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干这行的,与大家讨论一下新能源,先说太阳能发电,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2:15:09


先说说为什么开这个题,主要是看到板子上最近由于贸易纠纷生产过剩什么的大家都关心这个议题。还有一个就是奇葩观点比较多,有不少网友误解了这个行业。不过这也难怪,电力行业几十年前开始就专业性强,圈子本来就封闭,新能源在我国专业底蕴差,真正的内行少,圈子就更封闭。

本人电力行业从业1X年,其中新能源大约一大半,在这个细分行业也算是老资格了(对,你没有看错,行业现状如此)。电力系统运行、设计、风电的主要产业链、光伏的主要产业链均有涉及,一直从事专业或专业管理,直到一年前被彻底踢出专业岗。

头绪太多,先说说光伏产业吧。

1. 光伏发电原理
太多太乱太天书,大家只需要知道:太阳照在电池板子上,电池板子各种串并联输出不超过900V的直流电,送到直流~交流逆变器(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原理和你家空调的变频器差不多,就是电压电流频率随便变,能量、功率守恒约束的设备),变成了我们公共电网需要用的50hz交流电(一般电压在220~1000V),通过几级升压变压器送到电网里,或者直接就在附近被用掉。

电池板的技术路线分成很多种,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砷化镓,多晶硅又分成一般的和准单晶(就是多晶晶粒比较大的),薄膜的路线更乱,有基于晶硅原理和材料的,还有其他合成半导体材料的铜铟镓硒薄膜。单晶硅目前工业化产品的效率在18%左右,多晶硅在16%上下,薄膜就乱了,从6%~16%的都有。最牛B的是三结砷化镓,可以到35~40%。

可惜的是,三结砷化镓太贵,只有人造卫星用得起,或者用透镜聚焦到一小片上也勉强算可以(透镜及附件就不贵么?而且越复杂的系统越不可靠),薄膜的效率本来就不高,衰减的又太快太多,这样占地面积太大(地~~,很贵的,尤其是单位是平方公里的时候),但是薄膜有个优势,就是边际成本很低,适合大规模占领市场,那为什么现实是快个屁了呢?

这就要说到现在的主流晶硅。晶硅什么都不突出,但是明显缺点也没有。但是有一个可以摆平别的路线的最大的优势:中国人盯上了他,并且建立了全产业链。因为晶硅的技术垄断性稍弱(最高层级的炼硅工艺,全世界也有7家企业,两种工艺路线可以选),随着中国企业挖人买技术,目前竟然全产业链都基本掌握了,没掌握的也有多家供应商可选。于是这玩意迅速白菜化了。目前成本最低的是中国人,毛利最低的也是。

晶硅路线幸运的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干倒了所有竞争者,甚至包括大有前途,更加先进牛逼的各种薄膜(你不是边际成本低么?可是固定成本高啊,我迅速占领商场然你没有那么大的量来摊薄固定成本)。薄膜死得冤,尤其是first solar一类的技术立本的企业。但是谁让你看错了形势,垄断技术,导致生产企业固定成本狂高呢?
市场是没有reload的。

中国人白菜花了晶硅,不但暂时搞死了其他技术路线的光伏,连隔壁大舅子光热发电也被快被搞死了。原先光热发电利用收集热能驱动热机发电,效率高,占地小,可调节,多好的孩子啊,可惜随着晶硅的一路降价,光热的成本迅速变成了光伏的1.5~2倍,可靠性还差,而且光热的主要成本是原材料,那玩意只会涨不会跌。

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投资商获得资源那可是不容易,各种苦水,终于开干了,当然选择最挣钱的方案,谁敢挡我的小钱钱?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先写到这里,占几楼,接孩子去了~~





先说说为什么开这个题,主要是看到板子上最近由于贸易纠纷生产过剩什么的大家都关心这个议题。还有一个就是奇葩观点比较多,有不少网友误解了这个行业。不过这也难怪,电力行业几十年前开始就专业性强,圈子本来就封闭,新能源在我国专业底蕴差,真正的内行少,圈子就更封闭。

本人电力行业从业1X年,其中新能源大约一大半,在这个细分行业也算是老资格了(对,你没有看错,行业现状如此)。电力系统运行、设计、风电的主要产业链、光伏的主要产业链均有涉及,一直从事专业或专业管理,直到一年前被彻底踢出专业岗。

头绪太多,先说说光伏产业吧。

1. 光伏发电原理
太多太乱太天书,大家只需要知道:太阳照在电池板子上,电池板子各种串并联输出不超过900V的直流电,送到直流~交流逆变器(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原理和你家空调的变频器差不多,就是电压电流频率随便变,能量、功率守恒约束的设备),变成了我们公共电网需要用的50hz交流电(一般电压在220~1000V),通过几级升压变压器送到电网里,或者直接就在附近被用掉。

电池板的技术路线分成很多种,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砷化镓,多晶硅又分成一般的和准单晶(就是多晶晶粒比较大的),薄膜的路线更乱,有基于晶硅原理和材料的,还有其他合成半导体材料的铜铟镓硒薄膜。单晶硅目前工业化产品的效率在18%左右,多晶硅在16%上下,薄膜就乱了,从6%~16%的都有。最牛B的是三结砷化镓,可以到35~40%。

可惜的是,三结砷化镓太贵,只有人造卫星用得起,或者用透镜聚焦到一小片上也勉强算可以(透镜及附件就不贵么?而且越复杂的系统越不可靠),薄膜的效率本来就不高,衰减的又太快太多,这样占地面积太大(地~~,很贵的,尤其是单位是平方公里的时候),但是薄膜有个优势,就是边际成本很低,适合大规模占领市场,那为什么现实是快个屁了呢?

这就要说到现在的主流晶硅。晶硅什么都不突出,但是明显缺点也没有。但是有一个可以摆平别的路线的最大的优势:中国人盯上了他,并且建立了全产业链。因为晶硅的技术垄断性稍弱(最高层级的炼硅工艺,全世界也有7家企业,两种工艺路线可以选),随着中国企业挖人买技术,目前竟然全产业链都基本掌握了,没掌握的也有多家供应商可选。于是这玩意迅速白菜化了。目前成本最低的是中国人,毛利最低的也是。

晶硅路线幸运的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干倒了所有竞争者,甚至包括大有前途,更加先进牛逼的各种薄膜(你不是边际成本低么?可是固定成本高啊,我迅速占领商场然你没有那么大的量来摊薄固定成本)。薄膜死得冤,尤其是first solar一类的技术立本的企业。但是谁让你看错了形势,垄断技术,导致生产企业固定成本狂高呢?
市场是没有reload的。

中国人白菜花了晶硅,不但暂时搞死了其他技术路线的光伏,连隔壁大舅子光热发电也被快被搞死了。原先光热发电利用收集热能驱动热机发电,效率高,占地小,可调节,多好的孩子啊,可惜随着晶硅的一路降价,光热的成本迅速变成了光伏的1.5~2倍,可靠性还差,而且光热的主要成本是原材料,那玩意只会涨不会跌。

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投资商获得资源那可是不容易,各种苦水,终于开干了,当然选择最挣钱的方案,谁敢挡我的小钱钱?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先写到这里,占几楼,接孩子去了~~





接着来。

楼下和坛子上很多网友对补贴似乎有一种愤恨,我就说说补贴吧。

先说中国:

中国对于光伏设备的制造业从来没有过任何制度上的补贴(地方政府给地、减税等等拉皮条的手段不算)。如果说有“补贴”的话,那都是在电站投资或者上网售电环节。电站投资环节的补贴就是臭名昭著的“金太阳工程”。最近终于停下来了。我们先来说说这个“金太阳”荒谬在哪里。

政策很简单,政府可以给光伏电站投资企业相当于其固定资产投资50%的一次性补贴,条件是电站建成后只能按照各省火电脱硫标杆电价卖电。看起来似乎不错。可是一系分析就知道这是个NC政策。火电标杆电价各省不一样,从0.30元~0.44元/度不等。补贴一半的投资,也就大约相当于按照0.6元~0.88元/度的电价来卖电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以迄今为止的实际设备成本和建设成本,那绝对是亏得连裤子都没了,更别说1年前总成本要高50%,两年前要高100%。

这个政策深得中国很多政策之妙,也就是你完全按照规则来,根本不可能去进行任何投资,除非。。。。。。你要意识不到这点党国就白培养你了。

如何在表面按照规矩来的情况下还能挣钱呢?很简单,下一秒至少有50%的我这样的投资商或者投资商的走狗立即就能想到办法:我们伙同有审批权的政府部门一起虚报造价不就行了么。如果实际造价是1亿,我们勾结起来虚报成1.5亿(办法多得很,大家都是熟练工),这样财政部就得补贴我7500万。这样不就相当于事实上政府补贴了我3/4么?那我不就挣钱了么?什么,财政部不同意?废话!人家要这么简单就能同意,当初干嘛立这么个NC的规矩呢?人家害怕你悟性不够呢。

这种勾当后来愈演愈烈,非常多的案子甚至可以做到一度电还没发,投资人光靠补贴就已经挣钱了(当然,表象如此,挣到哪里去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正规一点的投资者,如我们,看着心痒痒的,但是深知这里面水深流急,迟早淹死,只敢在岸边看着不敢下水。

就这样,几年下来,几百亿就活活了,那可是正经纳税人的钱哪{:soso_e131:}

这种靠个案寻租的市场培育方式,当然没有任何持续性,能培养出市场来才有鬼,终于,FGW能源局,也就是最近很背的“贪官”刘铁男在任上的时候,跳出来主持了正义,为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这就是2011年以来执行至今的固定上网电价全额收购制度,这个制度最终成了法律的一部分,立即在广大投资商眼里取代了天怒人怨的“金太阳”。下面我们说说这个政策。

这个政策严格的说是一个专项转移支付政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补贴。

理想的流程是这样的:

1.电网公司以远高于传统能源发电(火电标杆上网电价)的价格(目前是1元/度),全额收购光伏电站的电,这样可以使光资源好的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站有利可图。
2.电网公司不是亏大了么?不急,下面还有:国家强制从传统能源发电商那里征缴每度电8厘的可再生能源附加(曾经是4厘,后来不够用了),由电网公司代收,交由中央财政部成立专项基金代管。
3.各省电网公司高价收光伏电与当地火电电价的差额部分,也就是电网亏了的,根据收购电量,在中央财政部领取等值的补贴,从那个基金里支取。

当然实际操作有差别,电网不是SB,不会先交钱,再问财政部要,谁知道财政部猴年马月能给你,利息算谁的啊?所以都是电网先只付一般电价的钱,等财政部给钱了再转给光伏发电厂。事实证明电网对政府的不信任是完全正确的,中间2011年前后出了点乱子,那笔钱到现在还没发下来呢。好现在在终于理顺了,还算不错。目前这个实际操作过程已经成为标准流程被文件肯定了。其他新能源也一摸一样办理,只是价格不一样。

这套制度可以看到,资金的进出两条线是完全透明的,加上几个强力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投资商的嗷嗷待哺,银行的小眼睛盯着,基本上可以保证颗粒归仓。

这套制度还强烈的调动起所有传统发电商投资发展光伏的积极性,你想啊,我传统能源每发一度电就得交8厘钱,我要是自己不投资新能源,那不是都给别人拿走了?

至少在清洁能源比重还极低的当下,这样的政策大大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于是国内光伏市场一旦纳入这个机制,就开始爆炸式增长。而整个经济上的代价却很小:

首先,中央财政一分钱没掏,都是杀传统能源,济清洁能源。其次,涉及金额很小。前几年收4厘钱的时候,全国一年朝这个补贴基金里不过投入了150亿上下,就支撑起了全世界最大,增长最高速的风电产业,几千亿的市场;后来不够了收8厘的时候,全国一年也就400亿,但是今年开始不但维持风电原有的盘子的增长,还能消化国内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现有产能的1/3,占全世界消费量的50%弱,并且全产业链都很保持挣钱或者至少不死,又是好几千亿的市场,在外人下袢子的时候,有力的支持了这些苦孩子。目前看其实还绰绰有余。乘数效应非常明显。

不得不说这是FGW近年来最聪明的政绩之一了。

所以请担心补贴问题的同学放心。目前的机制很健康,每一分钱都花得非常值。







接着来。

楼下和坛子上很多网友对补贴似乎有一种愤恨,我就说说补贴吧。

先说中国:

中国对于光伏设备的制造业从来没有过任何制度上的补贴(地方政府给地、减税等等拉皮条的手段不算)。如果说有“补贴”的话,那都是在电站投资或者上网售电环节。电站投资环节的补贴就是臭名昭著的“金太阳工程”。最近终于停下来了。我们先来说说这个“金太阳”荒谬在哪里。

政策很简单,政府可以给光伏电站投资企业相当于其固定资产投资50%的一次性补贴,条件是电站建成后只能按照各省火电脱硫标杆电价卖电。看起来似乎不错。可是一系分析就知道这是个NC政策。火电标杆电价各省不一样,从0.30元~0.44元/度不等。补贴一半的投资,也就大约相当于按照0.6元~0.88元/度的电价来卖电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以迄今为止的实际设备成本和建设成本,那绝对是亏得连裤子都没了,更别说1年前总成本要高50%,两年前要高100%。

这个政策深得中国很多政策之妙,也就是你完全按照规则来,根本不可能去进行任何投资,除非。。。。。。你要意识不到这点党国就白培养你了。

如何在表面按照规矩来的情况下还能挣钱呢?很简单,下一秒至少有50%的我这样的投资商或者投资商的走狗立即就能想到办法:我们伙同有审批权的政府部门一起虚报造价不就行了么。如果实际造价是1亿,我们勾结起来虚报成1.5亿(办法多得很,大家都是熟练工),这样财政部就得补贴我7500万。这样不就相当于事实上政府补贴了我3/4么?那我不就挣钱了么?什么,财政部不同意?废话!人家要这么简单就能同意,当初干嘛立这么个NC的规矩呢?人家害怕你悟性不够呢。

这种勾当后来愈演愈烈,非常多的案子甚至可以做到一度电还没发,投资人光靠补贴就已经挣钱了(当然,表象如此,挣到哪里去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正规一点的投资者,如我们,看着心痒痒的,但是深知这里面水深流急,迟早淹死,只敢在岸边看着不敢下水。

就这样,几年下来,几百亿就活活了,那可是正经纳税人的钱哪{:soso_e131:}

这种靠个案寻租的市场培育方式,当然没有任何持续性,能培养出市场来才有鬼,终于,FGW能源局,也就是最近很背的“贪官”刘铁男在任上的时候,跳出来主持了正义,为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这就是2011年以来执行至今的固定上网电价全额收购制度,这个制度最终成了法律的一部分,立即在广大投资商眼里取代了天怒人怨的“金太阳”。下面我们说说这个政策。

这个政策严格的说是一个专项转移支付政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补贴。

理想的流程是这样的:

1.电网公司以远高于传统能源发电(火电标杆上网电价)的价格(目前是1元/度),全额收购光伏电站的电,这样可以使光资源好的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站有利可图。
2.电网公司不是亏大了么?不急,下面还有:国家强制从传统能源发电商那里征缴每度电8厘的可再生能源附加(曾经是4厘,后来不够用了),由电网公司代收,交由中央财政部成立专项基金代管。
3.各省电网公司高价收光伏电与当地火电电价的差额部分,也就是电网亏了的,根据收购电量,在中央财政部领取等值的补贴,从那个基金里支取。

当然实际操作有差别,电网不是SB,不会先交钱,再问财政部要,谁知道财政部猴年马月能给你,利息算谁的啊?所以都是电网先只付一般电价的钱,等财政部给钱了再转给光伏发电厂。事实证明电网对政府的不信任是完全正确的,中间2011年前后出了点乱子,那笔钱到现在还没发下来呢。好现在在终于理顺了,还算不错。目前这个实际操作过程已经成为标准流程被文件肯定了。其他新能源也一摸一样办理,只是价格不一样。

这套制度可以看到,资金的进出两条线是完全透明的,加上几个强力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投资商的嗷嗷待哺,银行的小眼睛盯着,基本上可以保证颗粒归仓。

这套制度还强烈的调动起所有传统发电商投资发展光伏的积极性,你想啊,我传统能源每发一度电就得交8厘钱,我要是自己不投资新能源,那不是都给别人拿走了?

至少在清洁能源比重还极低的当下,这样的政策大大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于是国内光伏市场一旦纳入这个机制,就开始爆炸式增长。而整个经济上的代价却很小:

首先,中央财政一分钱没掏,都是杀传统能源,济清洁能源。其次,涉及金额很小。前几年收4厘钱的时候,全国一年朝这个补贴基金里不过投入了150亿上下,就支撑起了全世界最大,增长最高速的风电产业,几千亿的市场;后来不够了收8厘的时候,全国一年也就400亿,但是今年开始不但维持风电原有的盘子的增长,还能消化国内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现有产能的1/3,占全世界消费量的50%弱,并且全产业链都很保持挣钱或者至少不死,又是好几千亿的市场,在外人下袢子的时候,有力的支持了这些苦孩子。目前看其实还绰绰有余。乘数效应非常明显。

不得不说这是FGW近年来最聪明的政绩之一了。

所以请担心补贴问题的同学放心。目前的机制很健康,每一分钱都花得非常值。







下午出差前再来写一部分:

后面很多童鞋都提到了并网问题,将来的发展问题。由于外行的没边的记者们的渲染,大众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我现在觉得是被完全误导了,而且是有目的的在误导,朝他们想要的方向去误导。

先说并网问题:

新能源的并网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系统问题。可以说单纯从狭义的接到公众电网并且把电发出去的层面上来说,并网不存在任何问题。技术很成熟,目前成本也很白菜。

真正的问题在与新能源(尤其是风、光电源)是一种间歇性,不可控的电源。

传统的电力系统,用户侧是不可控的(但是是可以较精确预测的),发电侧是完全可控,可预测,可计划的。100多年下来所有的运行经验,组织模式,制度标准体系都是建立在用发电侧的完全可控来满足用户不可控但是可预测的需求。然而新能源的出现,尤其是比例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后,打破了传统的运行模式,变成了两头都不可控,并且发电侧相比于用户侧,连可预测性都很差,这就给传统电网运行出了个大难题。

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科研和投入,至少欧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前两天我看到德国的一个运行记录,6月2号的中午,可再生能源竟然占了全部负荷的60%以上。更早一点在西班牙电网看到的,除了核电大约占了25%之外,其他的传统能源只占全部负荷的5%。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结果。以前丹麦人宣传他们的清洁能源占比有多高,我一向嗤之以鼻,鼻屎大的地方,都靠别人给他调配电量,也好意思说自己牛B,但是德国和西班牙这两个欧洲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的结果无疑非常有现实意义,这意味着一个我国南方电网这么大的系统,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可再生能源占电力平衡一半以上的。

我国的情况比欧洲要更困难一些。我们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风资源没人家稳定,冬季供热压力大,对终端电价承受能力低,可快速调节的燃气机组极少,资源所在地和消费地离得太远等等,但是别人的成绩和手段无疑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也能给我们信心。

就是可再生能源内部,相比于风电,太阳能在电网运行上所面临的的困难也要小得多。风电的预测要能够用于编排发电计划,目前看即使不是做不到,也是非常困难。而太阳能就不一样了。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气候变化非常简单规律。单个电站可能因为飘来一片云发生很大的波动,但是如果以一个省、一个地区为单位来看,太阳能发电的日前预测可以做到非常的精确,精确程度绝不亚于负荷预测。(这个我向大家应该能理解的)。所以,虽然太阳能不可控制,但是完全可以做到可计划,这一点对于电网运行来说更加重要一些,是解决了大问题的。

太阳能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他只有白天有。如果预测和计划做得好,可以很好的与火电、水电等配合起来支撑白天的用电高峰。这样回避了很多目前风电遇到的问题,例如,冬天夜里面和供热机组抢负荷(供热机组是天字第一号,当然风电得无条件让路)。太阳能占比到一定程度后,其正调峰的特性还能够改善火电本身的运行状态,减少对火电的调峰需求。因此目前国家电网严令各地方电网正常方式下不得弃光,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安全运行上还是底气很足的,远远比针对风电的底气要足。

因此,在国内,我认为太阳能所受到的电网约束要少很多,尤其是难以解决的技术上的约束少。

新能源并网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省间利益的平衡问题。风光资源丰富地区都是人烟稀少没有负荷的地方,如果要做到有效被消纳,必然要往负荷中心发达省区送,基础设施条件先不谈,这对发达地区原有的电力企业的利益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危害。首先是发电收入减少了,被外省风电抢走了;其次发电成本上升了,因为要给外省的风电光电做调峰运行,做备用;第三,新能源基金那8厘钱都交给了外省。所以负荷中心省份除非非常缺电(现在显然不是这状况),否则肯定进口风电光电的意愿极低。目前大一统的国家电网体制还能通过行政手段逼一逼,但是效果有限,省里都不是省油的灯,各个省电网公司也保不齐阳奉阴违。

其他的例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线路、变压器跟不上什么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下午出差前再来写一部分:

后面很多童鞋都提到了并网问题,将来的发展问题。由于外行的没边的记者们的渲染,大众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我现在觉得是被完全误导了,而且是有目的的在误导,朝他们想要的方向去误导。

先说并网问题:

新能源的并网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系统问题。可以说单纯从狭义的接到公众电网并且把电发出去的层面上来说,并网不存在任何问题。技术很成熟,目前成本也很白菜。

真正的问题在与新能源(尤其是风、光电源)是一种间歇性,不可控的电源。

传统的电力系统,用户侧是不可控的(但是是可以较精确预测的),发电侧是完全可控,可预测,可计划的。100多年下来所有的运行经验,组织模式,制度标准体系都是建立在用发电侧的完全可控来满足用户不可控但是可预测的需求。然而新能源的出现,尤其是比例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后,打破了传统的运行模式,变成了两头都不可控,并且发电侧相比于用户侧,连可预测性都很差,这就给传统电网运行出了个大难题。

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科研和投入,至少欧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前两天我看到德国的一个运行记录,6月2号的中午,可再生能源竟然占了全部负荷的60%以上。更早一点在西班牙电网看到的,除了核电大约占了25%之外,其他的传统能源只占全部负荷的5%。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结果。以前丹麦人宣传他们的清洁能源占比有多高,我一向嗤之以鼻,鼻屎大的地方,都靠别人给他调配电量,也好意思说自己牛B,但是德国和西班牙这两个欧洲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的结果无疑非常有现实意义,这意味着一个我国南方电网这么大的系统,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可再生能源占电力平衡一半以上的。

我国的情况比欧洲要更困难一些。我们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风资源没人家稳定,冬季供热压力大,对终端电价承受能力低,可快速调节的燃气机组极少,资源所在地和消费地离得太远等等,但是别人的成绩和手段无疑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也能给我们信心。

就是可再生能源内部,相比于风电,太阳能在电网运行上所面临的的困难也要小得多。风电的预测要能够用于编排发电计划,目前看即使不是做不到,也是非常困难。而太阳能就不一样了。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气候变化非常简单规律。单个电站可能因为飘来一片云发生很大的波动,但是如果以一个省、一个地区为单位来看,太阳能发电的日前预测可以做到非常的精确,精确程度绝不亚于负荷预测。(这个我向大家应该能理解的)。所以,虽然太阳能不可控制,但是完全可以做到可计划,这一点对于电网运行来说更加重要一些,是解决了大问题的。

太阳能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他只有白天有。如果预测和计划做得好,可以很好的与火电、水电等配合起来支撑白天的用电高峰。这样回避了很多目前风电遇到的问题,例如,冬天夜里面和供热机组抢负荷(供热机组是天字第一号,当然风电得无条件让路)。太阳能占比到一定程度后,其正调峰的特性还能够改善火电本身的运行状态,减少对火电的调峰需求。因此目前国家电网严令各地方电网正常方式下不得弃光,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安全运行上还是底气很足的,远远比针对风电的底气要足。

因此,在国内,我认为太阳能所受到的电网约束要少很多,尤其是难以解决的技术上的约束少。

新能源并网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省间利益的平衡问题。风光资源丰富地区都是人烟稀少没有负荷的地方,如果要做到有效被消纳,必然要往负荷中心发达省区送,基础设施条件先不谈,这对发达地区原有的电力企业的利益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危害。首先是发电收入减少了,被外省风电抢走了;其次发电成本上升了,因为要给外省的风电光电做调峰运行,做备用;第三,新能源基金那8厘钱都交给了外省。所以负荷中心省份除非非常缺电(现在显然不是这状况),否则肯定进口风电光电的意愿极低。目前大一统的国家电网体制还能通过行政手段逼一逼,但是效果有限,省里都不是省油的灯,各个省电网公司也保不齐阳奉阴违。

其他的例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线路、变压器跟不上什么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据说光伏设备在其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大于其全寿命周期的发电量,是一种伪新能源,是这样的吗。
据说光伏设备在其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大于其全寿命周期的发电量,是一种伪新能源,是这样的吗。
这话10年前大约有一定正确性。(其实我也不确定,光伏从业才3年,诸事缠身实在没工夫琢磨10多年前的产业状态),但是现在绝对是荒谬的。

目前改良西门子法一公斤硅大概120~140度电,加上整个产业链耗能,摊到一瓦电池不回会超过1度电,最多也就半年就回来了。硅烷法炼硅相比之下更加省电,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是硅烷法有其他问题。

主要的技术进步一个是生产能耗不断降低,发电效率不断提高,还有切片工艺的进步使硅片更薄,节省材料。
我们能掌握技术,但掌握不了市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我们能掌握技术,但掌握不了市场。
市场还想怎么掌握啊,别人只能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方法来求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生存空间,你还想怎么样啊
btzhy 发表于 2013-6-10 17:55

市场还想怎么掌握啊,别人只能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方法来求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生存空间,你还想怎么样啊
政府对光伏的过多支持是个错误,没有这样硬造市场的。
欧盟银行业也断了欧洲光伏业的奶,他们也认识到再强行折腾会拖累银行业。
这次财政部对金太阳的检查表明问题多多,钱并没完全流入光伏产业,所以干脆叫停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不错,不错!支持给LZ受精!

yangglemu 发表于 2013-6-10 18:59
政府对光伏的过多支持是个错误,没有这样硬造市场的。
欧盟银行业也断了欧洲光伏业的奶,他们也认识到再强 ...


金太阳是一个过时并且极其不合理的制度,我一直都怀疑是某些权利部门有意为之。这次清查来的太晚了。事实上做正经光伏投资的早在前年就已经不掺和金太阳了,风险太高,迟早出事情。btw,财政部换人了,谁愿意背前面的黑锅?好好查查最好

2010年以来在特许权招标基础上的固定电价全额收购机制才是正道,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成长。

其实就一国内的市场而言,有没有补贴和产业或者市场是不是健康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怎么补。事实上我们受益于欧洲人的补贴非常多,在产业的高成本阶段,他们对高价电承受能力强,我们的产业靠他们的补贴成长,大幅降低了成本。现在我们的新能源产业要完成同样规模的发展,付出的经济代价要小得多,甚至其实没有额外代价,如果你把传统能源的资源环境代价也计入的话。

至于硬造市场的说法头一次听说。首先全世界都是这么干的,第二可能这是你的误解。中国目前机制的健康之处恰恰在于政府事实上并没有出钱,而是完了一把不可再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移支付,而且专款专用
yangglemu 发表于 2013-6-10 18:59
政府对光伏的过多支持是个错误,没有这样硬造市场的。
欧盟银行业也断了欧洲光伏业的奶,他们也认识到再强 ...


金太阳是一个过时并且极其不合理的制度,我一直都怀疑是某些权利部门有意为之。这次清查来的太晚了。事实上做正经光伏投资的早在前年就已经不掺和金太阳了,风险太高,迟早出事情。btw,财政部换人了,谁愿意背前面的黑锅?好好查查最好

2010年以来在特许权招标基础上的固定电价全额收购机制才是正道,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成长。

其实就一国内的市场而言,有没有补贴和产业或者市场是不是健康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怎么补。事实上我们受益于欧洲人的补贴非常多,在产业的高成本阶段,他们对高价电承受能力强,我们的产业靠他们的补贴成长,大幅降低了成本。现在我们的新能源产业要完成同样规模的发展,付出的经济代价要小得多,甚至其实没有额外代价,如果你把传统能源的资源环境代价也计入的话。

至于硬造市场的说法头一次听说。首先全世界都是这么干的,第二可能这是你的误解。中国目前机制的健康之处恰恰在于政府事实上并没有出钱,而是完了一把不可再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移支付,而且专款专用
我觉得欧盟的补贴不是想做雷锋,他们是希望把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及时激活转化成产业优势。结果中国高位接盘,初步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但是中国的产能扩大远超他们的预计,他们不想白白补贴中国,所以耍赖取消。
mmgm 发表于 2013-6-10 21:12
我觉得欧盟的补贴不是想做雷锋,他们是希望把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及时激活转化成产业优势。结果中国 ...
楼上正解,欧盟希望补贴的是自己的新能源产业,不是我们的。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他们中的主流对世界工厂这几个字没有深刻的认识。说实话我回国之前也没有认识,确实太可怕了。是一切制造业企业的噩梦。

中国谈不上高位接盘,因为只要我们接了盘的项目,成本一直都很低,比他们低

楼主继续 我就喜欢这样的技术帖子
很期待接下来的雄文续篇。
原电池发电这一块靠谱不,发展的怎么样
据说光伏设备在其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大于其全寿命周期的发电量,是一种伪新能源,是这样的吗。
化学污染比较严重,材料都需要混酸清洗,其中硝酸好点,氢氟酸腐蚀性太强,后续处理麻烦
我借楼主的话题再说一下。
以前多晶硅400,500美元一公斤,现在多晶硅的成本自由20美元一公斤。
而且硅成本在光伏电池上的成本已经很小了,目前来说30%左右。而非硅成本比喻切片,焊接,组框,安装等成本占到70%。所以想继续往下降成本很难得。
唯一的前途就是提高发电效率。我折算了一下发电效率能到25%左右才能达到平价上网的成本
魏秋月 发表于 2013-6-11 01:40
我借楼主的话题再说一下。
以前多晶硅400,500美元一公斤,现在多晶硅的成本自由20美元一公斤。
而且硅成 ...
你没有考虑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一不可逆的趋势,也没有考虑他们的环境和资源成本,隐形的。
更新了自己顶一下
lz这点了还在啊
谢谢lz科普!
楼主赤裸裸的打了某些急着跳出来配合公鸡造谣邀功请赏的公知汉奸走狗卖国贼的脸。楼主太残忍了!
你没有考虑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一不可逆的趋势,也没有考虑他们的环境和资源成本,隐形的。
你没看到去年以来煤价暴跌么,而且什么时候升上去遥遥无期
能说说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吗?如何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
光伏产业突然畸形爆发,以至于目前微观企业异常困难,发改委何在?
楼主没有了吗
期待撸主更新。建议斑竹加精
好文,期待最后一部分。
好文,支持加精。
Lz啊,股市上看似乎first solar是目前情况比较好的太阳能企业了,我看分析说他们现在经营策略开始变化了。。。这方面有科普么。。?而且据说他们能把光伏的成本降的很低。。?不知道跟国内的晶硅比如何?
allegro1 发表于 2013-6-10 16:46
据说光伏设备在其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大于其全寿命周期的发电量,是一种伪新能源,是这样的吗。
这是不对的,现在的技术,半年,最多一年,板子的发电就可以超过生产板子的电量
最喜欢这样的技术流了,长知识明真相。现在最想知道家庭光伏发电什么时候能满足家庭自身需要,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成本降到大多数家庭都像太阳能热水器那样去安一套的主动。另外,在沙漠里地表两米以上全覆盖光电板,一来解决能耗发电污染这个灭子孙的问题,二来沙漠地表温度降低湿度增大,彻底解决沙漠变绿洲问题。可能吗。
Lz没说到点子上,说说这些吧,
无良官员勾结无良商人,用纳税人的钱来投入光伏,最后官员升了,商人发了,当地财政破产了,环境破坏了
Lz没说到点子上,说说这些吧,
无良官员勾结无良商人,用纳税人的钱来投入光伏,最后官员升了,商人发了, ...
这个还是您来说吧,我没您专业
长知识的好贴,楼主辛苦了
有病要看 发表于 2013-6-10 23:52
原电池发电这一块靠谱不,发展的怎么样
不明白神马叫原电池,你问倒我了。求详。
ITJY 发表于 2013-6-11 00:42
化学污染比较严重,材料都需要混酸清洗,其中硝酸好点,氢氟酸腐蚀性太强,后续处理麻烦
对,其污染性质和半导体,电路板等等行业性质差不多。
tianyahome 发表于 2013-6-11 08:31
你没看到去年以来煤价暴跌么,而且什么时候升上去遥遥无期
房子过去15年还暴跌了2~3次呢。

煤在过去15年可是单边加速上涨,也该调整一下了。我认为不会太长时间,当然这个大家见仁见智。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3-6-11 08:36
光伏产业突然畸形爆发,以至于目前微观企业异常困难,发改委何在?
连你上面的一块说说:

FGW的问题太复杂,也不能全怪他们(应该说主要不怪他们),咱就别展开了。至少特许权招标基础上的固定电价收购政策是他们在新能源行业非常漂亮的一笔,有功得表,有过得骂么。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能大约是40~45GW每年。全世界(含我国)每年的需求比较稳定,大约在20~25GW。我国截止至今年,三年来的需求大约是3~5~10GW(可以看到目前较好的政策面对市场培育的助力)。

所以,答案很简单,这产能消化不了了~~,得死不少企业。这一点2年前业内就有共识了。现在的问题只是谁死谁活而已。我认为接下来两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大考,大多数都会不及格,但留下的绝对是我们国家这个产业的精英,也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

但是回过头来,产能过剩本身就是必须的,是市场竞争的前提。完全不过剩那叫计划经济。当然了,你可以说我站在一边看着别人水深火热说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