裂隙,使得海冰卸货常常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1.62米,1.60米,1.68米……李院生仔细记录着每一个测量点的冰厚。不少测量点钻出的冰松散无力,用手一攥都是水,这令李院生忧心忡忡。但是在他看来,按照目前海冰的强度,只要冰厚达到1米以上,重达11吨的雪地车就可以安全通过。

    凌晨1时40分,在钻探了7个点位后,探冰队遇到了最严峻的挑战——一条上百米长的冰裂隙横亘在眼前,连接着两座冰山。尽管看上去冰裂隙只露出约10厘米宽的缝隙,但用竹竿一捅,冰缝边缘的积雪便会陷落。经过勘测,这条冰裂隙宽度可达1米,冰缝两侧3米以外,冰的厚度才能达到1米以上。这让探冰队绷紧了神经。为确保安全,每辆摩托车只留1名考察队员驾驶,轰起油门加大速度穿越冰裂隙,其他人员则将预备好的木板条搭在冰缝上,小心翼翼地从木板上跨到冰缝另一侧。

    凌晨4时,探冰队走出冰山群,进入平坦的海冰区,“雪龙”号在远方若隐若现。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勘探,探冰队共钻探14个点位,发现6条较为明显的冰裂隙。


12月10日,考察队队员在冰裂隙上布放木板与钢管,协助雪地车安全穿越冰裂隙

    得知冰情后,袁绍宏立即协调考察队准备出10余块6米长的木板及多根钢管,作为雪地车穿越冰裂隙的跳板,并指定富有南极内陆冰盖驾驶经验的李院生驾驶头车,从“雪龙”号向中山站方向挺进。

    白色天地间,两辆红色雪地车缓慢行进。每辆车上除驾驶员外不载任何人,行进途中,驾驶员一侧车门打开,以便发生意外时紧急逃生。抵达冰裂隙前,驾驶员加大油门,以最快的速度从跳板上穿越而过。


12月10日,一辆“体重”达11吨的雪地车顺利穿越宽约1米的冰裂隙。此次经冰上卸运的两辆雪地车均为德国产的凯斯鲍尔300型雪地车,是即将出发的内陆昆仑站考察队的主要交通工具。按照计划,本次南极内陆昆仑站考察将携带3辆凯斯鲍尔300型雪地车和4辆美国产的卡特比勒挑战者MT865B型雪地车,牵引7个内陆考察生活舱和30余个装载有考察物资的雪橇,前往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地区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野外考察。

    1条、2条、3条……清晨7时30分,2辆雪地车成功穿越6条冰裂隙,安全抵达中山站。

    从雪地车上跳到地面,李院生始终紧绷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雪地车是内陆考察的生命线,承担着运输保障的重任,2辆雪地车抵达后,内陆考察队就可以全面展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了。”

    7时40分,雪后初晴。考察队员们纷纷走出宿舍,开始新一天的物资卸运工作。约一个星期后,李院生将带领着30人组成的南极内陆考察队,分别前往中国建立的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以及陨石富集的格罗夫山区,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考察。2009年12月11日 18:25: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12月11日电 通讯:如履薄冰——亲历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首次冰上卸货

    新华社记者崔静

    “温度在一天天升高,冰上卸货的难度越来越大,今天夜里是个机会,我们必须搏一把!”12月9日夜,在中国南极中山站站长室,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的话掷地有声。

    自从6日抵达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区,“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一直在努力破冰,但距离中山站仍有约8公里路程。用望远镜看去,此起彼伏的冰山群与海冰冻结在一起,成为横亘在“雪龙”船与中山站之间的巨大屏障。

    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科学考察活动进度,考察队抓紧一切有利的天气时机,利用船载 “雪鹰”号直升机率先进行空中吊运,将内陆考察所需的油料及考察物资等运送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边缘的内陆考察队出发基地。然而,承担内陆队运输保障重任的2辆凯斯鲍尔雪地车重量超过了直升机最大外吊挂能力,仍然滞留在船上,迟迟无法卸运至陆地。

    天气监测显示,连续几天夜间最低温度为零下1摄氏度左右,而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4摄氏度至5摄氏度。气温的升高使得海冰快速融化,将雪地车经冰面从“雪龙”号运抵中山站的计划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

    “不能再等下去了!”9日傍晚,袁绍宏在中山站亲自召集冰上卸货协调会,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当晚即利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机,连夜实施雪地车转运计划。

    为确保冰上卸运安全,考察队决定先派人驾驶重量相对较轻的摩托车前往冰山群中探明冰情,在冰情允许的情况下,再派人把雪地车开到中山站。

    10日零时,小雪。

    副领队李院生带上新华社记者在内的6人,驾驶着3辆摩托车从中山站出发,其中还包括中山站附近的俄罗斯进步站2名越冬队员。由于熟悉冰情,俄罗斯这2名越冬队员被考察队特邀协助探冰。


12月10日,考察队队员准备出发寻找安全的海冰卸货路线

    子夜的南极大陆,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蔽,发出灰暗的光亮。随着探冰队不断往冰山群中挺进,温度不断降低。尽管每个人都“全副武装”,但迎面吹来的寒风夹带着雪粒,还是吹得脸颊生疼。

    在俄罗斯队员的指引下,探冰队每经过一个可能发生危险的地带,便集体下车钻冰。先用铁锹铲除积雪,测量雪厚,再用冰钻将海冰钻透,直至冰下海水喷涌而出,用底部带钩的标尺插入冰洞,钩住冰底,测量冰厚。


12月10日,探冰人员正在钻取冰洞,探明冰裂隙附近的冰雪面厚度。借用雪地车等运输工具,在南极冰面上进行海冰卸货,是各国南极考察常用的一种物资卸运方式。然而,与南极大陆紧密相连的陆缘冰伸展面积受潮汐涌浪的影响,常常在冰面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潮汐裂缝,南极海岸上大大小小的冰山稍有活动,也会引起海冰的连锁反应导致冰面裂隙,使得海冰卸货常常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1.62米,1.60米,1.68米……李院生仔细记录着每一个测量点的冰厚。不少测量点钻出的冰松散无力,用手一攥都是水,这令李院生忧心忡忡。但是在他看来,按照目前海冰的强度,只要冰厚达到1米以上,重达11吨的雪地车就可以安全通过。

    凌晨1时40分,在钻探了7个点位后,探冰队遇到了最严峻的挑战——一条上百米长的冰裂隙横亘在眼前,连接着两座冰山。尽管看上去冰裂隙只露出约10厘米宽的缝隙,但用竹竿一捅,冰缝边缘的积雪便会陷落。经过勘测,这条冰裂隙宽度可达1米,冰缝两侧3米以外,冰的厚度才能达到1米以上。这让探冰队绷紧了神经。为确保安全,每辆摩托车只留1名考察队员驾驶,轰起油门加大速度穿越冰裂隙,其他人员则将预备好的木板条搭在冰缝上,小心翼翼地从木板上跨到冰缝另一侧。

    凌晨4时,探冰队走出冰山群,进入平坦的海冰区,“雪龙”号在远方若隐若现。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勘探,探冰队共钻探14个点位,发现6条较为明显的冰裂隙。


12月10日,考察队队员在冰裂隙上布放木板与钢管,协助雪地车安全穿越冰裂隙

    得知冰情后,袁绍宏立即协调考察队准备出10余块6米长的木板及多根钢管,作为雪地车穿越冰裂隙的跳板,并指定富有南极内陆冰盖驾驶经验的李院生驾驶头车,从“雪龙”号向中山站方向挺进。

    白色天地间,两辆红色雪地车缓慢行进。每辆车上除驾驶员外不载任何人,行进途中,驾驶员一侧车门打开,以便发生意外时紧急逃生。抵达冰裂隙前,驾驶员加大油门,以最快的速度从跳板上穿越而过。


12月10日,一辆“体重”达11吨的雪地车顺利穿越宽约1米的冰裂隙。此次经冰上卸运的两辆雪地车均为德国产的凯斯鲍尔300型雪地车,是即将出发的内陆昆仑站考察队的主要交通工具。按照计划,本次南极内陆昆仑站考察将携带3辆凯斯鲍尔300型雪地车和4辆美国产的卡特比勒挑战者MT865B型雪地车,牵引7个内陆考察生活舱和30余个装载有考察物资的雪橇,前往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地区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野外考察。

    1条、2条、3条……清晨7时30分,2辆雪地车成功穿越6条冰裂隙,安全抵达中山站。

    从雪地车上跳到地面,李院生始终紧绷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雪地车是内陆考察的生命线,承担着运输保障的重任,2辆雪地车抵达后,内陆考察队就可以全面展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了。”

    7时40分,雪后初晴。考察队员们纷纷走出宿舍,开始新一天的物资卸运工作。约一个星期后,李院生将带领着30人组成的南极内陆考察队,分别前往中国建立的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以及陨石富集的格罗夫山区,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考察。
坐个板凳近距离。。。。。。
然后给祖国加油
顺便问下南极考察主要是考察啥?
科考队员们辛苦了!
中国加油,世界在我们眼里
顶一个。好
支持一下
辛苦,加油
挺苦的,不过我也想去见识一下南北极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打响冰上卸货攻坚战

2009年12月12日 18:12: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12月12日电(记者崔静)为尽快将上千吨的考察物资从“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卸运至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日凌晨开始运用直升机和雪地车昼夜交替运输,打响了冰上卸货攻坚战。

    此次卸运的物资主要包括南极内陆考察队的考察物资、中山站度夏科考仪器、后勤物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以及各种油料等,总重量达上千吨。

    卸货采取空中运输为主、海冰运输为辅的方式。白天天气晴好时,将部分考察物资和油料借助“雪龙”号上搭载的“雪鹰”号直升机和从澳大利亚租用的S76直升机,从空中吊运到中山站附近;夜间利用气温较低、海冰强度较高的时机,将部分考察物资装上雪地车,经冰面运送至中山站。

    由于此前考察队在“雪龙”号至中山站之间的海冰表面发现多条较为明显的冰裂隙,其中最宽的一条冰裂隙宽度超过1米。为确保冰上卸货安全,考察队组织部分队员突击搭建起一座由工字钢、木板等构成的“跨桥”,铺架在宽度最宽的冰裂隙上,以协助雪地车安全通过。

    为应对紧急情况,考察队还进行了周密的安全部署:在“雪龙”号至中山站之间的冰裂隙和各转向点处都插上彩旗,明显标出道路的宽度和通过点;指定考察队员驾驶摩托车护送雪地车穿越冰裂隙,并专门安排考察队员在冰裂隙处守候,引导雪地车顺利通过。

    截至目前,雪地车已将内陆考察所需的2只集装箱从“雪龙”号安全运送至中山站附近;“雪鹰”号直升机已累计飞行超过100架次,运送考察物资、油料等280余吨。
11吨的雪地车。。。。雪地TANK。。。{:3_88:}
车车要是没油了啷个办?
牛逼啊  南极大冒险啊
SailinArmy 发表于 2009-12-11 21:46


    同问
SailinArmy 发表于 2009-12-11 21:46
威震天
这个一顶要支持
车都是进口的???
有个疑问:每次南极考察都要新买几辆雪地车,但是内陆队每次使用的车总数就是那么多,难道每年都要报废几台车?
不会是都掉海里面了吧
不知道气垫船是不是更适合通过这种地形
SailinArmy 发表于 2009-12-11 21:46


    --------------------------------------------------------------------
地盘
SailinArmy 发表于 2009-12-11 21:46


气候变化、臭氧空洞。。。。此外我觉得也是保持存在,万一那天南极也可以划线了就地占领
11吨直升机就吊不动,看来我国直升机还要大力发展。
PS:直升机问题是不是要发空版?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月6日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以来,积极备战内陆考察。截至12月14日,内陆考察物资及装备已全部运抵位于南极冰盖边缘的内陆考察出发基地,其中包括9辆雪地车、12只内陆考察生活舱、近40只雪橇,以及各种科考仪器设备、后勤补给物资、油料等。


考察队员正在利用直升机运送考察物资(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内陆考察队机械师正在对雪地车进行检修与保养。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考察队员正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的左舷冰面上整理物资。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还要把垃圾带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