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共建长波电台分歧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5:05
吴殿卿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海军的建设与发展,舰艇需要远离基岸,特别是潜艇,远离祖国海岸潜航在大洋深处,必须依靠无线电通信与指挥机关保持联系。正是基于此,新中国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现今条件下,没有超长波电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潜艇部队,就没有真正的海军。所以,从第一支潜艇部队组建开始,萧劲光就着手抓超长波电台建设,并于1955年前后建起了3个小型超长波电台。


  然而随着舰艇远航任务的增加,原有的超长波电台已远远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的需要。1957年秋,萧劲光在党委会上提出建设大功率超长波电台的问题。在经过讨论,确定纳入计划后,萧劲光又对台址选择提出了三条原则,即“不要离城市太远,也不要太近,不要占用大量农田”。不久,他委婉地向苏联首席顾问阿夫古斯契诺维奇提出请苏联政府给予支持援助的要求。


  或许可以说是对萧劲光要求的答复吧。1958年1月6日,苏联海军上将普拉顿诺夫发给萧劲光大将一份函件,写道:“为了苏联海军和中国海军设在太平洋西岸地区的长波台更加就序,和提高双方利用这些电台的效率,苏联海军首长认为,最好组织两国海军对设在海参崴、青岛、宁波和西营各地之TAPAH超长波电台的共同使用……”,同时附有“协议草案”。


  很显然,苏联这一提议的主旨,在于通过一定形式将中国已有的3个小型超长波电台纳入其在远东的通讯网络中,以保证苏联海军在南太平洋中部海区活动的指挥。接着,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给中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又来函,正式提出中苏两国在中国华南地区合建大功率超长波电台和远程收信中心的问题。


  中央军委经慎重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于6月12日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复函苏联国防部,婉言谢绝了中苏合建超长波电台的提议,表示中国愿意自建,请苏联给予技术上的帮助。

彭德怀的信,没有引起苏联政府足够的注意。6月28日,由苏联海军通信部长助理列特文斯基率领的专家组一行6人来华,带来了苏联海军首长给彭德怀元帅的信和协议草案。其内容与彭信的观点相差甚远。草案提出,为了“苏联国防部的需要”,两国在中国境内“共同建设一个超长波电台”,“所需费用,由苏联负担”。投资办法是,苏方70%(技术设备和材料),中方30%(土建)。并且毫不含糊地规定,超长波台建成后,由中苏共管,苏方派一个15人的小分队常驻电台。电台使用权按投资比例划分。这就是说,超长波台建成后,主要(70%)由苏联管理、使用。


  听了萧劲光和国防部的汇报,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使用权七比三,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却只有三分使用权,这比袁世凯的卖国条约还厉害!经过国防部、海军与苏联大使及专家组等多次商洽,7月21日,彭德怀元帅再次复信苏联国防部长,重申了中国坚持自建超长波电台的原则立场。


  中国政府态度明确而坚定。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仍然不甘心。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亲率代表团秘密访华,抵达北京。会谈中虽然例行地讨论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但双方都清楚,真正的议题是关于建设大功率超长波电台问题。这次会谈是不愉快、无重大成果的。赫鲁晓夫晚年的回忆录中曾半含半露地记述了这次会谈:我们刚开始生产内燃机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就向我们提出建议,要求中国政府允许我们在中国建立一个无线电台,以便我们能同在太平洋的苏联海军潜艇保持联络。……结果,中国人就是不合作。他们的反应既愤慨又激烈。当我们驻北京的大使尤金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毛嚷了起来,说:“你怎么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这种建议是对我们民族尊严和主权的侮辱!”尤金向中央委员会发来了一封吓人的电报,描述了毛的愤怒的反应。我们领导班子讨论了这件事。根据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指示,决定由我乘飞机到中国去一趟。由于我们是去讨论军事方面的事情,陪同我去的有马利诺夫斯基,还有库兹涅佐夫。这是一次秘密访问,我们微服而行,我们要求中国同志接待我们,他们同意了……(会谈细节从略)……至于无线电台的事,最终也是毫无结果。中国人背弃了协议,没有建立无线电台。


  赫鲁晓夫这里的话不全是实话,而所谓“共同建设”只是一句空话、假话。不过这次谈判并非“最终毫无结果”,而是于8月3日,由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和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超长波电台和收信中心问题的协定”(后称“八三”协定)。同年11月,中苏两国又签订了关于提供设备器材、派遣专家的合同。超长波台建设正式启动了。1960年春天,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相当困难,工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影响。然而,超长波台建设除外。全台的总体构想和框图设计在紧张地进行,发信机零部件等材料开始陆续进口,土建施工已破土动工,钢材、木料、水泥等各种建筑材料,火车连着汽车,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原,运入工地,各个环节均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局面。
但就在这时,形势发生了突然逆转。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单方撕毁同中国签订的600多个专家合同和科技合同。同年8月,来华协助建设超长波台的苏联专家组奉命回国。


  通讯工艺设计只进行了一半,土建工程刚刚开始,许多关键性的设备待从苏联进口……事到如今,怎么办?就此下马还是接着干?建委一时难下决断。萧劲光会同周希汉进行了认真研究。萧劲光说,“事已至此,下一步怎么办,你们拿出意见。当下首先要准备一下,向主管国防工程的罗瑞卿同志作一次汇报。我的意见,争取自己干,行不行?你们研究。最后由罗瑞卿同志定夺。”


  几天后,罗瑞卿接见了建委全体成员。罗瑞卿副总理拍板支持建委的意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继续干下去。


  按照“八三协定”,整套设备由苏联提供。中苏关系破裂后,没到的,停止了供货;已到的,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使用。另有一部分,组织人到发达国家购买,有些重要设备,国外也买不到。萧劲光将这些情况如实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周恩来当即指示:请邮电局、广播事业局、三机部等单位协助海军攻克难关,组织国内力量研制配套所需设备器材。国务院各部委所属工厂接受任务后,都集中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研制,提前把设备送到施工现场。有几种设备,技术知识含量很高,研制非常困难,而需要量却很少,对工厂来说,明显是“亏本买卖”。相关工厂接到任务,也都毫不犹豫地立即停下原定产品生产,抽出最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事超长波台设备研制。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拼搏,1965年9月顺利竣工,完成整机调试。1965年国庆节后,超长波台开始进行对潜艇发送信号试验……


  1965年11月,海军党委第三届二次全体会议在进行中。29日上午,会议一开始,萧劲光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20多天对潜艇发送信号试验证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超长波发射台成功了!


  文/吴殿卿 摘《在毛泽东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萧劲光大将》吴殿卿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海军的建设与发展,舰艇需要远离基岸,特别是潜艇,远离祖国海岸潜航在大洋深处,必须依靠无线电通信与指挥机关保持联系。正是基于此,新中国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现今条件下,没有超长波电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潜艇部队,就没有真正的海军。所以,从第一支潜艇部队组建开始,萧劲光就着手抓超长波电台建设,并于1955年前后建起了3个小型超长波电台。


  然而随着舰艇远航任务的增加,原有的超长波电台已远远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的需要。1957年秋,萧劲光在党委会上提出建设大功率超长波电台的问题。在经过讨论,确定纳入计划后,萧劲光又对台址选择提出了三条原则,即“不要离城市太远,也不要太近,不要占用大量农田”。不久,他委婉地向苏联首席顾问阿夫古斯契诺维奇提出请苏联政府给予支持援助的要求。


  或许可以说是对萧劲光要求的答复吧。1958年1月6日,苏联海军上将普拉顿诺夫发给萧劲光大将一份函件,写道:“为了苏联海军和中国海军设在太平洋西岸地区的长波台更加就序,和提高双方利用这些电台的效率,苏联海军首长认为,最好组织两国海军对设在海参崴、青岛、宁波和西营各地之TAPAH超长波电台的共同使用……”,同时附有“协议草案”。


  很显然,苏联这一提议的主旨,在于通过一定形式将中国已有的3个小型超长波电台纳入其在远东的通讯网络中,以保证苏联海军在南太平洋中部海区活动的指挥。接着,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给中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又来函,正式提出中苏两国在中国华南地区合建大功率超长波电台和远程收信中心的问题。


  中央军委经慎重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于6月12日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复函苏联国防部,婉言谢绝了中苏合建超长波电台的提议,表示中国愿意自建,请苏联给予技术上的帮助。

彭德怀的信,没有引起苏联政府足够的注意。6月28日,由苏联海军通信部长助理列特文斯基率领的专家组一行6人来华,带来了苏联海军首长给彭德怀元帅的信和协议草案。其内容与彭信的观点相差甚远。草案提出,为了“苏联国防部的需要”,两国在中国境内“共同建设一个超长波电台”,“所需费用,由苏联负担”。投资办法是,苏方70%(技术设备和材料),中方30%(土建)。并且毫不含糊地规定,超长波台建成后,由中苏共管,苏方派一个15人的小分队常驻电台。电台使用权按投资比例划分。这就是说,超长波台建成后,主要(70%)由苏联管理、使用。


  听了萧劲光和国防部的汇报,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使用权七比三,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却只有三分使用权,这比袁世凯的卖国条约还厉害!经过国防部、海军与苏联大使及专家组等多次商洽,7月21日,彭德怀元帅再次复信苏联国防部长,重申了中国坚持自建超长波电台的原则立场。


  中国政府态度明确而坚定。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仍然不甘心。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亲率代表团秘密访华,抵达北京。会谈中虽然例行地讨论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但双方都清楚,真正的议题是关于建设大功率超长波电台问题。这次会谈是不愉快、无重大成果的。赫鲁晓夫晚年的回忆录中曾半含半露地记述了这次会谈:我们刚开始生产内燃机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就向我们提出建议,要求中国政府允许我们在中国建立一个无线电台,以便我们能同在太平洋的苏联海军潜艇保持联络。……结果,中国人就是不合作。他们的反应既愤慨又激烈。当我们驻北京的大使尤金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毛嚷了起来,说:“你怎么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这种建议是对我们民族尊严和主权的侮辱!”尤金向中央委员会发来了一封吓人的电报,描述了毛的愤怒的反应。我们领导班子讨论了这件事。根据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指示,决定由我乘飞机到中国去一趟。由于我们是去讨论军事方面的事情,陪同我去的有马利诺夫斯基,还有库兹涅佐夫。这是一次秘密访问,我们微服而行,我们要求中国同志接待我们,他们同意了……(会谈细节从略)……至于无线电台的事,最终也是毫无结果。中国人背弃了协议,没有建立无线电台。


  赫鲁晓夫这里的话不全是实话,而所谓“共同建设”只是一句空话、假话。不过这次谈判并非“最终毫无结果”,而是于8月3日,由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和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超长波电台和收信中心问题的协定”(后称“八三”协定)。同年11月,中苏两国又签订了关于提供设备器材、派遣专家的合同。超长波台建设正式启动了。1960年春天,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相当困难,工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影响。然而,超长波台建设除外。全台的总体构想和框图设计在紧张地进行,发信机零部件等材料开始陆续进口,土建施工已破土动工,钢材、木料、水泥等各种建筑材料,火车连着汽车,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原,运入工地,各个环节均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局面。
但就在这时,形势发生了突然逆转。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单方撕毁同中国签订的600多个专家合同和科技合同。同年8月,来华协助建设超长波台的苏联专家组奉命回国。


  通讯工艺设计只进行了一半,土建工程刚刚开始,许多关键性的设备待从苏联进口……事到如今,怎么办?就此下马还是接着干?建委一时难下决断。萧劲光会同周希汉进行了认真研究。萧劲光说,“事已至此,下一步怎么办,你们拿出意见。当下首先要准备一下,向主管国防工程的罗瑞卿同志作一次汇报。我的意见,争取自己干,行不行?你们研究。最后由罗瑞卿同志定夺。”


  几天后,罗瑞卿接见了建委全体成员。罗瑞卿副总理拍板支持建委的意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继续干下去。


  按照“八三协定”,整套设备由苏联提供。中苏关系破裂后,没到的,停止了供货;已到的,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使用。另有一部分,组织人到发达国家购买,有些重要设备,国外也买不到。萧劲光将这些情况如实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周恩来当即指示:请邮电局、广播事业局、三机部等单位协助海军攻克难关,组织国内力量研制配套所需设备器材。国务院各部委所属工厂接受任务后,都集中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研制,提前把设备送到施工现场。有几种设备,技术知识含量很高,研制非常困难,而需要量却很少,对工厂来说,明显是“亏本买卖”。相关工厂接到任务,也都毫不犹豫地立即停下原定产品生产,抽出最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事超长波台设备研制。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拼搏,1965年9月顺利竣工,完成整机调试。1965年国庆节后,超长波台开始进行对潜艇发送信号试验……


  1965年11月,海军党委第三届二次全体会议在进行中。29日上午,会议一开始,萧劲光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20多天对潜艇发送信号试验证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超长波发射台成功了!


  文/吴殿卿 摘《在毛泽东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萧劲光大将》
原来如此啊
其实我觉得苏联的要求并不过分···
比如说 新疆的监听站···
其实当年的联合舰队才好,搞起来了不知道CCCP会拿好多好货给TG
个人认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确实可能损害我国的主权,毕竟使用权和指挥权的问题是含糊不清的,CCCP要是直接用这些和MD对着干还有可能使TG引火烧身。
我不想看到外国人的军舰在中国的地方当主人,给再多的东西也不稀罕,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这么大的国家,贪人家那点东西没意思,便宜不好占,只要有时间,总能造出来。拿钱买地可以,拿地换东西不干。
我到不觉得,TG的志向远大,如果真答应了,恐怕我们也没今天的国际地位,可能还是当时某国的小跟班
我还想到了佩里当年的那个空想计划~
至少说明主席当时是正确的
网上有个沈志华在香港科技大学做的中苏关系的讲座,大家看看,对理解中苏分裂很有些帮助
也不知道毛子怎么想的,作点让步不就皆大欢喜了。也不至于把tg推向md,两条线作战,活活累死.
以盟国的角度来说,当时苏联的要求并不过分啊。
turboram 发表于 2009-10-22 20:43 话说TG当年也是一个挑事的主···
杂烩饭大人 发表于 2009-10-22 20:09

仿佛目前的美国对日本是吧?日本还有军事指挥权吗
当时TG和毛子着么还算同盟吧,同盟之间整合下军事资源并不算过分,MD也在全世界特别欧洲都有驻军,也共享军事设施,英国、法国(当然,退出过北约一段时候,不过也不是回来了吗)也没觉得丧权辱国嘛,双方都让步就好了,到最后社会主义阵营两个大国的全面的对抗,只能让美帝偷笑。中苏的决裂不仅仅只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那么简单吧,历史的真相就是不我们能知道的了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决不把中华民族绑在别人的战车上
中国当时的地位和其他的苏联卫星国不一样,如果当时真答应了,那么也就是承认了自己是毛子的跟班了
jumin 发表于 2009-10-22 21:16 当年TG貌似是自己想当头吧?
jumin 发表于 2009-10-22 21:16

你说错了,所谓长波电台根本不是中苏间的大矛盾。
看看《中苏关系史纲》或者是沈志华那个讲座的录像。

无非是老毛想当国际共运的老大而已
不要占用大量农田
--------------------------
但看这一句来看,这位司令人不错啊,哪位具体说说?
向别人要东西特别是原子弹时有没有对民族尊严和主权的侮辱?
老毛当年确实想当老大,毛子其实不太坏,关键是老毛支持的文革左派搞得太厉害了,外交上一塌糊涂,支持印尼政变,和毛子争夺第三世界领导权。。。。。。
把土地租给他,我们收租金;P
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才是发展的前提
萨达姆·侯赛因 发表于 2009-10-22 21:32
确实如此。
无论赫光头要求有多过分,毕竟他访问中国就是客人,老毛拒绝与否是自己的自由,拍客人的桌子骂客人就是不对的。
其实就一个问题,赫光头要当老大,毛也要当老大。
想想也很搞笑的。
当年TG怪毛子不给原子弹,后来怪毛子不把原子弹给古巴才导致古巴危机,再到后来TG有了原子弹,利比亚要拿高价买,TG不给了。北棒子拼死搞出原子弹,TG骂他是悍然核试验。
一切利益使然,不过我觉得TG现在都当了婊子,还不断的翻历史笑话给自己抹粉就无聊了
alex3344 发表于 2009-10-22 21:03
其一,中国的野心绝不是英法
其二,这事就不是因为别人愿意,自己也愿意的事。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看法,类比无用
其三,什么共享,是毛子说了算,真当盟国,东西归我,我让你用也不过分吧,这是是“谁”指挥枪的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是第二点,这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决定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何况还是个潜在的敌人
把自己摆在中立者、裁判的位置上,却忘了自己的立场所在,利益所在,美其名曰:此乃良心。这不但无聊,完全就是无情无义的BZ了。呵呵!:D
斯大林死后 老毛有想法了{:3_77:}
跟苏联反目 猫福主要责任
历史已经证明跟苏联捆绑在一起,并认毛子为老大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jumin 发表于 2009-10-22 21:16
参见南斯拉夫的铁托,铁托能对苏联说不,原因就在于南斯拉夫自己是抗击法西斯解放全国的主要力量

中国也一样,对指挥权异常敏感或者格外清醒
既然会战4年就研制出来,那当初还非要买  折腾了好几年浪费时间干啥?  不也是为了占人家便宜?
shencheng 发表于 2009-10-22 22:23
这话其实有点道理,老毛很多方面是以约大叔为榜样的,苏建国初期联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至少要比赫秃子时代多吧?!不是照样什么都向老大哥看齐...赫秃子么只是吃相太难看,而且有极端化趋向,真要说他吧也没干过啥非常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主流媒体把他过于丑化了
萨达姆·侯赛因 发表于 2009-10-22 20:36
他网站上的文章全被删了。
其实他看出了分歧的根本原因,但他的演讲也没有点穿,呵呵。
穿过灵魂的细沙 发表于 2009-10-22 21:54
以上各段都是有因果联系的,割裂不开的。
萨达姆·侯赛因 发表于 2009-10-22 21:32
别太把沈志华的东西当回事,他当年作报告还说,要是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和美国人谈判的话就能解决台湾问题呢。我不认为老毛想当什么国际工运的老大,虽然后来老毛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但那完全是被逼出来来的,因为中苏翻脸后,中国空前孤立,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我们都不讨好,只有想办法拉拢亚非拉第三世界,老毛大力援助第三世界并不是想当老大,而是有更深远的眼光,很快好处就来了,在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问题,第三世界的穷兄弟就投桃报李了。老毛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上为什么态度那么坚决,实际上是苏联不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中国的历史,在加上自己的大文砂锅注意。苏联觉的自己给中国那么多好处,自己现在更中国要点回来很正常。但是他忘了,近代中国孱弱,被帝国主义欺负,割地赔款,丧失国家主权,这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痛。而现在苏联要在中国的土地上保留她们的舰队(尽管说是联合舰队),中国地面上电台苏联占70%的使用权,中国人会怎么想,民主党派会怎么想,好不容易把外来势力请出中国现在又回来了。苏联人不长记性,49年老毛到苏联谈新的中枢条约,老毛答应新的条约可以和旧的条约内容一样,但是必须重签,后来斯大林同意重签,但是周恩来(其实真正作主的还是老毛)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谈判样本,包括要回中东路铁路,苏军撤出大连等等。后来苏联人同意让出铁路,但是要求在危机情况下能够使用该铁路,周恩来同意,但是周恩来要求填上一条,就是将来中国新疆出了问题,可以从东北出境使用苏联的铁路到新疆,当时的苏联人很不明白,这样走远比从中国境内到达新疆路程要远。其实苏联人不明白中国人的心理,周恩来是想要这个条约体现两国平等,而不是苏联单方面的要求。再比如关于藏南的问题,当时周恩来曾经告诉印度,可以签一个新条约的,而且中国会在新条约上让步的。可是印度人不了解中国人的心态,生硬 的要求中国承认当年的条约,使得问题进入僵局。其实,如果苏联人灵活让步,电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归中国,70%的使用权归苏联的话,问题恐怕不会疆的
DarrellWu 发表于 2009-10-22 23:22
他根本就没有看出根本原因,沈志华虽然在苏联淘了点档案,当时他利用档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低了一点
qizo272 发表于 2009-10-22 23:52
沈志华的观点很好的解释了你的上文。
50-70年代的大多数内政外交,都能从这找到原因。
当然,看出这一点的,沈志华绝不是第一个,别说沈志华,很多上点岁数的平常人,也能看出这一点。那些能去中央档案室查资料的高级学者们,怎么可能看不出。但他是一个点的如此之明又广播于众的。