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明年升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12:19
2009年11月11日 08:11  新闻晨报

  据成都晚报报道

  昨日,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出现在成都理工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10年升空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

  据了解,“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还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最终在2020年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天宫”。
http://tech.sina.com.cn/d/2009-11-11/08113581649.shtml2009年11月11日 08:11  新闻晨报

  据成都晚报报道

  昨日,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出现在成都理工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10年升空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

  据了解,“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还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最终在2020年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天宫”。
http://tech.sina.com.cn/d/2009-11-11/08113581649.shtml
第一代空间站吧,水平跟毛子的“礼炮”应该是一个级别。
看来进展很顺利的。{:3_87:}
响炮 发表于 2009-11-11 23:04

你只能说大小是一个水平。科技含量请你自己分析
大小都不是一个水平。礼炮拿质子打的,TG1拿CZ2F打的。别的不用我多说吧。
TG1其实更类似对接口可以重复使用的货运飞船。做实验室倒像是副产品性质的功能了。不过看土鳖将来运载火箭的发展规划,TG1还未必有很大机会重新作为本行来搞货运。、
转眼又是一年,天宫都快露面了。
非常期待啊,第一次对接!
赶紧发吧,现在基本就差空间交会对接和自由式舱外航天服了。

这才算圆满。
对接技术来了, 一定要成功  
  
  鬼子的已经成功了
TG一号的内部自由容积能不能达到15立米?神舟有数据说返回舱加轨道舱能达到接近10立米
冷思 发表于 2009-11-12 15:00


    鬼子成功??

是指上次货运飞船的事嘛,那可是用机械臂完成的?

还有其他的? 火星了?
太快了,太惊喜了!偶也!
albert_008 发表于 2009-11-12 22:18

有一次自动无人对接
依照中国的惯例,2019年国庆70周年时极有可能会提前一年发射空间站向国庆献礼!{:2_72:}
TG1号就是将来的货运飞船
欧阳自远 还是俺高中校友呢{:wu:}
thomasyoung 发表于 2009-11-13 03:15

再说一次,鬼子的那次是欧洲的机械臂捕捉对接的。
以后就可以常看到新闻,某某科学家到空间站做某科学试验。虽然别的国家搞过了,但发生在身边还是有点科幻感。
有可能我们的空间站建好后,上空间站不像现在是火箭发射飞船了,换其他更便捷的方式。
thomasyoung 发表于 2009-11-13 03:15

日本的HTV核心技術之一PROX導引通訊系統  美國花費6600萬美金要引進來使用在下一代太空船


    三菱電機網站
http://www.mitsubishielectric.co.jp/news/2009/1022-a.htm
http://www.mitsubishielectric.co.jp/news-data/2009/pdf/1022-a.pdf
日本的報紙新聞   
http://headlines.yahoo.co.jp/hl?a=20091022-00000568-san-soci
http://www.jiji.com/jc/zc?k=200910/2009102200590

網路上文章內容
米オービタルサイエンス社から、NASAの宇宙貨物輸送機用近傍接近システムを受注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執行役社長:下村 節宏)は、國際宇宙ステーション(以下、ISS: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へ貨物を運ぶ米航空宇宙局(NASA)の宇宙貨物輸送機「シグナス」に搭載される近傍接近システム※1を、「シグナス」を製造する米オービタルサイエンス社(本社:米バージニア州ダレス市)から受注しました。この近傍接近システムは、當社が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JAXA)との契約に基づき宇宙ステーション補給機「HTV」用に開発したものです。
 受注総額は約60億円(6,600萬米國ドル)で、當社の鎌倉製作所で製造し、2010年から2014年にかけて9機分を順次納入する予定です。



※1: 宇宙貨物輸送機をISSへ誘導し、安全にランデブドッキングさせるための主要な通信裝置、Proximity Link System


受注の経緯


 現在、ISSへ補給物資や実験設備などの貨物を輸送する手段として使用されているスペースシャトルは、2010年に退役が予定されています。「シグナス」は、スペースシャトルの代替として米オービタルサイエンス社がNASA向けに開発を進めている宇宙貨物輸送機です。2011年に実証機が打ち上げられ、2011年から2015年の間で8機の量産機がISSへ貨物を輸送する計畫です。
 當社が受注した近傍接近システムは、「シグナス」がISSとランデブドッキングするときに、日本実験棟「きぼう」に搭載されている近傍通信システム※2と姿勢制御データや動作狀態をやり取りし、ドッキングを安全に誘導する重要な通信機器で、ISSとの通信を行うトランスポンダ、送受信を1本のアンテナで行うダイプレクサおよび各データを処理するデータハンドリング・プロセッサで構成されています。
 當社は、「きぼう」に搭載された近傍通信システムとJAXAの宇宙ステーション補給機「HTV」に搭載されている近傍接近システムを開発し、本年9月11日に打ち上げられた「HTV」は、9月18日にISSへのランデブドッキングに成功しました。
 今回の受注は、この技術と実績が評価されたものです。

※2: ISSの軌道位置・速度情報を宇宙貨物輸送機へ提供する通信裝置Proximity communication  system
什么吗 发表于 2009-11-13 14:48
他指的是ETS-7,另外,机械臂是加拿大的
中国“夸父计划”披荆斩棘(图)
2009-10-20 09:12
“夸父计划”示意图。
  领域介绍

  夸父计划:“夸父计划”的科学目标是观测空间天气事件从太阳到地球的整体连续变化现象,揭示控制日地空间系统的基本物理过程,提高空间天气灾害预报的准确度,服务航天通讯等高科技活动。

  “夸父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其中A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另两颗卫星B1和B2在地球极轨大椭圆轨道上飞行,用来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变化。

涂传诒院士

肖佐教授
  人物介绍

  涂传诒,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肖佐: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夸父计划”办公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核心提示

  中国“夸父计划”已经顺利完成了预研究阶段的任务,正在积极筹备转入下一阶段的技术攻关,之后会在技术攻关的基础上争取国家的工程立项。夸父卫星将在很高的精度上追踪太阳爆发和地磁暴活动,大大提高自主的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如果“夸父计划”顺利实施,它将有许多项首创技术,并将使中国在深空探测方面跨入国际领先行列。

  “在涂传诒院士的主持下,‘夸父计划’已经顺利完成了预研究阶段的任务,正在积极筹备转入下一阶段的技术攻关,之后会在技术攻关的基础上争取国家的工程立项。”

  这是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夸父计划”办公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前理事长肖佐向《科学时报》透露的消息。目前“夸父计划”已顺利完成背景研究的任务,争取在论证评审通过后,转入下一阶段的技术攻关。
  “嫦娥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举国欢庆,也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惊叹不已。

  “嫦娥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我国进一步建议中的几项深空探测很有意义,当然也为‘夸父计划’再发射、测控等方面奠定了极好的基础。”作为“夸父计划”积极的推动者和参加者,肖佐对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感到由衷的高兴。

  与“嫦娥计划”不同的是,“夸父计划”是锁定太阳的深空探测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该计划将由一颗位于日地系统第一拉格朗日点(也称L1点,即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平衡点)的卫星“夸父A”和两颗沿极轨共轭飞行的卫星“夸父B1”、“夸父B2”组成综合观测系统,将用于连续监测太阳剧烈活动及其导致的日地空间环境连锁变化的全过程。

  “虽然夸父卫星的对地距离比嫦娥一号卫星远了4倍,但是嫦娥一号在测控方面所使用的50米大天线,我们也会充分利用到。”肖佐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夸父计划”的原创性科学思想和基本概念是在2003年1月24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关于推动空间天气研究座谈会”上,首先由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在同肖佐、张永维总师和中国科学院魏奉思教授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随后,“夸父计划”预研成为由北京大学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重点项目,并有国内外有关科技专家大力支持和参与。此后,国防科工委组织了相关评审。根据国防科工委建议,以“夸父计划”为基础,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建议的“风暴计划”进行了整合,叫做“夸父—太阳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计划”。

  肖佐告诉记者,“夸父计划”的科学目标是观测空间天气事件从太阳到地球的整体连续变化现象,揭示控制日地空间系统的基本物理过程,提高空间天气灾害预报的准确度,服务航天通讯等高科技活动。

  其科学意义表现在:“夸父计划”将对日地空间天气系统的两端——太阳大气和地球空间——进行前所未有的时空连续、多层次的成像观测,完成从太阳大气到近地空间完整扰动因果链的探测,通过多方面的首创性监测,实现日地系统端到端的整体、连续成像观测。并预期在日地系统的能量及扰动的耦合机制如太阳爆发先兆、太阳风的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原创意义的突破性进展。届时,“夸父计划”将与其他空间计划一起进入以探测日地空间整体行为为标志的空间探测新纪元。

  据了解,由于2012年将是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建议在这个时间内发射,主要是为观测到新的日地物理现象,进一步揭示日地空间风暴机理,监测行星际扰动传播,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初期飞行时间将为2至3年。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我们相信‘夸父计划’也将不负众望。”肖佐说。
技术攻关是关键

  肖佐介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国防科工委背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会同中国气象局、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空间中心在科学背景、科学目标以及为实现科学目标要求配置的有效载荷(主要是科学仪器)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预先研究,目前这一预研阶段已顺利完成。

  肖佐说,目前,由18个评审委员(包括11位科学院院士和7位空间界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已完成对“夸父计划”科学目标进行的评审。

  2007年6月1日,《“夸父计划”科学目标及观测项目论证报告》评审会在京召开。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和国防科工委副司长王克然分别在会上致词,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作了关于“夸父计划”科学目标和观测项目的论证报告。评审组通过讨论,一致通过“夸父—太阳风暴、极光及空间天气计划”科学目标及观测项目论证报告,并建议“夸父计划”尽快立项发射。

  “夸父计划”工程论证由东方红卫星公司牵头,会同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合作)、中科院空间中心等共同完成。目前,已对有效载荷对工程的要求、轨道设计、运载与发射、地面测控和测定轨、地面数据接收、卫星设计等进行了全面论证并已顺利完成,主要结论是:在我国嫦娥一期的基础上,实现“地—月”之间的测控技术基础已具备;在我国嫦娥二期和深空站建设完成之后(2011年),“夸父计划”所需的基础技术条件将全部具备。

  完成预研阶段的任务后,“夸父计划”将进入另一个重要环节,即技术攻关。目前,涂传诒、肖佐等科学家已对关键科学探测仪器(有效载荷)的研制、夸父A星的轨道设计与实现技术、夸父A星的深空自主运行技术、夸父B星的高精度姿轨联合控制实现技术等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例如,夸父A所要到达的L1点位于日地连线上,距地球150万公里,目前,只有NASA和ESA为数不多的航天器,如SOHO、ACE、ISEE等飞行器到达过L1点。

  夸父A卫星选择哪种运载工具、转移轨道才能到达距地球约150公里的L1点;选择何种方式保持卫星轨道在L1点上;夸父A卫星如何实施远距离测控和通信;L1点通信距离上属于深空范畴,如何在深空条件下实施对卫星的测控和数据传输通信……这些都是夸父A卫星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夸父A工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夸父B卫星飞行任务目标是实现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连续观测北极光的分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夸父B有两颗同样的卫星组成:夸父B1和夸父 B2。这两颗卫星的轨道要位于同一极轨上,呈共轭飞行状态,远地点高度6个地球半径,近地点0.8个地球半径。选择什么运载工具和发射方式是夸父B卫星工程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卫星的发射、轨道设计、遥测、遥控都需要有详尽的设计,不过,在现在初步的方案设计中,我们认为我国是有这个能力的,关键是如何把它组织好。”肖佐说。

  “除此之外,整个‘夸父计划’都采用成像技术,它所使用的一些特殊成像仪器都要作技术攻关,如中性原子成像仪、太阳白光日冕仪。”肖佐介绍说,由于地球的外层空间有一些中性的氧原子,需要用现在的成像技术把其速度分布形成为图形,以确定在太阳有扰动时,外层空间到底是如何响应的,但是由于中性原子本身通过交换原子以后可以成像,所以这里涉及一些新的成像技术方面的难点。

  肖佐介绍,在有效载荷的研制方面,现在已有不少研制单位报名参加,它们已通过不同的渠道申请到了基金,在作积极的准备。“下一阶段我们会通过招标的方式最终确定选择哪些单位研制这些仪器。”
  期待更深入的国际合作

  2006年7月,两场高规格的国际会议——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和2006年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大会在北京举行,涂传诒在这两个大会上分别介绍了“夸父计划”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2006年1月12日~13日,在德国Lindau召开了“夸父计划”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有效载荷的配置、技术指标以及国际合作的途径。 2006年7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COSPAR大会安排了“夸父计划”专题研讨会,进一步讨论和确定了科学目标。2007年1月7日,在中国航天局代表的主持下,欧洲空间局(ESA)、加拿大空间局(CSA)和英、法、德、意、比、奥等10个国家的空间探测部门的代表在三亚召开了“夸父计划”国际协调会议,各方表达了合作意向,确定了需要进一步会谈的问题。

  肖佐说:“现在,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纷纷表示要参加这一计划,开展相关合作,经夸父工作队和夸父科学委员会目前确定的科学仪器配置方案中,共20多项必需的仪器,我国科学家主导研制的占多数,同时所有仪器都有国际合作,法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瑞士、德国等国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合作研制。欧空局、加拿大航天局都表示出积极支持和合作意愿。”此外,日本、印度也表示了对“夸父计划”的兴趣。

  “国防科工委也非常重视国际合作,多次指出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夸父计划’的顺利开展,要探索多种合作途径而不只是限于仪器研制,例如在卫星平台、卫星研制和发射方面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都在积极探讨中。”

  不过让肖佐担心的是,欧空局正好在2014年有一个太阳轨道器的空间观测计划,虽然该计划的一些监测项目与中国的“夸父计划”能形成很好的配合,但是由于时间上有交叉,欧空局的科学家和有关单位如何两头兼顾,“这些目前都在商谈中”。

  在国际合作中,关键的问题是保证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肖佐最强调的一点。肖佐说,“夸父计划”是中国人的原创思想,而且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中国一定会在“夸父计划”中起主导作用。
  深远的影响

  2006年8月4日,美国《科学》杂志的《新闻焦点》栏目迅速报道了中国“夸父计划”的相关情况,文中指出,夸父卫星将在很高的精度上追踪太阳爆发和地磁暴活动;如果“夸父计划”顺利实施,它将有许多项首创技术,并将使中国在深空探测方面跨入国际领先行列。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太阳物理学家Kazuo Shiokawa认为,中国的“夸父计划”与美国军方计划于2008年发射C/NOFS(通讯/导航中断预报系统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Outage Forecasting System)卫星计划一样,对于空间天气预报都非常重要。

  “夸父计划”合作者Schwenn说:“凭借‘夸父计划’,中国将跻身国际空间科学界前沿。”

  涂传诒则指出,夸父3颗卫星将第一次监测从太阳风到磁层的整个能量传输过程。它将可能解决地球空间对太阳风暴响应的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大尺度的能量和质量是如何从太阳通过日地空间传输到磁层的。

  “美国的SOHO于1992年发射一直工作到现在,即将退役,因此国际社会也很希望中国的‘夸父计划’卫星能够上去,这样人类对太阳的探测就不会断裂。”肖佐说。

  而事实上,肖佐在谈到“夸父计划”的科学意义时说,到现在为止,只有美国在L1点上发射了太阳监测卫星(SOHO飞船)。但不同的是,中国的 “夸父计划”是连续的日地系统的监测计划。夸父卫星的轨道设计成“L1+极轨”,这是一种全新的协同轨道设计。夸父B1和B2可通过成像获得磁尾磁重联所造成的磁层全局响应的信息,其成像可以使我们更精确地度量亚暴和磁暴期间能量的注入。
貌似应该快了哦 明年秋? 不到12个月了吧
快射了啊,,一年,,慢慢 等。

再说一次,鬼子的那次是欧洲的机械臂捕捉对接的。
什么吗 发表于 2009-11-13 14:48



    日本电视台节目里提到过此前有一次全自动的对接试验成功,不是捕捉。当然不是在ISS上。
再说一次,鬼子的那次是欧洲的机械臂捕捉对接的。
什么吗 发表于 2009-11-13 14:48



    日本电视台节目里提到过此前有一次全自动的对接试验成功,不是捕捉。当然不是在ISS上。
thomasyoung 发表于 2009-11-14 03:52
1997年的事情了。感觉小日本对自动控制方面挺感兴趣的~

国外相关报道http://www.spacedaily.com/spacenet/text/ets7-b.html
大脑怪物 发表于 2009-11-14 11:04


    cool. 很有趣的连接。看之。
夸父那个别吹了,比硬X射线望远镜在技术成熟上差多了。
不过如果捞的着国际合作,预算就有保障,似乎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