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基石——超级机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2:10
转载的
                                 大国的基石——超级机器
                                         夏河年
    最能体现、提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是该国超级机器的数量和功能上限。拿中国来说,从前的万吨水压机是超级机器,曾经光荣地进入了我们的教科书,但中国二重已经动手建造8万吨模锻压机,超过了俄罗斯的7.5万吨,世界最大,计划于2012年完工;中航工业飞机公司年底将亮出独立研制的军用200吨级大飞机,性能优于俄制伊尔-76;10月29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长沙亮相,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类大家伙不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而且能干出绝活,那些绝活很难用技巧取代。
  我预先带几句,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不是基石的范畴,这样说无关反对或支持,而是说,文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而国家不可能等到结果出来后才开始干活,近三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三个文人一台戏,三百万个文人争论一道非常主观的题目,盛况不能不空前,时间不能不长久,能不能出结果不知道。所以,即便是政委出身的老邓也只好用放猫抓老鼠的办法快刀斩乱麻。
  其实超级机器的建造过程本身就会带来观念的变化。当国家决定建造时,必须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和对现有实力的正确估计,包括科技功底、财政实力和组织能力。超级机器的建造过程同时也是科技水平的提高过程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相关的产业链全给带动了。超级机器不是简单的体积放大,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没有创造性思维是不能完工的。造好以后,超级机器特有的功能会对国家经济、军事等一系列事件产生影响。以大型模锻液压机为例,大型轮盘锻件、发动机叶片、大型船用模锻件、电站用大型模锻件、压力容器锻件,以及其他类型民用品模锻件的生产,没有大压机是办不了的,即使绞尽脑汁在技巧上花功夫,产品质量也大打折扣,所以美国、法国、俄罗斯各自有一两台大压机。比如建造大飞机,要让那些轻金属变形,压力小了根本就锻不出来,买别人的价格高得离奇,关键时候还要卡你,让你上吐下泻。你可以用小块拼接,但质量不行,好的挂锁和手枪都是整块钢板挖出来的,不会是一边一半挖好后再焊接成整体。想必大家都见过焊接而成的大水管,但如果是炮管,焊接的可不行,必须是无缝钢管,中国也只是前些日子才造出了第一根厚壁无缝钢管。8万吨已经是世界最大,更可喜的是,清华大学已经研发出16万吨模锻液压机,一旦国家需要即可照图制造。
  超级机器的共同特点是投入巨大,动辄数十亿一台;科技含量高,不但需要拔尖人才,还要保证队伍足够庞大;工程完工后,整个队伍的水平又能上一个新台阶。基于相同的特点,我打算将巨型工程也归入超级机器范畴。也许有人就盼着三峡大坝出问题,明说大概不好意思,弦外之音谁还听不出!不单单是为了让其“预言”得到印证,更深层次的是,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害怕国家出漂亮活,在他们脑海中,意识形态盖过了国家利益。大型工程有人反对不但正常,也是好事,三峡大坝的建成不但有支持者和建设者的功劳,也有反对者的功劳,他们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部分,但如果某人只要见到大型工程就一概反对,则属于另类。那些眼巴巴地盼着北京奥运会乱糟糟加赔钱的,其心态都不难琢磨。
  大国没有超级机器做基石,稳定和发展都是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在完成了初级产品的覆盖后,应该系统地建设一批超级机器,这不但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中国国情。德军的“狼群战术”和我军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都创造了战场上的辉煌,所不同的是,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最终被盟军破解,而我军的这一战略战术一直延伸到境外作战且屡试不爽,国情不同而已。在经济战场上,与“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相对应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一台超级机器的建造都是大事。美国财长盖特纳说:“中国经济迅速复苏的主因是政府推行政策时有着非一般魄力”。这是一种特有的优势,如果将这种优势用在中国制造上,我们就能快速追赶前面的选手,并甩开同一个梯次的选手。
  中国的国情是:财力上人均少总量大,人才上缺钱学森不缺钱永健,还有地广人多和民主集中制,惟集中力量办大事可扬长补短。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很优秀,但不是最优秀的科学家都能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有它自身的评审规则,但没有顺应中国科技发展的义务,所以说,中国是否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攻克经济堡垒,首当其冲的就是拿下“中国制造”,超级机器是“中国制造”的标志,也是底蕴。
  超级机器虽然投入巨大,但收益更大,只要干得成做得好且为国家所需,就应该去做,超级机器是高附加值的坚强保证。瑞士手表为什么价格昂贵?仅仅是因为有心灵手巧的工匠吗?不是,还因为人家有精密机床,仅机床业就拥有Know-how(技术秘密)5000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密机床可以花高价买来,但顶级的人家不卖,也可以通过技巧造出来,但大而精的机床就需要综合国力。大凡超级机器,单纯的拥有资金和人才都造不了,需要巨资和庞大队伍兼备,所以超级机器往往是大国的“专利”,中东的富豪造不了,科技发达的小国也鲜见,中国也只是这几年陆陆续续冒出来,这些天是一台接一台,有必然的因素,也有时间上的巧合。为了空警2000,中国努力了整整40年,据说有了这家伙,“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如果对方也有,那我们就得在功能上下功夫。听说日本自慰队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很郁闷,他们自己有心理医生,咱就不操那份闲心了。
  中国经过几十年薄利多销的经商,资金还算过得去,就看人才了。关于人才问题,钱学森说得对,中国缺创新型大学,原北大副校长王义遒说大学承担不了培养杰出人才的重任也不算错,杰出人才是锻炼出来的,超级机器不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也是生产出杰出人才的机器,一时出不了也没关系,几个钱永健加起来就能发挥他叔叔一样的功能,久而久之,钱学森终究会出现,在出钱学森的过程中,一大批功能强大的超级机器走上了工作岗位。
  超级机器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高端设备和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业规模再大,也很难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所以中国现在还只是一个规模大的国家,不是又大又强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通常会带来世界产业结构和竞争态势的剧烈调整,我们应该利用相对有利于我的时机,大力制造一批急切需要的超级机器,当我们的超级机器功能和数量都超过发达国家时,什么经济制裁,什么制抵中国货,统统进入了历史,惹火了我还不卖给你,有本事自己造去!大飞机、大航母、大压机、大三峡、巨型计算机,每一台超级机器都会带动一批产业,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标准要定高一些,一家完成不了,分解后发下去做,也可以“悬赏捉拿”,去年为了检测三聚氰胺,卫生部一纸悬赏,办法很快就出来了,咱人多啊!只要中央统筹,扬长避短,我看有个十几二十年,中国的超级机器就上去了,国家实力也同时上去了。转载的
                                 大国的基石——超级机器
                                         夏河年
    最能体现、提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是该国超级机器的数量和功能上限。拿中国来说,从前的万吨水压机是超级机器,曾经光荣地进入了我们的教科书,但中国二重已经动手建造8万吨模锻压机,超过了俄罗斯的7.5万吨,世界最大,计划于2012年完工;中航工业飞机公司年底将亮出独立研制的军用200吨级大飞机,性能优于俄制伊尔-76;10月29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长沙亮相,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类大家伙不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而且能干出绝活,那些绝活很难用技巧取代。
  我预先带几句,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不是基石的范畴,这样说无关反对或支持,而是说,文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而国家不可能等到结果出来后才开始干活,近三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三个文人一台戏,三百万个文人争论一道非常主观的题目,盛况不能不空前,时间不能不长久,能不能出结果不知道。所以,即便是政委出身的老邓也只好用放猫抓老鼠的办法快刀斩乱麻。
  其实超级机器的建造过程本身就会带来观念的变化。当国家决定建造时,必须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和对现有实力的正确估计,包括科技功底、财政实力和组织能力。超级机器的建造过程同时也是科技水平的提高过程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相关的产业链全给带动了。超级机器不是简单的体积放大,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没有创造性思维是不能完工的。造好以后,超级机器特有的功能会对国家经济、军事等一系列事件产生影响。以大型模锻液压机为例,大型轮盘锻件、发动机叶片、大型船用模锻件、电站用大型模锻件、压力容器锻件,以及其他类型民用品模锻件的生产,没有大压机是办不了的,即使绞尽脑汁在技巧上花功夫,产品质量也大打折扣,所以美国、法国、俄罗斯各自有一两台大压机。比如建造大飞机,要让那些轻金属变形,压力小了根本就锻不出来,买别人的价格高得离奇,关键时候还要卡你,让你上吐下泻。你可以用小块拼接,但质量不行,好的挂锁和手枪都是整块钢板挖出来的,不会是一边一半挖好后再焊接成整体。想必大家都见过焊接而成的大水管,但如果是炮管,焊接的可不行,必须是无缝钢管,中国也只是前些日子才造出了第一根厚壁无缝钢管。8万吨已经是世界最大,更可喜的是,清华大学已经研发出16万吨模锻液压机,一旦国家需要即可照图制造。
  超级机器的共同特点是投入巨大,动辄数十亿一台;科技含量高,不但需要拔尖人才,还要保证队伍足够庞大;工程完工后,整个队伍的水平又能上一个新台阶。基于相同的特点,我打算将巨型工程也归入超级机器范畴。也许有人就盼着三峡大坝出问题,明说大概不好意思,弦外之音谁还听不出!不单单是为了让其“预言”得到印证,更深层次的是,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害怕国家出漂亮活,在他们脑海中,意识形态盖过了国家利益。大型工程有人反对不但正常,也是好事,三峡大坝的建成不但有支持者和建设者的功劳,也有反对者的功劳,他们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部分,但如果某人只要见到大型工程就一概反对,则属于另类。那些眼巴巴地盼着北京奥运会乱糟糟加赔钱的,其心态都不难琢磨。
  大国没有超级机器做基石,稳定和发展都是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在完成了初级产品的覆盖后,应该系统地建设一批超级机器,这不但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中国国情。德军的“狼群战术”和我军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都创造了战场上的辉煌,所不同的是,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最终被盟军破解,而我军的这一战略战术一直延伸到境外作战且屡试不爽,国情不同而已。在经济战场上,与“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相对应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一台超级机器的建造都是大事。美国财长盖特纳说:“中国经济迅速复苏的主因是政府推行政策时有着非一般魄力”。这是一种特有的优势,如果将这种优势用在中国制造上,我们就能快速追赶前面的选手,并甩开同一个梯次的选手。
  中国的国情是:财力上人均少总量大,人才上缺钱学森不缺钱永健,还有地广人多和民主集中制,惟集中力量办大事可扬长补短。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很优秀,但不是最优秀的科学家都能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有它自身的评审规则,但没有顺应中国科技发展的义务,所以说,中国是否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攻克经济堡垒,首当其冲的就是拿下“中国制造”,超级机器是“中国制造”的标志,也是底蕴。
  超级机器虽然投入巨大,但收益更大,只要干得成做得好且为国家所需,就应该去做,超级机器是高附加值的坚强保证。瑞士手表为什么价格昂贵?仅仅是因为有心灵手巧的工匠吗?不是,还因为人家有精密机床,仅机床业就拥有Know-how(技术秘密)5000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密机床可以花高价买来,但顶级的人家不卖,也可以通过技巧造出来,但大而精的机床就需要综合国力。大凡超级机器,单纯的拥有资金和人才都造不了,需要巨资和庞大队伍兼备,所以超级机器往往是大国的“专利”,中东的富豪造不了,科技发达的小国也鲜见,中国也只是这几年陆陆续续冒出来,这些天是一台接一台,有必然的因素,也有时间上的巧合。为了空警2000,中国努力了整整40年,据说有了这家伙,“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如果对方也有,那我们就得在功能上下功夫。听说日本自慰队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很郁闷,他们自己有心理医生,咱就不操那份闲心了。
  中国经过几十年薄利多销的经商,资金还算过得去,就看人才了。关于人才问题,钱学森说得对,中国缺创新型大学,原北大副校长王义遒说大学承担不了培养杰出人才的重任也不算错,杰出人才是锻炼出来的,超级机器不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也是生产出杰出人才的机器,一时出不了也没关系,几个钱永健加起来就能发挥他叔叔一样的功能,久而久之,钱学森终究会出现,在出钱学森的过程中,一大批功能强大的超级机器走上了工作岗位。
  超级机器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高端设备和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业规模再大,也很难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所以中国现在还只是一个规模大的国家,不是又大又强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通常会带来世界产业结构和竞争态势的剧烈调整,我们应该利用相对有利于我的时机,大力制造一批急切需要的超级机器,当我们的超级机器功能和数量都超过发达国家时,什么经济制裁,什么制抵中国货,统统进入了历史,惹火了我还不卖给你,有本事自己造去!大飞机、大航母、大压机、大三峡、巨型计算机,每一台超级机器都会带动一批产业,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标准要定高一些,一家完成不了,分解后发下去做,也可以“悬赏捉拿”,去年为了检测三聚氰胺,卫生部一纸悬赏,办法很快就出来了,咱人多啊!只要中央统筹,扬长避短,我看有个十几二十年,中国的超级机器就上去了,国家实力也同时上去了。
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啊,一定要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