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1BS和俄最新苏35比,哪个更强一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7:46


歼11B以及歼11BS计划是沈飞再一次腾飞的象征。50年前,中国的飞机工业第一次就是从引进、组装开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飞,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合作。机遇不会永远这样,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不会永远重复,中国的战斗机不会永远仿制!
  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





但苏-35取消了机背减速板,不仅减轻了重量,也增大了机内载油量

苏-27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隐身处理十分缺乏。在不改变基本气动布局的情况下,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是最好的捷径,苏-35和歼-11B都采用这个技术,但从 MKI发展而来的苏-30MK没有,是一个很扎眼的缺失。歼-11B采用了相当比例的复合材料,如机翼蒙皮、垂尾、平尾,但苏-35没有裸机的图片,不大好说到底用了多少复合材料,苏-30系列极少采用复合材料,俄罗斯飞机也没有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的记录。如果苏-35还是铝合金为主,那隐身性能可能略低于歼-11B。不过材料对隐身的作用不如气动外形,两者的气动外形基本相同,可能把材料隐身上不大的差别都掩盖了。但复合材料对减重的作用的明显的,这一点上歼-11B可能领先一步。





苏-35采用加大推力的AL-41,这和AL-31是同一个核心,而不是米格I-44的“正宗”版AL-41,但采用先进的FADEC。FADEC是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的简称,这是发动机版的数字电传,可以实时对发动机工况最优化,保证可靠性、耐粗暴操作性、维修性。现在还不清楚AL-41是否采用推力转向,但俄罗斯有这个技术,AL-41采用推力转向只是成本和可靠性问题。没有技术上跨不过去的难关。歼-11B采用太行,一般认为推力比AL-31要大。由于这是全新研制的发动机,正好和中国FADEC的发展同步,没有理由不采用FADEC。太行核心来自通用电气F110,这是美国第二代战斗机涡扇(AL-31是俄罗斯的第一代战斗机涡扇),更为先进,因此潜力更大。通用电气用来和普惠F119竞争的F120发动机核心就是从F110发展过来的。太行的推力转向如果现在还没有配备,那也是一个时间问题。




苏-35采用数字电传飞控,苏-27采用模拟电传飞控。模拟电传飞控简单、可靠、响应时间短,但数字电传飞控可以软件升级,提供几乎无限的升级空间,便于不断挖掘潜力。苏-35取消减速板就是挖潜的结果,用襟翼、副翼和其他控制面的复合动作,可以达到减速板的效果,而不用减速板的重量和体积。80年代航空界流行CCV布局(也称随控布局),使用大量的控制面,包括水平和垂直的鸭翼,实现复杂的机动动作。通过将传统布局的现有控制面的创造性组合,现代数字电传飞控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而不用额外的重量和机械复杂性。苏-35取消减速板说明了苏霍伊对数字电传飞控已经得心应手。歼-11B肯定也采用了数字电传飞控。歼-10、FC-1已经采用数字电传飞控,歼-11B没有理由不用。没有取消减速板,说明中国对苏-27的气动和操控还没有达到俄罗斯的地步,还不敢冒这个技术风险。这是差距。




苏-35采用玻璃座舱,也就是用计算机显示器取代大量的传统仪表。玻璃座舱不是一个时髦,而是空战信息化的必然。过去的玻璃座舱采用CRT,现在通常用 LCD。传统仪表的占地是固定的,不同仪表之间要抢地方;LCD可以在同一片地方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切换显示,并且用图形、色彩、动画等图形显示手段,将飞行和发动机状态、战术态势、电子对抗等信息综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信息量,使飞行员从技术员升级到战术家。俄罗斯作战飞机的玻璃座舱化在苏联解体时刚刚走上轨道,但极端经济困难大大拖延了进展。苏-35玻璃座舱的实际水平还不清楚,但应该不低。歼-11B也应该采用了玻璃座舱。中国战斗机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步,歼-10、FC-1和其他新型战术飞机都采用了相当先进的玻璃座舱,歼-11B没有理由不用。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的计算机和民用电子技术水平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话,歼-11B的玻璃座舱更先进也不一定。




苏-35采用Irbis被动电扫雷达,这是俄罗斯的传统绝技。米格-31的Zaslon雷达上世界上第一种战斗机电扫天线雷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被动电扫雷达的研究,印度的MKI采用的BARS就是阶段性的结果。Irbis是BARS的进一步发展,至少在“功率口径”(power aperture)上仅次于F-22的APG-77,而高于F-15C的APG-63(v)3、F-18E的APG-7和F-16 Block 60的APG-81。中国在雷达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空警2000和空警200都用电扫天线。但现已公开的战斗机雷达还是平面缝隙天线,歼-11B可能还不是电扫天线,这也是差距。但雷达是可以后期改装的。按照中国现在电子技术进步的速度,歼-11B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就改用电扫雷达了。




总的来说,苏-35在技术上还是领先于歼-11B一筹。这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苏霍伊在同一个平台上已经“磨”了30年了,中国才开始“磨”;俄罗斯在雷达、发动机、数字飞控等关键技术上已经先走了好多步,中国落后了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中国的进步步子很大,更重要的是,歼-11B在大量生产,后续的改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苏-35的投产到现在还是气若游丝的事情,即使不断气,最终产量也难说。工程技术的发展没有什么奥秘,就是要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就是要不断地烧钱、烧时间,功夫到了,东西就出来了。中国在高速积累经验,俄罗斯在勉强维持香火,时间在哪一边不难看出。如果歼-11B还落后于苏-35,那歼-11C几乎就可以肯定领先了,要是苏霍伊还继续推出苏-27的新版本的话。或许,中国跳过歼-11C,而直奔传说中的四代,而苏霍伊那边也终于推出T-50,那就是新的一轮竞赛了。

歼11B以及歼11BS计划是沈飞再一次腾飞的象征。50年前,中国的飞机工业第一次就是从引进、组装开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飞,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合作。机遇不会永远这样,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不会永远重复,中国的战斗机不会永远仿制!
  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





但苏-35取消了机背减速板,不仅减轻了重量,也增大了机内载油量

苏-27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隐身处理十分缺乏。在不改变基本气动布局的情况下,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是最好的捷径,苏-35和歼-11B都采用这个技术,但从 MKI发展而来的苏-30MK没有,是一个很扎眼的缺失。歼-11B采用了相当比例的复合材料,如机翼蒙皮、垂尾、平尾,但苏-35没有裸机的图片,不大好说到底用了多少复合材料,苏-30系列极少采用复合材料,俄罗斯飞机也没有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的记录。如果苏-35还是铝合金为主,那隐身性能可能略低于歼-11B。不过材料对隐身的作用不如气动外形,两者的气动外形基本相同,可能把材料隐身上不大的差别都掩盖了。但复合材料对减重的作用的明显的,这一点上歼-11B可能领先一步。





苏-35采用加大推力的AL-41,这和AL-31是同一个核心,而不是米格I-44的“正宗”版AL-41,但采用先进的FADEC。FADEC是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的简称,这是发动机版的数字电传,可以实时对发动机工况最优化,保证可靠性、耐粗暴操作性、维修性。现在还不清楚AL-41是否采用推力转向,但俄罗斯有这个技术,AL-41采用推力转向只是成本和可靠性问题。没有技术上跨不过去的难关。歼-11B采用太行,一般认为推力比AL-31要大。由于这是全新研制的发动机,正好和中国FADEC的发展同步,没有理由不采用FADEC。太行核心来自通用电气F110,这是美国第二代战斗机涡扇(AL-31是俄罗斯的第一代战斗机涡扇),更为先进,因此潜力更大。通用电气用来和普惠F119竞争的F120发动机核心就是从F110发展过来的。太行的推力转向如果现在还没有配备,那也是一个时间问题。




苏-35采用数字电传飞控,苏-27采用模拟电传飞控。模拟电传飞控简单、可靠、响应时间短,但数字电传飞控可以软件升级,提供几乎无限的升级空间,便于不断挖掘潜力。苏-35取消减速板就是挖潜的结果,用襟翼、副翼和其他控制面的复合动作,可以达到减速板的效果,而不用减速板的重量和体积。80年代航空界流行CCV布局(也称随控布局),使用大量的控制面,包括水平和垂直的鸭翼,实现复杂的机动动作。通过将传统布局的现有控制面的创造性组合,现代数字电传飞控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而不用额外的重量和机械复杂性。苏-35取消减速板说明了苏霍伊对数字电传飞控已经得心应手。歼-11B肯定也采用了数字电传飞控。歼-10、FC-1已经采用数字电传飞控,歼-11B没有理由不用。没有取消减速板,说明中国对苏-27的气动和操控还没有达到俄罗斯的地步,还不敢冒这个技术风险。这是差距。




苏-35采用玻璃座舱,也就是用计算机显示器取代大量的传统仪表。玻璃座舱不是一个时髦,而是空战信息化的必然。过去的玻璃座舱采用CRT,现在通常用 LCD。传统仪表的占地是固定的,不同仪表之间要抢地方;LCD可以在同一片地方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切换显示,并且用图形、色彩、动画等图形显示手段,将飞行和发动机状态、战术态势、电子对抗等信息综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信息量,使飞行员从技术员升级到战术家。俄罗斯作战飞机的玻璃座舱化在苏联解体时刚刚走上轨道,但极端经济困难大大拖延了进展。苏-35玻璃座舱的实际水平还不清楚,但应该不低。歼-11B也应该采用了玻璃座舱。中国战斗机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步,歼-10、FC-1和其他新型战术飞机都采用了相当先进的玻璃座舱,歼-11B没有理由不用。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的计算机和民用电子技术水平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话,歼-11B的玻璃座舱更先进也不一定。




苏-35采用Irbis被动电扫雷达,这是俄罗斯的传统绝技。米格-31的Zaslon雷达上世界上第一种战斗机电扫天线雷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被动电扫雷达的研究,印度的MKI采用的BARS就是阶段性的结果。Irbis是BARS的进一步发展,至少在“功率口径”(power aperture)上仅次于F-22的APG-77,而高于F-15C的APG-63(v)3、F-18E的APG-7和F-16 Block 60的APG-81。中国在雷达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空警2000和空警200都用电扫天线。但现已公开的战斗机雷达还是平面缝隙天线,歼-11B可能还不是电扫天线,这也是差距。但雷达是可以后期改装的。按照中国现在电子技术进步的速度,歼-11B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就改用电扫雷达了。




总的来说,苏-35在技术上还是领先于歼-11B一筹。这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苏霍伊在同一个平台上已经“磨”了30年了,中国才开始“磨”;俄罗斯在雷达、发动机、数字飞控等关键技术上已经先走了好多步,中国落后了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中国的进步步子很大,更重要的是,歼-11B在大量生产,后续的改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苏-35的投产到现在还是气若游丝的事情,即使不断气,最终产量也难说。工程技术的发展没有什么奥秘,就是要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就是要不断地烧钱、烧时间,功夫到了,东西就出来了。中国在高速积累经验,俄罗斯在勉强维持香火,时间在哪一边不难看出。如果歼-11B还落后于苏-35,那歼-11C几乎就可以肯定领先了,要是苏霍伊还继续推出苏-27的新版本的话。或许,中国跳过歼-11C,而直奔传说中的四代,而苏霍伊那边也终于推出T-50,那就是新的一轮竞赛了。
1# 追风逐日


歼11BS击败俄式战机:中国拒绝进口苏35BM长期以来,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始终受到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关注,任何有关中国空军武器装备更新的消息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为加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速度,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大量多种型号的武器装备。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俄制苏-27系列重型战斗机的引进为标志,开始有大批多个种类的俄制武器装备陆续进入中国各军、兵种服役。应该说,大量俄制武器的服役对中国军队尤其是对中国空军整体水平的提升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伴随俄制武器的进入,开始在中国国内军迷中出现了一批坚定的俄制武器推崇者。其中不乏一些对俄国武器死心塌地的吹捧者。每当俄方向中国推销一种武器装备,都会引起中国国内俄制武器推崇者的大力鼓吹。甚至于俄国武器装备和俄国技术已经被说成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必需品"。而这种说法在中国军迷中引起了广泛争论。最近,随着以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为首的俄军方代表团12月10日开始的对中国的访问,中、俄两国防务合作再度引发广泛关注。据俄国媒体报道,此次双方防务交流中的重点就是双方的军品贸易。这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俄方再次向中国大力推销苏-33和苏-35两种战斗机。这在中国广大军迷中引起广泛争论。尤其是苏-35重型战斗机的引进问题,中国国内的俄制武器推崇者们甚至将苏-35明确形容为"超级侧卫、中国空军必须有的。中国空军现阶段应对美军F-22和F-35的唯一选择。中国空军到了非引进苏-35否则就要落伍"......这种说法在中国俄制武器推崇者和国产战机支持者中引发激烈争论。那么,苏-35重型战斗机是否真有如此"神勇",甚至是"中国空军必需品"呢?在此,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和网友们就此进行一下分析。因为灵云能力有限,所写的肯定有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从出道以来历次对华推销来说,苏-35重型战斗机可以说是中国军迷的"老朋友"了。现在的苏-35重型多用途战斗轰炸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原苏-35基础上改进而来。早期苏-35是俄罗斯为应对当时西方新型战机造成的压力在苏-27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曾经少量装备俄国空军。由于受到以美国F-22和F-35为代表的西方第四代战斗机日益沉重的压力,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与之抗衡的俄国自己的第四代战斗机还无法服役。同时也为争取更多的出口订单,苏霍伊设计局对原苏-35进行了大幅的改进,这就是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型苏-35战斗轰炸机。俄国将新苏-35称呼为"三代半+"战斗机。形容为"目前世界上最接近四代机的战机"。


        与原苏-35相比,新型苏-35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原来主翼前面的鸭翼,飞机从原苏-35的三翼面布局改回早期苏-27的常规气动布局。改进了机身结构,采用大量的钛合金,将其使用寿命显著地延长到6000飞行小时。翼展增大到15.3米,比苏-27S战斗机增加了0.6米。而且为增加载油量,还在垂尾内安装了油箱,从而使内部燃油载荷增加了20%,达到11500公斤。而且苏-35战斗机还可以携带两个1800升副油箱,而以往的苏-27系列战斗机从不采用副油箱。此外,该机还加装了空中加油系统。因此,其最大航程达到4500公里(灵云注:带副油箱)。


        在动力系统方面,新苏-35换装了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具有全向矢量推力的最新型117S涡扇发动机。117S涡扇发动机是AL一31F发动机的一种衍生型,采用了一些为第五代发动机预研的新技术。它装有一种更加先进的风扇,直径从905毫米增加到932毫米,并采用了先进的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同时采用了精密的数字式控制系统。通过这些措施,该发动机的推力增加了16%,达到145千牛,推重比超过10,可以使战斗机以1200公里/时以上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飞行。而且该发动机采用了360度全向矢量喷嘴,因此新苏-35的机动性比原型有较大提高。而且,与现役的AL-31F发动机相比,117S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2~2.7倍,两次大修间隔时间从500小时增加到1000小时,设计使用寿命从1500小时增加到4000小时。灵云认为,这对一贯以寿命短"著称"的俄制航空发动机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在航电、火控系统方面。新型苏-35换装了新型"雪豹"E数字式电扫描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新型航电系统以及"一平两下"的玻璃化座舱,与原型苏-35满是仪表的座舱相比有很大进步。新型苏-35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工作在x波段的多功能雷达,采用了900毫米无源相控阵列天线和基于Solo-35数字式计算机。相控阵阵列天线通过一个液压传动机构的驱动转动,可以扫描±60。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而液压执行机构还可以独立地操纵阵列天线机械水平转动60度。借助于阵列天线的电子控制和机械操纵,雷达的最大波束角度在方位上增加到120度。边扫描边跟踪的模式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4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同时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攻击其中8个.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对地(海)面探测能力。在实施地形跟随(包括地面和水面)和地面目标截获时,主要利用低分辨率的"真实波束"、中等分辨率的多普勒波束锐化(DBS)和高/超高分辨率的自适应合成孔径的聚焦模式,最多可以跟踪4个地面目标。它可以在同一时间锁定空中和地面目标,在对地测绘过程中,可以足够的精度持续监视和跟踪一个空中威胁,并可发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实施攻击。同时还装有新型OLS一35光学瞄准系统。"一平两下"的玻璃化座舱由两个大型MFI-35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IKSh一1M广角平视显示器和三个小型显示器组成。×12寸的MFI一35显示器的对角长度为15英寸,具有1400×1080像素的分辨率。IKSh一1M型平视显示器具有30度的视角,可以安装在苏-35战斗机和其他的俄罗斯先进战斗机上。三个小型显示器中,一个设置在左膝盖位置,作用是一个多功能控制板,用于管理外挂武器系统和无线电等其他系统;第二个显示器安装在平视显示器的下面,主要显示重要的瞄准和导航数据;第三个显示器安装在飞行员的右侧,通常用于飞行数据显示的备份。此外,新型苏-35还装备有其他一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如卫星导航接收机、新型通信设备、L150"彩色蜡笔"型电子情报系统和翼尖挂载电子干扰吊舱等。


        在机载武器系统方面,新型苏-35可以使用俄国空军目前拥有的各种精确打击武器进行对空、对地作战任务。战机有有12个外挂点,最大武器载荷为8吨。包括R一27、R-73、R77空空导弹。Kh-29导弹、Kh-31A反舰/反辐射导弹、Kh-59MK远距反舰导弹、Kh-58UShE增程型反辐射导弹、"俱乐部"远距反舰导弹和"宝石"(Yakhont)超远程反舰导弹。值得注意的是,俄方推出了一种K-100-1型超远程空空导弹。K-100-1射程达300公里,设计目的是专门在防区外攻击预警机、对地监视飞机和空中加油机等。俄方是将其作为苏-35的配套武器展出的,主要目的是作为促销手段。


        除以上功能外,为增强隐身能力。新型苏-35对气动布局进行了一定修改。同时大量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并大量喷涂吸波涂料。而且对一些雷达反射源较强的地方如座舱进行了特殊处理以降低反射率。而最显眼的是,俄方宣称,在新型苏-35上运用了目前最尖端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因此俄方宣称新型苏-35的雷达反射截面比原苏-27降低一个数量级,从而使敌机雷达对其探测距离减少一半。这也是新型苏-35最受吹捧之处。


        按俄方公布的材料,新型苏-35将在2009年后交付俄国空军,用来作为四代战机装备部队前的过渡。而且其另一个主要目标是出口,目前俄罗斯方面正在积极游说中国和印度。为了能让买家动心,俄方将新型苏-35描绘为"终极侧卫,三代半+战斗机",宣称新型苏-35完全可以匹敌美国的F-22战斗机,可以在中国国产四代战机服役前作为有效替代品。而这些说法同样被中国国内铁杆俄制武器崇拜者所追捧。按中国国内俄制武器崇拜者的说法,与中国新型国产如歼-11B相比,新型苏-35有超级机动性、超强火控雷达和航电系统、超强武器配制以及最重要的强大的隐身性等优势,是中国空军的"必需品"。但灵云对上述观点绝无法苟同!


        首先是所谓的"新型苏-35有超级机动性"。这主要来源于其装备的117S矢量推力涡扇发动机。117S发动机是在原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改进而来,主要是提高使用寿命并具备全向矢量推力功能。与传统发动机技术和飞机控制技术相比,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由于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受到各军事强国国的普遍重视。目前,掌握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并将其实用化的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其中美国主要是将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于第四代战斗机上,如著名的F-22"猛禽"和F-35"闪电II"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应用使这两种战机的作战能力比以往三代机有了质的提高。而与美国将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与四代机的做法不同的是,俄罗斯将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大量运用于对三代机的改良。其中包括出售给印度的苏-30MKI、苏-37和刚研制成功的苏-35以及米格-35。俄国在改进型战斗机上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其究竟具备多大的实战意义灵云认为目前还是未知数。首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目前的所有推力矢量发动机都是以复杂的机械手段来控制喷口,这导致矢量推力喷嘴的变换角度越多其机械结构就越复杂,加上俄国航空发动机向来有寿命短的缺陷,这直接造成目前所有俄制推力矢量发动机的寿命尤其是其最关键的矢量推力喷嘴的大修间隔寿命非常短。如印度空军苏-30MKI战斗轰炸机使用的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的寿命只有300小时,而AL-31FP正是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的前身。目前俄国宣传资料宣称117S发动机的寿命为4000小时,这对于现代化航空发动机来说依然是较低的,考虑到俄国对外宣传中一向有夸大其词的习惯,因此灵云认为117S发动机的真实寿命非常值得怀疑。


        同时灵云认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的除俄罗斯一些改进型三代或三代半战机外,就只有美制F-22和F/A-35这两种第四代战斗机。而西方所有其他改进型第三代或三代半战斗机如美国的F-15K、法国的"阵风"、欧洲"台风"战斗机等都没有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这决不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动机技术不如俄罗斯。灵云认为,原因就是第三代战斗机本身并不适合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第三代战斗机的整体气动布局设计、机载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和机体材料等方面与第四代战斗机都有巨大差异。现代战斗机对发动机的使用是在设计时就与机体气动布局、机体机构强度和材料选择以及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有机整体综合考虑进去的。而第三代战斗机在设计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和航电飞行控制系统以及选择机体材料时并没有考虑过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因此其气动布局计如机载武器外挂方式、机体材料和机体结构强度选择和航电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都极大限制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的发挥。而第四代战斗机在设计时就将推力矢量发动机带来的高机动性等性能考虑在内,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航空气动布局设计技术、机体结构强度设计、机体材料选择和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化有机整体而综合考虑。如美国的F-22和F/A-35就使用了诸如内置弹仓、一体化综合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等技术。正是如此才能保证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的充分、全面发挥。这也是西方所有其他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上都没有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的最根本原因。反观俄国。俄国在一系列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如苏-35和米格-35上都使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这样做确实给这些飞机带来更好的机动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各种航展上俄国飞机都作出大量惊人的高难度动作。但所有这些表演飞机都有个通例,那就是它们都是没有携带任何外挂载荷的"裸机",甚至为追求特级效果机内载油量也受到严格限制。而挂弹机和"裸机"两者在气动外形和整体重量上存在巨大差异。挂弹后的战机其气动布局和重量等关键指标将产生巨大变化,整机重量和飞行阻力将大幅增加。如此一来飞行条件将彻底改变,在此种状况下安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实战中究竟能否做出航展那些花里胡哨的高机动动作绝对是个未知数。同时,未来第四代战斗机将具备高隐身性和超视距截击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安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实战中由于难以用机载雷达发现对方,很可能连对手面都见不到就已经被击落,即使面对同样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是如此。而即便是三代机可以与第四代战机进入近距离格斗,由于两者在飞行品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使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三代机与四代机近距离交战也存在相当难度。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轰炸机在与美国空军F-15C模拟对抗演习中是靠雷达在远距离用超视距拦击手段获胜的,并非依靠推力矢量发动机带来的高机动性。未来空战将越来越多的依靠超视距攻击,在此条件下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低隐身第三代战斗机将很难发挥起作用。美国空军曾经研制过使用推力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和全动鸭翼的F-15STVOL。其特点和俄国研制的苏-30MKI基本相同,也是使用了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和三翼面结构。试验表明F-15STVOL的机动性比原型确实有很大提高。但就是因为F-15STVOL属于典型的三代机,其机体条件等原因造成矢量推力发动机的性能受到相当影响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因此美国在其后F-15和F-16以及法国的"阵风"和欧洲的"台风"等三代机的改进性中都没有使用矢量推力发动机技术。因此灵云认为,所谓的"新型苏-35有超级机动性"远没有俄国人以及中国国内铁杆俄制武器崇拜者所吹嘘的那样神勇。


       其次,是所谓的苏-35的"超强火控雷达和航电系统"。新型苏-35使用的"雪豹"E数字式电扫描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在目前已经服役的俄制战斗机用火控雷达中也是最强的,而且确实强于中国空军现役火控雷达。但灵云认为这并不是绝对的。首先,"雪豹"E数字式电扫描无源相控阵雷达并不能算是真正纯正的"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是俄国在原有NO11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基础上进行一定技术改进升级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换装了一部"羽毛"相控阵天线。同时加大了发射功率。"雪豹"继承了俄制机载雷达一贯的"傻大黑粗"的缺点,因此重量和体积很大,而且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寿命都不理想,这对战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国外同类产品如美国F-22所装备的AN/APG一77相控阵雷达则是完全依靠改变雷达波相位来改变波束方向,取消了原来的机械转动装置,因此雷达的重量和体积都大幅见效,可靠性也显著提高。虽然被称为"相控阵雷达",但"雪豹"却依然需要以机械工作方式,通过一个液压传动机构的驱动来实现天线转动。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俄国推出的几款战斗机用"相控阵雷达"基本都是类似情况。因此即使是从这方面讲"雪豹"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相控阵雷达"。同时,目前外界所知的"雪豹"所有的优异的技术性能都来自俄国方面的宣传。而"雪豹"E的另一个已经服役的型号即印度空军苏-30MKI使用的俄制N011M"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并不乐观。在克什米尔地区与于宿敌巴基斯坦空军的歼-7PG的较量中,苏-30MKI的N011M"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表现为虽然看得远,却看不清。而且对克什米尔地区地区复杂的山地地形环境缺乏适应能力。这都让人对他的俄国同门"雪豹"E的性能产生疑问。而与之相比,中国国产战机机载雷达的性能已经有巨大提高。以国产歼-11B重型战斗机为例。歼-11B使用的是国产1471多谱勒机械扫描雷达。该雷达对空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达35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主动雷达制导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1471雷达融合了合成孔径功能,具备良好的对地(海)面探测能力和对地面地形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扫描/地图时事测绘功能,对地(海)面探测距离达120公里。歼-11B的机载雷达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机载雷达系统,雷达寿命和可靠性、可维护性是国内机载雷达中最好的。已经达到国际机载多谱勒机械扫描雷达的最高水平。而且该雷达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具备今后在已有雷达基础上直接升级为数字式电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条件,而"雪豹"E其实也就是这么改进而来的。另外,根据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中国为第四代战斗机配套研制的全新国产机载数字式有源主动电扫描相控阵雷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正处于上机试验阶段,机载雷达项目是已知的中国第四代战斗机配套项目中进展速度最快的。因此灵云认为,国产机载数字式有源主动电扫描相控阵雷极有可能会先于第四代战斗机主体完成研制任务,那样届时将可以用该雷达对现役战机进行技术升级,用新型雷达对旧战机进行升级是各国普遍做法,中国也不例外。
闲得蛋疼,找个同样缺内涵的帖来逛逛。


这原作者真TM文盲

根本不是一种用途的飞机,比个鸟啊

明天我也写一篇《俄最新苏35和中国KJ2000看谁更强》

这种2B帖子建议斑竹立刻删除,还空板洁净


这原作者真TM文盲

根本不是一种用途的飞机,比个鸟啊

明天我也写一篇《俄最新苏35和中国KJ2000看谁更强》

这种2B帖子建议斑竹立刻删除,还空板洁净
3# 绿先生


歼-11B战斗机  一:歼11B计划的来由
  苏-27的引进之初,我国就把苏27的国产化作为引进、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制订了分步骤,先进行进口散件的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利用我国近年来在飞机控制、航空电子与欧洲交流、航空标准向美国看齐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自主的一套改装系统,用于苏27的改进,以适应新的作战任务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国产化。由此,经过边组装、边改进,最终出现歼-11B这一型号。
  二:歼11B计划涉及的方面
  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跟上西方国家以电传操纵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研制、装备了苏-27、米格29。其中苏27因为优异的性能被中国选择,成为中、苏第二次军事合作的典范,引进并自己生产。
  但是,由于当初引进的苏27SK型号,是设计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而在中国引进、生产的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苏27的技术局限、落后显露无疑。
  首先是苏27的功能单一,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战斗机的功能多样性。简单的对空作战,其落后的火控系统,分布式的操作模式(发射一枚导弹,要打开很多的开关),缺乏对地攻击的火力控制,只能发射火箭弹、普通炸弹,不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通过各种报道,我国的战斗机雷达发展进步很快,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摈弃俄制设备的粗大、笨重,新一代的PD雷达也定型,因此,改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其次是落后的操作界面,当今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普遍使用”玻璃化“坐舱的设计,集中式控制系统,让战斗机飞行员能够从容地操纵飞机进行飞行、作战。在这样要求下,苏27显得尤其落后,就连目前国内在研制、生产的飞机也不如。而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我国的航空电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俄方,这就为改进苏27的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新的空军作战、指挥方式的转变,以前飞行员习惯于听从地面引导作战方式必将淘汰。而新的空中预警机的服役,空中指挥战斗机编队,强调编队飞机之间的协作,包括图象、数据的适时传输,不同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与联结,都是重要的改进方面。在研制预警机的同时,数据链成为有效的沟通纽带。不同国家、标准系统之间的兼容是苏27要必须发展自主的电子系统。
  新材料、新技术在原机型上的运用,也是摆脱一味仿制,走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动机的进口、维修、更换是极其昂贵的。用自主发展的新型发动机,不但能挣脱进口的制约,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改进飞机的性能。
  三:歼11B计划的影响
  歼11B计划是沈飞再一次腾飞的象征。50年前,中国的飞机工业第一次就是从引进、组装开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飞,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合作。机遇不会永远这样,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不会永远重复,中国的战斗机不会永远仿制!
  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
  2009年06月06日,对于外界传说的歼11B型战斗机将出现在今年的国庆60周年阅兵活动上,刘大响表示了肯定。他介绍,目前歼11B除了使用进口的发动机,也有了国产的发动机型。
  刘大响说,“相信空军会展出先进的装备,逾百架飞机。除了歼10、歼11B,空中加油机等都可能出现在国庆60周年阅兵活动上。”

     歼11BS中的S是双座的意思   歼-11BS将安装WS10A新型涡扇发动,机载火控雷达、机载电子   设备和国产新型武器装备,歼-11BS的作战性能将达到苏-30MKK和苏-30MK2的水平,也有人称J11BS超越俄最新苏-35多任务多用途战机,本人比较倾向于二者相当,但J11BS的雷达电子肯定强于俄罗斯苏-35战机,发动机WS10A水平应该与俄国苏-35基本持平。 歼-11B被认为是俄制苏-27SK的复制品。目前,中国的科研人员正在以该机为基础研制一系列衍生型号,其中也包括将用于装备航空母舰的舰载型的歼-11。专家们认为,中国的舰载机将会利用一些借鉴自俄制苏-33的成熟技术。

  歼-11BS是一种双座型多用途战斗机,其研制工作始于2007年。同年6月,曾有一架歼-11BS的模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过展示。据悉,歼-11BS很可能将安装中国国产的WS10A新型涡扇发动,以及新型的机载火控雷达、机载电子设备和国产新型武器装备。有专家认为,该型战机的用途和性能可能非常接近于美国F-15E“攻击鹰”。

中国对su-27进行改进使之达到su-35的水平,而su-30kk是用su-35技术改进而成的。歼-11B是很不错的,航电系统已经达到或接近歼-10A的水平。在机体结构,航电这方面进行改进,而且我们的雷达虽然比俄罗斯自用的有一定距离,但是比俄罗斯卖给我们的好,而且任务功能不受限制。但改进后牺牲了使用过载,最大速度,最高升限这些方面性能.11B现在主要面临的与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机体结构和电控系统不好改。  

  SU27过载只有7.5g ,是因为su27在0某速度左右容易失速造成的,J11换装国内数字飞控后早就已经改好拉。

  J11B采用的153项先进电子设备,全部是首次随机研制的国产最新电子设备;2001年8月23日,某型飞机综合航电系统发图开辟了六0一所型号发图的第三个主战场。该部在重点型号飞机设计中重构整个航电系统,任务相当艰巨。但他们知难而进,勇挑重担,与时间赛跑。经过7个月奋力拼搏,于今年3月底按时完成了某型飞机综合航电系统发图工作,共发出图纸2万多A4。国外完成一种型号飞机航电系统设计通常需要两年时间,而六0一所仅仅用了不到8个月!

  歼11最大航程(空中一次加油)应该是5200公里,J10的雷达直径是680,J11不用我说了吧. J11是980;14所研制。

  J11B上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具备了自我检测/修复系统项目,J11B里面的设备都换成国产的了.相对SK,是脱胎换骨的改造. 维护性大幅度提高;歼11B已经装有国产新型电子干扰装置,类似f18上面的东西;J11载油系数达到37%;J11B机体寿命1500小时。

  歼11战斗机项目中国将进行30年,从90年到2020年,歼10军方暂时不会采购超过150架,可能主要用与出口,歼11项目将装备700架左右,作为中国21世纪前20 年的绝对主力。具备反辐射导弹发射能力,装备新型霹雳系列反辐射空空导弹和鹰系列反辐射导弹,(歼11挂霹雳-12x2 R27x4,R73x4)完善的对地攻击功能和种类繁多的对地面攻击弹药,包括集束炸弹和激光制导微波制导,电视制导炸弹等,并且能完成地面无缝扫射,还装备散布器可以散布地雷。
歼-11BS不是山寨苏-27 是山寨苏-30  S表示双座 BS就是歼-11B的双座型

  带副邮箱,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最重要的是最新的自动检测系统,全新的补给拖车系统,更适合空运。J11的造价是J10三分之二左右。


歼-11BS不是山寨苏-27 是山寨苏-30  S表示双座 BS就是歼-11B的双座型

歼-11B本身就已经超越了苏-27原型 11BS更是远在苏-30之上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2月25日 中国仿制俄罗斯苏-27SK战机的文章称,苏-27SK对中国来说已经落后,中国正在生产国产化率极高的“中国苏-27”——J-11B,这种飞机的性能已达到俄罗斯苏-27SMK的水平。

  文章称,以俄制苏-27SK为原型,中国研制出了自己的国产化型号J-11B多用途战斗机。到2006年已经有三架J-11B的原型机生产出来。完成厂家试飞后,这些飞机已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评估使用。

  中国军工来源的消息确认今年将展开J-11B的预生产。消息来源称:“我们不必再去组装苏27SK战机了,这种俄国型号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落后技术。”

  J-11B与俄罗斯的原设计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航空工业的来源称,除了俄制发动机,J-11B上90%的主要系统都已经实现国产化,甚至包括机载火控雷达和光学电子系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已经完成J-11B使用的机载火控雷达的测试。这种战机的武器系统将实现国产化。

  虽然就象中国一名具有20多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评价的那样,苏-27是一种“非常好飞”的飞机。但是,中国军工方面的认为,苏-27SK上某些部件的寿命很短,并导致了很高的事故频率。比如,由于机上的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由于其高故障率而在日常训练中就被限制使用。

  歼-11B上的中国国产IRST系统已经研制完成。它看起来是OLS-31E的升级仿制版,其性能与俄制OLS-31E相当。事实上,现在整个J-11B的性能都已经达到俄罗斯的苏-27SMK战机的水平了。

  J-11B的火控雷达系统为机械扫描,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并整合了更多的功能。J-11B为了能使用全套国产化的精确制导武器及PL-12空空导弹,火控系统和座舱内设计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座舱内有三块大屏幕及两块小屏幕多功能彩色显示器。

  最近数年,中国机载设备的进步步伐飞快。J-10B战机的座舱相当前卫,其后座安装了四块大屏幕及两块小屏幕多功能彩色显示器。

  另外,J-11B还将使用中国国产的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三轴数据系统,动力支持系统,紧急动力单元,刹车系统,液压系统,环控系统及机载分子筛产氧系统。

  事实是中国生产的J-11B国产化率极高,到J-11B第二批次生产阶段,俄罗斯进口部件将大幅下降。同时,其中一些子系统和设备J-10A和J-10B战机也会使用。

  J-11B的飞控系统也是中国自己研发的,中国单方面终止了俄罗斯授权下生产苏-27SK/J-11的合同,这曾让俄罗斯方面感到困惑,而J-11B飞控系统的国产化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歼-11BS还没有正式解密 没有可信的性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