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天下 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2:21:28
<P>争霸天下之三:争势
<P>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争地是目的,争势是手段,其它各种正着骗着都是后者的体现,并服务于前者。而一方处在劣势时,走向失败的招法无外乎有二,一是不顾形单势薄,到处打入;二是固守己域,不思反击
<P>而现在国人也有两个观点很显著。一是要大搞国防,扩大核武库,和美国斗核威慑,同时联合世界上所有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和美国搞对抗,正所谓只要有红布,就要冲上去顶撞,此可称为斗牛派。二是自知技不如人,主张大修内功,专心国家经济建设,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种风度,可当君子派。
<P>斗牛派也好,君子派也好,都是误国派。
<P>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艰苦卓绝,但又波澜壮阔的故事,就是汉朝和匈奴之间长达数百年的对抗。这是一个厚积薄发,反复抗争,由弱至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多手段综合运用,最终驱虏开疆的故事。其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为汉初战乱积弱,白马被围后,采取了和亲的柔性政策,一方面修养生息,不和匈奴进行直接对抗;另一方面对内平定诸王之乱,树立中央权威,对外则招抚南越诸国,稳固后方。第二阶段是反攻阶段,汉朝实力增强后,汉武开始主动出兵大漠,双方展开了长时间,大规模,反复拉锯的消耗战,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政府在西域进行了艰苦的外交瓦解的工作,使得形势逐渐转为对汉朝有利。最后一个阶段中,东汉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已经完全打开了局面,此时坚持了西汉武力打击的策略,从内部分化匈奴,但又不给其主力喘息之机,同时对西域进行外交结盟和武力压制的双重政策,最终使得匈奴孤立无援,退出历史的竞争舞台。
<P>掩卷而神往,历史会重演吗?
<P>汉朝的胜利,固然是因为有霍去病的豪情,有张褰的顽强,有班固的果决,但最重要的,是历代政府连续,完整,清晰的战略思路。而这正是当今中国争霸天下所缺乏的关键。
<P>
那么,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战略思路呢?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P>中国国民首先要认清自己在这场世界性的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正如地形篇所言,中国虽然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潜力,但目前仍然只是一个地区性大国,甚至连这个位置也充满了挑战。从全球而言,美国遥遥领先,中,欧,俄,印互不相让,你追我赶。要在这一竞争中胜出,必须首先成为在本地区内的具有绝对发言权的地区性强国,这一点必须成为我们所有政策的宗旨。
<P>首先,要放弃“三个世界划分”的冷战思想。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曾有过积极的意义, 但这一思想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抗衡,中国以牵制换生存为基础的,而这一基础从最近的局势看来,已经完全消失,如果认为中国目前可以取代俄国的位置和美国全面对抗,是不知己的表现。中国应该把外交重点从第三世界转到周边地区,把对全球事务的普遍参与转到对周边事务的重点参与,把和美国的全面性对抗转为一方面尽可能和美国进行全球性合作,另一方面在周边事务上进行区域对抗。换一句话说,目前就是要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两个世界”的说法,一个是全球性的大世界,中国以合作的姿态积极参与,另一个是小世界,包括对中国成为地区强国有重大意义的周边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团结诸国,确立强权,削弱打击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竞争对手的存在。
<P>其次,中国必须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所谓的势力范围,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A. 中国有能力成为领袖的地区;
B. 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周边地区;、
C. 文化和贸易往来频繁,双方有巨大的共同利益的地区;
D. 国民和政府对中国友好的地区;
E. 中国的政治军事干预可以实现的地区。
<P>确立势力范围,说到底就是确定未来国家对外权益的范围,就是逼迫列强于我划分,明确权益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支配力量相互斗争,相互妥协,以避免在相互碰撞爆发中毁灭的必然过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环境,而这个环境仅有其国界相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精神和物质上的缓冲区,这就好比住家,单有门还不够,最好还要建一道篱笆,否则开门就见疯狗,有何安宁可言?
确立势力范围也是现实政治局势的需要,一方面,在周边的权力真空地带,我不介入,列强必然介入,让他人将篱笆修到家门口,比见疯狗更惨。此外,中国目前不具备和列强,尤其是美国全球对抗的条件,但美国这样的世界级警察也不是在每一个角落都是万能的,也会有战线过长,疲于奔命之苦,我们在有影响的周边地区是完全有可能集中力量,迫美妥协,取得现实可靠的利益。当此力量增加到一定强度,也完全有可能逼迫美国从这些地区撤回其势力。因而,确立势力范围的努力,就是迫使列强承认我地区性大国的权威,粉碎其分化压制策略的根本途径。
从目前来看,可能符合势力范围这一条件的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台湾岛,中南半岛这三个半岛,岛屿区域,所以确立势力范围的政策不妨称为三岛政策。
朝鲜?氲河Φ笔抢返闹匮荩蠛骋话氲海⒔吡Π缪菀桓鲋辛⒌慕巧5率凳牵忻廊彰芤坏┘せ薹ū3殖ぞ玫闹辛ⅰV灰皇孪劝押糜诘腥说牡匚唬谥忻廊湛赡苤苯佣钥故保椭泄崦说目赡苄苑浅4螅暇谷蘸苁抢返闹髁鳌?
<P>台湾岛的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但事实上涉及的是一个势力范围划分的问题。这一问题因为台湾半岛的战略特殊性,成为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由于中美环中国海相互压制对抗的大势,台湾问题的解决将是漫长,曲折和充满反复的,必须耐心等待时机。这些时机包括
A.中国的经济军事势力空前强大;
B.台湾经济崩溃;
C.台湾经济转型,成为依赖大陆的经济附庸;
D.中国在中南半岛的控制争夺中取得成功,控制马六甲海峡的经济权,对台湾经济完成封锁事态。
所以对台湾不能操之过急。除了耐心以外,对台湾的争夺必须有相当的灵活性。对台政策的核心并不是主权控制形式,而是将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存在赶出台湾岛,使得其环中国海的压制线被拦腰截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即使默许台湾以某种形式自立,没有外来支援,在中国的势力圈内也很难维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政府政治上施加压力,军事上施加威慑,经济上施加利诱的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应当以灵活的态度促成和台政府之间关于统一问题的谈判,目前这个问题限于僵局,是非常危险的,台湾分离的太久,随着老一代人的死去,思归之心日淡,当务之急是加强双方的接触,尤其是民间的接触,说到底一统还是台独,台?宓奈蠢慈【鲇谡庖淮昵嗳说乃枷搿R还街瓶梢宰魑概械牡紫撸荒茏魑蕴ㄕ叩牡紫摺J率瞪希蘼垡院沃至闲问剑灰芗霸缛锰ㄍ逶谕饨缓途律虾椭泄舐秸驹谝幻嫫熘南拢蘼凼嵌宰钪盏耐骋淮笠担故嵌灾泄谥鼙叩厍恼铰哉箍加凶啪薮蟮睦妗O喾矗て诓煌巢欢溃中钥梗灾泄姆⒄垢好嬗跋熳畲蟆?BR&gt;至于在台独时要不要动武的问题上,也应该有灵活务实的政策。动武作为杀手锏固然不能扔掉,但与其盘算什么时候才能动武,不如随时都做好动武的准备,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越强大,准备越充分,台独的决定就越加难产,仓促动武的可能性就越低。
其它可能促成台独的原因还包括:
B. 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台湾有决战境外的能力;
C. 周边地区局势对台湾有利,不但美,日提供军事支援,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保持中立甚至亲台,使大陆难以进行战略封锁;
D. 中国内乱,中央政府失去权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独立发生的原因将不在岛内,而在岛外。
即使从动武的方式而言,也不宜渡海作战,靠陆军决战其境内。这种方式的成功性暂且不谈,它无论是对台湾人,还是对周边诸国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军队应当将海空战略封锁作为动武的首选方式,其目的是将台湾变成一个孤岛和死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如果我军不能达到这样一种作战水平,就不能说对台湾有绝对的威慑能力,也就难以作出动武的决心,因为胜则罢,一旦有失,祖国的统一大业将会严重倒退。事实上,中国想成为地区性的强国,包括在东南亚有所作为,压制性的近海作战能力是必须的。
<P>至于中南半岛,应当明白无误地作为我们的后院加以经营。目前,这个地区仍然是一个权力真空地带,使得中国有着很好的机遇进入这一地带,能不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将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强国,是否能够有争霸天下的资本。其理由有四:
D. 此地区有稠密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从长远角度而言,这是决定强国间竞争的基本要素;
E. 位于战略要冲,控制东南亚,等于控制了日本的一半交通命脉,等于完成了对台湾的经济封锁,对可能崛起的印度的扩张更是致命的制约。可谓一石三鸟。
F. 只有控制了中南半岛,中国才有可能在周边事态中具有最终发言权,这一威慑对周边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将是压倒性的。
G. 东南亚是一个文化宗教多元化的地区,融合这一地区内的先进因素,将会使中国文化得到质的飞跃的机会,从而有机会成为世界性的文化,这是成为世界性强国的一个前提。
可以预见,未来五十年内,东南亚将必然成为几大强权角逐的战场,谁能够先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将在最终的角逐中占据优势。如果说中国的外交有什么可以执着的政策的话,除了统一大业,就是进入中南半岛。这将是几代人持续不懈努力的过程,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外交,经贸和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合作向东南亚地区强力倾斜,及早进入这个市场,建立起可以长期存在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政府和人民间的信任度和亲密度,消除对大国政治的恐惧感,并积极的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这个地区内的政治生活中来,以形成各国对中国在此地区内存在的共识。事实上,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遵循的也是这一思路,失败是因为日本妄图单纯依靠军事征服的手段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所以不能长久。
在中南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在中国的后院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分别是越希录悠潞兔宓椤T侥鲜呛笤旱耐ǖ溃录悠率侵У悖宓槭瞧琳希灰芄豢刂谱≌馊龉遥笤旱穆掷闯伞?BR&gt;最后,有必要澄清关于何时开始实施后院战略的时机问题?N业囊饧墙槿朐皆缭胶茫比皇侄魏统潭扔Φ币虻匾蚴倍埔耍匾氖怯Φ痹诠裰屑霸缡髁⑵鸾⒑笤旱墓彩丁0凑帐毕铝餍械木优的观点,似乎应当在本国现代化彻底完成,国民赚得盆满钵满时再考虑与诸列强一争高下,殊不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竞争,错过发展时机,并不总是能够靠经济优势来弥补的,经常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上的德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虽然经济实力超过英法总和,但仍然不得不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以求生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错过了瓜分殖民地的最佳时机,因而不得不铤而走险,开拓生存空间。在付出了几乎亡种的代价后,在今天德国只有寄希望于欧洲联合以求复兴,否则将永远丧失机会---------成为英法那样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因此,选择时机,综合全面地发展是必要的。此外,闷头建设也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因为在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本身也充满了竞争性,是对各种资源无所不用其极的争夺和利用,其中也不乏野蛮的军事征服。因而,自顾自的和平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说斗牛派是犯了不只己的错误,那么对君子派只能以不知彼形容之。
<P>和三岛政策相适应的是国防力量建设的战略思路。勿用置疑,军事力量是实施三岛政策的根本保障,尤其是在各方支配性力量发生剧烈摩擦时,军事力量将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充足有效的军事力量将为中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寻求到更为有利的利益平衡点,为此,我国的国防建设不仅要全面进行,更要突出打地区性战争的特点。这意味着,我军必须有能力在势力范围内具有绝对的威慑能力,包括对本地区国家进行毁灭性封锁打击的能力和对列强打区域反击战争的能力。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能够经济效率地打赢任何一场在本地区内发生的战争。客观地说,我国离这个目标还相差很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
<P>首先我国缺乏在这一地区内的军事同盟,在地区性战争中,没有同盟就意味着许多劣势的乘和,意味着孤军深入,人地两生,信息闭塞,难以捕捉其主力进行决战,甚至有时会失道寡助,对士气产生严重打击。从现在来看,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是有可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军事合作的。
<P>其次,我国应当加强在势力范围内近海作战的能力,特别是对海空和海岸线的封锁,威慑。这就需要我军应特别注重海军的建设,特别是潜艇和海军舰载装备,其巡航范围应当自渤海外围地区延伸到新加坡。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现代局部战争也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过去那种以武力占领为主的打击方式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海陆空全方位封锁威慑,以瘫痪敌作战后勤能力,瓦解国民士气为目的的区域战术。
近海作战能力的提高需要空中力量的强力支援,和封锁威慑的战略思路一致,我军航空机群以及导弹部队的巡航作战范围亦应覆盖此地区。相应的,核武器应当向小型化,机动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并不是要去进行大规模的杀伤,而是对敌战略目标实施有效覆盖,从而瓦解其作战士气。因此,核武器发展的重点不是全球性的人员杀伤和战略消耗,而是对局部战争中威慑封锁能力的补充和加强。
国防建设在经济建设中所占比例确定的标准是,我军能否有力量在一个或数个区域战争中的每一个战略阶段都能在局部集结优势于敌的战斗单位和资源,从而以较低的代价在短时间内取得局部性的重大战果,从根本上瓦解敌作战士气。这里的敌人也包括美国这样的对手。因而,我们必须以效率在势力范围之外,中国应当和列强避免任何形式的冲突,相反,和任何一方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有益的,特别是远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的合作。在中远程核武库的装备问题上,中国应当向列强明确,中国的核武器不是用来和列强,尤其是美国进行全球性的核抗衡,而是用来自卫和维护周边地区安全的,尤其是针对印度这样对中国自身利益造成直接威胁的国家。鉴于区域打击战略的特性,鉴于印度目前的态度,中国无须继续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相反,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应当成为中国核战略的基本着眼点。
守,不可胜也;攻,可胜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两千多年前孙子兵法在形篇中的这一段论述为区域打击战略作出了最生动的注释。区域打击战略的性质,对中国自身而言,是一个在势力范围内主动攻击的战略,但对全球而言,仍然是一个防守性的有限战略。坚持攻守兼备的区域打击战略,是和确立势力范围的三岛政策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带来一个相对安定的周边态势,才能带来国内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才能为未来的中国在争霸天下的事业中取得有利的空间和位置。
<P>
</P><P>争霸天下之三:争势
<P>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争地是目的,争势是手段,其它各种正着骗着都是后者的体现,并服务于前者。而一方处在劣势时,走向失败的招法无外乎有二,一是不顾形单势薄,到处打入;二是固守己域,不思反击
<P>而现在国人也有两个观点很显著。一是要大搞国防,扩大核武库,和美国斗核威慑,同时联合世界上所有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和美国搞对抗,正所谓只要有红布,就要冲上去顶撞,此可称为斗牛派。二是自知技不如人,主张大修内功,专心国家经济建设,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种风度,可当君子派。
<P>斗牛派也好,君子派也好,都是误国派。
<P>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艰苦卓绝,但又波澜壮阔的故事,就是汉朝和匈奴之间长达数百年的对抗。这是一个厚积薄发,反复抗争,由弱至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多手段综合运用,最终驱虏开疆的故事。其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为汉初战乱积弱,白马被围后,采取了和亲的柔性政策,一方面修养生息,不和匈奴进行直接对抗;另一方面对内平定诸王之乱,树立中央权威,对外则招抚南越诸国,稳固后方。第二阶段是反攻阶段,汉朝实力增强后,汉武开始主动出兵大漠,双方展开了长时间,大规模,反复拉锯的消耗战,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政府在西域进行了艰苦的外交瓦解的工作,使得形势逐渐转为对汉朝有利。最后一个阶段中,东汉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已经完全打开了局面,此时坚持了西汉武力打击的策略,从内部分化匈奴,但又不给其主力喘息之机,同时对西域进行外交结盟和武力压制的双重政策,最终使得匈奴孤立无援,退出历史的竞争舞台。
<P>掩卷而神往,历史会重演吗?
<P>汉朝的胜利,固然是因为有霍去病的豪情,有张褰的顽强,有班固的果决,但最重要的,是历代政府连续,完整,清晰的战略思路。而这正是当今中国争霸天下所缺乏的关键。
<P>
那么,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战略思路呢?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P>中国国民首先要认清自己在这场世界性的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正如地形篇所言,中国虽然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潜力,但目前仍然只是一个地区性大国,甚至连这个位置也充满了挑战。从全球而言,美国遥遥领先,中,欧,俄,印互不相让,你追我赶。要在这一竞争中胜出,必须首先成为在本地区内的具有绝对发言权的地区性强国,这一点必须成为我们所有政策的宗旨。
<P>首先,要放弃“三个世界划分”的冷战思想。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曾有过积极的意义, 但这一思想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抗衡,中国以牵制换生存为基础的,而这一基础从最近的局势看来,已经完全消失,如果认为中国目前可以取代俄国的位置和美国全面对抗,是不知己的表现。中国应该把外交重点从第三世界转到周边地区,把对全球事务的普遍参与转到对周边事务的重点参与,把和美国的全面性对抗转为一方面尽可能和美国进行全球性合作,另一方面在周边事务上进行区域对抗。换一句话说,目前就是要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两个世界”的说法,一个是全球性的大世界,中国以合作的姿态积极参与,另一个是小世界,包括对中国成为地区强国有重大意义的周边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团结诸国,确立强权,削弱打击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竞争对手的存在。
<P>其次,中国必须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所谓的势力范围,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A. 中国有能力成为领袖的地区;
B. 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周边地区;、
C. 文化和贸易往来频繁,双方有巨大的共同利益的地区;
D. 国民和政府对中国友好的地区;
E. 中国的政治军事干预可以实现的地区。
<P>确立势力范围,说到底就是确定未来国家对外权益的范围,就是逼迫列强于我划分,明确权益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支配力量相互斗争,相互妥协,以避免在相互碰撞爆发中毁灭的必然过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环境,而这个环境仅有其国界相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精神和物质上的缓冲区,这就好比住家,单有门还不够,最好还要建一道篱笆,否则开门就见疯狗,有何安宁可言?
确立势力范围也是现实政治局势的需要,一方面,在周边的权力真空地带,我不介入,列强必然介入,让他人将篱笆修到家门口,比见疯狗更惨。此外,中国目前不具备和列强,尤其是美国全球对抗的条件,但美国这样的世界级警察也不是在每一个角落都是万能的,也会有战线过长,疲于奔命之苦,我们在有影响的周边地区是完全有可能集中力量,迫美妥协,取得现实可靠的利益。当此力量增加到一定强度,也完全有可能逼迫美国从这些地区撤回其势力。因而,确立势力范围的努力,就是迫使列强承认我地区性大国的权威,粉碎其分化压制策略的根本途径。
从目前来看,可能符合势力范围这一条件的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台湾岛,中南半岛这三个半岛,岛屿区域,所以确立势力范围的政策不妨称为三岛政策。
朝鲜?氲河Φ笔抢返闹匮荩蠛骋话氲海⒔吡Π缪菀桓鲋辛⒌慕巧5率凳牵忻廊彰芤坏┘せ薹ū3殖ぞ玫闹辛ⅰV灰皇孪劝押糜诘腥说牡匚唬谥忻廊湛赡苤苯佣钥故保椭泄崦说目赡苄苑浅4螅暇谷蘸苁抢返闹髁鳌?
<P>台湾岛的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但事实上涉及的是一个势力范围划分的问题。这一问题因为台湾半岛的战略特殊性,成为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由于中美环中国海相互压制对抗的大势,台湾问题的解决将是漫长,曲折和充满反复的,必须耐心等待时机。这些时机包括
A.中国的经济军事势力空前强大;
B.台湾经济崩溃;
C.台湾经济转型,成为依赖大陆的经济附庸;
D.中国在中南半岛的控制争夺中取得成功,控制马六甲海峡的经济权,对台湾经济完成封锁事态。
所以对台湾不能操之过急。除了耐心以外,对台湾的争夺必须有相当的灵活性。对台政策的核心并不是主权控制形式,而是将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存在赶出台湾岛,使得其环中国海的压制线被拦腰截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即使默许台湾以某种形式自立,没有外来支援,在中国的势力圈内也很难维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政府政治上施加压力,军事上施加威慑,经济上施加利诱的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应当以灵活的态度促成和台政府之间关于统一问题的谈判,目前这个问题限于僵局,是非常危险的,台湾分离的太久,随着老一代人的死去,思归之心日淡,当务之急是加强双方的接触,尤其是民间的接触,说到底一统还是台独,台?宓奈蠢慈【鲇谡庖淮昵嗳说乃枷搿R还街瓶梢宰魑概械牡紫撸荒茏魑蕴ㄕ叩牡紫摺J率瞪希蘼垡院沃至闲问剑灰芗霸缛锰ㄍ逶谕饨缓途律虾椭泄舐秸驹谝幻嫫熘南拢蘼凼嵌宰钪盏耐骋淮笠担故嵌灾泄谥鼙叩厍恼铰哉箍加凶啪薮蟮睦妗O喾矗て诓煌巢欢溃中钥梗灾泄姆⒄垢好嬗跋熳畲蟆?BR&gt;至于在台独时要不要动武的问题上,也应该有灵活务实的政策。动武作为杀手锏固然不能扔掉,但与其盘算什么时候才能动武,不如随时都做好动武的准备,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越强大,准备越充分,台独的决定就越加难产,仓促动武的可能性就越低。
其它可能促成台独的原因还包括:
B. 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台湾有决战境外的能力;
C. 周边地区局势对台湾有利,不但美,日提供军事支援,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保持中立甚至亲台,使大陆难以进行战略封锁;
D. 中国内乱,中央政府失去权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独立发生的原因将不在岛内,而在岛外。
即使从动武的方式而言,也不宜渡海作战,靠陆军决战其境内。这种方式的成功性暂且不谈,它无论是对台湾人,还是对周边诸国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军队应当将海空战略封锁作为动武的首选方式,其目的是将台湾变成一个孤岛和死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如果我军不能达到这样一种作战水平,就不能说对台湾有绝对的威慑能力,也就难以作出动武的决心,因为胜则罢,一旦有失,祖国的统一大业将会严重倒退。事实上,中国想成为地区性的强国,包括在东南亚有所作为,压制性的近海作战能力是必须的。
<P>至于中南半岛,应当明白无误地作为我们的后院加以经营。目前,这个地区仍然是一个权力真空地带,使得中国有着很好的机遇进入这一地带,能不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将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强国,是否能够有争霸天下的资本。其理由有四:
D. 此地区有稠密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从长远角度而言,这是决定强国间竞争的基本要素;
E. 位于战略要冲,控制东南亚,等于控制了日本的一半交通命脉,等于完成了对台湾的经济封锁,对可能崛起的印度的扩张更是致命的制约。可谓一石三鸟。
F. 只有控制了中南半岛,中国才有可能在周边事态中具有最终发言权,这一威慑对周边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将是压倒性的。
G. 东南亚是一个文化宗教多元化的地区,融合这一地区内的先进因素,将会使中国文化得到质的飞跃的机会,从而有机会成为世界性的文化,这是成为世界性强国的一个前提。
可以预见,未来五十年内,东南亚将必然成为几大强权角逐的战场,谁能够先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将在最终的角逐中占据优势。如果说中国的外交有什么可以执着的政策的话,除了统一大业,就是进入中南半岛。这将是几代人持续不懈努力的过程,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外交,经贸和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合作向东南亚地区强力倾斜,及早进入这个市场,建立起可以长期存在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政府和人民间的信任度和亲密度,消除对大国政治的恐惧感,并积极的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这个地区内的政治生活中来,以形成各国对中国在此地区内存在的共识。事实上,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遵循的也是这一思路,失败是因为日本妄图单纯依靠军事征服的手段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所以不能长久。
在中南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在中国的后院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分别是越希录悠潞兔宓椤T侥鲜呛笤旱耐ǖ溃录悠率侵У悖宓槭瞧琳希灰芄豢刂谱≌馊龉遥笤旱穆掷闯伞?BR&gt;最后,有必要澄清关于何时开始实施后院战略的时机问题?N业囊饧墙槿朐皆缭胶茫比皇侄魏统潭扔Φ币虻匾蚴倍埔耍匾氖怯Φ痹诠裰屑霸缡髁⑵鸾⒑笤旱墓彩丁0凑帐毕铝餍械木优的观点,似乎应当在本国现代化彻底完成,国民赚得盆满钵满时再考虑与诸列强一争高下,殊不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竞争,错过发展时机,并不总是能够靠经济优势来弥补的,经常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上的德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虽然经济实力超过英法总和,但仍然不得不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以求生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错过了瓜分殖民地的最佳时机,因而不得不铤而走险,开拓生存空间。在付出了几乎亡种的代价后,在今天德国只有寄希望于欧洲联合以求复兴,否则将永远丧失机会---------成为英法那样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因此,选择时机,综合全面地发展是必要的。此外,闷头建设也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因为在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本身也充满了竞争性,是对各种资源无所不用其极的争夺和利用,其中也不乏野蛮的军事征服。因而,自顾自的和平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说斗牛派是犯了不只己的错误,那么对君子派只能以不知彼形容之。
<P>和三岛政策相适应的是国防力量建设的战略思路。勿用置疑,军事力量是实施三岛政策的根本保障,尤其是在各方支配性力量发生剧烈摩擦时,军事力量将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充足有效的军事力量将为中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寻求到更为有利的利益平衡点,为此,我国的国防建设不仅要全面进行,更要突出打地区性战争的特点。这意味着,我军必须有能力在势力范围内具有绝对的威慑能力,包括对本地区国家进行毁灭性封锁打击的能力和对列强打区域反击战争的能力。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能够经济效率地打赢任何一场在本地区内发生的战争。客观地说,我国离这个目标还相差很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
<P>首先我国缺乏在这一地区内的军事同盟,在地区性战争中,没有同盟就意味着许多劣势的乘和,意味着孤军深入,人地两生,信息闭塞,难以捕捉其主力进行决战,甚至有时会失道寡助,对士气产生严重打击。从现在来看,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是有可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军事合作的。
<P>其次,我国应当加强在势力范围内近海作战的能力,特别是对海空和海岸线的封锁,威慑。这就需要我军应特别注重海军的建设,特别是潜艇和海军舰载装备,其巡航范围应当自渤海外围地区延伸到新加坡。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现代局部战争也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过去那种以武力占领为主的打击方式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海陆空全方位封锁威慑,以瘫痪敌作战后勤能力,瓦解国民士气为目的的区域战术。
近海作战能力的提高需要空中力量的强力支援,和封锁威慑的战略思路一致,我军航空机群以及导弹部队的巡航作战范围亦应覆盖此地区。相应的,核武器应当向小型化,机动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并不是要去进行大规模的杀伤,而是对敌战略目标实施有效覆盖,从而瓦解其作战士气。因此,核武器发展的重点不是全球性的人员杀伤和战略消耗,而是对局部战争中威慑封锁能力的补充和加强。
国防建设在经济建设中所占比例确定的标准是,我军能否有力量在一个或数个区域战争中的每一个战略阶段都能在局部集结优势于敌的战斗单位和资源,从而以较低的代价在短时间内取得局部性的重大战果,从根本上瓦解敌作战士气。这里的敌人也包括美国这样的对手。因而,我们必须以效率在势力范围之外,中国应当和列强避免任何形式的冲突,相反,和任何一方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有益的,特别是远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的合作。在中远程核武库的装备问题上,中国应当向列强明确,中国的核武器不是用来和列强,尤其是美国进行全球性的核抗衡,而是用来自卫和维护周边地区安全的,尤其是针对印度这样对中国自身利益造成直接威胁的国家。鉴于区域打击战略的特性,鉴于印度目前的态度,中国无须继续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相反,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应当成为中国核战略的基本着眼点。
守,不可胜也;攻,可胜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两千多年前孙子兵法在形篇中的这一段论述为区域打击战略作出了最生动的注释。区域打击战略的性质,对中国自身而言,是一个在势力范围内主动攻击的战略,但对全球而言,仍然是一个防守性的有限战略。坚持攻守兼备的区域打击战略,是和确立势力范围的三岛政策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带来一个相对安定的周边态势,才能带来国内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才能为未来的中国在争霸天下的事业中取得有利的空间和位置。
<P>
</P>
真够长的,不过也有一定道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