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中国可能继续引进“伊尔”运输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25:48


俄媒关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会议
称中国可能继续引进“伊尔”运输机
2009-12-01 14:24
::本报特约撰稿 岳明
  据俄塔社11月27日报道,25日召开的第14次中俄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会议,成为俄媒体近日关注的对象。尽管双方没有达成重头协议,仅签署了会谈纪要,但俄媒体还是借机对中俄军事合作的态势进行了一番审视。由于中国购买俄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一事可能是本次会谈的重点,俄方官员对此问题的表态值得关注。

未签协议无阻俄媒体猜测

  据中国官方消息,参加此次会谈的中方代表团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率领,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兼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将,陪同访问。从职位上看,代表团组成人员侧重于武器装备领域,这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兴趣。

  俄政府军事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也参加了会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两国代表将在飞机制造、发动机、战舰、防空和装甲武器等方面展开会谈,不会偏重某一方面,“会谈中不会达成某种突破性的协议,但在会谈结束时将签署总结性文件。”在评价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时,德米特里耶夫称,两国军事合作层次不断提高,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项目占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份额的50%。俄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阿纳托里·伊萨金也表示,最近15年,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金额平均每年达到27亿美元;从2001年至今,合作金额共约160亿美元。

与德米特里耶夫所说的一致,没有消息指出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与郭伯雄进行的闭门磋商签署了任何突破性协议。但这无法阻止俄媒对会谈内容大加猜测。

  运输机买卖或将“解冻”

  俄塔社援引俄军工企业负责人的话称,2005年,中俄两国在索契达成的中方购买34架俄制伊尔-76运输机和4架伊尔-78加油机的合同,有可能是会谈重点。

  这位负责人强调,俄罗斯不可能为“第三方原因所造成的合同无法履行”承担责任。按照他的说法,2005年中俄双方达成的合同规定,俄方将负责飞机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设备的生产与供应,机体的生产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飞机厂的工作,“但是,乌方对中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从而拒绝同俄方签署生产协议,导致中俄协议至今未能得到履行。”按照原协议,34架伊尔-76和4架伊尔-78应该从2007年开始供应中方,2012年供应结束。

  据了解,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飞机厂在苏联时期曾生产了大批“伊尔”运输机,但苏联解体后,该厂的产能长期闲置。按照俄方的说法,塔什干厂认为中方应该在合同规定的价格上追加4亿美元。正是因为价格上的分歧,该厂才拒绝开工。

  此后,俄总理普京曾亲自着手解决中俄运输机买卖问题,双方曾达成一致,由俄方向中方供应发动机和其他设备,用这个方案代替无法完成的原协议。

  文章还援引俄军工企业负责人的说法称,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就应该签署一个补充性协议,将机体的生产转移到位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企业进行。

俄军工业难舍中国市场

  巧合的是,由于刚刚发生的军火库爆炸事件,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刚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进行了一次巡视,其间考察了当地知名飞机生产企业“航空之星”。在视察了该厂的军用运输机项目之后,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是此类飞机国际市场的主要占有者,今后要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在该领域的实力,我们甚至可以同主要对手美国合作。”

  一些俄媒体结合梅德韦杰夫的话分析称,中国对各型飞机的需求量都将持续增加,在最近20年内仅对民用飞机的需求量就将达到2500至3000架,年增长率将达到10%到13%,“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商机。”

  报道认为,俄总统的讲话为中俄两国随后展开的军事合作会谈,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背景。既然要扩大航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那么中国这个大客户就绝不可以失去。

原文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12/01/content_2962849.htm

俄媒关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会议
称中国可能继续引进“伊尔”运输机
2009-12-01 14:24
::本报特约撰稿 岳明
  据俄塔社11月27日报道,25日召开的第14次中俄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会议,成为俄媒体近日关注的对象。尽管双方没有达成重头协议,仅签署了会谈纪要,但俄媒体还是借机对中俄军事合作的态势进行了一番审视。由于中国购买俄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一事可能是本次会谈的重点,俄方官员对此问题的表态值得关注。

未签协议无阻俄媒体猜测

  据中国官方消息,参加此次会谈的中方代表团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率领,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兼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将,陪同访问。从职位上看,代表团组成人员侧重于武器装备领域,这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兴趣。

  俄政府军事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也参加了会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两国代表将在飞机制造、发动机、战舰、防空和装甲武器等方面展开会谈,不会偏重某一方面,“会谈中不会达成某种突破性的协议,但在会谈结束时将签署总结性文件。”在评价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时,德米特里耶夫称,两国军事合作层次不断提高,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项目占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份额的50%。俄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阿纳托里·伊萨金也表示,最近15年,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金额平均每年达到27亿美元;从2001年至今,合作金额共约160亿美元。

与德米特里耶夫所说的一致,没有消息指出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与郭伯雄进行的闭门磋商签署了任何突破性协议。但这无法阻止俄媒对会谈内容大加猜测。

  运输机买卖或将“解冻”

  俄塔社援引俄军工企业负责人的话称,2005年,中俄两国在索契达成的中方购买34架俄制伊尔-76运输机和4架伊尔-78加油机的合同,有可能是会谈重点。

  这位负责人强调,俄罗斯不可能为“第三方原因所造成的合同无法履行”承担责任。按照他的说法,2005年中俄双方达成的合同规定,俄方将负责飞机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设备的生产与供应,机体的生产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飞机厂的工作,“但是,乌方对中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从而拒绝同俄方签署生产协议,导致中俄协议至今未能得到履行。”按照原协议,34架伊尔-76和4架伊尔-78应该从2007年开始供应中方,2012年供应结束。

  据了解,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飞机厂在苏联时期曾生产了大批“伊尔”运输机,但苏联解体后,该厂的产能长期闲置。按照俄方的说法,塔什干厂认为中方应该在合同规定的价格上追加4亿美元。正是因为价格上的分歧,该厂才拒绝开工。

  此后,俄总理普京曾亲自着手解决中俄运输机买卖问题,双方曾达成一致,由俄方向中方供应发动机和其他设备,用这个方案代替无法完成的原协议。

  文章还援引俄军工企业负责人的说法称,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就应该签署一个补充性协议,将机体的生产转移到位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企业进行。

俄军工业难舍中国市场

  巧合的是,由于刚刚发生的军火库爆炸事件,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刚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进行了一次巡视,其间考察了当地知名飞机生产企业“航空之星”。在视察了该厂的军用运输机项目之后,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是此类飞机国际市场的主要占有者,今后要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在该领域的实力,我们甚至可以同主要对手美国合作。”

  一些俄媒体结合梅德韦杰夫的话分析称,中国对各型飞机的需求量都将持续增加,在最近20年内仅对民用飞机的需求量就将达到2500至3000架,年增长率将达到10%到13%,“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商机。”

  报道认为,俄总统的讲话为中俄两国随后展开的军事合作会谈,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背景。既然要扩大航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那么中国这个大客户就绝不可以失去。

原文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12/01/content_2962849.htm
照这意思,合同真的修改成只买俄罗斯的发动机?

既然自己的也快要造出来了,何必还买。


中俄重启军售会谈 两国军事合作再次活跃
CCTV.com  2008年12月12日 08:05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消息: 中俄第13次军事技术合作政府间联合委员会会议11日在北京闭幕。两国军方领导人讨论了军售项目、新的军事演习计划以及如何联合应对美国将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反导防御系统等。俄媒体认为,这标志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再次活跃。
http://news.cctv.com/military/20081212/100741.shtml


俄中商讨加强军事技术合作
  【俄塔社莫斯科11月25日电】俄中第14次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今天在莫斯科举行。
  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23日说,俄中代表将商讨在飞机制造、发动机、军舰、防空武器、装甲车等方面的合作项目。他说:“在会上,双方将心平气和且平等地谈论所有现有的以及有前途的项目,不会特别侧重于某一方面。并且不期望作出什么突破性的决定以及签订合同。会谈结束后,委员会将签订一个总结性的备忘录。”
  他指出,俄中多年来一直进行着正常的军事技术合作,其规模很大。根据去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合作不仅要继续进行,而且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全新水平。目前俄中双方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设备买卖关系,而是上升到武器售后维修保养、按许可证生产,以及联合研制高技术军事产品的水平。
  据知情人士认为,中国将不仅可以继续按许可证生产苏-27和苏-30歼击机,而且还将同俄罗斯方面在包括苏-35战机在内的一系列机型方面进行合作。他说,“的确,中方尚未对俄方提出的有关苏-35战机的合作建议作出答复,在本次会议上可能会谈到这个问题”。
  德米特里耶夫说,中国和印度都是俄罗斯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上主要的和最重要的伙伴。不久前这两个国家在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0%,现在由于有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国家的参与,两国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40%以上。他强调指出:“我们十分重视与中印两个国家的合作,将积极发展合作。”
  据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总裁伊赛金说,中国15年来一直是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家之一,年贸易额达到27亿美元。2001年以来,俄中军事技术合作达到160亿美元,中国购买了200多架苏-27和苏-30战机,还购买了S-300地空导弹系统、水面舰艇、常规潜艇、火炮和装甲车。在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中,中国现在约占18%的比重,尽管几年前占20%以上。
  2009年,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上的第一个大单就是与中国签订的,它成为继续顺利发展双边合作的范例,将向中国出口100台飞机发动机,用于装备中国的歼-10战机。关于海军装备、防空武器和战斗机的几个合同,也在酝酿之中。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ckyw/8741.html

中俄重启军售会谈 两国军事合作再次活跃
CCTV.com  2008年12月12日 08:05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消息: 中俄第13次军事技术合作政府间联合委员会会议11日在北京闭幕。两国军方领导人讨论了军售项目、新的军事演习计划以及如何联合应对美国将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反导防御系统等。俄媒体认为,这标志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再次活跃。
http://news.cctv.com/military/20081212/100741.shtml


俄中商讨加强军事技术合作
  【俄塔社莫斯科11月25日电】俄中第14次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今天在莫斯科举行。
  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23日说,俄中代表将商讨在飞机制造、发动机、军舰、防空武器、装甲车等方面的合作项目。他说:“在会上,双方将心平气和且平等地谈论所有现有的以及有前途的项目,不会特别侧重于某一方面。并且不期望作出什么突破性的决定以及签订合同。会谈结束后,委员会将签订一个总结性的备忘录。”
  他指出,俄中多年来一直进行着正常的军事技术合作,其规模很大。根据去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合作不仅要继续进行,而且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全新水平。目前俄中双方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设备买卖关系,而是上升到武器售后维修保养、按许可证生产,以及联合研制高技术军事产品的水平。
  据知情人士认为,中国将不仅可以继续按许可证生产苏-27和苏-30歼击机,而且还将同俄罗斯方面在包括苏-35战机在内的一系列机型方面进行合作。他说,“的确,中方尚未对俄方提出的有关苏-35战机的合作建议作出答复,在本次会议上可能会谈到这个问题”。
  德米特里耶夫说,中国和印度都是俄罗斯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上主要的和最重要的伙伴。不久前这两个国家在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0%,现在由于有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国家的参与,两国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40%以上。他强调指出:“我们十分重视与中印两个国家的合作,将积极发展合作。”
  据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总裁伊赛金说,中国15年来一直是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家之一,年贸易额达到27亿美元。2001年以来,俄中军事技术合作达到160亿美元,中国购买了200多架苏-27和苏-30战机,还购买了S-300地空导弹系统、水面舰艇、常规潜艇、火炮和装甲车。在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中,中国现在约占18%的比重,尽管几年前占20%以上。
  2009年,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上的第一个大单就是与中国签订的,它成为继续顺利发展双边合作的范例,将向中国出口100台飞机发动机,用于装备中国的歼-10战机。关于海军装备、防空武器和战斗机的几个合同,也在酝酿之中。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ckyw/8741.html
没必要给毛子“宰”要加4个亿,叫他去死。
把钱拿回来,让他郁闷去。
自己有能力造的就别再浪费钱了,送也不要他的。
看起来很清楚了,今年的会议是去年会议的后续,主要成果就是把05年买伊尔76的合同落实成了买发动机。

里面提到了心平气和,貌似是说曾经激烈争吵。
“由俄方向中方供应发动机及其它设备”,用在哪里?
tg 购买毛子飞机 和 配件 ,维修 服务 改进 消化部分取代  已经完成 。这种买法 有利于 tg 自己的技术提高 。
俄军工有意再签一份合同,把机体生产的合同转给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企业。
100台发动机多乎哉不多也!
现在担心的是长期闲置的生产能力质量上能不能保证啊,那一代的工人都退休光了吧。4亿刀折合20多亿rmb啊,能干多少事情,干嘛要帮毛子养着那批人。
运输机TG自己都快出来了,还买什么买,转买发动机倒是很有可能的。
wodave 发表于 2009-12-2 08:28

要看到上面的政治价值。
aq0756 发表于 2009-12-2 08:33


    和毛子玩感情投资?教训够多了吧。
wodave 发表于 2009-12-2 08:35

难道你想和老美玩感情?
aq0756 发表于 2009-12-2 08:40


    和自己玩感情,现在的情况我看可以等,有练手的各型机。
wodave 发表于 2009-12-2 08:47

看东西不要太简单了。
我看关键在毛子的好东西不想卖,垃圾的TG也不想要。
结果就是没有成交。
冷思 发表于 2009-12-2 08:53
扯皮。
那4亿美刀的预算应该是早就拨出来的把。应该还不至于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大运。

另外,把这合同改为只买发动机这好象还只是俄媒体的猜想
回复 17# 冷思
17楼穿越了...11.02报道11.30的消息...
Dioxin 发表于 2009-12-2 09:51


    日期输入错了,   应该是12月2日的参考
我个人觉得大运再买点也正常,年底大运的物理样机出来,首飞试飞服役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即使服役还有一个产能的问题,期间大运的空缺还是不得不靠买来填上啊,特别是大型加油机
好像有一种说法是D30发动机的合同年初俄罗斯同意先执行,但是,现在看到我们把D30的发动机用在轰6上面就又暂停供应了。
这个还真不好说,咱们的大运不可能马上就装备,咱是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啊
不要走上阿三的不归路……
还是让毛毛退款吧,问题是他愿意吗.............我们以退为进看毛毛的态度乍的!!
回复 23# shiyuxiaxia

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那么长时间不还是过来了,多等几年时间也不是不行。
买是一大笔钱,后续的维护,零件替换又是很多钱。
这些钱砸在国内企业里,很多人可以加工资,可以升级很多高档数控,有闲钱还可以搞搞前沿研发。
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最终都归结于政治关系。:D
大运的量产是个过程。。。
又不可能一上来就年产10几20架的
而空军的运输能力实在太低
现在买挺好的 对方不敢宰我们太多 因为我们自己马上也有了
又可以快速提高运输能力

况且我们的大运应该没有成本优势
恩,先买点,毕竟能生产和大量生是两个概念。
回复 30# guoxing1987

钱花在国内和花在国外根本就是两回事。
让国内产业升级,才是根本发展大计。现在铁路速度那么快了。不打仗或出现其他情况,大量运输机不是那么急需。
算成本,别忘了还有税收,国家花钱买飞机,最后通过税收还会循环回部分资金。反正怎么转,这些花的钱是在国内流动。买别人的,那钱就真的跑了。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2-2 11:17


    呵呵 既然你讲到这个
那我就多说几句
外汇储备那么多放那用不掉
还被人家利用
还不如买点急需的战略装备

再者这几年的战争风险还是有的
况且大运和核导弹一样 是战略力量
不是仅仅为了用才存在的
当你有能力运输足够多兵力的时候 对方就怕了
问题是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中国还是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经济实力上去了,很多事情不需要军事手段。现在需要运兵到哪个国家吗,经济实力还不到那阶段吧。现在就算美国让中国运兵到阿富汗,中国也不愿干。也就是装备晚几年的事情,不是非得买。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2-2 11:55


大运对我们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还是非常大的,不用说作平台载机,就是国内机动也很重要啊
所以这件事情还是要抓紧为妙啊
肯定还得买,等自己的太慢了
看来毛子也急了。

一,俄军的伊尔76老化严重、大量即将到寿或已到寿,需要更新。

二,中国订单已下,急需,如果等中国自己的大运搞定了,就卖不了。

三,阿三等其它潜在买家也需要。阿三已转向C17,再慢,大量潜在客户会被迫作出其它选择。

四,中国大运出来后,说不定会是国际市场的对手呢。;P
老毛可以给我们了   先将就将就 没办法他们不成才!!
回复 35# wujimin

平常铁路也能满足了。比如武汉到广州高速铁路下月就通车了,3小时就搞定。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建成,民航飞机都要受很大影响。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2-2 11:55


    首先没投放力量又没航母,隔远了的谁怕你?

    第二外汇储备你不用来买就放着还是投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