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质疑“太空船一号”的真实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59:04
<P>怎么这次没人感到困惑吗?</P>
<P>1、太空船“去”时什么样,回来时还是什么样,看飞船表面既不是隔热瓦,也不是吸热涂料,普通的航空油漆居然能在与大气层的摩擦高温中保持光亮如新,再看看航天飞机和神州五号“之流”返回地球时的“狼狈”样,真佩服“太空船一号”能如此全身而退的本事!</P>
<P>2、从飞船造型看,似乎更接近于20世纪40年代突破音速的X-1,尤其是头部大量的圆形玻璃舷窗设计,更使我对它在高速摩擦中能保持“完美体态”表示钦佩!!!!</P>
<P>3、四名飞行员似乎不需要什么生命保障系统,普通的航空抗荷服和氧气供给装置就可以象飞F-16一样飞到外太空了,看来NASA的宇航员和杨利伟同志穿成那样简直是愚蠢和怕死鬼作风。</P>
<P>还有更多专业技术问题我不懂,不过基于以上3点我对这首太空船的真实性表示质疑,请诸位给个解答。</P>[em08]<P>怎么这次没人感到困惑吗?</P>
<P>1、太空船“去”时什么样,回来时还是什么样,看飞船表面既不是隔热瓦,也不是吸热涂料,普通的航空油漆居然能在与大气层的摩擦高温中保持光亮如新,再看看航天飞机和神州五号“之流”返回地球时的“狼狈”样,真佩服“太空船一号”能如此全身而退的本事!</P>
<P>2、从飞船造型看,似乎更接近于20世纪40年代突破音速的X-1,尤其是头部大量的圆形玻璃舷窗设计,更使我对它在高速摩擦中能保持“完美体态”表示钦佩!!!!</P>
<P>3、四名飞行员似乎不需要什么生命保障系统,普通的航空抗荷服和氧气供给装置就可以象飞F-16一样飞到外太空了,看来NASA的宇航员和杨利伟同志穿成那样简直是愚蠢和怕死鬼作风。</P>
<P>还有更多专业技术问题我不懂,不过基于以上3点我对这首太空船的真实性表示质疑,请诸位给个解答。</P>[em08]
<P>真实性应该没问题。</P><P>因为这只是“亚轨道”飞行。最高速度才3个马赫多。防热方面的要求低的多。至于生保,也不需要按轨道飞行的标准。座舱是主要的保护。因为在大气层外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样做的风险并不大。</P>
<P>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人能搞出冲压发动机(可能火箭发动机),有一定的加工设备,农民都能造出这种所谓的飞船?</P>
<B>以下是引用<I>powelpan</I>在2004-6-22 10:17:00的发言:</B>

<P>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人能搞出冲压发动机(可能火箭发动机),有一定的加工设备,农民都能造出这种所谓的飞船?</P>


夸张了点,不过难度不大就是了。
<P> 飞船回落地球时的速度达10M,太空飞机飞回地球为2M,温度当然不一样啊!</P>
气动外形不咋样,太古怪了。
<P>真实应该是真实的,只是:</P><P>离进入轨道飞行还差的远</P><P>第一不够速度入轨(第一宇宙速度)</P><P>第二不具备从轨道重返大气层的能力(至少得要隔热层)</P><P>谈不上是"太空船"</P>
注意:它是靠“飞”上去的,不是靠火箭“推”上去的,因而不是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所以没有那么高的速度是正常的,所以没有高速摩擦的热量产生
<P>事实上,它只装备一台火箭发动机。但飞到1万5千米高度靠的是其母机的航空发动机。而这次它飞到了100.12公里。另外,它的最高速度是3马赫左右,所以防热问题不突出。</P><P>不管怎样,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它在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
- 首次使用“羽毛式”再入。由于是无需控制的“自由下落”,简化了控制系统,也减少了风险。相比之下,无论航天飞机还是神舟飞船,都必须精确地控制再入的攻角。
- 首次使用“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它的燃料是固体的HTPB,氧化剂是液态笑气。廉价、安全。只是性能稍差。发动机液体部分可重复使用。
- 首架全复合材料载人航天器。Rutan的公司本来就是世界顶尖的复合材料公司。当然要全复合啦。</P>
<B>以下是引用<I>chenlan</I>在2004-6-22 13:23:00的发言:</B>

<P>事实上,它只装备一台火箭发动机。但飞到1万5千米高度靠的是其母机的航空发动机。而这次它飞到了100.12公里。另外,它的最高速度是3马赫左右,所以防热问题不突出。</P>
<P>不管怎样,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它在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
- 首次使用“羽毛式”再入。由于是无需控制的“自由下落”,简化了控制系统,也减少了风险。相比之下,无论航天飞机还是神舟飞船,都必须精确地控制再入的攻角。
- 首次使用“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它的燃料是固体的HTPB,氧化剂是液态笑气。廉价、安全。只是性能稍差。发动机液体部分可重复使用。
- 首架全复合材料载人航天器。Rutan的公司本来就是世界顶尖的复合材料公司。当然要全复合啦。</P>

<P>
<P>我不觉得是什么特别的创新:</P>
<P>1:在入的速度不一样,气动加热不明显,所以无需控制角。</P>
<P>2:混合发动机应该不是它第一个用吧,我很早就听说了。</P>
<P>不过复合材料应该是个创造。[em07]</P>
<P>常规飞行器再入时速度再低,也需要控制。说这种方式是创新应该没有问题吧!</P><P>再有,载人航天器用混合发动机确实是首次啊。当然,说它不是创新或技术突破我同意。</P>
<P>绝对是伟大的创新!!!体现在低成本和可重复性上![em05][em05][em05]</P><P>是不是太空船?看你怎么理解了?反正它到了太空又回来了,能不能不够速度入轨(第一宇宙速度)又是另一回事!</P><P>[em02][em02][em02]</P><P>最后,还是要预祝他们的下一次飞行能取得成功!!!</P>
<P>最后那一段最重要的加速还是火箭发动机推上去的,而不是飞上去的。</P><P>返回还是很有创新的。那个可变翼的结构是个很有创意的设计,通过加大阻力,减小了再入时的气动力和热,而且使得控制系统简化。从而使得设计和制造可以简单。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500F。按传统方式的话,气动力和热会严重一些,当然比轨道再入是小多了。</P>
还是有创意的
<B>以下是引用<I>shh</I>在2004-6-23 14:51:00的发言:</B>

<P>最后那一段最重要的加速还是火箭发动机推上去的,而不是飞上去的。</P>
<P>返回还是很有创新的。那个可变翼的结构是个很有创意的设计,通过加大阻力,减小了再入时的气动力和热,而且使得控制系统简化。从而使得设计和制造可以简单。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500F。按传统方式的话,气动力和热会严重一些,当然比轨道再入是小多了。</P>

<P>是啊,就是这个东西,降低了返回的速度,减少了发热,是防热变成了简单,确实是好的设计
创意很好!走出太空商业化的路子,美国人就有“everything is business"的精神。艾伦比我们那么些大款强多了!
高度不一样
应该8是假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